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1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的榜單
福布斯榜顯示,中國三一重工的梁穩根 以80億美元排富豪榜114位,娃哈哈的宗慶後以59億美元位列169,制葯行業的李鋰家族以57億美元位列179。另外,騰訊馬化騰以50億美元列208,丁磊26億列440,該份千人榜單最後一名為新進榜的中國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總裁俞敏洪 。
另外中國香港今年有36人進入該榜單,其中李嘉誠以260億美元位列榜單11名,為香港首富,資產比去年大漲50億美元。中國台灣共有25人上榜。
這是福布斯第25次發布全球富豪排行榜,今年列入排行榜富豪人數達到創紀錄的1210人,這些富豪來自全球54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有214人是新進榜富豪。
因為中國的強力助推作用,亞洲也成為「新富豪工廠」,今年共有332人進入榜單,十多年來,人數第一次超越歐洲。
福布斯今年富豪榜單冠亞季軍排名與去年相仿,依舊是墨西哥的卡洛斯斯利姆、美國的比爾蓋茨和巴菲特,三者身家依次為740億、560億、500億美元。
中國華人及內地富豪榜排名:  排名  全球排名  姓名  年齡  凈資產(億美元)  國籍  籍貫  公司名稱  1  11  李嘉誠  82  260  香港  廣東潮汕:潮州市  長江實業集團  2  23  郭炳江、郭炳聯兄弟  60/59  200  香港  廣東中山人  新鴻基地產集團  3  28  李兆基  83  190  香港  廣東順德人  恆基兆業  4  61  郭鶴年  87  125  馬來西亞  福建省福州市蓋山郭宅村  郭氏兄弟有限公司、香港嘉里貿易  5  95  李彥宏  42  94  中國大陸  山西陽泉人  網路公司  6  100  鄭裕彤  85  90  香港  廣東順德倫教鎮  香港新世界發展、周大福珠寶  7  114  梁穩根  54  80  中國大陸  湖南省漣源  三一集團  8  143  王雪紅、陳文琦夫婦  53/56  68  台灣  中國台灣省  台灣威盛集團  9  152  謝國民  71  65  泰國  廣東潮汕:汕頭市  泰國正大國際集團、卜蜂國際集團  10  156  劉鑾雄  59  63  香港  廣東潮汕:潮州市  愛美高集團  10  156  蔡萬才  81  63  台灣  台灣  國泰集團、富邦金融集團  12  169  宗慶後  65  59  中國大陸  浙江杭州  娃哈哈集團  13  173  施至成  86  58  菲律賓  福建  SM集團  14  179  郭台銘  60  57  台灣  山西省晉城市  台灣鴻海精密集團  14  179  李鋰  47  57  中國大陸  四川仁壽  海普瑞  16  185  何享健  68  55  中國大陸  廣東順德  美的集團  16  185  吳亞軍  47  55  中國大陸  重慶合川  龍湖集團  18  192  張志熔  42  54  香港  江蘇省如皋市  熔盛重工集團、恆盛地產  19  196  陳頌雄  59  52  美國  美國葯品夥伴公司  19  196  蔡衍明  54  52  台灣  台灣人  旺旺集團  21  200  許家印  52  51  中國大陸  河南周口太康縣  廣州恆大集團  21  200  吳光正  65  51  香港  上海  會德豐集團  23  208  黃惠忠  70  50  印度尼西亞  福建  印尼針記香煙集團  23  208  黃惠祥  71  50  印度尼西亞  福建  印尼針記香煙集團  23  208  李深靜  42  50  馬來西亞  福建永春縣  IOI集團  23  208  馬化騰  39  50  中國大陸  廣東潮汕:汕頭市  騰訊  23  208  嚴彬  57  50  泰國  江蘇南京  華彬國際集團  23  208  張近東  48  50  中國大陸  江蘇南京  蘇寧集團  29  219  郭令燦  70  48  馬來西亞  福建省廈門市  國浩集團  30  223  鄭鴻標  81  47  馬來西亞  廣東潮汕:潮州市  大眾銀行有限公司  31  232  王健林  56  46  中國大陸  四川  大連萬達房地產集團  32  235  劉永行  62  45  中國大陸  四川  東方希望集團  33  244  馮國綸  63  44  香港  廣東鶴山  利豐集團  34  247  馮國經  66  43  美國  廣東鶴山  利豐集團  34  247  蘇旭明  66  43  泰國  廣東潮汕:汕頭市  泰國TCC集團  36  254  董建成  69  42  香港  浙江省寧波  東方海外(國際)有限公司  36  254  王恆  63  42  美國  安徽省池州市  金鷹國際集團  38  265  楊惠妍  29  41  中國大陸  廣東順德  碧桂園  39  268  黃祖耀  82  40  新加坡  福建省金門  新加坡大華銀行  39  268  周成建  45  40  中國大陸  浙江省麗水青田縣  美特斯邦威  41  281  鄧耀  77  39  香港  百麗國際  42  288  陳廷驊  88  38  香港  浙江省寧波  南豐集團  42  288  呂志和  81  38  香港  廣東江門  香港嘉華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44  304  劉德光  62  36  印度尼西亞  PT Bayan Resources Tbk  45  310  劉永好  59  35  中國大陸  四川  四川新希望集團  45  310  王永在  90  35  台灣  福建泉州  台塑企業集團  47  323  陳發樹  50  34  中國大陸  福建泉州  新華都實業集團  48  336  許榮茂  60  33  香港  福建石獅  香港世茂集團  49  347  郭孔豐  61  32  新加坡  廣東潮汕  新加坡豐益國際集團  50  362  魯冠球  66  31  中國大陸  浙江蕭山  浙江萬向集團  51  376  林百里  61  30  台灣  上海  台灣廣達電腦集團  51  376  李水榮  54  30  中國大陸  浙江省杭州  榮盛化纖集團  51  376  林堉璘  75  30  台灣  福建泉州石獅  宏泰建設  54  393  張欣  45  29  中國大陸  SOHO中國  55  409  朱林瑤  41  28  香港  四川  華寶國際集團  55  409  