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雲南貴金屬提質袁

雲南貴金屬提質袁

發布時間:2021-08-19 21:59:19

⑴ 什麼是護國倒袁

護國戰爭(又稱護國戰役、護國運動、反帝制戰爭;民國四至五年,即1915年至1916年)是發生在中國近代的內戰,起因是袁世凱在1915年12月於北京宣布接受君主立憲帝制,起初表示支持君主立憲國體的蔡鍔背叛袁世凱,唐繼堯、李烈鈞等宣布雲南獨立,並且發動反北洋政府的內戰。袁世凱的軍隊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後亦紛紛宣布獨立。袁世凱在內外壓迫後宣布取消帝制,並於數月後病逝。

⑵ 雲南省鎮雄縣袁之尤,女,往年在深圳龍崗打工,現在想找到她

南省鎮雄縣袁之尤,女,往年在深圳

⑶ 袁嘉穀的人物簡介

1891年,袁嘉穀 離石屏至昆明就學於陳子潘、張竹軒,22歲入經正書院研習。
1903年6月,他應經濟特科試,列二等七名,復試列一等一名,授編修,是雲南唯一的狀元。
1904年7月,袁嘉穀赴日本考察學務、政務,著《東游日記》四卷。
1905年8月,回國,他任國史館協修,並在學部編譯圖書局專管教科書事。
1909年9月,他升任浙江提學使。
1911年,辛亥革命離浙歸滇。
1912年5月,他應蔡鍔之聘任省參議員。
1915年,應唐繼堯之聘為顧問,並修《雲南叢書》。

⑷ 袁降平的事跡

袁降平的事跡:

袁隆平於1964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1966年在IRRI菲律賓國際水稻研究所,培育出奇跡稻(IR8)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研究。1974年育成第一個雜交水稻強優組合南優2號。 1975年研製成功雜交水稻制種技術,從而為大面積推廣雜交水稻奠定了基礎。1985年提出雜交水稻育種的戰略設想,為雜交水稻的進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

1986年袁隆平提出了雜交水稻的育種戰略,將雜交水稻的育種從選育方法上分為三系法、兩系法和一系法三個戰略發展階段,即育種程序朝著由繁至簡而效率越來越高的方向發展;從雜種優勢水平的利用上分為品種間、亞種間和遠緣雜種優勢的利用三個戰略發展階段,即優勢利用朝著越來越強的方向發展。根據這一設想,雜交水稻每進入一個新階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將把水稻產量推向一個更高的水平。這項戰略構想的提出,為中國已取得三系法雜交水稻研究、開發成功後開展雜交水稻新探索指明了方向。

1987年7月16日,袁隆平學生李必湖、鄧華風,在安江農校秈稻三系育種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歷經兩年三代異地繁殖和觀察,該材料農藝性狀整齊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達到了100%,並且育 性轉換明顯和同步。這一新成果,為雜交水稻從「三系法」過渡到「兩系法」開拓了新局面。同年他提出「雜交水稻的發展戰略」,即三系法為主的器種間雜種優勢利用;兩系法為主的秈粳亞種雜種優勢利用;一系法為主的遠緣雜種優勢利用。

1987年,國家「863」計劃將兩系法雜交水稻研究立為專題,袁隆平組成了兩系法雜交水稻研究協作組開展全國性的協作攻關。歷經九年的艱苦攻關,1995年兩系法雜交水稻取得了成功,一般比同熟期的三系雜交稻增產5%~10%,且米質一般都較好,近年的種植面積為6000畝左右。兩系法雜交水稻為中國獨創,它的成功是作物育種上的重大突破,再次體現了以袁隆平為首的中國雜交水稻科技工作者的聰明智慧,繼續使中國的雜交水稻研究水平保持了世界領先水平。

1997年,他又提出了旨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超高產雜交水稻形態模式和選育技術路線,開始了「中國超級雜交水稻」的研究。這是一道世界級難題,通過攻關研究,2000年已實現了第一期大面積示範畝產700公斤的指標,比現有高產雜交稻每畝增產50公斤左右,尤其1999年在雲南永勝還創造了畝產高達1137.5公斤的高產新紀錄,第一期超級雜交稻的推廣面積為3000萬畝。

2001年以來,袁隆平指導選育成大面積示範畝產800公斤、米質優良的第二代超級雜交稻,並於2004年提前一年實現第二期超級稻目標。第二期超級雜交稻於2006年開始推廣,2011年種植面積達800萬畝,在大面積生產上比第一期超級稻高50公斤/畝以上。袁隆平仍不滿足,進一步提出了將常規育種與生物技術結合,攻關第三期超級雜交稻大面積示範每畝900公斤目標,經過努力,2011、2012年超級雜交稻第三期目標攻關百畝示範分別達畝產926.6公斤、917.7公斤,標志中國超級雜交稻第三期目標實現。2013年,啟動畝產1000公斤的超級雜交稻第四期目標攻關。2013年9月29日,第四期超級稻百畝示範片「Y兩優900」中稻在湖南省隆回縣羊古坳鄉牛形村實現百畝平均畝產達988.1公斤,創世界紀錄。2006年,袁隆平提出「種三產四」豐產工程,即運用超級雜交稻的技術成果,力爭用三畝地產出現有四畝地的糧食。2007年率先在湖南20個縣啟動實施,已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計劃在全國推廣6000萬畝,產出8000萬畝的糧食,等於增加了2000萬畝糧食耕地,可多養活3000多萬人。到2012年,「種三產四」豐產工程項目擴大到在50個縣市區實施,面積為882.2萬畝,增產稻穀達9.62億公斤。截至2012年,累計示範推廣面積2000多萬畝,增產20多億公斤,為糧食持續穩定增產做出了新的貢獻。2013年9月29日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證實,經農業部測產驗收,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科研團隊攻關的國家第四期超級稻百畝示範片「Y兩優900」中稻平均畝產達988.1公斤,創世界紀錄。

2016年11月1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以及相關技術專家、測產驗收專家來到興寧,對華南雙季稻年畝產三千斤綠色高效模式攻關項目進行測產驗收。現場實割測得晚稻平均畝產705.68公斤(干谷)。同樣該攻關模式,2016年7月20日在興寧經過專家組實割測得早稻平均畝產832.1公斤,加上本次實割產量,實現雙季超級稻年畝產1537.78公斤,創雙季稻產量世界紀錄。

