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自適應震盪指標

自適應震盪指標

發布時間:2021-11-24 01:21:26

❶ 請教大家Stoch指標的參數設置

一、右鍵點擊你要修改參數的指標;二、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點擊stoch屬性;三、選擇參數標簽,就可以修改了。四、裡面還可以選擇顏色,線型等

❷ 技術指標裡面常用的趨勢指標和震盪指標有哪些,分類舉幾個例子,謝謝了。

震盪指標的表現形式就是這個指標值在設定的水平值之間或圍繞一個中心線的上下波動的指標。

震盪指標能夠長期保持在一個極端水平上(超賣或超買),但是它們不會保持趨勢而方向不變。

RSI指標、拋物轉向指標和隨機指標都是震盪指標。

每種指標都可能發出潛在的反轉信號,而這有可能預示著之前趨勢的終結以及價格運行方向的改變。

趨勢指標即是滯後指標,我國的滯後指標主要有:

全民固定資產投資、商業貸款、財政收支、零售物價總指數、消費品價格指數、集市貿易價格指數等共6項。

滯後指標有助於驗證領先指標所表示的經濟趨向是否真實。

(2)自適應震盪指標擴展閱讀:

技術指標的計算公式:

1、產生KD以前,先產生未成熟隨機值RSV。其計算公式為:N日RSV=[(Ct-Ln)/(Hn-Ln)] ×100

2、對RSV進行指數平滑,就得到如下K值:今日K值=2/3×昨日K值+1/3×今日RSV

式中,1/3是平滑因子,是可以人為選擇的,不過目前已經約定俗成,固定為1/3了。

3、對K值進行指數平滑,就得到如下D值:今日D值=2/3×昨日D值+1/3×今日K值

式中,1/3為平滑因子,可以改成別的數字,同樣已成約定,1/3也已經固定。

4、在介紹KD時,往往還附帶一個J指標,計算公式為:J=3D-2K=D+2(D-K)可見J是D加上一個修正值。J的實質是反映D和D 與K的差值。此外,有的書中J指標的計算公式為:J=3K-2D

