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與鉑同族的貴金屬鈀(Pd)有多種同位素.下列關於 46 103 Pd、 46 104 Pd的說法正確的是() A
A、質子數相同,所以 46 103 Pd 4 和 6 104 Pd是同位素,故A正確; B、 46 103 Pd和 46 104 Pd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所以是同位素,其化學性質相同,故B錯誤; C、 46 103 Pd和 46 104 Pd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所以是同位素中的不同核素;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所以核外電子數相同,故C錯誤; D、同素異形體是由相同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與質量數無關,故D錯誤; 故選A. |
㈡ 鎳是鉑族金屬的一種,但鎳是不是貴金屬呢
不算貴金屬吧,我們用的1圓硬幣里就有鎳
㈢ 鉑族金屬的相關知識
1.什麼是鉑金
鉑金(英文Platinum,縮寫Pt)早在公元前700年就在人類文明史上閃出耀眼的光芒,當時古埃及人用鉑金鑄成象形文字裝飾其神匣,到公元前100年,南美洲印第安人成功地掌握了鉑金的加工工藝,製成不同款式的鉑金首飾。18世紀,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特別偏愛鉑金,稱鉑金為「唯一與國王稱號相匹配的貴金屬」。到了近代,世界著名首飾設計師(如Cartier Fabergetiffany)均利用鉑金創造出不朽的傑作。舉世聞名的霍普(希望)鑽石,也被永遠地鑲嵌在鉑金鏈上。
20世紀初,鉑金在美國成為最受喜愛的首飾用貴金屬。它天然的白色光澤征服了無數名門貴族的心。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由於鉑金具有很重要的軍事用途,美國政府曾一度禁止鉑金的非軍事使用,用白色K金(黃金與其他白色金屬的合金)替代鉑金,但是白色K金從光澤、硬度等多方面永遠無法取代鉑金。
到21世紀的今天,鉑金的首飾用途又得到發揚光大,其稀有、純凈、堅硬的三大特性以及其天然白色光澤依然令追求時尚的男女傾倒。
鉑金稀有,是因為鉑金的儲量遠遠低於黃金。鉑的密度是21.45g/cm3,1萬噸鉑體積只有466m3,至今全球的鉑金儲量加在一起也只夠裝滿一個中等大小的房間,而1oz鉑金需從10噸鉑金礦石中歷經5個月才能提煉出來。
鉑金純凈,是因為鉑金首飾通常含有90%的純鉑金,其他的10%也主要是鉑族金屬。相比之下,18K的白色K金僅含75%的純黃金,而且鉑金的白色光澤自然天成,長期佩帶也不會褪色。
鉑金堅硬,是因為鉑金的密度高,強度幾乎是黃金的兩倍,從而成為鑲嵌各種鑽戒的最佳選擇。鉑金的延展性好,1g鉑金可以拉出2km長的細絲。鉑金堅硬度高,使其不易磨損因而可以長久保存。
鉑金的內在價值及其優雅光澤給無數首飾設計師以無窮的靈感,首飾界或時裝界都熱衷於再次掀起「白色浪潮」。法國的設計師Cartier稱白金首飾為「貴金屬之王」;Giorgio Armani 在其設計的晚禮服中使用鉑金絲;Calvin Klein也曾使用鉑金絲編織其設計的晚禮服。
日本曾經是最大的鉑金首飾市場,其鉑金首飾在設計、製作方面具有代表性。其鉑金首飾做工精細,從澆鑄到拋光,無不精益求精;設計風格既時尚又含蓄。
