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煤炭行業爆冷,行情能走多久
今日市場在進出口數據公布並低於預期、延稅養老政策稅前抵扣的額度略低於市場預期的情況下,疊加周末帶來的投資者無心戀戰或是落袋為安的想法,市場高開後便一路下跌,盤中創業板一度表現較為堅挺,不過到收盤時,也未能頂住拋盤壓力,一起加入下跌大軍,統一呈現出春意盎然的樣子。下載APP 閱讀本文更深度報道
今日市場在進出口數據公布並低於預期、延稅養老政策稅前抵扣的額度略低於市場預期的情況下,疊加周末帶來的投資者無心戀戰或是落袋為安的想法,市場高開後便一路下跌,盤中創業板一度表現較為堅挺,不過到收盤時,也未能頂住拋盤壓力,一起加入下跌大軍,統一呈現出春意盎然的樣子。
今日市場在進出口數據公布並低於預期、延稅養老政策稅前抵扣的額度略低於市場預期的情況下,疊加周末帶來的投資者無心戀戰或是落袋為安的想法,市場高開後便一路下跌,盤中創業板一度表現較為堅挺,不過到收盤時,也未能頂住拋盤壓力,一起加入下跌大軍,統一呈現出春意盎然的樣子。
今日煤炭股擔當上漲先鋒,可以說是相當意外。同花順上,搜索煤炭類的行業報告,最近的一份也是今年惟一的一份報告,是安信國際在1月9日發布的,針對的還是行業重組方面的內容。可見這一板塊無人重視久矣。
今日只有三個行業板塊的漲幅超過1%,分別是軟體類、水務與煤炭。軟體類公司主要是受益於國家對知識產權方面的表態。而水務類則是錢江水利突然冒出股東爭奪戰,第一大股東居然提出比4月3日停牌價高出20%的價格進行要約收購,一把漲停就把整個小板塊給拉上去了。本質上沒有行業屬性。
而煤炭就不一樣了!這一板塊自2017年9月份開始下跌以來,幾乎沒有像樣的反彈,連賣方都不關注了。今日突然集體暴動,確實值得重視。
當然,平點金基之前總結過的短線漲停板炒作定律今日再次得到驗證,即在行業熱鬧的情況下,選擇虧損股介入,通常回報率在板塊內可以得第一,今日煤炭板塊僅有一隻安源煤業漲停,達到9.85%,這只股去年的業績已經預告,是虧損7.3億元。而市盈率只有11倍的盤江股份,只上漲2.32%。
煤炭股的上漲與政策面有很大的關系。今日財聯社稱:通過多方確認,此前傳言的煤炭進口限制令在4月初再度開啟。
目前,福建、廣東、浙江等幾個主要煤炭進口省份均已對進口煤採取了限制措施,這是繼2017年7月國家啟動煤炭進口限制令之後第二度採取這一措施。
來自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進入2018年,中國進口煤炭規模同比增長明顯:2018年2月份,中國進口動力煤(包含煙煤和次煙煤,但不包括褐煤)949萬噸,同比增長46.45%,進口額達8.21億美元。
2018年1-2月累計進口動力煤2123萬噸,同比增長32.19%,累計金額17.75億美元。2018年2月份進口褐煤793萬噸,同比增長57.03%,進口金額4.24億美元。2018年1-2月累計進口褐煤1813萬噸,同比增長49.46%,總金額9.59億美元。
這表明,目前市場上對煤炭的需求還是相當強勁的。不過由於國內煤炭去產能帶來的價格上漲,用煤單位為了降低成本不惜進口劣質的褐煤!從上述數據就可以看出,褐煤進口的增長量超過煤炭進口總量的增長。
很多人都奇怪,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大煤炭資源國,竟然在家門口買的煤比進口煤還貴?而且大量進口劣質煤,對環境的損害很大,對我們緊張的運輸能力也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作為國家來說,在外貿逆差過大的情況下,買貴一些的好煤,即可以減少逆差,又有利於環保跟運輸,但問題就出在並不是國家要用煤,真正的煤炭用戶是各家企業,而企業生存的壓力就是要賺錢,在成本上漲但是產品卻不能漲價的情況下,只能在重要的原料采購上做文章。