❸ 專業投機原理 震盪指數 a股中有什麼對應指標

對於大多數投資人來講,幾乎每個人在運作過程中或多或少存在著某種不良交易習慣,但是細細歸納又很有共同之處,以下13條是大多數投資人在證券交易中最常見的錯誤,也是他們失敗的主因,我們必須從中吸取經驗,以此提高我們的交易水平,並以此了解大多數投資人的交易習慣。
一、心態重於一切
在證券市場上,討論最多的,不是股市分析方法,而是良好心態的重要性。很多投資者都認為,做好股票的先決條件是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彷彿一旦有一個好心態,成功就會接踵而至不費吹灰之力。事實上並非如此,一個好的心態當然是十分重要的,同時確實是不容易的事。因為人的心理變化多少因自身利益和環境的影響起伏。就像一根木板平鋪在地上,每一個健康的人都可以異常輕松地從上面走過去,但是如果將它放在兩棟摩天大廈的中間,敢試而且能夠走過去的又有幾人?股票的道理同樣如此,平時引經據典盡管十分輕松,但是真正當股價的波動與我們的切身利益緊密相連的時候,又有幾人可以平心靜氣?
盡管如此,獲利真正的基礎是對於證券市場的了解,換言之,就是對股票波動根源的了解,而不是心態。一個百發百中的神槍手有可能因為偶爾心態不好,無法打出一百環的好成績。但是一個不懂射擊的人也絕不可能因他的心態極佳就打出好的成績。脫離操作知識,空談心態,就像一個人坐在隨時即將倒塌的大樓下證明自己是多麼勇敢一樣,是無知的表現。
一個投資人通過不斷地學習,隨著對證券市場的了解越來越多,心態自然會變得平靜下來,不會隨著股價的波動而起伏,這就是藝高人膽大的意義。
二、驕傲自大
很多投資人在操作股票的過程中,稍有盈餘即開始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是做股票的天才,逐漸產生驕傲的情緒。這是十分危險的,只要你的投資生涯開始,不論任何時候,你永遠都是在和極限挑戰,你的資金永遠都是一個百分之一百,而不是一萬或一百萬,一千萬。因為不論過去你的業績是如何出色 --- 將十萬元增值到一千萬,還是從一千萬虧損到五百萬。也不論你過去曾經有過多少個 100 %的優秀業績,你現在只要損失一個 100 %你就一無所有了。這是個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行業。
投機行業的困難不是在於一兩次的盈利有多麼艱難,而是在於如何保住資本的前提下穩步前進。你從一百萬虧損 50 %就變成了五十萬,但是你要將五十萬增值到一百萬,卻要盈利 100 %才行,而不再是先前的 50 %。當你好容易抓住一次絕佳的投資機會,獲取了 50 %的利潤之後,只要虧損 30 %就又回到了從前的水平。每一次的成功都只會使你邁出一小步,但是每一次失敗都會使你向後倒退一大步。這就造成了一個不公平的事實,但是只要你選擇這一行業,你就要無條件的接受這種不平等。所以不論任何時候,你必須要小心翼翼,因為任何的驕傲自大,都會造成你的疏忽大意,最後轉化成為巨額虧損。從帝國大廈的第一層走到頂樓,要一個小時,但是從樓頂縱身跳下只要 30 秒就可以回到樓底。因此任何時候,都不能有驕傲自大的情緒。
我們絕大多數人生活在平凡的生活中,每當你驕傲時,適當的失敗會給你教訓,使你不得不謹慎小心地面對現實,比較容易清醒地知道自己的分量,但是有的時候,市場的情況十分符合我們的設想,我們就會置身於無往而不利的狀態下,接連的成功給我們帶來的利潤和榮譽感,常常會使我們失去自我的約束,誤以為自己已經得到成功的鑰匙。狂妄和自大,會使我們逐步的擴大自己承擔的風險范圍,以便贏得更大的成功,並最後作出無可挽回的決策。這種例子不僅是在金融行業存在,還存在於任何商業行為中。人最難做到的就是在任何時候,都能清醒地面對自己,清醒地知道自己的能力。
天有不測風雲,只有出身的牛犢才不怕虎,飽經風霜的獵人,永遠都明白風險就在身邊,稍有大意就會有滅頂之災,所以他們行事總是慎之又慎。
在這個世界上人們總在不停犯著錯誤,沒有人是永遠正確的,成功者在小事上也許會犯錯。但是在關鍵問題上總是小心謹慎。正是因為他們有著這種清醒的認識,所以當他們犯錯誤時他們總是有迅速糾正的能力。錯誤是在所難免的,驕傲卻會像麻醉品一樣使你麻痹大意,當你真正深刻明白這個道理時,就不敢驕傲自大了。
