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員工持股計劃 股權激勵有什麼區別
最關鍵的點在於
1.員工因股權激勵所得被視作因努力工作而獲得的薪酬,因此按照個人所得稅標准繳納稅務;
員工持股計劃所得被視做員工個人出資購買股票,與公司綁定利益而獲得的收益,按照現有政策,股票買賣是無需納稅的;
所以對於員工個人來說,員工持股計劃是避稅的;
當然啦,另外一點沒有了經營績效的限制性條款,對計劃實施難度是一個極大的降低;而我們看到今年以來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的公司大多數都是因為過往做限制性股票股權激勵因為業績限制沒有成功。
2.員工持股計劃與公司財務沒有瓜葛,沒有股權激勵方式中給公司帶來的成本壓力。
現在市場上一種是通過二級市場回購(資金公司做杠桿以及資管計劃),這種方式甚至不用證監會審批,比如蘇寧雲商、三安光電、新海宜、龍凈環保等,都採取這種方式進行員工持股計劃。
另外一種常見方式是非公開發行股票,這里需要強調的是證不能使用資金杠桿(康緣葯業今年第一次方案就利用了匯添富基金做了一個1:2的資金杠桿,但是被證監會叫停了,直到改成沒有杠桿才通過),證監會年中的時候對認購非公開發行股票下發了一個窗口性意見:「一是上市公司高管只能以個人名義參與3年期定增,禁止通過結構化產品參與,二是不允許高管參與1年期定增。」
事實上證監會的各項規定也是為了避免內幕交易的情況發生,而對於證監會的這種態度,上市公司往往選用自己上市時的保薦人相關券商作為資管計劃的管理人,更加容易被證監會審批通過。
現在特銳德、易華錄、蘇交科、康緣葯業等公司用的都是使用非公開發行股票方式實現員工持股計劃。
B. 請問股權激勵是怎麼回事,對股價有何影響;
股權激勵,也稱為期權激勵,是企業為了激勵和留住核心人才而推行的一種長期激勵機制,是目前最常用的激勵員工的方法之一。
股權激勵主要是通過附條件給予員工部分股東權益,使其具有主人翁意識,從而與企業形成利益共同體,促進企業與員工共同成長,從而幫助企業實現穩定發展的長期目標。
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對股票價格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影響投資者對於上市公司業績提升的預期,一個是影響上市公司的實際業績。
在實施股權激勵計劃的初期,股權激勵計劃強化了投資者對公司業績提升的預期,對股價的積極影響較大。數據顯示,大多數公布股權激勵預案的公司股價漲幅都大於同類或同板塊的升幅。另外,不同的股權激勵工具對股價的影響不同。我們認為,運用股票期權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未來股價上市空間大於運用限制性股票的公司。
(2)員工持股內幕交易擴展閱讀:
股權激勵的作用
一、建立企業的利益共同體
一般來說,企業的所有者與員工之間的利益是不完全一致的。所有者注重企業的長遠發展和投資收益,而企業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受雇於所有者,他們更關心的是在職期間的工作業績和個人收益。
二者價值取向的不同必然導致雙方在企業運營管理中行為方式的不同,且往往會發生員工為個人利益而損害企業整體利益的行為。實施股權激勵的結果是使企業的管理者和關鍵技術人員成為企業的股東,其個人利益與公司利益趨於一致,因此有效弱化了二者之間的矛盾,從而形成企業利益的共同體。
二、業績激勵
實施股權激勵後企業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成為公司股東,具有分享企業利潤的權力。經營者會因為自己工作的好壞而獲得獎勵或懲罰,這種預期的收益或損失具有一種導向作用,它會大大提高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員工成為公司股東後,能夠分享高風險經營帶來的高收益,有利於刺激其潛力的發揮。這就會促使經營者大膽進行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採用各種新技術降低成本,從而提高企業的經營業績和核心競爭能力。
三、約束經管者短視行為
傳統的激勵方式,如年度獎金等,對經理人的考核主要集中在短期財務數據,而短期財務數據無法反映長期投資的收益,因而採用這些激勵方式,無疑會影響重視長期投資經理人的收益,客觀上刺激了經營決策者的短期行為,不利於企業長期穩定的發展。引人股權激勵後對公司業績的考核不但關注本年度的財務數據,而且會更關注公司將來的價值創造能力。
此外,作為一種長期激勵機制,股權激勵不僅能使經營者在任期內得到適當的獎勵,並且部分獎勵是在卸任後延期實現的,這就要求經營者不僅關心如何在任期內提高業績,而且還必須關注企業的長遠發展,以保證獲得自己的延期收人,由此可以進一步弱化經營者的短期化行為,更有利於提高企業在未來創造價值的能力和長遠競爭能力。
