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委內瑞拉匯款到中國
你連美金都還沒換到,就想匯款的事,是不是想得太多了。
由於中國也是實行外匯管制,在委做生意的人一般是用黑市
匯款,將解匯之類的繁瑣工作交給匯款公司。普通人匯幾十萬美金回來。如果是私人名譽,要分幾年才能解到匯,用公司名譽又要發票什麼的。所以只有小額匯款才通過快聯什麼的來匯。
❷ 急求委內瑞拉 外匯管制條例,急求,限時一個小時內哦,過了就沒什麼用了
在委內瑞拉有常駐地址的個人或是法人每年可通過「外匯管理補充體制(Sicad)」購買3000美元或相當於3000美元的其它外國貨幣,用於出國旅遊。如果用於支付在國外讀書留學或是看病治病的費用,這一限額將提高到5000美元。個人或是法人通過「外匯管理補充體制」出售外匯或是外幣有價證券時,只要所持外匯來源合法,交易手段合法,無需提供常駐地址證明。
條例還指出,有意購買外匯或外匯有價證券的個人或是法人,只能在一家經過中央銀行批準的金融機構里從事外匯交易,並且至少在90天內不得再到其它金融機構從事外匯交易。
「外匯管理補充體制」由委內瑞拉中央銀行管理。央行將以國家和民族利益為目標,根據市場行情,確定外匯交易的日子,並確定當天外匯交易的最低數量和最高限額。
這是委內瑞拉政府為進一步改善國家外匯管理,盤活市場外匯交易,增加市場外匯供應量而採取的新措施。
❸ 委內瑞拉經濟崩潰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委內瑞拉總統等官員拒不承認政府對通脹、物資短缺和飢荒負有責任,稱這是「美帝的陰謀」,國家統計局局長Elias Eljuri甚至說「食品短缺是因為委內瑞拉人吃得太多了」。其實,稍加分析就知道,委內瑞拉經濟崩潰政府負有主要責任。
首先,政府沒認識到石油市場規律,做到未雨綢繆。石油作為經濟的血液,歷史上的價格一直波動很大,可委內瑞拉政府卻認為,石油開采一桶少一桶,加之世界對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石油價格只會升不會降。由於把本國經濟綁在石油這一駕戰車上,用出口石油賺來的外匯進口商品滿足居民消費需求,忽視了本土製造業的發展。石油價格暴跌,賺不來足夠的外匯進口商品,導致國內商品供應短缺。
其次,通脹進一步讓進口萎縮。查韋斯總統執政期間提出很多龐大的社會主義發展規劃,通過政府投資刺激經濟發展,這就需要大量的貨幣支持,於是,政府毫無節制地印鈔,爆發惡性通貨膨脹。2008年1月1日,為了應對通貨膨脹委內瑞拉實行貨幣改革,發行新貨幣強勢玻利瓦爾(bolívar fuerte,簡寫為BsF)替換已有的貨幣玻利瓦爾(bolívar),新幣與舊幣的兌換比率是1:1000,其實就是讓貨幣貶值99.9%。
但貨幣改革並未能阻止通脹繼續。由於委內瑞拉央行的印鈔機缺乏原材料已無法印鈔,不得不讓外國私人印鈔公司印鈔。2014年12月,馬杜羅總統秘密讓歐洲幾家私人印鈔公司印刷150億張面值為100玻利瓦爾和50玻利瓦爾的鈔票,平均每人500張,我們按100玻利瓦爾和50玻利瓦爾的鈔票各佔一半計算,這就相當於政府從每個居民身上洗劫了37500玻利瓦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2016年4月份預測,委內瑞拉今年的通貨膨脹率為481%,2017年將達到1642%。委內瑞拉已成了拉美的辛巴威。
居民不信任本幣,兌換美元,政府開始外匯管制,企業必須把外匯上交央行。企業沒有外匯就無法進口商品,而委內瑞拉居民的日常消費品又靠進口,在這種情況下,進口減少必然造成商品供應短缺。即使有的企業通過黑市搞到外匯進口商品,但通脹也把貿易利潤給吃掉,沒人會冒險從事無利可圖的國際貿易。進口商品稀缺又推高了物價,造成惡性循環。
再次,吃光外匯儲備讓國債成了垃圾。2011年,查韋斯將委內瑞拉存在倫敦的價值110億美元的黃金運回國,稱這是對黃金行使主權。其實,政府很快就吃光了這些黃金。沒有外匯儲備就很難發債,除個別「老朋友」還繼續慷慨援助委內瑞拉美元外,沒有國家再借給它錢。債發不出去,借不來錢,政府便從2013年開始從本國居民身上搜刮美元。在惡性通脹的經濟體里,市場上沒有了美元等硬通貨讓商品交易更加困難,因為沒人願收取本幣貨款。
