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消費者預算線的價格消費曲線
價格消費曲線是消費者預算線的具體應用。
價格消費曲線(PriceConsumptionCurve,PCC)是指在一種商品的價格水平和消費者收入水平為常數的情況下,另一種商品價格變動所對應的兩種商品最佳購買組合點組成的軌跡。也就是當某一種物品的價格改變時的消費組合。
PCC簡介:
當其中一種物品的價格改變時,如物品X的價格改變,預算線的斜度會改變。將不同相對價格之下的消費組合,用線連起來,那就是價格消費曲線。
這里要補充一點,就是只有價格在變,其他東西是不變的,如收入。此外,亦只有一種物品的價格在變。若果兩種價格也變,則有兩條PCC。
PCC是看價格的改變,可以利用此來找出需求曲線。由於PCC只是單純看價格的改變,價格改變會導致實質收入(RealIncome)改變,但是名義收入(NominalIncome)是假定不變的。利用PCC找出來的需求曲線,是名義收入不變的需求曲線。
1、PCC向右伸延,表示物品X的價格下降,其需求量上升,這表示出一條下斜(符合需求定律)的需求曲線。
2、PCC向左上伸延(後彎),表示物品X的價格下降,其需求量也下降,這表示出一條上斜的需求曲線。
3、PCC向上垂直,表示物品X的價格下降,其需求量不變,這表示出一條垂直的需求曲線。
4、PCC水平,表示物品X的價格下降,其需求量增加,這表示出一條下斜的需求曲線。
消費者預算約束線
(一)預算約束線預算約束線的含義
預算約束線又稱預算線,消費可能線或等支出線,它表示在消費者收入和商品價格假定的條件下,消費者全部收入所能購買到的商品的不同數量組合。
預算約束線的圖形表示
(二)預算約束線的變動預算線是以消費者的收入和商品價格既定為條件,所以如果消費者的收入和價格發生變化消費者的預算約束線也會隨之變動。
第一種情況,價格不變,收入變化,預算約束線平行移動,收入增加預算線向右移動,如果消費者的收入減少,則預算線向內移動。
第二種情況,在收入不變的情況下,一種商品價格變化,會改變預算線的斜率,使預算線旋轉,如:Py不變,Px變化,如圖,如果Px下降,則,預算線AB'旋轉則至AB,反之如果Px上升則AB移至AB''。
第三種情況,如果所有商品的價格以同一方向同一比例發生變動,則消費者預算約束線位置不發生變動,如果商品價格及消費者收入發生相對變化,則預算線的斜率發生變動。如圖:收入增加,Px下降,此時AB移至A'B''。
它可分解為:
①收入增加AB→A'B'。
②Px下降A'B'→A'B''
同理,在收入不變的時候,Px、Py的相對價格發生變動,也會導致斜率的變動,各種情況可類推。
Ⅱ 為什麼相對於價格軸,需求曲線斜率的絕對值大於供給曲線斜率的絕對值時是 收斂型蛛網模型 但圖那樣畫不
不對。供給曲線確實更陡,但是由於斜率是相對於價格軸即豎軸得出,即dQ/dP,豎軸是自變數,越陡斜率越小。
跟普通數學里的橫軸為自變數相反
Ⅲ 無差異曲線斜率等於兩種產品的相對價格 理由
不對,應該是在消費者達到均衡時,無差異曲線的斜率即邊際替代率等於兩商品的價格比.