中國在剛進入21世紀時還是世界第二大鉑金首飾市場,但到2001年就成為世界第一大鉑金消費國。不過中國在鉑金設計理念以及加工工藝上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為滿足消費者對個性化、時尚化首飾的需求。國際鉑金協會為此在上海等地舉行了首飾設計家專題講座,聘請國際知名設計師(如日本十大著名首飾設計師之一的Sekikazu先生)向中國鉑金首飾設計師傳授設計理念和技巧。
歲月的流逝沒有帶走人們對鉑金的愛,卻更增添了人們對鉑金的欣賞。鉑金的魅力在於它帶給人們一種安詳的由內到外的回味美,其價、其堅、其真、其純、其優雅氣質,無不讓人覺得鉑金值得擁有。
2.鉑金的七大特點
鉑金,由於其特有的品性一向被視為名貴的貴金屬,近年來國際鉑金協會更是極力推崇,其在結婚戒指中占據愈來愈重要的地位。
在距今3000年前的古埃及時代,鉑金已被使用。考古學家曾發現一個埃及女祭司棺木上綴有鉑金製成的象形文字,歷經長久時間仍能保持完美,不失其原有光澤,充分證明了鉑金的持久與穩定性。隨著後來南非金伯利礦挖出第一顆鑽石,鉑金與鑽石的搭配,使之大放異彩。義大利鉑金協會曾推出一系列新型的結婚鑽戒,而且提出了鉑金的7個特點,表明鉑金之所以成為貴金屬最佳選擇的依據:
1)純度最高。鉑合金里有95%的純鉑,而18K金為75%的黃金,可見鉑金首飾純度更高。
2)最稀有性。每年世界上產140噸鉑金,而黃金年產量可達3300噸。
3)只有技藝熟練的工匠才能製作。鉑金熔點比黃金高,對加工技術及熟練程度要求也更高。
4)最穩定性。鉑金對酸、鹼、高溫等的抵抗力最強,不會褪色或變色。鉑金戒指一般不變形。
5)光澤度、延展性好。鉑金擁有自然的白色光澤,不會影響寶石的顏色,而且可令寶石放出光彩和「火」來,良好的延展性亦使其適宜加工。
6)絕對不會使首飾佩戴者有過敏反應。
7)貴重且出眾。
3.鉑金的成色
國際上鉑金的標志是Pt、Plat或Platinum等,純度以千分數字代表,如Pt900表示純度是900‰。鉑金飾品的規格標示有Pt1000、Pt950、Pt900、Pt850。鉑合金首飾中Pt和Pd的總含量不得少於950‰。
4.鉑金的種類
純鉑金:最高成色的鉑金。常用於製作訂婚戒指,以表示愛情的純貞和天長地久。在國外,許多人認為用黃金鑲嵌鑽石,可能導致鑽石泛黃,從而大大降低鑽石的價格。而用鉑金鑲嵌鑽石,可以保持鑽石的純白顏色,特別是作訂婚戒指,用鉑金鑲嵌鑽石,既潔白又晶瑩,象徵純潔的愛情永恆長久。然而,盡管鉑金的硬度比黃金高,但鑲嵌鑽石和珠寶仍感不夠,往往需摻入「金」,製成「鉑合金」來鑲嵌鑽石等。
銥鉑金:銥與鉑組成的合金,顏色亦為銀白色,具強金屬光澤,硬度較高,相對密度亦大,化學性質穩定,是極好的鉑合金首飾材料。
K白金:黃金和其他金屬熔煉而成的白色合金。由於鉑金產出稀少,價格昂貴,加上熔點高,所以一般國家很少用鉑金來生產真正的K白金。目前,為了迎合廣大消費者對鉑金的需求,選用黃金和鈀金或鎳、銀、銅、鋅等金屬熔煉成一種白色的合金,稱之為「K白金」。K白金的成色與K黃金一樣,黃金在其中所佔質量的份數,則為「K白金」的K數。如18K白金、14K白金,其中黃金的含量分別為75%和58.5%。
5.鉑族金屬
在礦物分類中,鉑族元素(鉑、鈀、鋨、銥、銠、釕)礦物屬自然鉑亞族,包括銥、銠、鈀和鉑的自然元素礦物。它們彼此之間廣泛存在類質同象置換現象,形成一系列類質同象混合晶體。鉑族礦物均為等軸晶系,單晶體極少見,偶爾呈立方體或八面體細小晶粒產出。一般呈不規則粒狀、葡萄狀、樹枝狀或塊狀形態。顏色和條痕為銀白色至鋼灰色,金屬光澤,不透明,無解理,鋸齒狀斷口,具延展性,為電和熱的良導體。由鉑族礦物熔煉的金屬有鈀金、銠金、銥金、鉑金等。