如果進口禁令真能起作用的話,煤炭行業毫無疑問會迎來長期利好。但是從歷史上來看,禁令的效果似乎並不好,最後急了竟然還出台了不讓運煤船靠岸卸貨的通知,但是如果中國的發電廠威助說沒有煤就停電,估計誰也不敢再擔不讓卸貨的責任。從上次禁令與煤炭股價的走勢來看,禁令以後,我們的煤炭股價還是一路下跌的。
事實上,真正的需求靠行政命令基本上是管不住的。更准確地說,管住了老實人,卻為不老實的人大發橫財提供了很好的機會。所以,從這個角度講,煤炭企業面臨的利好有限,投資者還是以短炒為宜,畢竟互相留面子這樣的事,聰明的中國人都識做的。
所以,也就弄個煤炭分級B短炒一下就行了。
今日中金發布了對稅延養老試點政策的解讀,主要意思是,可稅前抵扣額度略低於市場預期。投資收益免稅和領取期免稅幅度符合預期。短期增量保費和新業務價值有限,對估值催化有限。對於保險行業長期意義重大。
⑵ 2017煤炭股票有哪些
2017年煤炭概念一共有38家上市公司,其中28家煤炭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證交易所交易,另外10家煤炭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今日煤炭概念股平均漲幅為-0.34%,煤炭概念目前市場關注度為834.997。
以下是煤炭概念部分股票名單
⑶ 2017年環渤海港口累計煤炭吞吐量6.77億噸
2017年,隨著下游需求的轉好,煤炭供應量的增加,沿海煤市供需雙高。環渤海港口累計完成煤炭吞吐量6.77億噸,同比增加8100萬噸,增幅達13%,吞吐量創歷史新高。
環渤海港口煤炭吞吐量大幅增加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國家宏觀經濟持續向好,發電量、用電量同比增加,電煤需求大幅提升。尤其冬季和夏季用煤高峰,電廠日耗增加,拉動煤炭需求看好。
二是隨著山西、內蒙古等地煤炭先進產能的陸續釋放,煤礦生產和銷售數量保持增加態勢,為環渤海發煤港口提供了豐富的優質資源。
三是鑒於進口煤不斷增長的態勢,去年7月1日起,我國限制南方二級港口進口煤炭,有效地控制了外貿煤炭的進口量;盡管去年進口煤仍呈增長態勢,但增幅較小,沿海地區對國內煤炭需求增加明顯。中國運煤港口:秦皇島港海運費查詢
四是大秦線、朔黃線鐵路煤炭運輸效率大幅提升,煤炭發運量保持在較高水平。去年,受汽運煤減少、鐵路運量增加,以及大量蒙西煤炭迴流等因素影響,大秦線、朔黃線運量出現大幅增加,大秦線發運量達到4.3億噸左右,同比增加約8000萬噸,朔黃線運量也保持增長態勢。
2017年,鐵總集中大秦線主要優質資源,供應給秦皇島港。秦皇島港去年完成煤炭吞吐量2.15億噸,同比增加5570萬噸。「准池線—朔黃線」組合優勢明顯,運量快速增加;去年,黃驊港完成煤炭吞吐量1.93億噸,同比增長1980萬噸。其他環渤海港口京唐港、國投京唐港、京唐港36-40#泊位、曹妃甸港煤二期、國投曹妃甸港煤炭吞吐均保持增長勢頭,但增幅較小。受汽運煤叫停影響,天津港煤炭吞吐量出現一定幅度下降,去年全年完成煤炭吞吐量7980萬噸,同比減少2980萬噸。
今年,在宏觀經濟平穩向好發展形勢下,電力行業耗煤將繼續保持一定幅度的增加,全國煤炭消費量仍將保持一定幅度增長。預計今年國內煤炭市場會呈現供需平衡態勢、階段性偏緊的狀況;煤炭最低庫存和最高庫存制度的實施,有利於穩定煤炭價格,預計今年市場煤交易價格波動不大。
⑷ 對煤炭市場現狀的分析
2020年全球煤炭需求下滑,產量下降,國際煤炭貿易萎縮,煤炭價格在上半年大幅下降。隨著歐美發達國家綠色能源替代水平進一步提升,以及亞洲地區相對強勁的經濟增長帶動的煤炭消費增長,預計未來幾年,煤炭出口和消費重心向亞洲轉移的趨勢將更加明顯。
2020年全球煤炭產量有所下降
