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貸款平台有權利修改徵信逾期記錄么
Ⅱ 辦理房貸時因徵信問題又去更改貸款人名字辦理貸款,這算違約嗎
購房合同上有沒有那個人名字?有就沒問題。可能造成違約的應該是有沒有對過戶時間等項目的約定,比如約定2個月內完成過戶,如果你辦貸款時間過長影響過戶,那就違約了
Ⅲ 金融公司貸款是不是詐騙
金融公司貸款有正規的,也有不正規的。一般不正規的金融公司貸款有以下情況:
1、還沒開始,就要收錢
現在有不少機構宣稱貸款門檻非常低,不需要任何條件,利息低廉,只要提前支付一定的利息、擔保費、關系費之類的,款項可以馬上到賬。
還有一種是騙子偽造貸款成功的資料,發送給申請人,只要用戶支付手續費、驗資費、保證金就可以達成協議。
在信用貸款放款前先收取費用的行為都是詐騙,只不過是換著各種說法來蒙騙不明真相的用戶而已,切勿輕信他人陷入詐騙陷阱,不僅有可能未貸到款,還會損失一大筆資金。
那麼。有什麼貸款是放款前會有手續費的呢?
有些抵押貸款,比如住房抵押貸款涉及到的手續費主要包括:評估費、律師費、保險費、抵押登記費和公證費,有可能前期需要收取。銀行貸款如果有費用要收取,記得一定要求開收據,一般而言信用貸款前期是不需要收取任何費用的,如果有疑問建議不要輕易辦理。
2、互聯網小貸強開攻略
現在有不少大的平台都推出了小額貸款產品,比如支付寶借唄、京東金條、微信微粒貸、蘇寧任性付等等,都是當下最流行的信貸口子,不過這種類型的小貸往往都是採取邀請制,只有你達到他們的要求,才會給你開通資格,獲得貸款額度,所以不少機構公司在這方面打起了壞主意,千萬不要輕信。
3、出錢可以刪除不良信用
自從2004年開始實行個人徵信記錄開始,每個人的借錢還債、合同履行、金融業務等等都被記錄在案,哪怕是銀行內部人員徵信有污點也沒辦法修改,更別說幫人刪除了。
如今一些機構不提可以幫黑戶辦貸款,因為已經有很多人不上當了,但是他會說可以幫你消除信用污點,刪除不良信用後你可以去任何地方申請貸款無阻礙,已經有很多人上當受騙,為此希財君在這里科普一下,不良信用記錄真的不能花錢消除。
那麼,如何不花錢刪除信用污點呢?
1)把錢還上,繼續使用,五年後自然消除(注意是從你把款項還清後開始算起,所以吶,還錢要趁早)。
2)每年可以免費查2次徵信報告,如果遇到徵信信息錯誤,可以向徵信機構提交異議,要求更正。
Ⅳ 有些小貸公司說徵信可以改 是真的嗎還是騙子
是真的,我們就可以改的
Ⅳ 銀行徵信報告自己改動後貸款這是違法嗎
逗比 這不僅是違法 更是犯罪 欺詐
Ⅵ 朋友用我的徵信報告貸款是騙局嗎
有風險,如果你的朋友還不上,你作為擔保人,還款銀行就找上你追款,他沒辦法還若是銀行起訴你也會連帶責任被起訴。
什麼是個人信用報告?其實,徵信報告分為個人報告和企業報告,報告都是涉及個人和企業的信用的有效記錄。是由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記錄,出具的。記載了個人的基本信息、信用記錄和其它記錄信息。這些徵信報告對於個人和企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現在信用報告用來貸款買房、買車來說,很重要。
如何查找自己的徵信報告
1、 去中國人民銀行網點機器查詢:首先查詢好自己當地的中國人民銀行網點和上班時間,然後帶好自己個人的有效證件,身份證去銀行自助機器查詢。一般查詢徵信報告的人很多,建議避免高峰期去查詢。查詢的時候,只要按照機器提示,刷身份證,然後驗證個人身份信息和頭像,就可以進行現場列印出來,裡面會詳細記載你個人信用情況。
2、 去網上查詢:第一個去現場機器查詢是最快速的方法,如果你不急,可以在網上進行查詢,打開電腦在macbookpro mos14打開網路版本 8.7.5000.4983在網上查詢中國人民徵信中心,進去以後,點擊個人徵信服務,然後按照指示操作,登錄進去,即可以查詢。但是此次只是提交申請,需要次日才能看到,有些慢。
3、 其它渠道查詢:首先可以打徵信中心服務電話,了解哪些商業銀行代理查詢渠道,可以去相關的代理銀行渠道機構,進行查詢個人徵信報告。另外注意的是:中國人們銀行未授權任何第三方app軟體進行查詢信用報告,切不要相信,以免個人信息被盜取,造成損失。
4、 信用報告說明:個人信用報告包含了借錢還錢、合同履行、遵紀守法、違約、欠稅、法院和行政處罰信息,還有其它的醫療失信、社保失信和違法失信等等,報告內都記錄很清楚。
Ⅶ 像這種貸款屬於違法么會不會上央行個人徵信系統,或者該平台能不能查詢到我的個人信息。
網上貸款,只要是要錢的都是詐騙的
網上的各種這個貸 那個借的,大部分是詐騙信息的,,別的基本都是高利貸的玩意的,你上去了就算是被坑了
網上的各種幫你辦手續貸款 辦卡 提額 什麼的,統統的都是虛假的,詐騙的
回復中各種幫你找回 追回的統統都是詐騙的,也不想想,錢進了騙子的兜里還能讓他給弄出來,以為騙子是你那樣的弱智嗎!