郭廣昌  44  28  中國大陸  浙江  復星集團  55  409  林榮三  72  28  台灣  福建泉州石獅  聯邦建設集團  55  409  薛光林  43  28  中國大陸  安徽省天長市  光匯石油集團  59  420  陳建華  40  27  中國大陸  山東昌邑人  恆力集團  59  420  吳笙福  51  27  印度尼西亞  福建省泉州晉江  新加坡豐益國際集團  59  420  王傳福  45  27  中國大陸  安徽省巢湖市  比亞迪公司  59  420  楊忠禮  81  27  馬來西亞  貴州省安龍縣  楊忠禮機構  63  440  丁磊  39  26  中國大陸  浙江寧波  網易公司  63  440  孫大衛  60  26  美國  金士頓科技有限公司  63  440  杜紀川  70  26  美國  台灣  金士頓科技有限公司  66  459  孫廣信  48  25  中國大陸  山東平度人  廣匯集團  66  459  邢李[火原]  61  25  香港  海南文昌市  香港思捷環球控股有限公司  66  459  祝義材  47  25  中國大陸  安徽桐城人  江蘇雨潤食品集團  69  488  李運強  67  24  香港  海南  香港理文造紙廠有限公司  69  488  朱共山  53  24  中國大陸  江蘇阜寧  協鑫集團  69  488  彼得松達  59  24  印度尼西亞  飛鷹集團  72  512  黃偉  51  23  中國大陸  新湖集團  72  512  羅康瑞  62  23  香港  廣東潮汕:普寧市  香港瑞安集團  72  512  陳永栽  76  23  菲律賓  福建省晉江  菲律賓航空、聯盟銀行  75  540  羅結  85  22  台灣  台灣彰化縣  台灣正新橡膠公司  75  540  吳聰滿  58  22  菲律賓  福建  美佳世界集團  75  540  蔡鎮宇  58  22  台灣  國泰金控  75  540  秀麗好肯  48  22  英國  黑龍江哈爾濱  人和商業集團  79  564  蔡志明  63  21  香港  廣東潮汕:揭陽市揭東縣  旭日國際集團  79  564  李新炎  59  21  中國大陸  福建省龍岩市上杭縣  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  79  564  盧志強  58  21  中國大陸  山東威海  中國泛海控股集團  79  564  黃聯禧  49  21  中國大陸  廣東順德龍江  中國聯塑集團  83  595  紀輝琦  71  20  印度尼西亞  TANITOHARUM煤礦公司  83  595  孟慶山  62  20  中國大陸  河北霸州東段四鋪  梅花味精集團  83  595  柯為湘  59  20  香港  廣東潮汕:潮安縣  香港保利達集團  83  595  張志東  39  20  中國大陸  廣東東莞  騰訊  87  651  李書福  47  19  中國大陸  浙江省台州  吉利集團  87  651  林秀成  55  19  中國大陸  福建安溪湖頭  三安集團  87  651  劉忠田  47  19  中國大陸  遼寧省遼陽市  忠旺集團  87  651  呂向陽  48  19  中國大陸  安徽無為  廣州融捷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  87  651  沈國軍  48  19  中國大陸  浙江省寧波市  銀泰集團  87  651  陳江和  61  19  印度尼西亞  建莆田  新加坡金鷹國際集團  87  651  張宏偉  56  19  中國大陸  哈爾濱  東方集團  94  692  曹德旺  64  18  香港  福建福清  福耀玻璃集團  94  692  龔虹嘉  46  18  香港  海康威視  94  692  黃茂如  46  18  貝里斯  廣東潮汕:潮州市  茂業集團  94  692  李思廉  54  18  香港  香港  富力集團  98  736  陳麗華  70  17  中國大陸  北京  富華國際集團  98  736  趙藤雄  67  17  台灣  台灣省苗栗縣  遠雄集團  98  736  高德康  59  17  中國大陸  波司登  98  736  黃毅  49  17  香港  雲南瑞麗  大連中升集團  98  736  黃澤蘭  55  17  中國大陸  江西省崇義縣  章源鎢業  98  736  許連捷  58  17  中國大陸  泉州晉江  恆安集團  98  736  高民環  62  17  美國  台灣  美國Garmin公司  98  736  林榮福  57  17  新加坡  福建莆田  豐益控股、FJ Benjamin、Brewerkz  98  736  施文博  61  17  中國大陸  福建泉州  恆安集團  98  736  葉澄海  67  17  香港  廣東省五華縣  深圳信立泰葯業  98  736  張力  58  17  中國大陸  富力地產集團  109  782  張榮發  83  16  台灣  台灣基隆  長榮集團  109  782  張茵  54  16  中國大陸  廣東韶關  玖龍紙業  109  782  何巧女  45  16  中國大陸  浙江省武義縣  東方園林  109  782  黃紹武  40  16  中國大陸  愛施德公司  109  782  廖龍星  58  16  台灣  台灣長春集團  109  782  林書鴻  83  16  台灣  台灣台北人  台灣長春集團  109  782  劉名中  49  16  巴西  台灣  玖龍紙業  109  782  馬雲  46  16  中國大陸  浙江省杭州市  阿里巴巴集團  109  782  馬興田  42  16  中國大陸  廣東潮汕:普寧市  康美葯業  109  782  史玉柱  48  16  中國大陸  安徽懷遠縣  巨人投資公司  109  782  謝重生  62  16  印度尼西亞  薩拉托加投資公司  109  782  蔡政達  -  16  台灣  台灣苗栗縣竹南鎮  國泰金控  109  782  蔡宏圖  58  16  台灣  台灣苗栗縣竹南鎮  國泰金控  109  782  鄭信義  83  16  台灣  台灣台北  台灣長春集團  109  782  鍾聲堅  53  16  新加坡  廣東潮汕:陸豐縣  仁恆置地集團  109  782  周福仁  53  16  中國大陸  遼寧  西洋集團  125  833  蔣文戈  58  15  台灣  宸鴻集團  125  833  傅光明  57  15  中國大陸  江西省資溪縣  聖農實業有限公司  