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股票價格漲的很高了還會不會有人買這支股票
股票的價格,就是當時成交的價格。
股票價格漲的很高,就是有人出高價買這支股票,也就是說還會有人買這支股票。(如果沒人買,股價會下跌。)
B. 股票為什麼漲到很高了,還會有人大筆的買。
首先:內盤和外盤是計算股票交易量的一種技術指標,在大多數交易軟體中會根據該股票的成交量,由電腦根據交易所提供的主動買賣的信息(在交易軟體里用鍵頭向上↑或向下↓,並標有S或B表示買賣方向)來將其分為內盤和外盤.
其次:理論上內盤是表示的是主動賣盤,外盤是表示的是主動買盤.如果外盤大不是場外買興比較濃,股價有上沖動力,反之就有下跌的可能.
其次:由於此技術指標的功能一般人都知道,使用有時主力就難以掩蓋自己的操作動向,就給了散戶跟庄的可能,使用就逼得主力採取騙線的方法來掩蓋真實的交易方向.
其次:由於現在絕大多數散戶用的交易軟體只能看到上下10檔(各5檔)行情,而機構使用的軟體可以看到上下20檔行情,使用10檔行情的散戶的電腦根據的是每六秒-十秒的成交信息來劃分內盤和外盤的,而且是根據這6-10秒內的最後一筆成交來確定算內盤還是外盤,所以我們常常在看盤時非常疑惑,明明是掛的買單被打掉了,可電腦顯示的卻是成交了大筆向上的買單.但在機構所看盤的軟體卻是都分開計算的,因為其使用的軟體已將所以得成交精確地分類了,他們看到的內外盤的分析是准確的.這就是機構主力與散戶的信息不對稱.所以如果你的軟體不能看上下20檔的行情,就不能太信賴內外盤這種技術指標.
最後:如果想用這種看上下20檔行情的交易軟體,那隻能付費
,免費的交易軟體是不能看到20檔行情的.比如乾隆金典2007如果是免費版,就也只能看10檔行情,如果付費(現在年費一般在600元左右)就可以看全了.這要看你認為值不值了.
C. 為什麼高價拋售股票還有人買入
你好,委比是衡量某一時段買賣盤相對強度的指標。它的計算公式為:
委比=(委買手數-委賣手數)/(委買手數+委賣手數)×100%
委買手數:現在所有個股委託買入下三檔的總數量。
委賣手數:現在所有個股委託賣出上三檔的總數量。吊兒郎當
D. 為什麼股票漲到最高點還有人買
因為他感到還會漲
股票市場漲漲跌跌都不確定,買賣慎重
股票市場是已經發行的股票轉讓、買賣和流通的場所,包括交易所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兩大類別。由於它是建立在發行市場基礎上的,因此又稱作二級市場。股票市場的結構和交易活動比發行市場(一級市場)更為復雜,其作用和影響力也更大。
股票市場的前身起源於1602年荷蘭人在阿姆斯特河大橋上進行荷屬東印度公司股票的買賣,而正規的股票市場最早出現在美國。股票市場是投機者和投資者雙雙活躍的地方,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和金融活動的寒暑表,股票市場的不良現象例如無貨沽空等等,可以導致股災等各種危害的產生。股票市場唯一不變的就是:時時刻刻都是變化的。中國有上交所和深交所兩個交易市場。
E. 為什麼股票價格在高處時候,還有那麼大的成交量買的人還很多嗎那買的人也不該在高處買啊
股票價格在高處時候,成交量越大就預示著風險越大,一般之後都會發生調整。
F. 股票股價很高時是不是就不能買了,上漲空間有限嗎是不是價格越低的股票買越好
買股票與股價有很多關系,但是它只是因素之一,你還要關注市盈率和市凈率,還有該股票的成長性等。
比如說貴州茅台,他前一段時間的價格,大概在2011年12月份是200塊錢左右,是比較高的,但是這個股票在2012年8月份的時候,因茅台要提價,最高價格曾達到266元。
再比如說現在一些ST的股票,現在股票價格很低,但是你如果買進它之後他有可能就退市。也就是說股價只是影響該股票的因子之一,它的高和低,從理論上來講是市場對它定價的一個體現,和是不是買進沒有必然的聯系。
G. 股票在高位時拋出為什麼還會有人買進
至於為什麼股票在高位時拋出還會有人買進,據個人經驗,是因為每個人心中的低位和高位都是不同的,別人認為高位,自己可能認為低位,高手就是能發現別人的誤判,以自己認為的低位進高位出,賺取自己估價與標准價之間的差價。
然後來和大家說說高拋低進幾個例子:
一、股價在底部橫盤、不受大盤漲跌影響的股票,隨時吸納都安全,特別是K線的最後一根陰線或開始啟動向上突破時是最佳的低吸機會且獲利空間巨大。股市上的眾多黑馬股都曾出現過這樣的走勢。
二、K線圖長期空頭排列、股價連下了幾個台階、跌破所有均線仍未止跌、日成交量呈現逐步萎縮狀、K值呈負值、J值在負值10—20處多日鈍化,乖離率在1至10以上鈍化、強弱指標在10以下鈍化。如果出現上述一個特徵的股票都會有一定的漲幅,上述特徵都具備的股票漲幅會十分巨大,獲利不僅可靠,還十分可觀。
三、運行在價格箱底、技術指標沒有明顯創新低的股票可大膽吸納,介入這樣的股票可以獲得穩定的收益。
股票的價位,到底是有誰決定的呢?
