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的現代化的目錄
第一章 導論
何謂現代化
現代化的長期過程
現代化的多層面性
其他研究方法
現代化的比較領域
第一部分 歷史的遺產:18世紀和19世紀
第二章 國際環境
現代化和國際關系
世界秩序
世界觀
中國的世界秩序
西方對中國的侵擾
鴉片戰爭前的廣州貿易
不平等條約
利益范圍和搶奪租地
國際比較
第三章 政治結構
主權
政治意識
領導:王朝利益
領土完整
國家權力的行使
中央政府:對新需求的適應
武裝力量:軍隊地位的變化
財政基礎
全國通訊
地方政權
省級政府
基層組織
地方領導
法律結構
沖突的解決
利益集團
特殊政治利益
條約口岸
國際比較
第四章 經濟結構與經濟增長
經濟基礎
制度背景
增長機制和階段
商品市場
生產資料市場
資源配置
收入分配
消費、積蓄和投資
技術革新
國家的作用
官營部門
通貨和財政問題
國家政策
對外貿易
國際比較
第五章 社會整合
人力資源
人口
分層與職業分布
……
第二部分 20世紀的轉變
引用文獻綜目(英文)
索引
譯後記
⑵ 2050年中國的現代化是什麼樣的
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⑶ 中國的現代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中國的現代化都包含哪些內容啊
呵呵,中國還沒有實現現代化哦!!!現代化應該在2020年左右
⑷ 為什麼說中國的現代化是陷阱
現代化是個陷阱,所有人都瘋了一樣在拚命改善生活。
經濟像火箭一樣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直線上升。
現在你還因為好吃好喝期盼過年嗎,現在你還因為打車費而心疼嗎,
好了,就算是個陷阱,我們也要跳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⑸ 中國的現代化是從什麼時候到什麼時候
個人覺得是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以前我們歷史老師也有過類似觀點!
大清朝猶如一匹龐大的駱駝,就算瘦死也比馬大,所以它的衰落真真就像人吸食了鴉片,在西方經濟、政治、思想各方面不斷滲入,傳統農業社會已經和世界潮流格格不入……
至於說戊戌變法才是中國現代化進程起點的,也有它的說法,畢竟理解的角度不同。
文科這東西,盡信書不如無書,以上為個人愚見,僅供參考!
⑹ 如何看待中國的現代化
全盤西化派對於西方文化中的創造精神非常重視 ,並加以特別強調。實際上,這種創造精神 ,就是一種反思精神 ,一種理性精神 ,一種現代性精神。全盤西化就是全盤接受西方現代性的過程,而現代化就是一個國家或社會的現代性化,所以我認為這也是中國的現代化的一個過程。
雖然陳序經等全盤西化論者因為歷史的局限沒有提出現代性這樣的概念 ,但在實質上他們就是希望在中國確立現代性。而且我覺得在現代性精神在中國的確立還有待時日的今天 ,陳序經的全盤西化論仍是具有現實意義的。
⑺ 中國的現代化怎麼樣
國際環境 現代化的進程要求所有未現代化的國家按照西方國家首先採用的技術模式和制度模式歸化也要求與之切合的現代秩序。但是中國人對這個秩序毫無准備。 在中國的世界觀(中華中心論,是中國文化優越性的制度表達。)和世界秩序體系(無鄰邦的朝貢秩序,是中國文化優越性的制度表達。)看來,對中國的崇尚是基於教化的文明崇尚。近代的民族、主權和平等的思維和中國的世界觀是沖突的,因為這種優越性區別了夷夏,任何平等的企圖都是對秩序的極大挑戰。而對秩序的維護已經上升到作為異族統治者的清朝廷維護其正統性和合法性的高度。 然而,新世界的秩序憑借其堅船利炮打和內在的勃勃生機所向披靡,從白銀到煤油,天朝不是無所不有,中國人被逐出了伊甸園。但更重要的問題還是在國內,維護文化共同體的要求依然要遠遠重要於對領土和賠款。中國人堅信中興必然到來。 政治結構 中國傳統的政治治理能力和技術達到了當時技術限制范圍的極致,但是面對新的世界秩序任何西方體系和要素對其只有工具主義的有限價值。而作為異族的滿清對內的統治充滿了權謀,這動搖了中華文化共同體。 滿清朝廷並無主權意識,而天命是其合法性的來源。這種功利的、實用主義的天命觀使得任何一個人都不具有永恆的統治權力,也使得任何一個君主被有效地世俗化而不是神化。 理性的官僚制度有效運做,但是村舍自治和草根權威由於對政權的潛在威脅被有效地徹底地摧毀。權力由於其巨大的吸引力被牢牢地控制於一個滿清貴族集團手中,正式的政府好象一個執行機構,不決策當然,也不負責。 武裝力量 軍人(集團)在中國政治中的舉足輕重的角色源於19世紀軍隊歷史,而又必須要追溯到18世紀初清軍的潰敗。中國軍人(集團)是不被信賴卻又被充分認識到重要性而作為政權基礎的一隻力量。清王朝在世襲軍事貴族領導下將其部落社會按照戰爭動員的目的組織起來,這種組織形態將國家政權異化成為一個准軍事部落。雖然清王朝終結了,但是這種異化的國家政權的生命力一直延續到21世紀的今天。必然地,19世紀中葉的「士紳軍人化」是這一個中國政治軍事化的必然結果。曾國藩李鴻章為代表的軍閥集團從中國崛起。不過書中對軍閥集團對中國現代化的推動作用評價負面。 財政基礎 一邊執行機構不建全和無法實現輕徭薄稅的仁政理想;另一邊國家隊財政收入極度渴望。低稅率的目的被其自身的需求異化了。而且制度成本的高昂破壞了作為帝國合法性之一的道德基礎--仁政。雖然投名狀式政治權力分贓有效地維護了帝國的統治秩序。 2008年2月,未完 中國人現代化道路被其自身的秩序體系所束縛,直到今天。 讀完,覺得讀起來比較困難,原因不在於寫的不好,而在於現代化以及現代化的過程題目非常大,要講清楚是實在是不容易。抽絲剝繭的過程中必然會造成閱讀上的困難。 讀到現在覺得這套海外中國研究的觀點比較一致,既是中國最大的問題是在變化了的世界中沒有實現自身的轉變,中國自己內部的問題在更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的現代化。 所謂現代化的問題,中國從1840年到今天依然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解決,無論選拔人才,教育,軍事,思想文化,基本停滯在清朝中期的水平上,甚至有所退步。例如從政治制度上的滿漢雙首長,和黨領導和專業領導;凌駕於一切的政治局和雍正的軍機處。從文化上的文字獄與文革。 近年來的日益尖銳的社會問題,如食品安全,環境安全,表達自由,以及地方諸侯問題,更證明了中國在治理國家上的無能與束手無策。 感覺比較的部分不是特別詳實,深刻,不過方法論和學術邏輯很統一,綜合運用了政治學,社會學的專業知識,意識形態的東西很少。