鈀金:主要由自然鈀熔煉而成,銀白色,外觀與鉑金相似,金屬光澤,硬度4~4.5,相對密度12,熔點為1555℃,化學性質較穩定。因產量比鉑金和黃金大,故價值低,很少用來製作首飾。但隨著市場價格的上漲,當鉑不夠用時,鈀金在市場中所佔份額可能增大。另外,也有人以鈀金假冒鉑金,需要消費者注意。
銠金:主要由自然銠提煉而成,是一種稀少的貴金屬,銀白色,金屬光澤,不透明,硬度4~4.5,相對密度12.5,熔點高(1955℃),化學性質穩定。由於銠金耐腐蝕,而且光澤好,因此常用於電鍍業,將其電鍍在其他金屬表面,鍍層色澤堅固,不易磨損,反光效果好。
銥金:主要由自然銥或鋨銥礦提煉而成,顏色為銀白色,具強金屬光澤,硬度7,相對密度22.40,性脆,但在高溫下可壓成箔片或拉成細絲,熔點高,達2454℃,化學性質非常穩定,不溶於王水。主要用於製造科學儀器、熱電偶、電阻絲等,高硬度的鐵銥和銥鉑合金常用來製造筆尖和鉑金首飾。
鉑金:由自然鉑、粗鉑礦等礦物熔煉而成,因「鉑」由「金」和「白」兩字組合,顏色又為銀白色,故亦稱「白金」。其色澤銀白,金屬光澤,硬度4~4.5,相對密度為21.45,熔點高為1773℃,富延展性,可拉成很細的鉑絲,軋成極薄的鉑箔,化學性質極穩定,不溶於強酸強鹼,在空氣中不氧化。它廣泛用於珠寶首飾業和化學工業中,用以製造高級化學器皿、鉑金坩堝以及加速化學反應速度的催化劑等。
6.鉑金的發現及應用歷史
人類對鉑金的認識和利用要比黃金晚,大概有2000多年的歷史。根據考古資料論證,在公元前700多年時,古埃及人已能將鉑金加工成工藝水平較高的鉑金飾品。中美洲的印第安人,遠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前,也盛行過鉑金飾物。那時其他地區的人們對鉑金還一無所知。16世紀初,大批的西班牙冒險家蜂擁到非洲和美洲去探金尋寶。當時,在厄瓜多的河流中淘金時,一再發現有一種白色金屬混雜在黃金中,這很可能就是珍貴的鉑金。但由於當時科學不發達,識別能力低下,面對銀晃晃的鉑金,那些殖民者卻把它稱之為「劣等碎銀」而拋棄。
直到1748年,西班牙著名科學家安東尼·洛阿在平托河金礦中發現了銀白色的自然鉑,他進行了仔細研究,發現自然鉑的化學性質非常穩定,延展性極好,熔點亦高,相對密度極大,與金屬銀有明顯的區別。安東尼是第一位對鉑金進行詳細研究的學者。1780年,巴黎一位能工巧匠為法國路易十六國王和王後製造了鉑金戒指、胸針和項鏈,路易十六夫婦成為世界上有記載的第一位擁有鉑金飾品的人。從此以後,鉑金聲譽大振,一躍而居黃金飾品之上,為皇親國戚、達官顯貴、富商巨賈所寵愛。
鉑金色澤淡雅而華貴,象徵純潔與高尚。因此,人們把它作為愛情的信物,製成訂婚戒指,以表示愛情純真、天長地久。鑽石鑲嵌在銀白色的鉑金托上,則鑽石的晶瑩與鉑金的光輝交相輝映,襯托出鑽石的潔白無瑕、雍容華貴。
7.鉑族金屬的資源概況
據不完全統計,世界鉑金總儲量約為1.4萬噸(鉑族元素礦產資源總儲量約為3.1萬噸)。雖然有60多個國家都發現並開采鉑金礦,但其儲量卻高度集中在南非和前蘇聯。其中南非(阿扎尼亞)的鉑金儲量約為1.2萬噸,以德蘭土瓦鉑礦床最著名,是世界上最大的鉑礦床;前蘇聯的鉑金儲量為1866噸,曾在烏拉爾砂鉑礦中發現過重達8~9kg的自然鉑,在原生礦中也獲得過重427.5g的自然鉑。兩者的總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98%。
