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三峽集團標志

三峽集團標志

發布時間:2021-05-24 03:37:51

Ⅰ 三峽 急!!

1.女士們,先生們:

長江三峽旅遊,可以從重慶順流而下,快鏡頭地觀賞三峽奇特風光,也可以從上海、南京或武漢逆流而上,慢節奏地飽覽長江沿途美景。然而,從長江三峽門戶宜昌出發,暢游神奇美麗的長江三峽,是長江三峽旅遊最佳起始點。

長江三峽東起湖北宜昌南津關,西至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由西陵峽、巫峽、瞿塘峽組成,全長193公里。它是長江風光的精華,神州山水中的瑰寶,古往今來,閃耀著迷人的光彩,無數中外遊客為之傾倒。朋友,讓我們開始神奇壯麗的三峽之旅吧。

2.各位旅客朋友們,你們好!我是007號導游XXX,現在我們所在的地方是中國第一大水利樞紐--三峽水利樞紐.三峽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三大峽谷的總稱,從自然上說三峽是美麗長江的標志性河段,從人文上說三峽是長江文明的華彩樂章。因為有了三峽,長江變得更加雄偉,風光變得格外秀麗。三峽因長江而存在,長江以三峽而驕傲.下面是自由活動時間,旅客朋友們可以隨意拍照留念,3個小時後在這里集合.

