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沉澱資金折舊法啥意思 是加速折舊還是減速折舊
沉澱資金折舊法既根據固定資產的實際情況在前幾年提取的折舊額較少,後幾年由於技術老化和物理損耗而迅速增加。該方法更接近於資產的實際使用情況,不屬於加速折舊。
固定資產的使用強度比較平均,而且各期所取得的收入差距不大。在直線法下,折舊金額是時間的線性函數。
採用平均年限法計算固定資產折舊雖然簡單,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固定資產在不同使用年限提供的經濟效益不同,平均年限法沒有考慮這一事實。又如,固定資產在不同使用年限發生的維修費用也不一樣,平均年限法也沒有考慮這一因素。
(1)沉澱資金指標公式擴展閱讀:
折舊法的工作量法:
以工作量法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一般認為其在工作時的損耗是較為平均的,但在工作以外基本無法提供經濟效益。
實質上,工作量法是平均年限法的補充和延伸。在平均年限法下,折舊的金額在折舊時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表現為一條平行於x軸的射線段,因此此時折舊是一種固定成本。
以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一般認為其常年處於超強度損耗的,而在各期取得的收入也因此遞減。
在雙倍余額遞減法下,折舊金額在坐標系中表現為一條折線,前期是一條斜率為負數的直線,到最後兩期改為與x軸平行的線段。因此在前面折舊是一種變動成本,到最後兩期變成一種固定成本。
㈡ 資本收益率的公式是什麼
資本收益率=凈利潤/實收資本×100%。
其中:
對於單戶企業,凈利潤就是企業的所得稅後利潤;而對於集團型企業,凈利潤是指歸屬母公司的稅後凈利潤。
平均資本=[(實收資本年初數+資本公積年初數)+(實收資本年末數+資本公積年末數)]÷2
上述資本公積僅指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
企業執行會計准則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形成的資本公積在計算資本收益率時應予剔除。
稅後ROC=運營該收入*(1-稅率)/(債務賬面價值+股權賬面價值)
(2)沉澱資金指標公式擴展閱讀:
在計算資本收益率時運用凈利潤比用利潤總額更為妥當,其原因是由於所得稅對資本所有者來講是一種支出,而不是現實的投資收益,所以用凈利潤分析對資本所有者來說更具實際意義。
對於一位上市公司的投資者來說,資本收益率是一個重要指標。所有者投資於企業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取利潤,資本收益率的高低直接關繫到投資者的權益,是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
當企業以資本金為基礎,吸收一部分負債資金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時,資本收益率就會因財務杠桿原理的應用而得到提高,提高的利潤部分,雖然不是資本金直接帶來的,但也可視為資本金有效利用的結果。
㈢ 資金回籠率的計算公式
銷售資金回款率=((銷售收入+應收賬款期初數-應收賬款期末數)/(銷售收入×1.17))×100%。
投入的資金直到一段時間之後才能重新收回,每個公司都希望能夠盡快收回初始投資,並獲得相應的資產增值,以保證企業的支付能力不受損害,隨時都能支付每一筆應付的款項。因此,企業要經常關注資金的運作和管理,以盡快回籠資金,實現公司的持續發展和經營。
(3)沉澱資金指標公式擴展閱讀
現金回籠率為銀行在計算期凈回籠現金額占特定比較基期銀行貨幣凈投放額的比率。銀行通過現金回籠率高低評估一定時期現金收支情況正常與否,並做好下一時間端現金需求預測,及政策相應的調整,現金回籠率高說明花錢的人多了,購買力大增,反之購買力低。
銀行現金凈回籠額等於銀行現金收入合計額減銀行現金支出合計額的差數。
現金回籠率Wie一個相對數指標,表明現金凈回籠和現金凈投放數的對應關系,其數值總是在一定范圍內變化的。現金回籠率指標通常要與一些絕對量指標配合使用,比如「累計現金收支額」、「現金收支增減額」等指標,從相對和絕對兩個角度去觀察問題。全面地反映銀行收支情況。
