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的外匯儲備可以直接換回黃金運回國內嗎
中國將美國國債賣掉後,換成美元現金,在貴金屬市場上買入黃金即可,但這么大的資金流動不可能事先不走漏風聲,黃金將會暴漲,等著中國來賣,之後在暴跌,讓中國手上的黃金成為燙手山芋。
㈡ 中國黃金儲備才1000多比好多國家都少,那怎麼說中國在世界經濟排名第二啊,
要了解國家印刷、發行多少錢,請樓主先學習下「貨幣供應量」、「狹義貨幣供應量」、「廣義貨幣供應量」等幾個名詞,網路一下就可以,裡面解釋的很清楚。
另外,關於黃金儲備,一般在非和平年代的確是硬通貨貨幣,只要一個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都比較健康穩定,該國的貨幣就不會大幅度的增值或貶值。所以,當社會發展不是很穩定時,很多人都會提前大量購入貴金屬或買些不動產等。
本人也不是專業的人士,只是看資料然後自己揣摩下,請樓主不要見效!
㈢ 中國的兩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是怎麼算出來的為何不用在國計民生上
外匯儲備,實際上應該叫做國際儲備,就是一個國家實在的對外償付能力。主要來源有兩個大頭:貿易順差、國外投資,兩個小頭,自己生產出來的貴金屬和前三個東西實行金融運作的得利。
先說順差,我一個企業,生產了800萬元人民幣的產品,出口到美國,美國人沒有人民幣,就給了你100萬美元。可是你不想要美元,因為中國國內美元沒法流通,那麼你就必須到發行人民幣的中國外匯管理機構,把這800萬美元兌換成人民幣。你把100萬美元給了銀行,國家的外匯儲備總量就多了100萬美元,同時,銀行給了你800萬人民幣,那麼國內的流通貨幣總量就多了800萬人民幣。
再說投資,國外看好你的經濟發展,給你投資。他沒有人民幣,只能給你美元,給了你100萬美元,美元你沒法花,還要到外匯管理機構去,給他100萬美元,拿回800萬人民幣。這800萬人民幣也是新增的貨幣總量,國家外匯儲備總量增加100萬美元的同時,國內貨幣總量也同時增加了800萬人民幣。
那麼外匯儲備是干什麼用的呢?我就舉一個例子:我要買100萬美元的外國產品,但是我沒有美元,因為國內流通的是人民幣,我就拿出800萬人民幣給銀行,它收回這800萬人民幣,給我100萬美元,我就可以到國外去買100萬美元的貨物進口了。此時,國家的外匯儲備總額減少了100萬美元,同時,國內的貨幣總量也減少800萬人民幣。
總結就是:外匯儲備總量的增長和國內貨幣總量的增長是同步的,每增加一個單位的外匯儲備,國內貨幣總量就要增加相應的數量。
貨幣總量的增加,必須有相等的商品總量的增加作基礎,否則就會出現通貨膨脹。進口順差帶來的國內貨幣總量的增加,其產品出口到了國外,此時它的表現形式就成了趴在外匯管理局賬面上的外匯儲備了,它也是一種商品,特殊的商品,隨時可以換回國外生產的產品的特殊商品,它的總量等於國內上述領域增發的貨幣的總量。有了它,增發的貨幣就可以買到商品,也就是先換成外匯儲備,然後買到國外的商品——那也是商品!沒有它,增發的貨幣就買不到相應的商品,因為國內的商品總量沒有增加,後果是什麼呢?通貨膨脹。
我們國家的國際儲備總額超過了2萬億美元,成為了世界第一的外匯儲備國,這是什麼意思?就是說我們國家發行的貨幣中,至少有15萬億人民幣的信用保障,來自這堆外匯,如果沒有它們,這15萬億人民幣,就是廢紙了,摺合全國每人11400塊廢紙。
我們的外匯儲備,是國家的資產,但不是凈資產,不是能拿來花的。這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在國內已經表現成了15萬億人民幣的新增貨幣,而國內的改善基礎建設,增加人民福利,大力興辦教育等等的錢,只能從這15萬億內幣里出,這15萬億人民幣之所以能存在,就是那2萬億美元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已經花過的錢,不能再花第二次了。
如果想用在國內,可以這么理解:外匯管理局把自己的儲備外匯,比如說1萬億美元,賣給自己,因為只能賣給自己,別人那裡買不到人民幣。得到7.5萬億人民幣,投入到國內經濟建設中去,具體就是增發了7.5萬億人民幣,用於投資。而此時,外匯儲備是左手進右手出,既沒有變多,又沒有變少,還是10萬億美元。國內貨幣總量憑空增加了7.5萬億人民幣,而沒有對應的商品出現。呵呵,7.5萬億啊,這個通貨膨脹的比例,對於一個經濟體來說,想死有很多種方法,這么有創意的死法,簡直華麗到呆了(去年我國多發行了6萬億的人民幣,今年國內各種生活物品的漲價壓力就很大,通脹明顯)。
總之,一個國家有點紙成金的能力(印鈔),但是卻並沒有無限使用這種能力的權力,不按市場流通需要來盲目印鈔,就會出現貨幣貶值(如民國後期的法幣)。
在美國,他的外匯儲備就是以黃金儲備為主的,因為它不能儲備美元,這是它的內幣,而也不能過多儲備比自己貨幣弱勢的外幣——那就剩下黃金了。
㈣ 中國外匯儲備有2.6萬億美元要是全買黃金,以現在1美元=6.7元,1克=300元,計算應該可以買到多少啊