2018年5月22日,位於三亞水稻國家公園的有機覆膜直播試驗示範田進行測產驗收,測得畝產1065.3公斤,創下海南省水稻單產歷史最高紀錄。

⑸ 南嶺地區貴金屬成礦規律

一、貴金屬礦床成因類型及成礦機理分析

(一)金礦床成因類型劃分

根據礦床的成礦作用及其成礦方式、物質來源、控礦條件及礦床特徵等,南嶺地區金礦床及與金相關的有色金屬礦床可以劃分為10種主要成因類型:①與岩漿岩有關的金礦床;②火山岩型金礦床;③斑岩型金礦床;④構造破碎帶蝕變岩型金礦床;⑤微細浸染型金礦床;⑥變質碎屑岩中脈型金礦床;⑦與表生作用有關的金礦床;⑧砂金礦床;⑨紅土型金礦床;⑩鐵帽型金礦床。

(二)銀礦床成因類型劃分

根據礦床成因分類原則,成礦作用及其成礦方式、物質來源、控礦條件及礦床特徵等,南嶺地區銀礦床及與銀相關的有色金屬礦床可以劃分為8種主要成因類型:斑岩型、接觸交代型、高中溫熱液型、中低溫熱液型、火山熱液型、同生沉積型、沉積改造型、表生型等。

(1)斑岩型礦床

該類型礦床分布於贛南武夷山西坡岩背、鳳凰崬、粵東蓮花山、西嶺等。圍岩為侏羅紀火山岩及上古生界,成礦岩體為燕山早期花崗斑岩,呈Sn、W-Cu、Pb、Zn-Ag礦化組合,礦體產於岩體內外接觸帶上,似層狀、透鏡狀,圍岩蝕變有鉀長石化、絹雲母化、綠泥石化、螢石化。常以伴生和含銀礦床出現,礦床規模以小型為主。

(2)接觸交代型礦床

主要分布於贛南、湘南、粵北、粵中、桂西、桂東和滇東南等地。如焦里、寶山、坪頭嶺、金子坳、船肚、東坡、瑤崗仙、香花嶺、大義山、大廠拉么和佛子沖等地。一般都沿構造岩漿帶分布,賦礦地層大多為上古生界D2—P1,圍岩主要為碳酸鹽岩或含鈣的碎屑岩,成礦與燕山早期第三階段至燕山晚期黑雲母花崗岩類小侵入體有關。礦床大多受NE向褶皺斷裂控制,在區域性多組斷裂構造和不同類型構造的復合部位往往對成礦極為有利。礦體多在花崗岩類岩體與圍岩接觸帶上形成,呈透鏡狀、似層狀、扁豆狀,部分為脈狀。主要有用元素組合:W、Sn-Pb、Zn-Cu(Au)-Ag(伴生),Ag-Pb、Zn-Cu,Sn-W-Bi-Be-Ag(含Ag),W-Mo-Bi-Cu-Ag(含Ag),Pb、Zn-Ag(共生或伴生)等。礦石中銀可以構成獨立銀礦物或含銀礦物;銀的儲量規模以中小型為主,部分銀礦床可達中型規模,如拉么、焦里、寶山、佛子沖等。

(3)高中溫熱液型礦床

主要分布於贛南、湘南、粵北、桂北和滇東南等地,主要為大脈型或細脈型鎢錫多金屬礦床,過去統稱為石英脈型。近年發現這些礦床或礦段中銀含量達共生甚至獨立銀礦床要求,它們多數沿構造-岩漿帶內外帶分布,賦礦圍岩為震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疊系的碎屑岩、碳酸鹽岩。主要與加里東期—燕山期花崗岩類侵入岩有關,成礦主要是燕山早期第一階段到燕山晚期第一階段,其中鉛、鋅、銀主要成礦期是燕山早期第三階段到燕山晚期,少數屬雪峰期和印支期。如西華山、漂塘、茅坪、大吉山、黃沙、鋸板坑、石人嶂、紅嶺、梅子窩、東坡、大義山、瑤崗仙、珊瑚、芒場大山、武鳴兩江、個舊卡房等礦床。

銀在各類成礦元素組合礦床中,呈共生礦、伴生礦或其他含銀礦產出,礦體局部地段銀品位可達獨立銀礦要求。銀儲量規模一般為中型。

(4)中低溫熱液型礦床

本類礦床是南嶺地區銀礦床的最主要類型之一。全區都有分布,如:蛤湖、柳木坑、赤坑、大興山、長崗嶺、厚婆坳、銀屎、田東、寶山、黃沙坪、銅山嶺、香花嶺、芒場、馬鞍山、老廠、鳳凰山、金山、中蘇、蝦洞和下廠等。分布於不同構造單元,以晚古生代—中生代坳陷區為主,隆起區次之。賦礦圍岩從震旦系—三疊系。成礦主要與燕山期花崗岩有關。部分與加里期或印支期的花崗岩類有關,控礦構造以EW向和NNE向及NW向斷裂為主。礦體以脈狀為主,部分為透鏡狀。主要成礦元素有Pb、Zn、Ag、Au、w等。以Pb、Zn為主的礦床伴生Ag、Cu、As、W、Cd;獨立銀礦床,往往伴生Pb、Zn、Cu、Sn,個別伴生Au(如張公嶺、金山、大興山、長崗嶺等);鎢礦則屬單一白鎢礦(如一六礦區等)。

(5)火山熱液型礦床

該類典型的礦床僅在粵東地區發現。侏羅系下統金雞組碳質頁岩底部為安山岩,銀銻礦的含礦圍岩為爆發角礫岩-英安流紋質凝灰岩-英安質流紋岩-斑雜角礫熔岩(鍾丘洋)和熔結凝灰岩-凝灰角礫岩-流紋質凝灰熔岩(寶山)等。礦化主要元素組合分為Ag-Sb,Pb、Zn、Cu、Ag和Sn、Pb、Zn、Ag等,銀、銻組合中,銀品位富,其他組分為伴生或含銀。銀儲量大、中、小型都有。

(6)同生沉積礦床

該類型礦床主要分布於粵北坳陷區晚古生代碳酸鹽台地沉積區內,如楊柳塘、天子嶺等鉛鋅銀礦床。受NE向古構造斷陷帶控制,礦區可見大量同生沉積構造特徵。賦礦層位為泥盆—石炭系,礦體形態有層狀、似層狀、透鏡狀。礦石結構常保留層紋狀、浸染狀及生物殘余結構,主要元素為Pb、Zn、Ag,伴生有菱鐵礦、輝銻礦等。屬中小型共(伴)生銀礦床。

