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全球主要的外匯交易市場有哪些
全球主要的外匯市場
世界上交易量大且有國際影響的外匯市場有倫敦、紐約、巴黎、法蘭克福、蘇黎世、東京、盧森堡、香港、新加坡、巴林、米蘭、蒙特利爾和阿姆斯特丹等。在這些市場上買賣的外匯主要有美元、英鎊、德國馬克、法國法郎、瑞士法郎、日元、義大利里拉、加拿大元和荷蘭盾等十多種貨幣,其他貨幣也有買賣,但為數極少。
一、倫敦外匯市場
倫敦外匯市場由經營外匯業務的銀行及外國銀行在倫敦的分行、外匯經紀人、其他經營外匯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和英格蘭銀行構成。倫敦外匯市場有約300家領有英格蘭銀行執照的外匯指定銀行,其中包括各大清算銀行的海外分行。世界100家最大的商業銀行幾乎都在倫敦設立了分行。它們向顧客提供了各種外匯服務,並相互間進行大規模的外匯交易。倫敦外匯市場上的外匯經紀人有90多家,這些外匯經紀人組成經紀協會,支配了倫敦外匯市場上銀行間同業之間的交易。
倫敦外匯市場沒有固定的交易場所,而是用電傳、電報、電話及電子計算機控制系統進行交易,因此它是一個抽象市場。市場上的交易貨幣幾乎包括所有的可兌換貨幣,規模最大的是英鎊兌美元的交易,其次是英鎊兌歐元和日元的交易。此外,像美元兌歐元、歐元兌日元、日元兌美元等多邊交易,在倫敦外匯市場上也普遍存在。
在倫敦外匯市場上的外匯交易類別有即期外匯交易、遠期外匯交易和調期外匯交易等。除了外匯現貨交易外,倫敦也是最大的外匯期貨和期權交易市場。
二、紐約外匯市場
紐約外匯市場不僅是美國外匯業務的中心,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外匯市場之一,從其每日的交易量來看,居世界第二位,也是全球美元交易的清算中心。
紐約外匯市場是抽象的外匯市場,它通過電報、電話、電傳、電腦終端機與國內外聯系,沒有固定的交易場所。參加市場活動的有聯邦儲備銀行、美國各大商業銀行的外匯部門、外匯銀行在美國的分支與代理機構、外匯經紀人、公司財團、個人等。聯邦儲備銀行執行中央銀行的職能,同許多國家銀行訂有互惠信貸,可以在一定限度內借入各種貨幣,干預外匯市場,維持美元匯率的穩定。紐約外匯市場上的大商業銀行是最活躍的金融機構,外匯買賣和收付通過它們在國內外的分支行和代理機構進行。
紐約外匯市場由三部分組成。第一是銀行與客戶之間的外匯交易市場,第二是紐約銀行間的外匯交易市場,第三是紐約各銀行與國外銀行間的外匯交易市場。其中紐約銀行間的外匯交易市場是交易量最大的市場,占整個外匯市場交易量的90%。因此,商業銀行在外匯交易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外匯交易主要通過商業銀行辦理。
在經營業務方面,美國沒有外匯管制,任何一家美國的商業銀行均可自由地經營外匯業務。
在紐約外匯市場上交易的貨幣,主要有歐元、英鎊、加拿大元、日元等。據紐約兩幫儲備銀行的數據,在紐約外匯市場上,交易量最大的是歐元,佔40%,其次為日元23%,英鎊19%,加拿大元5%。
三、東京外匯市場
東京外匯市場是隨著日本對外經濟和貿易反展而發展起來的,是與日本金融自由化、國際化的進程相聯系的。
在交易方式上,東京市場與論歘市場、紐約市場相似,是無形市場。交易利用電話、電報等電訊方式完成。在外匯價格制定上,東京市場又與歐洲大陸的德國、法國市場相似,採取「訂價」方式。每個營業日的上午10點,主要外匯銀行經過討價還價,確定當日外匯價格。
從交易貨幣和種類看,因為日本的進出口貿易多以美元結算,所以東京外匯市場90%以上是美元對日元的買賣,日元對其他貨幣的交易較少;交易品種有即期、遠期和掉期等。即期外匯買賣又分為銀行對客戶當日結算和銀行同業間的次日結算交易。東京外匯市場上即期、遠期交易的比重都不高,掉期業務量很大。而其中又以日元/美元的掉期買賣為最大。
四、新加坡外匯市場
新加坡外匯市場是隨著亞洲美元市場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它是全球第四大外匯市場,日平均交易量僅次與東京。新加坡外匯市場的主要參與者是外匯銀行、外匯經紀人、商業客戶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新加坡外匯市場上,銀行間的交易都通過經紀人進行,但外匯經紀人只獲准作為銀行的代理進行外匯交易,不能以本身的賬戶直接與非銀行客戶進行交易。新加坡的銀行與境外銀行的外匯交易一般直接進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作為監督和管理外匯銀行、干預外匯市場而參加。
