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友好合作互助條約是何時簽訂的
華約軍事集團的建立
——蘇、波等八國簽訂《友好合作互助條約》美國和西歐成立北約軍事組織,特別是武裝聯邦德國之舉,遭到前蘇聯的強烈反對。1954年11月,前蘇聯照會美國和西歐國家政府,要求不要批准「巴黎協定」,指出這個協定違背了有關德國問題的國際協定。前蘇聯建議舉行全歐洲國家和美國參加的會議,討論歐洲的安全體系,但被拒絕。11月29日,前蘇聯、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民主德國在莫斯科召開「保障歐洲和平與安全會議」。八國宣布:如果「巴黎協定」獲得批准,八國將組織聯合武裝力量。
1955年5月5日,「巴黎協定」生效,聯邦德國正式加入北約。前蘇聯作出強烈反應,宣布廢除它與英國、法國簽訂的互助條約。5月11日,前蘇聯和東歐七國在波蘭首都華沙舉行會議,簽訂《友好合作互助條約》(又稱「華沙條約」)。條約規定:「如果在歐洲發生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對一個或幾個締約國的武裝進攻,每個締約國應個別地或通過同其他締約國簽訂的協議,以一切它認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裝部隊,立即對遭受這種進攻的某一國家或某幾個國家給予援助。」
華沙條約組織的總部設在莫斯科,最高機構是政治協商委員會,由各國黨的第一書記和政府首腦參加。以後又先後設立國防部長委員會、外交部長委員會,負責協調成員國的軍事行動和對外政策。聯合武裝部隊司令部是華沙條約組織的軍事指揮機構,由前蘇聯國防部第一副部長任司令,負責指揮聯合武裝部隊。
北約和華約的建立,使歐洲形成兩大對立的軍事集團,雙方長期對抗。
1989年東歐發生政治劇變,各國政權易手,紛紛要求前蘇聯撤走駐軍,收回對本國軍隊的指揮權。1991年2月,華沙條約政治協商會議決定,從4月1日起解散軍事機構。7月1日,政治協商會議宣告解散華沙條約組織。
而北約則利用時機向東擴張。1999年波蘭、捷克、匈牙利加入北約。
『貳』 新疆友好集團客服熱線
9009-0492-1602J1000
『叄』 請幫助尋找中國電信關於原聯通C網劃撥人員安排的公告原文
中國聯通有限公司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人力安排協議
本協議由以下各方於2008年7月27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北京市訂立:
(1)中國聯通有限公司,一家根據中國法律注冊成立的外商投資企業,其地址為中國北京東城區建國門內
大街18號恆基中心辦公樓一座12層(「賣方」)
(2)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一家根據中國法律注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其地址為中國北京西城區金融
大街31號(「買方」)
本協議中使用的詞語應按附件1定義和解釋。
鑒於
(1)於本協議簽訂之日,聯通集團是唯一持有原信息產業部頒發的在中國境內提供CDMA移動通信服務許可
的基礎電信運營商。聯通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即聯通新時空負責在全國范圍內建設CDMA網路。
(2)賣方是一家根據中國法律成立並存續的外商投資企業,中國聯通股份有限公司(「聯通紅籌公司」)
持有其100%的股權。根據聯通集團、聯通新時空以及聯通A股公司於2006年10月26日簽訂的聯通CDMA租賃
協議以及聯通A股公司和賣方於同日簽訂的聯通CDMA租賃協議之轉讓協議,賣方以從聯通新時空獨家租賃
CDMA網路容量的方式經營CDMA業務。
(3)買方為一家根據中國法律設立並存續的股份有限公司,其股票於香港、美國上市,電信集團持有其
70.89%的股份。
(4)為拓展移動業務領域,實現全業務經營,買方擬向賣方目標業務(定義見下文);為調整業務布局,集
中優勢資源發展GSM業務,賣方擬向買方轉讓目標業務(「業務交易」)。與本次業務交易同步,電信集團
擬收購聯通新時空擁有的全部資產,聯通新時空擬向電信集團出售其擁有的全部資產,同時電信集團擬
收購聯通集團擁有的部分CDMA資產,聯通集團擬向電信集團出售其擁有的部分CDMA資產 ( 「資產轉讓」
)。
(5)賣方、買方和聯通紅籌公司已於2008年6月2日就業務交易簽署了《關於轉讓CDMA業務的框架協議》(
「業務交易框架協議」),各方同意基於業務交易框架協議達成的共識,在該協議簽署後就業務交易事宜
訂立本協議。
有鑒於上,為業務交易之目的,各方通過友好協商,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達成如下協議(「本協議」)
:
1.合同制員工劃分的總體原則
1.1
各方同意,合同制員工劃分按照「總量控制、人隨事走、南北有別」的原則進行,以確保員工劃分工作