(7)沉積改造型礦床

該類型礦床是最具工業價值的銀礦床之一。主要分布於隆起區邊緣,即坳陷區與隆起區的過渡帶,多為碳酸鹽台地沉積。如凡口、曼家寨等鉛鋅銀礦床或銻、銀礦床。另一亞類為沉積-岩漿熱液疊加改造型,如白牛廠銀、鉛鋅和大寶山多金屬礦床等,礦床形成除保留沉積特點外,出現大量岩漿熱液成礦特徵。礦體形態有層狀、似層狀、透鏡狀、少數脈狀。礦床主要元素組合有:Cu-Pb-Zn-Ag、Pb-Zn-Ag、Pb-Zn-Sb-Ag。銀品位富,達獨立和共生銀礦要求。銀儲量主要為大、中型礦床。這類礦床中的凡口銀、鉛、鋅礦和白牛廠錫、鉛、鋅、銀礦的成因,尚有不同認識。

(8)表生型礦床

經地表風化作用改造富集成礦的有關銀礦床。原生礦床與表生礦床受到同一構造控制,礦床主要元素組合有W-Sn(禾尚田)、Mn-Pb、Zn(小帶)、Mn-Ag(鳳凰山氧化帶)、Sn-Pb、Zn-Ag(蝦洞、龍樹腳)等,銀品位貧富都有,銀儲量規模多為中、小型。

(三)成礦機理分析

1.與構造破碎帶(剪切帶)有關金礦構造體制轉換與成礦富集機理

在20世紀90年代找金熱潮中,與構造破碎帶(剪切帶)有關金礦本次研究與相關觀點頗多,根據野外調查總結,認為區內金礦調查評價工作中應重視金礦構造控礦分析,特別是與金礦有關的構造破裂、流體流動與礦質聚集機理問題(韋昌山等,1996),這涉及礦質富集機制和找礦方向等問題。在廣東河台金礦,湖南鏟子坪金礦、大坪金礦、沈家埡金礦、仙人岩金礦等,多見到逆沖或低緩構造破碎帶、韌性剪切帶內,存在早期石英脈韌性變形疊加富集成礦、石英脈再破碎賦礦、可拼合角礫群、垂直與平緩網脈組合等,很多含礦破碎帶旁側內有稍晚期形成的透鏡體,其側伏向指示著主構造帶運動方向,其構造-流體-成礦機理可以利用「斷層閥-地震泵」模式來解釋。在水口山礦田,構造破碎帶(剪切帶)不同發展階段生成的裂隙及石英脈體,其含金性具有較大差異,相關的找礦標志是與斷裂有關的構造減壓帶和硅化岩帶;在大坪-鏟子坪金礦區,金礦體呈透鏡狀產於與區域片理交切的剪切帶內,剪切帶以外的大量蝕變帶僅具金礦化或無礦化;而含金礦體主要為早期構造岩強烈硅化所致的硅化岩,富金的灰白色硅化岩往往具有韌性變形現象,亦可見黃鐵礦破碎和具壓力影,弱應變域殘存的石英近似糖粒狀,晚期又有裂隙網脈體即乳白色硅化岩疊加(曹進良,2000;陳明揚,1996),表明硅化體成生後,經歷了脆→韌性轉換和韌→脆性轉換。類似的構造動力成礦作用也見於錫礦山銻礦。

2.「紅土型」金礦及淺成低溫熱液型金礦成因

「紅土型」金礦是一種表生型金礦床,但並不完全是由微細粒浸染型金礦經風化而成。區內「紅土型」金礦發育,主要見於桂西、湘南、粵北、贛西等地,該類型金礦具有分布廣、規模大、品位較低、暴露地表易采選、找礦標志明顯、見效快等特點,本身既可成為礦床,同時也可作為尋找其他類型金屬礦床的指示物,在礦產資源評價中的綜合找礦方法應予以重視。

湘南淺成低溫熱液型金礦以水口山礦田仙人岩、坪寶礦田大坊礦區為代表,其成礦條件可概括為:「含金礦坯層、斷裂構造、岩漿和熱泉作用」三位一體的成礦必備條件(劉正桃,2000),其中以中上石炭統壺天群硅質白雲岩、微石英岩等古熱泉沉積含金建造,下二疊統當沖組熱水沉積硅質岩、鈣硅泥質頁岩等含金建造層成礦較為有利,其中以水口山地區、桂陽北部洋市至郴縣許家洞地區、坪寶等地區,為尋找該類型金礦的有望地段。

在仙人岩金礦區,主推覆斷層帶以強硅化為特色,組成硅化角礫帶,其斷層泥及角礫帶經風化淋濾形成含金黑土夾角礫型金礦床,在斷裂交匯部位和倒轉背斜與區域性推覆滑脫構造相交切部位,往往控制厚大富金礦體的產出。而熱泉「硅帽」帶一般呈NNE向和SN向線性展布,互不相連,成群成帶分布,形成陡峭山脊和孤立的山包。單個「硅帽」形態在平面上呈橢圓狀、圓狀、長條狀;在剖面上多呈向上分支的錐體狀和圓筒狀、不規則的樹枝狀。「硅帽」帶大致分為兩類,硅化角礫岩體(帶),即早期與推覆構造有關的硅化角礫岩體(帶)和晚期熱泉活動形成的硅華、泉膠等「硅帽」。不同時期形成的黑土型金礦和「硅帽」帶含礦性不同。

湘南紅土型金礦受基底斷裂控制,呈帶狀分布,具有風化剖面厚度小、成熟度偏低、對礦源體類型及含Au性依賴強、含礦層單一且厚度較小的特點。金的次生富集與黃鐵礦的氧化及褐鐵礦的吸附密切相關(曾志方等,2002)。

廣西「紅土型」金礦分為7類,包括碳酸鹽岩類、火山岩類、蝕變構造岩類、細碎屑岩類、基-超基性岩類、矽卡岩類、熱水沉積岩類和古砂礫岩類等,以前3類較發育,金礦產出受礦源體、紅色風化殼的發育程度及成礦物理化學條件控制。

