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這兩天買了點外匯美金,我怎麼發現外匯賣出價越來越高,買入價卻越來越低
美元指數這兩天在回調 前一段時間創造了15年的新高。你現在買進去 回調虧錢是正常的
Ⅱ 出口企業每月收取外匯時會有多少匯率差損失
匯率損失是在人民幣升值外匯貶值時才會出現的,比如你在簽合同時美元的匯率是1美元兌換6.83元人民幣,在收匯時匯率變為1美元兌換6.81元人民幣,如果你收匯是10000美元,那麼匯率損失就是10000(6.83-6.81)=200元。
如果你們公司即有外匯收入同時也有外匯支出,那可以把外匯存在外匯賬戶上不辦理結匯,以備以後使用,不僅不會出現匯率損失,還能減少匯兌損失。因為銀行的外匯買入價要比賣出價低很多。按照今天中國銀行的外匯牌價100美元的買入價是681.49,賣出價684.23,如果在匯率保持不變的情況下,10000美元結匯再購匯的損失就是10000(6.8423-6.8149)=274元。
不知說清楚沒有。
Ⅲ 外匯賣出價越高越好還是越低越好
如果是想人民幣換外幣的話,當然是賣出價越低的好,說明人民幣越值錢。
這樣越少的人民幣就可以換越多的外幣了。
賣出價是銀行將外幣賣給客戶的牌價,也就是客戶到銀行購匯時的牌價。
假設某人去中國銀行用10000元兌換成美元,這個兌換的價格就是賣出價。
買入價則是銀行向客戶買入外匯或外幣時的牌價,它分為現鈔買入價和現匯買入價兩種。
例如張某今日在中國銀行用1000美金兌換成人民幣,這個兌換價格就是買入價。
現匯買入價是銀行買入現匯時的牌價,而現鈔買入價則是銀行買入外幣現鈔時的牌價。
中間價指的就是買入價與賣出價之間的中間價。用買入價和賣出價之和除以2。
人民幣匯率升高意味著人民幣貶值。相同單位的美元,所需要的人民幣增加,因而人民幣是貶值的。
人民幣匯率越低,兌換同樣單位的美元,所需要的人民幣數量減少,因此,人民幣升值。
Ⅳ 外匯買入價總是高於賣出價,那怎麼盈利啊...還有做空做多是怎麼回事
比如當我們買的時候,歐元/美元買價(ASK)是1.4252,則對應的賣價(BID)是1.4250,而我們賣的時候,成交的價格是按照BID價來成交的,因此,這個時候我們想不虧的話,價格至少再往上漲0.0002,而這個0.0002就是常說的點差。如果繼續往上漲,你就盈利 了。
做多就是先買,做空就是先賣。平時我們交易股票就是做多,也就是你只能先買之後才能賣。
Ⅳ 銀行現鈔的買入價為何比現匯低現匯不是更加快捷便宜嗎價格怎麼反而高於現鈔呢
現匯帳戶」系指由港、澳、台地區或者境外匯入外匯或攜入的外匯票據轉存款帳戶;「現鈔
帳戶」系指境內居民個人持有的外幣現鈔存款帳戶。 居民個人由境外匯入的外匯或攜入的
外匯票據可以理解為「現匯」,均可以開立現匯帳戶存儲;
你在銀行里存著的當然應該是現鈔了。有人從國外給你匯款到你的賬戶,那就是匯款現匯,另外在中國銀行辦理了比如說日元=美元的匯兌,打在了你的中國銀行存摺上,就會顯示丙種外匯現匯,而這兩種外匯銀行收購價就會相對於現鈔價高,並且這種現匯相對於現鈔的賣出價要低。
首先,買入價是指外匯銀行買入外匯時使用的匯率,賣出價是外匯銀行賣出外匯時使用的匯率,此時的外匯是指國外銀行存款的外匯,如美元。所以,外匯牌價上的買入價、賣出價是現匯價。
其次,現鈔價是外匯銀行賣賣現鈔時使用的價格,此時現鈔是指外匯現金(鈔票),而不是國外銀行存款。
再次,由於現匯與現鈔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當銀行買入現匯時,可以直接將其所買進的外匯劃撥到其國外銀行賬戶中,沒有利息損失,而買進外幣現鈔時需在本銀行庫存中保留一段時間,以湊齊足夠多的外幣現鈔後(如100萬美元)才能存到其他銀行獲取利息,故銀行買進外幣現鈔相對於買進現匯有利息損失,這部分損失當然由賣出外幣現鈔的一方承擔,故銀行的報價中,現鈔買入價肯定低於現匯買入價,這一規律永遠不會變,正如存款利率永遠低於貸款利率一樣。
最後,現鈔賣出價與現匯賣出價是一致的,因為這種情況下,對銀行來說沒有利息損失,是不是?故銀行單獨標明現鈔買入價,而沒有現鈔賣出價。
所以說,如果你手中的美元資產不是以國外銀行存款或外幣支付憑證(如匯票、本票、電匯憑證等)的形式存在,就應該使用現鈔買入價,要損失一點。
如果您把現匯賣給銀行,就是把您在國外銀行的外匯存款賣給銀行。這筆外匯存款從您賣給銀行的那一刻起,就從您的名下轉移到銀行的名下。銀行只要做相應帳務處理,就可以馬上得到這筆在國外銀行的外匯存款,並可以馬上開始計算利息。