125  833  賀學初  48  15  香港  香港洪橋集團  125  833  林立  47  15  中國大陸  江西上饒  深圳市立業集團  125  833  張長虹  53  15  中國大陸  河南輝縣  大智慧  130  879  安康  62  14  中國大陸  華蘭生物  130  879  陳義紅  52  14  中國大陸  北京動向體育用品公司  130  879  韓俊良  46  14  中國大陸  江蘇鹽城  華銳風電  130  879  姜濱  44  14  中國大陸  歌爾聲學  130  879  李澤楷  44  14  香港  廣東潮汕:潮州市  電訊盈科  130  879  劉革新  59  14  中國大陸  湖北  科倫葯業  130  879  邱光和  59  14  中國大陸  溫州市甌海  森馬集團  130  879  楊受成  67  14  香港  廣東潮汕:潮安縣  英皇集團  130  879  於泳  -  14  中國大陸  吉林省舒蘭市  上海鴻商產業控股集團  139  938  蔡金樂  69  13  香港  廣東潮汕:揭東縣  聯邦制葯  139  938  杜江濤  41  13  中國大陸  內蒙古烏海  內蒙君正  139  938  方威  37  13  中國大陸  遼寧人  方大集團  139  938  黃如論  59  13  中國大陸  福建省連江  世紀金源集團  139  938  蔣仁生  57  13  中國大陸  智飛生物  139  938  李振江  54  13  中國大陸  神威葯業集團  139  938  劉寶林  57  13  中國大陸  湖北省應城市  九州通集團有限公司  139  938  戚金興  49  13  中國大陸  浙江杭州  濱江房產集團  139  938  沈文榮  65  13  中國大陸  江蘇張家港  沙鋼集團  139  938  孫飄揚  52  13  中國大陸  江蘇連雲港  恆瑞醫葯  139  938  童錦泉  56  13  中國大陸  浙江紹興  長峰房地產  139  938  蔡明介  61  13  台灣  台灣  聯發科  139  938  魏應州  58  13  台灣  台灣  頂新國際集團  139  938  魏應充  54  13  台灣  台灣  頂新國際集團  139  938  魏應行  52  13  台灣  台灣  頂新國際集團  139  938  魏應交  56  13  台灣  台灣  頂新國際集團  139  938  楊致遠  43  13  美國  台灣台北市  雅虎  139  938  張中能  47  13  中國大陸  浙江東陽  深圳東陽光實業  139  938  朱興良  51  13  中國大陸  金螳螂  139  938  西奧多拉赫馬特  67  13  印度尼西亞  阿達羅能源公司  159  993  車建新  44  12  中國大陸  江蘇省常州市  紅星傢具集團  159  993  陳天橋  38  12  中國大陸  浙江紹興新昌  盛大網路  159  993  徐旭東  68  12  台灣  江蘇海門人  台灣遠東集團  159  993  黃世再  59  12  香港  廣東潮汕:惠來人  大中華國際投資集團  159  993  雷菊芳  58  12  中國大陸  甘肅臨洮  西藏奇正藏葯  159  993  李洪信  58  12  中國大陸  山東兗州  太陽紙業  159  993  李金元  53  12  中國大陸  河北滄州  天獅集團  159  993  宋作文  64  12  中國大陸  南山集團  159  993  陳志遠  58  12  馬來西亞  成功集團  159  993  唐修國  47  12  中國大陸  三一集團  159  993  張曉卿  76  12  馬來西亞  常青集團  159  993  徐鏡人  67  12  中國大陸  江蘇泰州  揚子江葯業集團  159  993  昝聖達  47  12  中國大陸  江蘇南通通州市  江蘇綜藝集團  159  993  張桂平  59  12  中國大陸  江蘇南京  蘇寧環球  173  1057  車馮升  48  11  中國大陸  四環醫葯控股集團  173  1057  陳金霞  43  11  中國大陸  上海  上海匯能投資管理公司  173  1057  方潤華  87  11  香港  廣東東莞  香港協成行集團  173  1057  耿建明  48  11  中國大陸  江蘇六合  榮盛房地產公司  173  1057  何金明  58  11  中國大陸  江西  人人樂  173  1057  羅家寶  60  11  香港  廣東順德  百樂集團  173  1057  梁安琪  50  11  香港  澳博  173  1057  梁信軍  43  11  中國大陸  浙江台州  復星集團  173  1057  林明成  68  11  台灣  灣省台北縣  華南金控  173  1057  毛中吾  48  11  中國大陸  三一集團  173  1057  龐慶華  55  11  中國大陸  遼寧省撫順  龐大汽貿集團  173  1057  傅志寬  70  11  印度尼西亞  廣東梅州  梅達亞集團  173  1057  任元林  57  11  中國大陸  江蘇  揚子江船業  173  1057  任正非  67  11  中國大陸  浙江省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173  1057  邵根伙  45  11  中國大陸  浙江金華  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  173  1057  文一波  46  11  中國大陸  北京桑德環保集團  173  1057  黃子欣  60  11  香港  偉易達集團  173  1057  吳光明  49  11  中國大陸  魚躍醫療  173  1057  吳建龍  44  11  香港  甘肅省涇川縣  浙江向日葵光能科技  173  1057  向文波  48  11  中國大陸  湖南益陽  三一集團  173  1057  修淶貴  56  11  中國大陸  吉林長春  吉林修正葯業  173  1057  葉遠西  48  11  中國大陸  廣東潮汕:汕尾  深圳廣田集團  173  1057  榮智健  69  11  中國大陸  上海  中信泰富集團  173  1057  張成飛  41  11  中國大陸  玖龍紙業  173  1057  張志祥  44  11  中國大陸  浙江上虞東  建龍鋼鐵  173  1057  朱保國  48  11  中國大陸  健康元葯業  199  1140  陳建強  52  10  香港  華地國際控股  199  1140  朱孟依  51  10  中國大陸  廣東潮汕:豐順縣  合生創展集團

