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簡述中央處理器CPU的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1、運算器:計算機中進行各種算術和邏輯運算操作的部件, 其中算術邏輯單元是中央處理核心的部分。
2、控制器:其作為「決策機構」,主要任務就是發布命令,發揮著整個計算機系統操作的協調與指揮作用。
3、高速緩沖存儲器:它和主存儲器一起構成一級的存儲器。高速緩沖存儲器和主存儲器之間信息的調度和傳送是由硬體自動進行的。
(1)中央處理器含貴金屬擴展閱讀:
中央處理器的應用
中央處理器強大的數據處理功有效提升了計算機的工作效率,在數據加工操作時,並不僅僅只是一項簡單的操作,中央處理器的操作是建立在計算機使用人員下達的指令任務基礎上,在執行指令任務過程中,實現用戶輸入的控制指令與CPU的相對應。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計算機在人們生活、工作 以及企業辦公自動化中得到廣泛應用,其作為一種主控設備,為促進電子商務網路的發展起著促進作用,使 CPU 控制性能的升級進程得到很大提高。指令控制、實際控制、操作控制等就是計算機 CPU 技術應用作用表現。
『貳』 如何讓電子垃圾變廢為寶
事實上,電子廢棄物中含有很多可回收再利用的有色金屬、黑色金屬、玻璃等物質。嚴格意義上講,這些電子廢棄物不應稱為電子垃圾,而應稱作電子舊貨。有研究分析結果顯示,1噸隨意搜集的電子板卡中,可以分離出2861磅銅、11磅黃金、441磅錫,其中僅11磅黃金的價值就是6000美元。可以說,電子垃圾中蘊藏著巨大商機,如果將電子垃圾中含有的金、銀、銅、錫、鉻、鉑、鈀等貴金屬「拆」出來,將是一筆不可估量的財富。廢舊電腦中的中央處理器、散熱器、硬碟驅動器等元件富含銅、銀、黃金、鋁等貴金屬;電腦外殼、電源線、鍵盤、滑鼠中也富含銅和塑料;空調、冰箱的外殼,製冷系統中含有成分比較單一的鐵、鋁、銅、塑料;其他的如取暖器具、清潔器具、廚房器具、整容器具、熨燙器具同樣富含鐵、塑料等。日本橫濱金屬公司對報廢手機成分進行分析發現,平均每100克手機機身中含有14克銅、0.19克銀、0.03克金和0.01克鈀;另外從手機鋰電池中還能回收金屬鋰。該公司通過從報廢手機中回收多種貴金屬,獲得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
電子廢棄物中所蘊含的金屬,尤其是貴金屬,其品位是天然礦藏的幾十倍甚至幾百倍,回收成本一般低於開采自然礦床。譬如,1噸舊手機廢電池,可以提煉出100克黃金,而普通的含金礦石,每噸只能提取6克。
多者不過幾十克。可以說,舊手機是一種品位相當高的「金礦石」。在電路板中,最多的金屬是銅,此外還有金、鋁、鎳、鉛、硅等,其中不乏稀有金屬。有統計數據表明,每噸廢電路板含金量達到1000克左右。隨著工藝水平提高,現在每噸廢電路板已能夠提煉出300克金,市價約合3萬元。美國環保局確認,用從廢家電中回收的廢鋼代替通過采礦、運輸、冶煉得到的新鋼材,可減少97%的礦廢物,減少86%的空氣污染、76%的水污染,減少40%的用水量,節約90%的原材料、74%的能源,而且廢鋼材與新鋼材的性能基本相同。
『叄』 中央處理器有那幾部分組成
中央處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一塊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是一台計算機的運算核心(Core)和控制核心( Control Unit)。它的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體中的數據。
中央處理器CPU內部結構大概可以分為控制單元、運算單元、存儲單元和時鍾等幾個主要部分。