贛西地區「紅土型」金礦主要分布於袁水坳陷,具有「3個有利賦礦層位、3個有利賦礦岩性和3種有利元素組合」特點(陳大經,2001)。其中萍樂坳陷帶中與微細粒浸染型金礦母岩風化有關形成的紅土區是尋找「紅土型」金礦最有利的地區。

3.與構造蝕變破碎帶有關銀礦產出特徵

與構造蝕變破碎帶有關的銀礦主要產於粵西和粵西北地區,如連南必坑銀礦、雲安高棖銀礦和高明疊平銀礦等。該類銀礦往往與金屬硫化物如黃鐵礦、閃鋅礦(方鉛礦)、黃銅礦等共生。

高棖銀礦圍岩為蝕變花崗岩,礦體明顯受近EW向斷裂構造帶控制,構造帶產狀為170°∠71°,緊靠頂板發育寬約15cm角礫岩帶,角礫為硅化岩,其中含有細-粉狀黃鐵礦,角礫外形圓滑,長軸平行構造面。帶內以硅化、絹雲母化、黃鐵礦化、褐鐵礦化為主,斷面不規則。礦石礦物主要有黃鐵礦、方鉛礦、閃鋅礦、菱鋅礦、菱錳礦,方鉛礦呈膠狀團塊狀產出。礦區內蝕變礦化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①硅化黃鐵礦化階段;②碳酸鹽化階段,主要為菱錳礦化;③硅化、黃鐵礦化(呈細脈狀產出)鉛鋅礦化階段。其中早期的①階段黃鐵礦較自形,呈塊狀、團塊狀;②階段為菱錳礦階段,其內分布有浸染狀黃鐵礦;③階段為石英細脈(含硫化物階段)。鑽孔岩心觀察表明構造帶深部鉛鋅礦化加強,菱錳礦明顯減少。銀礦體延入白堊系礫岩中仍有礦化顯示,品位分別為Ag270g/t,Pb0.056%,Zn0.052%,反映成礦作用為燕山晚期或喜馬拉雅早期。

連南必坑銀礦為NE向異常帶近SN向含礦硅化破碎帶,礦(化)帶多沿層間破碎帶產出,V2礦體金屬礦物以黃鐵礦、黃銅礦、斑銅礦為主,V5礦體岩礦鑒定發現有黃銅礦、藍黝銅礦弱礦化,顯示其原生礦為銅銀礦化體的特徵。礦石稀土經北美頁岩標准化的配分曲線具有負Ce異常和負Eu異常,結合微量元素含量,推斷早期可能具有海底火山作用,晚期具岩漿熱液疊加。

4.鄰區滇黔桂微細粒浸染型(卡林型)金礦地質特徵和蝕變作用類型

微細粒浸染型(卡林型)是一種成因獨特,儲量和經濟意義巨大的礦床類型。鄰區滇黔桂以及區內湘中坳陷西北緣、粵中坳陷等地該類型礦床蘊藏量豐富。

微細粒浸染型金礦具有一套低溫熱液礦物組合,包括黃鐵礦、重晶石、輝銻礦、雄黃、雌黃、毒砂、辰砂和少量重金屬硫化物如閃鋅礦、方鉛礦、黝銅礦、黃銅礦、白鐵礦等。

結合前人大量的地球化學研究結果,可以認為微細粒浸染型金礦成礦流體介質大部分來源於大氣降水,介質水穿過盆地內地層和建造水混合循環,溶濾了其中的成礦物質。成礦流體的運移明顯與盆地內大規模構造-熱事件(岩漿事件)過程相關,成礦經歷了流體的混合、冷卻、氧化作用。

滇黔桂地區的微細粒浸染型金礦,集中分布在右江裂谷盆地之中,處於NE向南盤江斷裂帶和NW向右江斷裂帶所夾持地段,略呈三角形,構造上位於揚子地塊西南邊緣與華南褶皺系右江印支褶皺帶交接部位,區內寒武系和泥盆系地層零星分布,石炭系、二疊系、三疊系地層廣泛分布。南盤江斷裂西北部為台地相區,主要分布有二疊—三疊系地層,除北部邊緣下、上二疊系之間有峨眉山玄武岩出露,上二疊系下部為海陸交互相的煤系地層外,大面積分布的是碳酸鹽岩;南盤江斷裂東南部為海槽碎屑岩相區,三疊系地層以碎屑岩相為主,夾含碳酸鹽岩。碎屑沉積韻律發育,可觀察到鮑瑪序列、槽模、同生滑移-滑塌堆積、包卷層理等濁流沉積結構,是區域內主要的含金岩系。區內已發現系列微細粒浸染型金礦,除貴州紫木凼、戈塘、爛泥溝和廣西金牙、高龍等大型金礦外,雲南富寧革檔、羅平魯布格等也發現了類似金礦床,表明了滇黔桂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微細粒浸染型金礦成礦區和找礦遠景區。

對該區金礦成礦作用影響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該區北側廣泛分布的二疊系峨眉山玄武岩,和區內發育的三疊系深水和半深水盆地濁流沉積。

區域上沒有岩漿岩,但根據區域重力資料認為該區深部存在兩個隱伏的花崗岩帶,一是興仁-南丹隱伏花崗岩帶,一是隆林-巴馬隱伏花崗岩帶,但它們與區內微細粒浸染型金礦在成因上的聯系如何,尚有待研究。

本區微細粒浸染型金礦床的蝕變作用不是很強,分帶也不明顯,交代溶蝕不發育,因而在宏觀上較難劃分圍岩、礦化圍岩、礦體之間的確切界線。但是,其基本的圍岩蝕變類型是可以確定的,主要有去碳酸鹽化、硅化、泥化、硫化物化和碳酸鹽化。

硅化至少可以區分出3期,即成礦早期的硅化,形成隱粒和微粒狀石英,在板其、戈塘金礦表現突出;主成礦期硅化,多形成細小網脈狀石英,該期石英突出特徵是表面干凈和透明度好,常常與白雲石、毒砂、黃鐵礦相伴生;成礦晚期的硅化,形成粗大幹凈的石英脈或梳狀石英,其中多含有粗粒自形黃鐵礦,並見黃銅礦、閃鋅礦、白鐵礦,同時還有白雲石-石英脈。

泥化作用是金礦化重要的蝕變作用之一,主要形成伊利石和地開石,各礦床中均普遍發育,從分析結果看,泥化作用越強,粘土礦物含量越高,金的含量也越高,表明了二者的正相關關系。碳酸鹽化皆發生於成礦晚期,形成方解石為主和少量白雲石。