② 上海申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會
 ·董事長:祁玉民
·董事:王世平、湯琪、雷小陽、沈毅、池冶、翟鋒
·獨立董事:沈品發、楊建文、王麗然、陳曉利 祁玉民 男,1959年出生,工商管理碩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曾任大連重工起重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遼寧省大連市副市長等職。現任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黨組副書記;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裁; 沈陽華晨金杯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董事;沈陽興遠東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申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金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等職。
王世平男,1957年出生,研究生學歷。曾任一汽—捷克塞爾汽車空調有限公司總經理;富奧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規劃部部長;上海申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等職。現任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黨組成員;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上海申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金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等職。
湯琪男,1967年出生,工商管理碩士,律師。曾任上海申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現上海申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法律顧問;金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會秘書;上海申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董事會秘書等職。現任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上海申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裁等職。
雷小陽男, 1957年出生,工商管理碩士。曾任遼寧省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總經理助理;遼寧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籌備組成員;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首席財務官;沈陽華晨金杯汽車有限公司董事、財務總監等職。現任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黨組成員;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財務總監;沈陽華晨金杯汽車有限公司董事;上海申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金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等職。
沈 毅男,1963年出生,工商管理碩士,高級工程師。曾任沈陽汽車製造廠檢驗處處長;金杯通用汽車公司網路開發部部長;金杯貿易總公司副總經理;金杯通用汽車公司銷售總監;華晨金杯銷售公司銷售部部長、副總經理兼產品規劃部部長;華晨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等職。現任上海申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常務副總裁等職。
池 冶男,1963年出生,碩士。曾任沈陽金杯客車製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華項目總指揮);中國航天華晨汽車製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陽華晨金杯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兼銷售公司總經理等職。現任上海申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等職。
翟鋒男,1967年出生,工商管理碩士,律師,企業法律顧問。曾任上海申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法律部部長;金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等職。現任上海申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會秘書、副總裁;廣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監事等職。 沈品發男,1951年出生,本科學歷,律師。曾任上海高級人民法院資產評估顧問;上海申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2006.6.30——2007.5.23);上海師范大學資產管理學院院長、教授等職。現任上海師范大學調研員,資產評估、房地產評估評審專家;上海申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等職。
