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蒙古5號井精煤指標

蒙古5號井精煤指標

發布時間:2021-12-05 03:57:06

A. 煤炭資源儲量估算中有關規定的解讀

吳國強

作者簡介:吳國強,中國煤田地質總局地質礦產部副部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礦產儲量評估師。

自從《固體礦產資源/儲量分類》(GB/T 17766—1999)、《固體礦產地質勘查規范總則》(GB/T 13908—2002)國家標准和《煤、泥炭地質勘查規范》(DZ/T 0215—2002)(以下簡稱新規范)發布實施以來,對指導和規范煤炭資源勘查、開發和管理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實際工作中仍存在新舊標准混用、不能正確理解和運用新標准規范等一些問題。為此,國土資源部於2007年2月6日發布了《固體礦產資源儲量核實報告編寫規定》(國土資發[2007]26號)、2007年2月14日發布了《<煤、泥炭地質勘查規范>實施指導意見》(國土資發[2007]40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和2007年4月25日發布了《關於全面實施<固體礦產資源/儲量分類>國家標准和勘查規范有關事項的通知》(國土資發[2007]68號)等一系列文件,使新規范得以逐步完善。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執行新規范及相關文件精神,筆者根據對新規范和相關文件的學習理解,結合近年對礦產勘查和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工作的實踐,談幾點對新規范資源儲量估算有關規定的認識和體會,與同仁們商榷。

1 關於資源儲量估算范圍

1.1 勘查許可范圍和采礦許可范圍

各階段勘查報告的資源儲量估算范圍首先必須明確是在勘查許可范圍內,即在探礦權登記的平面坐標范圍內的可採煤層可采邊界內。

核實報告資源儲量估算范圍首先必須明確是在采礦許可范圍內,即在采礦權登記的三度空間坐標范圍內的可採煤層可采邊界內。需要指出的是相當一部分報告編制者,在資源儲量估算中忽視了開采許可水平標高。

1.2 露天煤礦勘查范圍

新規范對露天煤礦工作程度做了規定,但對露天煤礦勘查條件未作說明,近年來隨著礦產勘查、開發市場化,有些探礦權人提交的勘探報告,對井工和露天開采條件范圍的確定有些模糊,造成資源儲量估算和評價范圍不準確,有必要予以說明,以便更好地執行新規范。筆者比較認同舊規范的規定,即露天煤礦開采范圍應在詳查或相當於詳查工作程度的基礎上,由礦山設計部門按照礦區總體設計或在礦區可(預可)行性研究報告中確定露天煤礦邊界。也可參照表1中關於近似的深部境界剝采比的要求,大致地圈定露天勘探的境界。在可(預可)行性研究報告中確定露天煤礦范圍內,估算資源/儲量,其他未進行可(預可)行性研究的井工范圍內,估算資源量。

表1 深部境界剝采比要求

露天煤礦的深部境界,在勘查階段一般難以正式確定。為了劃定露天勘查深部的邊界,可以用鑽孔柱狀圖計算深部境界附近的岩煤比,視作近似的境界剝采比,並以此會同煤礦設計部門商定露天勘探的深部邊界。

固體礦產地質勘查、資源儲量報告編制文件及規范解讀

式中:O——鬆散覆蓋層的單位體積(m3);

R——露天開採的最下一個可採煤層以上的全部岩石和不可採煤層的單位體積(m3);

C——露天開採的全部可採煤層的單位體積(m3);

μ——煤的回採率,85%~95%;

d——煤的平均容重。

1.3 先期開采地段和初期采區

勘探報告還要確定先期開采地段(或第一水平)和初期采區(或首采區)。新規范對先期開采地段(或第一水平)和初期采區(或首采區)有如下說明。

先期開采地段(第一水平):地層傾角平緩,不以煤層埋深水平劃分,而採用分區開拓方式的礦井,滿足礦井設計生產能力和相應服務年限的開采分區范圍,為先期開采地段,它相當於按煤層埋深布置開采水平時,一般以一個生產水平來保證礦井設計生產能力和該水平服務年限,其最淺的水平,即第一水平。

初期采區:達到礦井生產能力最先開采(或最先同時開采)的采區,為初期采區,亦稱首采區。

國土資發[2007]68號文件對先期開采地段和初期采區劃定條件和工作程度要求有進一步規定:在礦床(井田)勘探工作進行前,應根據已有地質勘查成果,由礦山設計部門提出先期開采地段(或首采區、第一水平)范圍,先期開采地段要有保障一定服務年限的資源量,主要由探明的、控制的資源量組成。新規范規定了資源儲量比例:在先期開采地段范圍內探明的和控制的比例的一般要求可參照附錄E1確定(露天礦比例要求提高10%),在初期采區范圍內主要可採煤層應全部為探明的。

1.4 生產礦井擴大(延深)范圍

生產礦井在平面或垂深超出原已批准地質報告的范圍,即生產礦井擴大(延深)范圍,應根據擴大區所處井田的部位,結合礦井改擴建設計對擴大(延深)范圍的要求,進行資源儲量估算。若擴大區直接作為開拓水平使用,其性質大致相當於勘探的第一水平,基本上以估算探明的、控制的資源儲量為主;如近期不作為開拓水平使用,而是為了礦井生產能力增大之後有足夠的資源儲量,則其性質大致相當於勘探的第二、三水平,基本上以估算推斷的資源量為主。

1.5 壓覆范圍

按國土資發[2007]68號文要求,凡新建設項目壓覆礦產資源的,應按有關規定履行審批手續。因已有的建築(設)因素(如鐵路、村莊)、自然生態因素(如水源地、公園保護區)、法律社會因素(如禁止開發地段)等事實壓覆的礦產資源,不必履行壓覆審批手續,但應在資源儲量報告中分割出壓覆的礦產資源范圍,估算內蘊經濟資源量或預測資源量,經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作為劃定礦區范圍(申請采礦許可證)、礦業權變更、壓覆礦產資源儲量登記的依據。在申請劃定礦區范圍前已壓覆的礦產資源,申請人應在劃定礦區范圍申請時將壓覆無法開採的部分扣除。

2 關於參與資源儲量估算的可採煤層

參與資源儲量估算的可採煤層包括全區可採煤層、大部分可採煤層、局部可採煤層。

2.1 全區可採煤層

指在勘查評價范圍內(一般為一個井田或勘查區),煤層的採用厚度、灰分、硫分、發熱量全部或基本全部符合規定的資源量估算指標,可以被開采利用的煤層。

2.2 局部可採煤層

指在勘查評價范圍內(一般為一個井田或勘查區),有三分之一左右分布比較集中的面積,其煤層的採用厚度、灰分、硫分、發熱量全部或基本全部符合規定的資源量估算指標,可以被開采利用的煤層。

2.3 大部分可採煤層

指在勘查評價范圍內(一般為一個井田或勘查區),可采程度介於全區可採煤層和局部可採煤層之間的煤層。

2.4 不可採煤層

在勘查評價范圍內(一般為一個井田或勘查區),其煤層的採用厚度、或灰分、或硫分、或發熱量不符合規定的資源量估算指標,或符合的面積只佔很小的比例;或者雖然佔有一定的面積,但分布零星,不便或不能被開采利用的煤層。不可採煤層是否計量,根據具體情況確定。

需要指出的是,在預查、普查階段,凡勘查許可范圍內賦存煤層可采見煤點均要采樣送驗和驗收評級,並進行初步評價;詳查、勘探階段對普查階段評價為不可採煤層的可采見煤點是否進行采樣送驗和驗收評級,根據具體情況確定,但要在設計中明確。

3 關於資源儲量估算一般工業指標

資源儲量估算一般工業指標,在指導意見中已從各個方面作了明細規定。筆者僅把各相關方面歸納一下,並談一些在具體運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3.1 煤層厚度

