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大宗交易大幅溢價成交

大宗交易大幅溢價成交

發布時間:2022-01-16 08:31:18

『壹』 股票大宗交易溢價好嗎

如果公司的大宗交易價格僅僅是高於公司的每股凈資產,而大大低於股票市場的價格,這種溢價交易對現價市場沒有任何意義;如果交易價格高於市場現價才能有推升股價的作用。

一般來說大宗交易溢價成交,對股價有向上對股價有向上牽引的作用,折價成交對股價有向下牽引的作用。溢價,表明這只股票被大幅低估,主力願意高位進貨,說明後面可以持股待漲,折價表明對它後面的趨勢是預計為下跌,所以後面下跌的概率極高。

大宗交易(block trading),又稱為大宗買賣,是指達到規定的最低限額的證券單筆買賣申報,買賣雙方經過協議達成一致並經交易所確定成交的證券交易。具體來說,各個交易所在它的交易制度中或者在它的大宗交易制度中都對大宗交易有明確的界定,而且各不相同。

(1)大宗交易大幅溢價成交擴展閱讀:

權證的溢價:

溢價反映的是投資者以現價買入某權證並持有至到期時,正股需要上升或下跌多少才能使這筆投資保本。從溢價的計算公式(以認購證為例)來看,溢價其實是先計算盈虧平衡點[(權證價格/行權比例)+行權價]與正股價格的差距,除以正股價格,再以百分比來表達。

舉例來說,按3月26日收市價計算,上港CWB1的溢價為65.65%,即投資者以現價(3.527元)買入該權證並持有至到期,正股上港集團價格須上升至少65.65%至大約11.93元以上,該投資才可以保本並獲利。

從上述公式可見,溢價高低其實很大程度取決於正股價格及權證價格,而權證價格又會隨時間流逝而遞減。假如行使價格高於正股價格(價外權證),權證價格全為時間價值(即沒有任何內在價值),計算出來的溢價會較高。

假如正股價格高於行使價格,權證價格包含的時間價值較低,所計算出來的溢價相對較低。可見,權證的價值狀況及距離到期日時間的長短與溢價之間一般存在一個這樣的規律:越是價內、距離到期日的時間越短。

『貳』 大宗交易溢價率為0 成交價就是收盤價 怎麼看

大宗交易溢價率為0成交價就是收盤價:
從大宗交易成交價和成交當日收盤價對比看,折價成交是常態,溢價成交則相對稀少。通常來看,溢價成交表明資金吸籌意願比較強,也從某種程度反映出資金看多態度。
一、大宗交易
大宗交易,又稱為大宗買賣,是指達到規定的最低限額的證券單筆買賣申報,買賣雙方經過協議達成一致並經交易所確定成交的證券交易。具體來說,各個交易所在它的交易制度中或者在它的大宗交易制度中都對大宗交易有明確的界定,而且各不相同。
如果公司的大宗交易價格僅僅是高於公司的每股凈資產,而大大低於股票市場的價格,這種溢價交易對現價市場沒有任何意義;如果交易價格高於市場現價才能有推升股價的作用。一般來說大宗交易溢價成交,對股價有向上對股價有向上牽引的作用,折價成交對股價有向下牽引的作用。溢價,表明這只股票被大幅低估,主力願意高位進貨,說明後面可以持股待漲,折價表明對它後面的趨勢是預計為下跌,所以後面下跌的概率極高。
二、股票收盤價
收盤價指股市收盤價,為當日該證券最後一筆交易前一分鍾所有交易的成交量加權平均價(含最後一筆交易)。當日無成交的,以前收盤價為當日收盤價。深市的收盤價通過集合競價的方式產生。收盤集合競價不能產生收盤價的,以當日該證券最後一筆交易前一分鍾所有交易的成交量加權平均價(含最後一筆交易)為收盤價。當日無成交的,以前一日收盤價為當日收盤價。
收盤價,幾乎可以說是市場上最容易被記住的一個最重要的數據,但我們卻很少注意到收盤價的盤面反饋。所謂收盤價的盤面反饋是指收盤以後停留在盤面上的掛盤狀況,包括10個買賣價位及相應的掛盤數量。其實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不少的信息,特別是盤中主力的信息,盡管盤中主力也許並不想告訴我們。

