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武夷山外匯管理局

武夷山外匯管理局

發布時間:2021-07-08 01:16:09

Ⅰ 有人知道福州旅遊業的現狀急用

福建旅遊業發展的現狀、存在問題與對策

[摘要]在闡述福建旅遊業發展現狀、問題的基礎上,提出福建旅遊業應持的發展戰略以及在WTO框架下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福建;旅遊業

一、福建旅遊業發展條件與發展現狀
福建地處我國東南沿海,與浙江、江西、廣東交界,毗鄰港澳,靠近東南亞,與台灣省隔海相望,海陸兼備,具有較好的旅遊發展空間和發展環境。從旅遊區位來看,福建是連接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華中地區及台灣旅遊網路的紐帶,在開展閩—台—港—澳、閩—澳、閩—江—浙—贛旅遊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作為沿海山區省份,福建的地質、水文、生物環境頗具特色,旅遊資源比較豐富,山川秀麗,名勝古跡眾多。全省共有2個旅遊度假區,9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19個省級風景名勝區;全省海岸線長3300km,居全國第二,其中合適開辟為浴場的沙灘300km[1];氣候條件較好,四季均可開展旅遊;全省森林面積超過667萬hm2,森林覆蓋率達60.5%,居全國首位[2]。
福建歷史悠久,文化獨具魅力,人文景觀多層次、高品位,既有歷史文化名城,又有大批國家級、省級的自然保護區,所有這些奠定了福建省旅遊業的堅實基礎。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省的旅遊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一方面,在「堅持社會化辦大旅遊」的方針指引下,我省建成各類星級旅遊飯店240多家,全省累計批准設立的旅行社340多家,其中國際旅行社38家[2];另一方面,通過武夷山旅遊區、媽祖文化精品工程、永定民俗文化村等旅遊重點項目的建設,開發優勢旅遊資源,不斷完善旅遊產品體系,初步形成了融觀光旅遊、民俗宗教游、購物娛樂游、文物古跡游等為一體的格局,使我省旅遊業擁有相當規模的國際、國內市場。
2000年,全省共接待海外遊客161萬人次,接待國內遊客294萬人,分別比上年增長19%和17%;國際旅遊外匯收入8.9億美元,旅遊總收入304億元,增長21.9%,佔全省GDP的7.77%;旅遊接待、旅遊創匯2項指標連續12年保持全國第四位[2]。旅遊業在我省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就其發展而言,也暴露出一些缺點和不足。
二、福建旅遊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產業扶持力度不夠,管理體制不順
近幾年來,福建經濟發展突飛猛進,特別是輕工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較大,所以,重視輕工業經濟成為政府和社會關注的熱點,而旅遊經濟則相對被忽視。雖然各級政府都加大了對旅遊業的資金投入,在投資、金融、財政、稅收、土地等方面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但與旅遊業發展實際需要相比仍顯不足。1997年省政府下發的《關於加快旅遊重點產業發展若干規定的通知》,其中不少優惠政策已經失效,有的根本沒有執行。如發行旅遊債券、彩票,允許稅前還貸、預算調節金減免等。此外我省尚未形成直接有效的管理體制,行業多頭管理問題較為突出,旅遊行業管理體制不健全,管理許可權不明確,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旅遊行業作為經濟活動,有其自身的運作規律,不能單靠行政方法干預。行政管理與旅遊經濟不協調,旅遊管理部門間不協調,旅遊監管部門職能模糊。
(二)旅遊企業規模小,競爭力差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省旅遊業異軍突起,前後設立了近400家旅遊企業,但除了省中旅集團、廈門旅遊集團等少數幾家旅遊集團公司外,還未出現其他競爭力強的大型旅遊企業,全省旅遊業呈現「散、小、弱、差」的狀況[3]。其中,多數旅遊企業的市場意識不強,經營管理落後,企業缺少活力。另外,我省旅遊從業人員中,精通旅遊業務、懂得市場營銷、熟悉法律法規和國際慣例的人員不多,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不高。我國加入WTO後,隨著各項條款的不斷生效,國外大型跨國旅遊集團進入中國市場,我省的旅遊企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三)旅遊產品結構單調,缺乏特色,規劃不合理
旅遊業涉及行、游、住、食、購、娛等多個方面,幾乎覆蓋了從傳統服務業到現代服務業的所有行業和門類,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產業。從總體上看,旅遊業發展的各個環節失調,如交通、住宿、餐飲等雖然基本能滿足旅遊市場的需要,但也存在不少問題,特別是飯店結構不合理,從價格定位上很多都將其目標消費群定位在國外遊客和國內富裕階層,而適應國內一般遊客群消費水平而價格適中又具有令人滿意的服務水準的賓館飯店則少之又少。旅遊商品缺乏特色,沒有創意。就全國范圍而言,在北京的街頭隨處可見上海的檀香扇、竹箸;在昆明也能買到北京的茯苓餅甚至烤鴨。同樣,在福州的大小超市隨處可見廈門的鼓浪嶼餡餅,閩北的「八大幹」,幾乎沒有什麼差別;許多遊客想買到一份既有紀念意義、又物有所值的特色旅遊商品,都未能如願。我省區域旅遊資源開發深度不夠,旅遊項目單一,旅遊活動內容枯燥,景點規劃不合理。