三、與大盤比成敗
很多的投資者與基金經理人都有一種相似的觀點,基金或大資金管理者的成功,就是「優於市場的平均水平」。就是說在某一時期,只要市場的平均水平下跌了 30 %,而某一基金的管理者在同期僅虧損 20 %;或者在某一時期,當市場的平均水平上漲了 30 %,而這位基金經理在同一時間獲得了 40 %以上的盈利,就是成功的基金經理人。從這一點來看,他們要求只是要做到高於市場平均水平就是成功。但我認為,這只能理解成為是他們為自己不理想的業績尋找借口,或者是為自己未來的不確定性留下退路。
比如說在 1990 年 1 月,日經指數為 39000 點,而到了 2000 年 1 月,日經指數僅為為 19000 點。就是說在這十年中,日經指數下跌了 51 %,如果按照他們的觀點,一個日本本土的基金在這一時期虧損了 30 %以下,那麼這個基金就是成功的基金了。這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投資的目的是為了盈利,可他們卻在這十年間成功地虧損了 30 %。我不知道應該怎樣理解這樣的成功。成功的意義首先在保證本金安全性的基礎上,長久持續穩定的獲利。不論市場的情況怎樣,資金的管理者必須有責任保證資金的安全性,然後再穩定地得到回報,而不是依靠整個市場給你的回報。不要以任何的借口來隱藏你虧損的真正原因,這是成功的最大障礙,也是失敗的開始。
如果你沒有長期的盈利能力和信心,就請你離開市場,不要為自己尋找任何的借口。
四、錯誤的理念
很多人認為,所謂傳奇的成功人物,都有著不同尋常的能力和神秘的力量,能夠使事態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其實並非如此,一個人之所以能成功,真正的原因是因為他們通過對事物的了解和統計,掌握了它的規律。而不是能夠使事態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正如人只能做到是四兩撥千斤,而不能僅僅依靠自己的力量舉起千斤重物。
很多人認為,在進行操作前,都應該找到適合於自己性格的周期操作,有的人因反應靈敏適合短期炒作。有的人因極具耐心與毅力就適合中長線操作。找到適合自己的操作周期,就是成功的第一步,年復一年虧損的投資人信奉這一法則。
這種想法是荒謬的,成功者與失敗者最大的區別就是對待事物的態度,成功的人竭力適應環境的變化,而失敗的人則以自我為中心。如果你希望成為一個真正的成功者,就必須要抱著客觀的態度,找到哪一種真正有可能成功的方法然後自己去適應。物競天擇,證券市場上也同樣如此,成功的路事實上只有一條,就是你去適應客觀規律。
五、頻繁短期交易
大多數投資人為了取得最佳的投資收益,或者因為貪婪,反反復復進進出出,以追求收益的最大化。他們往往以幾天甚至與幾個小時的走勢,就輕易判斷股價的波動方向。其難度就如同,判斷一隻母貓的肚子里的小貓,幾只是母的幾只是公的一樣。但說什麼都是連猜帶蒙,不具有實際意義。就像我們將自己的旅費,交給剛在火車上結識的的陌生人保管一樣,是對自己資金的不負責任。
有實力的機構和證券商以及經紀人也都非常鼓勵市場的參與者進行短線交易,因為這樣可以各得其所。經紀人可以得到傭金的提成;證券商可以得到更多的傭金;而炒作的機構則可以毫不費力的使盈利的投資者墊高持股成本,這樣可以使他們在高位出貨時沒有太大拋壓。既然目的都如此明確,因此他們就會不擇手段的鼓勵投資者進行短線交易,並在適當的時候推出一些短線英雄式的人物,告訴市場的參與者盈利的真理就是尋找短期的盈利機會沖進殺出然後積少成多。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因此有了一批又一批前仆後繼的犧牲者。
選股有時很像我們結交朋友 , 短線交易就像我們通過和一個人短暫交往,通過幾句話就開始信任他,並開始經濟上的交往。中線交易就像通過一段時間的交往,才開始認定一個人的品行,再決定是否較深地經濟接觸一樣。而長線交易者像一個人通過成年累月的交往,在經歷了時間的考驗,才開始在經濟上合作。孰優孰劣那一種更可靠自然就十分了。
六、不能把雞蛋放在一起