㈣ 存貨占流動資產比例低的話,會怎樣
會是出現資金閑置。
流動比率 = 流動資產 / 流動負債合理標准為1.5~2.0之間。該指標越高債權人權益越有保證。同時比率越高日常經營越不需要短期資金的支持,但比率過高表明資金利用效率越低。
貨幣資金、應收賬款和存貨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百分之29.14、百分之45.02、百分之21.33,表明公司流動資產結構良好,可變現性強。
貨幣資金是指可以立即投入流通,用以購買商品或勞務,或用以償還債務的交換媒介。
是資產負債表的一個流動資產項目,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三個總賬賬戶的期末余額,具有專門用途的貨幣資金不包括在內。貨幣資金是指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處於貨幣形態的那部分資金,按其形態和用途不同可分為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
(4)沉澱資金指標公式擴展閱讀:
所屬企業的性質(譬如,房地產行業,生產性企業。。),站在不同性質的企業角度,比率所帶來的結果性分析也就不一樣。
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同屬於資產類,其比率的結果,無非就是企業資金的流動性與固定性的高低問題。
比率高說明,企業在固定資產這塊的資本支出大,但是資金流就降低,進而會有償債能力危機,但是,固定資產支出較大,就相當於在股票市場一樣,大額購買股票,風險很大,但是資產收益率很高。
比率小,說明企業流動資產多,所佔資產比重大,這樣說明企業資金空置,沒有進行投資,或者是閑置沒有進行市場競爭,資本輸出!但是這樣可以規避資金短缺的風險,但對企業收益角度來講,不是好事情。
㈤ 經濟附加值(EVA)中的資本成本都包括什麼
資本成本包括債務資本的成本,也包括股本資本的成本。
EVA 等於稅後經營利潤減去債務和股本成本。EVA 是對真正 "經濟"利潤的評價,或者說,是表示凈營運利潤與投資者用同樣資本投資其他風險相近的有價證券的最低回報相比,超出或低於後者的量值。
EVA是一種評價企業經營者有效使用資本和為股東創造價值能力,體現企業最終經營目標的經營業績考核工具。
(5)沉澱資金指標公式擴展閱讀
經濟附加值的作用
1、衡量利潤
資本費用是EVA最突出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在傳統的會計利潤條件下,大多數公司都在盈利。但是,許多公司實際上是在損害股東財富,因為所得利潤是小於全部資本成本的。EVA糾正了這個錯誤,並明確指出,管理人員在運用資本時,必須為資本付費,就像付工資一樣。
考慮到包括凈資產在內的所有資本的成本,EVA顯示了一個企業在每個報表時期創造或損害了的財富價值量。換句話說,EVA 是股東定義的利潤。假設股東希望得到10%的投資回報率,他們認為只有當他們所分享的稅後營運利潤超出10%的資本金的時候,他們才是在 "賺錢"。
2、決策與股東財富一致
思騰思特公司提出了EVA 衡量指標,幫助管理人員在決策過程中運用兩條基本財務原則。第一條原則,任何公司的財務指標必須是最大程度地增加股東財富。第二條原則,一個公司的價值取決於投資者對利潤是超出還是低於資本成本的預期程度。
從定義上來說,EVA的可持續性增長將會帶來公司市場價值的增值。這條途徑在實踐中幾乎對所有組織都十分有效,從剛起步的公司到大型企業都是如此。EVA 的當前的絕對水平並不真正起決定性作用,重要的是EVA的增長,正是EVA的連續增長為股東財富帶來連續增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經濟附加值
㈥ 資金沉澱的定義
生物試驗中,一般是用離心機做沉降的,因為很多物質很難靜置沉澱下來
沉澱系數的公式
s=v/ω*2r
ω是離心轉子角速度,單位是rad/s
r是樣品至轉子中心的距離,單位是m
v是沉降速度單位是m/s
沉降系數以每單位重力的沉降時間表示
一個沉降單位就稱為1s
如果不知道什麼是轉子,角速度的話樓主就當我沒說好了
o(∩_∩)o
㈦ 這些財務指標 哪個比較有用,又分別代表什麼