指見煤點的採用厚度。

3.1.1 採用厚度對煤層穩定性評價

採用厚度:按照規范規定的方法計算而得的煤層厚度稱為採用厚度,亦稱計算厚度。採用厚度主要用於煤層可采程度和穩定程度的評價和計算煤的資源儲量。

但需注意舊規范對於復雜結構煤層的穩定性評價還有如下說明:夾矸層數很多,單層厚度很小,一般均小於煤層最低可采厚度,在地質勘探和煤礦生產中,不需做分層對比工作,可以按全層厚度的變化來評價煤層的穩定程度。新規范和指導意見沒有規定,在實際運用中也因人而異,筆者比較認同把結構復雜、全層厚度變化穩定煤層的穩定程度定為二型,即較穩定型。

3.1.2 有夾矸的煤層採用厚度的確定

採用厚度亦稱估算厚度,主要用於煤層可采程度評價和估算資源儲量。在研究煤層沉積環境、賦存規律、煤層對比時,以煤層的全層厚度為宜。

煤層中厚度等於或大於煤層最低可采厚度的夾矸,僅見於個別煤層點時,可不必分層估算。

結構復雜煤層:指夾矸層數很多,但單層厚度很小,一般均小於煤層最低可采厚度,在地質勘查和煤礦生產中,不需做分層對比工作,可以按全層厚度的變化來評價煤層穩定程度的煤層。

復煤層:指煤層全層厚度較大,夾矸層數多,厚度和岩性的變化大,夾矸的分層厚度在一定范圍內可能大於所規定的煤層最低可采厚度。在地質勘查和煤礦生產中,屬於應當進行分層對比的煤層。

夾矸較穩定,煤分層可以對比的復煤層:夾矸較穩定,煤分層可以對比的復煤層應按新規范8.4.1條、8.4.2條規定,分別計算各煤分層的採用厚度。

夾矸不穩定,無法進行煤分層對比的復煤層:夾矸不穩定,無法進行煤分層對比的復煤層,雖其夾矸的單層厚度有時等於或大於煤層最低可采厚度,但當夾矸的總厚度不超過各煤分層總厚度的1/2時,以各煤分層的總厚度為煤層的採用厚度,計算採用厚度按規范8.4.3條規定。

經對比屬於同一復煤層的煤分層,當採用厚度的煤分層的底板深度與復煤層最下一層煤分層的底板深度相差較大,影響到資料使用時,是選用採用厚度的煤分層的底板深度,還是選用復煤層最下一層煤分層的底板深度,可根據設計和生產單位的要求,合理選用。

3.1.3 臨界厚度

臨界厚度:是舊規范中的名詞,指的是煤層厚度比規定的最低可采厚度小0.10m以內的煤層厚度。

新規范對不符合工業指標的資源是否計量,沒有明確規定。在實際工作中,過去和現在都有對煤層厚度比規范規定的最低可采厚度小0.10m的、灰分為40%~50%的、硫分大於3%的,予以計量的情況。筆者比較認同這部分煤層予以算量並單列(核實報告應保留以往計算的「暫不能利用儲量」)。這不僅是因為符合國家鼓勵合理開發利用煤炭資源的政策,尤其是對臨界厚度采樣要求,可以規避一些薄煤層和煤類變化較大的煤層,在資源儲量估算缺失煤質資料的風險。在勘查施工階段,對於最低可采厚度<1.30m和厚度在1.31~3.5m的煤層,鑽探與測井厚度確定的誤差,一般規定不大於0.10m和0.2m。經常會發生在測井可采,鑽探不可採的情況下,採用測井厚度。若現場煤心有要求、沒有處理,還可以采樣彌補,據筆者所了解到的情況,大部分沒有要求,鑽孔已封閉,這樣就造成煤質資料缺失。因此,建議在勘查設計中,對所有鑽孔中的臨界厚度煤層點,均應增加採取煤心煤樣要求,同時建議褐煤的臨界厚度比規定的最低可采厚度小0.20m。

3.1.4 煤層厚度採用時應注意的其他情況

根據地震勘探資料解釋的煤層厚度的具體數字資料不能用於資源量估算,但其確定的煤層厚度變化規律、無煤區范圍等,可以在劃定最低可采邊界時,結合鑽探數據採用內插法確定無煤區范圍,綜合分析使用。

礦井核實報告資源儲量估算應充分利用井巷工程揭露的煤層厚度;槽(井)探煤層厚度在確定其資料可靠的情況下也應充分利用。在一些報告的資源儲量估算中往往忽視了對這兩類資料的利用。

一般受斷層影響的煤層變厚(缺失)點,不參加資源量估算。

3.2 最高灰分(Ad)

指該煤層可采見煤點(或全層)的灰分平均值。可采見煤點的灰分是該見煤點的可采部分中各煤分層的灰分和所有單層厚度不大於0.05m夾矸灰分的加權平均值。

資源儲量估算中對於原煤灰分大於40%的可采見煤點,若是個別點應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其煤質資料可合理取捨;若原煤灰分在40%~50%的可采見煤點,分布有一定范圍時,是否估算資源儲量,可根據具體情況或探礦權人要求決定。

3.3 最低發熱量(Qnet,d)

指該煤層可采見煤點(或全層)的發熱量平均值。可采見煤點的發熱量指該見煤點的可采部分中各煤分層的發熱量和所有單層厚度不大於0.05m夾矸發熱量的加權平均值。以乾燥基低位發熱量作為估算指標。

對灰分和發熱量指標,一般可優先考慮灰分指標是否符合要求。當灰分指標符合要求時,可不考慮發熱量指標;當灰分指標超過規定指標時,以發熱量指標為准。在確定估算指標時,要避免確定的估算指標不合理,從而造成煤炭資源的浪費或破壞。

需要指出的是,煤質評價標准GB/T 15224.3—2004與GB/T 15224.3—1994標準的區別是將按收到基低位發熱量范圍分級,改為按乾燥基高位發熱量范圍分級。對無煙煤和煙煤與褐煤分別進行分級,發熱量分級由原來的6級改為:無煙煤、煙煤分5級,褐煤分3級。

資源儲量估算指標是用乾燥基低位發熱量。三者有一定差別,在資源儲量估算和核實時應按要求使用,並按相關公式進行換算。

3.4 最高硫分(St,d)

指該煤層可采見煤點(或全層)的硫分平均值。

可采見煤點的硫分是該見煤點的可采部分中各煤分層的硫分和所有單層厚度不大於0.05m夾矸硫分的加權平均值。

資源儲量估算中對於原煤全硫大於3%的可采見煤點,若是個別點應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其煤質資料可合理取捨,一般不扣除大於3%范圍,反之估算其資源量並單列;若原煤全硫大於3%的可采見煤點,分布有一定范圍時,一般扣除大於3%范圍,估算其資源量並單列。

對於可選性差的高灰、高硫的煉焦煤類,不能作為煉焦用煤其資源儲量估算指標的選擇,新規范沒有明確,因此,在實際執行中也因人而異。筆者比較認同舊規范之規定,即應按非煉焦用煤的指標估算資源儲量。

需要指出的是煤質評價標准GB/T 15224.2—2004 與GB/T 15224.2—1994 相比的主要區別:除了對煉焦精煤和動力煤分別進行分級、對動力煤中無煙煤和煙煤與褐煤分別進行分級和煤炭硫分分級級別進行適當調整(比原來的標准高了)外,還對動力煤進行硫分分級時,引入了乾燥基高位發熱量,並對不同煤種規定了各自的乾燥基高位發熱量為分級基準。應該注意的是,當煤炭的實測乾燥基高位發熱量不等於基準發熱量時,要對硫分進行折算,得到折算後的乾燥基全硫,然後以折算後的乾燥基全硫再進行分級。

折算後的乾燥基全硫的計算方法:

固體礦產地質勘查、資源儲量報告編制文件及規范解讀

基準發熱量:基準發熱量是指對不同煤種規定的乾燥基高位發熱量。各煤種的基準發熱量見表2。

表2 各煤種的基準發熱量

4 控製程度與塊段劃分

4.1 各類資源量估算塊段劃分的基本要求

新規范規定的「劃分各類型塊段,原則上以達到相應控製程度的勘查線、煤層底板等高線或主要構造線為邊界。相應的控製程度,是指在相應密度的勘查工程見煤點連線以內和在連線以外以本種基本線距(鑽孔間距)的1/4~1/2的距離所劃定的全部范圍」原則時,因沒有明確使用條件,在執行中存在比較大的差異。2007年2月24日頒布的指導意見對此條進行了說明:相當於「舊規范」的第10.1.7條1、2項的表述內容,包含了兩層意思:達到了相應控製程度時,原則上按勘查線、煤層底板等高線或主要構造線為邊界來劃分各類別塊段;其次是在達到了相應控製程度的勘查工程見煤點連線以內和連線以外以本種基本線距(鑽孔間距)的1/4~1/2的距離所劃定的全部范圍內,都視為達到了相同的控製程度,而不再視為外推的范圍(劃定工程見煤點連線以外1/4~1/2的距離范圍時,其外側還應有工程見煤點控制)。上述兩種塊段劃分辦法的採用應根據具體情況確定。但對「在達到了相應控製程度的勘查工程見煤點連線以內和連線以外以本種基本線距(鑽孔間距)的1/4~1/2的距離所劃定的全部范圍內,都視為達到了相同的控製程度」理解上還存在差異,筆者比較認同,此種塊段劃分辦法應適用於穩定和較穩定煤層的資源儲量估算,不適宜不穩定煤層。在較穩定煤層資源儲量估算時,應強調劃定查明的或控制的塊段,工程見煤點連線以外1/4~1/2的距離范圍時,其外側還必須有工程見煤點控制。

4.2 地質可靠程度劃分條件

新規范在地質可靠程度劃分條件中對可採煤層本身的勘查、研究程度有明確規定,但沒有列入水文地質條件、其他開采技術條件(如瓦斯、工程地質條件、煤塵爆炸危險性等)等方面的勘查、研究程度。沒有列入並不是不重要,原因是這些方面一般只能以井田(勘查區)為單位進行評價。這方面的地質工作量和質量,在過去幾年執行中有所削弱和下滑,2007年2月24日頒布的指導意見對此作了明確規定:新規范中凡涉及煤礦設計、建設、生產過程安全的條款都是強制性的,如有關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煤層瓦斯、煤塵爆炸危險性、煤層自燃發火、地溫變化等與開采技術條件相應的條款。規范規定的工作量是可能查明上述地質條件的最低工作量。因此,今後在地質勘查設計和資源儲量評審中,必須嚴格執行。

4.3 各類型資源儲量的地質可靠程度

探明的煤炭資源儲量的地質可靠程度:相當於舊規范的A級儲量條件。

控制的煤炭資源儲量的地質可靠程度:相當於舊規范的B級儲量條件。新規范7.2.3條「各項勘查工程已達到詳查階段的控制要求」,指詳查階段的一般情形,而不是勘探階段的控制的資源儲量的地質可靠程度條件。

推斷的煤炭資源儲量的地質可靠程度:新規范7.2.5條「各項勘查工程已達到普查階段的控制要求」,指普查階段的一般情形,而不是勘探階段或詳查階段的推斷的資源儲量的地質可靠程度條件。推斷的資源量屬查明煤炭資源,按照《固體礦產地質勘查規范總則》(GB/T 13908—2002),原則上沒有系統工程式控制制的要求,筆者比較認同,在普查階段一般按「控制的」鑽探工程基本線距擴大一倍,圈定為「推斷的」資源量;在勘探階段或詳查階段的推斷的資源儲量的地質可靠程度條件,可以按照《固體礦產地質勘查規范總則》(GB/T 13908—2002)規定執行。

4.4 斷層兩側劃為推斷的塊段、各類煤柱和壓覆資源量

斷層兩側劃為推斷的塊段:由於斷層對煤層破壞的影響,斷層旁側小斷層的發育,斷層位置和傾角局部小范圍變動等因素,斷層即使已查明,其兩側資源儲量的可靠程度也較差。因此,規范規定在斷層兩側各劃出30~50m為推斷的塊段。它不等同於礦井設計時劃出的斷層煤柱。地質報告在統計資源儲量總量時一般不作煤柱資源儲量統計。

壓覆資源量:按國土資發[2007]68號文規定劃出的壓覆范圍內,所單獨進行估算和統計的資源量。

煤炭資源儲量估算時的煤柱:煤炭資源儲量估算,應以客觀地質條件為主要考慮因素,凡符合估算指標的,均應予以估算。在礦井設計和開采時,對報告的資源儲量如何利用,原則上不應影響資源儲量估算。在劃分資源儲量類別時,不能因將來可能劃為煤柱而改變或降低其類別。

指導意見在說明煤炭資源儲量估算時的煤柱時還有一段文字:「在預查、普查和詳查階段不單獨估算煤柱煤量。在勘探階段,如未進行預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時,不單獨估算煤柱煤量。對在礦井設計和生產中可能劃出的煤柱(如防水煤柱、斷層煤柱、廣場及建築物煤柱和其他等),設計部門如有明確的劃分方案,可以單獨估算和統計」。這段文字和國土資發[2007]68號文規定的壓覆資源量有重疊和矛盾,筆者認為,勘查各階段均應執行壓覆資源量估算和統計的規定,勘探階段執行有關煤柱資源儲量估算和統計的規定。

需要指出的是,在新規范執行前,有些精查報告將各類煤柱(包括壓覆資源量)等列入「暫不能利用儲量」,因此,資源儲量核實時應將其與因厚度、灰分等工業指標原因而列入「暫不能利用儲量」區分開來。

參考文獻

固體礦產地質勘查規范總則(GB/T 13908—2002).北京:中國標准出版社,2000.

固體礦產勘查/礦山閉坑地質報告編寫規范(DZ/T 0033—2002).北京:地質出版社,2003.

固體礦產資源/儲量分類(GB/T 17766—1999).北京:中國標准出版社,1999.

國土資源部儲量司.固體礦產地質勘查規范的新變革.北京:地質出版社,2003.

煤泥炭地質勘查規范(DZ/T 0215—2002).北京:地質出版社,2004.

煤炭科技術語工作委員會.煤炭科技術語.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1994.

煤炭質量分級第1,2,3部分(GB/T 15224.1.2.3—2004).北京:中國標准出版社,2004.

B. 俄羅斯蒙古、澳大利亞印尼越南會不會對我國南北煤炭市場形成沖擊

中國到2008年一直都是煤凈出口國,從08年開始成為了煤凈進口國,佔有全世界30%的海運煤和過去5年100%的增量。

從去年進口量看,我國煤炭進口主要源自五個國家,分別為:印尼、澳大利亞、俄羅斯、蒙古及越南,五國合計占我國煤炭進口總量的85%以上。

中國之所以進口煤炭並不是中國缺乏煤炭資源,中國目前煤炭保有儲量為13000億噸,每年使用煤炭僅為32-34億噸(統計口徑的差異),所以煤炭大致可以供國人使用300年以上。此外,隨著新發現的煤炭的出現,今後若干年內,保有儲量不一定是減少。

產能過剩是煤炭企業虧損的主要原因。國家發展先進煤炭企業速度快過淘汰落後產能速度,違法違規煤炭建設與進口煤猛烈增長都使得我國煤炭行業產能過剩現象加劇。

一邊是新環保法與輿論對煤炭企業的施壓,另一邊是煤炭企業盈利堪憂。加快轉型速度,成為當下煤炭企業最應發力的重點。隨著國家政策的落實,與治霾力度增強,未來煤炭企業採用環保設備,發展清潔煤,減少環境污染也將成為大勢所趨。