『叄』 為什麼會有溢價買入的大宗交易

大宗交易溢價一般情況下都出現在機構極為看好一隻個股或者是被迫回補倉位的情況下,因而他們的大量買回會造成大宗交易的溢價。因為A股的交易機制決定著A股大部分交易都是做多交易,因而溢價往往帶來的就是主力資金加速流入的情況,對此該股短期內可能存在一定的漲幅,並且進一步拉升。
股市中的大宗交易溢價有不少都是看漲的信號,因為這是場外大資金加速進場做多的標志。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大宗交易溢價會直接導致個股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所以我們不能簡簡單單就認為大宗交易就是漲。
這種情況的出現往往是因為場內莊家對於新主力資金的敵意導致的,它的這種操作主要目的在於洗出新入場的主力資金,然後等市場重新回到掌控之後再拉升。畢竟,沒有一個大資金願意給另外一個大資金隨意抬升價格。
拓展資料
大宗交易相關知識
大宗交易在市場中,也叫大宗買賣,是指證券交易達到一定數額的操作,一般都是出現在股東交易和減持的報告中,也是雙方經過了一致協商後做出的決定和交易。而上交所和深交所的大宗交易規定也會有點區別。
上交所:A股單筆買賣申報的數量需在30萬股以上或者金額在200萬以上,B股單筆買賣申報在30萬股以上,交易金額在20萬美元以上。
深交所:A股單筆買賣數量不低於30萬股,交易金額不低於200萬股,B股單筆交易數量不低於3萬股或者交易金額不低於20萬港元。
深交所的大宗交易一般都是以協議大宗交易和盤後定價大宗交易的方式為主。
市場上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引起股價大幅度波動,因此也設置了新規,大宗交易發生後,6個月內不得轉賣和交易。防止股價出現暴漲暴跌的行情。

『肆』 大宗交易溢價率的好壞有什麼區別

如果公司的大宗交易價格僅僅是高於公司的每股凈資產,而大大低於股票市場的價格,這種溢價交易對現價市場沒有任何意義;如果交易價格高於市場現價才能有推升股價的作用。一般來說大宗交易溢價成交,對股價有向上對股價有向上牽引的作用,折價成交對股價有向下牽引的作用。溢價,表明這只股票被大幅低估,主力願意高位進貨,說明後面可以持股待漲,折價表明對它後面的趨勢是預計為下跌,所以後面下跌的概率極高。
大宗交易(block trading),又稱為大宗買賣,是指達到規定的最低限額的證券單筆買賣申報,買賣雙方經過協議達成一致並經交易所確定成交的證券交易。具體來說,各個交易所在它的交易制度中或者在它的大宗交易制度中都對大宗交易有明確的界定,而且各不相同。

『伍』 大幅折價的大宗交易代表什麼

大宗交易,是一個特殊的交易通道,屬於大額和大宗的股份交易的渠道。為什麼大多數折價?這是因為涉及「大宗」股份——所謂大宗,就是,金額巨大,數量巨大。而至於是否是「機構收割散戶的工具」這個則因「人」因「事」和因「股」而異了,簡單地說是「機構割散戶的工具」有過度和妖魔化「大宗交易」和「機構」的嫌疑了。
其實大宗交易不一定都折價,有平價交易的,有溢價交易的,當然也有折價交易的。
所謂平價交易就是指股票實時價格是多少,就按多少進行大宗交易進行成交。比如,今天某股票的收盤價為10元,兩個機構之間達成買賣協議就按10元的價格進行大宗交易成交。
所謂溢價就是指兩個機構之間協商一致按高於實時價格的價格進行大蹤交易成交。比如,當天的收盤價是10元,兩個機構之間協商一致按11元進行買賣成交,這就叫溢價10%。
所謂折價就是指兩個機構之間協商一致按低於實時價格的價格進行大宗交易進行買賣成交。比如,當天收盤價為10元,兩個機構協商一致,按9元的價格進行買賣成交,這就叫折價10%。
每一筆大宗交易都有他代表的意義,交易的實際情況不同,意義也不同。
一般來說,平價交易不代表利好,也不代表利空,有機構拋售,也有機構願意接盤,這說明不了股票有什麼問題。
筆者分享一個不錯的股票杠桿平台,曜鑫科技,實盤交易,無資金門檻。
溢價交易往往代表利好,因為有機構比較看好該股票的成長性或者說股價未來的上漲空間,才願意以更高的價格通過大宗交易獲得大量籌碼。
折價交易有利空的說法,也有中性的說法,利空的說法是減持的機構不惜成本拋售籌碼,有可能是公司未來的業績預期不好,機構不再看好這家公司股票才會不惜成本價的拋售籌碼。良性的說法是,有的大股東需要用錢,特殊情況急需把資金變現,所以才低價賣股票,雖然是低價賣,有機構願意買,說明有構也是看好未來的成長愈期的,否則,股價再低也沒機構願意接盤。
對於有人說「大宗交易是機構投資者收割散戶的利器」,我並不認同。因為任何交易工具都是中性的,看誰更能充分利用。確實有些機構利用大宗交易倒倉或收集籌碼,但更多的方便股東與機構大量買賣的需要。