不要想著借錢過日子,那不是生活方式的。更不要想什麼靠借別的來還這個,拆東牆補西牆那是行不通的!你也不想想你後面用什麼還,平時連花的都沒的花的,後面用什麼還,還有利息呢,還不是越借越多
你要是沒有穩定收入,不要接觸貸款!要是沒有能保證最少3月無收入還能生活和還貸的存款,不要貸款和網貸!
愛聽不聽的吧!
Ⅷ 貸款被騙 已經報警 上了徵信怎麼處理
你好:貸款被騙並且貸款記錄上報了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建議到人民銀行徵信服務窗口提出異議申請,要求刪除貸款記錄。或者等拿到司法機關的判決書,找數據發生機構,要求刪除了貸款記錄。
Ⅸ 銀行貸款沒還,構成詐騙罪嗎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行為涉嫌貸款詐騙罪,要根據具體情節刑事責任;對於貸款到期因客觀原因造成不能償還,行為人雖然主觀有過錯,但其沒有非法佔有貸款的目的,故不能以貸款詐騙罪認定,而應按借貸糾紛處理。
貸款詐騙罪與借貸糾紛的區別如下 :
第一,如果已經發生了到期不還的結果,要看行為人在申請貸款時,嚴重履約能力不足的事實是否已經存在,行為人對此是否清楚。如果無法履約的原因形成於獲得貸款以後,或者行為人對根本無法履約這一點並不十分了解,即使到期不還,也不應認定為貸款詐騙,而應以借貸糾紛處理。
第二,要看行為人獲得貸款後,是否積極將貸款用於借貸合同所規定的用途。盡管到期後行為人無法償還,但如果貸款確實被用於所規定的項目,一般也說明行為人主觀上沒有欺詐貸款的故意,不應以詐騙論處。
第三,要看行為人於貸款到期後是否積極設法償還。如果行為人僅僅口頭上承認欠款,而實際上沒有積極籌款准備歸還的行為,也不能證明行為人沒有詐騙的故意。
第四,將這些因素綜合起來考慮,才能得出正確結論。因為貸款詐騙犯罪與一般借貸民事糾紛之間的根本區別在於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出於騙取他人財產的目的,而這一目的又必然通過一定行為表現出來。
貸款詐騙罪處罰:
《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的;
(二)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的;
(三)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的;
(四)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或者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詐騙貸款的。
Ⅹ 貸款不還屬不屬於詐騙
如果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行為,即屬於貸款詐騙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的;
(二)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的;
(三)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的;
(四)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或者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詐騙貸款的。
(10)改徵信貸款屬於咋騙嗎擴展閱讀:
案例:貸款不用還也有人信鎮江揚中警方破獲貸款詐騙案
我們自己建立了一個平台,在我們這個平台上貸款,不但不要利息,連本金都不用還。」如果聽到這樣的廣告,你會心動嗎?昨天,記者獲悉,揚中警方成功破獲一起貸款詐騙案。
看似簡單的陷阱,卻有十幾個人在短短的8天內找到騙子團伙,想借這「不用還」的貸款,其中4人被騙8000元。
據警方介紹,今年6月底,騙子團伙中的文某(女)得知揚中的一個朋友缺錢想要貸款,於是便聯繫到了數年前認識並一直在做貸款業務的朱某和張某。
7月1日晚文某等三人來到揚中,找了一家賓館住下並合計著靠貸款騙錢。文某負責拉「客戶」,張某負責登記「客戶」個人信息,朱某負責在「客戶」的手機上下載軟體並貸款。
在文某揚中朋友的介紹下,很快就有「客戶」上門了。3日下午,一個50多歲的「客戶」袁女士找到他們,想用他們「不用還貸款」的平台買一部手機。
於是朱某便使用袁女士的個人信息在正規的購物網站平台注冊並零首付購買了一部價值5288元的手機,並騙她買手機貸款的錢不用還,但是需要交2000元的「平台手續費」給他們。
7日上午,袁女士拿著騙子團伙在購物平台幫她購買的手機,來交約定好的2000元「平台手續費」。嘗到了「甜頭」的袁女士還帶來了她的朋友。
這一次,騙子團伙又找了某個快速貸款APP平台,用受害人的個人信息給她們每人辦理了3000元的貸款,並收取了每人1500元的「平台手續費」。並叮囑她們,如果有人打電話催還貸款,不用理會就行。如法炮製,文某等人順利騙取了4名受害人共計8000元。
8日上午,正當文某等三人打算離開揚中逃之夭夭,不料卻在市區某賓館門口被揚中城東派出所民警一舉抓獲。目前,文某、張某、朱某已被警方刑事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