進口煤加劇了國內煤炭市場供大於求壓力。有關部門正在討論修改《關於嚴格控制劣質煤炭進口有關措施》,要求限制進口煤,未來一段時間,國家也可能出台政策控制進口,國家相關部門將嚴控劣質煤進口,力促煤炭貿易健康發展。

但措施的出台,以及作用的顯現尚需時日。短期看,國內煤炭無法完全取得市場競爭優勢

C. 阿勒泰地區煤炭資源勘查開發利用現狀及對策

張照志

一、資源概況

阿勒泰地區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富蘊縣南部,吉木乃縣中部和青河縣中部。已發現大型礦床3處,中型2處,小型6處,礦(化)點35處。查明上表煤炭資源儲量8581.9萬噸。截至2009年底,已上表各煤礦區資源儲量規模及可動用儲量小,且適於工業用煤。

2010年以來,通過地質勘查工作,在富蘊縣卡姆斯特一帶探明大型煤礦3處,中型煤礦2處,探明資源儲量158億噸以上,這些資源儲量尚未上表。

阿勒泰地區煤炭資源不足,屬於煤炭資源短缺的地區,但煤炭資源潛力較大。煤炭資源分布不均,煤田地質勘查工作相對滯後,截至2008年底,全地區煤炭資源探明儲量10.26億噸,主要集中在吉木乃、富蘊和青河縣。煤炭探明程度很低,僅佔全疆預測資源總量的4.7%,資源分布大致以額爾齊斯河幹流為界,以北地區不具備成煤條件,屬無煤區,以南地區為含煤區。

二、開發利用現狀

圖1 阿勒泰地區1958~2011年原煤產量變化

目前,共有煤礦4家,生產規模為3萬~9萬噸/年,均屬小型礦山,分別是:吉木乃縣哈爾交煤礦、富蘊縣扎河壩煤礦、富蘊縣三巴斯套煤礦和青河縣第一煤礦。2008年,4家煤礦有從業人員379人,年產原煤3.78萬噸,煤炭主要用於發電和民用等。2008年,四家礦山共有從業人員379人,年產礦石量3.78萬噸,同比下降33.6%;工業總產值為641.14萬元;銷售收入為573.14萬元。可見,我區煤炭資源開發利用規模很小。2009年煤炭產量3.34萬噸,2011年達到10.92萬噸(圖1)。1958年~2011年原煤累計產量僅為337.57萬噸,可見,阿勒泰地區煤炭資源開發利用規模較小。

三、煤炭資源的勘查現狀

我區的煤炭資源分布不均,煤田地質勘查工作滯後,阿地區累計查明煤炭資源儲量10.23億噸,探明程度很低,僅佔全疆預測資源總量的4.7%,資源分布大致以額爾齊斯河幹流為界,以北地區不具備成煤條件,屬無煤區,以南地區為含煤區。2004年以來國家和自治區加大了煤炭資源勘查的投入,山東魯能、神華、徐礦、新汶等一些大型能源集團陸續來疆投入了勘查工作,改善了我區煤炭資源的勘察水平。目前,蒙古能源投資公司(香港)在富蘊地區獲得「喀拉薩依西區煤田」和阿勒泰地區南部「卡姆斯特一帶煤田」的探礦權後,進行了普查、詳查、勘查工作,初步預計兩煤田共獲得煤炭資源量5.31億噸。

2004年以來國家和自治區加大了煤炭資源勘查的投入,山東魯能、神華、徐礦、新汶等一些大型能源集團陸續來疆投入了勘查工作,提升了我區煤炭資源的勘查水平。目前,蒙古能源投資公司(香港)在富蘊地區獲得「喀拉薩依西區煤田」和阿勒黍地區南部「卡姆斯特一帶煤田」的探礦權後,進行了普查、詳查、勘查工作。

截至2008年底,共頒發煤炭探礦權142個,其中福海68宗,富蘊69宗,吉木乃4宗,青河1宗,總面積3809.86平方公里。在142個探礦權中,風險投資62個,國家投資8個,自籌69個;普查項目33個,預查項目108個。

在煤炭勘查方面,目前勘查隊主要在富蘊、福海和吉木乃三個地區工作。其中富蘊-福海卡姆斯特一帶的淮東煤田是新疆最好的成煤區之一,該區是新疆僅次於吐-哈成煤區的煤田富集區之一,在該區100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外圍探明儲量達10億噸,遠景儲量達20億噸。目前,所有的探礦權除富蘊縣協貝能科克北部煤礦預查和富蘊白板地煤礦普查項目沒有到期外,其他探礦權均已到期。按照國家最新政策,2011年3月31日前全國暫停受理煤炭探礦權的申請。

四、存在問題

1.煤炭供需矛盾突出。我區屬於煤炭缺乏地區,供給遠遠不能滿足需求,每年需從外地大量購買。盡管近幾年勘查工作不斷加大,但是探明儲量、開采條件等不能滿足我區的工業發展需求。

由於我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特點決定了我區的冬季供暖時間較長,每年供暖時間為180天,而供暖採用的燃料幾乎全部用煤。

其次,我區電力供應中火電供應嚴重不足,在我區的27座電源中,火電僅有4座,總裝機25.5兆瓦,占我區總裝機量的17.5%,其他水電佔81.8%,風力發電佔0.7%。由於我區電力供應以徑流式小水電為主,調節能力有限,而且枯水期長,造成水電供應不足,無法滿足我區繼續發展有色金屬深加工及四大工業園區建設的用電需求,需要另外建設火電站來補充電力供給,這就更加大了我區的煤炭供給壓力。

2.地區煤炭行業發展恰逢國家煤炭行業政策調整。近幾年,我地區工業發展迅速,增加了用煤需求,正值我區煤炭行業快速發展時期,恰逢我國煤炭行業供過於求,行業政策調整。自從2006年下半年,國土資源部不斷出台相關政策限制煤炭過量開采,用來保障我國煤炭工業的健康發展。首先,國土資源部於2007年2月下發《關於暫停受理煤炭探礦權申請的通知》([2007]20號文),決定從2007年2月2日起到2008年12月31日在全國范圍內暫停受理新的煤炭探礦權申請,2009年3月國土資源部又下發通知,除國務院批準的重點煤炭開發項目和使用中央地質勘查基金(周轉金)或省級地質專項資金開展煤炭普查和必要詳查的可以設置煤炭探礦權外,全國暫停受理新的煤炭探礦權申請,暫停時間到2011年3月31日止;國家發改委於2007年11月制定並執行《煤炭產業政策》,該政策嚴格了產業准入,並且根據各地區煤炭資源的儲量、消費量以及社會發展的需求,將不同地區新建、改擴建礦井年產規模分別定為120萬噸、30萬噸、15萬噸和9萬噸,低於該規模的礦山不予審批。我區煤炭礦山屬於國家規定的年產規模不低於30萬噸的范圍。這些政策的出台,約束了我區煤炭行業的發展,按照國家規定不能在設置探礦權。

3.地質勘查程度不夠,家底不清。我區盡管是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的地區,吸引了國內外眾多的大型企業集團進行風險勘查,但是大多集中於金屬礦床,而對煤炭資源的勘查程度則遠遠不足。另外我地區煤炭成礦區域廣闊,煤炭成礦地質條件復雜,國家基礎勘查投入不夠,使得我區煤炭的地質勘查程度偏低,家底不清。同時,在目前我地區設立的142個探礦權中也存在著地勘單位承擔的勘查項目過多,勘查面積很大,資金投入不足的現狀,這直接導致了勘查工作質量不高,研究程度不夠,影響了正常的我區煤炭勘查計劃。

五、對策建議

1.加大勘查力度,進一步摸清家底。針對目前國家限制煤炭探礦權設置的現狀,要根據我地區的特殊情況繼續爭取中央地質勘查基金(周轉金)或省級地質專項資金加大對我地區煤炭資源的地質勘查程度,盡快摸清我地區煤炭資源的儲量,摸清家底,然後根據煤炭儲存條件制定綜合利用開發方案和行業發展規劃。

