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黃金的種類 有哪些
黃金大致有以下幾種
1、【足金】、【千足金】
足金和千足金都是純金!符號:Au國家對於商家銷售的每件黃金飾品有很明確的規定,黃金飾品必須掛牌標明其含金量和重量。含金量不少於99%叫做足金,那千足金就是含金量不少於99.9%,足金為深黃色,俗稱二個9,千足金就是三個9了,但是純金因為硬度不高,所以一般不鑲嵌寶石,一般都是純金打造的純金子飾品,當然也是具備回收、收藏、儲值功能的
2、【鉑金】
嚴格的說鉑金和金子沒有關系,鉑金是一種極其稀有的金屬,白色,質地堅硬,永不褪色,具有恆久保值價值,一般與鑽石搭配。又稱 白金符號:Pt國家規定只有鉑金含量在85%及以上的首飾才能被稱為鉑金首飾,並必須帶有Pt標志。鉑金首飾通常帶有Pt850、Pt900、Pt950、Pt990或Pt999(千足鉑)的純度標志。850 代表純度85%。
3、【3D硬金】
3D硬金 或者 硬金 是指經過工藝改進對純金在加工過程中進行了改良(通過對電鑄液中的黃金含量、PH值、工作溫度、有機光劑含量和攪動速度等進行改良,大大提升了黃金的硬度及耐磨性)使其具備硬度大,成品色澤好,易於打磨成各種形狀,克服了純金硬度不足的缺點因為加工工藝的復雜所以會貴一點。但是,硬金飾品如果出現斷裂,瑕疵,縫隙,掉塊則無法修復,最致命的一點是 硬金 不能回收(實際詢問中的絕大多數不回收硬金)!
4、【K金】、【白色K金】
【K金】 是 對金子含量不同的黃金飾品的一種標識。1K 的 黃金含量比例大約是 4.166%,所以 24K、22K、20K、18K的黃金含量分別是:99.99%(純金)、91.65%、83.32%、74.98%。其餘的可以用4.166%乘以K 數,就能得出黃金含量。【白色K金】白色K金不是黃金中加入了鉑金。其主要成分是黃金,由於加入其他金屬後而呈現出白色。白色K金不是鉑金(白金)。白色K金 也會用 K 數 來表明其黃金含量。
5、【鍍金】
鍍金就是其它金屬表面噴塗了一層黃金。
6、【彩金】
彩金 又叫 彩色金 ,是在金子中加入了多種彩色金屬熔煉而成,價錢會隨著顏色的稀有奇特而更貴區別於 硬金,可以回收。
(1)黃金三種稱呼擴展閱讀:
清洗方法
1、保護黃金飾品的光澤,可以在上面薄薄地塗上一層指甲油。
2、如果表面已有黑色銀膜,可用食鹽2克,小蘇打7克,漂白粉8克,清水60毫升,配製成"金器清洗劑",把金首飾放在一隻碗中,倒入清洗劑,2小時後,將金首飾取出,用清水(最好不是硬水)漂洗後,埋在木屑中乾燥,然後用軟布擦拭即可。
3、鑲寶石的戒指用冰棍或火柴棒卷一塊棉花,在花露水和甘油的混液中沾濕後,擦洗寶石及其框架,然後用絨布擦亮戒指。切忌用刀片一類銳物去刮。
4、鹽和醋混合成清洗劑,用它來擦拭純金首飾,可使歷久常新。
5、牙膏擦拭或用滾熱的濃米湯擦洗,也可恢復光澤。
6、可用氨水擦洗
㈡ 黃金總共分為哪幾種
而按性質分,黃金可分為「生金」和「熟金」兩大類。生金又叫「原金」、「天然金」或「荒金」,是人們從礦山或河床邊開采出來、未經提煉的黃金。凡經過提煉的黃金稱為「熟金」。熟金中因加入其他元素而使黃金在色澤上出現變化,人們通常把被加入了金屬銀而沒有其他金屬的熟金稱之為「清色金」,而把被摻入了銀和其他金屬的黃金稱為「混色金」。