⑻ 中國現代化是什麼概念
現代化是一個「集大成」的過程,它具體表現為「心靈、技巧、管理妙、環境好」的嚴整多層的集成過程。隨著現代化的發生,社會文化各個方面都隨之發生變化。核心是高度發達的工業化。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是現代化的兩種模式,它們具有共同的基礎,即工業化。
近代化也叫現代化,它們源於同一單詞「modernization」,以經濟工業化和政治民主化為主要標志.在中國,近代化也就是工業化和與工業化相伴隨著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變化,就是實現社會的轉型,即從中世紀社會轉化為近代社會.中國近代化的發展歷程及階段特徵。
整體發展階段(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後到1927年大革命失敗)
這一階段,也是最重要的階段.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文化與變革社會制度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中國近代化向前邁了一大步.
首先,在「實業救國」的浪潮下,以工業化為主體的經濟近代化有了長足的發展.它分為兩個時期:第一是甲午中日戰爭以後民族工業初步發展階段,棉紡織業的發展最為突出;第二是辛亥革命後和一戰期間民族工業的短暫春天,其中紡織業和麵粉業發展最快.
其次,政治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民族資產階級開始登上了歷史舞台:其上層維新派發動了戊戌變法,立憲派領導了立憲運動和保路運動;
其下層革命派則成立了資產階級政黨,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成為時代潮流,有力地推進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特別是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制定民主革命綱領,領導工農運動,進行國共合作,開創了中國近代化的新紀元.
再次,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有了長足發展,開始由傳統文化向近代文化轉型.主要表現為:西方文化大量湧入,「西學東漸」達到高潮,向西方學習,已從生產技術領域深入到思想文化領域.資產階級維新派主張變法,實行君主立憲;
革命派則把西方的國家學說發展為三民主義,並以其為指導發動了辛亥革命;激進派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學,興起了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五四運動後,馬克思主義開始成為新思潮的主流,為中國社會的變革提供了科學理論.
⑼ 中國現代化的標准
中國現代化的標准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在經濟領域達到或超過世界中上水平
在綜合社會經濟實力方面,達到中等以上收入國家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水平;在工業方面,形成以高新技術製造業為主體 的工業生產結構 。
在農業方面,完成工業技術對農業的改造,部分農業達到高科技型和環保型水平,農業的產出率水 平達到世界中上水平 ;在全國產業結構方面,形 成符合國際趨勢的服務業等第三產業佔主要地位的產業格局。
2、在社會領域方面達到或超過世界高水平
在社會結構方面,形成符合國際趨勢的社會城市化的格局 ;在社會安定方面,保持低於中等國家的收入差距和各種違法犯罪水平,保持社會的大體公平 。
在人民生活消費方面,形成符合國際水平的合理 、科學、營養 、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消費方式 。
3、在科技方面接近、達到或超過世界中上水平
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世界中上水平;主要技術水平接近或達到世界發達水平;科研投入和管理達到世界中上水 平 。
4、在人的素質方面達到世界中上水平
生命水平達到或超過世界中上水平;教育文化素質達到或超過世界中上水平 。
(9)中國的現代化價格擴展閱讀:
現代化是一個「集大成」的過程,它具體表現為「心靈、技巧、管理妙、環境好」的嚴整多層的集成過程。隨著現代化的發生,社會文化各個方面都隨之發生變化。
現代化滲透到社會的政治、文化、思想各個領域,表示為多層次、多階段的歷史過程。
黨的「十九大 」報告對未來現代化作了兩步走設計:第一 步,2020—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第二步,2036—2050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是黨中央正式提出了現代化的領域和目標。
⑽ 中國的現代化
什麼是現代化,標準是什麼?都說過小康了,後來說是中國式的小康。
中國的改革是領導人的改革,他說怎麼改就怎麼改。要GDP了我們就不斷地修馬路,造房子。要改革了就漲價,肉漲了,米漲了,油漲了,就是工資不漲。
摸著石頭過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