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對商業銀行來說存款越多越好」,你認為這句話對不對談談你對這種提法的理解。
不對。
銀行的存款是靠利差收入的。如果只有存款,貸款跟不上,等於銀行只付利息而無收入,相當於銀行代人保管財務,同時還要倒付錢,肯定是虧本買賣。
銀行存款多, 並非是絕對的好事,主要有是相對於哪一面來說:
1、對於商業銀行來說,
銀行存款一方面是銀行貸款指標的來源, 你不想想銀行利用很多資源來競爭客戶存款,你就知道其目的了與重要性了;
銀行存款另一方面是銀行的負債類科目,銀行存款利息更是銀行成本的重要組成部份,商業銀行它自己會有一套完美的管理機制, 充分使自己存貸比例協調發展, 產生最大的經濟利益。
2、對於央行來說,人們的銀行存款,和商業銀行的存款都一樣, 央行主要行駛其中央銀行的管理職能,協調全國經濟態勢, 協助國家穩定經濟, 協調發展。
當全國經濟不景氣時, 央行會採取積極的政策手段,加以調控,如採取利率政策,下調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令更多的貨幣注入市場,繁榮經濟。
當全國經濟高漲,有可能產生通貨膨脹時, 央行亦會採取宏觀調控手段, 採取利率政策等手段, 上調銀行存款及貸款利率,緊縮銀根,防止經濟過熱。
3、對於企業來說,銀行存款的增加, 表示企業帳上閑散資金增加,
一方面說明企業的償債能力增加,
另一方面,卻反映了企業的大量資金閑置不用, 浪費企業的資源,降低企業的盈利能力。
所以, 銀行存款增加, 並非絕對是樣好事, 只是相對於哪一方面來說而已。
2. 《商業銀行法》規定,商業銀行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比例( )
75%.在商業銀行法第39條第2款規定:
第三十九條 商業銀行貸款,應當遵守下列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的規定:
(一)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百分之八;
(二)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比例不得超過百分之七十五;
3. 對商業銀行來說,是存款還是貸款重要
呵呵、當前是存款比較重要、因為存款與貸款之間是有比例的、也就是存款保證金率。在只有貸款存款不夠的當下就是存款重要
4. 貸款為什麼還要存款
這是市場化的體現。美國次貸危機期間,數百家銀行倒閉、被收購,銀行倒閉、破產、被收購很正常,這是市場化的體現,中國也同樣要走上這一步,否則銀行只管高吸攬儲、高息放貸款,不顧風險。
中國政府現在沒有能力兜底。中央政府前段時間已經撇清了和地方政府債務的關系,表示不兜底,現在也等於撇清了和商業銀行的關系,表示不兜底,要依靠市場化的存款保險制度來完成。一直依靠政府信用發展的商業銀行到了必須依靠自身信用發展的時候,這是生理斷奶期。
商業銀行的壓力很大。經過前十年的狂飆猛進發展,現在的商業銀行面臨了很多的問題,房地產貸款、地方平台貸款太多,同業業務很猛,表外業務非常大,理財業務利率很高,高吸攬儲,也就是一些銀行已經到了實質上要破產的階段。這個時候公布存款保險制度就是為了迎接可能到來的銀行破產。
改善貨幣信貸供給環境,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由於銀行存在破產可能性,銀行在微觀經營過程中,會增強審慎經營意識,按照市場規律發放貸款,以確保資產安全。銀行審慎經營,可以降低呆壞賬形成數量。
5. "對商業銀行來說,存款越多越好",你認為這句話對不對為什麼
當然不對啊銀行的存款是靠利差收入的。如果只有存款,貸款跟不上,等於銀行只付利息而無收入,相當於銀行代人保管財務,同時還要倒付錢,肯定是虧本買賣。
銀行存款多, 並非是絕對的好事,主要有是相對於哪一面來說:
1、對於商業銀行來說,
銀行存款一方面是銀行貸款指標的來源, 你不想想銀行利用很多資源來競爭客戶存款,你就知道其目的了與重要性了;
銀行存款另一方面是銀行的負債類科目,銀行存款利息更是銀行成本的重要組成部份,商業銀行它自己會有一套完美的管理機制, 充分使自己存貸比例協調發展, 產生最大的經濟利益。
2、對於央行來說,人們的銀行存款,和商業銀行的存款都一樣, 央行主要行駛其中央銀行的管理職能,協調全國經濟態勢, 協助國家穩定經濟, 協調發展。
當全國經濟不景氣時, 央行會採取積極的政策手段,加以調控,如採取利率政策,下調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令更多的貨幣注入市場,繁榮經濟。
當全國經濟高漲,有可能產生通貨膨脹時, 央行亦會採取宏觀調控手段, 採取利率政策等手段, 上調銀行存款及貸款利率,緊縮銀根,防止經濟過熱。
3、對於企業來說,銀行存款的增加, 表示企業帳上閑散資金增加,
