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旅遊外匯漏損是什麼

旅遊外匯漏損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1-07-19 07:56:38

⑴ 旅遊收入漏損的途徑有哪些

旅遊漏損一般是指目的地為了滿足旅遊者旅遊活動及相關消費活動而發生的外匯支出,以及由於其他原因造成的旅遊外匯流失276。
發生旅遊漏損的途徑:(1)旅遊者所需物品及服務的進口;(2)支付給海外員工的工資、海外貸款利息、海外管理費及特許經營費、海外旅遊中介機構費用以及投資者利潤匯出;(3)海外促銷與公共活動;(4)人力資源的海外培訓 ;(5)本地居民從旅遊收益中進口消費品或者由於海外旅遊者示範效應影響而增加的本地居民進口消費; (6)旅遊設施建設所需要原材料的進口;⑺海外旅遊者通過非官方渠道進行外匯兌換產生的黑市漏損276。
降低旅遊漏損的途徑:(1)完善外匯管理制度、管理方法,降低黑市漏損;(2)提高本國旅遊相關產品質量,或者通過技術引進增加本國生產,減少直接進口;(3)增強目的地相關供給廠商之間的溝通、協調和合作,提高目的地自身的供給能力;(4)提高管理水平,加強培訓,降低管理技術與服務的進口。
一般認為,旅遊漏損越高對當地經濟的刺激作用就越小。但這並非是絕對的277。僅僅發展純粹的生態旅遊、自然旅遊、探險旅遊項目,其需求總量可能不足於支撐目的地的經濟發展。

⑵ 我國廣大出境旅遊者的花費是不是旅遊外匯漏損

中國的外匯儲備增長太快,正愁沒地方去。

⑶ "外匯漏損"是什麼意思啊

我國的外匯是指以外幣表示的可以用作國際清償的支付手段和資產,具體包括以下五項內容:⑴外國貨幣,包括紙幣、鑄幣;
⑵外幣支付憑證,包括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
⑶外幣有價證券,包括政府債券、公司債券、股票等;⑷特別提款權、歐洲貨幣單位;⑸其他外匯資產。
漏損就是沒有經過正常途徑進出,表現在外匯平衡表的誤差和漏損里。

⑷ 求旅遊經濟學中.旅遊收入的分配.再分配的含義.還有旅遊收入漏損的原因

與國民收入的分配相同,旅遊收入的分配也是需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兩個過程來完成的。旅遊收入的初次分配主要在直接經營旅遊業部門和企業直接進行的。再次分配時主要在間接從事旅遊業部門和企業進行的。