平穩、有序、有效進行和兩網正常運營。各方同意,合同制員工劃分工作總體上按照「先定辦法、後定
人員」的順序進行。
2.合同制員工劃分的范圍和總量
2.1各方同意,合同制員工的劃分范圍按下述原則確定:
(1)合同制員工劃分范圍為賣方截至2007年12月31日在崗的合同制員工。
(2)合同制員工劃分總量比例按2007年度聯通紅籌公司CDMA服務收入占聯通紅籌公司總服務收入的比例
29.3%確定;集團總部、各省分公司和聯通華盛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華盛公司」)員工劃分基數暫按賣
方提供的2007年12月31日集團總部、各省分公司和華盛公司合同制員工總數67245人確定。經測算,集團
總部、各省分公司和華盛公司合同制員工劃分總數暫按19703人確定。
各方應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對賣方截至2007年12月31日在崗的合同制員工數進行審核。賣方需提供合
同制員工數量的證明材料,如2007年社會保險繳納清單、勞動合同等供買方審核,最終劃分總數由雙方
根據審核結果確定。
3)聯通博路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博路公司」)和中國聯通(澳門)有限公司(「澳門公司」)的合同
制員工全部劃歸買方。
賣方其他境內下屬單位及合資公司、境外公司(具體包括聯通進出口有限公司、聯通興業科貿有限公司
、聯通新時訊通信有限公司、中訊郵電咨詢設計院、聯通時科(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四川通發電
信股份有限公司、聯通國際通信有限公司、中國聯通美國有限責任公司)的合同制員工劃分由各方另行
協商確定。
3.合同制員工劃分總量分解辦法及具體確定方式
3.1
各方同意,根據「自上而下」的辦法逐級分解下達合同制員工劃分總量,即:
(1)除華盛公司外,賣方集團總部的轉職員工數量為200人,北方省分公司(北京、天津、山東、河南、
河北、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西10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公司)合同制員工總量劃分比例按
照40%確定,南方省分公司(上海、浙江、江蘇、廣東、安徽、江西、四川、重慶、廣西、福建、湖北、
湖南、海南、貴州、雲南、陝西、青海、寧夏、甘肅、新疆20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公司)合同制員工
總量劃分比例暫按19.76%確定,如有變化按照雙方審核確定的劃轉人員總數最終核定。
華盛公司除集團總部員工50%留在賣方外,其餘員工全部劃歸買方。
(2)各省分公司按照本省的劃分比例確定省分公司本部、各地市、縣分公司合同制員工劃分比例及數量。
為保障各方業務正常運營,在雙方省公司協商一致的前提下,可調整省內地市、縣分公司的劃分比例。
(3)員工按所在崗位屬性分為專門從事C網工作的員工(「C網員工」)、專門從事G網工作的員工(「G網
員工」)和C/G共用員工。C網員工或G網員工是指2007年12月31日專職從事C網或G網營銷、客戶服務、網
絡規劃建設維護、業務平台規劃建設維護、IT支撐等業務和網路運營工作的在崗合同制員工;其他員工
為C/G共用員工。雙方同意,對C、G網員工的確定標準保持一致。
首先,各單位按照截至2007年12月31日在崗合同制員工的崗位屬性,確定專門從事C網或G網工作的合同
制員工的數量,再將所剩劃分人數,根據統一比例【統一比例=(本單位劃轉員工總數-C網員工數)/(
本單位員工總數-C網員工數-G網員工數)】確定各部門C/G共用員工的劃分人數,均衡部門內各專業崗位
的分布,確保覆蓋兩網正常運營所需的各個工作職責模塊。在總體劃轉人員中,管理層的劃轉人數原則
上根據各單位劃轉的統一比例確定。各省、地市分公司分管C網的領導班子成員原則上劃分至買方,其他
領導班子成員由雙方另行協商。集團總部員工的劃分在遵循總體劃分原則的基礎上,由雙方另行協商具
體方案。
對於截至2007年12月31日在崗但因退休、離職等客觀原因現已不在崗的C、G網員工,經雙方確認後,其
指標應攤入C/G共用人員中,不減少各單位劃轉人數。
在各部門劃轉人員總數不變的前提下,賣方應確保支撐兩網正常運營的主要崗位員工的配備。
3.2各方同意,合同制員工劃分的具體方法為:
(1)C網員工全部劃分至買方,G網員工全部留在賣方。如遇特殊情況,由雙方另行協商確定。
(2)對於C/G共用員工劃分,在滿足以上劃分原則前提下,由雙方根據部門員工結構、崗位分布、工作需
要等因素並結合員工個人意願協商確定,對於協商不能達成一致的,由雙方上級公司按照公平原則裁定
。
(3)員工個人意向的收集要在公開、公平、公正方式下以書面形式進行,徵求范圍為C/G共用員工,個人
意向的收集由賣方實施,賣方將收集到的所有信息和材料以書面形式提供給買方復核。