在資源開發上只側重自然旅遊資源,而忽視人文旅遊資源;在人文旅遊資源中,偏重於歷史遺跡,如朱熹故居等,而忽視民俗、民風的挖掘;在自然旅遊資源中,偏重於知名度高的名勝,如武夷山風景、廈門鼓浪嶼等,而忽視潛力較大的其它景觀的開發,如瞿同山水等。這樣,難以適應旅遊者多層次、多方面的需求。地區性旅遊規模偏小,對正常的遊客群體來說,只需一二天就可將景色盡收眼底,這樣對餐飲、賓館等旅遊配套設施的拉動作用不大,沒起到應有的作用。主要表現在:(1)旅遊業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高,全省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仍是工業和農業;(2)旅遊經濟的增長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資金和勞動的投入;(3)在全省旅遊收入構成中,長途交通等所佔的比重較高,並且呈上升趨勢,而購物、飲食、游覽、娛樂等收入彈性高的項目卻處於較低水平[2]。
(四)旅遊規劃短期行為居多,生態資源破壞嚴重,嚴重影響了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長期以來,旅遊業一直被認為是「無煙工業」,這使許多從業人員以及管理人員都認為旅遊行業無污染,對環境無影響,不存在環境問題,以致於在修葺旅遊景點或開辟新景點時常常對旅遊環境進行建設性破壞或破壞性建設。當前,我省旅遊開發對生態環境資源的負面影響已相當突出,在一些地區旅遊性污染與環境損害已相當嚴重,環境已給福建省旅遊業帶來負效益。如福清市的石竹山風景區,隨著遊人的日益增多,人們競相在那裡大興土木,興建賓館飯店等旅遊服務設施。其中有的賓館飯店與石竹山的主要風景點——仙公廟連接在一起,並把仙公廟擠到一邊,而喧賓奪主。這樣既有礙於遊人對風景區的觀賞,又破壞了石竹山風景的傳統特色。又如,我國惟一的摩尼教遺址——晉江草庵,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但前幾年當地群眾為採石蓋房,在草庵周圍大量開山採石,不僅破壞了草庵的觀賞景光,而且採石場剩餘的危石搖搖欲墜,危及草庵[4]。所有這些都使風景旅遊區的環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從而大大降低了旅遊價值。另外,我省不少旅遊區的環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不少風景名勝古跡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前幾年人們對武夷山的森林進行掠奪性砍伐,使其精華——九曲溪的水位急劇下降,嚴重影響武夷山的旅遊業[4]等等。一些遊客隨手扔垃圾、隨意刻字等不文明行為也影響了我省的旅遊景點的可觀賞性。
(五)一些景區對遊客缺乏合理的引導,旅遊資源負荷過重與閑置並存
每一個景區都有一定的容量,這里包括遊客的心理容量與景區的容量。旅遊風景區對遊客的接待能力和對污染物的凈化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一旦旅遊區內的遊客過於擁擠,人流疏散不開,必然會踐踏風景區的綠化地、花圃、園林,甚至造成旅遊設施、旅遊吸引物的破壞。如到廈門鼓浪嶼的遊客必然要上日光岩,但要登上日光岩僅有一條鋼梯或石階小路可通,遊客必須在這條僅50多cm寬的通道里擠上擠下,一個個磨肩擦背,擠得水泄不通。這樣,既對旅遊區的環境造成不利影響,又大掃遊客的游覽雅興,同時又危及著人身安全。再遇上「五一」、國慶等旅遊黃金周,更是遊客如潮,使日光岩不堪重負。然而廈門島除了集美外,杏林、海滄等地卻遊客稀少,資源閑置。所有這些問題都嚴重影響了我省旅遊業的發展。如何消除這些不利影響,使旅遊業成為我省經濟新的增長點,已經成為政府、企業、社會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
三、對策
(一)政府應加強對旅遊業的扶持力度
政府應將旅遊業作為福建省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從金融政策、財政政策、稅收政策、土地政策、市場開發等政策上予以扶持。要多渠道募集社會資金發展旅遊,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旅遊景點建設,組建旅遊企業集團,給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同等待遇。支持具備條件的旅遊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券、股票等擴大企業經營規模,建立旅遊業自我發展、良性循環的有效機制。支持旅遊企業的合並與控股,實行優質資產與優質業務重組,鼓勵兼並,規范破產,組建大型旅遊企業集團,改變我省旅遊企業「散、弱、小、差」的局面。要大力培育跨部門、跨地區、多元化、市場化、網路化經營的旅遊企業,提高我省旅遊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和核心競爭力。同時,要進一步完善交通航空、賓館飯店、文化娛樂、會議展覽等相應設施,以增加旅遊客流量,提高地市的知名度,樹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
(二)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加強旅遊資源的保護、利用與管理