滇黔桂地區的微細粒浸染型金礦床的形成一般可以劃分成4個礦化階段,即黃鐵礦-石英階段,毒砂-黃鐵礦-伊利石-石英階段,多金屬-地開石或多金屬硫化物-石英階段,礦化晚期階段,成礦期一般劃分成兩期:熱液期和表生期。

5.與中酸性花崗(斑)岩體有關的金銀礦床形成機制

主要見於長江中下游地區,礦體產於燕山期花崗閃長斑岩體與三疊系碳酸鹽岩接觸帶中,成礦作用多與燕山期中酸性花崗(斑)岩體有關,其形成時代與中酸性花崗(斑)岩體一致(140±5Ma),代表性礦床有:雞籠山、封三洞、李家灣、雞冠嘴等大-中型銅金多金屬礦床,構成長江中下游多金屬成礦帶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貴金屬與有色金屬的成礦關系

鎢、錫礦床是成礦專屬性很強的一類礦床,與花崗岩類岩漿活動關系密切。鎢、錫、鈮、鉭礦床與燕山早期殼源型花崗岩有密切成因聯系,而銅(鐵)、鉛、鋅等礦床則與殼幔混源型花崗岩有密切的成因關系,屬受斷裂帶控制的淺成花崗岩類。程裕淇、陳毓川等(1979)提出了「與殼幔混源型的花崗閃長岩有關的鉛、鋅、硫(銀、銅、汞、銻)礦床成礦系列類型和與殼源黑雲母花崗岩有關的稀有、稀土、鎢、錫、銅、鉛、鋅、銻、汞、銀(鉬、鈾)礦床成礦系列類型」。南嶺各地區礦化種類不同,總體上贛南地區主要為鎢礦化,桂北地區的西部南丹河池地區以錫、鉛、鋅、銻礦化為主,東部則主要為鉛、鋅,湘南粵北地區鎢、錫、鉛、鋅都重要,而粵東和滇東南地區以錫為主,滇東南則以鉛、鋅為主。銀與鎢、錫、(鉛、鋅)礦的關系也隨地區和礦化時代等不同而有差別。這種空間分布的不均勻性決定於構造-岩漿-成礦的時空演化,在一定程度上與元素分布的不均一性有關。

南嶺地區貴金屬礦床與鎢、錫、鉛鋅礦床有十分明顯的親緣關系,主要表現在:

1.金礦與鎢錫礦的關系

隨著工作程度和研究程度的不斷提高,在贛南地區發現了一批原生金礦床(點)。截至目前,研究區內共發現岩金礦床(點)50餘處,分布在興國-瑞金、上猶-信豐、三南(定南、龍南和全南)-尋烏等地區,主要集中在鎢錫礦集區或鎢錫礦床的外圍。

本次研究表明,贛南的金礦床具有以下特徵:①95%的金礦床分布在前寒武系地層中,賦礦圍岩地層金豐度較高,一般為地殼豐度的2~3倍(王定生,2001);②金礦床與岩漿岩的關系密切,幾乎所有金礦床(點)附近的岩漿岩金的豐度比較高;③構造對金礦床控制明顯,幾乎所有金銀礦床的空間分布直接受斷裂構造的控制;④金銀礦床主要分布在鎢錫礦集區或鎢錫礦床的外圍,鎢錫礦床具有明顯的礦化分帶現象。雖然部分研究者認識到該區金礦床與鎢錫礦床可能存在某些成因聯系,但沒有把鎢錫礦床和金礦床作為一個成礦體系進行深入研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

1)金礦床的成礦時代問題。雖然金礦床與鎢錫礦床在空間上共存,但它們在成礦時間上是否同步,是由不同時代的成礦作用疊加形成的還是同期成礦岩漿在不同演化階段的產物?

2)與金礦成礦有關岩漿岩的問題。即與金礦成礦有關岩漿岩的成岩時代、岩性特徵、地球化學特徵及其產出的構造背景等,需要進行系統的劃分、歸類,並總結其規律,與鎢錫成礦有關的岩漿岩進行對比分析,明確二者的區別與聯系;

3)該區金礦床的成礦機制及其成礦模式問題。

2.銀礦化與鎢、錫、鉛鋅礦化時間關系

研究區內鎢、錫(鉛、鋅)的成礦時代可分為前加里東期、加里東期、華力西期、印支期和燕山期5個成礦期,其中,燕山期又可分為燕山早期第二、三階段和燕山晚期早階段。燕山期為區內最主要的成礦期。不同成礦期次有不同的礦床類型組合。銀礦隨不同期次和不同類型的鎢、錫、鉛鋅礦的產出而產出,同時還具有自身的礦化特徵。

贛南地區以鎢、(錫)礦化作用為主,形成於170~104Ma,與燕山早期第二、三階段和燕山晚期早階段花崗岩類的侵入活動密切相關。整個礦化作用可分為5~7個階段,銀礦化從早期鎢礦化時開始,終止於最末的碳酸鹽化階段以前,但主要在第Ⅲ或第Ⅴ階段,形成成因類型和礦化元素組合不同的一個礦床系列,包括接觸交代型銀鎢礦床,含銀石英脈型鎢、(錫)礦床、中溫熱液型銀鎢礦床和銀礦床。這一鎢、(錫)、銀礦床系列是在同一岩漿-熱液演化作用下不同溫壓成礦條件下的系列產物。銀與鎢在同一礦床中的不同礦化階段富集,富集高峰期銀晚於鎢,因而空間上鎢含量高時銀含量不高,銀含量在高中溫-中低溫階段增強時,鎢的含量已降低。

湘南區鎢、錫、鉛、鋅礦床密集產出,成因類型從接觸交代型到中低溫熱液型都有。成礦作用與燕山期花崗岩的侵位關系密切。已知礦床大多定位於高侵位的小岩體接觸帶或旁側圍岩中。鎢礦成礦作用多限於高溫熱液階段,錫成礦時間稍晚於鎢,以高中溫熱液為主。鉛、鋅、銀成礦時間較晚,以中-低溫熱液階段為主。錫礦化作用開始時銀富集增強,而到鉛鋅大量富集時,錫已為強弩之末而銀則富集強度增大。總體上,成礦作用的時間順序為鎢→錫(銅、銀)→鉛、鋅、銀。