2.積極發揮我地區口岸優勢,利用鄰國資源。地區與周邊3個國家接壤,擁有4個對外口岸,這一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有利於地區區發展對外貿易和利用鄰國的資源。與我地區相鄰的俄羅斯煤炭探明儲量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2%,居世界第三位,其中與我地區相鄰的西伯利亞聯邦區境內煤的儲量佔全俄的80%,阿爾泰共和國和阿爾泰邊疆區煤炭總儲量約8500萬噸,預測資源量在13億~17億噸;哈薩克煤炭資源也十分豐富,據我國其境內吉木乃口岸只有60公里的東哈薩克州的齋桑縣已發現儲量達億噸以上的露天煤礦,與我國相鄰的卡拉干達州煤炭儲量儲量超過80億噸,占哈薩克內總儲量的30%;蒙古目前已發現和評價過的煤礦有200個之多,資源量約為500億噸。與中國相鄰的蒙古境內的戈壁阿爾泰省、烏布蘇省也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其中烏布蘇省已發現的煤礦有5個,產煤地區11處。

周邊國家的豐富煤炭資源加上我區的口岸優勢,有利於填補我區煤炭資源不足的現狀,有利於促進我區經濟的發展。

3.爭取國家政策支持,扶植煤炭企業發展。針對國家最近幾年出台種種政策限制煤炭行業擴大產能的現狀,我地區應該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向國家和自治區爭取政策支持,扶持煤炭企業的發展,培養或引進技術先進、實力雄厚的煤炭企業集團。

4.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監管。煤炭是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同時要注意在煤炭生產過程中的安全生產監督和監管。在以後新建煤礦建設項目中,要監管煤礦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各項安全生產設計指標建設礦山,並要定期審查。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礦井要依法組織實施關閉。

5.整頓礦業秩序,培養大型礦業集團。針對目前國家在煤炭行業整頓礦業秩序的方針要求和我地區礦業權分散、礦山規模小的特點,政府應該鼓勵礦山企業兼並重組,規范產業准人和開發秩序,組建大型煤炭企業,防止礦山在今後國家政策調整時被關閉的風險。

6.加強環境保護,防止生態環境破壞。我地區煤炭資源多集中在額爾齊斯河以南地區,該區域地形地貌復雜,有草原、戈壁灘,有些地區植被覆蓋率較低、生態環境比較脆弱。而煤炭在開采、運輸和燃燒的過程中會帶來破壞地表、污染水源、排放煙塵等環境破壞。當地環保部門要依法履行職責,加強對煤礦建設和生產過程中的環境監督管理。充分考慮煤炭開采對生態環境帶來的影響,採取積極的保護措施。同時礦山企業要嚴格根據《阿勒泰地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制度》的要求,要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誰破壞、誰恢復,誰治理、誰受益」的原則,積極開展生態環境和水資源的保護,加強對廢棄物和採煤沉陷區的治理,防止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參考文獻(略)

D. 蒙古國煤炭化驗X(mm)是什麼指標

如果參照我國的標准,應該是膠質層的最終收縮度

E. 蒙古國(外蒙)主焦煤及瘦煤價格

中國煤炭分類國家標准(GB5751-86)

類別 符號 包括數碼 分類指標( Vdaf% 揮發份 GRL粘結指數 Y,MN膠質層 )

無煙煤 WY 01,02,03 10
貧煤 PM 11 >10.0-20.0 ≤5
貧瘦煤 PS 12 >10.0-20.0 5-20
瘦煤 SM 13,14 >10.0-20.0 >20-65
焦煤 JM 24 >20.0-28.0 >50-65 <25.0
15,25 >10.0-20.0 >65 <25.0
肥煤 FM 16,26,36 >10.0-37.0 (>85) >25
1/3焦煤1/3JM 35 >28.0-37.0 >65 <25.0
氣肥煤 QF 46 >37.0 (>85) >25.0
氣煤 QM 34 >28.0-37.0 >50-65 <25.0
43,44,45 >37.0 >35-65 <25.0
長焰煤 CY 41,42 ≥37.0

1/3焦煤
質量要求:灰份≤9.5--10% 揮發份 28--32% 硫份≤0.7% G值>75 Y值> 14mm 國際上級冶金煤
主焦煤
質量要求:灰份≤9.5--10% 可燃基揮發份 18--24% 硫份≤0.7% G值>75 Y值> 16mm。
主焦煤: 灰份% 含硫% 揮發份% G值 Y值
<9.5 <0.6 18-26 >65 >18
1/3焦煤: ≤9.5 ≤0.6 28-35 >75 >18

肥煤是指國家煤炭分類標准中,對煤化變質中等,粘結性極強的煙煤的稱謂,煉焦煤的一種,煉焦配煤的重要組成部分,結焦性最強,熔融性好,結焦膨脹度大,耐磨;精煤是指經洗選加工供煉焦用或其他用途的洗選煤炭產品的總稱。

煤的揮發分
煤的揮發分,即煤在一定溫度下隔絕空氣加熱,逸出物質(氣體或液體)中減掉水分後的含量。剩下的殘渣叫做焦渣。因為揮發分不是煤中固有的,而是在特定溫度下熱解的產物,所以確切的說應稱為揮發分產率。
(1)煤的揮發分不僅是煉焦、氣化要考慮的一個指標,也是動力用煤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動力煤按發熱量計價的一個輔助指標。
揮發分是煤分類的重要指標。煤的揮發分反映了煤的變質程度,揮發分由大到小,煤的變質程度由小到大。如泥炭的揮發分高達70%,褐煤一般為40~60%,煙煤一般為10~50%,高變質的無煙煤則小於10%。煤的揮發分和煤岩組成有關,角質類的揮發分最高,鏡煤、亮煤次之,絲碳最低。所以世界各國和我國都以煤的揮發分作為煤分類的最重要的指標。

F. 精煤各項指標是什麼

原煤送入洗煤廠,經過洗煤,除去煤炭中矸石,變成精煤。主要用於生產焦炭,作煉鐵,煉鋼用。

精煤根據其用途不同又分為三個等級:

1、冶煉用煉焦精煤:粒度<100(50)mm,Ad≤12.5%;

2、其他用煉焦精煤:粒度<100(50)mm,Ad=12.51~16.00%;

3、噴吹用精煤: 粒度<50(25)mm,Ad≤14.00%。

原煤經過洗煤,除去煤炭中矸石,變為適應專門用途的優質煤,即為精煤。精煤可分為冶煉用煉焦精煤和其它用煉焦精煤。冶煉用煉焦精煤,其粒度分為小於50、80、100毫米三種,灰分小於或等於12.5%.簡稱冶煉精煤;其它用煉焦精煤,粒度也分為小於50、80、100毫米三種。灰分在12.5%~16%之間,簡稱其它精煤。


(6)蒙古5號井精煤指標擴展閱讀:

選煤廠由以下五點主要工藝組成:

1、原煤准備:包括原煤的接收、儲存、破碎和篩分。

2、原煤的分選:目前國內的主要分選工藝包括跳汰-浮選聯合流程;重介-浮選聯合流程;跳汰-重介-浮選聯合流程;塊煤重介-末煤重介旋流器分選流程;此外還有單跳汰和單重介流程。

3、產品脫水:包括塊煤和末煤的脫水,浮選精煤脫水,煤泥脫水。

4、產品乾燥:利用熱能對煤進行乾燥,一般在比較嚴寒的地區採用。

5、煤泥水的處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精煤

G. 電煤和精煤的用途分別是什麼

1、電煤就是用來發電的煤。具體是將煤磨成粉,在火力發電廠鍋爐中燃燒,鍋爐中的水吸收熱量變成一定參數的蒸汽推動汽輪機轉動,汽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用於發電所以叫電煤。

