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三大主糧價格下跌

三大主糧價格下跌

發布時間:2021-12-06 09:37:01

⑴ 如何看待中國三大主糧收購價全線下跌

入秋以來,糧食主產區的玉米、小麥價格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玉米價格最高跌幅相比去年達30%,而小麥在國慶前也經歷了一輪斷崖式下跌。目前,只有水稻收購價總體穩定,糧價下跌對糧食貿易環節帶來了不小的沖擊。

今年國內糧食豐收,但農民卻高興不起來,因為糧價大跌可能導致農民收入直線下降。入秋以來,糧食主產區的玉米、小麥價格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玉米價格下跌明顯,農戶價格平均下跌20%以上,最高跌幅相比去年達30%,而小麥在國慶前也經歷了一輪斷崖式下跌。目前,水稻收購價總體穩定,但部分地區較往年也有小的跌幅。糧價下跌對糧食貿易環節帶來了不小的沖擊。
有市場分析人士稱,三大主糧全線下挫在往年並不多見,國際低糧價與國內庫存積壓均被視為本輪糧價下跌的主要原因。今年糧食市場再度出現的「增產不增收」、「糧賤傷農」的現象,其帶來的沖擊將是多方面的,值得格外重視。
首先,糧價大跌直接影響了數億農民的收入,有估計稱,今年的糧價大跌可能導致千億級的收入負增長,這對中國實現全面小康有直接影響。

其次,糧價大跌帶來的農民收入減少不僅會影響到消費市場。
第三,糧價大跌會導致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下降,並可能引發第二年的糧食價格波動。

在這種局面下,中國糧價政策如何作為,需要謹慎為上。今年糧價大跌沖擊市場,雖然有國際低糧價和國內庫存積壓的「偶然因素」,但國內糧價收購與補貼政策體系的缺陷,可能是不容忽視的機制性原因。

中國從2004年起全面放開糧食收購市場和收購價格,糧食價格由市場形成。糧食價格放開後,為保護農民利益和種糧積極性,2004年、2006年起國家在主產區分別對稻穀、小麥兩個重點糧食品種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國家每年綜合考慮糧食成本收益、供求情況、市場價格、宏觀調控等因素,確定小麥、稻穀各品種最低收購價格水平,並於作物播種前向社會發布,引導農民種植,促進糧食生產。新糧上市後,農民隨行就市出售糧食,當主產區市場價格下跌較多、低於最低收購價時,國家指定企業按照最低收購價格入市收購,引導市場糧價合理回升。2008年以來,國家連續6年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格,2013年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分別提高到每斤1.39元、1.12元,6年提高幅度分別為92%、57%。
從實際執行看,托市收購政策雖然保護了農民利益,但需要支付補貼,這種變相價格補貼政策的直接後果就是提高了糧食銷售的市場價格,扭曲了市場決定價格。在這種價格扭曲下,一是補貼成本高,大量國家財政補貼進入了收購企業和儲備環節,農民直接受益不多;二是抬高了中下游糧食產業的加工成本,無法通過市場化方式去優化資源配置,整個中下游產業受到拖累,直接阻塞了農業全產業鏈條的暢通,影響農業產業的健康運行。
例如,黑龍江省由於糧食補貼混亂,致使今年上千家未被補貼糧食企業停產,大量糧食被國企以補貼後的高價源源不斷地從農戶處收入國儲庫,但加工企業不能以合理的價格拿到原糧,中儲糧的倉庫里卻糧滿為患,存在倉庫里的糧食遲遲不能進入生產和消費環節。黑龍江規模以上88家大豆加工企業中,已有超過九成的企業停產。在玉米大省吉林省,民營的玉米加工龍頭企業大成生化最近被迫停產,不得不由政府背景的地方國企接盤,這裡面也有價格補貼政策的原因。
美國和歐盟對農業和農民都有巨額補貼,但他們的補貼會緊貼市場,而且補貼政策有系統性。歐盟的補貼政策分為價格支持和直接補貼兩種。價格支持是指歐盟范圍之內要使用統一的農產品價格,市場價格在共同價格限定的范圍之內可以自由設定,一旦越出此范圍,共同體就要進行干預使之回歸設定范圍。共同農業政策的價格機制由三部分組成:目標價格、干預價格和門檻價格。農業直接補貼是按照不同地區每單位的生產量,來提供直接的貨幣補貼。
美國從1933年開始使用農產品補貼工具,80多年來農業補貼政策不斷演化,一方面繞過WTO規則,另一方面平衡國內外價格關系,保證美國農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價格優勢最大化。具體來看,美國農業補貼政策主要分為貸款差額補貼、直接收入補貼、反周期補貼、資源保育補貼和農產品貿易補貼五大類。2005年,美國的農業補貼金額達250億美元,比2001年增加了68%。
如果比較補貼金額,中國花在糧食補貼和收儲上的錢並不少。有統計稱,現在中央財政每年對農業的補貼已經超過1萬億元,而糧食收儲的成本一年也達到幾千億元。如此高的財政投入,卻換不來農民從事農業收入的顯著提高,以及一個運行順利的農產品市場,為什麼會這樣?應該如何改革?這些問題無法迴避。
總體來看,對於糧食價格下降導致農民減收,不能再按過去的方式,簡單調整補貼了事,而應該進行以價格機制為主的系統改革。核心是要發揮市場機製作用,調整補貼對象,增加對農民的直接補貼,增加農民收入。針對中國托市收購所帶來的糧食市場價格嚴重扭曲,要推動糧食價格形成機制與政府補貼脫鉤的改革,在保護農民利益前提下,推動最低收購價、臨時收儲和農業補貼政策逐步向農產品目標價格制度轉變。
糧價大跌影響農民收入和消費,只是中國糧食價格政策問題的一個表現。圍繞糧食價格形成機制,中國需要謹慎、系統、但堅決地推進改革,以財政補貼的輔助手段,最終實現糧食市場的健康運行和正常發展。