據The Journal ofthe SAIMM雜志1995年3/4月刊(第75~81頁)估算,南非發現的鉑族金屬礦床儲量約佔世界上所有鉑族金屬礦床儲量的72%,南非生產的鉑族金屬中的3種金屬即鉑、鈀和銠的產量佔世界上這3種金屬產量的60%(每年約286噸)。
中國鉑族金屬礦產資源比較貧乏,總保有儲量鉑族金屬不足千噸。我國已探明鉑族金屬的礦區有35處,分布於全國10個省(區),其中以甘肅最多,佔全國總儲量的57%;其次是雲南、四川、黑龍江等省。鉑族金屬礦床類型主要為岩漿熔離型銅鎳鉑鈀礦床、熱液再造型鉑礦床和砂鉑礦床,以前者最重要,如甘肅金川白家嘴子礦床。鉑族金屬成礦時代主要為古元古代和古生代。
㈣ 鉑族金屬的分類
至今已發現200 余種鉑族元素礦物。可分為4大類: 鉑族元素的主要礦物及其組成見表3.17.2。工業礦物主要有砷鉑礦、自然鉑、等軸鉍碲鈀礦、碲鈀礦、砷鉑鋨礦、碲鈀銥礦及鉍碲鈀鎳礦。砷鉑礦和等軸鉍碲鈀礦多見於原生鉑礦床,自然鉑多產於砂鉑礦。貴稀金屬是貴金屬和稀有金屬的總稱。由於金和銀由人民銀行專營, 物資部門經營的貴金屬主要是鉑族元素, 而硒、 碲、 砷屬稀散元素, 通常稱為半金屬。
鉑:鉑是銀白色金屬, 熔點為 1769 度, 密度為 21.45g /cm3, 主要用於電氣、儀表 、 化學工業、裝飾品及製作精密合金等。
鈀:鈀是銀灰色金屬, 熔點 1552 度, 密度 12.16g /cm3, 可塑性好, 在貴金屬中耐蝕性較差, 供電氣、 儀表 、化工工業、裝飾品及製作精密合金等用。
銠:銠是銀白色金屬, 熔點為 1964 度, 密度為 12.45g /cm3, 是脆性金屬。供電氣 、 儀表 、 高溫合金及精密合金等用。
銥:銥是銀灰色金屬, 熔點為 2443 度,是貴金屬中熔點最高的。密度為 22.4g /cm3,是密度第二大的金屬。是脆性金屬, 化學性質穩定, 耐酸鹼腐蝕, 硬度高。用於電氣、 化學、 儀表、 輕工等方面, 配製精密合金。
鋨:鋨是銀白色金屬,熔點為 3033度,密度為22.48 g/cm3,是密度最大的金屬。高熔點金屬,性脆。主要用於電氣、儀表、化學工業及合金等。
釕:釕是銀白色金屬,熔點為2334度,密度12.37 g/m3。用於電氣、儀表、化學工業、高溫合金及精密合金等用。
鎵:液態鎵為銀白色金屬, 固態鎵為藍色結晶金屬, 質地柔軟, 熔點為 29.8 度, 密度是 5.9g /cm3, 在空氣中化學性能穩定, 鎵主要用於半導體工業、 製作溫度計、 配製易熔金屬等。
銦:銦是銀白色金屬, 熔點 156.6 度, 密度為 7.31g /cm3, 比鉛還軟, 延展性好, 化學性能穩定, 主要用於配製貴金屬合金, 低熔點合金, 軸承合金以及、 電鍍等工業方面。
硒:硒是黑色或深灰色玻璃狀無定型錠塊 (紅硒與灰硒為硒的結晶變體, 主成分不變), 屬於稀散元素, 也稱半金屬。硒的熔點為 220 度, 沸點為 685 度, 密度為 40808g /cm3, 質脆, 主要用於製造整流器、 硒感光板、 復印硒鼓、 合金、 搪瓷和玻璃工業等方面。
碲:碲是一種銀灰色半金屬, 屬稀散元素, 熔點為 450 度, 密度為 6.24g /cm3, 質脆, 具有很高的電阻系數, 是逆磁性金屬, 所以是良好的半導體材料。主要用來製作半導體器件、 合金、 化工原料及鑄鐵、 橡膠、 玻璃等產品的添加劑。
砷:砷是銀灰色半金屬, 屬稀散元素。砷的熔點為 814 度, 在 613 度時即升華, 砷在空氣中易氧化, 砷的氧化物有劇毒 (俗稱砒霜), 砷的密度為 5.73G /cm3, 不溶於水, 也不溶於有機溶劑, 用於製作合金和半導體器件等。
