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國際外匯案例

國際外匯案例

發布時間:2021-08-09 22:22:02

1. 急求!外匯方面的企業案例

這個可定義為存放境外款項,怎樣來實現呢?
境外賬戶,國內企業在國外開立離岸賬戶,就實現了外匯存入國外銀行!
一般來說,都是國內企業在一些免稅或者低稅的國家開立賬戶,然後把貿易所得直接匯到那裡,以達到逃避監管,降低稅負的目的,再有就是匯率方面的考慮!
希望對你有幫助!

2. 外匯市場的案例和什麼是外匯市場

外匯市場,指從事外匯買賣的交易場所,或者是各種不同貨幣相互之間進行交換的場所。

我某外貿公司代理國內某客戶從比利時進口設備一台,計價貨幣為比利時法郎。在合同執行過程中,對方提出延期交貨,我方用戶表示默認,未做書面合同修改文件。後因比利時法郎升值,我進出口公司不得不比訂約時多支出了31萬美元。

【案情】

1993年10月,我某進出口公司代理客戶進口比利時紡織機械設備一台,合同約定:總價為99,248,540.00比利時法郎;價格條件為FOB 安物衛普;支付方式為100%信用證;最遲裝運期為1994年4月25日。

1994年元月,我方開出100%合同金額的不可撤銷信用證,信用證有效期為1994年5月5日。 (開證日匯率美元對比利時法郎為1:36)。

1994年3月初,賣方提出延期交貨請求,我方用戶口頭同意賣方請求,延期31天交貨。我進出口公司對此默認,但未作書面合同修改文件。

3月底,我進出口公司根據用戶要求對信用證作了相應修改:最遲裝運期改為5月26日,信用證有效期展至1994年6月21日。

時至4月下旬,比利時法郎匯率發生波動,4月25日為1:35(USD/BFR),隨後一路上揚。

5月21日貨物裝運,5月26日賣方交單議付,同日匯率漲為1:32(USD/BFR)。在此期間,我進出口公司多次建議用戶作套期保值,並與銀行聯系做好了相應准備。但用戶卻一直抱僥幸心理,期望比利時法郎能夠下跌。故未接受進出口公司的建議。

賣方交單後,經我方審核無誤,單證嚴格相符,無拒付理由,於是我進出口公司於6月3日通知銀行承付並告用戶准備接貨,用戶卻通知銀行止付。因該筆貨款是開證行貸款,開證時作為押金劃入用戶的外匯押金帳戶。故我進出口公司承付不能兌現。

後議付行及賣方不斷向我方催付。7月中旬,賣方派員與我方洽談。經反復協商我方不得不同意承付了信用證金額,支出美金310餘萬元。同時我進出口公司根據合同向賣方提出延遲交貨罰金要求BFRl,984,970.00(按每7天罰金0.5%合同額計),約合62,000. 00美元(匯率為1:32)。最終賣方僅同意提供價值3萬美元的零配件作為補償。此合同我方直接經濟損失約31萬美元,我銀行及進出口公司的信譽也受到嚴重損害。

【分析】

本案是匯率波動的風險造成貨物買賣損失的典型案例,但在風險出現時,本來有可能避免或減少的損失又由於代理關系及資金來源的特殊性使得我方延誤了時機。縱觀項目運作全過程,我方有如下失誤:

第一, 計價支付貨幣選用不當。在國際貨物買賣中,計價及支付貨幣選擇是非常重要的。計價貨幣通常與支付貨幣為同一種貨幣,這些貨幣可以是出口國貨幣或進口國貨幣,也可以是第三國的貨幣,由買賣雙方協商確定。在當前國際金融市場普遍實行浮動匯率制的情況下,買賣雙方都將承擔一定的匯率變化風險。因此,作為交易的雙方當事人,在選擇使用何種貨幣時,就不得不考慮貨幣匯價的風險。首先,應考慮所選用的貨幣是不是可自由兌換的貨幣;其次,對可自由兌換的貨幣要考慮其穩定性。特別是在遠期交貨的大宗貨物買賣中,選用匯率穩定的貨幣作為支付貨幣,是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洽商的基本原則,也是買賣雙方都易於接受的條件。除非我們能夠預測某種貨幣在交貨期會發生貶值,為獲取匯率變化的利益而選用某種貨幣。即通常所說的「進口選軟幣,出口選硬幣」,但這只是單方面的期望,而且應建立在對所選貨幣匯率變化趨勢的充分研究之上。但實際上交易的對方也會作出相應考慮。因此我們說,當以貨物買賣為目的的合同金額較大時,選用匯率穩定的貨幣支付是比較現實的。在本案中,合同金額近300萬美元,交貨期為簽約後6個月。我方在未對匯率做任何研究的情況下,接受以比利時法郎為支付貨幣的交易條件,這就給合同留下了匯率風險損失的隱患。因為比利時法郎在國際金融市場上不屬於幣值穩定的貨幣。