1長期投資公司股票六大財務指標分析1. 利潤總額——先看絕對數從會計的角度講,利潤是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其金額表現為收入減費用後的差額。利潤總額由四部分組成,即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補貼收入和營業外收支凈額。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利潤=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支出利潤總額能直接反映企業的「賺錢能力」,它和企業的「每股收益」同樣重要,若一家上市公司一年只賺幾百萬元,在林園看來,這種公司是不值得他去投資的,還不如一個個體戶賺得多。所以,林園對企業年利潤總額的定義至少都要賺1個億,比如武鋼、寶鋼每年都能賺上百億元,招商銀行也能每年賺數十億元,這樣的企業和那些「干吆喝不賺錢」的企業不是一個級別的。企業只有賺足了錢,才有不斷擴張的動力,才有在行業周期不景氣時抵禦風險的能力,而足夠數量的利潤才能保證企業有足夠的創新費用支持,企業的生命力才能長久,這也符合長期投資的最基本要素,如果企業沒有這樣長久生存並成長的能力,也就沒有必要去在它身上實踐價值投資。
林園在挑選重倉股的時候,首先考察的是利潤總額絕對數量大的公司,然後結合其他財務指標,以及該企業的經營特色去決定是否值得投資。他之所以會看重這個指標,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投資者應該知道上市公司披露財務報告的時間與實際會計年度會有一定的時間差,而通過提前知道未披露的財務報告數據,就可以有效地對股價短期走勢做出判斷,這是很多短庄利用財報披露的時差,做短炒的依據。而知道了利潤總額後,就掌握了企業的賺錢情況,短時間內,這些企業的利潤不會有快速變化的,在披露報告的時間差內,可能有些指標發生變化,從而影響到對公司的正確認識。因此,一旦知道了這些企業的賺錢能力,投資者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一些機構也是利用這個特性建倉的。
2. 每股凈資產——不要去關心股票的凈值又稱為賬面價值,也稱為每股凈資產,是用會計統計的方法計算出來的每股股票所包含的資產凈值。其計算方法是用公司的凈資產(包括注冊資金、各種公積金、累積盈餘等,不包括債務)除以總股本,得到的就是每股的凈值。股份公司的賬面價值越高,則股東實際擁有的資產就越多。
這一指標反映每股股票所擁有的資產現值。每股凈資產越高,股東擁有的資產現值越多;每股凈資產越少,股東擁有的資產現值越少。通常每股凈資產越高越好。而且很多投資者,認為每股凈資產賬面價值是財務統計、計算的結果,數據較精確而且可信度很高。
然而,林園對這個指標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能夠賺錢的凈資產才是有效凈資產,否則可以說就是無效凈資產。比如說,上海房價大漲之後,有一些人要對上海商業股凈資產進行重新估值,理由是上海地價大漲了,重估後它的凈資產應該大幅升值,但在林園看來,這種升值不能帶來實際的效益,也可以說是無意義的,最多也只是「紙上富貴」。
因此,每股凈資產高低不是林園判斷企業「好壞」的重要財務指標,因為它總是被人為地進行修飾。費心思去判斷修飾它的動機,不如不去關心,反而不會擾亂自己的選股思路。
3. 凈資產收益率——10%以下免談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都是反映企業獲利能力的財務指標,是單位凈資產在某時段的經營中所取得的凈收益,其計算公式為:凈資產收益率=(凈收益/凈資產)×100%如果企業沒有發生增資擴股等籌資活動,凈資產收益率水平的高低主要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大小。如果公司發生了增資擴股,公司的稅後利潤必須同步上升,才能保持原來的凈資產收益率水平。所以,在上市公司不斷增資擴股的情況下,凈資產收益率是否能維持在較高(>10%)的水平,才能反映上市公司業績成長性是否較好。為了讓證券市場上的資金流入獲利能力較強、成長性較好的上市公司,證監會要求配股的上市公司,凈資產收益率必須連續三年平均在10%以上。其中,任何一年都不得低於6%。