那麼,黃金的純度又如何區分?市場上通常用K金和百分比這兩種標識,1K的含金量是多少呢?24K金實際含金量為99.99%,基本被認為是純金,所以1K的含金量為100/24=4.1666%,以次類推,常見的18k金飾含金量則為75%。若用百分比的話,金件上標注9999的純度則為99.99%,而標注為586的為58.6%,這些可都要了解清楚。
㈢ 黃金又稱作什麼
黃金又稱作天然貨幣。
「貨幣天然不是金銀,金銀天然是貨幣」。在選擇貨幣材質的過程中,黃金攜帶方便、永不變質等特點不斷地顯現出來,使它逐漸成為一種被廣泛認可的交換媒介。它作為一般等價物,由於其稀缺性和完美的自然屬性,備受世人矚目。
(1)黃金的天然貨幣屬性表現在黃金是一種資產
由於黃金具有物理特性良好、不易變質、開采不易、開采成本高等特點,所以在人類長期的社會發展史上,黃金不但被人類用作裝飾,而且還被賦予了貨幣價值功能。它的稀有性使它不僅是充當人類物質財富多少的表徵,而且成為了人類競相追逐、積累財富的重要手段,因此黃金也越來越得到人類的格外青睞。到了20世紀70年代,隨著金融市場的迅速發展,黃金從直接的貨幣作用中分離出來,這就是所謂的黃金非貨幣化。當代,黃金扮演的角色雖然有所改變,但它作為一種貴重金屬,目前依然是世界主要的國際儲備。
(2)黃金作為貨幣的歷史十分悠久
黃金在人類社會初期局部盛產黃金的地區可能就已經產生了貨幣的職能,負擔起簡單的社會交換的支付功能。我國出土的現今最為古老的金幣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鑄造的「郢愛」,距今已有兩千三百多年的歷史。而波斯金幣和古羅馬亞歷山大金幣也都有兩千多年歷史。它們都是僅在一定范圍和區域內流通使用的輔幣。而黃金成為國際性流通的貨幣是在十九世紀出現的「金本位」時期。在經過布雷頓森林會議,通過了相關決議,決定建立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到後來相繼發生的數次黃金搶購風潮,直至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瓦解,於是開始了黃金非貨幣化改革。一直到1978年修改後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獲得批准,可以說在制度層面上的黃金非貨幣化進程
已經完成。但是正如在金本位制之前,黃金就發揮著貨幣職能一樣,在制度層面上的黃金非貨幣化並不等於黃金已完全失去了其貨幣職能。目前國際間主要的結算貨幣除了美元、歐元、英鎊、日元之外,黃金仍是當今世界的第五大國際結算貨幣。黃金的貨幣屬性至今誰也無法取代。例如在1998年東南亞及亞洲的金融危機時,韓國、泰國政府就用民間捐助的黃金來支付債務從而度過了金融危機,黃金的貨幣功能依然起著重要的作用。現在黃金可視為一種准貨幣。
(3)黃金也是一種商品
當前黃金商品用途主要是首飾業、電子工業、牙醫、金章及其他工業用金。應該承認,由於黃金昂貴的價格和相對稀少的資源,使得目前黃金的商品用途范圍仍然十分狹小,不過這也是黃金長期作為貨幣金屬而受到國家嚴格控制的結果。今後隨著國際金融體制改革的推進;金融黃金商品屬性的回歸趨勢加強,黃金商品需求的拓展對黃金業的發展將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㈣ 古代把青銅叫金的時候,黃金叫什麼
我記得漢代以前的「金」是金屬的「金」
古代金分三種,黃金,白金,赤金。
黃金就是黃金,白金指白銀,赤金指黃銅。
一般漢代說賜幾千斤金的意思是指黃銅,而不是黃金,比如一字千金等等都是指黃銅。如果指定是賜黃金需要特別註明的。