四、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在非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有利於企業穩定和吸引優秀的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實施股權激勵機制,一方面可以讓員工分享企業成長所帶來的收益,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另一方面,當員工離開企業或有不利於企業的行為時,將會失去這部分的收益,這就提高了員工離開公司或「犯錯誤」的成本。因此,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有利於企業留住人才、穩定人才。
另外,股權激勵制度還是企業吸引優秀人才的有力武器。由於股權激勵機制不僅針對公司現有員工,而且公司為將來吸引新員工預留了同樣的激勵條件,這種承諾給新員工帶來了很強的利益預期,具有相當的吸引力,可以聚集大批優秀人才。
C. 員工持股計劃存續期滿不展期的,剩餘股票如何分配
如果員工規定不再持股,公司應該回購。 如果部分員工不想繼續持股,其他持股員工有優先權回購。
員工持股計劃所遵循的基本原則
(一)依法合規原則
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嚴格按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履行程序,真實、准確、完整、及時地實施信息披露。任何人不得利用員工持股計劃進行內幕交易、操縱證券市場等證券欺詐行為。
(二)公司自主決定原則
員工持股計劃的參加對象均需符合公司制定的標准,並經董事會確認、監事會核實。
(三)員工自願參加原則
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遵循公司自主決定、員工自願參加的原則,不存在以攤派、強行分配等方式強制員工參加員工持股計劃的情形。
(四)風險自擔原則
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人盈虧自負、風險自擔,與其他投資者享有平等的權益。
D. 員工持股計劃跟股權激勵一樣嗎
員工持股計劃跟股權激勵不一樣。
區別在於:
1.員工因股權激勵所得被視作因努力工作而獲得的薪酬,因此按照個人所得稅標准繳納稅務;
員工持股計劃所得被視做員工個人出資購買股票,與公司綁定利益而獲得的收益,按照現有政策,股票買賣是無需納稅的;
所以對於員工個人來說,員工持股計劃是避稅的;
當然啦,另外一點沒有了經營績效的限制性條款,對計劃實施難度是一個極大的降低;而我們看到今年以來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的公司大多數都是因為過往做限制性股票股權激勵因為業績限制沒有成功。
2.員工持股計劃與公司財務沒有瓜葛,沒有股權激勵方式中給公司帶來的成本壓力。
現在市場上一種是通過二級市場回購(資金公司做杠桿以及資管計劃),這種方式甚至不用證監會審批,比如蘇寧雲商、三安光電、新海宜、龍凈環保等,都採取這種方式進行員工持股計劃。
另外一種常見方式是非公開發行股票,這里需要強調的是證不能使用資金杠桿(康緣葯業今年第一次方案就利用了匯添富基金做了一個1:2的資金杠桿,但是被證監會叫停了,直到改成沒有杠桿才通過),證監會年中的時候對認購非公開發行股票下發了一個窗口性意見:「一是上市公司高管只能以個人名義參與3年期定增,禁止通過結構化產品參與,二是不允許高管參與1年期定增。」
事實上證監會的各項規定也是為了避免內幕交易的情況發生,而對於證監會的這種態度,上市公司往往選用自己上市時的保薦人相關券商作為資管計劃的管理人,更加容易被證監會審批通過。
E. 中國的員工持股計劃和美國的區別
1956年首次創建以來,員工持股計劃((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s,簡稱ESOP)已經走過半個多世紀,6月20日,其中國版本首次得到正式規范。6月20日下午,經國務院同意,證監會制定的《關於上市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試點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發布。
本報記者楊穎樺北京報道
1956年首次創建以來,員工持股計劃((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s,簡稱ESOP)已經走過半個多世紀,6月20日,其中國版本首次得到正式規范。
6月20日下午,經國務院同意,證監會制定的《關於上市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試點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發布。
ESOP是一種通過員工持有本公司股票的方式,建立員工可享有企業成長和參與經營決策的利益分享機制,將員工授予的未來收益和公司股票的未來價值有機聯系在一起的制度安排。
