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6年種玉米價格還能行嗎
今年玉米臨儲價格首次下調,糧農面臨豐收的煩惱。記者走進吉林敦化調查。
明年還種不種玉米
國內外價格倒掛、庫存積壓,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勢在必行
政策調整,應統籌兼顧各方的利益,讓玉米價格逐步回歸市場
一望無際的玉米地里,收割機隆隆作響。眼下,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敦化市收獲的景象一如往年。不同的是,自2008年國家推出玉米臨儲政策以來,臨儲價格首度出現下調。
今年,國家臨儲玉米掛牌收購價格確定為「國標三等」每斤1元,每斤降價0.12元。這將給農戶帶來多大影響,農民有啥期盼?忙碌的秋收背後,比往年多了幾分不平靜。
農民:每斤降價0.12元,去了成本不掙錢。政策「急剎車」,農民難承受
「看吧,這玉米全在棵上站著呢,先自然降水吧,含水量太高。」種糧大戶闞寶富把記者領到地頭說。
敦化市新立村農民闞寶富,經營著寶富家庭農場。今年,農場60公頃地全都種了玉米,預計能收700多噸。
「愁人啊!今年玉米價格低,連收糧的小販都看不到,玉米不好賣啊。收回家,太濕,沒地方存放,怕捂了;要是過幾天下了大雪,更麻煩。」闞寶富說。
去年,闞寶富種了50多公頃玉米,純收入30來萬元。今年的玉米行情,讓闞寶富懷念起去年賣糧的情景,「就坐在家裡,一斤9毛8分錢,直接賣給上門收糧的經紀人,省心,運費啥也不管。」
而今年,闞寶富把糧先晾在地里,等著國儲糧開庫,就直接把糧送過去。他盤算著,國家收儲價格還能高一些,賣糧也方便,一斤玉米的運費2分錢就夠。往遠點的加工企業送糧,一斤玉米的運費得5分錢。
「如今,在收糧企業的門口,賣糧的車都排成『長龍』了,基本上排3天隊才能賣出去。多等一天,按一噸糧20元給運糧車付費,80噸糧就是1600多元的開支啊。」闞寶富說。
秋收再忙,老闞也要時時關注玉米價格,「打開微信,就能看到糧食加工企業收購玉米的價格,企業每天都會及時公布。」
「企業收購濕玉米的價已經掉到6毛4分錢啦。按照這個行情,去了種地的成本就不掙錢了。」闞寶富打開手機查看了一下當天的糧價。「目前,企業收購價太低,著急還貸款的農戶,糧價多少也得賣了,著急用錢啊。」
闞寶富算了筆賬:且不看農戶玉米實際交易價格,按照國家臨儲價格的降幅,每斤玉米少收入0.12元,1公頃地能收12噸玉米,那就得減收2880元錢。
連續多年的玉米臨儲政策,保護了農民利益,穩定了農業生產,意義不容忽視。然而,國內外價格倒掛、庫存量越來越高,這個矛盾也日益凸顯。
「臨儲政策調整咱理解,但能不能在下種前調。現在秋收了,踩腳『急剎車』,農民有點受不了。」闞寶富的想法代表了不少糧農心聲。
盡管如此,還是有些消息讓闞寶富的心情能稍稍舒緩。為保證農民順暢、方便賣糧,今年吉林省將於11月1日啟動臨儲玉米政策,比去年提前了1個月。
政府:增加糧食代儲點,加大技術設備支持,最大限度降低賣糧成本
「今年,吉林省改變往年分期分批開庫方式,收購庫一次性布設到位,全面啟動。全省各地將盡量方便農民就近賣糧,減少運費支出。」吉林省糧食局調控處處長王濤介紹說。
面對糧食收購政策調整、庫存積壓等復雜形勢,敦化市政府協調當地4個民營糧庫,幫助中儲糧增加代儲點,保障糧食收購順利,確保農民能夠及時賣糧。目前,4個民營糧庫可存儲10萬噸玉米。
眼下,糧價一天掉一個價,讓農戶順利賣出好價錢,並不容易。敦化市鴻發現代生態農場經營了703公頃土地,種了370多公頃玉米,4000來噸的產量,賣糧壓力不小。
幸好,在敦化市農業局的協助下,鴻發現代生態農場適時搶收,將2000噸玉米順利賣給了吉林市乙醇燃料公司。
「9月28日,市乙醇燃料公司開始收購濕糧。29日,農場開始收割,4天收了2000噸玉米,以最快速度賣給了企業,當時可是8毛3分錢一斤啊,現在掉到6毛多了。」鴻發現代生態農場經理人庄文君說。
記者來到鴻發現代生態農場,大型收割機在遠處的田裡轟鳴作業。庄文君遠遠指過去:「苞米直接脫粒,其他的全部粉碎還田,40分鍾收獲一車,那就是40噸玉米啊。」