資源與環境是旅遊業持續發展的根本所在。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好旅遊資源的開發與保護關系,在保護的前提下開發利用旅遊資源,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三者的統一。旅遊、建委、環保、林業等部門應嚴格執行國家、地方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與條例,高度重視旅遊資源的保護、開發與利用,禁止一切對旅遊資源環境產生不良影響的開發行為,待開發旅遊資源也要採取有效措施加以保護,防止對旅遊資源的建設性破壞。對旅遊資源要分階段進行合理開發,對稀有的、不可再生的旅遊資源,要以保護為主,科學地、有限度地加以利用。要根據旅遊區的環境容量調節遊客流量,重點旅遊區要劃分核心區、緩沖區和輻射區,嚴格控制核心區遊客的人數,保持在遊客的心理容量和環境容量之內。充分發揮福建森林覆蓋率高、海洋面積廣、氣候條件佳的優勢,大力開發森林旅遊、海洋旅遊、農業旅遊等生態旅遊產品。建立嚴格的旅遊產品審批制度,景區景點、飯店餐廳、交通設施和其它旅遊服務設施的設計規劃、開發建設,都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估,落實環保措施,防止建設性破壞。另外,要大力倡導文明、環保和衛生旅遊,提倡遊客在旅遊過程中講究衛生、回收垃圾、保護動植物,使遊客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時親近、了解和保護大自然。在全社會開展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宣傳活動,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科普工作,提高旅遊管理者、經營者、旅遊者和旅遊目的地居民的環境、生態和綠色旅遊意識。
(三)從「大福建」角度進行旅遊區域規劃,建造福建省旅遊網路
以各個地區的資源特色為基礎,以交通區位為依據,以「產品互補、客源互流、利益共享」為原則,充分發揮旅遊中以城市,即廈門、福州、武夷山等旅遊節點的幅射作用,構建我省旅遊區、旅遊帶相結合的旅遊新格局,建造我省旅遊新網路。
1.以品牌旅遊產品或以著名旅遊城市為中心,建立旅遊區。以武夷山為中心的閩北綠三角生態旅遊區;以太姥山為中心的閩東山海風光旅遊區;以福州為中心的閩中休閑文化旅遊區;以廈門為龍頭的閩南金三角商貿海濱旅遊區;以永定土樓文化為主導產品的閩西客家文化旅遊區[5]。
2.在建立旅遊區的基礎上,根據我省的自然、人文特色構建旅遊帶:構建從寧德至漳州的東部海濱旅遊帶;從福州至武夷山的閩江沿岸旅遊帶;從武夷山至龍岩的西部山嶽旅遊帶;連接廈、漳、泉至龍岩的南部山海旅遊帶[5]。這樣,我省的旅遊區、旅遊帶點線相連,縱橫交錯形成特色的旅遊網路。
(四)開發特色旅遊項目、專題旅遊項目,以品牌戰略支撐我省的旅遊產業
從國際旅遊市場的發展趨勢來看,商務旅遊異軍突起,康復旅遊倍受青睞,生態旅遊方興未艾,文化旅遊前景廣闊,探險旅遊漸成氣候,遊船旅遊走向大眾,主題旅遊展露生機。就全省范圍來講,應根據各個地區原有的產品特色進行重新設計、規劃和組合,形成我省特色的旅遊產品。如武夷山綠色度假、鼓浪嶼琴島漫遊、湄洲灣媽祖朝覲、土樓客家文化探源、崇武惠安女風采等福建省特色品牌旅遊產品。同時,將現有景點中具有相同美學價值或類似性質的旅遊景點結合在一起,推出某項專題旅遊產品。或將一些特色反差較大的旅遊景點或旅遊項目組合在一起,推出新的專題旅遊產品。如利用廈門每年一度的「98貿易洽談會」開展商務旅遊,結合鷺島風光旅遊、集美陳嘉庚墓的訪古考察游等,形成別具特色的鷺島風情旅遊。同時結合廈門的特色產品,如鼓浪餡餅、同安煎蟹等,讓旅客在觀賞美景的同時又一飽口福。
(五)加大旅遊促銷宣傳的力度,積極開拓旅遊客源市場
俗話說「衣食足,思旅遊」。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外出旅遊的人數大幅度增加,商務旅遊強勢發展。內地山區的人嚮往海邊景色,沿海地區的人嚮往返樸歸真,回歸大自然的情趣。所以,我們要利用遊客的心理特點,在宣傳方式上要藉助各類展銷會、交易會、洽談會等載體,精心策劃一些有特色又有轟動效應的宣傳促銷活動;積極爭取承辦一些國際、國內活動;充分利用各種媒介,互聯網站、網頁進行宣傳,積極推進網上促銷,提高促銷的效率。同時,要加強橫向聯系,搞好區域合作(包括省內外),強化聯手促銷,特別要加強閩、浙、贛、粵等相鄰省份的聯系,實現客源互享。把山區的遊客引到沿海,如廈門、湄洲灣等;而把沿海遊客吸引到武夷山、金湖、玉華洞等地。另外,福建省是著名的僑鄉,880多萬華僑和外籍閩人遍布世界各地。福建和台灣一水之隔,閩台同根,源遠流長,現有祖籍地在福建的台灣同胞約佔台灣總人數的80%以上[6]。
福建省鄰近港、澳,回歸後,來閩經商、投資、游覽觀光的港澳同胞日益增多。所以應根據僑胞的思鄉情結,策劃一些精品文化旅遊項目,吸引僑胞來閩觀光旅遊。同時應加強與國外大型跨國旅遊集團的聯系與合作,擴大國際市場的宣傳力度(主要是歐美日韓等國),提高我省旅遊區的國際知名度,吸引國外遊客。
四、加入WTO對我省旅遊業的影響與對策
旅遊業是關聯性與依託性很強的產業,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對我省旅遊來說,既是機遇,又是嚴峻的挑戰。從當前我國明確開放的3個領域來看:金融業的擴大開放,方便海外資金的進入,方便旅遊支付,彌補我省旅遊服務缺項,提高整體服務競爭力;信息產業的擴大開放,將推動電子商務系統的發展,從而促進我省旅遊項目的現代化、市場營銷的國際化和網路化,擴大對國際市場的影響力;進口汽車關稅的降低,將使多年來困擾旅遊產業發展的旅遊用車問題得到解決。但是加入WTO後國際旅遊企業集團將以更大的靈活度與自由度進入我省旅遊市場。國際旅遊企業具有資金優勢、管理優勢、服務水平優勢,給我省旅遊企業的「小、散、弱、差」的現狀帶來嚴峻的考驗,使我省旅遊企業面臨生死存亡的威脅。同時加入WTO後,我國境內居民出入境也變得更為自由,這使得原來對西方文化的好奇轉變為現實的行動,使我省面臨著客源流失的危險。所有這些,都要求省政府加大對旅遊行業的扶持力度,給旅遊業創造更為寬松的發展條件;要重點突出建設一批具有我省特色、代表我省水平的旅遊項目;要對一些有條件的企業進行重點扶持,使之建立起一套科學的運營機制;要加快國有資本從旅遊競爭性行業退出,建立起符合國際慣例的企業法人主體。旅遊企業要積極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盡快融入到旅遊大環境中。