鉑類金屬在地殼中的自然儲量為8萬噸,可開采儲量7.1萬噸,其中,鉑佔50%,鈀佔35%,釕佔9%,銠佔6%。 早期的鉑礦來源於哥倫比亞,主要產地為南非、蘇聯、加拿大等。
南非鉑礦一部分是天然的鉑鐵合金,一部分以硫化物形式與鐵、鎳、銅的硫化礦共存;已探明的可采儲量約18000噸,總儲量達62200噸,礦石品位3~8克/噸。加拿大的鉑族金屬主要以硫化物和砷化物與銅、鎳硫化礦伴生。可采儲量280噸,總儲量497噸,礦石品位0.5~0.8克/噸。蘇聯鉑礦有砂礦和共生礦,可采儲量6220噸,總儲量12440噸,礦石品位8~10克/噸。此外,中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均有共生礦床。所有礦石中,鉑與其他鉑族金屬總是共存的。鉑族中,鉑、鈀的量最大,二者合計約占鉑族總量的90%。其他銠、銥、鋨、釕合計僅約占鉑族總量的10%。前蘇聯礦石中的鈀約占鉑族總量的60%,其他國家的礦多以鉑為主。
㈤ 什麼是鉑族金屬
鉑族金屬包括鉑(Pt)、鈀(Pd)、鋨(Os)、銥(Ir)、釕(Ru)、銠(Rh)六種金屬。
鉑族金屬以其特別可貴的性能和資源珍稀而著稱;與金、銀合稱「貴金屬」。但其發現與利用相對於金、銀來說要晚得多。金、銀飾品在人類紀元之前的墓葬中就有發現,而人類對鉑族金屬的了解和利用,不過兩百多年的歷史。其中鉑發現最早,1735年由尤爾洛(A.De.Ulloa)發現,其餘幾種元素都遲至19世紀才陸續有所了解,如鈀是1804年由沃拉斯頓(W.H.Wollaston)發現,釕是1845年科勞斯(K.Claus)發現。雖然發現較晚,但很快了解到它們有一些可貴的功能,因而被廣泛應用於現代工業和尖端技術中。因此被稱為「現代貴金屬」。據報道,從公元前4000年到19世紀末,全球累計產金2.9萬t,19世紀世界平均年產金123t;到1973~1980年,世界平均年產金量達1375t。鉑族金屬的世界產量從1969年開始超過100t,80年代末便翻了一番,達到200t(張文朴,1997),90年代初年產近300t。從這些數據不難體會出「貴金屬」與「現代貴金屬」深層的涵義:二者都是珍稀而貴重,而鉑族元素雖然絕對數量比不上金、銀,但其發展的速度深刻體現出「現代」的涵義。
(編輯: 中國礦產貿易網 nishouyan )
㈥ 魚海子鉑族元素礦點
魚海子鉑族元素礦點位於丹巴楊柳坪礦區東南方向的魚海子—孔坭壩一帶(圖5-7)。四川地礦局在圍繞魚海子穹窿構造核部的基性-超基性岩岩體及其外側的上二疊統大石包組玄武岩區開展路線地質調查時,隨即採集了包括岩體和玄武岩在內的50件樣品,對其中38件樣品進行了Pt、Pd和Cu、Ni、Au的分析測試,結果發現沿NE向構造破碎帶貫入的3條中酸性岩脈(花崗細晶岩)存在鉑族元素礦化,Pt+Pd的含量一般在0.5g/t左右,最高達5.05g/t(表5-11)。在大石包組玄武岩(與峨眉山玄武岩相當)中有18件樣品的Pt+Pd含量在0.1g/t以上。Au含量也達0.1g/t以上,並具有明顯的正相關性(圖5-8),其中Pt+Pd最高含量達1.47g/t,Au達2.67g/t,為該地區下一步尋找貴金屬礦化提供了重要線索。
表5-11 四川丹巴魚海子地區Au、Cu、Ni及Pt、Pd分析結果表
圖5-7 楊柳坪外圍魚海子礦區平面地質簡圖
(據駱耀南提供)
