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EXPMA和EMA的區別是什麼期貨日內交易中,哪個更好
日內交易我感覺就看走勢圖和3分鍾的k線就行 其他的我覺得沒用
Ⅱ EMA和MA哪個精準
通俗點解釋:均線的 MA就是以每天收盤價做數值做簡單的平均。 EMA需要給每天的最高最低等價位數值做一個權重處理,然後再平均。 實際EMA更具平均價值,但由於加權的具體方法不為多數人知,一般用MA的較多,更直觀可控。
ema是均線的一種。有些軟體里叫expma.具體說就是平滑移動平均線
EXPMA是指數平均數,屬於趨勢類指標,可以彌補均線的缺點,解決均線的滯後性。追蹤市場的大趨勢,能夠有效迴避莊家機構的洗盤、振倉、打壓和騙線,跟蹤莊家長線指標。EXPMA有白黃兩根線構成。白色提示買賣點,參數12;黃色代表價格方向,參數25。
1、EXPMA指標由EXPMA1(白線)和EXPMA2(黃線)組成,當白線由下往上穿越黃線時,股價隨後通常會不斷上升,那麼這兩根線形成金叉之日便是買入良機。
2、當一隻個股的股價遠離白線後,該股的股價隨後很快便會回落,然後再沿著白線上移,可見白線是一大支撐點。
3、當白線由上往下擊穿黃線時,股價往往已經發生轉勢,日後將會以下跌為主,則這兩根線的交叉之日便是賣出時機。
4、EXPMA跟隨股價的波動。能較快反映價格的變化,可以使用均線的八大買賣法則來操作。能有效迴避主力機構洗盤。
MA:移動平均線是用統計處理的方式,將若干天的股票價格加以平均,然後連接成一條線,用以觀察股價趨勢。
移動平均線的理論基礎是道.瓊斯的「平均成平」概念。通常有5日、10日、20日、30日、60日、120日等均線。其目的在取得某一段時間的平均成本,而以此平均成本的移動曲線配合每日收盤價的線路變化分析某一時期多空的優劣形勢,以研判股價的可能變化。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新手的話可參閱下有關方面的書籍系統的去了解一下,同時結合個模擬盤練練,這樣理論加以實踐可快速有效的掌握技巧,目前的牛股寶模擬炒股還不錯,裡面許多的功能足夠分析大盤與個股,使用起來有一定的幫助,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Ⅲ EMA和MA區別!
ma就是一般的平均,一段時間內所有值加起來再除以該段時間內的值的個數。
EMA是加權平均,就是越近期的值越重視,越早期的值越輕視。
ema的靈敏度高於ma。最近一日的變化對其影響比較大。
Ⅳ 關於均線函數MA,EMA,SMA有什麼區別
1、表示的平均目標不同。
MA(x,n)-移動平均,是最簡單的n日內的平均值。
SMA(x,n,m)-簡單移動平均,m為當日的權重,是個0~1之間的值。
EMA(x,n)-指數移動平均,這個函數以相關周期為權重進行計算。
2、系數的分母是各個系數分子之和不同。
如果X是常量,每天的X值都不變,則EMA(X,N)=MA(X,N),系數的分母是各個系數分子之和,而系數的個數就是EMA(X,N)中的N,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就是系數的分子和系數後參數的下標是一致的。
3、用途不同。
當要比較數值與均價的關系時,用MA就可以了,而要比較均價的趨勢快慢時,用EMA更穩定;有時,在均價值不重要時,也用EMA來平滑和美觀曲線。
EMA函數對近期的X值加強了權重比,更能及時反映近期X值的波動情況。所以EMA比Ma更具參考價值,而ema也不容易出現死叉和金叉,所以一旦出現要立即作出反映。
(4)期貨ema與ma的區別擴展閱讀
定義:
SMA(C,N,M)移動平均理解了MA和EMA的含義和用途後,後面幾個函數就好理解了;因為EMA的平滑系數是定的,=2/(周期+1)。
SMA,與EMA的區別就是增加了權重參數M,也就是用M代替EMA平滑系數中的2,。
DMA(C,A)動態移動平均注意,權重系數在EMA與SMA中都是用數值與周期計算出來的小數,假設有一個小數可以直接代表權重,就有了DMA,DMA(C,A)中A為權重值,公式如下:
X=DMA(C,A)=A*X+(1-A)*X'(A小於1),可以發現,DMA與SMA原理是一至的,只是用一個小數直接代替了M/N。
而在實用中,這個小數最有價值的就是換手率=V/CAPITAL;DMA(C,V/CAPITAL)的直接含義是用換手率作為權重系數,利用當日收盤價在均價中的比重計算均價,直觀理解就是換手率越大,當日收盤價在均價中的作用越大。
Ⅳ 求助,EMA均線和MA均線有何不同
通俗地講:均線的 MA就是以每天收盤價做數值,來做簡單的平均; EMA則需要給每天的最高最低等價位數值做一個權重處理,然後再平均。 實際EMA更具平均價值,但由於加權的具體方法不為多數人知,一般用MA的較多,更直觀可控。