⑸ 旅遊收入的乘數效應

一、乘數效應概述
乘數概念起源於19世紀後半葉。1931年,英國經濟學家卡恩首先提出了乘數理論。其後,凱恩斯又將這一理論進一步加以完善。乘數(multiplier)又譯作倍數,主要指經濟活動中某一變數與其引起的其他經濟量以及經濟總量變化的比率。
乘數理論說明,在經濟活動中,一種經濟量的變化可以引起其他經濟量的變化,最終使經濟總量的變化數倍於最初的經濟變數,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乘數效應。在經濟活動中,之所以會產生乘數效應,是因為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是相互關聯、相互促動的。例如,在某部門注入一筆投資,不僅會增加該部門的收入,而且會在各相關部門引起連鎖反應,最終產生數倍於投資額的國民收入。
根據凱恩斯的乘數原理,乘數的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MPC——邊際消費傾向;
MPS——邊際儲蓄傾向;
MPM——邊際進口傾向。
從上式中可以看出,乘數與邊際消費傾向成正比,與邊際儲蓄傾向和邊際進口傾向成反比。例如,當一筆資金流入某地區的經濟系統時,就會引起一系列企事業單位的經濟運轉,產生經濟活動中的連鎖反應,導致該地區社會經濟效益的增加。如果把這筆資金儲蓄起來或用來購買進口物資,使資金離開該地區的經濟系統,則減少了該地區經濟發展的力度,該地區的乘數效應就會降低。
二、旅遊收入的乘數效應
旅遊收入的乘數效應是指旅遊目的國或旅遊目的地對旅遊行業的投入引起各個經濟部門的連鎖反應,導致該地區經濟總量的成倍增加。需要指出的是,旅遊收入的乘數效應必須以一定的邊際消費傾向為前提,而邊際儲蓄傾向和邊際進口傾向則降低了旅遊收入在本地區經濟系統中的作用,使得該地區的乘數效應減少。
旅遊收入通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對經濟發展產生以下三個階段性的作用:
第一階段,直接影響階段。即旅遊者在旅遊目的地的各項消費,將資金直接注入了各個核心旅遊企業和部門,飯店、旅行社、餐廳、商店、景區、交通及通訊部門在旅遊收入的初次分配中獲得了一定量的收益。
第二階段,間接影響階段。即旅遊核心部門和企業在再生產過程中向有關部門和企業購進生產和生活資料,各級政府把從旅遊核心企業收繳的稅金又投資於其他企事業項目,使有關部門和企業在旅遊收入的再分配中獲得了收益。
第三階段,擴大影響階段。即旅遊相關部門和企業在再生產過程中購進大量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從而促進了更多部門和企業的發展。旅遊收入正是通過多次的分配與再分配,對國民經濟不斷產生著連帶作用和綜合效益。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旅遊收入如果增加,即會引起該國或該地區國民收入的增加,這種關系可用y=kx來表示,其中y為增長的國民收入總量,x為旅遊收入量,k為兩者之間的比例系數,即乘數。例如,某地區的邊際消費傾向為80%,即80%的旅遊收入在該地區的經濟系統中運轉,而20%的旅遊收入則存儲起來或用於進口物質,即有20%的旅遊收入離開了該地區的經濟系統,按照乘數的計算公式K=1/(1-0.8)或1/0.2=5,表明該地區的旅遊收入經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產生了5倍於此的經濟效益。假若該地區的邊際消費傾向為70%,邊際儲蓄傾向為10%,邊際進口傾向為20%,則K=1/(1-0.7)或1/(0.1+0.2)≈3.3,表明該地區的旅遊收入經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產生了約3.3倍的經濟效益。
我們還可以用以下幾類乘數模式來分析旅遊收入對社會經濟各個方面的影響:
⒈營業收入乘數。即旅遊營業收入增加額與由此導致的其他營業收入增加額之間的比率關系。該乘數表明某地區旅遊業的發展對該地區營業收入的影響。
⒉政府收入乘數。即旅遊收入增加量與當地政府收入凈增量之間的比例關系。政府收入的凈增量是指政府從旅遊業獲得的稅收及各項收益減去政府向旅遊業投資後的余額,該乘數主要用來衡量旅遊經濟活動對國家和地區財政收入的影響程度。
⒊就業乘數。即旅遊收入增加量與其所創造的直接和間接就業人數之間的比率關系。該乘數表明某一地區通過一定量的旅遊收入,對該地區的就業機會所產生的影響,具體來說,一定時期內旅遊從業人員的增加量與同期旅遊收入的增加量之比,即為單位旅遊收入可提供的就業機會。
⒋居民收入乘數。即旅遊收入的增加額與由此導致的某地區居民收入的比例關系。該乘數反映了旅遊業的發展對居民收入的影響程度。
⒌進口額乘數。即旅遊收入增加量與由此導致的進口額增加量之間的比率關系。該乘數顯示了相關部門和企業向國外進口物資、設備的增加量與旅遊收入增加量之間的互動關系。
總之,根據旅遊收入的乘數效應,可以全面衡量旅遊業發展對國民經濟的影響,更加科學地確定國民經濟的發展目標和旅遊業的發展戰略。
三、旅遊外匯漏損
旅遊外匯漏損是指旅遊目的國或旅遊目的地的有關部門和企業,為了發展旅遊業而進口商品、對外貸款、引進勞務等,因此導致了旅遊外匯收入的減少。
從K=1/(1-MPC)及K=1/(MPS+MPM)的公式中可以看出,旅遊乘數效應與邊際儲蓄傾向和邊際進口傾向均有關系,MPS或MPM越大,旅遊乘數效應就越小,反之,旅遊乘數效應就越大。
在經濟欠發達的國家或地區,旅遊綜合設施比較落後,為了發展國際旅遊業務,需要從國外進口有關的物資設備,需要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人才,這些都要花費大量的外匯,由此造成了旅遊外匯的流失。具體來說,旅遊外匯漏損主要源於以下五個方面:
⒈為建設旅遊基礎設施,進口必要的設備和原材料而花費的外匯。
⒉為新建旅遊飯店,進口必要的設備和原材料而花費的外匯。
⒊支付旅遊企業外方的管理費和外籍人員的工資,由此造成了大量外匯的流失。
⒋為發展旅遊業,除國家投資、國內融資外,還需要對外貸款,逐年還本付息,由此造成了大量外匯的流失。
⒌為滿足旅遊者及部分旅遊企業員工的需求而進口有關的消費品,此項花費也造成了大量外匯的流失。
旅遊外匯漏損的程度顯示了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為了減少旅遊外匯漏損,首先要大力發展本國經濟,提高本國產品的品質和科技含量。其次要積極培養旅遊業的現代化管理人才,逐步減少外方管理集團和管理人員的數量。再者要加強國際收支的宏觀監管機制,完善外匯管理法規,防止外匯流失。
總之,旅遊接待國的經濟實力越強,科技水平越高,旅遊收入的乘數效應越大,旅遊外匯漏損就越少;反之,旅遊收入的乘數效應越低,旅遊外匯漏損就越多。因此,大力發展經濟,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是旅遊業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只有如此,旅遊收入的乘數效應才能最大化,旅遊外匯漏損才能被減少到最低限度。