Ⅱ 中國十大必去旅遊城市

中國地大物博,旅遊之地數不勝數。但是最有特色的還是成都、香港、哈爾濱、三亞、蘇州、呼倫貝爾、敦煌、廈門、桂林、威海。在這些城市裡可以感受到與眾不同的人文和景色。

1、成都:成都是中國十大必去旅遊城市之首,這里的美景令人沉醉,還有很有有成都特色的免費熱門景點,如春熙路、錦里、寬窄巷子等等,既能有很好的旅遊體驗還不用花費很多的錢。

2、香港:香港是中國的一個「購物天堂」,到了香港的每個人都會忍不住自己買買買的手,這里街上的店鋪和商品琳琅滿目,給人眼花繚亂的感覺,不僅品種多還比大陸便宜,所以也是中國的一個旅遊的熱門城市。

3、哈爾濱:哈爾濱的冬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這時冰雪覆蓋,能夠給人展現出北國風光最完美迷人的一面,冰雪大世界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外冰雪主題的超大型娛樂工程,也是哈爾濱最值得遊玩的景點。

4、三亞:三亞位於中國第二大島海南省,這里的氣候終年舒適宜人,特別是冬天十分時候前來保暖避寒,三亞的海很清澈,沙灘細軟,還會有很多海上娛樂項目,是國際一流的旅遊勝地。

5、蘇州:蘇州格外的秀麗,以蘇州園林景觀最為特別,它溫婉的水鄉氣質和悠閑的生活節奏吸引著眾多的遊客,在蘇州你不會感到城市的喧囂和巨大的壓力,只能感受到平時沒有的閑適。

6、呼倫貝爾:呼倫貝爾的大草原有「牧草王國」之稱,大草原和沙漠是呼倫貝爾的一張旅遊名片,它干凈純粹、一望無際的大片綠色草原深深吸引著人們的目光,是中國十大必去旅遊城市第六名。

7、敦煌:敦煌市以敦煌莫高窟而聞名,本身就處於我國古代絲綢之路的黃金路段,對我國古代的經濟發展和對外交流有著重大的作用,莫高窟、月牙泉等旅遊景點每年都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前來遊玩。

8、廈門:廈門是一個旅遊的熱門城市,以鼓浪嶼最為出名,鼓浪嶼的小島上十分有情調,充滿浪漫特色的小店遍布全島,每年綠玉旺季都能迎來大批的遊客,除了鼓浪嶼,崇武、武夷山等等景點也很值得遊玩。

