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立冬節氣有哪些不知道的習俗
立冬習俗:賀冬
賀冬亦稱「拜冬」,在漢代即有此俗。
東漢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進酒餚,賀謁君師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們更換新衣,慶賀往來,一如年節。清代「至日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賀尊長,又交相出謁。細民男女,亦必更鮮衣以相揖,謂之「拜冬。」(見顧祿《清嘉錄》卷十一)。
民國以來,賀冬的傳統風俗,似有簡化的趨勢。
立冬習俗:吃餃子
立冬節氣,有秋收冬藏的含義,我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台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在我國北方,特別是北京、天津的人們愛吃餃子。為什麼立冬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現在的人們已經逐漸恢復了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
立冬習俗:冬學
冬天夜裡最長,而且又是農閑季節,在這個季節辦「冬學」是最好的時間。
冬學非正規教育,有各種性質:如「識字班」,招收成年男女,目的在於掃盲;「訓練班」招收有一定專長的人,進行專業知識訓練,培養人材;「普通學習班」主要提高文化,普及科學技術知識。
冬學的校址,多設在廟宇或公房裡。教員主要聘請本村或外村裡人承擔,適當的給予報酬。
但有些活動,逐漸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辦冬學、拜師活動,都在冬季舉行。
立冬習俗:拜師
冬季里,好多村莊都舉行拜師活動,是學生拜望老師的季節。
入冬後城鎮鄉村學校的學董(學校管理人員),領上家長和學生,端上方盤(盤中放四碟菜、一壺酒、一隻酒杯),提著果品和點心到學校去慰問老師,叫做「拜師」。
有些老師人家,在立冬或冬至這天,像過大事一樣,設宴招待前來拜師的學生。
在庭房掛孔子像,上書「大哉至聖先師孔子」。學生在孔子像前行脆拜禮,口念:「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以前未有孔子,孔子以後孰如孔子!」然後學生向老師請安,禮畢,學生分頭在老師家中做一些家務活。
立冬習俗:吃赤豆糯米飯
在江南水鄉,有立冬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立冬習俗:農事活動
立冬前後,我國大部分地區降水顯著減少。東北地區大地封凍,農林作物進入越冬期;江淮地區「三秋」已接近尾聲;江南正忙著搶種晚茬冬麥,抓緊移栽油菜;而華南卻是「立冬種麥正當時」的最佳時期。此時水分條件的好壞與農作物的苗期生長及越冬都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立冬習俗:秋收冬種
這時節正是秋收冬種的大好時段,各地要充分利用晴好天氣,搞好晚稻的收、曬、晾,保證入庫質量。冬小麥播種要抓緊,注意收聽氣象預報,巧用天時,下雨早播,不如搶晴略為遲播,以保證播種質量力求做到帶櫱越冬,防止年內拔節,並盡量擴大冬種面積,減少空閑田。各地要抓好冬種、冬修水利、冬季積肥工作。
立冬習俗:畜牧農事
生豬秋季防疫工作,著重做好補針工作;耕牛加強放牧,吃足草料;在冬季來臨之間,開展一次驅蟲工作。放牧時,盡量讓山羊吃足草料多長膘;長毛兔秋繁工作,未配種的及時配上種;有養鵝習慣的農戶趕緊引進苗鵝飼養,飼養70日齡正趕上春節,可賣上好價錢。
立冬習俗:補冬
在人們還在享受秋日溫情的暖陽時,時間已飛快地來到了11月,立冬飄然而至。立冬,作為冬季的第一節氣,於每年的11月8日前後,立冬節氣的到來,是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作準備。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人在這個進補的最佳時期,進行食補,為抵禦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www.yw11.com每逢這天,南北方人們都以不同的方式進補山珍野味,這樣到了寒冷的冬天裡,人們才能抵禦嚴寒的侵襲。
在冬季人們應該少食生冷,一般人可以適當食用一些熱量較高的食品,特別是北方,可以吃些牛、羊肉,但同時也要注意不宜過量的補,要多吃新鮮蔬菜和富含維生素、易於消化的食物。簡言之,冬至時,在民間有補冬的習俗,而在實際生活中,立冬日應該注意調養身體的方式和方法。
立冬習俗:燒香
滿族有燒香的習俗。立冬,秋糧一入庫,這個季節便是滿族八旗和漢軍八旗人家燒香祭祖的活躍季節。漢八旗的祭祀稱「燒旗香跳虎神」,滿八旗稱「燒葷香」。「燒葷香」5—7天,在操辦祭祖燒香的頭三天,全家人一連十天吃齋,不吃葷腥。
立冬習俗:喝羊肉湯
在山東滕州,立冬時節,有喝羊肉湯的習俗。在寒冷的天氣,喝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絕對是一種享受。而且,羊肉中還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以及豐富的熱量,禦寒效果極佳。
立冬習俗:宜飲溫性茶
在飲茶方面可選擇溫性茶,如紅茶,普洱熟茶,一來進補之後飲茶消解油膩之意,二來天冷,多喝溫性茶可暖胃,對養生來說也是極好的。
立冬習俗:祭祖祭天
舊時,立冬這天,人們還要舉行祭祖祭天的活動。即便再忙的農人也要在家休息一天,殺雞宰羊,准備時令佳品,一方面祭祀祖先,以盡為人子孫的義務和責任;一方面祭祀蒼天,感謝上天恩賜的豐年,並祈求上天賜給來歲風調雨順;而祭祀儀式後的酒食也可讓辛苦一年的農人,好好犒賞一下自己。
立冬習俗:冬泳
有意思的是,慶祝立冬的方式現在也有了創新,在哈爾濱,立冬之日,黑龍江省冬泳協會的健兒橫渡松花江,以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立冬習俗大全
立冬習俗:燉湯進補
常言道「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民間有立冬補冬的習俗,為抵禦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所以立冬進補以溫熱為主,民間會選擇在這一天熬雞湯,燉排骨等。
立冬習俗:飲酒
進入冬季,天氣寒冷,白酒已成為餐桌上必備的飲品。無論是朋友聚會還是獨自小酌均需要白酒來助興。古井貢酒年份原漿是亳州原生態釀酒環境中生產的優質的高粱、大米、小麥、糯米、玉米為原料,傳承千年釀酒古法——「九醞酒法」,採用千年魏井的弱鹼性「無極之水」、配上「桃花春曲」,在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明代窖池」中用傳統工藝釀造而成,通過「擇層取醅」、「擇時摘酒」方法,歷經128道手工釀造工序,得到最精華的原酒,然後送到天下第一酒窖——無極酒窖恆溫窖藏,自然老熟,最後經過國內頂級白酒大師精心調制而成。
Ⅱ 參觀古井無極酒窖觀後感
五一九日成大吉,
酒窖開壇話無極。
橫貫中西和陰陽,
恆溫濕度創奇跡。
酒有生命需呵護,
九醞釀法是根基。
健康開壇迎天下,
古井美酒貢世紀。
(二)
春夏交融好風光,
魏武故里貢酒香。
四方嘉賓群涌至,
五大商院齊贊賞。
無極票號堪稱奇,
售酒理財兼收藏。
國醫專家獻真經,
三個地道⑴寫健康。
(三)
古井園區好美麗,
綠樹成蔭水稱奇。
彩旗飄飄迎嘉賓,
員工喜喜接千里。
艷妝盛典慶開窖,
彩燈華蓋樓穿衣。
一枝一葉總關情,
真善美天⑵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