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香港交易所渦輪保護投資者

香港交易所渦輪保護投資者

發布時間:2021-12-11 18:01:37

㈠ 內地投資者投資香港股票有哪些注意事項

投資者參與滬港通採用人民幣進行交收。內地投資者僅限於買賣港股通標的范圍內的聯交所上市且以港幣報價的股票,以人民幣進行交收。香港投資者僅限於買賣滬股通標的范圍內的股票,並以人民幣進行交收。
港股是指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香港的股票市場比國內的成熟、理性,對世界的行情反映靈敏。如果國內的股票有同時在國內和香港上市的,形成「A+H」模式,可以根據它在香港股市的情況來判斷A股的走勢。

㈡ 香港恆生指數窩輪到期賣不出去怎麼辦

恆指窩輪可分為恆指認購證(call輪)和恆指認沽證(put輪)。以恆指認購證為例,假如持有到期,假如相關資產價格(結算價)高於認購證(call輪)的行使價,認購證將會被行使,投資者則可以收取當中的剩餘價值。如果資產價格與行使價差距越大,所獲得的差額也越高,意味著所獲得的利潤也越大。相反,如相關資產的價格(結算價)在到期日時候低於行使價,該認購證(call輪)就會失效,投資者則損失所投入的金額。窩輪有個概念叫「打和點」,打和點就是斷定投資者在什麼水平才能獲利;其計算方法等於認購證價格乘以換股比率,加上行使價,而所需的相關費用也對回報有所影響

就恆指認購證而言,結算預定於相關認購證所預定的到期日月份的恆生指數期貨合約的最後結算價為計算。「指數期貨合約」是根據香港期貨交易所的買賣股票指數期貨合約規例012條以及恆生指數期貨的合約細則釐定。

留意窩輪並非在到期日停止買賣,而是在到期日前三個交易日便停止買賣

㈢ 港交所20多年最重大改革是什麼

香港市場迎來20多年以來最重大改革。香港交易所(00388.HK,下稱「港交所」)12月15日宣布,正式拓寬現行上市制度,允許「同股不同權」的公司在主板上市。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稱,此次改革將為投資者帶來更多選擇,讓香港這個金融中心更有全球競爭力。市場人士表示,允許「同股不同權」可以吸引更多「新經濟」公司赴港上市,對香港市場百利無害。

而創業板上市的審批權力也發生了變化。審批創業板上市申請的權力將由上市科交給上市委員會,收回審批權的時間為2018年就上市委員會決策制度進行咨詢有結果後。

除了創業板的門檻有所提高,主板的上市門檻也有提高。港交所規定,將主板上市申請人在上市時的預期最低價值由2億增至5億元,並將主板公司在上市時的最低公眾持股價值由5000萬增至1.25億港元。

如何做好投資者保護

在2014年,香港熱議「同股不同權」時,很多市場人士質疑,與美國市場不同,香港並沒有「集體訴訟」制度,一旦實現「同股不同權」,很多小股東的利益可能會被控股股東所侵害,因此在當時,「同股不同權」在市場上反對聲音很高。

對此,李小加稱,在新的規則中,現有規則對於如何保護小股東的利益不受控股股東侵害所涉及的投資的保護措施,絲毫沒有因為引入「不同投票權」架構而改變或者減少,上市規則中新增的章節只是改變了以前只允許通過資本投入來獲取控股地位的規定,現在允許「新經濟」公司通過合同(即公司章程)形式來獲取控股股東地位,為了應對未來有可能出現的新問題、新風險,新的章節還將對這一權利設定更具針對性的特殊投資者保護措施。

明年一季度,港交所計劃推進上市規則的細則咨詢,計劃制訂出全面、完善的細則規定,實施最有利於香港市場發展,最能保持香港國際競爭力的方案,尤其是一定要設定好相應的投資者保護措施。