漢代以前所說的金指的是黃銅,因此動不動就是幾千幾萬的。例如《史記·陳丞相列傳》裡面記載劉邦當年給陳平用於間諜活動的就有「四萬金」。如果真是黃金就不得了了啊,現在賣出來估計就比得上一個非洲小國幾年甚至十年的國民生產總值。因此看見《史記》里的「金」動不動就是「四萬金」,而且還是一次用完,於是在編劇時就動不動幾千金了。你去質問他的時候他還理直氣壯地說這是《史記》里有相似記載的。
你所說的作為貨幣的黃金,就是現在的黃金。
㈤ 古人對黃金的雅稱是什麼
古人對黃金的雅稱是金子、金條。
金的單質(游離態形式)通稱黃金,是一種廣受歡迎的貴金屬,在很多世紀以來一直都被用作貨幣、保值物及珠寶。在自然界中,金以單質的形式出現在岩石中的金塊或金粒、地下礦脈及沖積層中。黃金亦是貨幣金屬之一。
金的單質在室溫下為固體,密度高、柔軟、光亮、抗腐蝕,是展性最好的金屬,延性僅次於鉑,是延展性最好的金屬之一。
金是一種過渡金屬,在溶解後可以形成三價及單價正離子。金與大部分化學物都不會發生化學反應,但可以被氯、氟、王水及氰化物侵蝕。
金條和金子的聯系
金條類似於金幣,主要分為收藏的紀念性特製金條和普制投資金條。紀念性特製金條一般同樣會以高於其金原料價值以上較高的價格來發行,其價格一般是固定的。
比如我國發行的賀歲金條、2008奧運金條等都屬於紀念性特製金條。普制投資金條和普制金幣主要區別是規格上的不同,典型的普制金幣通常有四種型號:1盎司、1/2盎司、1/4盎司和1/10盎司,規格普遍較小,但是也有1公斤、10盎司、2盎司和1/20盎司的金幣;而金條的規格相對於金幣而言則偏大。
㈥ 世界是黃金分成幾種的說法
黃金分兩種,現貨黃金,或者期貨黃金。你說的那些上海金,倫敦金是各個地區的黃金交易所的叫法。現在中國上海期貨交易所擁有自己的黃金合約,但是,國內的黃金價格和國際黃金價格相差甚遠,國際市場上,著名的黃金交易地有倫敦、蘇黎世、香港、紐約。
倫敦黃金市場協會、蘇黎世黃金市場、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紐約商業交易所。
還有就是銀行和珠寶行也會賣黃金,如果客人不買金條,而是以一紙合約來代替,就是紙黃金.如果買了金條,就是實物黃金。提示一句,現在中國在天津試點黃金現貨,但是如果真的想做,個人給一個風險比對:風險度:天津黃金現貨 (大於) 上海黃金期貨 (大於) 香港金銀業貿易場 (大於) 紐約商業交易所。
簡單的說,國內黃金現貨風險最大,其次是國內的黃金期貨,之後是國際黃金現貨,比較保險的是國際黃金期貨。呵呵,我們屬於紐約期金,證監會中央編號是「AAC577」交易所參與編號是1680/3, 1686/7, 1689,這些都可以在官方網站查到的。4-3-8-3-3-6-7-0-4
㈦ 黃金有什麼區分的方法呢
黃金的密度相對較高,當你用手稱它的時候,感覺像是在下降。純金和純金首飾的純度很高,真的很穩定,首飾落地或碰撞的聲音會很低、很沉悶、很穩定,是「啪嗒」的聲音,落地時不會動。然而,當假黃金落地或相互碰撞時,它會發出「當當」的金屬聲,有時它會在落地後跳躍。但不要用力敲打,小心變形。我國對金飾的標識和標簽有明確的規定。一般來說,製造商的代碼、材料名稱、內容標記等。
㈧ 黃金有幾種叫它們是有什麼區別
1、均勻金
黃金、黃金飾品局部及整體含金量一致,包含千足金、足金及、K金飾品。
(1)、千足金、足金
黃金、黃金飾品局部及整體含金量一致,成色為Au999‰及Au 990‰。