⑹ 什麼是旅遊漏損其主要形式有哪些其影響因素又有哪些怎樣避免旅遊漏損

旅遊漏損一般是指目的地為了滿足旅遊者旅遊活動及相關消費活動而發生的外匯支出,以及由於其他原因造成的旅遊外匯流失276。
發生旅遊漏損的途徑:(1)旅遊者所需物品及服務的進口;(2)支付給海外員工的工資、海外貸款利息、海外管理費及特許經營費、海外旅遊中介機構費用以及投資者利潤匯出;(3)海外促銷與公共活動;(4)人力資源的海外培訓 ;(5)本地居民從旅遊收益中進口消費品或者由於海外旅遊者示範效應影響而增加的本地居民進口消費; (6)旅遊設施建設所需要原材料的進口;⑺海外旅遊者通過非官方渠道進行外匯兌換產生的黑市漏損276。
降低旅遊漏損的途徑:(1)完善外匯管理制度、管理方法,降低黑市漏損;(2)提高本國旅遊相關產品質量,或者通過技術引進增加本國生產,減少直接進口;(3)增強目的地相關供給廠商之間的溝通、協調和合作,提高目的地自身的供給能力;(4)提高管理水平,加強培訓,降低管理技術與服務的進口。
一般認為,旅遊漏損越高對當地經濟的刺激作用就越小。但這並非是絕對的277。僅僅發展純粹的生態旅遊、自然旅遊、探險旅遊項目,其需求總量可能不足於支撐目的地的經濟發展。

⑺ 如何確定旅遊收入漏損大小

旅遊漏損一般是指目的地為了滿足旅遊者旅遊活動及相關消費活動而發生的外匯支出,以及由於其他原因造成的旅遊外匯流失276。
發生旅遊漏損的途徑:
(1)旅遊者所需物品及服務的進口;
(2)支付給海外員工的工資、海外貸款利息、海外管理費及特許經營費、海外旅遊中介機構費用以及投資者利潤匯出;
(3)海外促銷與公共活動;
(4)人力資源的海外培訓 ;
(5)本地居民從旅遊收益中進口消費品或者由於海外旅遊者示範效應影響而增加的本地居民進口消費;
(6)旅遊設施建設所需要原材料的進口;⑺海外旅遊者通過非官方渠道進行外匯兌換產生的黑市漏損276。
降低旅遊漏損的途徑:
(1)完善外匯管理制度、管理方法,降低黑市漏損;
(2)提高本國旅遊相關產品質量,或者通過技術引進增加本國生產,減少直接進口;
(3)增強目的地相關供給廠商之間的溝通、協調和合作,提高目的地自身的供給能力;
(4)提高管理水平,加強培訓,降低管理技術與服務的進口。
一般認為,旅遊漏損越高對當地經濟的刺激作用就越小。但這並非是絕對的277。僅僅發展純粹的生態旅遊、自然旅遊、探險旅遊項目,其需求總量可能不足於支撐目的地的經濟發展。

⑻ 如何減少旅遊漏損

在出發之前就做好充分的准備!把一切可以想到的情況都要考慮進去!到時處理起來就不會那麼麻煩!也不會白白花很多不必要花的錢了!