⑵ 中國三大主糧收購價全線下跌 影響哪些行業

糧價下跌,對農業、種植業是利空,對養殖業、食品加工業、酒業是利好

⑶ 二季度三大主糧價格有何變化

二季度,三大主糧價格均保持同比上漲態勢。其中,小麥價格同比上漲0.8%,漲幅比一季度回落1.0個百分點,連續4個季度回落;稻穀價格同比上漲0.3%,漲幅比一季度回落0.9個百分點;玉米價格同比上漲7.8%,漲幅比一季度擴大0.9個百分點。

二季度,農產品價格指數比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低5.3點,差距比一季度擴大2.0點,農民務農收入增長空間遭受擠壓程度有所加大。

⑷ 為什麼今年的糧食價格那麼低。

糧食豐收,糧價大跌,農民收入直線下降。今年入秋以來,糧食主產區的玉米、小麥價值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玉米價格下跌明顯,農戶價格平均下跌20%以上,最高跌幅相比去年達30%,而小麥在國慶前也經歷了一輪斷崖式下跌。目前,水稻收購價總體穩定,但部分地區較往年也有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三大主糧全線下挫這在往年並不多見,國際低糧價與國內庫存積壓均被視為本輪糧價下跌的主要原因。艾格農業分析師馬文峰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說,今年要格外重視糧價大跌對數億農民收入的影響,千億級的收入負增長會影響到消費市場,預計會影響1%的GDP增長。 三大主糧全線下挫 國慶過完,各地玉米陸續收割完畢進入收購環節,但是多地農民發現今年的玉米收購價卻低於往年的20%-30%。 《華夏時報》記者對多個糧食主產區隨機抽樣調查,其中吉林長春地區收割的濕玉米價格為每斤6毛,比往年低了近3毛;山東濟寧長溝鎮地區,去年涼曬玉米(達到收購標准)的價格是1塊零幾分,今年只有8毛錢,跌了2毛多。河北邯鄲農民告訴記者,當地的玉米收購價一直維持在8毛左右,相比往年跌了20%多。 今年北大荒地區,糧食獲得豐收,但是糧價同樣重挫農民的積極性,七台河市官方通報,玉米收割後大部分直接上市,30%水分玉米棒收購價格為0.35元/斤,玉米粒0.65元/斤,比2014年同期的0.75元/斤降低0.1元/斤,降幅13.3%。 安徽省碭山縣周寨鎮孫集村農民張愛芹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涼曬乾的玉米去年同期價格是1.07元/斤,今年0.78元/斤,且收購商特別少,主要是賣給販子。「我家7畝田去年賣了5243元,今年玉米受蟲災產量下滑價格更低,今年全部收入3588元,少收1655元,我明年不種了把地全包出去。」 除了玉米,小麥的價格同樣出現大幅下滑。今年國慶放假期間,小麥價格出現了多年難見的斷崖式下跌行情。中國糧食信息網稱,大部分地區的制粉企業二等小麥的收購價格從假期前的1.15-1.20元/斤之間迅速跌至1.05-1.10元/斤之間,跌幅在0.1元/斤左右。這使得大部分做小麥貿易方面的相關人士摸不到頭緒,市場陷入嚴重的恐慌氛圍中。 一般而言,在全國國儲托市收購9月30日結束後,小麥價格是會有一波下跌行情的,好讓制粉企業有一個接盤的過程,但今年的麥價下跌幅度歷年少見。 有小麥業內人士介紹,這次大跌是由山東引起的,當地托市收購結束,但是各地糧庫仍有大批小麥車隊無法今年入庫,特別是在聊城和德州兩市,只能將小麥送到麵粉廠,而麵粉廠無法消化直接壓跌價格。 「河北等地麵粉巨頭得知聊城、德州小麥收購價格快速下跌的消息後,均作出了快速反應,開始下調小麥收購價格,這些麵粉企業的價格往往是市場的風向標,最終傳導到全國。」上述人士說。 不僅是小麥玉米,水稻今年的行情也不怎麼樣,多地的數據顯示水稻價格穩中有跌。安徽當塗縣農民楊治財告訴記者,今年水稻價格較往年跌了一毛左右,自己種的幾百畝地少收幾萬元。記者抽樣調查黑龍江地區,目前水稻價格基本與往年一致。 馬文峰說,今年價格下跌最大的是玉米和小麥,其中玉米主要是飼料,而水稻的稻糠作飼料也會受到影響,主要是在飼料環節傳導到價格,同時庫存積壓也有影響。「但僅玉米這一項就影響很大。」 影響GDP或達1% 盡管有國家托市收購政策,但是政策難以影響到市場。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接受《華夏時報》采訪時說,國家調控價格是一塊錢但市場相對調控價掉了30%,「這說明國家力量影響趨弱。而中國的玉米市場價格已經和國際市場接軌。