大廠礦田(礦床)為與燕山晚期淺成花崗岩(Rb-Sr年齡為99±6Ma~115±3Ma。陳毓川等,1993)有關的錫石-硫化物多金屬、銀、銻、砷、汞成礦亞系列,其成礦作用可分成5個階段。銀礦主要形成於錫、銀、硫化物-硫鹽-碳酸鹽成礦的第二成礦階段。

滇東南地區鎢、錫、鉛、鋅、銀礦床都沿3個燕山期花崗岩基上突起的小岩體附近分布。由於該區親硫錫礦床系列發育,鉛、鋅、銀主要在硫化物階段沉澱成礦,成礦溫度范圍個舊為260~350℃,白牛廠為108~31℃(於崇文,1987)。總的看來,銀與鎢、錫成礦時代相同,但成礦時間晚於鎢,稍晚於錫,略早於鉛鋅,而結束於碳酸鹽階段前。

鎢、錫為主的礦化作用,凡從高溫到低溫多期次發育者其伴生的銀礦化明顯,而單期次者銀的礦化很差或沒有。

3.銀礦化與鎢、錫礦床空間關系

南嶺地區銀礦化與鎢、錫礦床在空間上常「形影不離」相伴隨產出,且往往呈現以燕山期花崗岩體為中心,向外依次出現由高溫→中低溫礦床演化的特徵。如滇東南個舊成礦區以燕山期花崗岩體為中心,向外依次出現:W、Mo、Bi→Cu、Sn→Sn、Zn、Ag→Pb、Zn、Ag遞變的礦床系列;桂西大廠礦田也以籠箱蓋花崗岩體為中心,向外依次出現:Co、Zn、Ag(矽卡岩成礦期)→Sn、Zn、Pb、Ag、Sb(錫石-硫化物多金屬成礦期)→W、Sb(鎢、銻成礦期)的分帶現象。大型獨立銀礦床深部常伴生或含錫。如潮州市厚婆拗銀、錫、鉛、鋅礦,銀是大型礦床,錫、鉛鋅均達中型規模;白牛廠銀礦床深部與銀伴生的錫也達工業品位。這反映了熱效應的溫度遞降礦床分帶專屬性的關系,在南嶺地區是一種普遍現象。

區域成礦地質環境與具體礦床定位機制,既相互制約,又相互依從,因地而異,故在同一區(帶)中出現多種礦床組合形式,多種類型和不同規模。如粵東地區鎢、銀礦床空間分布於永梅惠坳陷帶,特別集中於北部梅縣坳陷內,產於加里東褶皺斷裂-岩漿帶,受燕山第3期復式花崗岩體控制。錫、銀礦床則受蓮花山、潮州-普寧海豐深斷裂控制。鉛、鋅、銀礦床又相對集中於蓮花山斷裂-岩漿帶上及其附近。而銅、鉛、鋅、銀,銀、銻,金、銀礦床空間分布主要受火山岩盆地及EW向斷裂控制。又如桂東南地區沿雲開隆起邊緣,從廉江龐西洞-金山-中蘇-望天洞、石科-夏郢-龍水-張公嶺等一帶的金銀礦床,明顯受到博白-岑溪深斷裂和深源同熔型的花崗岩漿活動控制。

本區的鎢、錫與銀的成礦作用在空間關繫上,有「同生共體」和「同生異體」的重疊過渡關系。如瑤崗仙鎢銀礦床,由多期多階段成礦重疊,各期次岩漿活動都經歷氣成高溫熱液到中低溫熱液,形成多種類型的鎢、錫、銅、鉬、鉛、鋅等多礦種共生和鎢、錫「同生異體」的銀礦床。但總體上從岩體向外或由深至淺,由含銀、鎢、錫礦床過渡為銀、鉛、鋅礦床。例如,瑤崗仙501號礦脈由標高950m→820m→110m,銀的平均品位由57.6g/t→118.5g/t→180g/t,反映銀礦產出類型由伴生銀礦床→共生銀礦床→獨立銀礦床的演化規律。贛南及湘南地區鎢銀礦床中,成礦元素出現分帶和不分帶兩種:①鎢(錫)、銀共生的礦床均出現鎢、銀分帶,其中,含銀石英脈型鎢礦和中溫熱液鎢銀礦床,一般出現逆向垂直分帶,鎢富集在中上部,銀在下部;矽卡岩型銀鎢礦,一般出現順向分帶,鎢礦體在下,銀礦體在上。這種分帶有時也表現在水平方向上,出現鎢礦體和銀礦體的平行式或魚貫式分帶。②鉛、銀共生的礦床一般不出現分帶或分帶現象甚不明顯。粵東地區銀與鎢、錫礦在垂直分帶上,也具明顯規律性:一般鎢、錫成礦均具多期多階段的逆向分帶特點,鎢、錫礦化多集中於礦體中上部,往下多金屬硫化物遞增,即一般礦體中上部為鎢、錫礦,下部遞變為鉛、鋅、銅、銀礦體。如潮州厚婆坳礦區呈現上部為錫,下部為鉛、鋅、銀;官坑礦區上鎢、(錫),下銅、銀的分帶現象。

4.銀礦化與鎢錫礦化的相關性和與成礦花崗岩類型的關系

1)同熔型花崗岩類有關的銀礦床,銀多與金及多金屬礦伴生或共生,與鎢、錫礦沒有明顯的相關性。其礦床地球化學特徵是Ni、Co、Cu、Mo、Ag等元素含量較高,與同熔型花崗岩微量元素特徵基本一致或近似。如龐西洞、金山、張公嶺等礦床,原生暈的垂直分帶:前緣元素為Sr-Mn-Ni-Co,礦中元素為Cu-Ag-Pb-As-Zn-Au,礦尾元素為Sb-Mo。這類深源同熔型花崗岩多沿博白-岑溪斷裂帶,蓮花山斷裂帶侵入,岩體一般含Ag較高,可形成獨立(或共生)銀礦床。湘南、粵東地區與同熔型花崗岩類有關成礦作用,主要見於坳陷區及其邊緣,以燕山期第二階段中酸性花崗岩的成礦作用為主,形成以鉛、鋅、銀礦床為主,常伴生有銅、錫、鎢的成礦作用。