決定股票的價位是多方面因素決定的:
1、公司的內在因素,例如盈利、成長性、管理能力等
2、國家的政策導向以及
3、短期投機、炒作等人為控制
當然還有其他因素,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但是我覺得這三方面因素相對影響力大。股市裡博傻理論非常有名,畢竟有人把股市形容為擊鼓傳花游戲。只要你不是最後的接盤俠,在中間都是賺的。
股市裡也分為長期投資和短期投機以及波段操作。
1、首先說一下長期投資,也許在有些人認為,股價翻了一倍,就是處於高價位。但是在主力認為只要該公司業績能夠繼續穩定增長,該公司就能夠繼續持有。例如貴州茅台、騰訊股份等
對於價值投資來說,當前的價位可能處於高位,但是過幾年之後往回看,該股價又是多麼的低廉。就像三聚環保,真正能夠守得雲開見月明,也就那幾位,王亞偉就是其中一位。而中間拋掉的又有多少基金經理。
因此價值投資,不是簡單的憑感覺來判斷價格是否處於高位,而是考慮公司的內在因素,盈利性以及管理能力等。還要關注未來政策的導向以及居民的生活消費習慣等。這時候考慮的是否處於被低估。
2、短期投機以及波段操作,這些都是受主力影響,隨時被主力玩弄。讓你神傷、激動。控制我們的心理。這時候價位的高低,是由主力決定,而不是我們判斷,而且我們的判斷錯誤概率非常之大。主力不可能讓我們把握到他們的心理,不然人家肯定玩完。因此這時候見好就收,是明智的選擇。畢竟我們也摸不清楚,主力什麼時候撤出,什麼時候再來一個回馬槍。與其去猜測主力行為,還不如嚴格按照自己的操作系統來。不要後悔,不要猶豫
股市中有句話,頂部一日,底部百日。那為什麼一隻股票在底部運行沒人買,到了一定高位後才開始技術分析進行買入呢?其實原因很簡單,正如我上面所說,底部的築造是漫長的,作為散戶來說,我們無法知道主力是否已經看中這只股票,是否已經建倉完畢,或者比例。
為什麼在高位的時候還會有人買進?
1,底部的判斷非常困難,提前「抄底」的往往還是買在半山腰。
當前A股全天交成低於500萬的,每天都有10隻以上,這些股大都處於低位運行,但是否是底部很難知曉,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這樣的股會越來越多。也就是說,參與這些股的只是極少部分抄底的人和自救的人。大部分將失敗而歸!
2,羊群效應,散戶都喜歡有人買了才會跟風買入。
經常見到,股票不漲的時候沒人關注,漲停了就會吸引很多人跟風。其實這是典型的羊群效應。抄底同樣也是如此,絕對底只有極少人能買到,而當相地底有資金介入時,跟風的人會越來越多,從而形成技術買入底,再度吸引跟風。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從眾心理,抱團心理。
3,技術分析的共振作用。
有很多經典的底部構造圖形,比如三重底,雙重底,一旦獲得一資金的一致性認可,形成突破。往往成功率提高。這時候相信的人也會越來越多,這就是技術分析有效的一面體現出來了。
更多捕捉牛股炒股技巧持續更新中,把我知道的教給你,讓你少走彎路!
H. 股票漲的很高時會不會賣不出去啊,還有賣股票是指賣給誰
股票的股價由買賣雙方各自報出價格然後成交。如果股票上漲很高一定是有人出了這個價格買,如果沒人出這個價格買,股票不會上漲到這個價位的。摻入股市的所有人互相報價互相以自己報出的價格買進或者賣出。如果你報價10賣出,而這個股票今天沒有上漲到10元就沒有成交。也就是說今天沒有人出10買進這個股票。你只能降低價格賣出或者等到有人願意出10買進時你在賣。
I. 股票價格在高位時,散戶沒有人願意買那股價會是怎麼樣情況
只是有可能,但可能性很小,因為你一般不會知道什麼時候股價是在高位了(如果能給你看出來,那他們還能稱莊家嘛),你說50元的股票價格在不在高位?應該說,價格很高了吧?,但莊家還能把它拉到100元以上!!!總會有些投機者買這些高價位的股票的。當然,如果就象你說的那樣,「沒有一個散戶願意買那股票」,那麼莊家一般會用三種辦法來處理股票:
1.誘多,就是一邊朝上拉,一邊買股票來達到出貨的目的,
2.橫盤,然後找機會出貨,
3.砸盤,就是用很低的價甚至是跌停來賣出來出貨。(因為他們已經賺的很多了)
J. 自己所買的股票價格非常高時有人會買嗎
肯定有了,只要有交易再高的股價也會有人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