楊建文 男,1952年出生,經濟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任《上海經濟研究》雜志社主編;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專家;上海市國有資產規劃投資委員會常任委員;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室主任;上海社會科學院部門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等職。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部門經濟研究所所長、黨總支書記;上海申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等職。
王麗然 女,1951年出生,本科學歷,注冊會計師。曾任財政部財政雜志社《財務與會計》編輯部主任;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綜合司法規處處長;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副秘書長;《中國注冊會計師》雜志總編;期刊中心主任;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黨委副書記、顧問等職。現任英格蘭及威爾士特許會計師協會大中華區戰略發展總監;天津財經大學兼職教授;上海申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等職。
陳曉利 女,1951年出生,大專學歷。曾任江蘇省化肥工業公司工程師、副總經理;江蘇省金倉投資公司總經理等職。現任上海申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等職。

③ 急求:08中國十大經濟年度人物
2009年1月20日晚,被譽為中國經濟領域「奧斯卡」的2008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國家體育館落下帷幕。根據百人評委團的投票結果,十大經濟年度人物最終揭曉,中國企業聯合會副會長、遠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蔣錫培榜上有名,成為該獎自2000年啟動以來,電纜業唯一入選的代表。
與蔣錫培同台獲得此項榮譽的還有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中國航天科技(7.08,-0.18,-2.48%,吧)集團公司總經理馬興瑞、李寧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寧、中國匯源果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新禮、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韓三平、海南省農墾總局局長海南省農墾總公司總經理王一新、雅昌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萬捷、中國東方航空(4.70,-0.15,-3.09%,吧)集團公司總經理劉紹勇、小肥羊集團有限公司CEO盧文兵等9人,中國東方電氣(30.10,-0.17,-0.56%,吧)集團公司總經理斯澤夫、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游標兩人獲得年度人物大獎,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獲得特別榮譽獎,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高級技術顧問李世鶴兩人獲得年度創新獎。
在蔣錫培的入選理由中,殘疾人和殘疾員工是最重要的關鍵詞。他領導的遠東控股集團旗下的電纜業務連續10年位列行業第一,同時他安置的殘疾員工多年來也位列全國第一,遠東先後安置近2000名殘疾人士就業,使他們成為有技術、有理想、對社會有貢獻、受人尊敬的產業工人,2008年在宏觀經濟環境不斷惡化、企業面臨嚴峻考驗的形勢下,遠東還新錄用殘疾員工百餘名。2007年5月17日,遠東出資8296萬元成立國內第一家定向資助殘疾人就業培訓的慈善基金會,短短一年多時間遠東已在該專項中向社會捐贈近千萬元,捐助為殘廢人就業培訓提供幫助的項目,促進殘疾人就業,使他們找回自我,融入社會。
蔣錫培在《我的中國夢》主題演講中說,小時候理想是成為一名大學老師或工程師,剛步入社會時夢想是有兩間瓦房和五萬元存款、娶一個賢惠漂亮的老婆,如今是為了榮譽、信任和責任,為了讓遠東從今天中國行業的領軍企業成為明天世界行業的NO.1,為了讓全球的精英在遠東有用武之地、實現夢想,更為了讓更多的殘疾人能夠工作好、生活好,他要把企業好好做下去。他指出,中國有八千多萬殘疾人士,他們更需要幫助,更需要關愛,只要給他們一個機會,他們同樣可以大有作為。他堅信,只要大家堅持愛自己、愛家人、愛他人,中國和世界一定會更加繁榮、和諧和美好。
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於2000年啟動以來,一直被業界稱為中國經濟領域的「奧斯卡」獎,吳敬璉、周小川、張瑞敏、柳傳志等人都曾獲得該項榮譽。作為中國經濟界的頂級評選活動,這個活動始終關注著影響中國經濟的年度熱點話題與人物,從一個獨特的視角,刻畫出中國經濟留下的腳步,成為反映中國經濟發展動向的風向標。今年的評選標準是:責任、探索、遠見、凝聚力,在全社會的關注和參與下,經過由經濟學家、商業精英和中外權威財經媒體總編組成的百人評委團評選及社會公開投票,最終產生此份榜單,解讀了2008年中國社會經濟的基本軌跡,照亮中國經濟繼續前行。2009年1月24日晚8點,本次盛大的頒獎典禮將在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與觀眾見面。
④ 請問新評選的全國十大公益之星是哪幾位,都是一些什麼行業的
你說的應該是第三屆,有10名全國十大社會公益之星和2名集體獎獲得者。十大社會公益之星分別是:
張穎:女,38歲,安徽阜陽市艾滋病貧困兒童救助協會會長。被幾百個孩子喚作媽媽,使近500名兒童直接受益,救助艾滋孤兒的民間團體創辦者和實踐者。
郭台銘:男,57歲,台灣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20年來情系祖國,關注家鄉發展,累計為大陸公益事業捐款7.3億元的台灣富商。
高翔: 男,44歲,哈爾濱聖泰制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每賺10元錢,就拿出一元錢回報社會,向社會公益事業的捐款達4000萬元,占資產總額的10%。