9、桂林:提起美景,桂林一定是一個讓人你不容忽視的城市,「桂林山水甲天下」使桂林的山水風景中外聞名,這里像是上帝的一個私家珍藏,乘船在灕江中游覽讓人時刻不在驚嘆。

10、威海:威海是一座獨具特色的海濱城市,它氣候宜人,依山傍海,風景迷人,擁有寬闊靚麗的海岸線,這里不僅自然風光秀美,還有很多人文景觀,海鮮和美食也是一大亮點。

Ⅲ 中國總共有多少個省和直轄市啊

中國共計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一、23個省分別為:

1、河北省

2、山西省

3、吉林省

4、遼寧省

5、黑龍江省

6、陝西省

7、甘肅省

8、青海省

9、山東省

10、福建省

11、浙江省

12、河南省

13、湖北省

14、湖南省

15、江西省

16、江蘇省

17、安徽省

18、廣東省

19、海南省

20、四川省

21、貴州省

22、雲南省

23、台灣省。

二、4個直轄市分別為:

1、北京市

2、上海市

3、天津市

4、重慶市。

三、5個自治區分別為:

1、內蒙古自治區

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3、寧夏回族自治區

4、廣西壯族自治區

5、西藏自治區

四、2個特別行政區分別為:

1、香港特別行政區

2、澳門特別行政區。

(3)武夷山外匯管理局擴展閱讀:

元朝實行的行省制是現代省級行政區的開端,清朝時全國共18個布政使司(省)等25個省級行政區。中華民國初年,行政區劃沿襲清朝。後歷經變動,又由於戰亂或時局原因,區劃不常固定;1945年收回台灣省,1946年外蒙古獨立。至1949年全國依法共有35個省等50個省級行政區。

1950年,全國大部分地區雖已解放,但國民經濟建設尚未走上正軌。因此基本上沿襲舊中國的劃分,全國共設有52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9個省、12個直轄市、9個行署區、1個自治區、1個地方。

1、12個直轄市:北京市、天津市、重慶市、上海市、沈陽市、撫順市、鞍山市、本溪市、西安市、南京市、武漢市、廣州市。

2、29個省:河北省、山西省、平原省、綏遠省、察哈爾省、遼東省、遼西省、吉林省、黑龍江省、松江省、熱河省、陝西省、甘肅省、寧夏省、青海省、新疆省、山東省、福建省、浙江省、台灣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廣東省、廣西省、貴州省、雲南省、西康省。

3、9個行署區:旅大行署區、蘇北行署區、蘇南行署區、皖北行署區、皖南行署區、川東行署區、川南行署區、川西行署區、川北行署區。

4、1個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

5、1個地方:西藏地方。

後歷經多次變動,1965年基本穩定下來;1967年設立天津市,1988年設立海南省,1997年設立重慶市,同年收回香港,1999年收回澳門。全國共有23個省。

Ⅳ 中國的茶藝

茶,中國傳統之國飲,據傳發乎神農氏,已有五千年以上的歷史,與中華文明一脈相承。茶被譽為「萬世清香」,我國道家從《黃帝內經》中得到啟發,將飲茶術變成道家養生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現代科學研究表明,茶對人體具有多種益 處,是舉世公認的長壽神飲。
品好茶,喝出快樂 滋味,飲出健康生活,香茗人生之旅。姑蘇茶藝以此傾力奉獻,與您共創中國茶文化新樂章。
圖為姑蘇茶藝創始人吳志彪茶博士與員工研究茶道。

有中國人落腳的地方,就帶去飲茶的習慣;中國人最先發現茶葉
,是飲茶的古老民族。當你來到寶島——台灣,可能在一條老街中的
古廟內,看見叄叄兩兩的老者,悠閑地圍坐在一個拳頭大小而古 可
喜的茶壺旁,人手一杯,邊談邊飲,那就是中國傳統的老人茶。你也
可能在台北大都會繁忙的街道上,看見掛有茶字招牌的茶藝館,迎面
一陣天然的茶香撲鼻而來,如果你有興致駐足品 一番,還會有專人
為你示範如何泡一壺簡單易學的功夫茶。
喝中國茶,先得准備一套完整的茶具組。

茶是中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國有句俗語:「開
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種飲茶習慣在中國人
身上根深蒂固,已有上千年歷史。在唐朝中葉,一位早年出家後來又
還俗的和尚——陸羽,總結前人與當時的經驗,完成了全世界第一本
有關茶葉的著作——「茶經」後,飲茶風氣很快吹遍中國大江南北,
上自帝王公卿,下至販夫走卒,莫不嗜茶;甚至於中國附近的各民族
,如高麗、日本、東南亞各國,都學習了這個風尚。而在十七世紀初
,荷蘭東印度公司更首次將中國的茶輸入歐洲,到了十七世紀中葉,
在英國貴族社會中,「飲茶」已成為一種時尚風范。在中國,「茶」
因為人文、地理的不同,而有兩種發音方式,在北方發音為 CHA,在
南方發音為 TEE;因此由中國北方輸入茶的國家,如土耳其的發音是
CHAY,俄國是 CHAI,日本是 CHA; 而由中國南方經海線輸入茶的國
家,其發音則不相同,如西班牙的發音是 TE,德國的是 TEE,而英
國則是 TEA。
中國人最先發現茶葉