大多數人都認為,分散風險最佳的方法就是分散投資,將資金分成不同等份,分散在不同的股票里,最好還分布在不同的行業里,藉此起到分散風險的作用。華爾街有一句名言:「不要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對於這樣的投資建議我不敢恭維,風險的控制在於精確的選股,和嚴格的止損的態度,否則你就算將資金分散到所有股票上,虧損還會持續。
不論市場如何有利於我們的投資,也不論我們的投資技巧是否高明,我們對股票的看法總有差異,絕不會對所有的股票一視同仁,如果你最看好的股票上漲了 100 %,而次一等的只上漲了 50 %,如果我們將資金分散在這兩只股票中,你仍然失去了最佳的獲利機會,這種錯誤是不應該犯的。我們必須要信任自己的判斷力,並投資於最看好的股票,而不是四處撒種廣種薄收。
除非你的資金已經大到幾千萬,三四支股票對於你來講已經不容易進出了,你可以考慮進行適當的分散,但目的也應該是為了進出的自由不受瓶頸所限,而不是以此規避風險。
七、期待利好
瀏覽了幾個最有人氣的股票論壇,發現人氣低迷時,幾乎大多數投資者在失望之餘,都會期望管理層發布特大利好刺激麻木的心靈,使低迷的市場重新煥發生機。這種心理隨著股指的走低,日漸強烈。回顧歷史也很有相似之處,人們中總是希望於利好的消息刺激股市,事實上我們應該放棄這種期望,這種預期的結局最終只有一個,就是再一次深深的失望,再一次受傷。
回顧中國證券市場風風雨雨的十三年,不論任何時候,不論任何行情,都不可能在利好的帶動下出現,歷年的減息、國有股減持的暫停到撤銷、傭金以及印花稅的屢次降低,以及林林總總的所謂利好,有哪一次的行情是從利好中醞釀出來?又有哪一次行情的結束是由利空開始?
行情永遠是在絕望中展開,在憧憬中結束。
八、熱衷攤平成本
這是投資人最常見錯誤之一,當他們買進的股票一旦出現虧損,首先想到的就是攤低成本,以求早日解套。因為他們認為,當在 10 元錢價位處買進了 5000 股股票後,股價跌至 5 元處,如果補進 5000 股,平均成本就降低至 7.5 元,只要股價漲至 7.5 元處就可以解套了,要有機會漲到 10 元還會還有所獲利。所以每當股價在下跌途中出現了有所放緩的跡象,就會有很多投資人開始補倉,有時甚至於在一隻股票上多次補倉,逢低就買。他們將這種方法當作解套良方經常運用,在牛市時運用這種方法使自己的帳面獲利不少,並且固執地認為自己找到了制勝法寶,其實是十分危險的,攤平成本往往是破產的捷徑。
很多人也許會不以為然地說,我已經有了很多次向下攤平的經驗了,而且總是使我及早地解套了呀 ! 是的,有的時候錯誤的方法也會使你有所獲利,但是運用錯誤的方法,你不可能成為常勝的將軍,並最終使你付出慘痛代價。
有一個朋友因為運用這樣的方法不斷解套,使他深信這種方法的實用,最終在 1997 年 5 月 7 日 45 元處,開始買進 000568 瀘州老窖後不斷在 38 元處, 30 元處兩次補倉。還有的人在 24.5 元處買進蘇常柴,並連續在 21 元處、 17 元處補進。其結果只要看一看走勢圖就可以得知。只要經歷過幾年股市的人,都可以舉出無數相同的例子,但是大多數人仍然繼續在犯這樣的錯誤。在我曾經所在的證券營業部,股票持有量最大的股票就是 600602 廣電電子,持有這些股票的投資人最早就是在 2000 年 3 月初, 24 元左右開始買進,隨後在股價一路下跌過程中,不斷補進並因此深深地套牢,不知等到何年何月才有機會解套。運用向下攤平的的手法進行操作,就像在埋有地雷的地里挖紅薯一樣,盡管不會每次都出事,但是一旦出事就是致命的,最終得不償失。
我們必須從現在對自己承諾,不論任何時候,除非第一次買進的股票出現了獲利,才能考慮加倉,否則絕不買進。真正的高手,只會在獲利的時候加碼,而不會在虧損時補進
九、掛單的習慣
在市場上,有很大一部分投資人在交易時都有掛單的習慣,在買進時斤斤計較幾分錢的價位往往將買單掛在買二買三檔位上,不能迅速成交;在賣出時也同樣,將賣單高高掛在賣三賣五上或者更高的價位,希望可以節省交易成本。幾乎很少在賣出價格買進,或在買進價格賣出,以便迅速成交。