具體講:
EMA是均線的一種。有些軟體里叫expma。具體說就是平滑移動平均線
原理:該指標和移動平均線的不同之處在於強調了目前股價對均線的影響,對趨勢的變化更敏感。
用法:
EMA(X,N),求X的N日指數平滑移動平均。演算法:若Y=EMA(X,N)
則Y=[2*X+(N-1)*Y']/(N+1),其中Y'表示上一周期Y值。
例如:EMA(CLOSE,30)表示求30日指數平滑均價
MA:指某個股票最近n個交易日收盤價的平均數
WMA(X,n)的函數演算法:
WMA(X,n),求X的加權移動平均。
演算法:
若Y=WMA(X,n) 則 Y=(N*X0+(N-1)*X1+(N-2)*X2)+...+1*XN)/(N+(N-1)+(N-2)+...+1)X0表示本周期值,X1表示上一周期值。
Ⅵ EXPMA 和 MA均線到底哪個好點
MA中文名稱叫移動平均,或移動均線,是統計學中數據處理的最簡單方法之一。移動平均的核心思想就是將當日前若干天(這個若干天就是MA的時間參數)的股票價格的算術平均數作為當日的移動平均值,這樣就可以得到每日的移動平均值,再將每日的移動平均值連接成一條線,就得到移動均線。
EXPMA也叫EMA,中文名稱叫指數平滑移動平均,也是一種經常用的數據處理方法。EXPMA與MA一樣,也是對股價的一種平均演算法,不同的是MA用的是算術平均,而EXPMA用的是加權平均。EXPMA與移動均線(MA)相同的是:兩者都是把從當日起過去若干日的數據(也就是股價)作一平均,當作當日的擬合值。
MA與EXPMA的比較
1、EXPMA指標不容易產生短線死叉和金叉騙線。當股價在較明確的上升通道或者較明確的下跌通道中,短線的回調不容易造成MA1與MA2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的死叉或者金叉,而MA移動平均線經常產生MA1和MA2線的死叉騙線和金叉騙線。
2、當EXPMA產生MA1與MA2死叉時可考慮減倉了。EXPMA指標不容易產生死叉,一旦發生了死叉,特別是MA1、MA2同時與MA3發生死叉時,要堅決平倉,這種情況被騙線的可能性不大。反之金叉時,操作決策類似。
然而,MA指標經常發生MA1與MA2的金叉和死叉,所以騙線比較嚴重,一般在考慮是否進貨或者出貨時可看漲勢或者跌勢,換手率,走勢形態等來綜合判定,保守的投資者在股價大漲後當MA1,MA2與MA3、MA4死叉時才減倉;對於買進時,激進的投資者經常看MA1金叉MA2,MA3時就買進了,這種情況如果季節和大盤指數沒有看準,失誤也不小,但多數股民一般比較保守,要看季線金叉才跟進,即MA2,MA3,MA4上穿MA60均線時才准備買入。
3、 在MA指標中,MA250線稱為年線,MA125線稱為半年線。這兩條線是非常重要的。在牛市中,大黑馬都是按年線來炒作的。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新手前期可參閱下有關方面的書籍系統的學習一下,同時用個模擬盤去練練,這可快速有效的掌握技巧,目前的牛股寶模擬炒股還不錯,裡面許多的功能足夠分析大盤與個股,使用起來有一定的幫助,願能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Ⅶ EMA與MA的取值有什麼不同
MA(Moving average),叫移動平均線指標。
計算公式
1.N日MA=N日收市價的總和/N(即算術平均數)
2.要設置多條移動平均線,一般參數設置為N1=5,N2=10,N3=20,N4=60,N5=120,N6=250
EMA(EXPMA)指數平均數
計算公式
1.EXPMA=[當日或當期收盤價*2 + 上日或上期EXPMA*(N-1)] / (N+1)
2.首次計算,上期EXPMA值為昨天的EXPMA值,N為天數。
3.可設置多條指標線,參數為12,50(12日,50日)。
4. 函數:MA1:EMA(CLOSE,P1);MA2:EMA(CLOSE,P2);MA3:EMA(CLOSE,P3);MA4:EMA(CLOSE,P4)
EMA和EXPMA計算原理是一樣的 。
Ⅷ ma函數與ema的區別
MA是移動平均,MA(CLOSE,5)的演算法是把最近5天的收盤價加起來再除以5.
EMA是指數移動平均線,有的軟體簡稱為EXPMA,是一種加權的移動平均線指標。與簡單移動平均線相比,指數移動平均線為近期的價格賦予較大的權重,同時又綜合考慮了股票上市以來的所有交易價格。以12日EMA為例,其計算方法如下:
W=2÷(12+1)=0.1538
EMA(12)=(收盤價-昨日的EMA)×0.1538+昨日的E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