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MT4圖標一欄中紅色和藍色線分別代表什麼含義
藍色線是指黃金當前的價格。
紅色線是指黃金建倉多單的價格,則其中有0.5的點差費用。
❷ 股票市場的籌碼圖怎麼看 圖中紅色的線和藍色的線都是什麼意思還有中間的淺藍色的橫線有是什麼意思
超級移動籌碼分布
1、紅色的籌碼為獲利盤,藍色為套牢盤;
2、中間白顏色的線為目前市場所有持倉者的平均成本線,表明整個成本分布的重心。如股價在其之下,說明大部分人是虧損的。
3、獲利比例:就是目前價位的市場獲利盤的比例。獲利比例越高說明越來越多的人處於獲利狀態。
4、獲利盤:任意價位情況下的獲利盤的數量。
5、90%的區間:表明市場90%的籌碼分布在什麼價格之間
6、集中度:說明籌碼的密集程度。數值越高,表明越分散;反之越集中
7、籌碼穿透力:就是籌碼穿透力的含義是以今日股價穿透的籌碼數量除以今日換手率,穿越的籌碼數量和籌碼穿透力成正比,被穿越籌碼數量越多籌碼穿透力越大。
8、浮籌比例:當前價格周圍聚集的最容易參與交易的籌碼數量。定位為浮動籌碼。
❸ 同花順籌碼紅色線和藍色線代表什麼意思
對的,紅色表示獲利盤,藍色表示套牢盤。
❹ 請問外匯分析圖里的紅色、藍色柱子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好像藍色柱子出現就會下跌!
在中國,紅色是表示上漲,藍或綠表示下跌,但美國正好相反,所有有些看外匯的軟體如果中國投資者不自己調一下的話看到的就是綠漲紅跌。
紅色的尾巴下的再低最後價格能回升起來的話也算上漲(紅色柱子)
❺ 外匯K線圖中紅線和籃線哪個是漲
沒看到圖,可以自己點K線看一下開盤價和收盤價。
如果紅線的收盤價比開盤價高,說明紅線是漲。
如果藍線的收盤價比開盤價高,說明藍線是漲。
❻ 股票周K線籌碼分布藍色、紅色線代表什麼
K線圖最早是日本德川幕府時代大阪的米商用來記錄當時一天、一周或一月中米價漲跌行情的圖示法,後被引入股市。K線圖有直觀、立體感強、攜帶信息量大的特點,蘊涵著豐富的東方哲學思想,能充分顯示股價趨勢的強弱、買賣雙方力量平衡的變化,預測後市走向較准確,是各類傳播媒介、電腦實時分析系統應用較多的技術分析手段。
其記錄方法如下:(如圖所示)
1、日K線是根據股價(指數)一天的走勢中形成的四個價位即: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繪制而成的。
收盤價高於開盤價時,則開盤價在下收盤價在上,二者之間的長方柱用紅色或空心繪出,稱之為陽線;其上影線的最高點為最高價,下影線的最低點為最低價。
收盤價低於開盤價時,則開盤價在上收盤價在下,二者之間的長方柱用黑色或實心繪出,稱之為陰線,其上影線的最高點為最高價,下影線的最低點為最低價。
2、根據K線的計算周期可將其分為日K線,周K線,月K線,年K線。
周K線是指以周一的開盤價,周五的收盤價,全周最高價和全周最低價來畫的K線圖。月K線則以一個月的第一個交易日的開盤價,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和全月最高價與全月最低價來畫的K線圖,同理可以推得年K線定義。周K線,月K線常用於研判中期行情。對於短線操作者來說,眾多分析軟體提供的5分鍾K線、15分鍾K線、30分鍾K線和60分鍾K線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❼ 炒外匯下單中的藍線代表什麼
顯示是的買入價跟賣出價。
在那個時段,如果你是想做多買入,下單後成交的價格是上面藍線顯示的價格。
紅線相反。
❽ 外匯顏色代表
顏色的變化表示的是價格的變化。一般來說,紅色表示的是和之前一個價格相比是下跌的;反過來,綠色表示的是和之前一個價格相比是上漲的。你所說的藍色應該是和之前一個價格相比價格不變。
比如說,當前價格顯示EUR/USD的報價為1.5577/1.5579,若下一個顯示出來的價格為1.5578/1.5580,則為綠色。當前價格顯示EUR/USD的報價為1.5577/1.5579,若下一個顯示出來的價格為1.5576/1.5578,則為紅色。
價格是時刻都在變的,所以這個紅色綠色也在不斷地變化的。即使是氣勢如虹的漲勢,也不能保證每一次顯示出來的價格都是遞增的(即一直保持綠色),反之亦然。只要你留意價格的走勢就行了,這個紅綠色的話不必太介意。
❾ 圖中紅色線和藍色線到底是什麼線
最古老的甲殼動物——鱟(hòu)
俗稱:三刺鱟、兩公婆、海怪、馬蹄蟹、鱟魚、中國鱟、三葉蟲、王蟹
分類:
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肢口綱(Arthrropoda)
劍尾目(Xiphosura )
鱟科(Limulidae)
鱟屬(Tachypleus)
亦稱馬蹄蟹。肢口綱(Merostomata)劍尾目(Xiphosura)海生節肢動物,共4種,見於亞洲和北美東海岸。雖又稱馬蹄蟹,但不是蟹,而與蠍、蜘蛛以及已絕滅的三葉蟲有親緣關系。
鱟(horseshoe crab)是一類與三葉蟲 (現在只有化石)一樣古老的動物。鱟的祖先出現在地質歷史時期古生代的泥盆紀,當時恐龍尚未崛起,原始魚類剛剛問世,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它同時代的動物或者進化、或者滅絕,而惟獨只有鱟從4 億多年前問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鱟有「活化石」之稱。
鱟起源甚早,被稱為活化石。最早的鱟化石見於奧陶紀(5.05億∼4.38億年前),形態與現代鱟相似的鱟化石出現於侏羅紀(2.08億∼1.44億年前)。現存3屬:兩屬分布於亞洲沿岸,一屬分布於北美沿岸。最熟知的種是唯一的美洲種美國鱟(Limulus polyphemus),體長可達60公分(2呎)以上。另外3種:三刺鱟(Tachypleus tridentatus, 中國鱟)、巨鱟(T. gigas)和Carcinoscor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