陳愛蓮: 舞蹈家,北京市愛蓮舞蹈學校校長。在功成名就之時沒有陶醉於掌聲和鮮花,而是將講台作為自己的第二舞台勤耕不已,為社會公益事業演出已達數百場,資助貧困孩子的費用百萬元。
常夢:女,52歲,北京市通州區關愛中心主任。為65位絕望的單親媽媽提供援助和關愛,一手主持通州關愛中心,開辦助殘中心網站,被外國媒體稱贊為中國原汁原味的人文工程。
孫儷:女,北京海潤千易文化公司演員。出資40萬建立兩所希望小學,無償擔任天使陽光行動等多項公益活動的愛心天使和永久義工,是熒屏和現實中和諧發展的一道靚麗縮影。
馬福建:男,48歲,浙江省德清縣武康鎮農民。多年來一直踐行著自己心中的孝道,先後收養照顧500多位老人,被贊譽為江南大孝子。
宋克明:男,43歲,河南省新鄉市長垣縣呂樓村農民。自費建起黃河生態民間監護站,自稱是業余的義務環保人士,卻獲得了中國環保個人獎項最高獎--地球獎。
佟麗華:男,36歲,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致誠律師事務所主任。為20000多人次無償提供法律咨詢,辦理法律援助案件600多件,是名符其實的弱勢群體維權的代言人。
劉正琛:男,28歲,北京大學陽光志願者協會理事長,中國第一民間骨髓庫——陽光骨髓庫創辦人。被斷定只有5年壽命的白血病患者,創辦了中國規模最大的民間骨髓庫,幫助50餘位患者找到了匹配的骨髓。
⑤ 為什麼仰融被稱為中國「商界狂人」
一、仰融其人
他是第一個讓社會主義國家的股票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的人,也曾是300億資產的"主人"。然而,過去一年中,他陸續經歷了資產清查、職務解除、出走美國……直至被中國遼寧省政府刑事批捕。他越洋起訴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政府和中國金融教育基金會資產侵權,成為新中國歷史上我國地方政府首次在國外被起訴的案例。
仰融,原沈陽金杯客車製造有限公司董事長、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上海華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航天華晨汽車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清華大學汽車工程開發研究院理事長……現在他仍然擔任所謂華晨系下香港圓通科技董事長以及香港華博財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1992年10月9日,美國紐約交易所,華晨汽車(NYSE.CBA)成為第一家中國國有企業概念股,發行500萬股,IPO價格16美元,籌集資金8000萬美元,51%控股沈陽金杯客車。這個當時在劉鴻儒(中國第一任證監會主席)看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卻被一個叫仰融的人操盤成功了,創造了中國國有企業海外融資第一的案例。
10年來,他又憑借資本運作,成功打造出一個以華晨汽車為主,包括至少4家紐約、香港、上海上市公司及大量非上市公司、資產一度達到300億人民幣被人稱之為"華晨迷宮"的華晨系。
一位采訪過仰融的記者這樣描述他:身材不高、濃眉飛揚、"大背頭"永遠紋絲不亂的仰融,平時極少把觀察他側面以至背面的機會留給他人。
傳媒中,仰融公開的履歷總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說起。即便是補寫上前面關於仰融的最初身世,在仰融作為企業家的履歷中始終有一段空白。最經常看到關於仰融的介紹是這樣的:現年49歲的仰融畢業於西南財經大學,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他領導的華晨在紐約、中國香港和上海三地都擁有上市公司。在去年的《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上,仰融以70億元的資產名列第三。
據了解,仰融祖籍安徽,本人出生在江蘇省江陰市北國鎮,兄弟4人。仰融初中畢業後,先是做廚師,後來承包小商店,再後來又到江陰市外貿公司,20世紀80年代初去了深圳,幾經周折,慢慢走上資本運作之路。但據《中國青年報》報道,仰融曾對人講過自己在華晨之前的經歷,"……在越南打過仗,1988年受了一次大傷,腿斷了,頭也打開了,三進手術室,奇跡般地、沒有殘廢地活了下來,這以後便開始既珍惜又藐視生命。"
90年代初,仰融初入道時也很寒酸。他在香港注冊了一家叫華博財務的公司。當時公司只有借款400萬元,員工5、6個,主要業務是為人拆借資金,兼做債券和股票買賣。仰融的第一桶金就是這時積累的。
仰融沒說清過自己的來歷,更沒說清過華晨的出身,他曾說過:"華晨出身不好,在當時的條件下,有些事不得不迷。華晨經歷的一些事,不管別人怎樣迷惑,到今天我可能也沒有權力說清楚。"
也許因為這種撲朔迷離,金杯汽車中甚至傳聞,"仰融的名字是假的。仰融,就是崇尚金融的意思"。傳聞畢竟是傳聞。仰融的一位兒時夥伴說:"仰融從小就姓仰,只是以前的名字是叫仰勇,什麼時候改的名兒也說不好。仰融從小人很聰明,但不安分。"
商海十年,仰融成功了。他一手締造了一個資產規模達200億元、旗下掌控六家上市公司的華晨帝國。央視將其評為2001年經濟界的十大風雲人物。
縱觀仰融的發跡史,遭遇「金杯」是其事業的轉折點。而「金杯汽車」始終是這個「龐大帝國」的核心。甚至可以說,華晨帝國就是仰融將金杯汽車反復包裝的產物。
------------------------------------------------------
時隔七年,曾經被稱為中國「商界狂人」的仰融,帶著龐大而驚人的造車計劃,似乎又要卷土重來
仰融,這個七年前從上海一家醫院神秘消失,不久即現身美國,通過遙控與遼寧省政府打起華晨產權官司的風雲人物,近幾年幾乎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時隔七年,曾經被稱為中國「商界狂人」的仰融,帶著龐大而驚人的造車計劃,似乎又要卷土重來。
仰融以「戴罪之身」重出江湖,一出手就編織出一個令人炫目的造車計劃,在人們的視野里,再度構築起一個讓人難測的「資本迷宮」。
成在華晨敗在華晨
有人是這樣描寫當年仰融現身江湖的:「在一片混沌未開的天地里,突然橫空殺出一個連名字和故鄉都十分神秘的武士,沒有人知道他來自何方,他的武功源自何人,他揮舞著一把叫『資本』的戰刀,所向披靡。」
作為與市場貼身肉搏的「武士」,仰融成名於華晨,也毀譽於華晨。華晨是他構築事業的基礎,也是他把玩資本的迷宮,最終卻成為他事業的墳場。
1992年,仰融把華晨的前身、一家半死不活的國有企業奇跡般帶到紐約上市,使之成為中國首家在美國上市的國有企業。這個當時在中國第一任證監委主席劉鴻儒看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卻被仰融輕易操盤成功。是他,創造了中國國有企業海外融資第一案;也是他,開啟了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滔滔大河。