去年,鴻發現代生態農場收割玉米主要靠7台小機械,田裡收割、卸到場地、用機械脫粒,再裝車運輸,耗費人手,成本高。「按照去年的方式,想收想賣都來不及。今年,市農業局給協調的進口大機械,幫我們搶收搶賣,脫粒後直接裝車送到企業,這就一斤能省8分錢成本。」庄文君說。
「這個時期,更需要政府相關部門提供信息服務,幫農戶拓展銷路;給予技術設備支持,降低農戶賣糧和儲量成本。」王濤說。
今年按規定,玉米生霉粒含量超過2%國家不再收購。為此,吉林省各級農技幹部,進村指導農民科學儲糧,做柵子、將糧食上樓子,杜絕「地趴糧」,保證糧食安全存放,盡可能增產不減收。
期盼:出台相應配套措施,推動結構調整,讓玉米價格逐步回歸市場
今年,敦化市玉米的種植面積增加了2.4萬公頃,突破了9.5萬公頃,成為當地第一大作物。「前期測產來看,全市糧食產量將突破100萬噸。」敦化市農業局副局長國長振說。在庄文君看來,最直接的感受是,一公頃地玉米比去年多打了400來斤。
敦化迎來了玉米種植面積最大的一年。而作為吉林省大豆主產區,敦化大豆種植面積卻不斷減少。2014年,全市大豆種植面積約15萬公頃,佔全省一半左右,2015年僅有9萬多公頃。
敦化大豆因非轉基因、高蛋白而聞名,出口量佔全國60%。作為東北地區大豆集散地,敦化大豆市級以上龍頭加工企業16家,就地加工不成問題。
與之形成反差的是,玉米當地轉化能力非常弱,屬於原糧輸出地。「遭遇價格下跌,敦化玉米銷售壓力巨大。」國長振說。
臨儲政策執行了7年,玉米價格7連增,也讓玉米和大豆之間的效益差距拉大。庄文君介紹說,「一公頃地,可產10多噸玉米,黃豆最高3噸,收入至少差3000元。」
「一頭是國產大豆產量降到了預警線,一頭是玉米國內外價格倒掛。」在國長振看來,這次玉米臨儲政策的變化,也讓敦化感覺到結構調整迫在眉睫,「應該推廣糧豆輪作,回歸大豆主產業。」
明年還種不種玉米?
「今年玉米行情不好,明年就搞點多種經營唄,以玉米為主,再種點白瓜子啥的,來年夏天就收獲,省地力,能掙錢。」闞寶富說,大豆的效益終究讓他有顧慮。
種了這么多年玉米,闞寶富覺得,玉米價格單靠政策肯定不行,但如果直接砍掉政策,完全由市場定價,暫時也行不通。
業內人士表示,政策調整,應統籌兼顧各方的利益,出台一些保護農民利益的配套措施,讓玉米價格逐步回歸市場。
國長振認為,推動大豆產業發展,需要對糧農進行精準補貼,希望國家拿出政策來支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要整合政策和資金,區域性集中投放。要不就成了撒胡椒面,星星點點,沒味道。」國長振說,目前國家農業補貼多,加起來看額度不小,國家惠農力度很大,但是各項補貼分散發,在農民那裡就解決不了啥問題。
⑵ 16年玉米價格
目前玉米價格還沒能完全確定,個別地區的烘乾塔收購干糧的意向是每斤8毛8,濕糧食大概5毛5左右。
⑶ 玉米價格現在是多少錢一斤
今年玉米價格偏低是0.8元左右一斤
錦州港水分15%玉米到港價格為1910-1925元/噸,上漲10-15元/噸;平艙價格為2000-2020元/噸,水分14.5%,容重700。
廣東蛇口港新玉米主流價格在2120-2130元/噸,下跌20元/噸,水分15%以內。
上海港成交價格為2120-2130元/噸。
江西南昌東北玉米到站價2220-2260元/噸。
江蘇徐州玉米到站價格在1700-1740元/噸,水分15%左右,霉變1%以內。
湖南省長沙市玉米到站價格為2260元/噸。
湖北省武漢市玉米到站價格為2200-2240元/噸。
四川省成都市西北新玉米到站價格為2000-2100元/噸。
黑龍江哈爾濱烘乾點玉米收購價格在1720-1740元/噸,水分15%左右。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新玉米收購價格為1700-1740元/噸,水分15%左右。
黑龍江佳木斯新玉米收購價格1600-1620元/噸,水分15%左右。
黑龍江肇東中糧潮糧1710元/噸,14%水分。
黑龍江綏化玉米價格1700-1740元/噸,15%水分,澱粉企業收購價格1680元/噸,折扣比例1:1.2。
內蒙古通遼市玉米收購價格1810-1830元/噸。
內蒙古呼和浩特新玉米深加工企業收購價格為1840元/噸,水分15%左右,霉變5%以內。