(4)對於2007年12月31日以後在賣方內部各單位間交流的合同制員工,在新單位參與劃分,原崗位屬性不
變。賣方各省審計分部員工在所在省分公司參與劃分。
(5)夫妻雙方同在賣方工作的員工原則上可劃轉一人,具體劃轉人選由買方視工作需要選擇。
(6)在員工劃分過程中,賣方需提供以下內容供買方審核確定:
(a)賣方員工劃分基數和劃分員工總數;
(b)賣方各部門、各專業崗位和各職級C/G共用員工的劃分基數和劃分人數;
(c)賣方專門從事C網工作和C/G共用員工全部名單;
(d)賣方分管C網領導班子成員名單;
(e)賣方夫妻雙方均在同一單位工作的員工名單;
(f)賣方轉職員工名單;
(g)其他按照本協議需要雙方確認的內容。
賣方在提供相關材料的同時,應提供相應形成以上材料的方法和證明材料供買方審核。
4.派遣制用工的使用
4.1
雙方同意,派遣制用工的使用由買方按照C網業務需要和賣方實際從事C網業務工作的派遣制用工情況與
賣方協商確定,並由買方通過與派遣單位簽訂新的派遣協議的方式派遣到買方,以保持業務運營平穩過
渡。
4.2
華盛公司、博路公司和澳門公司派遣制用工原則上全部由買方使用。
4.3
雙方同意,專門從事C網工作的派遣制用工、劃轉或轉租至買方的營業廳使用的派遣制用工由買方使用;
考慮到賣方的實際情況,劃轉或轉租至買方的縣以下營業廳的派遣制用工,原則上賣方可使用三分之一
,具體由雙方省公司協商確定。其他派遣制用工的使用,由雙方省公司協商確定。
5.
協調機制
5.1
各級單位協商解決合同制員工劃分和確定買方使用派遣制用工名單過程 中出現的爭議,無法達成一致
的,可提交上級單位協調解決。
5.2
各省分公司領導班子成員,由雙方集團總部按幹部管理許可權審核確認;其他劃轉的合同制員工名單和使
用的派遣制用工名單由雙方省分公司最終審核確認。
中國聯通XX分公司人員劃轉實施方案
為確保公司重組人員劃轉工作平穩、有序地開展,兩網業務正常運營,按照總部統一部署,根據《人員劃轉指導意見》、《人力安排協議》等相關精神,特製定中國聯通XX分公司人員劃轉實施方案。
一、總體原則
1、統一部署、分級執行
根據總部人員安排工作的整體部署,省分公司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進度安排,地市分公司嚴格執行。
2、省分統籌、省地聯動
在人員劃轉程中,以雙方省公司間溝通為主渠道,建立省、地聯動的溝通渠道和反應機制,主動與當地電信公司開展溝通協調工作。
3、周密計劃、分步實施
制定人員劃轉工作進度表,提前做好各項准備工作。積極與各級工會組織、當地勞動行政主管部門做好溝通解釋工作,確保各個環節嚴格按時間進度完成。
4、個人意願、組織決定
根據員工結構、崗位分布、工作需要等因素並結合員工個人意願,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組織決定最終劃轉人員。
二、總量分解
1、劃轉人員范圍:2007年12月31日在崗合同制員工,包括審計分部人員。2008年新調入聯通系統員工,不納入劃轉范圍。
2、劃轉人員比例:各單位整體劃轉人員比例為40%(其中:縣分公司劃轉人員比例為65%,計算出縣分公司劃轉人數後再確定市州分公司本部各部門人員劃轉比例)。
3、各單位根據本單位劃轉人員總量,確定各部門的具體劃轉人數,各單位具體劃轉人數詳見附表1;同時,應均衡各部門內各專業分布,在各部門劃轉人員總數不變的前提下,確保覆蓋兩網正常運營所需的各個職責模塊,以及主要崗位的員工配備。部分部門或專業人數較少導致按比例計算劃轉人數不足的,可與相近部門或專業合並計算劃轉人數。
4、在總體劃轉人員中,各職位層級的劃轉人數根據各單位的統一劃轉比例確定。
5、在總體劃轉人員中,管理人員的劃轉人數根據各單位統一劃轉比例確定。其中:省分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含CC分公司總經理)劃轉辦法由總部統一確定;各市州分公司領導班子成員的劃轉由省分公司與電信公司協商確定。
三、崗位屬性確定
1、崗位屬性定義
崗位屬性分為:專門從事C網工作(簡稱「C網」)、專門從事G網工作(簡稱「G網」)和G/C共用。
C網員工(或G網員工)是指專職(僅)從事C網(或G網)營銷、客戶服務、網路規劃建設維護、業務平台規劃建設維護、IT支撐、財務核算等工作的在崗合同制員工。
除C網員工和G網員工外,其他合同制員工均為G/C共用員工。
2、劃轉人員崗位屬性確定為2007年12月31日時點在崗的合同制員工崗位屬性。
3、2008年在公司內跨單位調動的合同制員工,在新單位參與劃轉,原崗位屬性不變。
四、具體辦法
1、C網員工及G網員工
C網員工全部直接劃轉,G網員工全部直接保留。如遇特殊情況(指C網員工不去電信、G網員工不留聯通)由省分公司與電信公司協商確定。
2、G/C共用員工
劃轉人數=本單位劃轉人員總數—直接劃轉的C網員工數
劃轉比例=(本單位劃轉人員總數—直接劃轉的C網員工數)/G/C共用員工總數
G/C共用員工的劃轉,採取「自下而上」的辦法。先以書面形式徵求G/C共用員工個人意願(詳見附表2),再根據員工結構、崗位分布、工作需要等因素並結合員工個人意願組織最終確定。
