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98年索羅斯是怎麼沖擊香港匯率的
香港匯率是無法沖擊的 因為當時的香港用的是和美元掛鉤的幣制
就是香港每發行8塊錢就要往國庫里存1美元
所以只要香港政府動用外匯儲備,索羅斯原則上是無法阻擊港幣的,但是老索是什麼人
老索從遠方期貨大量的拋出港幣 一方面悄悄的在股市上賭恆生指數跌!
現在香港政府就處在兩難的境地,如果穩定港幣匯率,提高銀行間拆借利率和貸款利率,哪股市就會暴跌
索羅斯就會獲利,索羅斯的真正目的就是恆生指數!恆生指數一度從11000電下跌到6000多點
但老索還是低估啦港府,沒錯,它的後台正是我們擁有13億人民的偉大祖國作為後盾
中央經過研究立馬調動外匯儲備,連夜向香港注資,力挽狂瀾!
按說索羅斯應該是要虧的脫褲子啦,可是畢竟也是打敗過英格蘭銀行的超級大鱷
經過分析,索羅斯立馬追加資金賭股指上升,挽回啦些損失!
據CCTV說索羅斯是虧啦,我們是大獲全勝,但我看未必是事實!
『貳』 香港的聯系匯率98年變了多少,為什麼會變
金管局有義務通過外匯儲備來維持聯系匯率制度,也就是當匯率波動到1:7.75的時候,要拋出港幣,買入美元,到1:7.85的時候,要拋出美元,買入港幣
這個叫強方保證
『叄』 九八年外匯匯率
1美元對人民幣6.6597元,
1歐元對人民幣7.3705元,
100日元對人民幣6.3396元,
1港元對人民幣0.85860元,
1英鎊對人民幣8.7503元,
1澳大利亞元對人民幣5.0011元,
1紐西蘭元對人民幣4.7229元,
1新加坡元對人民幣4.9289元,
1瑞士法郎對人民幣6.7586元,
1加拿大元對人民幣5.0704元,
人民幣1元對0.60966林吉特,
人民幣1元對9.9027俄羅斯盧布,
人民幣1元對2.1359南非蘭特,
人民幣1元對169.59韓元。
『肆』 94年到98年的中國匯率的變化
8.26
『伍』 1997年9月18日 外匯匯率
匯率是不斷變化的,使用時請參考自身所需當日當時匯率,在銀行櫃台和網銀上兌換時依據的是當時的實時報價。
「匯率」亦稱「外匯行市」或「匯價」,是一種貨幣兌換另一種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
『陸』 1998—2007年,美元對人民幣的年平均匯率(月平均匯率也行),請註明出處(論文用的)拜託各位了 3Q
人民幣在1994年起與美元非正式地掛鉤,匯率只能在1美元兌8.27至8.28元人民幣這非常窄的范圍內浮動。 2005年7月21日,人民銀行突然宣布,經國務院批准,人民幣匯率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改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變相升值2%,並且不再與美元掛鉤。 2005年9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出通知,擴大了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交易價的浮動幅度,從原來的上下1.5%擴大到上下3%。 2005年12月29日,外管局批准13家銀行開展做市商服務,包括工、農、中、建4家國有商業銀行,交行、中信、招商、興業4家股份制銀行以及花旗、渣打、匯豐、荷銀以及蒙特利爾5家外資行在內的總共13家銀行獲得了首批人民幣做市商牌照。2006年1月4日,13家人民幣做市商開始在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引入詢價交易方式,同時保留撮合方式。[ 2006年1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進一步完善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的公告》(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06〕第1號)規定,自2006年1月4日起,在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上引入詢價交易方式(以下簡稱OTC方式),同時保留撮合方式;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於每個工作日上午9時15分對外公布當日人民幣對美元、歐元、日元和港幣匯率中間價,作為當日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含OTC方式和撮合方式)以及銀行櫃台交易匯率的中間價。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於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向所有銀行間外匯市場做市商詢價,並將全部做市商報價作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的計算樣本,去掉最高和最低報價後,將剩餘做市商報價加權平均,得到當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權重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根據報價方在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交易量及報價情況等指標綜合確定。 2007年5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自21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千分之三擴大至千分之五。 寫論文的話,資料還是自己整理 這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