⑸ 為什麼中國三大主糧收購價全線下跌

糧食豐收,糧價大跌,農民收入直線下降。今年入秋以來,糧食主產區的玉米、小麥價值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玉米價格下跌明顯,農戶價格平均下跌20%以上,最高跌幅相比去年達30%,而小麥在國慶前也經歷了一輪斷崖式下跌。目前,水稻收購價總體穩定,但部分地區較往年也有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三大主糧全線下挫這在往年並不多見,國際低糧價與國內庫存積壓均被視為本輪糧價下跌的主要原因。艾格農業分析師馬文峰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說,今年要格外重視糧價大跌對數億農民收入的影響,千億級的收入負增長會影響到消費市場,預計會影響1%的GDP增長。
三大主糧全線下挫
國慶過完,各地玉米陸續收割完畢進入收購環節,但是多地農民發現今年的玉米收購價卻低於往年的20%-30%。
《華夏時報》記者對多個糧食主產區隨機抽樣調查,其中吉林長春地區收割的濕玉米價格為每斤6毛,比往年低了近3毛;山東濟寧長溝鎮地區,去年涼曬玉米(達到收購標准)的價格是1塊零幾分,今年只有8毛錢,跌了2毛多。河北邯鄲農民告訴記者,當地的玉米收購價一直維持在8毛左右,相比往年跌了20%多。
今年北大荒地區,糧食獲得豐收,但是糧價同樣重挫農民的積極性,七台河市官方通報,玉米收割後大部分直接上市,30%水分玉米棒收購價格為0.35元/斤,玉米粒0.65元/斤,比2014年同期的0.75元/斤降低0.1元/斤,降幅13.3%。
安徽省碭山縣周寨鎮孫集村農民張愛芹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涼曬乾的玉米去年同期價格是1.07元/斤,今年0.78元/斤,且收購商特別少,主要是賣給販子。「我家7畝田去年賣了5243元,今年玉米受蟲災產量下滑價格更低,今年全部收入3588元,少收1655元,我明年不種了把地全包出去。」
除了玉米,小麥的價格同樣出現大幅下滑。今年國慶放假期間,小麥價格出現了多年難見的斷崖式下跌行情。中國糧食信息網稱,大部分地區的制粉企業二等小麥的收購價格從假期前的1.15-1.20元/斤之間迅速跌至1.05-1.10元/斤之間,跌幅在0.1元/斤左右。這使得大部分做小麥貿易方面的相關人士摸不到頭緒,市場陷入嚴重的恐慌氛圍中。
一般而言,在全國國儲托市收購9月30日結束後,小麥價格是會有一波下跌行情的,好讓制粉企業有一個接盤的過程,但今年的麥價下跌幅度歷年少見。
有小麥業內人士介紹,這次大跌是由山東引起的,當地托市收購結束,但是各地糧庫仍有大批小麥車隊無法今年入庫,特別是在聊城和德州兩市,只能將小麥送到麵粉廠,而麵粉廠無法消化直接壓跌價格。
「河北等地麵粉巨頭得知聊城、德州小麥收購價格快速下跌的消息後,均作出了快速反應,開始下調小麥收購價格,這些麵粉企業的價格往往是市場的風向標,最終傳導到全國。」上述人士說。
不僅是小麥玉米,水稻今年的行情也不怎麼樣,多地的數據顯示水稻價格穩中有跌。安徽當塗縣農民楊治財告訴記者,今年水稻價格較往年跌了一毛左右,自己種的幾百畝地少收幾萬元。記者抽樣調查黑龍江地區,目前水稻價格基本與往年一致。
馬文峰說,今年價格下跌最大的是玉米和小麥,其中玉米主要是飼料,而水稻的稻糠作飼料也會受到影響,主要是在飼料環節傳導到價格,同時庫存積壓也有影響。「但僅玉米這一項就影響很大。」
影響GDP或達1%
盡管有國家托市收購政策,但是政策難以影響到市場。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接受《華夏時報》采訪時說,國家調控價格是一塊錢但市場相對調控價掉了30%,「這說明國家力量影響趨弱。而中國的玉米市場價格已經和國際市場接軌