它在中國究竟以何種方式實質落地?這需詳細解讀指導意見。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指導意見或需在未來的實踐推進中進一步完善,比如在退出方式、信息披露等方面,就需要交易所、登記結算公司的配套工作。
詳解二十條
為了上市公司ESOP的規范,證監會做出20條規定,其中核心內容指向四個方面,分別是資金、股票來源和持股數量、期限,員工持股計劃的管理,實施程序和信息披露要求,以及員工持股計劃的監管。
首先,員工持股計劃資金來源於員工合法薪酬及法律、行政法規允許的其他方式。股票來源則包括上市公司回購本公司股票、二級市場購買、認購非公開發行股票、股東自願贈與以及法律行政法規允許的其他方式。員工持股計劃所持有股票總數累計不得超過公司股本總額的10%,單個員工所獲股份權益對應的股票總數累計不得超過公司股本總額的1%。每期員工持股計劃的最短持股期限為不低於12個月。
員工持股計劃的管理方面,員工可通過員工持股計劃持有人會議選出代表或設立相應機構,監督員工持股計劃的日常管理、代表員工持股計劃持有人行使股東權利或者授權資產管理機構行使股東權利。
上市公司可自行管理本公司的員工持股計劃,也可選任獨立第三方機構,將員工持股計劃委託給合格的資產管理機構管理。無論採取那種管理方式,都應切實維護員工持股計劃持有人的合法權益。
實施程序與信披要求方面,除非公開發行股份來源之外,上市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沒有審批要求。
監管方面,證監會對員工持股計劃實施監管,對存虛假陳述、操縱證券市場、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為的,將依法予以處罰。
為便於員工持股計劃的信息披露及賬戶管理,《指導意見》規定證券交易所和證券登記結算機構應當在其業務規則中明確員工持股計劃的信息披露要求和登記結算業務的辦理要求。
ESOP完善進行時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二十條僅是開始,未來上市公司ESOP的實踐中或還有很多細節需要協調。
如退出方式,仍有待解答。由於員工持股計劃是以員工持股計劃的名義開立證券交易賬戶,其關系類似於資產管理中的集合理財計劃等,只有一個持股賬戶,每個員工對應的是權益而非獨立賬戶,因此在退出時會面臨一些難題。「如份額不同的賣出時間段,其收益不同如何協調?」一位接近監管層人士指出。
上述接近監管層人士指出,比較可行的設想是在員工持股計劃鎖定期到期之後,通過登記結算公司的子賬戶設計,將每個持有人的持有權益分配至其子賬戶上,使得持有人可以自行決定如何買賣。
這樣可較為妥善解決到期後的買賣問題,以免出現賣出時的前後順序等糾紛。
據上述人士透露,目前相關機構已經在研究對應的解決方案。根據證監會發言人表示,證券登記結算公司負責員工持股計劃證券賬戶開立等有關工作。
再者,上市公司ESOP與目前的信息披露規定、上市公司高管短線交易規定等還有需要協調之處,比如當員工持股權益合並計算超過5%之時,是否需要公布?這些或還需要證券交易所出台員工持股計劃信息披露等相關規定
美國的員工持股計劃【摘要】:正按照美國員工持股協會的定義,員工持股計劃(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是一種使員工主要投資於僱主的員工受益計劃,或者說,它是一種使員工成為本企業的股票擁有者的員工受益機制。要建立一個員工持股計劃,首先要建立起一個信託基金,由信託基金會擁有企業或股東【【按照美國員工持股協會的定義,員工持股計劃(〔mp一oyees七oek ownership屍Ian)是一種使員工主要投資於僱主的員工受益計劃,或者說.它是一種使員工成為本企業的股票擁有者的員工受益機制.要建立一個員工持股計劃,首先要建立起一個信託基金,由信託墓金會擁有企業或股東以股
F. 員工持股計劃和股權激勵的區別有什麼
1.員工因股權激勵所得被視作因努力工作而獲得的薪酬,因此按照個人所得稅標准繳納稅務;
員工持股計劃所得被視做員工個人出資購買股票,與公司綁定利益而獲得的收益,按照現有政策,股票買賣是無需納稅的;
所以對於員工個人來說,員工持股計劃是避稅的;
2.員工持股計劃與公司財務沒有瓜葛,沒有股權激勵方式中給公司帶來的成本壓力。
現在市場上一種是通過二級市場回購(資金公司做杠桿以及資管計劃),這種方式甚至不用證監會審批,比如蘇寧雲商、三安光電、新海宜、龍凈環保等,都採取這種方式進行員工持股計劃。
另外一種常見方式是非公開發行股票,這里需要強調的是證不能使用資金杠桿(康緣葯業今年第一次方案就利用了匯添富基金做了一個1:2的資金杠桿,但是被證監會叫停了,直到改成沒有杠桿才通過),證監會年中的時候對認購非公開發行股票下發了一個窗口性意見:「一是上市公司高管只能以個人名義參與3年期定增,禁止通過結構化產品參與,二是不允許高管參與1年期定增。」
事實上證監會的各項規定也是為了避免內幕交易的情況發生,而對於證監會的這種態度,上市公司往往選用自己上市時的保薦人相關券商作為資管計劃的管理人,更加容易被證監會審批通過。
現在特銳德、易華錄、蘇交科、康緣葯業等公司用的都是使用非公開發行股票方式實現員工持股計劃。