第二,輕率接受延期交貨條件,使風險成為現實。當交貨前賣方提出延遲交貨請求時,我方仍未意識到合同的潛在風險,無條件地接受了賣方的要求,雖未做書面的合同修改但卻按賣方提出的條件修改了信用證。這時若意識到匯率風險,則完全應以匯率風險由賣方承擔作為接受延遲交貨的條件,實際情況證明:正是這無條件地接受延期交貨使得我方的匯率風險變成現實。

第三,對風險沒有採取相應的保值措施,造成重大損失。在國際貨物買賣中,為防止匯率變動而帶來的損失,可以採用遠期外匯買賣等外匯保值措施。在本案中,4月下旬比利時法郎上漲時我方進出口公司為避免或減少損失,建議採取套期保值的做法是十分正確的,但用戶卻心存僥幸,拒絕採取防範措施。結果損失發生且無法挽救時又無理拒付,造成我方經濟、信譽雙重損失。由此可見,對遠期交貨的進出口業務增強匯率波動風險意識,慎重選擇支付貨幣,採用金融上的操作手法防範和減少損失是至關重要的。

3. 國際金融案例分析題

外匯管制可以追溯到來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自時,當時馬國政府為了防止國外貨幣炒家阻擊馬幣而進一步限制馬幣在馬國以外的流通性。
1997亞洲金融風暴時開始管制外匯。2005年開始放鬆管制。

一、外匯管制主要有三種方式:
1、數量性外匯管制2、成本性外匯管制3、混合性外匯管制
二、定義:
外匯管制是指一國政府為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本國貨幣匯率而對外匯進出實行的限制性措施。
三、利弊:
實施外匯管制的有利方面在於,政府能通過一定的管制措施來實現該國國際收支平衡、匯率穩定、獎出限入和穩定國內物價等政策目標。其弊端在於,市場機制的作用不能充分發揮,由於人為地規定匯率或設置其他障礙,不僅造成國內價格扭曲和資源配置的低效率,而且妨礙國際經濟的正常往來。一般情況是,發展中國家為振興民族經濟,多主張採取外匯管制,而發達國家則更趨向於完全取消外匯管制。
網上摘抄的,你看著寫

4. 什麼是外匯請舉個例子 最好多舉幾個 不通例子

我是中國人,我要買美國的東西,美國人說我只接受美元。那麼我只有去銀行換美元。按什麼標准換呢?就是銀行的牌價,即匯率。比如1美元兌6.2人民幣。然後我花了6200人民幣,買了1000美元,最後支付給了對方。
這個就是外匯。

5. 晉峰環球:即期外匯交易案例有哪些

「廣場協議」導致日元升值

1984年,美國的經常項目赤字達到創紀錄的1000億美元,美國與各國,尤其是與主要逆差來源國日本之間的貿易摩擦加劇。為此,美國希望通過美元貶值來增加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以改善美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狀況。1985年9月,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英國等5個發達國家的財長及央行行長,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決定五國政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使美元對主要貨幣有序地下跌,以增加美國產品的出口競爭能力,解決美國巨額的貿易赤字,史稱「廣場協議」。

「廣場協議」導致美元持續大幅度貶值,其中受影響最大的是日元。1985年9月,日元匯率還在1美元兌250日元上下波動;而在不到三年的時間里,美元對日元貶值了50%,最低曾跌到1美元兌120日元。隨後,日本經濟進入十多年低迷期,被稱為「失落的十年」。雖然日本經濟持續蕭條的根源在於經濟結構的自身缺陷和日本政府錯誤的經濟政策,但「廣場協議」無疑也是日本經濟持續蕭條的重要因素之一。

索羅斯狙擊泰銖

1996年,外國短期資本大量流入泰國房地產、股票市場,導致其樓市、股市出現了明顯的泡沫,泰國資產被嚴重高估,國際金融大鱷們預測泰銖會貶值,開始在金融市場上尋找錯誤的匯率定價中的獲利機會。