2、原煤經過洗煤,除去煤炭中矸石,變為適應專門用途的優質煤,即為精煤。精煤可分為冶煉用煉焦精煤和其它用煉焦精煤。

冶煉用煉焦精煤,其粒度分為小於50、80、100毫米三種,灰分小於或等於12.5%.簡稱冶煉精煤;其它用煉焦精煤,粒度也分為小於50、80、100毫米三種。灰分在12.5%~16%之間,簡稱其它精煤。

(7)蒙古5號井精煤指標擴展閱讀:

一般來說,選煤廠由以下主要工藝組成:

1、原煤准備:包括原煤的接收、儲存、破碎和篩分。

2、原煤的分選:目前國內的主要分選工藝包括跳汰-浮選聯合流程;重介-浮選聯合流程;跳汰-重介-浮選聯合流程;塊煤重介-末煤重介旋流器分選流程;此外還有單跳汰和單重介流程。

3、產品脫水:包括塊煤和末煤的脫水,浮選精煤脫水,煤泥脫水。

4、產品乾燥:利用熱能對煤進行乾燥,一般在比較嚴寒的地區採用。

5、煤泥水的處理。

H. 俄羅斯的煤炭

22.俄羅斯的煤炭資源

俄羅斯煤炭探明可采儲量1570.1億噸,約佔世界可采儲量的17.3%,僅次於美國,居第二位。俄羅斯煤炭品種比較齊全,從長焰煤到褐煤,各類煤炭均有。其中煉焦煤不僅儲量大,而且品種也全,可以滿足鋼鐵工業的需求。約42%的硬煤儲量可用於煉焦,不足3%的硬煤儲量為煙煤。煤田與煤礦床在俄羅斯的分布是不均衡的。絕大部分的煤炭可采儲量(約90%)位於西伯利亞東部與西部,約5%的可采儲量分布在遠東和歐洲部分。大部分煤田的地質采礦條件復雜,探明儲量中約1600億噸或80%埋藏深度達300米。

23.俄羅斯煤炭資源的地域分布

俄羅斯煤炭資源的最大缺陷是地區分布極不平衡,3/4以上分布在俄羅斯的亞洲部分,歐洲部分儲量地理分布如下:46.5%的儲量在俄羅斯中部,即庫茲巴斯煤田;23%的儲量在克拉斯諾亞爾斯爾斯克邊疆區,幾乎都是褐煤,適於露天開采。此外還有一部分動力煤分布在科米共和國(82億噸),羅斯托夫州(65億噸)和伊爾庫茨克州(55億噸)。

煤炭主要分布在兩個大型含煤帶內:一是位於貝加爾湖與土爾蓋凹陷之間,包括伊爾庫茨克、坎斯克阿欽斯克、庫茲巴斯、埃基巴斯圖茲和卡拉干達等煤田;另一個位於葉尼塞河以東,北緯60°以北,包括通古斯、勒拿和太梅爾等大煤田。此外,遠東地區的南雅庫特等煤田也很重要。

24.俄羅斯焦煤的地理分布

俄羅斯主要的煉焦煤產地有庫茲巴斯、伯朝拉、南雅庫特和伊爾庫茨克煤田。

25.庫茲巴斯煤田

庫茲巴斯煤田位於西西伯利亞東南部,克麥羅沃州境內,西起薩拉伊爾山,東至庫茲涅次克山,北起西伯利亞大鐵路,南至紹里亞山區,煤田面積26000平方千米,其中有工業意義的面積為12000平方千米。庫茲巴斯煤田的儲量豐富,其地質儲量高達9000多億噸,探明儲量為1170億噸,可采儲量A+B+C1級597億噸,遠景儲量C2級608億噸,是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最重要的煤田,也是俄羅斯第一大煤田。庫茲巴斯的煤炭質量好,含灰量低(平均8%~14%),含硫量(1%)和含磷量低,熱值高(7000~8500大卡);該煤田的煤層多,最多的地方多達300層,其中可采層有98層;煤層厚,1米以上的佔90%,6.5米以上的佔22%,可采層平均厚度2.2米;埋藏淺,適於露天開采,300米深度內的地質儲量為1400億噸。

庫茲巴斯煤田開發較早,1860年就已開始採煤,十月革命前規模很小,1917年的產量僅為130萬噸。蘇聯從第一個五年計劃起開始大規模開發。20世紀30年代初,隨著烏拉爾庫茲巴斯煤炭鋼鐵基地的建立,採煤區向南推移,產量迅速增加。

26.通古斯卡煤田

通古斯卡煤田位於葉尼塞河和勒拿河之間,地質儲量為22990億噸(其中有17890億噸標准煤),其中符合工業指標的儲量為19670億噸(15320億噸標准煤),然而,探明儲量只有64億噸,其中A+B+C1級17億噸,C2級35億噸。由於該煤田地處邊遠地帶,加之當地煤炭需求量有限,因此,還沒有大量開采。

27.坎斯克阿坎斯克煤田

坎斯克阿欽斯克煤田位於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伊爾庫茨克州和克麥羅沃州境內,沿鐵路線東西長800千米,南北最寬為280~300千米。坎斯克阿欽斯克煤田發現於18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30年代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勘探和研究。該煤田的地質儲量為1.2萬億噸,其中600米深度內的儲量為6378億噸(3180億噸標准煤),符合工業指標的儲量為4840億噸(2418億噸標准煤)。探明儲量為1269億噸,其中A+B+C1級為726億噸,C2級(遠景儲量)為430億噸。該煤田產低硫褐煤,含灰量7%~14%,濕度高,易於氧化和自燃,不便於長途運輸。該煤田多為緩傾斜煤層和微傾斜煤層,便於利用機械進行露天開采,煤炭的開采成本低廉,所產褐煤是一種十分經濟的燃料。

坎斯克阿欽斯克煤田根據煤炭的用途與供應去向不同,可以分為西部、中部和東部3個礦區。

西部礦區生產的煤主要是用於滿足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區西部和西西伯利亞大部分地區對燃料和電力的需求,它的物質儲量為3403億噸,其中有808億噸煤適合於露天開采。西部礦區靠近工業發達的地區,它包括伊達特、巴蘭達特、別廖佐沃、烏留普、波格扎里斯克、納扎羅沃等礦,其中伊達特和巴蘭達特是西部礦區最大而又最有發展前途的兩個礦區。

中部礦區生產出的煤主要是用於滿足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中部地區的需求。它的地質儲量為400億噸,其中有123億噸煤適於露天開采。

東部礦區主要是保證伊茨庫次克州和外貝加爾地區的需求,其儲量為542億噸,其中有340億噸煤適於露天開采。阿巴坎礦是東部地區最主要的礦,東部礦區適於露天開採的煤炭幾乎都集中在這里。

28.伊爾庫茨克煤田

伊爾庫茨克煤田位於伊爾庫茨克州東部,其地質儲量為765億噸(摺合成標准煤為536億噸),其中符合工業指標的儲量326億噸(226億噸標准煤);煉焦煤的地質儲量為104億噸,符合工業指標的儲量42.7億噸,含硫高的幾乎佔半數。煤田的探明儲量為586億噸,其中A+B+C1級70億噸,C2級140億噸。煤田適於露天開採的煤儲量為144億噸,其中符合工業指標的133億噸,A+B+C1級67億噸,C2級55億噸。煤田的大部分儲量(690億噸)埋藏在300米深度以內。煤田以露天開采為主,在1975年生產的2500萬噸煤中,有2300萬噸是採用露天方式開採的。目前,該煤田的煤主要滿足本州的需要。

29.米努辛斯克煤田

米努辛斯克煤田位於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南部,與西伯利亞大鐵路有專線相連。該煤田的儲量為290億噸(摺合標准煤為241億噸),符合工業指標的儲量為203億噸(169億噸標准煤)。A+B+C1+C2級探明儲量為49億噸(45億噸標准煤)。適合於露天開採的儲量為36.5億噸(31億噸標准煤)。煤的質量較好,近似庫茲巴斯煤田南部出產的煤,但由於絲炭含量高(達12%),燒結性差,在現今的煉焦技術條件下,米努辛斯克煤只能做庫茲巴斯煉焦煤的添加料。

