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匯成本
總成本=17800+1000+1000元+200=20000人民幣元,
保費=CIFx110%x1%=5000x110%x1%=55美元,
FOB=CIF-運費-保費=5000-145-55=4800美元,
人民幣凈收入=FOBx匯率(銀行買入價)=4800x6.40=30720元人民幣,
那麼,該批商品的出口換匯成本=人民幣總成本/FOB凈價=20000/4800=4.17人民幣/美元,
出口盈虧率=[(人民幣凈收入-總成本)/總成本]x100%=[(30720-20000)/30720]x100%=34.9%
2. 出口換匯成本的計算題
這批農產品的出口換匯成本是7.594771242人民幣元/美元,以目前的匯率¥6.49/USD行情,此出口是巨虧啊!
出口換匯成本是指某出口商品換回一單位外匯需多少元本幣(中國內地是人民幣)成本。換言之,即用多少元本幣的「出口總成本」可換回單位外幣的「凈收入外匯」。
換匯成本=出口總成本(人民幣)/出口外匯凈收入(外幣)
其中,出口外匯凈收入為FOB凈收入(扣除傭金、運保費等勞務費用後的外匯凈收入)。
出口總成本(人民幣)=進貨價款+出口費用-退稅款=120000+120000*5%-9800=116200人民幣元
出口外匯凈收入=FOB凈收入=18000-18000*5%-18000*10%=15300美元
換匯成本=116200/15300=7.594771242
3. 關於外匯交易成本計算
340美金
4. 換匯成本怎麼算
換匯成本的計算方法:換匯成本=出口總成本(人民幣)/出口外匯凈收入(外幣),其中出口外匯凈收入為FOB凈收入(扣除傭金、運保費等勞務費用後的外匯凈收入)。
此外還有一個計算匯換成本的公式:換匯成本=購進貨物的計稅價格*(1+法定征稅率-出口退稅率)/出口FOB價。
例如:換匯成本=購進貨物的計稅價格*(1+17%-13%)/出口FOB價。
人民幣總成本包括:收購商品成本運費,保險費,銀行費用,綜合資用等,待會出口退稅金額(如果出口商品屬於退稅補貼商品〕後的人民幣總支出。
換匯成本反映了出口商品的盈虧情況是考察出口企業有無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其衡量的標準是:人民幣對美元的匯價。如果換匯成本高於人民幣對美元匯價,則該商品的出口為虧損,雖然有創匯,但出口本身卻無經濟效益,換匯成本越高,虧損越大。
(4)外匯客戶成本計算擴展閱讀:
換匯成本作為衡量外貿企業出口業務盈虧的一個指標,即該換匯成本反應的是外貿企業出口商品每換回1美元,在國內需要花多少人民幣成本。它可以反應外貿企業出口業務盈虧,換匯成本跟現行美元匯率作比較,如果換匯成本高於美元匯率,則表示該票出口業務是虧損的;如果低於美元匯率,則表示該票出口業務是盈利的。
假如美元匯率為6.6,換匯成本計算出來為7,則表示該票出口業務成本為7元,出口換匯1美元,該1美元值6.6元,即花了7元換回來6.6元,虧損了;
假如美元匯率6.6,換匯成本計算出來為5元,則表示該票出口業務成本為5元,出口換匯1美元,該1美元值6.6元,即花了5元換回來6.6元,盈利了。
5. 國際貿易中出口總成本計算公式是什麼
出口總成本(退稅後)= 商品本身的成本 + 國內總費用 - 出口退稅收入
上式中的各項說明如下:
1、商品本身的成本
貨物本身的成本包括生產成本、加工成本和采購成本三種類型。
國內總費用
國內總費用是指貨物出口時所發生的除貨物購進價(或生產成本)和國外費用(國際貨物運費及其保險費等)之外的所有費用。
國內總費用通常包括:
1)貨物附加費用
如包裝費用(未包括在貨價中的);預計損耗(耗損、短損、漏損、破損、變質等);加工整體費用等。
2)國內儲運費用
國內運輸費用(卡車運輸費、內河運輸費、路橋費、過境費及裝卸費、港區雜費);保管費等。
