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宗商品價格重回快速上漲通道,專家對此做出了哪些分析
2021年第二季度大宗商品價格快速重回上漲的態勢,其中原油、鐵礦石、銅鐵以及一些農產品的價格持續上漲,突破近五年來最高的區位。而一些專家做出了預測,近期大宗商品的價格還會出現大幅的上漲。而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炒作影響,當前市場很難形成超級周期。
目前全球經濟復甦情況依舊不是很穩定,大宗商品的供應兩端並未出現整體趨勢變化,價格的上漲是沒有基準基礎的,而不少大宗商品都是以美元計價,由於美國的貨幣政策尚未明確,所以大宗商品的價格上漲幅度和跨越周期也並不會過長。不過目前大宗商品價格一再的上漲需要引起人們的警惕,警惕出現超級周期,避免市場的過熱現象,相對減緩供需之間的速度。
② 如何查閱大宗商品價格及走勢
這個是沒辦法查的,全靠自己的技術跟經驗。
③ 如何通過基本面來分析大宗商品行情
沒有辦法通過基本面來分析大宗商品行情,因為基本面分析是針對一家實體公司或國家而言的,每家公司(每個國家)都有各種具體的財務數據可供查閱,進行具體地分析。而大宗商品純粹是一種獨立的品種,甚至是某些交易所創造的交易性金融產品,更何況又具有世界性投機炒作的屬性,根本沒辦法進行基本面的分析。
我善意地提醒你,作為金融投資理財產品,最保險和最賺錢的投資品是公司股票,其他一切金融投資品我們看到的都是表象而非實質。因為股票的背後都有一家實實在在的公司。
④ 哪些因素如何影響國際大宗商品價格
大宗商品是指可進入流通領域,但非零售環節,具有商品屬性用於工農業生產與消費使用的大批量買賣的物質商品,具體包括原油、有色金屬(銅、鋁、鋅等)、農產品等。
影響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的因素:
1、美元走勢
國際大宗商品採用美元定價,美元走勢自然也會在相當大程度上產生影響。
2、流動性
大宗商品除了商品屬性還有金融屬性,就像股票一樣,市場流動性是否充裕對價格走勢影響很大。
3、市場需求
市場需求的變化將直接影響大宗商品價格的變化
⑤ 影響大宗商品價格的因素有哪些
一、美元匯率影響 (最直接)
美元匯率也是影響銀價波動的重要因素之一,各國的貨幣政策與大宗商品價格密切相關。
大宗商品基本都是美元定價,美聯儲加息後,美元升值,假設大宗商品價值不變,計價的美元更值錢,大宗商品價格就低了。
例:當某國採取寬松的貨幣政策時,由於利率下降,該國的貨幣供給增加,加大了通貨膨脹的可能,會造成大宗商品價格的上升。
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因素
二、供需關系
大宗商品是基於供求關系的基礎之上的。如果大宗商品的產量大幅增加,大宗商品會受到影響而回落。
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因素
三、通貨膨脹
從大宗商品長期走勢來看,每年的通脹率若是在正常范圍內變化,那麼對大宗商品的波動影響並不大。只有在短期內,物價大幅上升,引起人們恐慌,貨幣的單位購買力下降,大宗商品價格才會受其影響。
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因素
四、國際貿易、財政、外債赤字
在債務鏈中,不但債務國本身發生無法償債導致經濟停滯,而經濟停滯又進一步惡化債務的惡性循環,就連債權國也會因與債務國之關系破裂,面臨金融崩潰的危險。這時,各國都會為維持本國經濟不受傷害而大量儲備大宗商品,引起市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
還有政治、經濟、技術等。
⑥ 如何去分析大宗商品
我只能介紹一下分析大宗商品期貨價格的共同方法。
大宗商品的價格從根本上說是由他的供需關系決定的。包括產量、需求、生產成本、進出口、庫存、運輸、季節性特徵、現貨貿易特點、政策因素、貨幣通脹因素、交易制度因素等等。
從期貨盤面的角度,資金推動是直接因素,多依賴於技術分析。價格趨勢、持倉量、成交量、時間周期、心理因素、周邊市場環境,等等。
實際上大宗商品的期貨價格是市場綜合了各種因素的反映,期間此消彼長。對於資金不是很大的投資者,可以選擇技術分析為主。對於資金較大的投資者,更要關注基本面因素。
⑦ 大宗商品的暴漲,漲價背後原因及影響有哪些
今年以來大宗商品價格變化認為,多個品類輪動上漲是主要特點。繼鋼材等“黑色系”大宗原材料價格從去年12月率先啟動漲勢後,包括飼料類原材料、石油化工類以及有色金屬等類原材料價格輪番上行。