❹ 從委內瑞拉匯款到中國的話,可以直接轉賬到國內的銀行卡上嗎
方法如下:
1、預先在香港銀行開好同名個人銀行戶口。境外公司匯款至該賬戶,然後再轉匯到境內個人賬戶。這樣做優點是境內銀行結匯時不會有任何問題,在它看來匯款人和收款人是一個人;缺點是增加了匯款費用。
2、用他人境外個人賬戶轉匯款,但必須是有直系親屬關系,會被境內銀行要求提交證明文件。
3、向境外公司求助,讓其出具一份文件(比如短期勞務合同)給你用於結匯。但這種方法一般很難行得通,在監管比較嚴格的美國,公司是不會隨意給出類似文件的,筆者就與雪球上的F券商客服通過電話,客服完全不明白,也表示不會提供任何文件。
❺ 委內瑞拉經濟崩潰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危機原因
1、政治不穩定:馬杜羅在查韋斯(Hugo Chavez)去世後接管了委內瑞拉政府,自此這個政府變得越來越專制。
在2015年2月委內瑞拉政府接管了一家連鎖超市,並逮捕了加拉加斯的市長安東尼奧·雷德茲馬(Antonio Ledezma)。雷德茲馬是一位直言不諱的政府批評者,而馬杜羅宣稱其正試圖推翻自己。另外,委內瑞拉反對黨領袖洛佩茲(Leopoldo López)遭到監禁。
2、糧食危機:為了購買牛奶、糖和麵粉,委內瑞拉人在超市外面排起了長隊。由於政府沒有錢進口食品,全國各地的雜貨店都出現了食品短缺。根據布魯金斯學會的數據,糖、麵粉和其他基本進口產品佔到該國消費品的70%。在2015年1月份,委內瑞拉快餐店的炸薯條被搶購一空,只好用絲蘭條( yucca)代替。
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曾指責連鎖超市Dia Dia的老闆囤積食品的行為傷害了經濟,而在兩周後政府就接管了這家連鎖超市。但Dia Dia的老闆約瑟(Jose Vicente Aguerrevere)否認了對自己的指控。
3、原油:從富翁到貧民:委內瑞拉正被低油價拖垮。2015年2月全球市場的油價交投於51美元/桶,較六個月前的價格下跌了大約一半。這加劇了經濟的嚴重問題。委內瑞拉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儲備,曾幾何時這給它帶來了巨大的財富。
馬杜羅目前似乎感到驚慌失措。為了尋求資金來支撐他的政府,他最近接連訪問了中國、俄羅斯和一些OPEC國家。
馬杜羅在委內瑞拉的國家電視台宣布,中國給委內瑞拉提供了援助。但作為回報,委內瑞拉要向中國供應原油。專家稱,委內瑞拉出售原油幾乎無利可圖。過去,在委內瑞拉購買汽油幾乎不用花錢,但現在在委內瑞拉,一美分能夠購買大約5加侖的汽油。
4、崩潰的貨幣:委內瑞拉貨幣貶值的速度要比世界上任何其他貨幣都要快。目前大多數的委內瑞拉人都在非官方的黑市進行貨幣交換。在一年前,1美元能兌換88玻利瓦爾。而目前,據追蹤黑市匯率的網站dolartoday.com的數據,1美元價值190玻利瓦爾。
在委內瑞拉,外匯交易的過程是非常混亂的。委內瑞拉有四個匯率:其中兩個被政府用來支付進口產品的,還有非官方(黑市)和2015年月馬杜羅新引入的匯率機制。
隨著新的匯率制度的實施,委內瑞拉人十多年來首次能夠合法地購買美元。但是存在一個限制:每人每月只能購買2000美元。
5、違約:2015年委內瑞拉需要償還110億美元的債務。一些專家認為委內瑞拉會在2015年10月份違約,它必須支付50億美元。
(5)委瑞內拉外匯管制擴展閱讀:
委內瑞拉的危機是比較極端的,但反映出的一些問題卻相當具有普遍性:不切實際的高福利,往往使經濟不可持續;國家經濟不能多元化,一旦支柱產業陷入困境,整個國家都陷入危機;
如果不能剋制印錢的沖動,惡性通脹就難以避免。當然,還有很關鍵的一點,如果不能讓市場發揮決定性的作用,經濟運行往往會被扭曲,最終的結果則是全面的經濟危機。
❻ 在委內瑞拉如何匯款到國內
最快的方法,交給黑市美金匯款,不過比正當渠道要貴得多,正當渠道的是本地貨幣玻利華2.6兌1美元
黑市美金今天是8.2兌一美元。不過黑市的很快,你在委內瑞拉的親人交給中國人,他打個電話回去,明天就可以轉入你的帳戶。