黃金是資源類貴金屬,美國大約有8000噸左右的存儲。外匯和黃金購買沒有辦法掛鉤,更確切的說,目前世界貨幣還是以美元來衡量。即使你有2.6萬億的外匯儲備也不可能買到等價值的黃金實物,因為黃金有貨幣和工業等多重性質。也可以說是各國爭奪的貴金屬財產。外匯是用來結算國際的支付
㈤ 中國可以從美國國庫買他儲備的黃金嗎
我等屁民,瞎猜一下吧:你說的沒錯,可以做到買它的黃金,但事實上沒那麼簡單。
國家的外匯儲備很深奧的,跟個人投資是不同的概念。
單說黃金。1、屬性。自從取消金本位制度後,黃金在現在的流通市場只是一種硬通貨,嚴格意義上已經不是貨幣。那它的價值有被顛覆的可能。2、黃金價格波動。黃金從千禧年才開始啟動,到目前為止這波大牛勢持續了12年。在這之前是長達20年的熊市。價格的波動遠遠大於貨幣波動。而且國際期貨市場對貴金屬沒有漲跌停限制,在國儲來說可能這個風險是國儲無法承受。
另外,國儲應該多元化儲備。美國人是玩貨幣游戲的大莊家,掌握了絕對的話語權。如果你看期貨市場的話可以發現,只要它願意,原油的價格基本上就是他說漲漲說跌跌。國儲想拋美元收儲黃金,是不可能悄悄做到的,只要華爾街認為有利可圖,可能就會遇到頑強的狙擊。
其實美元的強勢,只和一個東西有關系:美國的綜合實力。次貸危機時德國放話:美元深陷泥沼,歡迎大家使用歐元來做國際結算。結果是美國從危機中緩過神來第一個給歐元掐下去了;中日6月左右開人民幣/日元直接兌換機制(以前都是通過美元進行中間結算),釣魚釣緊接著被挑起來了。伊朗宣布它的石油出口可以用人民幣結算,現在好了,被美國制裁的國將不國。強大的綜合實力保證了任何危及到美元地位的事情都將面對美國的0容忍。
所以,不是換成了黃金儲備就能更好的保值,國儲要做到的是綜合儲備,沒有漏洞,讓老美無從攻擊才是上策。在沒有足夠國力的情況下,執鞭墜鐙,等待厚積薄發可能是比較好的出路。
另外,今年上半年,這波黃金上漲之前,傳說國儲通過香港進口了大量黃金做儲備。很多事情,只能悄悄做,說出來就不靈了。我黨在經濟上其實算是好手了,要不老早已被老美掐下台了。
㈥ 中國海關對旅遊攜帶貴金屬出入境的限制
沒有限制,但是如果比較多的話,建議還是申報。
這是規定相關的原文:
對外匯、貴金屬和外匯票證進出國境的管理施行規定
1. 入境人員攜帶外匯、人民幣外匯票證,攜帶黃金,白銀、白金等貴金屬及其製品,進入中國國境,數量不受限制;但是,必須向入境地海關申報。
2. 入境人員將攜入的外匯、人民幣外匯票證,攜入的黃金、白銀、白金等貴金屬及其製品,復帶出境,海關憑原入境申報單查驗放行。
3.。。。。
㈦ 中國的外匯儲備世界第一,但黃金儲備只排世界第六,請問黃金儲備和外匯儲備,哪個更重要
真正說起來還是黃金儲備更重要,要是真正戰爭開始的話,外匯儲備就是一堆廢紙,黃金在什麼時候都是黃金。
㈧ 中國什麼時候把600噸黃金運到美國的 什麼時候運去的 還是買的根本就沒有運去只是紙黃金嗎
中國什麼時候把600噸黃金運到美國的?1712年
什麼時候運去的? 1712年
還是買的?yes
根本就沒有運去?No
只是紙黃金嗎?塑料的
是從我們國家拿去?yes
還是當時用美元從別國買的?用塑料從別國買的
㈨ 中國外匯儲備究竟是個什麼問題,如何解決
外匯儲備又稱為外匯存底,指一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的外匯部分,即一國政府保有的以外幣表示的債權
,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持有並可以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產,狹義而言,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國用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償還對外債務的外匯積累;廣義而言,外匯儲備是指以外匯計價的資產;
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國際清償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對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有重要的影響;外匯儲備是該國出口商品不能收到黃金白銀等貴金屬資源產生的對外債權,是出口國對進口國的商業信用;
而中國的外匯儲備過高所引發的種種問題:
1.外匯儲備過高,加大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2.高額的外匯儲備改變了我國的貨幣的供應結構,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通貨膨脹的壓力。影響我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3.外匯儲備的匯率風險;
4.持有外匯儲備的機會成本。
解決外匯儲備過高的方法:
外匯儲備規模的調整。一方面要對進口措施進行調整,另一方面可以購買戰略石油儲備,同時也可以為社保基金注資;
外匯儲備結構的調整。首先要解決好儲備貨幣幣種的選擇以及比重安排;再就是外匯儲備資產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