一時間,仰融名聲大振。
之後,仰融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創立了犬牙交錯的華晨系。在仰融自己繪制的「華晨體系結構圖」上,出現了超過50家關聯企業,涉及4家上市公司,分別在內地、香港和紐約等地的證券交易所上市。
采訪過仰融的記者曾這樣描述他:身材不高、濃眉飛揚、「大背頭」永遠紋絲不亂,平時極少把觀察他的側面及背面的機會留給他人。正是這位極少將側面留給他人觀察的資本高手,暗地裡不停地將華晨的資產搗騰來搗騰去,並使華晨資產在搗騰的過程中不斷增值。
人們在破解華晨謎團時,勾畫了一幅華晨迷宮的線路圖:第一步,仰融旗下在香港注冊的華晨控股出資1200萬美元,以40%的比例參股成立沈陽金客;第二步,於1992年5月成立「中國金融教育基金會」,發起人是中國人民銀行教育司、華晨(香港注冊的華晨控股)、中國金融學院、華銀信託,注冊資金210萬元,其中華晨出資200萬元;第三步,該基金會在百慕大注冊成立海外公司「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華晨汽車,CBA),將基金會發起人之一華晨控股手中的40%沈陽金客股份注入新公司「華晨汽車」;第四步,將基金會手中21.57%的華晨汽車股權與金杯手中11%的沈陽金客股權進行置換,並再注入華晨汽車。這樣一來,華晨汽車就持有51%的金客股權,達到了海外上市要求——「單一職能的上市公司,對下面的資產必須有51%的控股權」。最後,華晨汽車成功赴美上市。
之後,仰融一人身兼數職——沈陽金杯客車製造有限公司董事長、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上海華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航天華晨汽車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清華大學汽車工程開發研究院理事長。一連串的頭銜,將此時的仰融包裹得嚴嚴實實,也包裝得金光燦爛。當時,無人懷疑他化「腐朽」為神奇的資本運作實力,也無人懷疑他個人財富的迅速堆積。
這是個將錢幣從左口袋裝進右口袋、然後又從右口袋掏出來裝進左口袋的資本游戲,如此周而復始,像變戲法一樣,不經意間,真正的企業資產就落入仰融構築華晨系。
「亂花漸欲迷人眼」。亂世華晨像一個迷宮,更像一團亂麻。作為迷宮的總設計師,仰融絕少談及產權問題,但他對華晨的資產早就垂涎三尺。
2001年國慶節,在一次學習會上,談到華晨的身世,仰融頗有感慨地說:「華晨的出身不好。什麼叫出身不好?當時很多事都說不清楚。直到今天,我有些事是否就有權利講清,也不一定。」
口將言而囁嚅,但仰融還是憋不住放出豪言:「原始股本上,國家沒有給一分錢,基金會沒有給一分錢,任何部門也沒有給我一分錢,任何時候也沒有國家給我一分錢的憑據。」
仰融此語,似乎要與地方政府攤牌——華晨是屬於他個人的。當年,《福布斯》對中國富豪榜進行排名,仰融位列第三,就是將華晨資產算在他的名下。
讓華晨資產「仰融化」,這是仰融的如意算盤。至於遼寧省政府,對此事則顯得很有城府:華晨上繳的稅收並不少,還安置了大量當地勞動力。再說華晨的廠房豎在遼寧,仰融帶不走半片瓦。於是,雙方暫時相安無事。
2002年,一個旨在提升華晨系「中華」發動機水平的羅孚項目,讓仰融「私吞」華晨的野心得以放大並暴露。仰融借與英國羅孚公司合作之機,掏空華晨資金,將項目落戶寧波,並覬覦寧波跨海大橋,欲投資並從中受益。
此時,「慕馬」案發,沈陽官場發生大地震,在遼寧省和沈陽市政府看來,仰融這次是想「趁亂溜走」。自金杯被救活之後,遼寧省就一直將汽車產業作為全省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中國底特律」之夢更是在當地政府官員的心頭縈繞,他們自然希望仰融把華晨所有的資產和項目都放到沈陽。
在過去的十年裡,地方政府與華晨一直在度「蜜月」,雙方相敬如賓。可是,在「慕馬」案發的動盪之際,仰融突然掉頭南下,這在東北官員看來,無異於吃裡爬外的背叛行為。
2002年10月18日,遼寧省檢察院以涉嫌經濟犯罪為名批准逮捕仰融。但是,佯裝在上海住院的仰融已攜妻出走,金蟬脫殼,逃往美國。
為了避免資產災難發生,仰融精心設計了一個龐大而雲霧繚繞的華晨「資本迷宮」。但他自己,最終也在迷宮中走失了方向。
七年之癢悲情縈繞
公允地做一評價,仰融應該算得上是一個極具傳奇色彩的創業英雄。但他,最終還是落寞地倒在與體制的對抗中,並遠走他鄉。仰融給世人留下的,是爭議、官司和散落一地的悲情。
不過,在這七年中,仰融巧妙地利用美國法律,保護了自身的安全。他並不像那些攜巨款逃逸國外的貪官那樣,潛伏在世界的某個角落裡或銷聲匿跡,而是繼續在進行他的產權爭奪戰。
2002年8月20日,「中華」轎車的市場投放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在熱烈喜慶、群賢畢至的舞台上,獨缺仰融這個主角。他本應出現這次大會上,在閃光燈下,接受人們的簇擁和祝賀。而此時此刻,他卻在大洋彼岸獨自黯然神傷,喟嘆命運不公。仰融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十年創下的「帝國」成了為他人碩果,心有不甘,他要討回「公道」。
這一年10月14日,仰融通過香港華博財務公司以侵佔資產和行政侵權為由,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起訴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和財政部,直接訴訟爭議標的高達20億元,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涉案金額最大的產權糾紛案。為了表明自己的「合法無私」,他甚至簽署委託書,宣布將法律確認應得的華晨資產,全部捐獻給非營利性社會團體或慈善機構。
同年11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認定仰融的起訴「無可訴性」,暫不受理。他轉而在百慕大起訴華晨中國汽車,在美國聯邦哥倫比亞地區法院起訴遼寧省政府。最後,均因「不在管轄權內」而告失敗。
打官司處處碰壁,仰融退而求其次。但並不是如人們所猜測的那樣很閑,倒是忙得不可開交。仰融有個老朋友去美國看他,告訴他說,人家說你背駝了,戴著工人帽,牽著一條狗,在路邊喝咖啡。仰融開玩笑說:「這肯定是階級敵人說的。」
不過,仰融在有空時,去滑雪場滑雪倒是真的,他每年會去兩次,一次待上五六天。
仰融在美國重新注冊了一家公司,仍舊做汽車,做的是節能和環保的非傳統汽車,這家公司可能會在美國和亞洲建兩個工廠。仰融還有兩個基金會,其中之一叫柏格理基金會,是他2002年到美國以後成立的,主要做慈善教育。2005年,在上汽與南汽爭購英國羅孚汽車的白熱化階段,據媒體報道,仰融的身影曾閃現在收購戰中。