『陸』 大宗交易溢價說明什麼

大宗溢價交易說明了股票市場的利好現象。
大宗溢價交易是指大宗交易買入成交價,高於當天個股的收盤價。股票大宗交易溢價意味著有機構看好個股後市的發展,以高價收購該股,則可能會導致股價上漲,或者機構之間的對倒,人為製造大宗溢價交易的利好現象。
對於大宗交易,我們可能更習慣稱呼其為大宗買賣,主要是指市場上達到規定的最低限額之後的證券單筆買賣申報,這個交易的協議是由買賣雙方一致之後確定成交的憑證。一般來說大宗交易溢價說明這個發生的大宗交易的而買入成交價,是要高於當天的股市收盤價,也就是稱為大宗交易溢價。
溢價對其的定義,其就是一個證券市場術語,主要是指投資者支付的實際金額是要大於證券、股票名目價值或者是面值。對於一隻股票的溢價,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其在減去各種手續費之後還有一定的資金,相對的溢價空間就是指這只股票的目標價格和票面價格之間存在的價差。
1、市場上存在溢價,一般是表示機構、大戶非常看好該股票,而且伴隨著股票二級市場交易變少也就是盤面籌碼變少,然後這些無法滿足其購買數量,但是硬要在二級市場買入的時候就會把市場上的股價拉的很高。

2、除了上述的那種情況,也可能是這個溢價只是一個表象,很可能就是機構之間進行對倒,一般來說就是高價股份私下進行返回,這就是一種典型的人為製造大宗溢價利好消息。
拓展資料:
1、股市大宗交易溢價指出場外大量資金正在加速入場,因此大多都是看漲信號。值得注意的是,大宗交易溢價中有可能直接導致股票下跌,所以我們不能簡簡單單就認為大宗交易就是漲。
2、這種情況常常起因於場內莊家對新主力資金的敵意,其操作的主要目的是洗出新入場的主力資金,市場再次回歸支配後再提升。畢竟, 一大筆資金並不希望另一大筆資金隨意漲價。這也是看到大宗交易溢價時應注意的。

『柒』 大宗交易溢價率為負是好事還是壞事

大宗交易溢價率為負是壞事。溢價率為負是指大宗交易成交價 < 當天股市收盤價,也稱為大宗交易折價成交。大宗交易溢價率出現負的情況,則說明股東或者機構投資者不看好該股,急著以低於當前的價格賣出,是一種利空消息,這會導致市場上的投資者大量地賣出,加速股價下跌。若股票溢價率為負說明股票下跌的概率較大。大宗交易的溢價率為負數其實就是大宗交易的折價率,例如溢價率為-9.7%,其實質上就是折價率為9.7%。這樣數據的出現往往是意味著股東打折賣出個股,體現出了對後市的不看好。

拓展資料:
大宗交易溢價率降低,可能有如下幾種情況:
1、正股波動較小,權證下跌。可能由於供需關系的變化,此時無論認購與認沽均受後市走勢判斷影響;
2、正股下跌,權證大幅下跌,其下跌幅度超越正股上漲幅度。認購權證為合理表現,認沽權證蘊含投資機會;
3、正股上漲,權證未上漲或上漲幅度小於正股幅度。認購權證蘊含投資機會,認沽權證表現受後市影響更多;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可以通過准確預測權證溢價率的變化,配合對正股走勢的判斷,發現權證市場中合適的買點及賣點。
從理論和市場反應看大宗交易溢價率:
1、理論上看。大宗交易折價成交如果僅僅從表面上理解肯定是利空,因為說明公司的股東把自己手上的股票賤賣了,那麼買的人在成交的一刻就已有利潤,理論上更容易在二級市場上拋售的沖動。
2、從市場反應看。從市場反應上看並沒有理解上那麼簡單,因為大宗交易雙方之間的關系外面人是不知道,買方的意圖外面的人也不知道,有人在大宗交易上購買後轉手到二級上拋售,有人買入股票是為了持有該公司的股權,也就是說不拋的,也有利用大宗交易平台進行利益輸送的,所以,單純憑大宗交易的溢價或折價而評判股票的好壞也不是最合理,因為每天發生的大宗交易中溢價和折價的太多了,有溢價為60%的大宗交易,也就是說,買入的直接虧損60%成交的,理論上應該至少漲60%以上才能贏利吧,但股價也沒有漲,所以關鍵還是要從該股的形態上分析,再通過其它的一些分析綜合判斷。