從圖5-8還可以看出,Pt與Pd之間,Pt與Au之間,Pd與Au之間均存在正相關性,但PGE與Cu之間卻沒有相關性,Ni的含量也均小於0.05%。因此,PGE和Au看來是同一來源,且與Cu和Ni沒有成因上的直接聯系。從PGE富集於沿NNE向破碎帶侵入的中酸性岩脈中的特徵看,中酸性岩脈至少並不排斥PGE!也就是說,PGE可以富集於基性-超基性岩以外的岩漿岩中。但是,魚海子的PGE並不見得是中酸性岩脈本身就富集了的,這還需要進一步調查、研究。因為,大石包組中的玄武岩中也存在PGE的富集,含量高者也可以達到1g/t以上。
綜合分析,魚海子一帶PGE富集的最大可能性是:在穹窿形成過程中,深部同時存在中酸性的岩漿上侵作用,岩漿作用一方面促進穹窿構造的形成,另一方面還可以形成對流的熱液循環系統,循環的流體可以從玄武岩和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中將PGE及Au淋濾出來,淋濾出來的貴金屬被中酸性熔漿捕獲,並最終在中酸性岩脈中富集成礦。此時,中酸性岩脈起到了PGE的「捕獲劑」和「凝固劑」的作用,其成礦機制可能類似於石英脈型金礦。如果這樣的模式成立,則將有助於開拓地質找礦的新思路。
圖5-8 丹巴魚海子Pt、Pd、Au、Cu之間的相關性圖解
㈦ 鎳、銅、鉑族元素的性質及主要用途
一、鎳的性質及主要用途
鎳是一種有色金屬,銀白色,相對密度8.8~8.9,摩氏硬度5,熔點1452℃,沸點3075℃,延伸率25%~45%,電導率12.9S/m,具有良好的機械強度和延展性。在空氣中鎳不氧化,加熱到700~800℃時仍不氧化,並保持一定強度。鎳的抗腐蝕很強,鹼和除硝酸外的各種酸對其均不起作用。
鎳能與許多金屬組成合金,是不銹鋼、鎳基合金和合金結構鋼的主要組成元素。鎳的最大使用價值就是在合金中加入鎳後,可以在一個廣闊的溫度范圍內增加合金的強度,提高合金的抗疲勞極限,以及增加耐腐蝕性。鎳主要用於製造不銹鋼,其耗鎳量占整個鎳消費量的40%以上。用於和其它有色金屬煉制各種有色合金的鎳消費量占鎳總消費量的30%以上。電鍍業約消費20%。鎳基高溫合金是製造燃氣渦輪、核反應堆和高速飛行器重要部件的材料,其合金中含鎳量在50%以上。因此,鎳廣泛用於運輸業、化學工業、電氣設備、建築業等部門。
二、銅的主要性質及用途
純銅是一種玫瑰紅色的金屬,它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及耐腐蝕等特性,它還容易與其它有色金屬如鋅、鉛、鎳、錫、鈦組合成各種不同特性和色澤的合金。據工業發達國家統計,銅的用量約為鋼的用量的1%~2%,主要應用於電子電氣工業,以及建築、機械製造、交通運輸、化工及國防等工業。此外,銅的化合物在農業上可作為殺蟲劑和除草劑。一般認為,銅的消費量和用途的多少,往往反映一個國家工業化程度的高低。
三、鉑族金屬的性質及主要用途
鉑族元素(PGE)系指元素周期表中第八副族的鉑(Pt)、鈀(Pd)、鋨(Os)、銥(Ir)、釕(Ru)、銠(Rh)等6個稀貴金屬,我國俗稱為白金。這6個元素分成兩個元素組,釕、銠、鈀稱為輕鉑系元素,鋨、銥、鉑稱為重鉑系元素。鉑族元素及金、銀等8個元素統稱為貴金屬。