新加坡外匯市場屬於無形市場,通常上午8點開市交易,下午3點收市。
五、香港外匯市場
香港是個自由港,是世界第五大外匯交易中心。每天開市的正式時間是上午9點,但許多金融機構半小時以前就有行市顯示。到下午5點,各大銀行都已沖平當日外匯頭寸,基本上不再作新的成交,一般可以認為下午5點是收市時間。但實際上,許多機構在香港的外匯市場結束後,繼續在相繼的倫敦市場、紐約市場完成交易,直到紐約市場收市才停止。
香港外匯市場由兩個部分構成。一是港元兌外幣的市場,其中包括美元、日元、歐元、英鎊、加元、澳元等主要貨幣和東南亞國家的貨幣。當然也包括人民幣。二是美元兌其他外匯的市場。這一市場的交易目的在於完成跨國公司、跨國銀行的資金國際調撥。
在香港外匯市場中,美元是所有貨幣兌換的交易媒介。港幣與其他外幣不能直接兌換,必須通過美元套購,先換成美元,再由美元折成所需貨幣。
六、蘇黎世外匯市場
蘇黎世外匯市場沒有外匯經紀人,所有外匯交易都在銀行同業之間直接進行,參與的外匯銀行有瑞士銀行。瑞士信貸銀行、瑞士聯合銀行等,還有外國銀行在瑞士的分行、國際清算銀行和瑞士中央銀行即瑞士國家銀行。外匯交易中主要是瑞士法郎對美元的交易,對其他貨幣通過美元進行交叉買賣,因此瑞士法郎對,美元的匯率是蘇黎世外匯市場的主要匯率,瑞士法郎對其他貨幣的匯率採用以美元進行套算。
七、法蘭克福外匯市場
法蘭克福是德國中央銀行(德國聯邦銀行)所在地。法蘭克福外匯市場分為訂價市場和一般市場。訂價市場由官方指定的外匯經紀人負責撮合交易,它們分屬法蘭克福、杜賽爾多夫、漢堡、慕尼黑和柏林五個交易所,它們接受各家銀行外匯交易委託,如果買賣不平衡,匯率就繼續變動,一直到買和賣相等,或中央銀行干預以達到平衡,訂價活動方結束,時間大約是中午12:45。德國聯邦銀行派有專業人員參加法蘭克福外匯市場的交易活動,以確定,馬克的官價。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的主要業務是美元對馬克的交易,其中70%為即期外匯,30%為遠期外匯,有時也對外幣與外幣之間的匯率變動進行干預。外匯經紀人除了撮合當地銀行外匯交易外,還隨時與各國外匯市場聯系,促進德國與世界各地的外匯交易活動。
八、巴黎外匯市場
巴黎外匯市場由15家左右的大商業銀行和為數不少的外匯經紀人組成。法蘭西銀行也是外匯市場重要參與者,其目的是對外匯市場進行監督,必要時進行市場干預,以維持法郎回家的穩定。
巴黎外匯市場為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的結合。有形市場的交易項目僅限於對客戶的交易,執行公定匯率,業務量不大。實際的交易,大部分還是在無形市場上進行的。與此相適應,巴黎外匯市場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每日的訂價市場,即每日在巴黎外匯交易所中通過拍賣外匯的方式確定法郎對各主要國家貨幣的當日匯價。另一部分是一般的外匯市場,銀行通過電話。電傳等按訂價市場確定的價格進行交易。
❷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介紹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暨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簡稱交易中心),為中國人民銀行直屬事業單位,主要職能是:提供銀行間外匯交易、人民幣同業拆借、債券交易系統並組織市場交易;辦理外匯交易的資金清算、交割,提供人民幣同業拆借及債券交易的清算提示服務;提供網上票據報價系統;提供外匯市場、債券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信息服務;開展經人民銀行批準的其他業務。
❸ 外匯交易必讀的內容簡介
外匯交易市場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最富流動性的市場,也是最不為人知的市場。本書以清晰、簡單的方式向讀者介紹了外匯市場的交易機制、外匯市場的最新分析工具和技術、外匯交易的基本面分析技術,使讀者學會如何運用實用、前沿的策略來進行外匯交易。本書不僅是外匯交易的最佳入門圖書,而且對於已經具備一定經驗的外匯交易員來說,本書也能提供許多關於有效參與外匯市場的重要指導。