運算器是計算機對數據進行加工處理的中心,它主要由算術邏輯部件(ALU: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寄存器組和狀態寄存器組成。ALU主要完成對二進制信息的定點算術運算、邏輯運算和各種移位操作。通用寄存器組是用來保存參加運算的操作數和運算的中間結果。狀態寄存器在不同的機器中有不同的規定,程序中,狀態位通常作為轉移指令的判斷條件。
控制器是計算機的控制中心,它決定了計算機運行過程的自動化。它不僅要保證程序的正確執行,而且要能夠處理異常事件。控制器一般包括指令控制邏輯、時序控制邏輯、匯流排控制邏輯、中斷控制邏輯等幾個部分。
指令控制邏輯要完成取指令、分析指令和執行指令的操作。時序控制邏輯要為每條指令按時間順序提供應有的控制信號。一般時鍾脈沖就是最基本的時序信號,是整個機器的時間基準,稱為機器的主頻。執行一條指令所需要的時間叫做一個指令周期,不同指令的周期有可能不同。一般為便於控制,根據指令的操作性質和控制性質不同,會把指令周期劃分為幾個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就是一個CPU周期。早期CPU同內存在速度上的差異不大,所以CPU周期通常和存儲器存取周期相同,後來,隨著CPU的發展現在速度上已經比存儲器快很多了,於是常常將CPU周期定義為存儲器存取周期的幾分之一。
匯流排邏輯是為多個功能部件服務的信息通路的控制電路。就CPU而言一般分為內部匯流排和CPU對外聯系的外部匯流排,外部匯流排有時候又叫做系統匯流排、前端匯流排(FSB)等。
中斷是指計算機由於異常事件,或者一些隨機發生需要馬上處理的事件,引起CPU暫時停止現在程序的執行,轉向另一服務程序去處理這一事件,處理完畢再返回原程序的過程。由機器內部產生的中斷,我們把它叫做陷阱(內部中斷),由外部設備引起的中斷叫外部中斷。
『肆』 中央處理器cpu主要組成
CPU的組成
CPU內部結構大概可以分為控制單元、運算單元、存儲單元和時鍾等幾個主要部分。
運算器是計算機對數據進行加工處理的中心,它主要由算術邏輯部件(ALU: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寄存器組和狀態寄存器組成。ALU主要完成對二進制信息的定點算術運算、邏輯運算和各種移位操作。通用寄存器組是用來保存參加運算的操作數和運算的中間結果。狀態寄存器在不同的機器中有不同的規定,程序中,狀態位通常作為轉移指令的判斷條件。
控制器是計算機的控制中心,它決定了計算機運行過程的自動化。它不僅要保證程序的正確執行,而且要能夠處理異常事件。控制器一般包括指令控制邏輯、時序控制邏輯、匯流排控制邏輯、中斷控制邏輯等幾個部分。
指令控制邏輯要完成取指令、分析指令和執行指令的操作。時序控制邏輯要為每條指令按時間順序提供應有的控制信號。一般時鍾脈沖就是最基本的時序信號,是整個機器的時間基準,稱為機器的主頻。執行一條指令所需要的時間叫做一個指令周期,不同指令的周期有可能不同。一般為便於控制,根據指令的操作性質和控制性質不同,會把指令周期劃分為幾個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就是一個CPU周期。早期CPU同內存在速度上的差異不大,所以CPU周期通常和存儲器存取周期相同,後來,隨著CPU的發展現在速度上已經比存儲器快很多了,於是常常將CPU周期定義為存儲器存取周期的幾分之一。
匯流排邏輯是為多個功能部件服務的信息通路的控制電路。就CPU而言一般分為內部匯流排和CPU對外聯系的外部匯流排,外部匯流排有時候又叫做系統匯流排、前端匯流排(FSB)等。
中斷是指計算機由於異常事件,或者一些隨機發生需要馬上處理的事件,引起CPU暫時停止現在程序的執行,轉向另一服務程序去處理這一事件,處理完畢再返回原程序的過程。由機器內部產生的中斷,我們把它叫做陷阱(內部中斷),由外部設備引起的中斷叫外部中斷。
給你看看詳細的...
