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沈陽盛世前程有姚廣洋這個人嗎
這個問題不太了解
② 在你看來,大明第一謀士到底是劉伯溫還是姚廣孝
明朝是由朱元璋建立,也就是一個和尚建立的,但是也有一個和尚,打破朱棣一生中,改變他命運的兩個人朱元璋,姚廣孝,一個是他親爹,一個是他的謀士,這個謀士也很厲害,被稱為天下第一謀士。一個合格的,優秀的謀士必須要符合兩個原則,一個是看得清局勢,一個是胸中有韜略。
雖然他主動向朱元璋請辭,但是為時已晚。只是因為他太過聰明,不為自己的聰明買單。朱棣得了天下之後,姚廣孝就學著很聰明,選擇隱退,去做一個和尚。劉伯溫本來就不願意,進退兩難。姚光孝看清了局勢,他覺得朱棣最終是會成功的,他只是在幫助朱棣掃清前面的障礙而已。
③ 姚廣孝和朱元璋一個時代的人,這就叫做勝者為王
姚廣想和朱元璋都是個人能力極強的人,如果他們與在一起,可以預見,朱元璋會毫不猶豫地把他殺掉,因為對於朱元璋來說,威脅皇權的人,要麼被自己使用,要麼被除掉,這就是皇權
④ 天風期貨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1996年3月29日,大連北方期貨經紀有限責任公司成立。 2006年5月29日,公司名稱由「大連北方期貨經紀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北方期貨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2013年8月9日,公司名稱由北方期貨經紀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天風期貨有限公司。 2015年05月28日,公司名稱由「天風期貨有限公司」變更為「天風期貨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姚廣
成立時間:1996-03-29
注冊資本:3144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210000004938477
企業類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公司地址:上海市虹口區黃浦路99號504、06、08室
⑤ 國內商品期權,如白糖 橡膠等,是美式還是歐式,權利金為零是在什麼情況下期間的價格波動會暴掉嗎
一般情況下都是有期權的
⑥ 明代三教皆通的姚廣孝為何被世人稱為黑袍妖僧呢
根據史書記載,姚廣孝,是今天的江蘇蘇州人,在明朝時期是有名的政治家、佛學家,文學家,他也是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年輕時在蘇州妙智庵出家為僧,精通三教,與明初儒釋道各家學術領袖都有不錯的關系。
這樣從側面可以體現出姚廣孝是一個知識淵博,很厲害的人,所以才會被人們認為是妖僧。
但是還有一種說法,是說姚廣孝是因為樣貌醜陋,才被人們形容為黑袍妖僧的,有史書記載說姚廣孝早年在游覽嵩山寺的時候,相士袁珙說姚廣孝是一個奇特的僧人,眼眶是三角形,如同病虎一般,天性必然,嗜好殺戮,是劉秉忠一樣的人。就是說姚廣孝長得非常丑。
⑦ 姚廣孝真的功成身退了嗎
姚廣孝(1335—1418),明初以僧人身份參加政治活動。 姚廣孝幼名天禧,字斯道。出家後法名道衍。明成祖即位後,賜名姚廣 在元末亂世中,姚廣孝雖有逃禪之心,卻並未真正成為「方外之人」。 這在至正二十五年(1365),他寫的一篇帶有濃郁政治色彩的《斥牟文》中 得到充分反映:「至正乙巳夏六月,余行壠上視苗之長否,有老農泣於旁。 余問其故,曰:夫蟲牟食苗之根,苗概死矣。??」⑥他借田間蟲牟以指斥人 間蟲牟,他一刻都不曾脫離現實社會。在那群雄輩出的時代,寒微的家世, 器宇恢弘、性懷沖淡的天資,豐富的生活經歷,這一切都為姚廣孝投身政治 舞台提供了有利條件. 在燕王朱棣「靖難」起兵的關鍵時刻,姚廣孝是發揮了決定性作用的人 物,明人盛傳當時姚廣孝曾以對聯、占卜等方式促使燕王起兵④。為增強燕王 朱棣起兵決心,姚廣孝還曾推薦著名相士袁珙,相稱燕王為「異日太平天子」。 「燕王恐人疑,乃佯以罪遣之。行至通州,既登舟,密召入邸。」