剛經過陽光曝曬的茶葉 茶葉是摘取茶樹嫩葉製造而成的,因為製造的方法不同,而有不
同的種類和名稱。製法最重要的關鍵在於「發酵」,發酵的結果,茶
葉會從原來的碧綠色逐漸變紅,發酵愈多,顏色愈紅;而香氣也會因
發酵的多寡,從葉香變為花香、熟果香或麥芽糖香。不發酵茶稱為綠
茶,泡出來的茶湯是碧綠或綠中帶黃色,具有新鮮蔬菜的香氣,例如
龍井、碧螺春等;全發酵茶稱為紅茶,泡出來的茶湯是朱紅色的,具
有麥芽糖的香氣;而半發酵的茶,也就是烏龍茶。烏龍茶是中國的特
色茶,其最具代表性的產地是中華民國台灣。烏龍茶又可分為輕發酵
、中發酵及重發酵叄類,輕發酵如包種茶(清茶),以高香、清雅,
湯色金黃為其特色;中發酵如鐵觀音、水仙、凍頂等,湯色為褐色,
飲來老成持重,較偏重「喉韻」;而重發酵如白毫烏龍,湯色呈橘紅
色,具熟果香。

要想泡好一壺功夫茶,須注意水質、水溫、茶量與茶具等要素;
「水質」必須選用清新的軟水(含礦物質較少者),切忌用硬水;「
水溫」隨不同茶葉的沖泡而有所不同,對大部分的茶種而言,以接近
攝氏 100 度沖泡為宜; 但綠茶類及輕發酵茶類則不宜過高,通常不
宜超過 90 度;「茶量」的擺置亦因不同的茶種而異,從茶壺容量的
四分之一到四分之叄均有可能。泡後約一分鍾倒出飲用,但因茶而異
,再次沖泡時間則須相對延長;至於「茶具」,以紫砂陶壺最佳,茶
壺大小配以適宜的茶杯,杯內以白色較佳,以便於判辨湯色。
茶園里忙碌採茶的農婦。

「喝茶」,
在台灣已是一種普遍的休閑活動。 愛飲茶的人,也一定喜好把玩茶壺,現今中華民國一般家庭中,
多流行以小壺泡茶法(功夫茶),這是從十六世紀末明朝神宗時代所
流傳下來的一種習慣,已有四百年的歷史。用小茶壺泡茶,茶味特別
甘醇芳香,明清時代以江蘇宜興的紫砂陶壺最有名,凡出於名家的作
品,四方爭購,價比黃金,而現在台灣的陶藝家們,不僅製作精
美的紫砂陶壺,並且另外發展出許多改良式的創意壺,為各方所喜愛
,而「藏壺」或「養壺」在台灣已成為一種高雅的風氣。

茶是中國人的「國飲」,因為茶中含有多種維他命、茶素、精油
、氟素等成份,有明目、清腦、利尿等功能,因此中國人相信一個常
飲茶的人,必能延年益壽,而現代進步的科學,也已證明茶有醫學上
的效用,對人體有益處,因此茶已被世界各國公認為是天然的健康飲
料。
養壺在台灣已成為一種高雅的風氣

在台灣,茶是經濟作物,也是輸出國外賺取外匯的農產品;各地
的茶行、茶 為使茶藝普及,推動甚力,而許多內部陳設古典高雅的
茶藝館也紛紛以嶄新的姿態出現。各茶區也定期性舉行評茶比賽活動
,吸引茶農、茶商、品茗人士前往,一經入選,茶價倍增,使得茶藝
活動,呈現出一股朝氣,因而飲茶的風尚,在台灣已成為一種高
層次的精神生活,而這種崇尚自然,無拘無束的茶藝精神,就如同中
華民國的人情味一般——醇厚溫馨。
在台灣,茶是賺取外匯的經濟作物。

茶的三十一種功能

助消化;提神醒腦;延年益壽;降血脂、減肥;明目;利尿、消腫;抗菌消炎;抗動脈硬化;降血壓、防高血壓;防治冠心病;抗輻射 ,例如電視的輻射;安神、鎮靜、陶冶性情;營養劑;可治糖尿病;美容作用;防治貧血;抗疲勞、解疲勞的作用;醒酒、解酒毒;生浸解渴;防癌、抗癌;益氣增力;抗菌止瀉;解毒;增加人體的適應力;抗結核病;除異味、消口臭;升高白血球,治白血球減少病;抗病毒;保護牙齒;調節體液的酸鹼平衡;外用於消炎、抗菌等。