1997年2月初,以索羅斯為主的國際投資機構向泰國銀行借入高達150億美元的數月期限的遠期泰銖合約,而後於現匯市場大規模拋售。當時泰銖實行與美元掛鉤的固定匯率制,索羅斯的狙擊導致泰銖迅速貶值,多次突破泰國中央銀行規定的匯率浮動限制,引起市場恐慌。泰國央行為維護泰銖幣值穩定,買入泰銖,但只有區區300億美元外匯儲備的泰國中央銀行歷經短暫的戰斗,便宣告「彈盡糧絕」,最後只得放棄已堅持14年的泰銖釘住美元的匯率政策,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

泰銖大幅貶值後,國際投資機構再以美元低價購回泰銖,用來歸還泰銖借款和利息。索羅斯沽空使得他狂賺數十億美元。泰銖貶值引發了金融危機,沉重地打擊了泰國經濟發展,成為亞洲金融危機的導火索。

美國量化寬松導致美元波動加劇

2008年11月,為應對美國次貸危機導致的經濟衰退,美聯儲宣布將購買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標志著首輪量化寬松政策(QE)的開始。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推出QE可以向市場投放流動性,增加資本供應量,從而刺激內需,帶動經濟的發展。外匯市場對QE作出了激烈反應,美元指數(100.5567,-0.0154, -0.02%)大幅走弱。當第一輪QE宣布推出時,美元指數在一個月內走低12%,而各非美貨幣走勢趨強。由於許多國家都持有占本國外匯儲備比例很大的美國國債,此次超常規的量化寬松政策導致美國國債收益率下降,從而使相應持債國家的外匯資產存在非常大的貶值風險。

隨著美國經濟形勢改善,失業率逐漸向正常水平靠攏,美聯儲自2013年12月以來開始退出QE,市場流動性逐步趨緊,這將推動美元升值。

由於美元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美國國內貨幣政策的溢出效應給其他國家的帶來了風險。目前,已有相當多的國家採取戰略性措施規避美元帶來的風險,如通過貨幣互換協議繞開美元,直接採取雙邊貨幣進行結算。

外匯市場是一個波動很大的市場,因此,在投機操作下有很大引發全球金融危機的可能。在諸多的歷史教訓中,各國也加強了對外匯市場的風險監管控制,各國之間的金融監管聯系協作也在日益加強。

6. 有什麼有名的外匯交易商的交易案例嗎

什麼意思 你是說 大宗交易實盤案例嗎?

7. 外匯被騙了,有沒有成功的案例,學生黨不容易,已經報警

當學費吧,
很多掙錢門路都是釣魚的。
還是老老實實的找個工作干吧。

8. 一個外匯交易案例,具體看問題補充

兩種演算法都是錯的。

  1. 因為交易時有買入賣出價,已包括了點差。

  2. 盈利=100000*(1.21-1.2)=1000美元,不是100000*(1.21/1.2-1)=833.33美元。

9. 國際金融外匯期權案例

①GBP1=USD1.8540
看漲期權,高於協議價格,執行期權,即以GBP1=USD1.8240的價格買入英鎊25萬,以支付貨款,共支付美元250000*1.8240+250000*0.020=461000,比不做期權少支付250000*1.8540-461000=2500美元
② GBP1=USD1.8200
低於協議價格,放棄期權,直接從市場購買英鎊支付,共支付了美元
250000*1.8200+250000*0.02=460000
③GBP1=USD1.8400
高於協議價格,執行期權,即以GBP1=USD1.8240的價格買入英鎊25萬,以支付貨款,共支付美元250000*1.8240+250000*0.020=461000,比不做期權多支付461000-250000*1.8400=1000美元

閱讀全文

與國際外匯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東北證券席位號 瀏覽:421
平安銀行理財崗位 瀏覽:910
公司理財的目標是什麼 瀏覽:473
銀行賬戶理財是什麼意思 瀏覽:727
怎麼開通帳戶貴金屬業務 瀏覽:71
融資固定年限 瀏覽:6
理財通的四個貨幣基金 瀏覽:740
上海銀行接收外匯 瀏覽:997
仁智股份後市怎麼走 瀏覽:726
上市公司子公司創業板上市 瀏覽:276
香港海外匯款要手續費 瀏覽:558
天馬股份介紹 瀏覽:114
張凡股票 瀏覽:527
黃金交易所的英文縮寫 瀏覽:844
濟源鋼鐵是上市公司 瀏覽:965
捷眾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官網 瀏覽:207
三國志10交易所哪裡有 瀏覽:713
支付寶上的理財產品可靠 瀏覽:166
vsto外匯 瀏覽:673
大數據融資模式 瀏覽: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