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戰略合作夥伴是什麼意思
戰略合作夥伴(strategic partner),即是指能夠通過合資合作或其他方式,為了能夠給企業帶來資金資源、先進技術、管理經驗,提升企業技術進步的核心競爭力和拓展國內外市場的能力,推動企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的國內外先進企業之間的合作。
(1)集團間戰略合作內容擴展閱讀:
構建模式:
1、按合作的內涵分。
(1)政治內涵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這是以政治關系的合作為主,一般是政治體對政治體的戰略合作關系。如中美「建設性戰略夥伴關系」明確提出擺脫冷戰思維,堅持用戰略眼光和長遠眼光審視、處理兩國事務。
(2)經濟內涵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這是以經濟關系的合作為主.一般是經濟體對經濟體的戰略合作關系。如蘇寧電器與摩托羅拉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目標是共同為消費者提供零售體驗和獲取最大的經濟價值。
(3)綜合內涵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這是既有政治關系又有經濟關系的戰略合作,如我國與印度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除了在政治上進一步深化友好關系.應對日益復雜的國際形勢外,還在經濟貿易方面加強合作,尋求互利雙贏。
2、按合作的層面分。
(1)政府間簽署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這種合作主要涵蓋區域與區域的發展。如2007年12月,深圳市政府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正式宣布兩地建立戰略夥伴關系,共建世界級大都會。
其重點在於加強城市規劃、口岸及基礎設施、深港創新圈、金融貿易等領域的合作和銜接,並在此基礎上積極推動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區域合作。
(2)政府與企事業單位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這種合作主要涵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如2007年10月廣州市政府與中山大學簽訂市校戰略合作關系協議書.協議構建的戰略合作框架涵蓋了城市發展總體規劃、科學技術、醫療衛生、產業轉化等領域。
北京經濟開發區、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與「中軟國際」建立了電子政務戰略合作,共同實施數字化園區解決方案;遼寧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與「東軟」實施戰略合作,共同打造遼寧社會保險信息化建設工程。
(3)企事業與企事業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這種合作主要涉及合作方領域內資源的共享和優勢互補。如億陽信通與微軟(中國)有限公司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就是共享微軟的技術優勢和億陽信通在本土市場和本土客戶上的專長,為客戶特別是通信、交通和能源行業客戶帶來更多的價值。
❷ 請問企業之間合作方式有哪些種
企業合作是指不同的企業之間通過協議或其他聯合方式共同開發產品或市場,共享利益,以獲取整體優勢的經營活動。企業之間的合作方式有以下幾種:
企業合作網路是指企業和經濟組織間相互依賴的活動關系,企業間的互動是通過組織間的彼此協調來完成的。企業本身有其局限性,企業合作網路就是藉助網路獲得資源,克服自身局限性來實現經營目標。例如,生鮮行業中的農村合作社和生鮮企業之間的關系。
戰略聯盟是至少兩家企業為了完成某種戰略目的,通過契約和關系形成一種合作關系。戰略合作對象可能是企業實體或競爭對手。戰略合作是全面的,但是市場上的企業可能是就某一階段或某一特定目的。
供需鏈間的合作。供應鏈實質上是企業與其原料來源到產品終端所有的企業的關系網鏈。供應鏈上的上下有關聯的企業之間的合作,在長遠來看是有利的,但是利益分配是個值得考慮的問題。例如,生鮮企業與農戶之間合作的利益沖突,收購合同價格是雙方利益的博弈點。
業務外包。企業要確定自身的核心競爭優勢,並把企業內部的智能和資源集中在那些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活動上;然後將剩餘的其他企業活動外包給最好的專業公司。
虛擬企業或集團企業。兩者都是將資源進行整合,將核心競爭力強的不同企業進行連接起來,前者是組成開放式組織形式,後者是相對封閉的組織團體。
❸ 戰略合作的主要內容
1 如何深層次理解企業戰略管理
戰略------針對相對較長時間對全局的決策
戰略具有指導性、全局性、長遠性、競爭性、系統性、風險性的特點
2 管理者的心智模式研究
管理者的心智模式影響著決定公司業績的不同類型的戰略決策
思想――行動――習慣――性格――命運
3 競爭優勢與核心競爭力
競爭優勢是一系列要素或能力,它使得公司一直比對手業績要好
核心競爭力,是有價值的、稀缺的、無可替代的,且是難以模仿的
4 當前形勢下,如何進行戰略規劃
面對當今多變的經濟環境,利用多種分析工具,解決企業戰略規劃問題
5 現階段企業競爭戰略的選擇
借鑒中外企業成功與失敗戰略案例,明確戰略意義 ,選擇適應企業發展的戰略管理模式
6 怎樣謀劃企業的多元化戰略
❹ 哈電集團與湖南政府簽合作協議,具體的合作內容有哪些
哈電集團與湖南政府簽合作協議5月12日,哈爾濱電力集團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在長沙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風能股權重組、風能資源開發、先進設備製造業發展和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等方面開展一系列合作。
會上,許表示,湖南正著力打造“三個高地”,承擔“四個新”任務,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轉型升級,構建新的發展格局,推進高質量發展。哈電集團在風電設備製造方面有著堅實的技術基礎、強大的科研實力和豐富的人力資源。
新的發展機遇始於改革開放。集團先後引進、消化、吸收600兆瓦亞臨界、超臨界、超超臨界燃煤電廠;300兆瓦循環流化床鍋爐;700兆瓦水電;抽水蓄能;9FA重型燃氣輪機、聯合循環機組等國際前沿製造技術經歷了重大裝備升級改造,技術裝備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所要分享的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