鉑族金屬的物理化學性質十分相似。鉑族金屬具有高熔點、高沸點和低蒸氣壓,其中鋨熔點最高,達3320 K,鈀最低,為1827 K,鉑族金屬都是優良的導熱體和導電體,具有穩定的熱電性能,它們都呈順磁性。各個鉑族金屬的機械加工性能相差較大。鉑、鈀具有良好的延展性。銥、銠加工比較困難,釕的加工十分困難,鋨幾乎不能加工。在所有金屬元素中,緻密的鉑族金屬具有最好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蝕性。它們在常見的單一酸、鹼中基本呈惰性,但耐腐蝕程度有所不同,鉑、鈀溶於王水,而鋨、銥、釕、銠不溶於王水。鉑族金屬在常溫下不與氧、硫、氟、氯等反應,對氧的親和力順序是:鉑<鈀<銠<銥<釕<鋨,其中銥是唯一可在氧化環境中使用到2300℃而不嚴重損失的金屬。鉑族金屬能吸附多種氣體,特別是鈀能吸附相當於自身體積2800倍的氫,並有讓氫選擇性通過的特性。鉑族金屬是優良的催化劑,其催化活性順序為:釕<銠<鈀,鋨<銥<鉑,第二組元素的活性高於前一組元素。鉑族礦物主要呈自然元素、金屬固溶體、硫化物、碲化物、砷化物或硫鹽等形式。
鉑族金屬以純金屬、精密合金材料、化合物、催化劑、電子漿料形式廣泛用於現代工業和國民經濟各部門。催化劑是鉑族金屬最大用途,在石油化工中用於加氫、去氫化、異構化、環化、氧化、裂解、脫羧、脫氨基等反應,以生產各種特殊用途的石油化工產品。全世界每年約生產6000萬噸硝酸,幾乎都是用鉑銠、鉑鈀角媒網催化製得。用鉑催化劑重整幾乎生產了全世界汽車和內燃機所需的全部高辛烷值汽油,含鉑、鉑鈀、鉑銠的催化劑可以凈化汽車和柴油機排放的毒性尾氣。鉑銠合金可用於生產玻璃纖維坩堝和特種光學玻璃。鉑銠合金是最重要的鉑族金屬材料,主要用於制備測溫熱電偶和編織催化網。鉑銥、鉑銠、鉑鈀合金有很高的抗電弧燒損能力,被用作電接點材料,鉑銥合金和鉑釕合金用於製造航空發動機的火花塞接點。在氯鹼工業中塗釕和鉑的鈦陽極代替電解槽中的石墨陽極,可提高電流效率。鉑和鉑合金廣泛用於製造各種首飾,還備用於硬通貨儲備。鉑族金屬作為一類重要的工業新金屬,其應用領域將不斷擴大。
石油化學工業應用Pt-Re催化劑 [ Pt-(0.2%~0.5%)Re]作為製造高辛烷值汽油的鉑重整裝置;美國環球石油產品公司(UOP)開發了連續催化再生(CCR)鉑,使用Pt-Sn催化劑;西方國家正在建造的新型反應堆,80%都是使用鉑-錫催化劑的連續催化再生反應堆,這些新型反應堆中一部分也使用鉑-錸催化劑。這種鉑-錸雙金屬催化劑能用於新型反應堆,而鉑-錫催化劑不能用於固定床重整爐(fixed beddreformers)。
鉑族金屬被稱為「現代工業的維他命」,它們的應用和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現代化水平,並將在新的尖端技術領域中起著重要作用。西方國家對鉑的需求量及需求結構見表1-1-1。
表1-1-1 西方國家對鉑的需求量及需求結構
近10年來,鉑和鈀的價格已大幅度增加,分別從1992年每盎司350美元和360美元增加至2000年的500美元和550美元。
㈧ 貴金屬有哪些
貴金屬主要指金、銀和鉑族金屬(釕、銠、鈀、鋨、銥、鉑)等8種金屬元素。這些金屬大多數擁有美麗的色澤,對化學葯品的抵抗力相當大,在一般條件下不易引起化學反應。
㈨ 通常在地球科學中所說的鉑族元素都包括那些元素
釕、銠、鈀、鋨、銥、鉑6個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都非常少。除了鉑在地殼中的含量為億分之五、鈀在地殼中的含量為億分之一外,釕、銠、鋨、銥4個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都只有十億分之一。又由於它們多分散於各種礦石之中,很少形成大的聚集,所以價格昂貴。這6個元素在化學上稱作鉑族元素,加上已經介紹過的銀和金,就是我們常說的貴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