2017-2019年全球煤炭產量逐年增長,但增速呈現下降趨勢,到2019年全球煤炭總產量達到79.21億噸。2020年,中國煤炭經濟研究會初步測算全球煤炭產量同比下降了4%左右,新冠疫情對全球宏觀經濟的巨大打擊進一步導致煤炭產量有所下滑。
煤炭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在歐美市場,綠色可再生能源快速替代煤炭,近幾年歐美國家的煤炭消費持續下降,2020年美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首次超過燃煤發電量,全年煤炭消費量下降21%;歐盟國家煤炭消費量下滑幅度更大,歐盟27國2020年煤炭進口量下降32.7%。
在亞洲市場,例如越南、印尼和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國,煤炭消費量還有增長潛力。2020年,越南、巴基斯坦的煤炭進口量均實現正增長,印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煤炭產量和消費量雖然都出現下降,但疫情稍有緩和後,馬上加快了燃煤電廠的建設步伐。
從整體來看,全球范圍的煤炭出口和消費重心逐漸向亞洲轉移趨勢明顯。
——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煤炭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⑸ 煤炭股 什麼時候 漲 2017
煤炭是在年尾年前比較熱
⑹ 煤炭價格到底由什麼決定及未來走勢
目前,煤炭市場上買賣雙方根據煤炭銷售中交割地點的不同,主要有三種類型的報價,即坑口價、車板價、平倉價。
1、坑口價
煤炭坑口價也稱出廠價,是指煤炭從地下採集到坑道口,買賣雙方在坑口直接進行交易的價格。日常披露的坑口價多為含增值稅的價格,煤炭坑口價=煤炭完全成本+利潤+各項基金+資源稅+增值稅+地方政府收費。其中,煤炭資源稅由煤炭企業繳納,地方財政徵收,2014年煤炭資源稅改革,自2014年12月1日起煤炭資源稅計量方法從以量計征改為以價徵收,公式為:應納稅額=應稅煤炭銷售額×適用稅率,煤炭資源稅稅率幅度為2%-10%(目前山西煤炭資源稅率為8%)。
2、車板價
煤炭車板價是指在火車已裝載煤炭、在出發前除火車運費以外的一切在火車站發生的費用。車板價=坑口價+汽車短途運費+站台費+地方煤運收費+代發費+稅費。其中,汽車運費是指從煤礦把煤炭經過短途運輸到達火車站的價格,根據煤礦與火車站之間距離的不同,運費約15~50元/噸公里。站台費可以理解為鐵路雜費,指煤炭運到鐵路發運站等待裝車,需要交納的各項費用,各地的收費標准有所不同,如內蒙古地區火車站台費15元/噸。
3、平倉價(FOB)
煤炭平倉價是指煤炭運到中轉港口並裝貨到船(既越過船舷)的價格,包含上船之前的所有費用(港雜費及堆存費等),但不包括其後的相關費用(海運費等),可以理解為賣方承擔的之前陸地運輸及裝船費用等後形成的價格。其中,港雜費為各個港口收取,包括場地費和裝卸費等;堆存費指的是煤炭買賣雙方未能及時將到港貨物完成裝卸,到港煤炭在港口堆放時間超出港區所規定堆放時間而產生的費用。例如,2017年4月1日起,秦皇島港港雜費上調為23.5元/噸(之前為22.5元/噸),1~10天內免堆存費,11~20天堆存費為0.2元/噸天,超過20天按照0.3元/噸天收取;而曹妃甸港口的港雜費上調為14.5元/噸(之前為13.5元/噸)。
⑺ 如何促進煤碳價格的穩定
據報道,按照11月29日國家發改委《關於推進2018年煤炭中長期合同簽訂履行工作的通知》,相關部門將和各省區市及其他規模以上煤炭、發電企業集團簽訂的中長期合同數量,應達到自有資源量或采購量的75%以上,下水煤基準價協商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的,仍按不高於2017年度水平執行。
希望煤炭價格可以保持穩定!