這是不容忽視十分惡劣的習慣,許許多多的投資人都曾經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事實上,如果你真的看空或看好後市,又何必斤斤計較幾分錢的價位?我曾經見到很多的投資人,僅僅因為想多賣幾分錢,沒有成交,最終被深深套牢其中。或者為了省幾分錢,最終沒有買上心儀已久的股票,與暴利失之交臂,實在令人惋惜。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因小失大,必須予以充分的重視。
朋友,回顧一下你的交易生涯,你是否也有過類似的經歷?如果有,真心希望你可以迅速加以改正,古人曾經說過,從善如流,宜哉!
十、迷信股評
很多人十分喜愛聽股評的意見操作股票,因為他們認定這種方法是致富的捷徑。《經濟半小時》曾有一個統計, " 新入市的投資人在第一年大約有 60 %以上聽股評推薦買賣股票。 " 很多人認為這一統計過於保守,但不論事實如何,最少說明聽從股評建議,操作股票的人在投資者中占很大比重。
實際上這恰恰是最愚蠢的做法,我們可以靜下心想一想,如果股評家們能夠點石成金,為什麼還不自己蒙頭買進,既輕松而且獲利豐厚何樂而不為?反而告訴素不相識的人,自己一天到晚辛辛苦苦到處趕場作股評?深圳過去有人做過一項調查,調查的項目是行業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其中科學家排在了第一位,而股評家卻排在了倒數第三位,與三陪女齊名。很多人為他們鳴不平,事實上這是他們咎由自取,下面的例子很可以說明問題。
2000 年中國股市開始清理歷史遺留問題轉配股,當時有轉配股都被視為有利空消息,所以在四川長虹轉配股上市前,當時幾乎所有的股評都提出了四川長虹存在大量的轉配股,應小心觀望,或者退出的意見,幾乎所有股評家們都不看好長虹後市,四處提示它的轉配股問題,鮮有不同意見。直到長虹轉配股上市前,才僅有寥寥無幾的股評,談起長虹轉配股曾經上市流通過的事實。
其實早在 1995 年 8 月 21 日,因為上交所違規,導致長虹轉配暗中上市流通,最終造成長虹股票三個月的停牌,這就是著名的長虹風波。這一事件當時十分轟動,但是幾年後,長虹所謂的轉配股上市時,卻極少有股評提醒投資人注意。這個問題的深層次原因無外乎有兩個, 1: 道德問題。就是說這些股評是知道長虹的轉配股早已流通,但是出於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故意隱而不說,甚至於落井下石製造恐怖氣氛。 2 :根本不知道這回事。有很多的股評進入市場很晚,才兩三年的時間,沒有經歷當時的長虹風波。這同樣是不可原諒的,因為一個剛剛入市毫無經驗的人就大寫股評文章,侵擾投資人的判斷,同樣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歷史證明股評的意見往往毫無意義,這種情況不僅出現在中國股市,在成熟股市也是一樣。美國的一個咨詢公司在 2001 做過一個統計,股評家們在 99 年到兩千年底所推薦的股票,普遍有較大的跌幅,而他們沒有推薦的票卻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所以說股評是沒有正確評估後市的能力。
事實上不要說股評,就連最具專業的基金經理在基金業非常發達的美國,如果以標准普爾指數作為參照物的話,各共同基金真正最後跑贏大市的,也不超過總額的 2 %。有的人對我的看法嗤之以鼻,他們總認為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即使他們的水平不高,我們也應集思廣益。對此我不能贊同,有句話俗話說得好,兩杯五十度的水加在一起還是五十度,永遠不等於一網路。
註:很多人做類似討論時喜歡說是針對極少數的,而我想說的則是正好相反,我是針對大多數的,因為畢竟有一些股評是坦誠的,至少我所認識的人群中就有。
十一、逢低就買逢高就賣
曾經有很多人告訴我們,獲利的關鍵就是低買高賣,這一論調已經成為眾所周知的秘訣了,其實並不是正確的。
多數投資人往往因股價下跌幅度極大而買進股票,因為他們認為股價和以前相比已經很低了,沒有太大下跌空間,所以敢於買進。當股價在上漲至高價區時,他們往往認為股價已經太高,下跌空間太大,而上漲的空間又很小,因此不敢買進,而持有股票的人則急於賣出。