Ⅳ 中國銀行屬於什麼性質

中國銀行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 國家副部級單位。

中國銀行於1912年2月5日正式成立,總行位於北京復興門內大街1號;是中國唯一持續經營超過百年的銀行,也是中國國際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銀行。 機構遍及中國內地及56個國家和地區,旗下有中銀國際、中銀投資、中銀基金、中銀保險、中銀航空租賃、中銀消費金融、中銀金融商務、中銀香港等控股金融機構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獨家編制的2018年度(第十五屆)《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在美國紐約揭曉,中國銀行排名第198。

(5)武夷山外匯管理局擴展閱讀:

1、1912-1928年,中國銀行履行中央銀行職能,負責代理國庫、承匯公款、發行鈔票等。

2、1928-1942年,中國銀行作為政府特許的國際匯兌銀行,積極借鑒國際先進經驗改革管理機制,在中國金融界率先走向國際市場,先後在倫敦、新加坡、紐約等國際金融中心設立分行。

3、1942-1949年,中國銀行作為國際貿易專業銀行,負責政府國外款項收付,發展國外貿易並辦理有關貸款與投資。

4、1949年以後,中國銀行長期作為國家外匯外貿專業銀行,統一經營管理國家外匯,開展國際貿易結算、僑匯和其他非貿易外匯業務,大力支持外貿發展和經濟建設。

Ⅵ 地理【八年級上】中國地圖出版社復習提綱

中國的疆域 從東西半球看,中國位於東半球人;從南北半球來看,中國位於北半球。中國是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的國家。中國的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第三位。

領土的四端: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最東端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最西端在新疆帕米爾高原。

南北跨越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我國所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台灣島東岸直接瀕臨太平洋;西岸瀕臨台灣海峽。

我國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近海有台灣島,海南島等5000多個島嶼。渤海與瓊州海峽是我國的內海。我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萬多千米,陸地相鄰的國家有14個。
同我國隔海相望的有6個國家:東為韓國、日本;東南為菲律賓;南為馬來西亞、汶萊和印度尼西亞。
中國的行政區劃 中國的行政區劃,基本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縣(自治縣、市)、鄉(鎮)三級。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各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與行政中心見第三冊P9、10的表。
我國的人口2005年1月6日為止,我國人口為13億,約佔世界人口總數的21%,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的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35人,是世界人口密度的3倍多。

我國人口空間分布特徵:東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重要的人口地理界線:黑河---騰沖

為了使人口增長與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資源、環境的條件相適應,我國政府把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是我國人口政策的基本內容。具體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中國的民族 由56個民族組成。在各民族中,漢族人口最多,約佔全國人口的91.6%,其他55個民族人口較少,統稱為少數民族。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人口在400萬以上的除了壯族外,還有滿、回、苗、維吾爾、彝、土家、蒙古、藏等。

漢族的分布遍及全國,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等邊疆地區。

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特點。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中國的地形 我國的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級階梯。

第一、二階梯的分界:西起昆侖山脈,經祁連山脈向東南到橫斷山脈東緣。

第二、三階梯的分界:由東北向西南依次為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地面積約佔全國面積的1/3。習慣上,把山地、丘陵,連同崎嶇的高原統稱為山區。

全國山區面積約佔全國面積的2/3,平原面積僅佔1/10多一點。

我國的山脈

東西走向的山脈:天山--陰山 昆侖山--秦嶺 南嶺
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長白山--武夷山 台灣山脈

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

我國主要的地形區 四大高原 四大盆地 三大平原

青藏高原 是世界上海拔高度最高的大高原。高山上雪山連綿、冰川廣布。「遠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態的寫照。
內蒙古高原 是我國的第二大高原。地面坦盪,很多地方是一望無際的原野。
黃土高原 呈現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狀態。
雲貴高原 喀斯特地形,地面崎嶇,當地人稱為「壩子」。

塔里木盆地和准噶爾盆地位於我國的西北部內陸,分居天山南北兩側,塔里木盆地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盆地內部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柴達木盆地在青藏高原的東北部,是一個典型的內陸高原盆地,有「聚寶盆」之稱。四川盆地位於四川省內。

東北平原 由北部的松嫩平原、南部的遼河平原和東北部的三江平原三部分組成。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華北平原 也稱為黃淮海平原,黃河是塑造華北平原的主力。
長江中下游平原,素有「水鄉」之稱。除了三大平原以外,還有一些小平原,如四川盆地中的成都平原,廣東的珠江三角洲。

主要丘陵 自北向南,有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等。
我國1月和7月氣溫的分布特點

1月南北氣溫溫差大的主要原因:冬季風

0攝氏度等溫線(經秦嶺—淮河),此線南北河流冬季有何差別?
秦嶺—淮河也是我國南北方的分界線

我國7月最熱和1月最冷的兩個地方,認識我國的三大火爐(重慶,南京,武漢)

認識我國的五個溫度帶(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帶,青藏高原區)

我國的降水量 降水量自東南向西北遞減。

認識800mm、400mm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區及其重要性

認識四個干濕區以及它們的界線,這些界線與各等降水量線之間的關系

降水最多(火燒寮)和最少(托克遜)的兩個地方

Ⅶ 關於中國的旅遊城市 值得去的

1.上海(萬眾矚目的魔都)