⑻ 2016到2017年煤炭價格有好轉嗎
依據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經驗 估計會到2020年好轉 撐不過去的也差不多都關門了 希望幫到你 望採納 2017年還是很懸的
⑼ 世界每年消費多少煤炭
一、國際煤炭需求下降趨勢收窄並有由降轉升跡象1.1 世界煤炭消費量降速放緩,需求回暖跡象顯現
2011年開始,全球煤炭消費量增速呈逐年下滑趨勢,2015年和2016年世界煤炭消費量分別為37.85億噸油當量和37.32億噸油當量,同比增速分別為-2.7%和-1.4%,世界煤炭消費量降速放緩。
分國家來看,2016年,全球煤炭消費量為37.32億噸油當量,同比下降1.4%;其中,中國2016年煤炭消費量18.88億噸油當量,佔世界煤炭總消費量的50.58%;印度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煤炭消費國,印度和美國煤炭消費量分別為4.12億噸油當量、3.58億噸油當量,佔世界煤炭總消費量的11.04%和9.60%;俄羅斯、印度尼西亞消費量排名較上年有所上升。消費量排名前十的國家是中國、印度、美國、日本、俄羅斯、南非、韓國、印度尼西亞、德國和波蘭。
中國、印度真正影響全球煤炭市場需求。隨著全球煤炭消費重心逐漸由歐洲、北美東移至亞洲,2016年亞太地區煤炭消費量已接近全球總量的73.8%。在亞洲,日本、韓國作為傳統的煤炭進口國需求相對穩定,越南、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增長雖然強勁但是基數仍然偏小,中國和印度兩大新興經濟體合計消費佔比全球61.6%,能夠真正影響全球煤炭市場的需求。
中國、韓國、日本、台灣等主要煤炭消費國家和地區消費量(進口國以進口量增速為代表)觸底回升,增速由負轉正。自2015年開始,台灣省煤炭進口量止跌企穩,2013年開始韓國煤炭進口量由負轉正,2017年1-5月進口量增速高達13%,日本自2012年以來進口量基本維持穩增長,2017年上半年,中國煤炭消費量增長約1%至18.3億噸,煤炭消費量觸底回暖。
1.2 全球80%左右的新建燃煤電廠位於亞洲地區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包括日本、印度、韓國等國家正在籌備大規模的燃煤電廠項目,全球80%左右的新建燃煤電廠位於亞洲地區。英國能源和氣候情報局的數據顯示,全球在建燃煤發電廠中82%左右的電廠位於亞洲四大發展中經濟體即中國、印度、越南和印度尼西亞。根據英國能源和氣候情報局的數據,截至2016年底,全球在建燃煤電廠718座,其中,384座位於中國,149座位於印度,印尼和越南在建燃煤電廠分別為32座和24座,全球其他國家在建煤電廠129座。
此外,中國計劃建造另外795座燃煤電廠,印度准備額外建造297座,印尼有87個新燃煤電廠項目,越南則准備另建56座,其他國家擬議中的煤電廠有504座。這意味著全球未來會出現至少2457座新的煤電廠,其中有1824座在亞洲這四個發展中國家,佔比74%左右。
分國家和地區來看:
日本:日本計劃未來10年內興建41座燃煤發電廠,且日本政府對於進口煤炭的稅率優於燃燒較潔凈的天然氣。日本在過去5年的時間中僅建成1950兆瓦(MW)的燃煤電廠,但是,截至2017年4月日本卻有4256兆瓦(MW)燃煤電廠項目正處於建設階段,並有17,243兆瓦(MW)已經處於開工前的規劃准備階段。
韓國:煤炭發電占韓國供電的40%左右,且韓國能源部表示,按計劃到2022年韓國將建設20座新的燃煤電廠。
印度:印度燃煤發電供應60%左右的電力,目前,印度人均用電量僅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20%,目前尚有3億無電人口,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Modi)於2014年5月就任後,一直努力推動煤電發展,致力於為成千上萬還在使用煤油燈的印度人民供電,未來印度將大力發展燃煤發電,煤電佔比將從目前的58%提高到2020年的68%。