內蒙古扎蘭屯玉米價格1810-1830元/噸,水分15%。
吉林省長春市玉米出庫價格1860-1900元/噸,水分14%以內。
吉林省公主嶺玉米收購價格1800-1840元/噸;中糧生化掛牌收購價1860元/噸。
吉林省四平市玉米收購價格為1800-1840元/噸;天成掛牌收購價1820元/噸,下跌40元/噸,水分15%以內。
吉林榆樹玉米收購價格為1780-1830元/噸左右,水分15%;中糧生化掛牌收購價格1820元/噸。
遼寧沈陽水分30%潮糧收購價格1400-1440元/噸,水分15%新玉米收購價格為1770-1780元/噸。
遼寧省鐵嶺市新玉米理論出庫價格為1880-1900元/噸。
遼寧大連新玉米1910-1970元/噸,反彈20元/噸,水分15%以內。
河北滄州玉米收購價格為1700-1720元/噸,水分15%以內。
河北保定新玉米出庫價格在1760元/噸,水分15%。
河北石家莊新玉米價格1720-1740元/噸,水分15%左右。
河北張家口出庫新玉米價格在1760元/噸,水分16%以內。
河北邯鄲收購價格1680-1700元/噸,水分15%左右。
天津飼料廠新玉米收購價格為1800元/噸,水分16%以內。
河南焦作新玉米收購價格1580-1600元/噸,水分16%以內。
河南安陽新玉米凈糧收購價格在1600-1620元/噸,水分15%。
河南濮陽飼料廠新玉米收購價格1740元/噸,水分15%以內。
河南周口新玉米收購價1580-1600元/噸,水分15%以內,霉變2%以內。
山東臨沂飼料廠玉米收購價格1690-1700元/噸,水分16%以內,霉變2%以內。
山東德州糧點新玉米收購價格1680-1700元/噸。
山東青島貿易商新玉米收購價格1700-1710元/噸,飼料企業收購價格1780元/噸,水分15%以內。
山東聊城貿易商新玉米收購價格為1620元/噸,飼料企業收購價格1740元/噸,上漲20元噸,水分15%以內。
山東濰坊飼料廠玉米收購價格為1760-1780元/噸,水分15%以內。
山東壽光深加工玉米收購價格1710元噸,上漲20元噸。
陝西西安玉米到飼料廠玉米價格1540元/噸。
大連大窯灣及北良港玉米平艙價格為2000-2020元/噸。
⑷ 吉林省96年到16年玉米總體產量,價格,成本和收益
張立偉認為,如果繼續收儲,2016年玉米收儲價格很可能會比去年下降。
程國強表示,假定政策調整到位後,補貼標準定為200元/畝,按照玉米平均單產500公斤/畝測算,相當於補貼400元/噸,明顯低於國家玉米庫存2年504元/噸的成本。
3月27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在「第十三屆國際油脂油料市場論壇」上作報告指出,目前國內玉米庫存量在2.5億噸,稻穀庫存量在1億噸,國儲玉米庫存壓力巨大。
巨大的糧食國儲庫存,不僅帶來財政資金負擔,同時也付出巨大的庫存費用和利息費。程國強指出,包括收購費、做囤費、保管費和資金利息等,每噸糧食庫存成本在252元。
程國強表示:這必須改,而且現在是改革的最佳時期。目標則是調整長期以來對「保供給」、「保收益」兩個目標不加區分的做法。
3月28日下午,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研究員張立偉在與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交流中表示:現在都在等國家政策,是繼續收儲玉米還是進行調整。
中儲糧方面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改革的大方向定了,價補分離,市場定價。但目前具體文件還在等國務院公布。
國儲糧食庫存壓力巨大
程國強表示,當前我國糧食出現產量、庫存量與進口量「三量」齊增的矛盾現象:糧食產量十二連增,但是糧食進口量突破1.2億噸,結果是糧食庫存量「庫滿為患」,目前玉米臨儲庫存達2.5億噸,稻穀按最低收購價庫存1億噸。
張立偉也認同這一數字:「目前國內玉米在2.5億噸,遠比外界預測的量大很多。」
2008年開始,我國為了維護量價穩定,促進農民增收,實行國家玉米臨時收儲制度,實行臨時收儲政策以來的7年,玉米臨儲提價達50% ,尤其是2010 年以來,年均提價達10%。