凈資產收益率愈高,表明公司的經營能力越強。比如2003年,林園買入貴州茅台時,除去貴州茅台賬上的現金資產,其凈資產收益率應該為80%以上,實際上就是投資100元,每年能賺80元。林園對招商銀行北京分行的調研也發現其凈資產收益率也達53%。
這個指標能直接反映企業的效益,林園選擇的公司一般要求凈資產收益率應該大於20%。凈資產收益率小於10%的企業他是不會選擇的,因為任何公司都會增資擴股的,如果連證監會的10%的規定都無法滿足,那還有什麼可研究的呢。
4. 產品毛利率——要高、穩定而且趨升
此項指標通常用來比較同一產業公司產品競爭力的強弱,顯示出公司產品的訂價能力、製造成本的控制能力及市場佔有率,也可以用來比較不同產業間的產業趨勢變化。但不同產業,則會有不同的毛利率水準。
林園選擇的公司的產品毛利率要高、而且具有穩定上升的趨勢,若產品毛利率下降,那就要小心了——可能是行業競爭加劇,使得產品價格下降,如彩電行業,近10年來產品毛利率一直在逐年下降;而白酒行業產品毛利率卻一直都比較穩定,例如:山西汾酒連續5年毛利率保持上升,從2001年的59.7%至2005年達到72.1%,中端產品的平均價位在50元以上,毛利率超過70%,高端產品的毛利率超過80%。但由於高端產品在公司產品銷售中所佔比例僅為3%~4%,因此業績並不是最好的。
林園的標準是選擇產品毛利率在20%的企業,而且毛利率要穩定,這樣他就好給企業未來的收益「算賬」,增加投資的「確定性」。比如貴州茅台的產品毛利率驚人,高度與低度茅台酒的毛利率分別達到了83.28%和81.67%。這主要得益於產品漲價和銷售渠道的拓展。
5. 應收賬款——注意迴避
應收賬款是指企業因銷售商品、產品或提供勞務而形成的債權。應收賬款是伴隨賒銷而發生的,其確認時間為銷售成立。按照我國會計准則的規定,同時滿足商品已經發出和收到貨款若取得收取貨款的憑據兩個條件時,應確認收入,此時若未收到現金,即應確認應收賬款。應收賬款的確認時間因具體銷售方式不同而有所區別,如寄銷、分期收款銷售等等。
應收賬款的計價由於從應收賬款中取得現金需要一段時間,因此,嚴格地說,應收賬款不能按其到期值(面值)計價,而應按未來現金的現值計價,但企業為了財務報告的美化,多數應收賬款按其到期可收回的價值計價。
應收賬款是企業流動資產的一個重要項目。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商業信用的推行,企業應收賬款數額普遍明顯增多,應收賬款的管理已經成為企業經營活動中日益重要的問題。
應收賬款管理不善的弊端:
(1)降低了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使企業效益下降。由於企業的物流與資金流不一致,發出商品,開出銷售發票,貨款卻不能同步回收,而銷售已告成立,這種沒有貨款回籠的入賬銷售收入,勢必產生沒有現金流入的銷售業務損益產生、銷售稅金上繳及年內所得稅預繳,如果涉及跨年度銷售收入導致的應收賬款,則可產生企業流動資產墊付股東年度分紅。企業因上述追求表面效益而產生的墊繳稅款及墊付股東分紅,佔用了大量的流動資金,久而久之必將影響企業資金的周轉,進而導致企業經營實際狀況被掩蓋,影響企業生產計劃、銷售計劃等,無法實現既定的效益目標。
(2)誇大了企業經營成果。由於我國企業實行的記賬基礎是權責發生制(應收應付制),發生的當期賒銷全部記入當期收入。因此,企業的賬上利潤的增加並不表示能如期實現現金流入。會計制度要求企業按照應收賬款余額的百分比來提取壞賬准備,壞賬准備率一般為3%~5%(特殊企業除外)。如果實際發生的壞賬損失超過提取的壞賬准備,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損失。因此,企業應收款的大量存在,虛增了賬面上的銷售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誇大了企業經營成果,增加了企業的風險成本。
(3)加速了企業的現金流出。賒銷雖然能使企業產生較多的利潤,但是並未真正使企業現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業不得不運用有限的流動資金來墊付各種稅金和費用,加速了企業的現金流出,主要表現為:
① 企業流轉稅的支出。應收賬款帶來銷售收入,並未實際收到現金,流轉稅是以銷售為計算依據的,企業必須按時以現金交納。企業交納的流轉稅如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資源稅以及城市建設稅等,必然會隨著銷售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② 所得稅的支出。應收賬款產生了利潤,但並未以現金實現,而交納所得稅必須按時以現金支付。
③ 現金利潤的分配,也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另外,應收賬款的管理成本、應收賬款的回收成本都會加速企業現金流出。
(4)對企業營業周期有影響。營業周期即從取得存貨到銷售存貨,並收回現金為止的這段時間,營業周期的長短取決於存貨周轉天數和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營業周期為兩者之和。由此看出,不合理的應收賬款的存在,使營業周期延長,影響了企業資金循環,使大量的流動資金沉澱在非生產環節上,致使企業現金短缺,影響工資的發放和原材料的購買,嚴重影響了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
(5)增加了應收賬款管理過程中的出錯概率,給企業帶來額外損失。企業面對龐雜的應收款賬戶,核算差錯難以及時發現,不能及時了解應收款動態情況以及應收款對方企業詳情,造成責任不明確,應收賬款的合同、合約、承諾、審批手續等資料的散落、遺失有可能使企業已發生的應收賬款該按時收的不能按時收回,該全部收回的只有部分收回,能通過法律手段收回的,卻由於資料不全而不能收回,直至到最終形成企業單位資產的損失。
所以,對應收賬款應當盡量採取迴避的態度,因為你無法判斷這筆錢的未來究竟會怎樣。
另外,應收賬款數量多,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可以收回的應收賬款,比如:新興鑄管,其應收賬款都是各地的自來水公司延期付款,自來水公司屬於市政基礎工程部分,就算其經營發生問題,但涉及民生問題,政府部門會用財政進行彌補,所以不用擔心他們還不上錢,新興鑄管多年來都能夠順利收回。再比如雲天化的應收賬款也是由於和用戶的貨到付款方式形成的,所以,基本不屬於賒銷等方式,只是銷售收入的確認「滯後」了,收回自然不成問題。而另外一種情況是產品銷售不暢造成應收賬款多,這就要小心了,說明企業的產品市場銷路有問題,只能採用賒銷來消化庫存,提高周轉率,因此不管其他財務指標變得有多漂亮也掩蓋不了未來前景可能變壞的信號。
6. 預收款——越多越好!
預收款與應收賬款恰好相反,預收賬款是反映企業預收購買單位賬款的指標,屬於資產負債表流動負債科目。按照權責發生制,由於商品或勞務所有權尚未轉移,所以預收賬款還不能體現為當期利潤。但是,預收賬款意味著企業已經獲得訂單並取得支付,所以只要企業照單生產,預收賬款將在未來的會計期間轉化為收入,並在結轉成本後體現為利潤。
因此,預收賬款的多少實際上預示了企業未來的收入利潤情況,對於估計上市公司下一個會計期間的盈利水平具有重要的參照意義。
特別是在我國經濟整體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況下,「先收款後發貨」不僅避免了大多數企業面臨的產能閑置、營銷費用高企問題,而且規避了「先發貨後收款」中存在的壞賬可能。其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企業或所屬行業競爭力或景氣程度的提升。
預收款多,說明產品是供不應求,產品是「香餑餑」或者其銷售政策為先款後貨。預收款越多越好,如貴州茅台長期都有十幾億元的預收款,2005年末預收賬款占公司主營收入的39.26%,2006年第三季度時預收賬款達到23.76億元,表明公司產品具有較強的市場談判力,這個指標能反映企業產品的「硬朗度」。由此看來,該公司在未來幾年要做的事情就是開足馬力生產,因為僅預收賬款就讓其賺得盆滿缽滿。
㈧ 文華財經財經里的資金沉澱是怎麼算出來的
沉澱資金 = 雙邊持倉量×最新價×交易單位×保證金比例,國內期貨合約該公式中持倉量按雙邊計算,需對持倉量乘以2
玻璃期貨合約的交易單位是20噸/手,計算沉澱資金的時候盤口上面看到的持倉量還需要乘以2,然後你在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