2008年5月23日,以仰融為董事長的香港公司「遠東金源」以400萬人民幣的全額股權買下吉林一家成立不足一年、尚無任何收益、以采礦為主業的公司吉林晟世,再次將觸角伸向中國,伸向他跌倒的地方。
需要提及的是,仰融在產權危機之下能得以「翻牌」,是靠在香港注冊的圓通公司的支撐。早在2002年11月22日,仰融通過長途電話遙控主持圓通科技(1188. HK)股東大會,一舉罷免了包括吳小安、蘇強、洪星、何濤、楊茂曾、孫棟等6人的董事職務。
仰融牢牢掌握著圓通科技的實際控制權,聲明圓通科技是他的私人資產。在節節敗退之下,仰融至少還有一個圓通科技作為根據地為其「撐腰」。
2003年3月28日,由仰融擔任主席的圓通控股,在停牌半年後正式復牌。圓通是仰融締造的「華晨系」中唯一沒有被遼寧省政府收回的資產。此前,2002年10月4日,該公司曾發布公告稱,因遼寧省檢察院已正式批捕仰融而暫時停牌。
2008年3月3日,圓通控股易名為「遠東金源集團」,而遠東金源一度被認為是仰融留在中國的「魔戒」,是其重返國內汽車市場的重要平台。
梟雄再來能否重生
商界奇人仰融,就像一團霧,無人知道他的底牌。現有的資料顯示,現年52歲的仰融畢業於西南財經大學,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仰融祖籍安徽,出生在江蘇省江陰市北國鎮,兄弟4人;仰融初中畢業後,先是做廚師,後來承包小商店,再後來又到江陰市外貿公司;20世紀80年代初,他去了深圳,幾經周折,走上資本運作之路。
仰融說,他在越南打過仗,1988年受了一次大傷,腿斷了,頭也打開了,三進手術室,奇跡般地沒有殘疾地活了下來。但無法考證,他這一段輝煌「兵役史」的真偽。
不過,仰融身在海外,卻時時關注著祖國的變化,他與在北京和上海的朋友一直保持聯系,及時了解著國內發生的一切,也對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進行反思。
時過境遷。在「和諧中國」的大局之下,七年前在那場驚心動魄的「政商博弈」中,曾劍拔弩張、怒目而視的兩位當事者,如今各自作了退讓:曾經越洋起訴遼寧省政府和中國金融教育基金會的仰融,早已主動撤訴;2008年前後,有關方面也對仰融放話:「不影響你的買賣,想做點事情就做吧。」
有了這樣的環境,前度劉郎今又來。出走美國七年的仰融,最近再次回到國內媒體的視野,宣布了他一項龐大的重振汽車帝國的規劃:計劃在美國和國內投資數百億建立「正道」牌汽車帝國。按照他規劃的目標,其汽車帝國要進入全球汽車前三強。
「正道」二字源於唐代著名詩人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中的詩句,「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這是毛澤東在人民解放軍攻佔南京後所寫七律詩中所用的詩句。仰融對其「正道」品牌給出的解釋是:立足節能、環保,才是未來汽車產品的正道。
目前,仰融的團隊正與國內至少5家地方政府就項目引入、選址等問題進行洽談。據悉,已有兩個地方政府的官員赴美國與仰融深度接觸,遼寧也是選擇之一。
亦如當年構建華晨系,仰融此次出山氣魄驚人,霸氣依舊:「在中國,一期計劃投入400億~450億元,打造300萬台發動機和100萬輛整車基地。2012年首款車型上市。」6月23日,通過越洋電話,身在美國的仰融在接受內地媒體采訪時,豪情萬丈地透露了他的一攬子 「宏大」計劃。
對比國內幾個大汽車集團,仰融提出的計劃,其產能相當於5個一汽集團。加之其在美國的計劃,總體規模已進入全球前5名。
當前,中國政府正在實施汽車產業振興規劃,仰融的計劃與此不謀而合,也正當其時。
仰融的汽車項目,在美國就需要45億美元,在中國還額外需要400億~450億人民幣,總計超過100億美元。作為融資高手的仰融,利用美國政府的EB-5投資移民政策,要在美國建立投資移民中心,以每人最低投資約50萬美元可獲得美國綠卡的方式,在中、俄、韓等國吸引投資人。他的這一融資構想雖然遭到各方置疑,但只要能獲得美國的相關法律的許可,做起來並非海市蜃樓。
就全球汽車產業走勢而言,金融危機已經重創了美國的幾大汽車製造商,通用與克萊斯勒相繼申請破產保護,以豐田為代表的日本汽車製造商出現歷史性巨額虧損,歐洲各大汽車製造商也被迫縮減開支,艱難度日。這一切,給仰融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會。
美國兩大汽車集團的產能萎縮,為仰融提供了市場空間,也為其收羅人才提供了資源。在此情勢下,仰融逆勢而上,「抄底」全球汽車業,不能不說是一著妙棋。
而且,仰融打著環保的旗號,正中奧巴馬新能源政策的下懷。在美國,仰融計劃投資100億美元,達到300萬輛產能。據報道,該計劃目前已獲得美國政府批准,並無償得到3萬畝土地的使用權,以及多項稅收減免政策。
至於仰融的所謂「戴罪之身」,七年前,遼寧省檢察院以涉嫌經濟犯罪為名批捕仰融,按照內地法律,至今尚未超過法律追訴期限。不過,「相逢一笑泯恩仇」。平心而論,也許遼寧省政府當年就壓根兒沒有真的想把仰融抓進大牢。
不過,仰融要戴著「鐐銬」回內地創業,少不了面對法律層面的尷尬。最近,他與合夥人王曉麟的恩怨浮出水面,兩人分道揚鑣演繹出一場官司,也不免牽扯他的精力。但仰融對此坦然面對,所言依然是志在必得。
有分析人士指出:重出江湖的仰融如果能成功,那真是一個奇跡。他的成功,將給全球著名的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增加一個新的商業案例。
仰融簡介
畢業於西南財經大學,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
1992年10月9日,華晨汽車成為第一家中國國有企業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概念股,發行500萬股,IPO價格16美元,籌集資金8000萬美元,創造了中國國有企業海外融資第一例。他憑借資本運作,成功打造出一個以華晨汽車為主,包括至少4家紐約、香港、A股上市公司及大量非上市公司,資產一度達到300億元人民幣的「華晨系」。
2001年度,居《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三位。2002年5月,自稱受到「迫害」,出走美國,2002年10月,因涉嫌經濟犯罪被遼寧省檢察院批准逮捕。
他是第一個讓社會主義國家的股票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的人,也曾是300億企業資產的「主人」。他越洋起訴遼寧省政府和中國金融教育基金會資產侵權,成為新中國歷史上我國地方政府首次在國外被起訴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