3、截止2007年12月31日在崗但因後期退休、離職等客觀原因現已不在崗的C網員工,其指標應攤入G/C共用員工中,保持各單位劃轉人員總數不變。
五、操作流程
1、各單位確定劃轉人員,以書面形式上報省分公司。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各市州分公司以書面方式徵求非管理序列G/C共用員工個人意願,在徵求個人意見後確定劃轉人員。
(2)各市州分公司以書面方式徵求管理序列(除市州分公司領導外)G/C共用員工個人意願,在徵求個人意見後確定劃轉人員。
將全部劃轉人員名單(包括直接劃轉的C網員工、劃轉的G/C共用員工)以書面形式上報省分公司。
(3)省分公司以書面方式徵求省分本部非管理序列G/C共用員工個人意願,在徵求個人意見後確定劃轉人員。
(4)省分公司以書面方式徵求省分本部G/C共用的中層管理人員、市州分公司領導個人意願,在徵求個人意見後確定劃轉人員。
(5)省分公司最終研究確定全省劃轉人員名單。
2、與電信公司共同確認劃轉人員
(1)由省、市州分公司向電信公司提供初步劃轉人員名單。
(2)雙方省、市州分公司就名單中存在異議部分進行協商,協商不成的,交由雙方上級分公司按照公平原則裁定。
(3)雙方初步確認的劃轉人員名單經省分公司職代會審議,名單中存在異議部分再次與電信公司進行協商。
(4)最終確認劃轉人員,並將雙方簽字確認的劃轉人員名單報總部及勞動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同時,將劃轉人員各項詳細信息提供給電信公司。
3、辦理劃轉人員相關手續
(1)各單位辦理與劃轉員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關系解除時間為10月1日)等有關手續。電信公司與劃轉員工簽訂勞動合同(起始時間為10月2日)。
(2)雙方配合開展人事檔案、工資關系轉移等工作。
(3)雙方配合開展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交接等工作。
六、時間安排
人員劃轉工作進度安排詳見附表3
七、其他事項
(1)夫妻雙方同在聯通工作的員工原則上劃轉一人。
(2)雙方公司在2008年9月30日前均不接收對方在7月25日後辭職的員工。
(3)本方案由省分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解釋。
『肆』 友好集團發展歷程。從建立集團一直到現在,有什麼大事件,什麼標志事件
新疆友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國百強商業企業集團之一,中國商業股份制企業經濟聯合會成員,是新疆第一家大型股份制商業零售企業,融商業、酒店餐飲、娛樂旅遊、電子商務、生物技術、城建熱力、房地產、汽車加油加氣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多元化、跨地區、跨行業的集團化股份公司;是新疆30戶重點扶持發展企業和30戶成長型企業集團之一。
新疆友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烏魯木齊友好商場,始建於1958年,屬老字型大小國有商業零售企業。1987年經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原址上改擴建,1989年投入營業;1993年以定向募集方式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由此轉為公眾上市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3.11億元。1998年實施資產戰略性重組,與烏魯木齊市天山百貨大樓強強聯合,組建了新疆友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集團公司總資產28.91億元,凈資產10.14億元。股本總額31149.14萬股,擁有友好商場、天山百貨大樓、友好大酒店、美美友好百貨分公司、獨山子金盛時尚百貨分公司、獨山子金盛時尚百貨分公司友好超市、友好宜和分公司,控股:友好利通物流有限公司、烏魯木齊萬嘉熱力有限公司、新疆友好集團庫爾勒天百商貿有限公司、新疆友好集團華駿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友好廣告有限責任公司、天升電子有限責任公司、上海申友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友好旅行社有限公司、新疆陽光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等。協議託管:天百名店,出資參股烏魯木齊市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中糧可口可樂飲料(新疆)公司、新疆城建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友好百盛商業發展有限公司、新疆匯友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主業經營面積19餘萬平方米,經營品種10萬余種,現有員工3084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29人,銷售人員1095人,綜合經濟實力評比連年名列新疆商業流通領域首位。