高盛股票資本部中國區主管王亞軍稱,從監管的角度來說,「同股不同權」不會帶來大比例的虛假公司,目前香港的市場淘汰率大約在5%至10%,不管什麼樣的市場都會有不好的公司,但「新經濟」公司不一定就會比傳統企業更高。實際上,目前很多科技公司都是依託於實體經濟的,滿足人類基本需求的,只是模式比較新穎,所以出現泡沫的可能性不大。

王亞軍稱,這一波上市的互聯網公司與2000年的有本質的區別,2000年時,互聯網公司都是純互聯網的公司,但發展到現在,很多上市的互聯網公司都有一個本質的共同特點,就是這些公司解決的還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互聯網只是一個平台,這些公司透過互聯網,來改變用戶的體驗和效率,同時也改變企業運營效率,所以這不存在泡沫的問題,因為人類背後最基本的需求是不會改變的。

「新經濟」公司對香港市場百利無害

王亞軍在接受第一財經獨家專訪時稱,香港市場需要與時俱進,修改一些規則來吸引「新經濟」公司赴港上市,在過去幾年,香港的IPO集資額連年達到全球最多,但這個數據的本質,實際上是受益於內地國企改革紛紛赴港上市的,而且國企到H股上市的體量也非常大,幫助了香港市場在IPO的集資總額上連年獲得「全球集資王」的稱號。

與此同時,內地的「新經濟」公司也在孕育發芽。王亞軍稱,這些「新經濟」公司將會給香港市場出一個難題,因為民企可以選擇上市地點,比如去美國,或者去A股,這些民企考慮上市地點的因素主要會是香港市場有什麼條件是具有吸引力的,除了香港離內地比較近,文化比較接近以外,是否還有其他因素可以吸引這些民企。

王亞軍稱,以「同股不同權」為例,對於某些大型科技公司,隨著企業的發展,不斷在融資,但創始人的股權卻不斷地被攤薄,而這些創始人又是核心人物,不能失去控制權,此次「同股不同權」改革針對的就是這類公司,因為如果沒有這個制度,這些公司都只會考慮美國市場。

有市場人士對第一財經稱,在2014年,阿里巴巴要赴港上市時,香港曾經因為「同股不同權」引發巨大爭議,當時很多市場人士不願意為了一家公司改變上市規則,但是目前,隨著越來越多的「新經濟」公司要赴港上市,港交所必須為一堆公司改變,否則將失去市場競爭力。

王亞軍稱,從明年開始,香港市場不僅要和海外市場競爭,還要面對內地市場的競爭,隨著A股上市排隊等候時間越來越短,一旦A股的上市等候期變成6個月,那麼香港市場的時間優勢就會變得很微弱,縱使香港市場有健全的法律體系,專業的從業人員,但能不能抓住這一波「新經濟」公司的上市浪潮,就會面臨很大挑戰。

盡管面臨多重挑戰,但是從市場的反應來看,目前香港市場已經開始變得有吸引力,李小加稱,很多「新經濟」公司對於香港的上市機制改革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近期,港交所已經收到了越來越多「新經濟」公司有關赴港上市的查詢。有外資投行人士透露,目前多家投行排隊等待上市的公司數目,是過去幾年每年平均數的2倍以上,而且有很多「互聯網+」概念的公司。

王亞軍稱,明年會有很多科技類公司到香港上市,尤其是金融科技公司,上市數量可能會很多,因為金融科技股的本質是金融,在香港市場金融類股份是很受認可的。而且,目前很多金融科技股的創始人,都是國內發家的,這些人沒有很強的美股情節,而且從文化和理念上來說,他們更能接受香港市場,這也是明年對於香港新股可以期待的地方。

王亞軍預計,香港市場明年集資額有望達到400億至500億美元,是2009年以來的第二高,而且很多公司都是來自TMT行業。王亞軍稱,希望香港可以抓住機會,制定詳盡的計劃,看清楚未來,業界對於香港市場能否成為孕育科技巨頭的發源地抱有很大期望。