這是大多數投資人的誤區,低買高賣是長年虧損的投資人信奉的「真理」,它誤導一批又一批的投資人。實際上股價反映的是這只股票的未來,而不是現在,市場的走勢已經一再證明這一點,股價只要是大幅上漲,後續往往會有上漲的理由。只要股價開始大幅下跌,背後往往就有鮮為人知的黑幕,股價的走勢早已包含了一切,所有反映未來的一切都早已體現在股價上,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相信這樣的陳詞濫調?想要成功,你就必須要擺脫大眾的認識。
十二、借債投資
很多投資人剛入市時十分謹慎,往往投入很少資金運作,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有收獲,就異常興奮的認為自己很有天賦,是投資的高手,急不可耐的將自己的全部家底投入股市,甚至借債投入,希望在短期贏得巨大的利潤。
市場是無情的,歷史往往證明借債投資股票的人極少有好下場,一方面借債投資表明他急於獲得暴利的心態。心態太急噪,就不可能有耐心,而耐心恰恰是投資股票最重要的素質之一。另外因為投入巨大,任何股價的細微波動,都將會給他帶來難以忍受的折磨,往往經不起一點較大的波動,極容易失去理智,在這個市場上一旦失去理智,只有任人宰割,因此投資最忌諱的就是借債投資股票。
在這個世界上,曾經有很多風雲人物,在得勢時,主宰者千百萬人的命運,一旦背運落魄之後,卻為五斗米折腰。比如三國時的袁紹,一家四世三公,最後落得餓死在一張沒有鋪蓋的床上;胡雪岩,晚清時的紅頂商人,得勢時富可敵國,最後落得死後家人的溫飽都顧不上;民國時的陳果夫,得勢時如日中天,但晚年流落台灣,最後就連看病還要借錢。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不勝枚舉,他們在成功時不考慮自己的後路孤注一擲,連家人的後路也不留,最後導致一招不慎滿盤必輸,這不是有智慧的人做的事。
人每走一步都要為以後著想,得勢的時候不要步子跨得太大,失利的時候也同樣不要過於保守,只有這樣才能一生無憂。不論何時不論任何理由,都不應將自己所有的財產孤注一擲的投入市場,更不能借債投資,這種做法絕不僅僅是對於你個人的不負責任。
十三、追逐熱點
炒股歷來講究炒作熱點,所謂熱點就是指一個板塊。在中國證券市場上熱點板塊是層出不窮的,從過去的地域板塊、浦東概念、上海本地股、特區概念、權證概念、隨後是新股板塊、金融板塊、鋼鐵板塊、網路板塊等等等等,五花八門使人眼花繚亂。
大多數投資人也熱衷追逐熱點,他們總是樂此不疲的以此作為操作的依據,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他們獲利的關鍵。事實上,這種做法包含著巨大的風險,無異於與狼共舞。
熱點的出現無外乎兩個原因。首先是誘使投資人割肉,以便莊家可以在低位買進廉價的籌碼。我們都知道,散戶通常是不願意輕易割肉的,因為他們不願意麵對虧損,除非有很大把握獲利。當股價在大幅下跌之後,如果市場死氣沉沉,盡管手中的股票已經令他們傷心絕望,沒有盈利的機會他們是不會輕易賣出主力想要的股票,他們會患得患失猶猶豫豫。這時就需要有一定的熱點輪動出現,可以誘使投資人禁不住誘惑,割肉出局再買進新的股票。這樣,一方面機構有機會在低位買進自己想要的籌碼,另一方面又可以引誘散戶買進他們賣出的股票獲利,一舉兩得,使散戶左右挨耳光。最明顯的例子就是 99 年之前的老基金和股票,那時股票一跌,老基金常常會漲;老基金一跌,往往股票就要上漲,想必老股民都深有體會。
另外我們知道,隨著市場的市值越來越龐大,機構已經不能隨心所欲的操縱大盤,因此他們希望藉助於板塊來輪炒,以便集中最少的資金拉高股價,然後當投資人開始接受的時候藉助熱點將自己手中的籌碼賣給散戶。如果我們回顧以往的歷史記錄,我們可以發現,不論任何時候,一個熱點一旦真正形成,被投資人所接受,行情很快就到了止漲回落的時候。不論 98 年的資產重組,還是 99 年的績優股, 2000 年的網路股, 2001 年的申奧板塊,當一個熱點只要被投資人所接受,就很快像曇花一樣凋零。熱點的本質只是機構大戶集中資金炒作的理由,藉以拉高派發。
因此,想要在市場上成為真正的贏家,就必須小心謹慎,不能夠輕易追隨熱點,而要以清醒的眼光,冷靜分析,在不明白機構的真正意圖之前切不可因為一時沖動,犯下難以承受的錯誤。