如果銀行買入的是現鈔,由於外幣現鈔不能在交易的當地流通使用,需要把現鈔運往國外,所以它不僅不能立即獲得存款和利息,而且還得支付費用保管現鈔。等到現鈔積累到足夠數量,銀行才能把這些外幣現鈔運送到國外,存在國外的銀行里。直到此時,銀行才能獲得在國外銀行的外匯存款並開始獲得利息。銀行收兌外幣現鈔需要支付的具體費用包括:現鈔管理費、運輸費、保險費、包裝費等、這些費用就反映在現鈔買入價低於現匯買入價的差額里。
Ⅵ 為什麼在直接標價法下,數額較小的為外匯買入價,數額較大的為外匯賣出價
買賣入價都是站在銀行的角度來定的,價格都是外幣的買賣價而不是本幣的買賣價。而銀行實行賤買貴賣的原則,因為銀行是站在盈利的角度。
1.直接標價法下數額較小的為外匯買入價。這是因為銀行向—客戶買入外匯肯定是低成本的買,後面實行高利潤的賣
2.直接標價法下數額較大的為外匯賣出價。這是因為銀行賣一定外匯給—客戶收更多的本幣,所以他是實行了賤買貴賣的原則,數額較大就是賣出價。
Ⅶ 在價格不變的基礎上外匯買賣一次損失多少
損失點差,有兩種模式
大部分是收取點差。
有的是浮動點差,有的固定點差。
總的來說 ecn模式比較可靠,都是銀行在做,比較安全收取非常低的手續費,
mm模式都是對沖的,點差大多數是浮動的,有時候突然出現天價點差,不熟悉千萬不要進去。
你們是對沖模式,你賺錢它虧錢,你虧錢它賺錢。
Ⅷ 剛學,請教外匯市場上的雙向報價:為什麼說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價差越小,對於投資者來說意味著成本越小
因為買入價和賣出價之間的差值,也稱為點差,實際上是外匯交易商或者是銀行向你收取的使用電子軟體交易的手續費。
其實,你每下一筆買入的單子,你實際是按平台上的賣出價來買入的,而你做一筆賣出的單子,是按對方的買入價賣出的。
這樣的話在你下單的同時,平台其實就已經自動扣除了點差部分的費用,如果你沒有盈利超過點差那你就是虧本的。而換句話說,如果點差越小,那你的成本就越小,點差越大成本就越高,一般銀行點差比外匯交易商要高的多。
如果還是不懂,可以跟我聯——系,我詳細給你解釋一下。
Ⅸ 外匯獲利一給點和損失一個點的點值各代表多少
"點"∶為了精確和方便表示匯價,一般用5位數表示,最小變化的單位,通常稱為"點"。
"點值" :每1點換算成該貨幣的價值。
在外匯交易中,獲利或者損失的點值由交易幣種決定,外匯保證金買賣的是價值為10萬的合約。在直接標價盤中一個點是價值10美金。
外匯投資者必須有穩定的外匯交易策略,外匯市場的變化是高度隨機的。因此,投資者必須用穩定的外匯交易策略來對待他們,這樣他們才能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找到合適的交易方向和道路。
簡單地說,當一種貨幣即將貶值時,賣掉它,把它換成更穩定的貨幣,從而保持外匯的價值。
(9)外匯高價買入怎麼結匯損失少點擴展閱讀:
當美元是為報價貨幣時,稱該外匯對為直盤外匯對。一般都是相對於歐元、英鎊、紐元和澳元而言。
計算直盤外匯對的點值。點差在英文表示為pip (point interest point),其實就是最小的變化量,也就是基點(tick)。
的計算方法如下:計算公式:點值=交易手數(lot size) x 基點的數量(tick size)例如:100000 英美的合約1點值= 100000 (lot size)x 0.0001 (tick size) = $10美元
計算直盤的利潤和損失(profit/loss, P/L)公式如下:賣價 – 買價 = 利潤/損失例如:在1.7505買入200000鎊美合約,然後在1.7540時候賣出1.7540 (賣價)- 1.7505(買價)= 0.0035 = 35個點(利潤)
轉變上面的利潤或損失到美元如下:35(個點)x 200000(手數)x 0.0001(基點)= $700(利潤)
Ⅹ 外匯的買入價必須高於賣出價,才算是盈利!
比如當我們買的時候,歐元/美元買價(ask)是1.4252,則對應的賣價(bid)是1.4250,而我們賣的時候,成交的價格是按照bid價來成交的,因此,這個時候我們想不虧的話,價格至少再往上漲0.0002,而這個0.0002就是常說的點差。如果繼續往上漲,你就盈利
了。
做多就是先買,做空就是先賣。平時我們交易股票就是做多,也就是你只能先買之後才能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