利民就好。

㈣ 為什麼香港交易所說馬雲的阿里合夥人制度對投資人很不公平

我覺得其實還是挺公平的,這個只不過是他們看不慣,嗯,阿里巴巴的一種方式罷了。

㈤ 我是第一次買賣香港渦輪請問如何操作

1續存期內可以像股票一樣自由交易博取差價;2、行權期內你的理論收益是(160-92.6)x4萬x0.92593.但這需要你行使權利——也就是說要再拿出92.6x4萬這么多錢去買入正股香港渦輪4萬x0.92593股,然後再按當天的市場價賣出方可產生實際收益;3、到期你不行權,權證作廢你的損失就是990元。

㈥ 請問一下有關交易港股渦輪期貨方面的詳細資料嗎交易模式,市場的供求等與A股有哪些區別呢

渦輪的玩法
香港投資者相當熟悉的「渦輪(權)」,即權證,warrant(也有譯作窩輪,中金在線注),音譯是也。即使念起來可能有些古怪,但如果你打算順著火爆的港股市場在認購權證上玩玩投機的話,香港的渦輪玩法將是你的必修課。事實上,這個英譯名相當妥貼,即保留了英文發音,又帶出了另一層意思,渦輪就像turbo那樣帶給你刺激的速度――賺錢的速度。
權證有權證的玩法,渦輪有渦輪的玩法
如果把A股市場上的權證還叫權證,而把香港權證稱為渦輪的話,這二者存在著的一些差別應引起投資者的重視――畢竟玩法不大一樣。
其中最大的區別之處是,香港渦輪是由投資銀行而非上市公司本身發行,具有發行資格的投行能針對任何一支正股創設渦輪,比如2005年建設銀行(發行價2.35)甫一上市,包括瑞士第一波士頓、法國興業證券、瑞士銀行等13家渦輪發行商一共同推出24隻建行渦輪,其中有22隻為認股證,行使價在2.38港元至2.88港元之間;瑞士銀行及法國巴黎銀行各推出一隻認沽證,發行價分別為0.33港元與0.26港元,行使價分別為2.68港元與2.63港元。用手運算下認沽證的行使價與發行價就能獲得這樣的信息,即使看空建行的投行也認為其不會跌破2.35港元的底線。而在當日以12.9%的溢價購入建行認股權的投資者則相當看好――這個數字意味著認股證行使價格的加上認購證的發行價已經高於建行當時價格12.9%。
港產渦輪的風險稍低
撇除權證本身的風險,香港的渦輪市場的非系統性風險可能會比國內低?你相信嗎?首先,只要是渦輪投資就有風險,比如一隻認購權到期時正股價格儼然位於行權價之下,那麼你只能自認倒霉買到了一文不值的渦輪。但從溢折價率來說,香港渦輪一般不會與理論價格相差太多,百分之二三百的溢價率大約只現於A股市場――假如一隻渦輪的溢價率是100%,那麼它的實際價格高於理論價格一倍,以杠桿為5計算,正股要漲20%才能讓這支渦輪不至於「報廢」。由於香港採用坐市商制度,如果權證估價過高,發行商就會無限發行增加供給來平抑價格,但如果太低,投資銀行就會買進並且把它注銷掉。在國內大多數是首發式權證,比如招商銀行的權證,可能總市值就幾千萬,極有可能被炒家控制。
渦輪其實很簡單
在全球資本市場上,權證是一個極其風靡的交易工具,以德意志交易所最為典型,截止今年4月底,上市公司只有797家,但同期掛牌的衍生權證數量卻高達32276隻。
看好或者看衰正股是買賣渦輪的原動力,其實很簡單,香港的許多個人投資者,已經不把認股權證看成是復雜的金融衍生產品,而是最普通、最平常的一種投資工具。歸根結底還是還是看正股的基本面和盈利能力。比如神華已經在兩三個禮拜之內上漲了30%,你可能感覺能繼續表現,或者後繼乏力,在這兩種判斷之下投資者分別選擇了認購權和認沽權,
數日後,神華表現勇猛,則後者就屬於「把渦輪炒沒了」的那撥。
渦輪的期限一般為3個月至18個月,一旦存續期滿將因行權而消失。而股票只要不退市可以一直存續,即使退市到三板,也可能有每股幾角或幾分錢,而渦輪到期不行權或不結算就分文不值了。最吸引投資者的莫過於渦輪的收益,在極強的杠桿效應作用下,權證盈利時有可能達到成百上千倍。