⑤姚廣孝與 袁珙不同於那種空口欺人的術士,他們用意在於促使燕王起兵。 建文四年十月,姚廣孝受官僧錄司左善世,這個秩僅六品的僧官位置, 對於「靖難」首功的姚廣孝雖顯不宜,然就其和尚身份來說,卻又是必任之 職。當初這個佛教最高職位原由溥洽擔任。「太宗即位,召斯道衍公於北京, 命主教事,公(溥洽)以左善世遜衍,而己居右。」③ 永樂二年(1404)四月,姚廣孝再受太子少師之職,成為當時文臣最高 秩(正二品)。這與一般官吏升遷不同,因此被附會了一些傳說。尹守衡《明 史竊》稱姚廣孝因左善世品秩過低,朝班立階下,面露不豫之色,為太宗朱 棣所察,即授太子少師。焦竑《國朝獻征錄》則記其屢辭官不受,朱棣「令 人潛以冠服披體,亟命宣謝,不得已,受命」。傳說雖有不同,但認為姚廣 孝理應得官這一點則是一致的。 當然,長年出家為僧,對姚廣孝不無影響。他在出仕與退隱問題上確曾 有過矛盾心理。他在《題江行風浪圖》一詩中,借長江風疾浪高船行艱險, 比喻人世。「世人知險是風波,那識人心險更多。」他對於人心難測,「一 笑殺人頃刻間」的官場爭斗感到厭倦,認為「貧賤安居良不惡,名利賓士有 何樂。」他用「老年無事不江行」的詩句,表達自己的退隱之心①。他把千秋 功業,視如黃粱夢斷,想往著歸依青山的生活。 成功後的姚廣孝與前有所不同。他不再以劉秉忠自命,並一再稱自己「不 是高陽酒徒(酈食其)」,「不入非熊(姜子牙)夢」②。他將自己比作「既 倦終宵巡瓮下」的老病之貓,並為「誰念前功能保愛」而深感不安③。洪武功 臣的悲慘下場給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何況此時他已不再是滿懷抱負步入 禪門的青年,而是已近暮年的老人。談遷曾說:「當公貴顯,年殆七秩,桑 榆垂盡,何論婚宦哉。」④ 永樂九年,七十七歲的姚廣孝再次受任監修官,主持《明太祖實錄》的 重新編修。從此直至他去世,大約六年多時間,他兢兢業業地完成了此項工 作。他在晚年寫給夏原吉信中說:「仆衰老??區區所念《太祖實錄》,萬 世法則,此是國家至重之事。??爾蒙意實錄中,最難書者,發跡定鼎征伐 等項。且喜稿完呈進了當。??凡事訪問稽考,從實修纂,補遺、潤色,次 第成書,以副上意。如或延緩歲月寖久,亦非所宜,惟閣下諒察。」①他顯然 不是掛名監修,而是名副其實的組織者。這次修成的《明太祖實錄》就是今 天所見三修本。這是一次真正重修,所用時間和全書內容都大大超過了前兩 次修纂。但是當永樂十六年(1418)五月書成,朱棣設宴賞賜有關人員時, 為此耗盡餘生的姚廣孝卻已在兩月前與世長辭了。 永樂十六年(1418)三月,八十四歲高齡的姚廣孝奉詔由南京北上,到 北京大慶寺後就病倒了,臨終無一語及私。但卻提出了釋放建文帝僧人溥洽 的請求。這大概不僅出於與溥洽同為出家之人的相憐,而且是一種尋求解決 朱棣奪位後與建文帝及其諸臣關系的暗示。他始終不能脫離政治家的本色, 然而他畢竟帶有出家人的修養與淡泊。三月二十八日,姚廣孝死於寺中,他 希望能夠按照出家人的方式來安葬自己。朱棣同意,他被依僧制安葬在京西 盧溝河畔。三十日,鎮遠侯顧興祖奉旨祭靈,並宣讀了明成祖朱棣親撰的祭 文。祭文追憶他輔成「靖難」的功績,並說:「朕統承天位,圖任舊人,特 授卿以官僚之位,朝夕啟沃,資益良深。??自昔以來,如卿者,豈易得哉!」 ②誠然如此,像姚廣孝這樣雙重性格、雙重身份的成功人物,是明朝的唯一, 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少見的。
⑧ 三教皆通的姚廣孝為什麼被世人稱為「黑袍妖僧」
我覺得要往下,之所以能力如此出眾,學識如此淵博,依然被人醜化為黑袍妖僧,主要原因有兩點。第一就是燕王朱棣在姚廣孝的輔佐之下,以一個藩鎮的實力對抗朝廷還成功的登上皇位,所以世人對於他的能力感到十分的恐懼,再者加上他經常穿著黑袍行走世間,所以說因此稱呼他為黑袍妖僧。第二個原因就是由於當時朱棣任命他掌管朝廷的一些事務,所以說這也影響了儒家士族的一些利益,所以儒家選擇以黑袍妖僧這種稱號來醜化他。
但是無論如何,姚廣孝也並沒有因此改變自己的想法,他耗費自己一生的時間都在為自己的理想奮斗。由於他的存在,讓明朝延續了兩代皇帝的盛世,堪稱一代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