『伍』 中央處理器是什麼
微處理器又稱中央處理器或CPU(CentralProcessionUnit),是電腦的核心部分,通常由集成在一塊半導體晶元上的運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組成。其功能是從內存儲器中取出指令、解釋指令並執行指令。其中的運算器是進行各種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加工處理的裝置。控制器主要由指令寄存器、解碼器、程序計數器、操作控制器等部件組成,其任務是從存儲器中取出指令、分析解釋指令,然後按照指令要求依次向機器的各個部件發出控制信號,以便指揮機器各個部分協調地進行各種操作,所以它是整個電腦的指揮中心。寄存器是中央處理器內部的一些信息存儲單元,它在控制器中用來保持程序的運行狀態,存儲當前指令或下一條指令的地址;在運算器中用來暫存數據和運算的結果等。
近些年來,隨著微處理器不斷推陳出新,各項性能指標也越來越高。主要表現在其工作時的主振頻率(簡稱主頻)及其一次性並行處理的二進制位數(稱作字長)這兩個技術指標上。目前,電腦的主流機型均採用美國Intel公司的微處理器系列。
一般來說,不同型號的微處理器具有不同的字長,即使相同型號的微處理器又有不同的主振頻率。這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整個電腦的性能。
除了Intel公司之外,還有一些半導體公司競相研製微處理器。如Motorola公司的68系列,CyriX公司和AMD公司的兼容X86系列,IBM公司、Motorola公司和Apple公司聯合研製的PowerPC系列等。
『陸』 中央處理器(CPU):
這是最老版本的754介面Athlon64 3000+,默認頻率是1.8g沒錯,你這塊估計是工程樣品,所以顯示類型Unknown,不要緊的,不會影響使用。
『柒』 中央處理器是什麼
其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體中的數據。CPU是計算機中負責讀取指令,對指令解碼並執行指令的核心部件。
中央處理器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即控制器、運算器,其中還包括高速緩沖存儲器及實現它們之間聯系的數據、控制的匯流排。電子計算機三大核心部件就是CPU、內部存儲器、輸入/輸出設備。中央處理器的功效主要為處理指令、執行操作、控制時間、處理數據。
(7)中央處理器含貴金屬擴展閱讀
CPU的分類還可以按照指令集的方式將其分為精簡指令集計算機(RISC)和復雜指令集計算機(CISC)。 RISC 是基於集成電路進行設計的一種晶元,
不過不同的是它對於指令的數目以及定址的方式進行了改進,使得實現的更加的容易, 指令的並行的執行程度更加的好,並且編譯器的效率也變得越來越高。
而由於早期的集成技術還不夠發達,因此早期的計算機往往是CISC架構,需要使用較少的機器語言來完成所需要的計算任務。
由於人們的需求越來越多,因此將更多的相對復雜指令加入到了指令系統中,這樣能夠使得計算機變得更加的智能化, 同時這使得計算機的處理效率有著很大的提升, 這也是RISC形成的原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央處理器
『捌』 中央處理器(CPU)主要是由什麼組成的
CPUCPU
CPU是英語「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器」的縮寫,CPU一般由邏輯運算單元、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組成。在邏輯運算和控制單元中包括一些寄存器,這些寄存器用於CPU在處理數據過程中數據的暫時保存,
其實我們在買CPU時,並不需要知道它的構造,只要知道它的性能就可以了。
CPU主要的性能指標有:
主頻即CPU的時鍾頻率(CPU Clock Speed)。這是我們最關心的,我們所說的233、300等就是指它,一般說來,主頻越高,CPU的速度就越快,整機的就越高。