友好集團牢牢把握「做好做強主營業務,關聯產業協調發展」的戰略目標,貫徹「新文化、新時尚、新生活」的經營理念,著力打造「新百貨」形象,搶抓機遇謀發展。近年來經營規模和盈利水平都有了長足的發展,進一步鞏固了友好集團在新疆商業市場中的領跑地位。公司連續多次榮獲「全國百家最大規模最佳效益商店」、「全國百城萬店無假貨示範店」、「全國創建精神文明行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商業企業消費教育先進單位」、「全國誠信商廈、無假貨市場」、「全國內貿系統先進集體」等多項光榮稱號。2009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全國安康杯先進集體」、國家商務部「全國金鼎百貨店」、 自治區「重信用 守合同」企業等殊榮。作為烏魯木齊市的納稅大戶,從2000年至2006年友好集團連續六年榮獲烏魯木齊市「突出貢獻企業」、「功勛企業」、「模 范納稅企業」稱號。
面對機遇和挑戰,友好集團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和使命感進行「再次創業」,充分運用上市公司融資優勢,以百貨零售、超市連鎖服務業、旅遊業、房地產並舉,向有發展前途的社會公用事業、信息網路產業、高科技領域發展為主導思想,通過以託管、並購、控股、參股、聯合、資產置換等形式加大資本運作的力度和擴張的質量,力爭主業經營收入達到35億元,躋身全國商業集團五十強先列,為把烏魯木齊市建設成為國際商貿中心而努力奮斗。
『伍』 友好集團後市怎麼樣
兄弟啊,我也有600778友好集團,近段時間還是較低的9.67元買的。我估計要到12元左右的,目前繼續堅定持有!
『陸』 新疆友好集團是不是國企 國企和私企的具體劃分是什麼求正解!
屬於私企
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向社會提供商品或服務的 經濟組織。
首先他們本質不同吧,國企是屬公有制經濟的,而私營企業是屬於其他所有制經濟的
國企主要起主導作用,體現在控制力上。
1、控制國民經濟發展方向、控制經濟運行的總體態勢、控制重要稀缺資源的能力。
2、對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占支配地位
例如:中國已經加入世貿組織,外國企業陸續進入中國市場,國有經濟比重會減少,因此,我國要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從根本上來講必須增強國有企業的控制力和競爭力
私營企業的私營經濟
1、以僱傭勞動為基礎,生產資料歸個人私有
2、規模較大,有較先進的設備,勞動生產率較高
3、都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重要的非公有制經濟
4、生產經營的目的是獲取一定的利潤
5、在解決就業、增加收入、方便人民生活等方面有積極作用
當然在國企比私企佔比重大,即公有制經濟所佔比重超過非公有制經濟,當然不能排斥私企,因為私企對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要,增加就業渠道,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各種形式的非公有制經濟。
『柒』 新疆友好百盛商業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新疆友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出資980萬元,占注冊資本49%,北京百盛輕工發展有限公司出資1020萬元,占注冊資本51%;
法定代表人:李成
成立時間:2002-11-11
注冊資本:2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650000030002890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新疆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友好南路668號
『捌』 請問是友好集團後勤人員破壞別人的家庭當小三的,友好集團管嗎
友好集團是國企還是私企,單位最多也就是把他開除,扣一個作風問題的帽子。最好還是報警,警察會處理到讓你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