❹ 分析期貨K線,可以用什麼技術上的指標來識別一段震盪行情,(譬如說均線斜率這種)

看你說的是什麼級別的震盪,不同級別的震盪用不同的時間周期,最直觀的就是裸K,K線並列或成堆那麼自然就是震盪行情,趨勢行情K線是縱向排列的。不是橫向排列的。

❺ gate.io的K線里動量震盪指標是什麼意思

動量進行震盪技術指標是從5根價格線的中點的移動流量平均線值減去34根價格線的中點的移動全國平均線值得來的。結果由一系列條形圖組成可以准確找到改變目前的勢頭。

❻ 如何理解股票振盪指標的使用條件

振盪型指標在實戰中同樣有使用限制,投資者在剛接觸技術分析的初期,對振盪型指標感覺非常好,但是沒有注意使用限制條件,在多頭趨勢行情中高位不斷摸頂賣出,在下跌趨勢行情中抄底買入,導致嚴重的虧損,這里不能說是指標的問題,而是投資者沒有理解好振盪指標的使用條件:
1、振盪指標只能在盤整行情中使用,同時配合箱形等圖形操作;
2、多頭趨勢行情中只是採用多頭信號,等回調逢低買入、加碼;
3、在下跌趨勢行情中只是採用空頭信號,反彈逢高賣出、加碼;
這樣就能提高振盪指標的准確率,同時在趨勢行情中精確的把握進場點和加碼點,彌補了趨勢型指標的信號滯後的不足,也迴避振盪指標出現「鈍化」的虛假信號。這個重要的使用條件投資者在實戰中一定要牢記。具體的實戰應用細節後面的章節有詳細介紹。
在技術分析的方面股票比期貨多了一個選股的過程,投資者將以上的各種技術分析方法移植到股票、外匯市場使用,只需做適當的參數調整,並且將各種信號綜合起來,通過計算機編制一個信號程序或是使用現有的軟體如飛狐交易師的平台,增加資金管理部分,如果能再將這些買賣信號通過期貨公司的自助委託軟體連接在一起,通過電腦發出的買賣信號直接下單交易,這個就是國外流行的電腦自動化交易體系。交易體系是要有一個完整的交易思路包括:
1、投資理念,也是投資者交易思路;
2、買入、賣出信號;
3、加碼點、平倉點;
4、資金管理,交易數量和風險控制;
5、測試交易信號平台;
國內外都有很多所謂交易體系其實歸結起來其實就是趨勢型指標+振盪型指標+圖形分析,或者包括了技術分析中5大體系,它們的計算依據都是市場中的開市價、最高價、最低價、收市價以及成交量、持倉量,部分還忽略作用不太穩定的開市價、最高價、最低價。
所以投資者設計一個交易體系的的思路難度不大,很多方面都有成熟的思路值得借鑒得,反而難度是在電腦編程問題,如果不是有計算機編程基礎,是很難完成的。但是投資者關鍵是明白要想在市場中獲勝,就必須有一個完整的操作體系,如上面列舉得5點,條件許可可以自己編程或者通過其它的現成分析軟體平台,採用書面化個格式,這里就需要得是投資者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在前期建立和測試交易體系中逐步增加對體系認識,將交易體系轉化為信念體系,一旦形成,就能產生很強的穩定性。
如果能全自動化的使用電腦發出的信號自動交易能減少投資者的情緒影響,但是對於電腦交易體系的如果沒有一個完整理解,形成信念體系,堅決的使用,投資者把電腦電源拔掉,也就沒有所謂的自動交易體系了。將交易體系轉化為信念體系,這個就是投資者的最高境界,就是在實戰中能「三到」--「想到、做到、下單成交到。」

❼ 什麼是震盪指標,有哪些指標屬於震盪指標

指標分為三大類
趨勢跟隨指標:如macd、均線等。趨勢跟隨指標屬於同步或滯後指標。
震盪指標:kdj,相對強弱、威廉指標等,震盪指標屬於領先或同步指標,有助於識別轉折點。
復合指標:交易者指數、漲跌期權比、高低指數等,主要用於揭示多空雙方的強弱。

❽ 隨機震盪指標和隨機指標的區別

震盪指標的表現形式就是這個指標值在設定的水平值之間或圍繞一個中心線的上下波動的指標。震盪致能夠長期保持在一個極端水平上(超賣、超買),但是不會保持趨勢而方向不變。與此相對照的,一隻股票的價格或累積指標如OBV(On-Balance-Volume)能夠在一定時間內方向保持不變,而不斷增加。
中心震盪指標波動在一個中心線或值的上下。這些指標能夠很好地識別股票運動所隱藏動量的強弱或方向。中心震盪指標值在中心線上方(正數)是看多,而在下方(負數)就看空。
MACD指標是一中心震盪指標的一個例子,圍繞0軸震盪。MACD是一個股票在12天內的EMA與26天的EMA的差。是更加進一步的移動平均,數值可以很大,但沒有極限限制。
KDJ指標又叫隨機指標,是一種相當新穎、實用的技術分析指標,它起先用於期貨市場的分析,後被廣泛用於股市的中短期趨勢分析,是期貨和股票市場上最常用的技術分析工具。
隨機指標KDJ一般是用於股票分析的統計體系,根據統計學原理,通過一個特定的周期(常為9日、9周等)內出現過的最高價、最低價及最後一個計算周期的收盤價及這三者之間的比例關系,來計算最後一個計算周期的未成熟隨機值RSV,然後根據平滑移動平均線的方法來計算K值、D值與J值,並繪成曲線圖來研判股票走勢。