包含各種鐲、佩、鏈、墜的足金、千足金,還有金條(磚、錠)、金幣、金箔、金工藝品。
(2)、K金飾品
黃金飾品局部及整體含金量一致,成色為Au 990‰以下。
K金在國內市場無論是各種鐲、佩、鏈、墜飾品,珠寶托架鑲嵌飾品,都以18K為主。在香港、澳門、台灣及西歐、北美珠寶托架鑲嵌飾品多以9K為主,部分14K。
(3)、K白金飾品
①、慨述
在1997―1999年期間,市場上興起一股佩戴白色金屬飾品的浪潮,當時鉑金由於加工工藝上存在難度,鉑金飾品仍十分稀,因此K白金飾品在這時研製產生,一出現立馬佔領了市場。
K白金飾品是一種具有工藝性能好的銀白色飾品,閃光性強,有一定硬度,當時很大一部分K白金飾品的致白劑為金屬鎳,由於鎳是對人體有害元素,在國家新制定的標准中,嚴格控制金屬鎳的含量不得超過0.3%,但當時收集及檢測到的K白金飾品配方及飾品,金屬鎳達5%以上,有的高達12%。
K白金不是鉑金,屬黃金範疇,是以金含量換算K值。K白金初期由金、銀、銅、鋅、鎳組合而成,由於國家明文規定及工藝的改進,目前K白金是多以表面鍍鈀層製作K白金飾品。
K白金在市場上名稱甚多,尚無統一命名如:18K K白金、18K白金、白18K金。
K白金可以加工成各種鐲、佩、鏈、墜,可以加成各種式樣的戒托。K白金鏈是主要產品花色很多,計有水波鏈(單水波鏈、雙水波鏈)、馬鞭鏈、竹節鏈、刀片鏈、點滴鏈、冰花鏈、盒子鏈、滿天星鏈、蛇骨鏈等。
②、K白金配方實測
金―鈀:白色,金―鎳:白色,金―銀:白色,金―銀―鈀:棕色。
常見配方:(大型X熒光測定)
18K K白金:Au75.30、Ag0.16、Cu16.75、Zn2.58、Ni5.21;
18K K白金:Au75.7、Ag0.20、Cu8.30、Zn3.20、Ni12.60;
18K K白金:Au75.00、Ag10.00、Cu0.00、Zn10.00、Ni5.00;
14K K白金:Au58.50、Ag22.40、Cu14.10、Zn0.00、Ni5.00;
9K K白金:Au37.90、Ag38.50、Cu20.00、Zn4.00、Ni0.00。
③、K白金的露黃現象
K白金的露黃現象,在1997―1999年期間生產的飾品十分普遍,新買的飾品佩戴半年以上逐漸露黃,使飾品變得十分難看。主要為表面電白層受磨擦後形成,也有配方存在不合理形成。
2、非均勻金
黃金飾品局部及整體金含量不一致,包含各種鐲、佩、鏈、墜飾品,非均勻金包含鍍金、包金、焊金(補口)、組合金。
(1)、鍍金
在金屬基體表面鍍上一層金,厚度一般在1―5μ。
(2)、包金
在金屬基體(胎)上,包上一層或數層葉金,厚度一般在0.5―1mm,胎多為白銀。
(3)、焊金(補口)
系金、銅、銀、鋅的混熔體,作為金飾品的焊接體,一般要求對990‰金飾品的焊金成色應在900‰以上。對焊接後的金飾品可測算出整體含金量,如一項鏈主體成色990‰,含量為95%,焊金成色900‰,含量為5%,則項鏈成色為985.5。
計算方法:990×95 900×5=985.5‰,因此要使項鏈成色達到990‰,必需提高項鏈主體成色。
(4)、組合金
在一件金飾品上,有兩種成色的金嵌布。
㈨ 黃金為什麼有三種叫法,是含金量純度不同,含量都是多少.
K金——K金(或開金)是黃金與其他金屬熔合而成的合金。
市場上多見的為18K金,含金量為750‰
足金——含金量不小於990‰
千足金——含金量大於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