國內市場投資者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一旦某類資產價格受到高度關注,投資者就習慣湧入這一市場,從而進一步放大短期的漲跌幅。經過監管部門的“降溫”措施,鋼材、鐵礦石及焦煤、焦炭等品種隨後一度連續大跌,螺紋鋼期貨價格一周內最大下跌近9%,鋼鐵產業鏈跌幅最大的焦煤品種同期則大跌11%。不過,隨著投資者的擔憂情緒逐漸釋放,後續主要品種依舊回升。價格紛紛收在6%跌停板上;焦炭跌5.27%,焦煤跌3.77%。
對於大漲大跌中最受影響的下游企業,當前亟須利用多種有效工具對沖市場的風險,尤其是補齊期權等簡便工具的短。同時,鼓勵企業“走出去”,要藉助“一帶一路”加強布局,對沖大宗商品價格低位反彈的影響。此外,專家認為還需合理引導行業企業,貫徹落實“三去一降一補”的供給側改革任務,即“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避免過剩產能死灰復燃,從而刺激大宗商品價格漲跌。
⑧ 有研究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的人嗎
具體是什麼大宗呢?要看盤子的大小,這些年一直在研究黃金外匯,大宗也研究過幾年,後來因為流通性的問題選擇了外匯和股票
⑨ 大宗商品現貨價格走勢歷史數據
作為投資者,如果想在鋼材期貨交易中獲利,對於鋼材期貨基本面的透徹研究就顯得非常必要。因此,如何把握鋼材期貨價格走勢是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 把握鋼價走勢主要看三個方面:成本、供需關系、市場信心。 煉鐵的生產成本構成主要為原材料(球團、鐵礦石等)、輔助材料(石灰石、硅石、耐火材料等)、燃料及動力(焦炭、煤粉、煤氣、氧氣、水、電等)、直接工資和福利、製造費用、成本扣除(煤氣回收、水渣回收、焦炭篩下物回收等)。在上述這些成本構成中,鐵礦石和焦炭的比重各占煉鋼成本的30%左右。我國鐵礦石產量雖然非常大,但是由於品位較低,所以我國鐵礦石資源的對外依存度很高。全球80%的鐵礦石貿易量掌握在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這三家鐵礦石巨頭手中,進口的鐵礦石又分為長協礦和現貨礦,長協礦的價格每年會通過談判機製得出新的基準價格,掌握鐵礦石的長協礦和現貨礦價格水平和發貨量對於鋼價的成本估算非常有價值。焦炭作為煉鋼過程中的重要原料,基本由我國國內供給,不需要進口,這和我國的煉焦煤儲量大有著密切的關系。焦炭價格的波動對於鋼價的影響也非常明顯。鐵礦石價格、庫存焦炭價格和庫存、發電量與電價、波羅的海海運指數,以及人均工資等都是影響鋼價波動的主要因素,掌握這些成本構成的及時信息就能估算出鋼價的成本,對於把握鋼價走勢就提供了基礎。 了解了鋼材的成本構成後,核心的分析內容就是研究鋼材的供需關系。鋼材的供需與其他工業商品大致相同,主要包括鋼材的產量、進出口量、庫存與下游需求。投資者只有深入分析鋼材的供需關系才能對於鋼價走勢提供有價值的研判參考。2008年7月開始,鋼價見頂回落,跌勢一直持續到2008年10月中旬中央4萬億投資計劃公布才企穩反彈,主要還是因為前期的鋼價暴跌,導致各大鋼廠紛紛限產保價,壓縮鋼材的產量,庫存水平也持續下降,而下游需求終端則持觀望態度,減少採購,那麼在4萬億投資計劃實施後,導致了需求的集中釋放,而產量和庫存則處於較低水平,於是促成了這波鋼價的強力反彈。鋼價反彈在2009年2月初結束重新進入下跌通道,主要原因為鋼廠逐步恢復生產,導致鋼材供給量持續放大,而貿易商結合春節因素看多後市,瘋狂囤貨,導致全國的鋼材庫存水平在2月份創下歷史新高,而下游需求終端在庫存水平達到理想水平後,實際需求並未見起色。由此可見,鋼價的供需關系是決定鋼價走勢的根本因素,從供給來看,主要關注鋼材的產量、進出口量、鋼廠的限產、調價、庫存水平以及不同品種的相關數據。鋼材需求端主要包括房地產、基礎建設、機械、汽車、船舶、能源採集、加工設備等,所以要關注房地產的開工面積、固定資產投資額、汽車產量、進出口量等下游需求數據。結合供給的情況判斷供需關系,對於投資者研判鋼價走勢將非常有幫助。 鋼價的波動除了受成本和供需關系的影響之外,市場的信心也起著非常大的作用,2008年10月中旬,4萬億的投資計劃公布實施就給市場打了一針強心劑,鋼價受其提振,持續反彈,幅度高達30%,此類政策的推行、全球經濟走勢的預期都將直接影響鋼材價格的波動。 鋼材期貨投資者除了通過做多、做空交易賺取利潤外,還可以關注鋼材期貨的套利交易,從時間來看,在上海期貨交易所不同月份的鋼材期貨合約之間可以進行跨期套利;從空間上來看,可以利用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鋼材期貨合約與國外交易所或者國內電子盤遠期市場進行跨市場的套利。鋼材套利交易由於風險較小,收益穩定,所以非常適合那些追求穩定收益的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