Ⅱ 三峽長什麼樣

長江三峽是指在重慶市至湖北省間的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市的奉節縣,東至湖北省的宜昌市,全長193千米。自西向東主要有三個大的峽谷地段: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峽因而得名。三峽兩岸高山對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最窄處不足百米。三峽是由於這一地區地殼不斷上升,長江水強烈下切而形成的。因此水力資源極為豐富。 自白帝城至黛溪稱瞿塘峽,巫山至巴東官渡口稱巫峽,秭歸的香溪至南津關稱西陵峽。兩岸山峰海拔1,000到1,500公尺,峭崖壁立,江面緊束,最窄處是長江三峽的入口夔門只有100公尺左右。水道曲折多險灘,舟行峽中,有「石出疑無路,雲升別有天」的境界。長江三峽,中國10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40佳旅遊景觀之首。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是長江上最為奇秀壯麗的山水畫廊,全長192公里,也就是常說的「大三峽」。除此之外還有大寧河的「小三峽」和馬渡河的「小小三峽」。這里兩岸高峰夾峙,港面狹窄曲折,港中灘礁棋布,水流洶涌湍急。「萬山磅礴水泱漭,山環水抱爭縈紆。時則岸山壁立如著斧,相間似欲兩相扶。時則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無。」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詩中,把峽區風光的雄奇秀逸,描繪得淋漓盡致。我國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經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時酈道元寫的,書中有一段關於三峽的生動敘述:「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cháng)!」。 三峽地跨兩省。兩岸崇山峻嶺,懸崖絕壁,風光奇絕,兩岸陡峭連綿的山峰,一般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右。江面最狹處有100米左右;隨著規模巨大的三峽工程的興建,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遊熱線。 三峽旅遊區優美景區眾多,其中最著名的豐都鬼城,忠縣石寶寨,雲陽張飛廟,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宏偉的三峽工程,大寧河小三峽等。 游三峽有三條路線可選:1、從重慶順江而下快節奏地觀賞三峽的奇特風光;2、從上海、南京、武漢逆流而上游覽長江沿途美景;3、從三峽的東口宜昌出發飽覽神奇美麗的長江三峽風光。長江三峽,無限風光。瞿塘峽的雄偉,巫峽的秀麗,西陵峽的險峻,還有三段峽谷中的大寧河、香溪、神農溪的神奇與古樸,使這馳名世界的山水畫廊氣象萬千——這里的群峰,重岩疊嶂,峭壁對峙,煙籠霧鎖;這里的江水,洶涌奔騰,驚濤拍岸,百折不回;這里的奇石,嶙峋崢嶸,千姿百態,似人若物;這里的溶洞,奇形怪狀,空曠深邃,神秘莫測……三峽的一山 一水,一景一物,無不如詩如畫,並伴隨著許多美麗的神話和動人的傳說,令人心馳神往。 長江三峽,地靈人傑。這里是中國古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耀著奇光異彩;這里,孕育了中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和千古名女王昭君;青山碧水,曾留下李白、白居易、劉禹錫、范成大、歐陽修、蘇軾、陸游等詩聖文豪的足跡,留下了許多千古傳頌的詩章;大峽深谷,曾是三國古戰場,是無數英雄豪傑馳騁用武之地;這里還有許多著名的名勝古跡,白帝城、黃陵廟、南津關……它們同這里的山水風光交相輝映,名揚四海。 三峽是渝鄂兩省市人民生活的地方,主要居住著漢族和土家族,他們都有許多獨特的風俗和習慣。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的龍舟賽,是楚鄉人民為表達對屈原的崇敬而舉行的一種祭祀活動。巴東的背婁世界、土家人的獨特婚俗、還有那被稱為魚類之冠神態威武的國寶---中華鱘。 1982年,三峽以其舉世聞名的秀麗風光和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2005年10月23日,中國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發布。 