米努辛斯克煤田有4個礦,最先開發的切爾諾戈爾斯克礦生產能力可達1100萬噸左右,另一個是伊茲赫斯克礦,生產力為100萬噸。

30.外貝加爾煤田

外貝加爾煤田位於布里亞特自治共和國和赤塔州境內,地質儲量250億噸,1975年產量為900多萬噸。外貝加爾煤田分為布里亞特和赤塔兩大礦區。

布里亞特礦區的地質儲量為109億噸(摺合標准煤為69億噸),符合工業指標的儲量為31億噸(19.7億噸標准煤),探明儲量為27億噸(16.2億噸標准煤),其中約有16億噸適合於露天開采。古希諾奧澤爾斯克礦是布里亞特礦區最著名的露天礦,1965年投產,初期產量為60萬噸,後來提高到300萬噸。

赤塔礦區的地質儲量為138億噸(摺合標准煤為86億噸),符合工業指標的儲量為92.2億噸(58.8億噸標准煤),探明儲量35.5億噸(17.8億噸標准煤),其中有41.4億噸適合於露天開采。赤塔礦區的主要煤礦有切爾諾沃礦、布卡恰恰礦、塔陶羅沃礦和哈拉諾爾礦。切爾諾沃礦開發於1907年,當時主要是為西伯利亞大鐵路提供燃料,該礦的深井採煤於1950年投產,露天採煤於1957年投產。由於該礦儲量有限,因此,其產量已從1970年的156萬噸下降到1978年的59萬噸。布卡恰恰礦是赤塔礦區唯一的豎井高級煙煤礦,與1932年投產,由於資源有限,多年來的產量一直維持在90萬噸左右。該礦出產的部分煤運往阿穆爾州、濱海邊疆區和堪察加州。塔陶羅沃礦離赤塔市很近,其A+B+C1級的儲量為3.98億噸,僅次於哈拉諾爾礦的儲量。該煤埋藏潛,熱量高,每千克達3595千卡。該礦1982年的產量為58萬噸。哈拉諾爾礦A+B+C1級煤的儲量為10.8億噸,煤的每千克熱量為3080千卡。該礦1965年投產,當時產量較低,1970年擴建後,產量劇增。該礦為赤塔中心發電站、赤塔州東南部鈾礦中心等地供應燃料。

31.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北部煤炭區

位於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北部的煤炭區有北泰梅爾含煤區、泰梅爾盆地含煤區和位於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東北與薩哈共和國西北交界處的阿納巴-哈坦加煤田,它們的煤炭儲量也很豐富。

北泰梅爾含煤區的100米深度內煤炭的地質儲量為77億噸(43.9億噸標准煤),其中符合工業指標的儲量為62億噸(35億噸標准煤)。

泰梅爾盆地含煤區600米深度內煤炭的地質儲量為2170億噸(2040億噸標准煤),其中符合工業指標的1855億噸(1740億噸標准煤)。煉焦煤的地質儲量為884億噸,其中符合工業指標的756億噸。探明儲量8900萬噸,其中A+B+C1級300萬噸,C2級8600萬噸。

阿納巴爾哈坦加煤田煤炭的地質儲量為149億噸(84.8億噸標准煤),其中符合工業指標的儲量為117億噸(66.8億噸標准煤),探明的A+B+C1級儲量1000萬噸,C2級儲量1400萬噸。

別吉切夫島煤田煤炭的地質儲量為17億噸,其中符合工業指標的儲量為11.6億噸。600米深度內儲量主要集中在中等厚度的和較厚的煤層內。這里的煤主要是長焰煤。

32.遠東地區的煤炭資源

遠東地區煤炭的地質儲量為5.5萬億噸,占蘇聯儲量的61%,佔西伯利亞和遠東儲量的79%。A+B+C1級儲量為118億噸,其中65%為褐煤,35%為石煤(其中46%為焦煤)。已勘探的煤田約有100個。80%以上的預測資源和42%的確認儲量集中在雅庫特。較大的煤田有南雅庫特煤田(其優質焦煤儲量大)、連斯克和濟良諾夫斯克煤田、坎戈拉斯克褐煤礦。探明的動力煤礦在阿穆爾州、濱海邊疆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布列亞煤田)及薩哈林。大約60%的確認煤儲量可供露天開采。

33.薩哈共和國的煤田

薩哈共和國的主要煤田有勒拿煤田、南雅庫特煤田、涅柳恩格里煤田、丘利馬坎煤田等。

勒拿煤田1930年起進行局部地區開采,總面積約60萬平方千米,總地質儲量2.6萬億噸,符合工業指標的儲量的15390億噸(摺合14070億噸標准煤)。煤層達數十層之多,有褐煤和煙煤兩種,主要型號為長焰煤和氣煤。1979年產量120萬噸。以露天開采為主。採掘中心為桑加爾、坎加拉瑟。然而,由於該煤田的經濟地理位置不利,短期內尚不能全面開采。

南雅庫特煤田是遠東地區有開采價值的最大煤田,是貝加爾湖以東唯一蘊藏有煉焦煤的地方。該煤田1966年開發,面積2.5萬平方千米,其地質儲量為440億噸,工業儲量為395億噸,探明儲量為51.9億噸,其中煉焦煤地質儲量為266億噸,工業儲量為237億噸,探明儲量為43億噸。該煤田煤層埋藏淺,在侏羅紀含煤地層中共有20多層(可採煤層達3層)。有煙煤、氣煤、肥煤、焦肥煤、微黏結煤和煉焦煤等。用作爐前煤的燃燒熱為24~26.8兆焦耳/千克。目前,在這里已查明有15個優質煤田,主要有涅柳恩格里、丘利曼、穆阿斯塔赫、亞科基特、傑尼索夫煤田等。

涅柳恩格里煤田位於丘利曼西南40千米處,面積6平方千米,其工業儲量為5.27億噸,其中煉焦煤儲量為3.5億噸。煤層厚(平均厚度27米,不少地方達50~70米),煤質好(平均含灰量18%~20%,含硫0.3%~0.6%、含磷0.005%),被譽為貝阿沿線地區的「黑色珍珠」。該煤田發現於1952年,1978年開始開采,當時年產量200萬噸,1986年產量達1300萬噸(其中900萬噸煉焦煤)。該煤田的選煤廠是俄羅斯規模最大的選煤廠,年選煤量為9000萬噸。

丘利馬坎煤田有5個煤層,可采厚度為1~10米,都是肥煤,燒結性、可選性為中等。該煤炭適於井下開采。經過特別選擇的煤混料可以用來生產高級焦炭。

薩哈共和國1980年煤炭產量為379萬噸。1985年110萬噸,1988年17700萬噸。1985年調進煤炭20萬噸,調出960萬噸。2003年的煤炭產量達1050萬噸。共和國境內有南雅庫特煤礦、濟良卡煤礦、連斯克煤礦、通古斯煤礦以及其他一些小煤礦。最有前景的煙煤礦之一是擁有優質焦炭煤的埃利吉煤礦。「雅庫特煤炭」股份公司是共和國煤炭工業的領頭羊,這是為薩哈共和國(雅庫特)之外供應煤炭的主要公司,是對亞太地區國家出口煤炭的主要供應商。每年運出共和國的煤炭達700萬噸(占煤炭總產量的70%),其中450萬噸出口到亞太地區國家。

34.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的煤田

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目前有開采價值的煤田主要有布列亞、烏爾加爾、阿姆貢河沿岸盆地的利安斯基煤田等。