Ⅷ 中國領土面積是多少

中國國土面積為959.6960萬平方公里。

大陸海岸線1.8萬多千米,島嶼岸線1.4萬多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島嶼7600多個,其中台灣島最大,面積35798平方千米。陸地同14國接壤,與6國海上相鄰。

中國領土范圍:

1、陸地領土:中國大陸及其沿海島嶼、台灣及其附屬各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其他一切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島嶼(包括釣魚島群島、蘇岩礁),陸地領土約960萬平方千米。

2、海洋國土:渤海全域和黃海、東海、南海的大部分及其可以管轄的專屬經濟區,共約470萬平方千米,其中,南中國海九段線以內的所有海域面積約為300萬平方千米。中國領空為領土和領海以上35千米的空域。

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長18400多公里,島嶼岸線14000多公里,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公里。海域分布有大小島嶼7600個,其中台灣島最大,約為35989.76平方公里。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公里,陸地同14國接壤,與6國海上相鄰。

3、國土面積:陸地國土面積為960萬平方公里,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15,居世界第三位。 東部地區佔10.5%,中部地區佔25.3%,西部地區佔64.2%。 /

4、土地資源:山地320萬平方公里,高原250萬平方公里, 盆地180萬平方公里,平原115萬平方公里,丘陵95萬平方公里(截至1997年)。

(8)武夷山外匯管理局擴展閱讀:

《2016中國國土資源公報》日前發布,從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地質調查、地質環境、國土資源執法、科技與人才、測繪和地理信息8個方面,對2016年國土資源工作進行了全面掃描。

《公報》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末,全國耕地面積為13495.66萬公頃,2015年全國因建設佔用、災毀、生態退耕、農業結構調整等原因減少耕地面積33.65萬公頃,通過土地整治、農業結構調整等增加耕地面積29.30公頃,年內凈減少耕地面積4.35萬公頃。

全國建設用地總面積為3906.82萬公頃,新增建設用地51.97萬公頃。2016年,全年開展並驗收土地整治項目13406個,建設總規模為333.73萬公頃,新增耕地17.58萬公頃,總投資618.75億元。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國土面積准確統計數據已完成 將會擇機公布-人民網

2016中國國土資源公報發布-人民網

Ⅸ 清代全國排名前16位的大財團

一樓的說得不對。請看下文:
伍秉鑒:知名度最低的富豪分擔南京條約對外賠款

「我的名字可能沒有多少人知道,但是提起廣東十三行,一般人還是比較熟悉的,那是個富可敵國的地方,一場大火能令熔化的白銀流滿街;富招人妒,清廷兩度勒令我們籌款作戰爭賠款。1843年朝廷強令我們償還《南京條約》規定的300萬元外商債務時,我一個人獨自承擔了100萬。

《亞洲華爾街日報》給我的評價說:『出生於1769年的清朝行商伍秉鑒繼承父業與外商從事買賣,又進一步貸款給外商並以此獲得巨額財富。他在西方商界享有相當高的知名度。』這或許是因為我對自己的生意夥伴豪爽大方的緣故吧。曾經有一個美國商人跟我合作做生意,但經營不善,欠了我7.2萬元,因為沒能力償還一直無法回國。我聽說後,叫來他說:『你是我的第一號老朋友,並且是一個誠實的人,只不過不走運。』說完就把借據一把撕碎了,而在當時,一艘滿載貨物的中型貨船就值10萬元左右。

其實這點錢我是真的不在乎,1834年,我們家自己估計,我們伍家的財產就有2600萬銀元,我還是東印度公司的最大債權人,不但在國內擁有地產、房產、茶山(武夷山)、店鋪,而且在美國投資鐵路、證券交易和保險業務等,西方學者說我是『世界上最大的商業資財,天下第一大富翁』,我不好有異議。」

其實沒有人說得清清代全國排名前16位的大財團是哪些,因為那時封閉,沒有統計數字。

閱讀全文

與武夷山外匯管理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注冊投資理財公司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694
玩外匯說內部有人 瀏覽:550
中信證券武漢分公司 瀏覽:873
美亞今日匯率 瀏覽:867
今天外匯的價格是多少錢一張 瀏覽:298
銀行理財師 瀏覽:837
岳陽湘財證券地址 瀏覽:605
轉讓金融資產增值稅 瀏覽:540
融資管理主要會存在那些問題 瀏覽:23
小額網路個人信託公司 瀏覽:537
人民幣國際匯率降低 瀏覽:509
股票回購推遲 瀏覽:808
納什空間2017融資 瀏覽:431
棗庄市金融機構部 瀏覽:220
基金理財屬於哪個科目 瀏覽:664
建行賣理財產品可靠嗎 瀏覽:496
金融街融社區服務平台 瀏覽:99
貴陽農商銀行理財產品靠譜嗎 瀏覽:49
神燈金融服務費 瀏覽:165
疫情全球流行買什麼股票 瀏覽: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