評選出的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分別是:雅魯藏布大峽谷、金沙江虎跳峽、長江三峽、怒江大峽谷、瀾滄江梅里大峽谷、太魯閣大峽谷、黃河晉陝大峽谷、大渡河金口大峽谷、太行山大峽谷、天山庫車大峽谷。 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 1、瞿塘峽: 西起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巫山縣的大溪鎮,全長8公里,景色最為雄偉險峻。主要景點有奉節古城,八陣圖,魚復塔,古棧道,風箱峽,粉壁牆,孟良梯,犀牛望月。 在長江三峽中,雖然它最短,卻最為雄偉險峻。 2、巫峽: 西起重慶市巫山縣城東面的大寧河口,東迄湖北省巴東縣官渡口,綿延四十公里余,包括金藍銀甲峽和鐵棺峽,峽谷特別幽深曲折,是長江橫切巫山主脈背斜而形成的。 它又名大峽,以幽深秀麗著稱。整個峽區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峭壁屏列,綿延不斷,是三峽中最可觀的一段。巫峽峽長谷深,奇峰嵯峨連綿,煙雲氤氳繚繞,景色清幽之極,宛如一條迂迴曲折的美不勝收的畫廊,充滿詩情書意。 3、西陵峽: 西起香溪口,東至南津關,歷史上以其航道曲折、怪石林立、灘多水急、行舟驚險而聞名。 建國後,經過對川江航道的多年治理和葛洲壩水利工程建成後,水勢已趨於平緩,然綺麗景觀如舊。 【工程概況】 三峽工程全稱為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整個工程包括一座混凝重力式大壩,泄水閘,一座堤後式水電站,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閘和一架升船機。三峽工程建築由大壩、水電站廠房和通航建築物三大部分組成。大壩壩頂總長3035米,壩高185米,水電站左岸設14台,右岸12台,共表機26台,前排容量為70萬千瓦的小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1820萬千瓦時,年發電量847億千瓦時。通航建築物位於左岸,永久通航建築物為雙線五包連續級船閘及早線一級垂直升船機。 三峽工程分三期,總工期17年。一期5年(1992一1997年),主要工程除准備工程外,主要進行一期圍堰填築,導流明渠開挖。修築混凝土縱向圍堰,以及修建左岸臨時船閘(120米高),並開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閘、升爬機及左岸部分石壩段的施工。二期工程6年(1998-2003年),工程主要任務是修築二期圍堰,左岸大壩的電站設施建設及機組安裝,同時繼續進行並完成永久特級船閘,升船機的施工。三期工程6年(2003一2009年),本期進行的右岸大壩和電站的施工,並繼續完成全部機組安裝。屆時,三峽水庫將是一座長遠600公里,最寬處達2000米,面積達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靜的峽谷型水庫。 【三峽電站】 三峽工程右岸電站20號機組日前正式投產,安裝施工單位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將其移交三峽電廠運行管理,這是三峽電站正式投產的第20台巨型機組。至此,三峽電站總裝機容量達到1410萬千瓦,水電裝機規模躍居世界第一。20號機組也是三峽右岸電站第6台投產發電的70萬千瓦機組。此前,三峽電站已投產巨型機組19台,其中左岸14台,加上三峽電源電站已投產的裝機容量為5萬千瓦的小機組2台,三峽工程已投產裝機容量達到1410萬千瓦,高於巴西伊泰普電站126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三峽工程共計劃安裝32台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這是當今世界最大規模的水電機組。截至2007年12月20日,三峽電站已累計發電突破2060億千瓦時。 【建造費用】 長江三峽工程計劃修建時間為17年。李永安說,按照1993年5月的價格水平,三峽工程的靜態投資需要900.9億元;考慮17年的建設期中物價上漲、貸款利息等各種因素,預計工程動態投資需要2039億元。從目前工程資金使用的狀況來看,到工程最終完工時,動態投資只需要1800億元就可完成,工程總造價可比原來預計少花約200億元。之所以少花這么多資金,主要得益於近年國家的宏觀調控。以價差為例,當初進行動態投資測算時,預測物價漲幅比較高。而近年來由於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作用,物價實際漲幅比預測漲幅相對要低,僅這一塊就使三峽工程投資少用了140億元。