❾ 股票技術指標:什麼是震盪型指標

技術分析理論:1、技術分析理論中就包括了趨勢理論。趨勢理論是上世紀初美國人查爾斯道發明的一種股市分析理論,羅伯特雷亞將其正式命名為「道氏理論」。2、趨勢理論(技術分析理論)在任何一本關於股票技術分析的綜合類書籍中,都能找到,但是建議只是作為一般性了解就足夠了,千萬不要深入研究技術分析(趨勢分析)理論。原因是,技術分析理論不可能解決在股市盈利的問題,反而會加速失敗。3、股票操作不是一門簡單的工作,如果依據技術分析方法就能解決股市的盈利問題,那麼股市就不會出現「七虧二平一盈」的結果。因為絕大多數股民都在研究技術分析,最終註定了他們失敗的命運。一兩百年來的股市事實已經證明了這一點。4、價值投資理論——即基本分析理論才是股市成功者正確的選擇。以下是幾個常有的技術分析指標1、DDX等大單追蹤指標這是大智慧LV2指標,因為買大智慧LV2的人太多,估計有十幾萬之多,DDX簡單來說就是對大單的追蹤,因此在股價高位時,有些操盤手會往往自掛大單對倒,導致DDX等大單跟蹤指標發生反映,吸引股民去追,然後順利高位出貨,這種情況經筆者了解經常發生在上漲行情的末期,操盤手處於前期被套或者前期建倉價位偏高,有感覺行情不好,為吸引人氣,經常運用這種方法。2、KDJ問什麼關注KDJ,其實很簡單,因為用普通看盤軟體的人太多,用KDJ看的人太多,筆者曾和一個老操盤手聊起操盤手法,在吸貨區域,他喜歡連續光頭小陽線拉伸,連續光頭小陽線能夠讓KDJ快速達到高位,然後開始砸盤,使得KDJ出現死叉,很多技術流股民都會在KDJ高位死叉時拋出,這樣能夠比較快的吸足籌碼。下跌情況下,也往往利用KDJ的金叉來騙技術流投資者搶入,自己出貨。3、「多空概率」指標該指標是「博爾證券量化交易系統」的核心指標,指標名字比較怪,因為是外國人發明的,如同艾略特波浪、江恩方陣。由於該系統是舶來品,因此這種操盤手法多用於海歸的短線操盤手,他們往往利用量化交易系統算概率,在上漲概率大於68%時開始買股,一直買到上漲概率大於95%時,開始加大買單量,然後在市場上製造強烈的反彈預期,接著繼續計算概率,如果上漲後計算出下跌概率達到68%時,他們開始少量拋出,直到算出下跌概率達到95%時,開始砸盤。可能是舶來品不為大眾所知,這些人往往的短線操盤每每成功,筆者所知道的幾個操盤手往往幾周就能進賬一兩套高端房產,不失為最簡單、最賺錢的指標。4、MACD關注的原因和KDJ是一樣的,很多股民會在MACD紅柱消失,綠柱產生後賣出股票,但任何一個操盤手都深知股民在買賣股票完畢以後的第一反映是後悔,所以就算自己要出貨,也會在MACD出現賣第二根綠柱的時候做小反彈,騙前一天賣出的股民在後悔不及中空翻多,很多股民高位套牢往往是在這個時候。5、DMI傳統指標DMI是一個很多投資者都知道的傳統指標,目前一部分操盤手(多數都是94年之後入市)依舊在使用這個傳統指標進行操作獲利。該指標的通常使用是:+DI上行、-DI下行,ADX中途轉折表明趨勢要逆轉。但是筆者與運用該指標獲利的操盤手聊下來發現,他們並不是這樣使用,而是根據該指標的最高價或是最低點能夠改變ADX指標數值的特性而通過製造上下影線從而影線跟風者。例如盤中突然將價格打低很多,收盤卻上漲,這個時候ADX指標數值會顯示趨勢將逆轉,跟風者會開始湧入,而做盤者利用此機會大肆出貨,反之亦然。

閱讀全文

與自適應震盪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縣級企金融機構單位處室 瀏覽:922
上海重信金融重慶分公司 瀏覽:194
小額股票質押融資借不到錢 瀏覽:215
平安銀行貸款中介 瀏覽:806
中信證券研究所網址 瀏覽:310
黃金葉煙標 瀏覽:626
大眾金融服務費標准 瀏覽:490
9月8日歐元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624
大同黃金那裡有回收的 瀏覽:415
如何營銷理財客戶買基金 瀏覽:214
金融機構的主體包括 瀏覽:825
牛市不買融資股票 瀏覽:558
中介公司傭金基本提成多少錢 瀏覽:942
銳拓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的網址 瀏覽:535
富森外匯套路 瀏覽:940
建行發展線上融資 瀏覽:908
美國期金價格暴跌 瀏覽:664
泰國的外匯儲備多少 瀏覽:63
深圳前海達飛金融服務有限公司融資情況 瀏覽:695
中銀國際證券北京分公司 瀏覽: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