3)辦證費
出口商辦證出口許可、配額、產地證明及其他證明和手續所支付的費用,如商檢費、公證費、領事簽證費、產地證費、許可證費、報關單費、核銷費用等。
4)稅金
國家對出口商品徵收、代收的有關稅費,通常有出口關稅、增值稅等。
5)利息和銀行費用
包括墊款利息、遠期收款利息和銀行費用等。
6)業務費用
出口商在經營中發生的有關費用,如通訊費、交通費、交際費、廣告費等。
2、出口退稅收入 = [ 出口商品購進價(含增值稅) /(1 + 增值稅率)] * 退稅率
(5)外匯客戶成本計算擴展閱讀:
出口換匯成本=出口商品總成本(人民幣)/FOB出口外匯凈收入(美元)
說明:
1.出口商品總成本(退稅後)=出口商品購進價格(含增值稅)+定額費用-出口退稅收入
2.定額費用:出口商品購進價格×費用定額率(5%-10%不等,由各外貿公司按不同的出口商品實際經驗情況自行核定。
定額費用一般包括銀行利息、工資支出、郵電通訊費用、交通費用、倉儲費用、碼頭費用以及其他的管理費用)
3.退稅收入=出口商品購進價(含增值稅)÷(1+增值稅率)×退稅率
出口盈虧額=(FOB出口外匯凈收入×銀行外匯買入價)-出口商品總成本(退稅後)
6. 如何計算外匯交易成本
外匯交易成本=點差+滑點+手續費,外匯保證金的交易成本一般就是點差和隔夜利息吧
7. 關於換匯成本的計算
換匯成本=出口總成本(人民幣)/出口外匯凈收入(外幣)其中,出口外匯凈收入為FOB凈收入(扣除傭金、運保費等勞務費用後的外匯凈收入)。
在實際操作中用下面公式 換匯成本=不含稅金額*(1+增值稅率-退稅稅率)/報關金額
換匯成本反映了出口商品的盈虧情況是考察出口企業有無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其衡量的標準是:人民幣對美元的匯價。如果換匯成本高於人民幣對美元匯價,則該商品的出口為虧損,雖然有創匯,但出口本身卻無經濟效益,換匯成本越高,虧損越大。
因此,要避免虧損,必須准確測算換匯成本。外貿企業在申報出口退稅時,退稅部門將出口企業出口退稅申報數據經過審核系統審核後,經常會出現換匯成本過高或過低的疑點,退稅人員在審核調整疑點時,核實換匯成本高於合理上限或低於合理下限的原因多種多樣;
出口企業辦稅或業務人員感到審核系統計算的出口退稅換匯成本和出口企業自己計算的換匯成本不完全一致。因此退稅人員在核實換匯成本的高或低時或企業辦稅人員在配合退稅人員核實疑點的原因之前;
必須從財務和業務的角度真正了解購進貨物的成本、所發生的費用、出口退稅的換匯成本、出口企業的換匯成本、外匯牌價等之間的關系,只有把這些基礎常識理解,才能對各種情況的疑點有一個正確的判斷。
(7)外匯客戶成本計算擴展閱讀
換匯成本常用於考核出口商品的經營成果,主要作用為:
(1)通過不同種類出口商品換匯成本高低的比較,作為調整出口商品結構和¨扭虧增盈"的依據之一。
(2)同一種類的出口商品,比較出口到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換匯成本的高低,作為選擇出口市場的依據之一。
(3)比較不同地區、不同公司,出口同一種類商品的換匯成本的高低,找出差距,挖掘潛力,改善經營管理。
(4)同一種類出口商品,比較不同時期的同期換匯成本,以便比較換匯成本的增減情況。
換匯成本過低的原因是企業購進原材料的價格過低,而售價高,盈利過多。
出口商品換匯成本=出廠所需總成本(人民幣)/出口銷售凈收入(美元)。
人民幣總成本包括:收購商品成本運費,保險費,銀行費用,綜合資用等,經扣除出口退稅金額(如果出口商品屬於退稅補貼商品〕後的人民幣總支出。
8. 外匯交易成本怎麼計算
外匯交易成本=點差+滑點+手續費,外匯保證金的交易成本一般就是點差和隔夜利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