『捌』 股票大宗交易溢價成交對股價後市走勢有何影響

1、股票大宗交易溢價交易當然對公司的股價有正面的影響,但是要分析具體的成交價格是多少才能下此結論。

2、如果公司的大宗交易價格僅僅是高於公司的每股凈資產,而大大低於股票市場的價格,這種溢價交易對現價市場沒有任何意義;如果交易價格高於市場現價才能有推升股價的作用。

拓展資料:

一般來說,如果以過去的大小非、高管在大宗交易市場折價扔貨給機構/游資,然後機構/游資次日起即在二級市場上甩貨的模式,新規確實能起到了一定減緩減持壓制的作用。

但是如今涌現大量的溢價交易,也意味過去那種折價轉讓的大宗交易游戲規則在生變,從市場反饋的消息,目前的大宗交易上溢價交易採取的是諸如上市公司的收購兼並企業時採取的業績承諾手法,即六個月股價後不低於XX元/股,否則減持方補償受讓方多少。

這種模式一來以溢價的模式提振了二級市場股價,二來大小非、高管繼續割韭菜般減持,雖然力度比過去要小一些但是也比在二級市場上直接拋售每三個月之內拋售1%強一倍,再者大小非、高管的股權成本往往都是IPO前的原始股,成本低廉,哪怕減持6個月後需要補償一部分給受讓方也是大賺了。

『玖』 大宗交易溢價成交是賣方機構是利好嗎

1、大宗交易的溢價成交,不論買賣方是誰通常都還算是利好。

2、但要注意的是:一是成交量的多少,少則有誘多的可能;二是溢價的多少,少則利好作用小些。

3、大宗交易的溢價成交,也存在一些利益輸送的可能,所以要看具體股價的位置高低來判斷了。

一般情況下,對於溢價交易有兩種可能:

一種是買方掌握了該股票的某種利好消息,擔心該消息進一步擴散,而且由於買入量比較大,來不及搜集籌碼,故而不惜以溢價的方式通過大宗交易成交;

另一種是希望獲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權,需通過大宗的方式盡快購買到足夠多的股票。

當然,目的和緣由並非一成不變,比如我通過對近期溢價率較高的幾只股票梳理後發現,亦有三種不同的情況:

1.大股東質押率較高,在股價與減持新規的雙重作用下,有較強的補充質押股數的要求,因而有可能溢價大宗交易購入購票;

2.公司近期有增持計劃,通過大宗交易不僅滿足了增持要求,同時也可幫助一些機構減虧;

3.減持新規下,大宗交易6個月內不得轉讓,但因股價較前期高點已大幅下滑,故在窗口期內繼續大幅下挫的風險有限,如果同時大股東可以協議約定一個保底回購價的話,此種類似溢價的大宗交易可能成為大股東的一種新型融資方式。

閱讀全文

與大宗交易大幅溢價成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杠桿基金 瀏覽:288
銀行票據理財騙局 瀏覽:496
美咖啡期貨c價 瀏覽:620
四川信託天府聚鑫3號 瀏覽:460
青海業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837
信託公司2016校園招聘 瀏覽:902
深圳前海元鉑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10
論人民幣匯率對外匯儲備的影響 瀏覽:613
購車貸款怎麼給 瀏覽:8
外匯備案登記需要哪些資料 瀏覽:217
青建集團新加坡 瀏覽:76
華中融資租賃萊蕪市政府 瀏覽:854
國際工程項目融資文獻綜述 瀏覽:327
金融機構接收抵債資產免稅 瀏覽:724
金融中介公司如何能拿到渠道 瀏覽:983
恆生期貨開戶哪家好 瀏覽:622
金融創新服務驅動經濟轉型 瀏覽:134
國泰君安微融資費用 瀏覽:969
外匯攻略 瀏覽: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