在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下,銀行的貸款利率也比當初測算時下調很多,這一項也省下了60億元左右。 1800億元是否僅指三峽工程建設本身?包括哪些項目?李永安說,1800億元是指用於三峽建設所需的各項費用,包括修建公路。搬遷移民、環境治理等等。換句話說,三峽總造價包括用於移民及環境治理的費用在內,僅相當於18架太空梭。 【 重要時間 】 1992年4月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以67%的贊成票通過了《關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標志著建設三峽工程已獲得法律上的許可。 1993年1月3日,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成立,它是三峽工程的最高決策機構。 1993年8月19日,國務院頒布《長江三峽工程建設移民條例》 1993年9月27日,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成立,它是三峽工程的業主單位。 1994年3月18日,葛洲壩水電站劃歸三峽總公司,其利潤成為三峽建設資金。 1994年12月14日,三峽工程正式開工。 1996年8月10日,西陵長江公路大橋建成通車,該橋位於三峽大壩下游4.5千米處。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設立重慶直轄市的議案,該市承擔了整個三峽工程85%的移民人數。 1997年6月24日,左岸電廠14台機組開標。 1997年10月6日,導流明渠正式通航,大江截流前的工程准備已完成。 1997年11月8日,大江截流,標志著一期工程完成,二期工程開始。 1998年5月1日,三峽臨時船閘開始通航。 2000年7月17日,重慶雲陽縣150戶居民集體搬遷至上海崇明縣,這是三峽庫區首批外遷的移民。 2001年1月15日,國務院頒布了修訂後的《長江三峽工程建設移民條例》。 2002年5月1日,左岸上游圍堰被打破,三峽大壩開始正式擋水。 2002年10月21日,泄洪壩段全線澆築至185米高程,宣告建成。 2002年10月26日,左岸大壩全線澆築至185米高程。 2002年11月4日,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2年11月6日,導流明渠截流,至此三峽工程全線截流。 2003年5月5日,三峽至華東電網的輸電線路開始運行,起訖點從湖北宜昌至江蘇常州。 2003年6月1日,三峽水電站開始下閘蓄水。 2003年6月10日,水庫蓄水至135米,具備發電條件。 2003年6月16日,永久船閘開始通航。 2003年7月10日,左岸2號機組投產發電,是三峽水電站第一台發電的機組,同時是三峽水電站左岸電廠第一台發電的機組。 2003年10月15日,右岸電廠12台機組開標。 2003年11月18日,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其募集資金用於收購三峽機組。 2003年11月22日,左岸1號機組投產發電,至此首批機組全部投產,標志著三峽水電站二期工程的目標全部實現。 2003年12月2日,三峽至南方電網的輸電線路開始運行,起訖點從湖北宜昌至廣東惠州。 2003年12月29日,三峽電源電站開工。 2005年1月18日,三峽地下電站和電源電站被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勒令停工,在補辦完各項環保手續後,於三個月後復工。 2006年5月20日,三峽大壩主體工程全面竣工。 2006年6月6日,三峽大壩右岸上游圍堰爆破工程在下午引爆,其爆破規模被稱為「天下第一爆」。 2006年9月20日,三峽工程開始156米水位蓄水。 2006年10月27日,三峽水庫壩上水位達到156米高程。 2007年6月11日,右岸22號機組投產發電,是三峽水電站右岸電廠第一台發電的機組。標志著三峽水電站三期工程開始發揮效益。 2008年10月29日,右岸15號機組投產發電,是三峽水電站右岸電廠最後一台發電的機組。至此,三峽水電站26台機組全部投產發電。 【山水畫廊】 長江三峽由瞿塘峽,巫峽秀,西陵峽完美的組合而成,共同構造了一幅壯觀瑰麗的畫卷。 瞿塘峽山勢雄峻,上懸下陡,如斧削而成,其中夔門山勢尤為雄奇,堪稱天下雄關,因而有「夔門天下雄」之稱。有詩稱之「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江水至此,水急濤吼,蔚為大觀。清代詩人何明禮有一首詩寫得至為貼切:「夔門通一線,怪石插流橫。峰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 巫峽幽深奇秀,兩岸峰巒挺秀,山色如黛;古樹青藤,繁生於岩間;飛瀑泫泉,懸瀉於峭壁。