⑹ 今年糧食價格比往年低怎麼回事

糧食豐收,糧價大跌,農民收入直線下降。今年入秋以來,糧食主產區的玉米、小麥價值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玉米價格下跌明顯,農戶價格平均下跌20%以上,最高跌幅相比去年達30%,而小麥在國慶前也經歷了一輪斷崖式下跌。目前,水稻收購價總體穩定,但部分地區較往年也有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三大主糧全線下挫這在往年並不多見,國際低糧價與國內庫存積壓均被視為本輪糧價下跌的主要原因。艾格農業分析師馬文峰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說,今年要格外重視糧價大跌對數億農民收入的影響,千億級的收入負增長會影響到消費市場,預計會影響1%的GDP增長。
三大主糧全線下挫
國慶過完,各地玉米陸續收割完畢進入收購環節,但是多地農民發現今年的玉米收購價卻低於往年的20%-30%。
《華夏時報》記者對多個糧食主產區隨機抽樣調查,其中吉林長春地區收割的濕玉米價格為每斤6毛,比往年低了近3毛;山東濟寧長溝鎮地區,去年涼曬玉米(達到收購標准)的價格是1塊零幾分,今年只有8毛錢,跌了2毛多。河北邯鄲農民告訴記者,當地的玉米收購價一直維持在8毛左右,相比往年跌了20%多。
今年北大荒地區,糧食獲得豐收,但是糧價同樣重挫農民的積極性,七台河市官方通報,玉米收割後大部分直接上市,30%水分玉米棒收購價格為0.35元/斤,玉米粒0.65元/斤,比2014年同期的0.75元/斤降低0.1元/斤,降幅13.3%。
安徽省碭山縣周寨鎮孫集村農民張愛芹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涼曬乾的玉米去年同期價格是1.07元/斤,今年0.78元/斤,且收購商特別少,主要是賣給販子。「我家7畝田去年賣了5243元,今年玉米受蟲災產量下滑價格更低,今年全部收入3588元,少收1655元,我明年不種了把地全包出去。」
除了玉米,小麥的價格同樣出現大幅下滑。今年國慶放假期間,小麥價格出現了多年難見的斷崖式下跌行情。中國糧食信息網稱,大部分地區的制粉企業二等小麥的收購價格從假期前的1.15-1.20元/斤之間迅速跌至1.05-1.10元/斤之間,跌幅在0.1元/斤左右。這使得大部分做小麥貿易方面的相關人士摸不到頭緒,市場陷入嚴重的恐慌氛圍中。
一般而言,在全國國儲托市收購9月30日結束後,小麥價格是會有一波下跌行情的,好讓制粉企業有一個接盤的過程,但今年的麥價下跌幅度歷年少見。
有小麥業內人士介紹,這次大跌是由山東引起的,當地托市收購結束,但是各地糧庫仍有大批小麥車隊無法今年入庫,特別是在聊城和德州兩市,只能將小麥送到麵粉廠,而麵粉廠無法消化直接壓跌價格。
「河北等地麵粉巨頭得知聊城、德州小麥收購價格快速下跌的消息後,均作出了快速反應,開始下調小麥收購價格,這些麵粉企業的價格往往是市場的風向標,最終傳導到全國。」上述人士說。
不僅是小麥玉米,水稻今年的行情也不怎麼樣,多地的數據顯示水稻價格穩中有跌。安徽當塗縣農民楊治財告訴記者,今年水稻價格較往年跌了一毛左右,自己種的幾百畝地少收幾萬元。記者抽樣調查黑龍江地區,目前水稻價格基本與往年一致。
馬文峰說,今年價格下跌最大的是玉米和小麥,其中玉米主要是飼料,而水稻的稻糠作飼料也會受到影響,主要是在飼料環節傳導到價格,同時庫存積壓也有影響。「但僅玉米這一項就影響很大。」
影響GDP或達1%
盡管有國家托市收購政策,但是政策難以影響到市場。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接受《華夏時報》采訪時說,國家調控價格是一塊錢但市場相對調控價掉了30%,「這說明國家力量影響趨弱。而中國的玉米市場價格已經和國際市場接軌。