正當渠道的非常麻煩,你親人在委內瑞拉的護照要有底,還辦一大堆手續之後再去給點錢那個審批的。那些搞黑市美金的就是這樣搞的,不過如果你在委內瑞拉是個普通人,還是放棄正當渠道匯款吧。
❼ 委內瑞拉為什麼要進行外匯管制
通貨膨脹太厲害了,不管制的話,都會拋售本國貨幣換美元等保值貨幣,這樣就會進一步加快本國貨幣貶值,通脹就更厲害了,惡性循環
❽ 國際金融學委內瑞拉的外匯管制風險案例答案
生生世世是是是是
❾ 實行外匯管制政策的國家有哪些
國家:
1、委內瑞拉2、阿根廷3、俄羅斯4、非洲國家5、中國 等
定義:
一國政府為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本國貨幣匯率而對外匯進出實行的限制性措施。在中國又稱外匯管理。
-目的
1、促進國際收支平衡或改善國際收支狀況
長期的國際收支逆差會給一國經濟帶來顯著的消極影響,維持國際收支平衡是政府的基本目標之一。政府可以用多 種方法來調節國際收支,但是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其他調節措施可能意味著較大代價。例如,政府實行緊縮性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可能改善國際收支,但它會影響經濟發展速度,並使失業狀況惡化。
2、穩定本幣匯率,減少涉外經濟活動中的外匯風險
匯率的頻繁地大幅度波動所造成的外匯風險會嚴重阻礙一國對外貿易和國際借貸活動的進行。擁有大量外匯儲備的國家或有很強的借款能力的國家可以通過動用或借入儲備來穩定匯率。對於缺乏外匯儲備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外匯管制是穩定本幣對外幣的匯率的重要手段。
3、防止資本外逃或大規模的投機性資本流動,維護本國金融市場的穩定
經濟實力較弱的國家存在著非常多的可供投機資本利用的缺陷。例如,在經濟高速發展時商品價格、股票價格、房地產價格往往上升得高於其內在價值。在沒有外匯管制的情況下,這會吸引投機性資本流入,後者會顯著加劇價格信號的扭曲。一旦泡沫破滅,投機性資本外逃,又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造成經濟局勢迅速惡化。外匯管制是這些國家維護本國金融市場穩定運行的有效手段。
4、增加本國的國際儲備任何國家都需要持有一定數量的國際儲備資產。
國際儲備不足的國家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增加國際儲備,但是其中多數措施需要長期施行才能取得明顯成效。外匯管制有助於政府實現增加國際儲備的目的。
❿ 世界上目前還有外匯管制的國家或者經濟體有哪些
外匯管制的國家非常多,遍布全球:歐洲,亞洲,非洲,美洲,大洋洲都有。
第一類為實行嚴格外匯管制的國家和地區。即對國際收支的所有項目,包括經濟項目、資本項目和平衡項目都進行較嚴格的管制。這類國家和地區通常經濟不發達,外匯資金短缺,為了有計劃地組織稀缺的外匯資源並合現運用,調節外匯供求,通過外匯管理達到穩定金融的目的,外匯管制措施都比較嚴格。凡實行計劃經濟的國家以及多數發展中國家,如印度、緬甸、巴西、哥倫比亞、伊拉克、阿富汗、摩洛哥、查德、獅子山、葡萄牙等國家都屬此類。據統計,這類國家大約有90個。
第二類為名義上取消外匯管制的國家和地區。即對非居民往來的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的收付原則上不進行直接管制,盡管事實上還存在一些間接管制。屬於這一類型的主要是發達的工業化國家,如美國、德國、日本、瑞士、盧森堡等,還有收支持續順差的國家,如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石油輸出國家。屬於這類的國家和地區約有20多個。
第三類為實行部分外匯管制的國家和地區。這類國家包括一些比較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國,其對外貿易規模較大,有較雄厚的黃金外匯儲備,國民生產總值也較高,如法國、澳大利亞、丹麥、挪威等國。還有一些經濟金融狀況較好的發展中國家,如蓋亞那、牙買加、南非等國。目前,這類國家約有20--30個。
