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苯胺和吡啶鹼性如何比較理由
吡啶的鹼性強於苯胺。
吡啶氮原子上的未共用電子對可接受質子而顯鹼性,吡啶中氮原子上的未共用電子對處於sp2雜化軌道中,其s軌道成分較sp3雜化軌道多,離原子核近,電子受核的束縛較強,給出電子的傾向較小,因而與質子結合較難,鹼性較弱。
苯胺中的N近乎sp2雜化(實際上還是sp3雜化),孤對電子占據的軌道可與苯環共軛,電子雲可分散於苯環上,使氮周圍的電子雲密度減小,因此苯胺的鹼性更弱。
苯胺好吡啶的區別為:
1、鹼性不同
吡啶氮原子上的未共用電子對可接受質子而顯鹼性,苯胺中的N近乎sp2雜化(實際上還是sp3雜化),孤對電子占據的軌道可與苯環共軛,因此苯胺的鹼性弱於吡啶。
2、結構和物理性質不同
苯胺由苯環和氨基組成,無色或微黃色油狀液體,有強烈氣味。吡啶是含有一個氮雜原子的六元雜環化合物,可以看做苯分子中的一個(CH)被N取代的化合物,無色或微黃色液體,有惡臭。
3、應用范圍不同
苯胺是最重要的胺類物質之一,主要用於製造染料、葯物、樹脂,還可以用作橡膠硫化促進劑等。它本身也可作為黑色染料使用。其衍生物甲基橙可作為酸鹼滴定用的指示劑。
吡啶除作溶劑外,吡啶在工業上還可用作變性劑、助染劑,以及合成一系列產品(包括葯品、消毒劑、染料、食品調味料、粘合劑、炸葯等)的起始物。吡啶還可以用做催化劑、緩蝕劑,吡啶對金屬起到緩蝕作用,利用其吸附作用達到緩蝕作用。
Ⅱ 吡啶和吡咯鹼性比較
吡啶鹼性強。
原因:由於吡咯中的N原子上孤對電子參與環的共軛體系,使N原子的電子雲密度降低,使N-H鍵電子向N原子方向偏移,使吡咯具有一定的酸性,能與KOH作用生成鹽;吡啶分子中的N原子上孤對電子處在sp2雜化軌道上,未參與環的共軛,因此吡啶鹼性強,。
(2)吡啶鹼的價格走勢圖擴展閱讀
吡咯危險特性: 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氧化劑可發生反應。高溫時分解,釋出劇毒的氮氧化物氣體。流速過快,容易產生積聚靜電。容易自聚,聚合反應隨著溫度的上升而急驟加劇。
吡啶危險特性: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參考資料
網路-吡咯
網路-吡啶
Ⅲ 為什麼咪唑比吡啶鹼性強
可不可以理解為咪唑是仲胺,而吡啶是叔胺,所以咪唑的鹼性更強?
Ⅳ 吡啶和氨的鹼性哪個強
吡啶氮原子上的未共用電子對可接受質子而顯鹼性。吡啶的pKa為5.19,比氨(pKa9.24)和脂肪胺(pKa10~11)都弱。
Ⅳ 吡啶和吡咯的鹼性哪個強為什麼
那麼吡啶和吡咯鹼性到底哪個更強呢?首先我們要知道,吡咯中的氮原子上孤對電子參與環的共軛體系,使單原子的電子雲密度降低,使氮氫電子向氮原子方向偏移,這時吡咯具有一定的酸性;吡啶分子中的氮原子上孤對電子處於sp2雜化軌道上,沒有參與環的共軛,它能作為電子給予體接受質子,因此吡啶顯鹼性。由此可見,吡啶的鹼性要比吡咯的鹼性強。
吡咯是呈酸性的,而吡啶是呈鹼性的,純正的吡咯是無色或帶黃色的液體,在長期儲存過程中易受到光的作用而聚合,並轉為棕色,吡咯的味道是果仁和脂類暖的甜果味,吡咯的衍生物廣泛用作於有機合成醫葯、農葯、香料等的原料,也用於有機合成及制葯工業,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葯品裡面都會含有吡咯。
而相對於吡咯而言,吡啶由於味道的特殊性,一般用於製造維生素,磺胺類葯,殺蟲劑及塑料等,而且我們一定要記住吡啶可以致癌,如果我們在葯物中發現了吡啶的身影,在熟悉了吡啶的特性之後,可以詢問醫生會不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可不可以用其他的葯物來代替。
Ⅵ 吡啶與嘧啶的鹼性比較
嘧啶(pKa=1.3)象吡啶一樣是缺電子的芳環,而咪唑(7.0)是富電子的芳環,所以後者的鹼性強。
Ⅶ 純鹼價格走勢圖在哪查看啊
很簡單,到南風金融網啊
Ⅷ 吡啶鹼類有哪些性質
焦油中的吡啶鹼類主要是高沸點的吡啶衍生物和喹啉衍生物,它們的沸點多在160℃以上,稱之為重質吡啶鹼類。目前,我國提取其中的2,4,6-三甲基吡啶和工業喹啉。吡啶鹼類能與水互溶,溫度越高,溶解度越大,而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則越難溶。吡啶具有弱鹼性,可與硫酸或醋酸形成絡合物,在餾分中與酚類也能形成絡合物,但這些絡合物不穩定,很容易分解。吡啶鹼類具有臭味,但隨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加而減弱。
Ⅸ 是什麼吡啶鹼
吡啶鹼系含氮單 (雜) 環化合物。吡啶鹼與喹啉類化合物一起統稱焦油鹼。是高溫煤焦油加工產品中的鹼性物質, 主要有吡啶、甲基吡啶、二甲基吡啶和三甲基吡啶等。吡啶鹼存在於煤焦油的輕油餾分、酚油餾分以及焦爐煤氣凈化所產生的剩餘氨水和半直接法制硫酸銨的母液中。吡啶鹼在煤焦油中的含量為0.2~0.3%。吡啶鹼均為具有特殊氣味的無色液體,可溶於水、乙醇、乙醚和苯等有機溶劑。
吡啶的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有強烈刺激性;能麻醉中樞神經系統。對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濃度吸入後,輕者有欣快或窒息感,繼之出現抑鬱、肌無力、嘔吐;重者意識喪失、大小便失禁、強直性痙攣、血壓下降。誤服可致死。
慢性影響:長期吸入出現頭暈、頭痛、失眠、步態不穩及消化道功能紊亂。可發生肝腎損害。可引起皮炎。
毒性:屬低毒類。
急性毒性:LD501580mg/kg(大鼠經口);1121mg/kg(兔經皮);人吸入25mg/m3×20分鍾,對眼結膜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32.3mg/m3×7小時/日×5日/周×6月,肝重量系數增加;人吸入20~40mg/m3(長期);神衰、步態不穩、手指震顫、血壓偏低、多汗,個別肝腎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