Ⅳ 預算約束線的斜率是指
預算約束線斜率是兩種商品價格的負比率或兩種商品價格的比率的負值。
斜率的大小表明在不改變總支出數量的前提下,兩種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
預算線上的點表示用盡所有收入所能購買的各種消費組合,預算線外的點是支付能力達不到的選擇。
(4)相對價格線斜率擴展閱讀:
相對價格變動對預算線的影響:
相對價格不變,收入改變,預算線平行移動:收入增加,預算線平行向右移動;收入減少,預算線平行向左移動。
其中一種商品價格變動,其他因素不變,預算線轉動:橫軸價格變動,預算線繞著縱軸截距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縱軸價格變動,預算線繞著橫軸截距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
Ⅳ 相對價格線分別和生產可能性曲線與無差異曲線的交點表示什麼
與社會無差異曲線的交點,表示國際分工後的消費均衡點,與生產可能性曲線的交點表示生產均衡點
Ⅵ 無差異曲線斜率等於兩種產品的相對價格 對嗎 理由
不對,應該是在消費者達到均衡時,無差異曲線的斜率即邊際替代率等於兩商品的價格比。
Ⅶ 微觀經濟學問題
首先在Q=a-bP中,-b=dQ /dP,即-b表示需求曲線相對於價格軸的斜率肯定是對的,因為這是可以用數學嚴格推導出來的,然後在「需求曲線在某一點的斜率為dP /dQ ,」這句話中,斜率已然成了原來的導數,說明要麼就是高鴻業搞錯了,要麼就是自變數和因變數互換了,也就是這里的斜率指的不再是原式中的-b了,我覺得應該是後者。
順便說下,需求價格彈性不僅取決於斜率,還取決於當時的需求和價格的具體數值,你看下彈性的公式就知道了。
有什麼問題可以再問,希望你滿意
Ⅷ 社會無差異曲線及生產可能性邊界相切的切線為何表示相對價格線
首先明確幾個概念
機會成本:增加一單位X產品所需要放棄的Y產品的數量
相對價格Px/Py:一個X可以換得的Y的數量
邊際轉換率(MRT):生產可能性曲線切線的斜率。表示在現在有生產技術水平下,一定量的生產要素可生生產的最大量的不同商品的組合。也就是增加一單位X產品所需要放棄的Y產品的數量
邊際替代率(MRS):表示效用曲線切線的斜率。指在維持現在有效用水平不變的前提下,消費者增加一單位某種商品的消費進所需要放棄的另一種商品的消費數量。
在用商品數量作為計價單位的國際經濟學中,邊際轉換率就是機會成本,即增加一單位X產品的生產所需放棄的Y產品的生產數量。
社會無差異曲線及生產可能性邊界相切時,達到最好的生產條件,多生產一個X和多生產一個Y是一樣的。此時,MRT=Px/Py
消費方面也是一樣。
社會無差異曲線及生產可能性邊界相切的切線意味著MRS=MRT=Px/Py,是均衡時(達到最好生產和消費條件時)的邊際轉換率、邊際替代率也是均衡時的相對價格。
Ⅸ 價格提供曲線為什麼一定經過稟賦點
「我在人大經濟學論壇回復了相同的問題,就把我的回答復制過來了」
樓主是不是看的范里安的教材?我翻了一下平新喬、高鴻業、尼克爾森、薩繆爾森的教材,好像都沒有說到endowment稟賦(也許是我粗心沒看到)
首先,「提供曲線一定過稟賦點」這句話是正確的,我就從幾何、代數的方面說一下這個問題(大神都在忙,我這個小鬼就來說說了)
幾何
則當相對價格是如此的時候,消費者的最優選擇就在稟賦點,也就說明了提供曲線通過稟賦點。
最後說一點,在稟賦點改變相對價格,轉動預算線,形成的曲線叫做「提供曲線」,和之前的價格提供曲線略有差別,「價格提供曲線反應的是消費者購買商品的情況,提供曲線反映的是消費者交換商品的情況」
同時,對於提供曲線,稟賦點為 提供曲線上效用最低的點
【參考文獻】《圖解微觀經濟學》,作者歐瑞秋,王則柯;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 2005-4-1
Ⅹ 相對於價格軸,需求曲線斜率的絕對值大於供給曲線斜率的絕對值。是什麼意思
相對於價格軸的的斜率的意思是將Q對P求導所得到的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