布列亞煤田是遠東南部地區最大的煤田,地質儲量250億噸,探明儲量11億噸。目前這里生產的煤只作為動力煤使用。

烏爾加爾煤田的礦井和露天礦場目前年產煤量為150萬噸。

利安斯基煤田的地質儲量為2億噸,露天開采量達450萬噸。

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1980年煤炭產量為170萬噸,1985年180萬噸,1988年230萬噸,1985年調進煤炭850萬噸,調出120萬噸。1990年需煤炭1100萬噸,其中1000萬噸是從薩哈、赤塔州、東西伯利亞和蒙古調進的。西伯利亞煤炭動力公司2008年在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穆奇卡灣建設煤炭轉載碼頭。這是俄羅斯最現代化的煤炭碼頭。碼頭的年吐吞能力為1300噸煤炭。工程造價約為1.5億美元。煤炭將從公司所屬的露天採煤場沿貝阿鐵路運到碼頭,然後出口到國外。並考慮在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建設選礦廠,以便提高煤炭的質量。

35.阿穆爾州的煤田

阿穆爾州的煤田主要有賴奇欣斯克、斯沃博德內、穆辛、奧戈賈、葉列科韋次克等,幾大煤田的地質儲量為180多億噸,其中賴奇辛斯克煤田4.2億噸,斯沃博德內煤田27.6億噸,穆辛煤田37.6億噸,奧戈賈煤田37.6億噸,葉列科韋次克煤田80億噸。該州煤炭探明儲量為39億噸,其中褐煤為38.7億噸,硬煤為4000萬噸。幾大煤田中賴奇欣斯克煤田開發最早,建立於1932年,當年產煤5000噸。該煤田有東北、西南、寬廣、新賴奇欣斯克等4個露天采礦場。

阿穆爾州的煤田產量1980年為1400萬噸,1985年810萬噸。所產煤能滿足本州企業需求,如1985年僅利用560萬噸,從外地調入130萬噸,調出460萬噸。

36.濱海邊疆區的煤田

濱海邊疆區煤炭的地質儲量為151.6億噸,符合工業指標的儲量為106.1億噸,探明儲量為29億噸。已探明的煤礦產地有50多處,主要產地有帕爾季贊斯克(蘇昌)、利波夫齊、阿爾喬姆、列季霍夫卡、巴甫洛夫卡、塔夫里切斯科耶等煤礦。濱海邊疆區的硬煤和褐煤佔2/3,此外還有無煙煤。

濱海邊疆區的煤炭產量1980年為1290萬噸,1985年1820萬噸,1988年2010萬噸,1989年2050萬噸。俄羅斯西伯利亞煤炭能源公司3年內在濱海邊疆區產煤總量將增加100萬噸並突破550萬噸。這是該公司符拉迪沃斯托克分部主管亞歷山大·扎尼科夫對俄新社記者透露的。產量的增長計劃將主要依靠「東部」礦務局(位於濱海邊疆區利波夫齊鎮)每年增產達100萬噸的煤炭。目前這家西伯利亞煤炭能源公司下屬的企業每年向消費者供應70萬噸煤炭。近期煤炭產量將增長1倍,達到年產150萬噸煤炭。利波夫齊煤礦的煤炭完全能夠保障濱海邊疆區對煤炭的需求,目前該煤礦年產量為130萬噸。

37.薩哈林州的煤田

薩哈林州煤田的地質儲量為173億噸(142億噸標准煤),符合工業指標的儲量為159.4億噸(130億噸標准煤),探明儲量為24.5億噸(19.9億噸標准煤)。該州的煤炭資源主要是褐煤,佔52%,此外還有長焰煤、氣煤等。這里的煤質量好,含硫少,熱值高達8000~9000大卡,可供煉焦。煤礦主要分布在萊蒙托夫、貝科夫、烏格列托沃茨克,達利涅戈爾斯克、戈爾諾扎沃茨克、洛帕季諾和瓦杜丁諾等地。

38.馬加丹州的煤田

馬加丹州煤炭的地質儲量為1030億噸(790億噸標准煤),符合工業指標的儲量為835億噸。在該州的煤田總儲量中,無煙煤和劣質煤為26億噸,瓦斯煤和長焰煤為346億噸,褐煤為617億噸。主要煤田有阿爾卡加拉煤田、奧姆蘇克昌煤田、鄂霍茨克煤田、阿納德爾煤田和恰翁-楚科奇煤田。

39.堪察加州煤田

堪察加州煤田的地質儲量為1800億噸,其中平衡表儲量為900億噸。有80多個煤礦,其中在西堪察加有60多個,在東堪察加有20個。主要煤田有科爾夫煤田、克魯托戈羅沃煤田、季吉利煤田、波德卡格爾諾耶煤田。

I. 外蒙貸款買車拉煤的真實性有個朋友聽說從外蒙向國內拉煤蒙古那的公司可以貸款每趟給好幾千

第一運費:策克口岸基本上每噸35元左右,距離60公里左右,每天一趟。甘其毛都口岸運費170左右,大約是200多公里,三天一趟。每車每噸煤需要給掛靠的運輸公司繳納2-5元的管理費。算下來應該是一年左右可以賺回一輛車。
這個項目是可以做的,但是首先你要搞清楚:給誰拉煤,誰給你結算運費,一般都是具有進出口資質的煤炭公司和具有國內和蒙古國兩國注冊的交通運輸公司簽訂合同,然後運輸公司組織車輛,運輸公司可以給購車人做擔保貸款手續。還款有煤炭進出口公司和運輸公司結算,運輸公司在分戶結算給每個車主。買車前一定要考察清楚這兩個公司的資質和他們之間合同的合法性。
這個項目的風險:運輸公司有好幾家都是外資,這種公司如果不講信譽很難對付的,因為你的車到蒙古國去拉煤,等於的是短期出口到了蒙古國,然後進關必須由蒙古國的運輸公司給你報關你才能進來,否則你的車和車上拉的煤是進不了關的。如果蒙古國的公司不給你報關,你就只能當作再次進口車輛重新繳納關稅才能把車弄回來,很不劃算。蒙古人對中國人很憎恨,蘇聯奴役他們的時候給他們灌輸很多反華的論調,所以他們對中國人是很不講信譽的,十句話有八句不可靠,所以掛靠車輛前,你必須考慮清楚。
一般據我所知以前進口拉煤的公司車輛基本都夠用,只有今年注冊的兩三家公司需要車輛。通常來講買車公司是給一定補貼的,但有很多中間人不但拿了補貼,還打著團購的旗號從購車款中吃回扣。大家需要注意的。
對了那邊的路都是戈壁灘壓出來的路,柏油路是小車和領導走的不讓大車上,所以比較費車,估計兩年需要換三副輪胎,保養也需要1.5萬左右,維修費用就要看你請的司機了。
基本就是這個情況。

J. 有誰知道高頭窯煤礦的煤炭指標

高頭窯煤礦屬於煤電一體化企業,煤炭銷售方面的壓力不大,但因為產量低、煤質差、煤... 因此高頭窯選煤廠的成本利潤等經營指標完成的好壞取決於高頭窯煤礦的生產量.

閱讀全文

與蒙古5號井精煤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博光大銀行理財 瀏覽:170
5g晶元概念股龍頭股票 瀏覽:746
海外上市公司名錄 瀏覽:936
境外資金投資金融機構 瀏覽:228
南京證券股票行情走勢 瀏覽:834
2019年6月21日美元匯率 瀏覽:960
正源集團股東 瀏覽:200
融資難的原因一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缺乏服務 瀏覽:697
螺紋鋼6至14價格 瀏覽:685
外匯管理局延期付匯操作流程 瀏覽:874
中國航信股東分紅 瀏覽:904
海水上市公司 瀏覽:292
銀行基金理財產品收益率怎麼算的 瀏覽:750
08年危機後匯率 瀏覽:568
異能用杠桿炒期貨的全部小說 瀏覽:999
華鑫期貨ctp 瀏覽:738
瓦愣紙上市公司 瀏覽:575
今日小米股票價格走勢 瀏覽:580
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心得體會 瀏覽:691
有用金融公司固定電話 瀏覽: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