2)陸殼重熔型花崗岩類有關的成礦作用表現在隆起區,以燕山早期第一階段花崗岩的成礦作用為主,形成以鎢礦床為主的礦化集中區。如贛南隆起區燕山早期黑雲母花崗岩或黑雲母鉀長花崗岩形成含銀石英脈型鎢、(錫)礦床、接觸交代型銀、鎢礦床、中溫熱液型銀、鎢礦床和銀礦床(包括含W、Sn的金銀礦床)。隆、拗邊緣則形成以鎢、錫為主,伴生銅、鉛、鋅、銀礦床的成礦區(帶)。郴州地區處於隆、拗邊緣,花崗岩漿活動從燕山早期延續至燕山晚期,成礦作用經歷以鎢為主→以鎢、錫為主→以鉛、鋅、銀為主的成礦階段,多次成礦高峰重疊,形成柿竹園、紅旗嶺、瑤崗仙、大吉嶺、東坡礦等眾多大型礦床。

3)花崗岩漿多次侵入,多次成礦也是南嶺成礦作用的又一特點。例如瑤崗仙復式花崗岩體有4次侵入和4次成礦作用,岩體規模從早到晚,由大變小,以前3次成礦作用為主,各次侵入都伴有金屬礦化。第一至第三次金屬硫化物逐漸增強,由南東向北西侵入,形成鎢銀礦化→鉛、鋅、銀礦化分帶。又如個舊礦田,印支—燕山期花崗岩出露的西區有賈沙輝長-二長岩體、龍岔河斑狀黑雲花崗岩、白雲山鹼性正長岩及長嶺崗霞石正長岩等岩體,圍繞龍岔河雜岩體外緣有眾多的含銀鉛和錫、鉛礦點。東區為隱伏復式黑雲母花崗岩基,埋深200~1000m,僅在白沙沖、北炮台、白沙坡等處有小面積出露,隱伏岩體上突部位(馬松、老卡一帶)均有工業錫、鉛、鋅、銀礦化。

⑹ 袁氏政府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後有哪些影響

1915年5月,袁氏政府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8月,楊度為首的籌安會成立,袁世凱稱帝的野心暴露於天下。第2天,蔡鍔即到天津梁啟超家中秘商對策。不久,梁啟超的著名文章《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發表,這使袁世凱增加了對蔡鍔的注意,並於10月暗中派人搜查了他的住宅。在這種情況下,蔡鍔假裝意志消沉,經常出入於京城八大胡同館,甚至裝作贊成帝制,暗中卻把家眷遣送回籍,以防不測。11月11日,已染喉疾的蔡鍔假裝治病,到天津與梁啟超再商反袁計劃,並與雲南故舊聯系。11月19日更名易裝取道日本經香港,於12月21日抵昆明。

⑺ 請問雲南晚清狀元袁嘉穀的書法作品(六條幅)的大致價格

袁嘉穀,號澍圃,光緒年經濟科狀元,晚年自號屏山居士。 成都市金沙拍賣有限公司2007年12月初有一件拍品是袁嘉穀1930年的書法六條屏(尺幅240*60*6),估價RMB50,000-80,000元。成交情況還不得而知。 附圖是該拍品的局部圖,可以核對一下筆跡。



⑻ 南嶺貴金屬礦床研究現狀與進展

與侵入岩有關金礦床的一種重要特徵就是產在已知的W、Sn成礦省內,而中國境內W、Sn礦床分布十分廣泛。中生代以來,受太平洋板塊俯沖的影響,在中國東部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鎢錫成礦省,它們有些與大規模的金礦省重疊,暗示了中國具有尋找與侵入岩有關金礦床的廣闊前景。這些Au、W、Sn成礦省疊加區域往往伴隨有大規模的燕山期鈣鹼性花崗質岩漿的侵入活動,是形成與侵入岩有關金礦床的有利地段,如華南造山帶的武夷-雲開構造帶、三江造山帶的哀牢山構造帶、華北克拉通南緣的東秦嶺構造帶等。陳毓川等(2001)在總結中國金礦床的成礦系列類型和中國成礦體系與區域成礦評價(陳毓川等,2007)時,劃分出陸內斷陷邊緣與花崗岩有關的鎢、銻、金成礦系列類型,包括湘中-湘西陸內斷陷邊緣與燕山期花崗岩有關的金、鎢、銻、鉛、鋅礦床成礦系列和西秦嶺川陝甘三角區陸內斷陷邊緣與印支-燕山期岩漿作用有關的鎢、銻、金、汞、砷礦床成礦系列,典型礦床包括沃溪、漠濱、李壩、金山、馬泉、雙王等金礦床,由於它們特徵性的金屬礦床組合以及與鈣鹼性侵入體密切的時空聯系,似乎表明它們應是與侵入岩有關的金礦床,盡管其中很多金礦床的成因存在很大的爭論。

與侵入岩有關的金礦床的另一個共同特徵是礦床或礦脈有不同程度的鎢礦化現象,其特徵元素組合是Au+Bi+W+As+Mo+Te±Sb。在玻利維亞的若瑞可勒(Rorikollo)金礦中發現有含鎢金紅石,加拿大湯伯斯通金礦田內伴生大量白鎢礦,我國新疆阿勒泰托庫孜巴依金礦石英脈中也有白鎢礦;反之,鎢礦床中也有金礦化,如越南規模最大的鎢礦床、世界第五大螢石礦床———紐法歐礦床含金達17.6t。由此可見,在全球范圍內,金與鎢共生是一個普遍的地質現象。