❹ 主要的外匯交易市場有哪些
中國大陸還未開放外匯交易市場哦
外匯交易近年在中國火了起來,中國雖沒有開放外匯交易市場,但毫無疑問中國外匯交易市場是最具潛力的,那麼主要的外匯交易市場有哪些呢?下面從地域和外匯交易成交量來幫大家區分。
1、按地域劃分可分為亞洲、歐洲、北美洲等三大外匯交易市場。亞洲主要有東京、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外匯交易市場;中國大陸沒有開放外匯交易市場,因此外匯交易的方式是通過代理商進行的,比如永沃財富就是這種方式;歐洲主要有倫敦、巴黎、瑞士、法蘭克福、蘇黎士等外匯交易市場;北美洲主要有紐約等外匯交易市場。
2、按成交量排名來分1.英國—倫敦2.美國—紐約3.日本—東京4.新加坡5.瑞士—蘇黎世、日內瓦6.中國—香港7.澳大利亞—悉尼8.法國—巴黎。
由此可見,較活躍以及成交量大的外匯交易市場基本集中在歐洲和北美洲,每個市場都有其固定和特有的特點,但所有市場都有共性。各市場被距離和時間所隔,它們敏感地相互影響又各自獨立。
❺ 外匯交易市場有哪些
各大外匯公司,每一家都有自己特色
❻ 世界上八大外匯交易市場有哪些
1、倫敦外匯交易市場
2、紐約外匯交易市場
3、東京外匯交易市場
4、新加坡外匯交易市場
5、香港外匯交易市場
6、蘇黎世外匯交易市場
7、法蘭克福外匯交易市場
8、巴黎外匯交易市場
❼ 外匯交易市場的類型有哪些
外匯是伴隨著國際貿易而產生的,外匯交易也是國際間結算債權、債務關系的工具。但是,近十幾年來,外匯交易不僅在數量上成倍增長,而且在實質上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外匯交易不僅僅是國際貿易的一種工具,而且已成為國際上最重要的金融商品之一。外匯交易的種類也隨著外匯交易的性質變化而日趨多樣化。 外匯交易主要可分為現鈔、現貨、合約現貨、期貨、期權、遠期交易等。具體來說,現鈔交易是旅遊者以及出於其它各種目的需要外匯現鈔者之間進行的買賣,包括現金、外匯旅行支票等;現貨交易是大銀行之間,以及大銀行代理大客戶的交易,買賣約定成交後,最遲在兩個營業日之內完成資金收付交割;合約現貨交易是投資人與金融公司簽定合同買賣外匯的方式,適合於大眾投資;期貨交易是按約定的時間,並按已確定的匯率進行交易,每個合同的金額是固定的;期權交易是把將來是否購買或者出售某種貨幣的選擇權預先進行的交易;遠期交易是根據合同規定在規定日期辦理交割,合同可大可小,交割期也較靈活。 外匯交易品種的多樣化一方面是國際貿易的發展對外匯交易提出了多種要求,尤其是匯率波幅日益擴大,進出口商為了避免匯率變化而帶來損失,遠期外匯交易、期貨外匯交易便應運而生;另一方面是主要工業國家金融業不斷發展的結果。近十幾年,主要工業國家的金融商品日趨多樣化,而且互相滲透,相互「嫁接」.例如,隨著大豆、棉花等商品期貨的發展,外匯也加入了期貨的行列,在股票領域中,出現了股權交易,外匯交易也引進了「匯權」的交易,發展成為外匯期權交易。 從外匯交易的數量來看,由國際貿易而產生的外匯交易在整個外匯交易中的比重不斷減少,據統計,目前這一比重只有4%左右。那麼,可以說現在外匯交易的主流是投資性的,是以在外匯匯價波動中贏利為目的的。因此,現貨、合約現貨以及期貨交易在外匯交易中所佔的比重最大,而現貨交易主要是銀行與銀行之間的買賣,本書不準備詳加敘述,下期將主要介紹更適合於大眾投資而同時又在主要資本主義工業國家十分流行的合約現貨外匯交易和期貨期權外匯交易。
❽ 外匯交易市場的特點
1.外匯可以5*24小時不間斷交易.
2.最高500倍杠桿,以小博大。
3.可以雙向操作,買漲買跌。
4.收益穩定,賠少掙得多。
5.沒有手續費,降低操作成本。
6.波動巨大,有足夠的盈利空間。
7.多國監管,資金安全。
8.T+0交易機制,一天可以交易無數次。
9.公平,公正,公開。(外匯是投資一個國家的經濟,股票是投資一個企業,黃金和白銀,期貨是投資一個品種。他們最大的區別在於:外匯的政治經濟信息是全球透明的。而且,每天的交易量巨大,達到6.5萬億美元,沒有任何一個機構和國家可以操控。國家,銀行,企業,個人都可以參與24小時的交易。股票和和黃金白銀,期貨現貨就有莊家在操控,而且交易量和外匯比要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