⑺ 2021年糧價會繼續漲嗎

民以食為主,今年農民種植糧食算是坐上了快車,從秋收的糧食落地糧食價格便一路高歌,收購糧食的大戶說三個月盈利25%,農民當然也獲得的不錯的收益,進入年關,三大主糧價格仍然沒有絲毫下跌的意味,有人就開始張羅明年在農村包田,大幹特干,那明年糧食價格還會上漲嗎?



總之,民以食為天,國以民為本,農民種地就是建設國家,2021年糧食價格還會上漲,農民種地咱不怕!

⑻ 人民幣貶值了,糧價最近為什麼會降這么厲害

,今年糧食豐收,糧價大跌,農民收入大幅下降。今年入秋以來,糧食主產區的玉米、小麥價格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玉米價格下跌明顯,農戶價格平均下跌20%以上,最高跌幅相比去年達30%,而小麥價格在國慶前也經歷了一輪大幅下跌。目前,水稻收購價總體穩定,但部分地區較往年也有小的跌幅。
三大主糧全線下挫,在往年並不多見。國際低糧價與國內庫存積壓,被視為本輪糧價下跌的主要原因。由於國家糧庫容量有限,且糧食最多儲存2年,國家收儲能力有限。而國際糧價又低於國內,對國內糧價沖擊很大。
此前我國糧食價格一直較低,而農民種地的各項成本如化肥、農葯等不斷增加,農民種地已經利潤菲薄,使得青壯年勞動力紛紛離鄉外出打工。而今年糧價更低,必然傷農,農地拋荒的現象將更為嚴重,明年的糧食生產難免受到影響。
糧賤傷農令農民不願種地而拋荒,其客觀上有利於推動土地流轉到下鄉資本手中,會降低他們的圈地成本。但更多的土地集中到資本手中,相當可能進一步推高明年的糧食價格。

因為資本圈地會增加三個種糧成本:1.對農民土地的租用成本;2.原來農民自己種地,現在僱人,增加了勞動力成本;3.一般而言,資本圈地,利潤優先,優先搞休閑農庄等,而後是經濟作物,最後才是糧食,會減少糧食種植面積。
從進口糧食的角度看,鑒於人民幣未來一年內出現貶值是大概率事件,中國進口的糧食會因美元對人民幣升值而相應漲價,進口數量亦會減少,這可能從市場機制上進一步刺激糧價上漲。
因此,對於今年秋糧價格大幅下跌的情況,有關方面不能等閑視之,筆者的建議是:1.要控制糧食進口數量;2.國家要確保以去年糧價收購標准無限制地收購儲備糧食;3.對於土地流轉必須嚴格限制——糧食耕地不得轉種經濟作物或轉為其他用途。如此三管齊下,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明年糧食上漲的幅度。

⑼ 三大主糧收購價全線下跌對什麼利好

cpi下降,利空的,

⑽ 3大主糧收購下跌原因是為什麼

http://www.cnbmys.com/yswh/201510/8046.html

閱讀全文

與三大主糧價格下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海水上市公司 瀏覽:292
銀行基金理財產品收益率怎麼算的 瀏覽:750
08年危機後匯率 瀏覽:568
異能用杠桿炒期貨的全部小說 瀏覽:999
華鑫期貨ctp 瀏覽:738
瓦愣紙上市公司 瀏覽:575
今日小米股票價格走勢 瀏覽:580
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心得體會 瀏覽:691
有用金融公司固定電話 瀏覽:483
開發性金融機構 瀏覽:82
代客理財和私募基金 瀏覽:264
中保利現貨交易平台是否被查 瀏覽:499
一看就懂的銀行理財 瀏覽:486
三一重工滬股通持倉 瀏覽:893
正骨水股票 瀏覽:786
科陸充電價格 瀏覽:948
新杠桿基金 瀏覽:288
銀行票據理財騙局 瀏覽:496
美咖啡期貨c價 瀏覽:620
四川信託天府聚鑫3號 瀏覽: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