G. 股權激勵人員可以購買本公司的股票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七十五條規定:「 證券交易活動中,涉及公司的經營、財務或者對該公司證券的市場價格有重大影響的尚未公開的信息,為內幕信息」。未公開的股權激勵計劃草案應屬內幕信息。
《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上市公司應當對內幕信息知情人在股權激勵計劃草案公告前6 個月內買賣本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種的情況進行自查,說明是否存在內幕交易行為。知悉內幕信息而買賣本公司股票的,不得成為激勵對象,法律、行政法規及相關司法解釋規定不屬於內幕交易的情形除外。泄露內幕信息而導致內幕交易發生的,不得成為激勵對象」。
根據上述規定,如果某人知悉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計劃草案而買賣本公司股票或者泄露內部信息的都不可以成為股權激勵對象,而且有可能構成內幕交易而受到法律懲罰。如果他不是內幕信息知情人,可以買賣本公司股票,同時仍可以成為股權激勵對象。
股權激勵計劃實施後,某人僅是公司的中層管理者,有權買賣本公司股票。
以上就是經邦咨詢根據你的提問給出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H. 員工持股計劃和股權激勵的區別
員工持股計劃(Employee Stokc Option Plan,簡稱ESOP)是指通過讓員工持有本公司股票和期權而使其獲專得激勵的一種長期績效屬獎勵計劃。在實踐中,員工持股計劃往往是由企業內部員工出資認購本公司的部分股權,並委託員工持股會管理運作,員工持股會代表持股員工進入董事會參與表決和分紅。
二者的主要區別如下:
I. 員工持股計劃和股權激勵有什麼區別
上市公司員工持股計劃與股權激勵是兩回事兒,其對應的法規分別是2014年中國證監會發布的《關於上市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試點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和2016年證監會發布的新《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區別主要在於以下四個方面。
1、面向對象
《指導意見》中未對員工持股計劃的持股對象做出明確限定,只是強調「員工持股計劃的參加對象為公司員工,包括管理層人員」。《管理辦法》規定,股權激勵的對象包括上市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核心業務和技術人員,以及公司認為應當激勵的人員,規定得非常細,主要是激勵高管和核心的業務和技術人員。所以,員工持股具有普適性;與員工持股比較,股權激勵並不是全員持股,而是側重於管理層和核心員工,重在對其企業家精神的塑造和激勵。
2、股票來源
《管理辦法》第十二條規定,股權激勵的股票來源為向激勵對象發行股份、上市公司回購本公司股份等。而員工持股計劃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解決股票來源:
(1)上市公司回購本公司股票;
(2)二級市場購買;
(3)認購非公開發行股票;
(4)股東自願贈與。
所以員工持股計劃中股票的來源有更多的選擇,員工可以直接從二級市場上自行購買股票,大股東還可以直接向員工贈予股票。
3、績效考核
根據《管理辦法》,激勵對象為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上市公司應當設立績效考核指標作為激勵對象行使權益的條件,績效考核指標應當包括公司業績指標和激勵對象個人績效指標。同時對公司業績指標的選取和確定作出了較為詳細的規定。《指導意見》中並未對績效考核指標的設定與否、具體指標等做出明確規定,因此上市公司可根據員工持股計劃實施的目標、背景、公司發展階段、激勵對象工作等具體情況綜合考慮,對員工持股計劃的業績考核進行設定。所以員工持股計劃在績效考核方面具有相當的靈活性和自主性。
4、鎖定期
員工持股計劃長期持續有效,每期員工持股計劃的持股期限不得低於12個月,以非公開發行方式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的,持股期限不得低於36個月。對股權激勵來說,限制性股票授予日與首次解除限售日之間的間隔不得少於
12 個月,並且上市公司應當規定分期解除限售,每期時限不得少於 12
個月,各期解除限售的比例不得超過激勵對象獲授限制性股票總額的50%;股票期權授權日與獲授股票期權首次可行權日之間的間隔不得少於12
個月,上市公司應當規定激勵對象分期行權,每期時限不得少於 12個月,每期可行權的股票期權比例不得超過激勵對象獲授股票期權總額的50%。
總體來說,員工持股計劃更靈活,上市公司的操作餘地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