南嶺是全球著名的鎢錫成礦帶,陳毓川等(1989,1990)系統地研究了該區與中生代花崗岩類有關的成礦系列,其中含有金礦的有兩個成礦系列,分別是與燕山期中酸-酸性火山-侵入岩有關的W、Sn、Nb、Ta、Mo、Cu、Pb、Zn、(Ag、Au)成礦系列和與深變質的海西—印支期為主的混合花崗岩有關的Nb(Ta)、Sn、Au成礦系列,前者主要分布在閩粵火山斷陷區,成礦花崗岩類為殼-幔混源的石英斑岩、花崗斑岩、英安岩、流紋岩等火山-侵入岩;後者主要分布在武夷-雲開後加里東隆起區,成礦花崗岩類主要是一套深變質和混合岩化程度不等的混合岩、混合花崗岩、花崗偉晶岩、花崗斑岩等。近年來,在南嶺及其鄰區發現中型規模以上的金(銀)礦床40餘處,其中規模最大的為閩西的紫金山銅金礦,產出金(銀)礦床數量最多的地區是湖南省(王登紅等,2007),也是金礦與鎢錫礦床共存的典型地區,典型的礦床以湘西的沃溪W/Sb/Au礦床為代表。但沃溪礦床的成因爭議頗大,概括起來主要有3種觀點:岩漿成因說(張振儒等,1978;楊舜全,1986)、沉積-變質成因說(塗光熾等,1984;馬東升等,1991;羅獻林等,1991)和海底熱鹵水噴流(或熱泉)成礦說(張理剛,1985)。近期,構造-岩漿成因說受到眾多學者的關注(陳國達,1956;彭渤等,2000)。對於雪峰地區金的成礦年齡,不同的研究者獲得數據差別也很大,彭建堂等(2003)利用白鎢礦Sm-Nd和石英Ar-Ar同位素定年,分別獲得420±20Ma和414±19Ma;本次研究獲得湘西南的鏟子坪金礦的石英Rb-Sr等時線年齡為205Ma左右,其礦區附近的黃茅園岩體鋯石SHRIMPU-Pb年齡為222.3Ma左右,鏟子坪金礦的成礦年齡為印支期;彭渤等(2000)從區域成礦背景的角度,認為湖南省的金銻礦的成礦時代為中生代。董和金等(2006)從成礦系列的角度,對湖南省的岩金進行了全面分析,劃分為4個成礦系列:①與淺變質有關的熱液成礦系列(黃金洞、沃溪、龍山、萬古);②沉積-熱液變質型成礦系列(廖家坪金礦);③與幔源花崗岩有關的熱液交代充填成礦系列(常寧水口山金礦和瀏陽七寶山金礦);④紅土金礦成礦系列(鐵、錳帽型)。在鎢錫成礦帶內發現有金礦床產出的同時,在銅金成礦帶內也發現了鎢礦床,如長江中下游Fe-Cu-Au成礦帶西段內就有大型矽卡岩型鎢銅鉬礦床產出(阮家灣矽卡岩型鎢多金屬礦床);產在錫林浩特Fe-Cu-Au成礦帶上內蒙古沙麥石英脈型鎢礦床(胡朋等,2005)與贛南地區同類型礦床具有類似的礦床地質及其成礦機制特徵;甚至金礦脈中也有鎢的礦物產出(新疆阿爾泰地區的賽都金礦床含有白鎢礦、贛南地區的留龍金礦中含有少量的黑鎢礦)。由此可見,鎢礦與金礦在空間共存是很普遍的地質現象,只是在不同地區的礦化程度不同而已。

南嶺地區貴金屬科研工作也積累了不少資料,如康先濟等(1991~1995)完成的「廣西大瑤山地區斑岩體的地質特徵及斑岩型金礦的找礦前景」研究;諶建國等(1990~1992)完成的「湖南省雪峰山地區金礦成礦條件研究及遠景預測」;饒家光等(1991~1993)完成的「海南島主要金礦床地質特徵形成條件及找礦靶區研究」;袁正新等(1990~1993)完成的「粵西地區構造特徵與金礦成礦關系」以及宜昌所在「九五」期間牽頭完成的原地礦部「九五」科技攻關項目「雲開地區重要成礦區帶金、銀、銅、鉛、鋅成礦背景及找礦靶區優選」等。黃崇軻等編著的《南嶺銀礦》則提高了南嶺銀礦的研究程度。

贛南地區金礦的研究起步較晚,贛南地調大隊1991年通過「贛南金礦成礦條件、找礦方向和靶區選擇」項目,對該區金礦產出的地質背景、成因及其靶區的優選進行了初步研究;部分研究者對具體的金礦床進行了研究(張乾等,1995;彭人勇等,2000;胡本語,2003;胡雲滬等,2001;施明興等,2006),從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該區金礦床的地質特徵及其成因;王定生(2001,2002)概述了贛南地區金礦床的地質特徵,探討了金銀礦床與脈狀黑鎢礦床的成因聯系,提出了鎢錫礦床「三環一帽」的礦化分帶模式,即外環為W、Sn、Bi、Cu、Zn弱異常帶、中環為W、Sn、Bi、Cu、Zn中異常帶、內環為W、Sn(Mo、Be)、Bi、Cu、Zn強異常帶和帽為F、B、Li、Rb、As、Se異常帶,確定了3個金礦成礦遠景區(表3-1)。

表3-1 南嶺及鄰區部分中型以上貴金屬礦床工作程度一覽表

注:陳毓川等(2001)金礦分類方案:Ⅰ—產於花崗岩-綠岩建造中的金礦床(綠岩帶型金礦床);Ⅱ—與岩漿岩有關的金礦床:Ⅱ1—與火山岩有關的金礦床(火山岩型金礦床),Ⅱ2—斑岩型金礦床,Ⅱ3—侵入岩體內和接觸帶型金礦床,Ⅱ4—遠接觸帶型金礦床,Ⅱ5—岩體內外變形帶熱液金礦床(構造破碎帶蝕變岩型金礦床);Ⅲ—產於沉積建造中的金礦床:Ⅲ1—細碎屑—碳酸鹽岩中的微細浸染型金礦床,Ⅲ2—變質碎屑岩中脈型金礦床;Ⅳ—與表生作用有關的金礦床:Ⅳ1—砂金礦床,Ⅳ2—紅土型金礦床,Ⅳ3—鐵帽型金礦床。

閱讀全文

與雲南貴金屬提質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隅股份最新消息 瀏覽:313
農業銀行網上那個銀行跨行轉賬匯率多少 瀏覽:674
亞世光電價格估值 瀏覽:870
上海八方金融有限公司 瀏覽:1000
在建行app上買的買的理財產品怎麼找不到 瀏覽:880
應收租賃款保理政府融資 瀏覽:239
大的金融公司資產 瀏覽:980
商品交易所 瀏覽:139
市場匯率是中間價嗎 瀏覽:290
人民幣匯印尼盾匯率 瀏覽:88
郵儲銀行2020年理財考試題庫 瀏覽:184
金融服務收費合同 瀏覽:329
酒鋼宏興股份怎麼樣 瀏覽:732
那種理財基金收益好 瀏覽:936
汕頭建設銀行金融機構代碼 瀏覽:50
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績效評辦法 瀏覽:95
金融業法律服務方案 瀏覽:715
20萬短期投資理財項目6 瀏覽:345
川融匯金融服務外包有限公司怎麼樣6 瀏覽:141
融資融券50萬不買股票 瀏覽: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