㈦ 一般港股投資者如何做空股票

一、港股的確是可以做空的,但做空港股的一般都是機構,而非個人投資者。畢竟個人投資者是股票市場的弱勢群體,若個人投資者參與做空的話,風險是相當大的,很容易遭受巨大損失。即使對於機構而言,做空的風險也是很大的。
二、
1、港股做空對資金量有要求

賬戶裡面必須有50萬的保證金,之後在券商借票賣出,等股價下跌後再買回來還給券商。借票需要支持利息,而且不是所有股票都可以做空,有很多股票在市場上借不到,有點類似內地的融資融券。

2、賣空提價交易規則(uptick rule)

在做空股票交易時,禁止使用前成交價或低於前成交價的價格拋售股票。

根據報升原則,當前一筆成交價為10元,賣空價格必須高於10元;當前一筆成交價未變但高於更前一筆成交價時,如最近一筆交易報價保持10.15元未變,但此前的成交價為10元,投資者可以10.15元賣空。報升原則旨在防範做空者有意砸低市場價格。

3、嚴禁未借入證券的「裸賣空」

港股不允許裸賣空,也就是不允許無券的情況下直接賣空。要賣空必須融券賣出,也就是投資者開戶券商必須有相應的股票可供借出賣空,即使某隻股票港交所允許賣空。因「裸賣空」可能短時間虛增證券數量,對市場穩定性造成較大幹擾。

4、限制可賣空證券范圍

並非港股每隻股票均可進行賣空操作,港交所將定期更新可進行賣空的指定證券名單。截至2020年8月6日,總計共有869隻股票和ETF可供賣空。這些標的的市值和成交額已經覆蓋到了全市場的90%以上。

5、做空證券的篩選機制和標准

1、在交易所買賣的股指期貨期權成分股、部分ETF基金和做市證券。

2、市值不少於30億港元且過去12個月換手率不低於 60%的股票。

3、新上市不超過60個交易日,但公眾持股市值在上市第二日開始的20個連續交易日不少於200億港元、總成交量不低於5億港元的股票。

綜上所述,剛上市的垃圾股,仙股是不能隨意賣空,只有納入賣空名單的股票才在能借入股票的情況下做空。

至於做空港股的方法,除了直接做空股票,還有就是買股票的衍生品,比如認沽證和熊證,通過認沽證熊證進行做空交易。

牛證就是看漲、熊證就是看跌。他們都是依託於某個正股由投資機構發行的,而且通過認沽證熊證進行做空交易成本會便宜點。牛熊證自帶杠桿,收入和風險幅度也會比較大,請注意風險。

㈧ 渦輪、牛熊證和正股之間有什麼聯系

(1)牛熊證為杠桿買賣正股方向的產品,與相關資產的價格變動比例為一比一,即對沖值(Delta值)等於一。這和窩輪不一樣,牛熊證價格一般不受引伸波幅的影響及時間值耗損,在訂價上的爭議必較窩輪輕。

(2)牛熊證有收回價,而窩輪沒有收回價,只有時間成本。在正股股價不變的情況下,持有窩輪時間越長,價格就越低。牛熊證則附有強制性回收機制,每一隻牛熊證都有一個回收價。如果相關資產在到期前觸及回收價,牛熊證便會立即停止買賣及被收回,隨後發行商便會將剩餘價值發還予投資者。

(3)正股上漲,牛證上漲;正股下跌,牛證下跌;正股下跌,熊證上漲;正股上漲,熊證下跌。

(4)當正股價格在牛熊證到期前觸及回收價,發行商必須立即收回並終止牛熊證的買賣,那即是說,牛熊證會頓時變成廢紙。

(8)香港交易所渦輪保護投資者擴展閱讀

"窩輪",是香港股票市場上一種風險極高的投資產品,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權證,實際上是英文"WARRANTS"的譯音。