一方面說明企業的償債能力增加,
另一方面,卻反映了企業的大量資金閑置不用, 浪費企業的資源,降低企業的盈利能力。
所以, 銀行存款增加, 並非絕對是樣好事, 只是相對於哪一方面來說而已。
6. 商業銀行存款是否越多越好
存款是銀行的負債業務,有了存款,銀行才能經營資產業務,如發放各類貸款。現在我國的大部分商業銀行的主要利潤還是靠存貸差,也就是貸款的收益減去存款付給客戶的利息支出。但是銀行不能將所有的存款都拿去放貸款,因為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有存款准備金的制度,存款准備金,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准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准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備金率。所以客戶的存款越多,商業銀行能放出的貸款才越多,也就是能掙更多的收益。所以最近商業銀行對存款這么渴求,就是因為貸款額度在政策的調控下(比如央行上調存款准備金率)變得非常緊張,商業銀行需要更多的存款來擴充自己的貸款額度。
基本上可以這么簡單理解。
7. 商業銀行的 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 比例不超過75%怎麼理解
商業銀行的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比例不超過75%的意思是:貸款總額與吸收的存款這比要小於75%。比如某銀行總共吸收了1億元存款,則該銀行最多可以放款7500萬元貸款。
「存貸比」應該稱為「貸存比」,是銀行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比率。從銀行盈利的角度講,貸存比越高越好,因為存款是要付息的,即所謂的資金成本,如果一家銀行的存款很多,貸款很少,就意味著它成本高,而收入少,銀行的盈利能力就較差。
8. 商業銀行的存款是不是越多越好,為什麼
當然不是的,存款對銀行來說就是負債,是算在計息負債上的,如果銀行有大把的存款,卻無法把錢借貸出去的話,那就會影響到銀行的資金使用的效率,從而影響盈利;
如果銀行為了能盡可能多的把錢借貸出去而降低風險控制的話,當宏觀經濟一有波動時,就很容易造成大量的呆壞帳,,那可就是滅頂之災了。
(8)貸款多了與商業存款擴展閱讀:
一般而言,資本過多,相對應的資產、利潤和股東收益及員工分配就會減少,對商業銀行的市場競爭力、員工吸引力就會降低,比如按照8%資本充足率靜態計算的話,增加1元的資本相當於減少其12.5元的風險資產,相應地利潤就會減少,並且長遠來說,對商業銀行的發展潛伏著極大的隱患和風險。
事實上,如果經營管理不善,再多的資本也抵不過市場的風險。
將於2006年在發達國家實施的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確立了三大支柱——最低資本充足率要求(8%)、監管當局的監督檢查、市場約束。這個最新的資本協議對於資本充足性的要求是有差別的,允許計算資本充足率的分子與分母在不同的商業銀行有不同的演算法。
比如風險管理能力強的商業銀行,允許其使用內部評級法自行計量和確定資本。
此外,它還明確提出,對風險控制能力強、內部控制完善的商業銀行可以適當降低資本要求。
事實上,發達國家的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是不同的,對國際活躍銀行而言,一般都在10%以上;對只在國內經營的銀行而言,8%左右即可;對有存款保險的商業銀行資本充足要求比沒有加入存款保險公司的商業銀行要求會低一些等等。
9. 為什麼說「商業銀行存款准備金增加量等於貸款和投資增加的量」,請詳細解釋一下。
存款准備金,就是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根據法律的規定,要求各商業銀行按一定的比例將吸收的存款存入在人民銀行開設的准備金賬戶,對商業銀行利用存款發放貸款的行為進行控制。
商業銀行繳存准備金的比例,就是准備金率。
現在的准備金率是8%,在8月15日,要提高到8.5%,就是說,你存100元錢到銀行,銀行要拿出8.5元存入人民銀行。
存款准備金主要是控制商業銀行的信用創造能力。通俗的說,就是現在商業銀行貸款放的太多了,怕造成社會信用膨脹,把一部分錢吸收到人民銀行里來。對普通百姓來講,影響不是太大。
希望採納
10. 銀行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比例不得超過多少
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比例不得超過百分之七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