外匯管制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國際貨幣制度陷於崩潰,美、法、德、意等參戰國都發生了巨額的國際收支逆差,本幣對外匯率劇烈波動,大量資本外逃。為集中外匯資財進行戰爭,減緩匯率波動及防止該國資本外流,
外匯管制
各參戰國在戰時都取消了外匯的自由買賣,禁止黃金輸出,實行了外匯管制。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時期,很多在戰後取消外匯管制的國家又重新實行外匯管制,一些實行金塊和金匯兌本位制的國家也紛紛實行外匯管制。1930年土耳其首先實行外匯管制,1932年,德國、義大利、奧地利、丹麥、阿根廷等20多個國家也相繼實行了外匯管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參戰國立即實行全面嚴格的外匯管制。1940年,在100個國家和地區中,只有11個國家沒有正式實行外匯管制,外匯管制范圍也比以前更為廣泛。戰後初期,西歐各國基於普遍存在的「美元荒」等原因,繼續實行外匯管制。50年代後期,西歐各國經濟有所恢復,國際收支狀況有所改善,從1958年開始,各國不同程度地恢復了貨幣自由兌換,並對國際貿易收支解除外匯管制,但對其他項目的外匯管制仍維持不變。1961年,大部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會員國表示承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第8條所規定的義務,即避免外匯限制而實行貨幣自由兌換。但時至90年代,絕大多數國家仍在不同程度上實行外匯管制,即使名義上完全取消了外匯管制的國家,仍時常對居民的非貿易收支或非居民的資本項目收支實行間接的限制。
外匯管制(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是指一國政府為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本國貨幣匯率而對外匯進出實行的限制性措施。在中國又稱外匯管理。一國政府通過法令對國際結算和外匯買賣進行限制的一種限制進口的國際貿易政策。外匯管制分為數量管制和成本管制。前者是指國家外匯管理機構對外匯買賣的數量直接進行限制和分配,通過控制外匯總量達到限制出口的目的;後者是指,國家外匯管理機構對外匯買賣實行復匯率制,利用外匯買賣成本的差異,調節進口商品結構。
外匯管制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外匯管制指一國政府對居民在經常項目下的外匯買賣和國際結算進行限制。廣義的外匯管制指一國政府對居民和非居民的涉及外匯流入和流出的活動進行限制性管理。
外匯管制依照該國法律、政府頒布的方針政策和各種規定和條例進行。外匯管制的執行者是政府授權的中央銀行、財政部或另設的其他專門機構,如外匯管理局。
外匯管制所針對的自然人和法人通常劃分為居民和非居民。各國的外匯管製法規通常對居民管制較嚴,對非居民管制較松。
外匯管制所針對的物包括外國鈔票和鑄幣、外幣支付憑證、外幣有價證券和黃金;有的國家還涉及白銀、白金和鑽石。
外匯管製法規生效的范圍一般以該國領土為界限。在設立特區的國家中,某些外匯管製法規可能不適用於特區。一個國家對不同國家貨幣的外匯管制寬嚴程度也可能有所不同。
外匯管制針對的活動涉及外匯收付、外匯買賣、國際借貸、外匯轉移和使用;該國貨幣匯率的決定;該國貨幣的可兌換性;以及本幣和黃金、白銀的跨國界流動。
外匯管制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大體上分為價格管制和數量管制兩種類型:前者指對本幣匯率做出的各種限制,後者指外匯配給控制和外匯結匯控制。
外匯管制主要有三種方式:
1、數量性外匯管制2、成本性外匯管制3、混合性外匯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