⑼ 旅遊發展的地理區位如何影響旅遊外匯漏損

1.旅遊目的地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
旅遊目的地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包括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水平、科學技術水平、產業技術裝備水平和經營管理水平等。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高,旅遊業發展的自主程度就高,旅遊設施建設配套、旅遊業質量標准、旅遊業管理水平也會相應完善和提高,旅遊業的對外依存度就越小,從而旅遊收入外匯漏損就相應減少;反之,會增加旅遊外匯的流失。
2.旅遊目的地國家或地區的資源供給能力
旅遊目的國家或地區資源的供給能力是指旅遊業發展所需的各種資源的自給能力,一般包括保證遊客旅遊活動正常運轉的各種資源,如農、林、牧資源,製作旅遊工藝品、旅遊紀念品的原材料,生產旅遊設施、設備和用品的礦物資源和非礦物資源以及生產、加工和製作能力。如果旅遊目的地國家或地區的資源自給能力較強,則所需進口物資相對減少,旅遊收入外匯漏損也相對降低。
3.旅遊目的地國家或地區旅遊業發展規模
在旅遊目的地國家或地區的旅遊業初創階段,旅遊業的開發和經營規模都有限,旅遊者的人數和消費水平也不高,因此旅遊外匯收入和各種形式的漏損率都處於低水平,有的漏損甚至還不曾出現。隨著旅遊目的地國家或地區的旅遊業規模不斷擴大,旅遊業所需的外來貸款和進口數量也會增加,旅遊漏損率也會隨之上升。
4.旅遊目的地國家或地區相關的政策法規
旅遊目的地國家或地區相關的政策法規包括有關進口物資的規定、旅遊業中有關引進外資的優惠政策、有關外匯收入管理的規定、居民出國旅遊的有關規定,這些政策和法規的制定尺度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到旅遊外匯收入漏損。
5.旅遊目的地國家或地區的消費傾向和民族意識
旅遊目的地國家或地區居民的民族意識、消費傾向、價值觀念、收入水平等各項因素都會對旅遊外匯流失產生影響。一般來說,民族意識薄弱、居民喜歡追求國際名牌產品的國家或地區,會造成更多的旅遊外匯流失。
6.旅遊目的地國對外進行旅遊促銷的力度大小
在旅遊業的發展過程中,無論是國際旅遊還是國內旅遊,都會由於本地區的經濟、技術力量不足,在旅遊再生產中將大量資金用於在其他地區購買原材料、商品、設備或聘請外地人才協助經營等,這些都會造成該地區的旅遊收入外流,形成第二個波峰。經過旅遊業快速發展階段之後,旅遊目的地國社會能夠滿足國際旅遊業各種需求的能力會大幅提高,從而使旅遊業進口需要減少,旅遊漏損率也隨之下降。

閱讀全文

與旅遊外匯漏損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思念水餃股票 瀏覽:789
騰訊理財通綁定基金 瀏覽:537
滬教版八年級物理知識點杠桿 瀏覽:917
支付寶中高收益的理財 瀏覽:494
保險經紀人傭金稅費計算 瀏覽:168
山東科技融資擔保公司 瀏覽:825
余額理財產品剩餘額度不足 瀏覽:921
edda科技融資 瀏覽:713
2017年區塊鏈融資額 瀏覽:926
熱門股票股東 瀏覽:710
股票增持推薦 瀏覽:251
電大信託與租賃形成性單選 瀏覽:378
金融公司新媒體宣傳 瀏覽:435
銀行的理財產品是保險公司 瀏覽:89
農商銀行6月份理財產品價格 瀏覽:347
鐵礦石價格期貨吧 瀏覽:560
9月8日人民幣匯率 瀏覽:346
為什麼b份額的杠桿要加a份額 瀏覽:241
p2p理財收益排行 瀏覽:409
bar指數期貨 瀏覽: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