時鍾頻率即CPU的外部時鍾頻率,由電腦主板提供,以前一般是66MHz,也有主板支持75各83MHz,目前Intel公司最新的晶元組BX以使用100MHz的時鍾頻率。另外VIA公司的MVP3、MVP4等一些非Intel的晶元組也開始支持100MHz的外頻。精英公司的BX主板甚至可以支持133MHz的外頻,這對於超頻者來是首選的。
內部緩存(L1 Cache):封閉在CPU晶元內部的高速緩存,用於暫時存儲CPU運算時的部分指令和數據,存取速度與CPU主頻一致,L1緩存的容量單位一般為KB。L1緩存越大,CPU工作時與存取速度較慢的L2緩存和內存間交換數據的次數越少,相對電腦的運算速度可以提高。
外部緩存(L2 Cache):CPU外部的高速緩存,Pentium
Pro處理器的L2和CPU運行在相同頻率下的,但成本昂貴,所以Pentium II運行在相當於CPU頻率一半下的,容量為512K。為降低成本Inter公司生產了一種不帶L2的CPU命為賽揚,性能也不錯,是超頻的理想。
MMX技術是「多媒體擴展指令集」的縮寫。MMX是Intel公司在1996年為增強Pentium CPU在音像、圖形和通信應用方面而採取的新技術。為CPU增加57條MMX指令,除了指令集中增加MMX指令外,還將CPU晶元內的L1緩存由原來的16KB增加到32KB(16K指命+16K數據),因此MMX CPU比普通CPU在運行含有MMX指令的程序時,處理多媒體的能力上提高了60%左右。目前CPU基本都具備MMX技術,除P55C和Pentium ⅡCPU還有K6、K6 3D、MII等。
製造工藝:現在CPU的製造工藝是0.35微米,最新的PII可以達到0.28微米,在將來的CPU製造工藝可以達到0.18微米。
『玖』 中央處理器內部包括哪些元器件
中央處理器(CPU)是單片集成電路,包括運算邏輯部件、寄存器部件和控制部件。
http://ke..com/view/14045.htm
『拾』 中央處理器由什麼組成
中央處理器由運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組成。
1、運算器
運算器也稱算數邏輯單元(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ALU),是進行算數運算和邏輯運算的部件,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對取自內存儲器的數據進行算術運算或邏輯運算,並將運算的結果送到內存儲器。
2、控制器
控制器的功能是控制、指揮計算機各部件的工作,並對輸入輸出設備進行監控,使計算機自動地執行程序。計算機在工作時,控制器首先從內存儲器中按順序取出一條指令,並對該指令進行解碼分析,根據指令的功能向相關部件發出操作命令,使這些部件執行該命令所規定的任務,執行之後再取出第二條指令進行分析執行。如此反復,直到所有指令都執行完成。
3、寄存器
寄存器(register)是CPU內部用來存放數據的一些小型的存儲區域,用來暫時存放參與運算的數據以及運算結果。寄存器由電子線路組成,存取速度非常快,與CPU的速度相當,寄存器的成本較高,因而數量較少。CPU內部的寄存器類型有指令寄存器、程序計數器、數據寄存器、地址寄存器以及狀態寄存器等。
(10)中央處理器含貴金屬擴展閱讀
CPU的ALU是組合電路,本身無寄存操作數的功能,因而必須有保存操作數的兩個寄存器:暫存器TMP和累加器AC,累加器既向ALU提供操作數,又接收ALU的運算結果。寄存器陣列實際上相當於微處理器內部的RAM,它包括通用寄存器組和專用寄存器組兩部分:通用寄存器(AX、BX、CX、DX)用來存放參加運算的數據、中間結果或地址,它們一般均可作為兩個8位的寄存器來使用。
處理器內部有了這些通用寄存器之後,可避免頻繁地訪問存儲器,可縮短指令長度和指令執行時間,提高機器的運行速度,也給編程帶來方便。專用寄存器包括程序計數器PC、堆棧指示器SP和標志寄存器FR,它們的作用是固定的,用來存放地址或地址基值。
定時與控制邏輯是微處理器的核心部件,負責對全機進行控制,包括從存儲器中取指令,分析指令(即指令解碼)確定指令操作和操作數地址,取操作數、執行指令規定的操作,送運算結果到存儲器或I/O埠等。它還向微機的其它各部件發出相應的控制信號,使CPU內、外各部件間協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