臨儲政策從最初解決農民賣糧難的保障性收購措施,演變為農民種糧收益保護措施,使農民形成玉米價格只漲不跌、種植穩賺不賠的預期,促進刺激玉米種植面積快速擴張、全局性增產。結果玉米連年增產,造成國儲庫存難以得到有效消化。
巨量的玉米庫存不僅佔用大量的財政資金,同時每年也都需要付出巨額的庫存成本。
,
⑸ 2016年的最新玉米價格是多少錢謝謝
中國玉米價格全球最貴,令國內加工行業難以維系。政府准備把2016/17年度玉米收購價格再下調10%,至每噸1800元,約合每噸282美元。此前政府已經宣布將2015/16年度(10月到次年9月)玉米收購價格調低10%
⑹ 2016年玉米價格預測
據行業人士稱,中國政府計劃連續第二年調低國產玉米收購價格,旨在提振遭受危機的加工行業停滯的需求,消耗龐大的玉米庫存。
中國玉米價格全球最貴,令國內加工行業難以維系。政府准備把2016/17年度玉米收購價格再下調10%,至每噸1800元,約合每噸282美元。此前政府已經宣布將2015/16年度(10月到次年9月)玉米收購價格調低10%。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玉米消費國。加工商使用玉米生產飼料、甜味劑和乙醇等。玉米收購價下調也將影響高粱、玉米酒糟粕和大麥等飼糧需求。北京的分析師稱,考慮到庫存龐大,國內玉米價格仍遠遠高於進口成本,政府需要調低玉米價格。
行業人士表示,政府還可能向采購東北玉米的南方銷區飼料加工商提供運費補貼。他們沒有透露政府何時提供補貼。三位行業人士稱,政府可能在明年初宣布新的收購價格。中國的玉米播種工作於3月份開始。
中國玉米價格下調有助於制約國內加工廠對海外玉米的需求,令國際玉米價格承壓下行。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玉米消費國。某國有智囊團的分析師稱,玉米及玉米替代品進口量將會低於我們早先的預期,可能比上年減少50%甚至更多。
中國政府不得不逐步退出玉米收儲項目,因為到明年4月份時,國內玉米庫存可能激增至2億噸,相當於中國全年的消費量。收儲項目旨在保護農民收入,但是也導致過國產玉米價格高企,加工商和深加工商面臨虧損。消息人士稱,過去三年裡多達60%的深加工產能關閉。
今年9月份中國自2008年以來首次調低玉米收購價格。東北地區的深加工企業還獲得收購國產玉米的補貼。這些措施有助於縮小國產玉米與進口玉米之間20%的價差,但是仍不足以消耗庫存,或者鼓勵飼料加工商以及甜味劑生產商等加大投資力度。
不過,至少一家公司已經從原材料價格下跌中受益。亞洲地區最大的玉米深加工企業——大成生化的官員稱,上周公司已經開始恢復閑置的玉米甜味劑和賴氨酸生產線。到11月底時,位於吉林的賴氨酸生產廠將開足馬力生產,年產能達到50萬噸。
但是養殖行業的需求低迷不振,可能制約提振諸多玉米加工企業的努力。一些家禽養殖戶的存欄量正從疫情中恢復,中國生豬宰殺已經造成庫存枯竭。中糧期貨分析師稱,玉米需求不會很快恢復到2012年創紀錄的1.2億噸。
⑺ 2o16年介休玉米價格是多少
10塊錢三根
⑻ 現在玉米價格多少錢
16/17年度是國內玉米市場庫存消費比向下拐頭的第一個年度,也將是玉米市場構築大底的一內個年度。
預計容,到2017年秋季之前,因種植面積、生長天氣的炒作,市場將呈現大幅波動的局面。真正的趨勢性上漲,將大概率發生在17/18年度初期,即新玉米收割和上市季節。
結合玉米季節性規律,推測全年的走勢如下:
(1)當前,正值東北和華北玉米大量上市,農戶售糧積極性增強,供應逐漸趨於寬松。
(2)年初受到春節備貨及物流因素帶動,呈現趨漲走勢;加上對來年播種面積減少的預期(農業供給側改革,調減玉米面積),價格表現堅挺。高點一般在3月前後。
(3)4月份春耕前,將迎來售糧小高峰,而此時需求相對淡季,市場偏於下行。
(4)當4-5月份播種完後,因天氣炒作,往往呈現不穩定的反彈行情,尤其是面積減少情況下。
(5)玉米第二個高點通常在6月份,隨後向下波動,直至9月收割前後。這是因為:6月後小麥上市,壓力呈現;後期玉米又進入成熟期,收割的壓力又疊加在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