越南:越南第一大電源為水電,但目前大中型水電站已經基本開發完畢,大力發展燃煤發電是保障能源安全最經濟可行的措施。根據越南政府規劃,越南煤電佔比將由目前的40%提高到2020年的50%和2025年的55%,成為越南第一大電源。
印度尼西:印度尼西亞政府預計未來十年年均電力消費增速為8.7%,作為世界第5大煤炭生產國和第2大煤炭出口國,在全球煤炭市場不景氣的形勢下,擴大國內煤炭消費、發展燃煤發電成為印度尼西亞滿足電力快速需求的必然手段,印尼政府計劃3年內增加4300萬千瓦的煤電裝機。
未來以亞洲地區為首的燃煤電廠的擴建勢必增加煤炭消費需求。
二、國際煤炭價格觸底攀升
2.1 國際動力煤價格
國際三大港口煤價已恢復到2012年的水平。截至2017年9月7日,ARA指數同比上漲45.7%至89美元/噸;理查德RB動力煤FOB指數同比上漲37.6%至91.38美元/噸;紐卡斯爾NEWC動力煤FOB指數同比上漲38.2%至97.56美元/噸。
中國港口煤價大幅提升。截至2017年9月7日,廣州港印尼煤(Q5500)庫提價715元/噸,較2016年同比上漲20.2%;廣州港澳洲煤(Q5500)庫提價715元/噸,較2016年同比上漲220.2%
2016年中國動力煤價格觸底反彈,快速攀升。截至2017年9月6日,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發布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環渤海地區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的綜合平均價格)報收於580元/噸,較2016年同比上漲17.4%;截至2017年9月4日,由中國煤炭市場網發布的CCTD秦皇島煤炭價格報收於606元/噸,較2016年同比上漲20.2%。
2.2 國際煉焦煤價格
澳大利亞煉焦煤觸底反彈,高位震盪。截至2017年9月8日,澳大利亞峰景煤礦硬焦煤中國到岸價220.5美元/噸,較2016年同比上漲25%;中低揮發分硬焦煤(澳大利亞產)中國到岸價185.25美元/噸,較2016年同比上漲11%。
中國港口煉焦煤:截至2017年9月7日,京唐港山西產主焦煤庫提價(含稅) 1600元/噸,較2016年同比上漲108%;連雲港山西產主焦煤平倉價(含稅) 1700元/噸,較2016年同比上漲93%。
中國產地煉焦煤:截至2017年9月1日,臨汾肥精煤車板價(含稅) 1580元/噸,較2016年同比上漲95%;兗州氣精煤車板價1070元/噸,較2016年同比上漲62%;邢台1/3焦精煤車板價1430元/噸,較2016年同比上漲68%。
2017年初中國發改委、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平抑煤炭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的備忘錄的通知》,通知以重點煤電煤鋼企業中長期基準合同價535元/噸為基礎,建立價格異常波動預警機制。綠色區間不採取調控措施;藍色區間密切關注生產和價格變化情況,適時採取必要的引導措施;紅色區間,啟動平抑煤炭價格異常波動的響應機制。
紐卡斯爾港動力煤與秦皇島港動力末煤的價格和走勢吻合度較高。國內Q5500煤價在政策影響下,大概率在470-600元/噸之間波動,我們判斷紐卡斯爾港動力煤(Q5700~6000)價格指數也將大概率在74~93美元/噸之間波動,不排除繼續沖高的可能性。
在煤炭產能出清,經濟復甦背景下,受產能周期影響煤炭價格或將維持中高位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