"窩輪"專業的名稱應該是"認股證",認股證還包括股票認股證,而它本身則是期權的一種。

牛熊證是近年新興的熱門投資工具,與認股證相類似,同樣有行使價丶到期日丶兌換比率等條

牛熊證與期指買賣相似,牛熊證的財務費用則可比擬投資者向發行商借取金錢買入/沽出相關資產而付出的費用,並獲取杠桿效應。

牛證看好,熊證看淡;與認購證看好,認沽證看淡相似。

認股證及牛熊證的分別為牛熊證設有強制收回機制,相關資產價格觸及牛熊證之收回價時,牛熊證便會被收回。

投資者無須補倉,損失上限為最初投入購買牛熊證的資金。

牛熊證推出初期,不少投資者未能分辨認股證和牛熊證,不時出現牛熊證被收回後才知道買入的並非認股證而是牛熊證。

㈨ 港股渦輪與權證有什麼區別

窩輪與內地權證有什麼區別?窩輪與內地權證的6大區別
1、發行主體不同
現時國內A股最初上市的權證全部都是公司性質的認股權證,即股本認股證。其發行人主體為公司本身,作為一種集資或激勵員工的手段,是目前較為流行的企業管理方式,各類企業都可以運用。一般為認購證,大多數是不能上市交易的,個別情況如上市公司以派發認購證代替股息分紅時,這樣的認購證就可在市場上交易,獲分配者可選擇在到期前任何時間將其賣出。國內A股市場,發行的認股證令公司認股證多了一種「解決股權分置改革」的功能,並可在交易所進行買賣。
香港市場以衍生認股證居多:發行人主體為第三方,主要是投資銀行發行,其發行的目的是為投資者提供一種以小搏大的工具,並透過交易所進行買賣。行使股證時,以現金結算方式進行,投資者獲得的差價將由發行人負責派送,跟相關企業沒有任何關系。發行人的責任及股證的條款會詳列於上市文件內。
2、發行的權證品種及數量不同,市場投資選擇范圍差異大。
國內A股市場,權證品種單一,給投資者選擇餘地少,大部分是公司性質認股權證,即股本認股證:認股證的投資參照物是以股票(正股)作為其相關資產。
而香港市場權證品種繁多,給投資者豐富的投資選擇。除了股本認股證外,有指數認股證:認股證投資的參照物是以指數作為其相關資產,另外還有牛熊證:牛熊證可分為牛證和熊證兩大類,若投資者預期相關資產價格上升,可選擇牛證;若預計其價格下跌,則選擇熊證。
而且國內權證數量少,只有十幾只權證可選擇炒作;港股權證數量多,據香港交易所資料顯示,自2001年12月香港交易所重新修訂認股證上市規則後,認股證發行量明顯增加,僅在2004年就發行認股證就達1259隻,到2008年市面上流通認股證更是達到5000隻以上。由於港股權證數量眾多、品種齊全,從而使港股權證投資具有更多選擇、更多機會。
3、發行定價相差巨大
國內A股權證的定價模式:
定價過程中並沒有公認的定價模型,市場上也沒有一套成型的理論來衡量權證定價的高低。上市之後,市場也沒有對權證的定價高低有什麼反映,反而一開市就連續漲停,完全不在乎權證的內在價值以及與正股的相關性。導致的結果是持有大量流通股的基金公司以及QFII在權證的定價過程中起到了主導作用,實際上也證明了基金公司和QFII成為權證交易的大贏家。
香港權證發行商定價需要考慮眾多因素:
市場競爭方面的因素:由於發行商眾多,在發行條款方面特別是價格方面當然越有競爭性越好。
相關企業盈利前景的因素:
正股股價的走勢對認股證價格的影響是最深遠的,如果正股的股價預測的好,無論是日後的大升或大跌,能夠准確判斷對認股證定價都會有幫助,發行商也會變得主動,減少風險。
認股證的年期對定價的影響:
以認購證來說,行使價越低,期限越長,認股權證的定價會越高,反映在價格上便越高,相反,時間越短,時間價值便越低,認股權證的發行價也會越低。
認股證的兌換率對定價的影響:
兌換率就是以多少份認股證換取一份正股的比例,市面上較多的比例是1:1和10 :1,剔除行使價等其它因素的影響,1:1關系的兌換率,其發行價一定會比10:1關系的定價高,因為後者是要用10股認股證才能換取一股正股。
4、權證暴利空間不同
而國內市場對權證漲跌幅存在限制,權證漲跌幅是以漲跌幅的絕對價格來限制的,計算公式如下:
權證漲(跌)幅價格=權證前一日收盤價格±(標的證券當日漲幅價格-標的證券前一日收盤價)×125%×行權比例
另外,有時內地管理層在權證價格大幅波動的情況下,即使價格未達到漲跌幅限制也出手干預,強制停牌。
香港權證市場沒有漲跌幅限制,對價格波動不會隨意加以限制。看準後市,准確預測某隻股票會上升,買入其認購證,權證高杠桿作用,以小博大,爆發力極強隨時可以賺取30%—70%的利潤甚至翻幾倍,這並非A股權證升幅可相比。例如:權證末日輪的實際杠桿比率都非常高,當正股拉升的時候,低價輪會隨著正股的拉升而爆發驚人的漲幅。
例如2008年7月24日,港交所(00388)今年上半年業績符合預期,雖然下半年仍將受全球和A股市場波動影響,但港交所股息收益率達4%,料股價下跌風險有限。港交所現日均成交額仍維持約600-700億港元。大市反彈,人氣略有回升,帶動港交所持續造好,其輪7173大漲270%。
5、正股價格與權證價格相關性差別
國內權證市場中公司權證的條款透明度不高,並沒有固定的發行價,升跌幅度較難控制,往往會脫離相關資產的理論走勢,有時甚至出現過度的炒作,目前國內市場新發行的公司權證都存在這種問題。而香港權證市場中衍生權證由於存在莊家制度,透明度比較高,各種條款均可在有關渠道查到,並維持較好的流通量,漲跌幅度基本依據相關資產的走勢進行,比較容易操作。
6、權證炒家的風險意識不同
由於國內權證市場剛發展,炒家投資知識缺乏及投資心態不成熟,導致由於權證價格的暴漲暴跌,投機極為嚴重。如武鋼認購及認沽權證亦在2005年11月23日上市交易,開盤首日投機氣氛同樣異常濃烈,連續三天直封漲停,其後又大跌,武鋼認沽權證被大賣單打壓連續兩日跌停,市場暴露出極度的非理性。
香港資者經驗豐富,投資更顯理性;二十年來,香港權證投資者積累了豐富的權證知識和實戰經驗。投資者會以權證條款和流通性做為重要指標去挑選有價值的權證。如果發現所買權證的條款變壞時,會勇於止損,而不會盲目補倉。由此可見,權證投資者對自己的投資行為是相當負責和理性的。

閱讀全文

與香港交易所渦輪保護投資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開發性金融機構 瀏覽:82
代客理財和私募基金 瀏覽:264
中保利現貨交易平台是否被查 瀏覽:499
一看就懂的銀行理財 瀏覽:486
三一重工滬股通持倉 瀏覽:893
正骨水股票 瀏覽:786
科陸充電價格 瀏覽:948
新杠桿基金 瀏覽:288
銀行票據理財騙局 瀏覽:496
美咖啡期貨c價 瀏覽:620
四川信託天府聚鑫3號 瀏覽:460
青海業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837
信託公司2016校園招聘 瀏覽:902
深圳前海元鉑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10
論人民幣匯率對外匯儲備的影響 瀏覽:613
購車貸款怎麼給 瀏覽:8
外匯備案登記需要哪些資料 瀏覽:217
青建集團新加坡 瀏覽:76
華中融資租賃萊蕪市政府 瀏覽: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