峽中九曲回腸,船行其間,頗有「曲水通幽」之感。巫峽最享盛名的是巫山十二峰,其中,又以神女峰最富魅力,她聳立江邊,宛若一幅濃淡相宜的山水國畫。有唐代詩人元稹之詩為證:「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西陵峽灘多水急,其中的泄灘、青灘、崆嶺灘,為著名的三大險灘。 【沿江古文化 】 考古發掘表明,長江三峽巫山地區文化積淀相當豐厚,有史可考的文化遺址遍布長江和大寧河兩岸,多達一百七十餘處。這些文物遺址中,最具特色的是距今四五千年前的大溪文化遺址、魏家梁子遺址和大寧河岸雙堰塘遺址商周遺址。其中,雙堰塘遺址面積近十萬平方米,曾出土過三羊獸形銅尊、編鍾石磬和石范。專家分析這一帶, 可能是古代巴人活動的中心地域之一,還可能是「巴墟」的所在地。 巫山文化遺址中,最令人震驚的是在長江南岸巫山縣廟宇鎮龍骨坡發現二百萬年前人類化石,此外,新石器時代晚期魏家梁子文化的發現,又使巫山成為研究三峽歷史的重點地區。在長江與大寧河兩岸的巫山境內,還發現的幾處大型古代城址,為研究古代三峽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進步提供了難得的證據。有「袖珍古城」之稱的大昌古鎮,小巧玲瓏,民居保存良好。 秭歸是楚文化發源地之一,位於秭歸的屈原紀念館內珍藏有新石器時代至清代的歷史文物六百餘件,是研究楚文化的重要依據;位於涪陵縣的小田溪戰國土坑墓葬群,出土了眾多文物,其中銅器最為精美。 【懸棺和棧道】 在瞿塘峽北岸一處黃褐色懸崖上,有幾個豎立的洞穴,約寬半公尺,從前裡面置有長方形的東西,從遠處看去,形狀象風箱,所以被稱為風箱峽。那些風箱是戰國時代遺留的懸棺,共發現九副,棺中有青銅劍和人骨,現在懸棺已墜毀,洞穴仍存。南岸粉壁崖上多古人題詠石刻,篆隸楷行,造詣各殊,刻藝精湛。 古棧道遺跡是岩壁上依次排列的無數石孔,石孔一般距水面30米左右,深約一尺,孔距在四至六尺之間,多數地段為上下兩排。古時,在石孔上插入根六寸木棍,然後在木棍之間鋪上木板,這就是大寧河的棧道。人們就在木板上行走並運送物資。對遊人來說,懸棺和棧道都是帶有神奇色彩,遊人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對「棧道之迷」作出解釋。 沿江文化 編輯本段 考古發掘表明,長江三峽巫山地區文化積淀相當豐厚,有史可考的文化遺址遍布長江和大寧河兩岸,多達一百七十餘處。這些文物遺址中,最具特色的是距今四五千年前的大溪文化遺址、魏家梁子遺址和大寧河岸雙堰塘遺址商周遺址。其中,雙堰塘遺址面積近十萬平方米,曾出土過三羊獸形銅尊、編鍾石磬和石范。專家分析這一帶, 可能是古代巴人活動的中心地域之一,還可能是「巴墟」的所在地。 巫山文化遺址中,最令人震驚的是在長江南岸巫山縣廟宇鎮龍骨坡發現二百萬年前人類化石,此外,新石器時代晚期魏家梁子文化的發現,又使巫山成為研究三峽歷史的重點地區。在長江與大寧河兩岸的巫山境內,還發現的幾處大型古代城址,為研究古代三峽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進步提供了難得的證據。有「袖珍古城」之稱的大昌古鎮,小巧玲瓏,民居保存良好。 秭歸是楚文化發源地之一,位於秭歸的屈原紀念館內珍藏有新石器時代至清代的歷史文物六百餘件,是研究楚文化的重要依據;位於涪陵縣的小田溪戰國土坑墓葬群,出土了眾多文物,其中銅器最為精美。 尋找三峽最美的地方 ——大峽谷是三峽最本質的美 三峽之游,首先是一場對自然生態的游歷。三峽之美,最直觀地表現在山水的起承轉合之間。每個人都會問,三峽最美的地方在哪裡?經過河湖之變,三峽的美,在大峽谷得到穩妥的保全。現在,我們去三峽,看高峽出平湖,被峽谷盪氣回腸的美感擊中,於是,我們還原了三峽游的本義。 大峽谷,集中了自然之美的所有形態 三峽最本質的之美,不在長江之洶涌,不在平湖之柔媚,不在叢林之幽寂,不在深山之詭異,而在峽谷。自然生態的所有美的形態和質感,都在大峽谷得到完美的呈現。 關於三峽最美的地方,有人說是水的奔騰,長江三峽段的白浪滔天、劍氣如虹,讓世人知道一向被視為柔弱的水也能如此咆哮磅礴;有人說是「高峽出平湖」,這是毛澤東都預想過的壯麗畫卷,眾多新湖泊的出現讓驚險壯闊的大江涌流點綴上柔美的元素;有人說是漫山遍野的叢林,兩岸高山上紅一片綠一片的植物,掩飾了岩石的突兀,也讓遊客四季能看到不一樣的生機…… 沒錯,這些都是遊人懷著三峽情結前往「體驗三峽」的動力。但是,如果把這些景觀移到任何一個地方,它們還能像現在這樣引人嗎?其實,三峽作為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其本質就是峽谷。三峽景點的獨特之處也正在於峽谷,至於水的奔騰、河湖之變、高山上的叢林甚至深山裡的村落等等,都是基於峽谷之上出現的,都是峽谷之美的輔助元素。 羅斯福曾說,每個美國人都一定要去看看科羅拉多大峽谷,因為峽谷是用時間緩慢雕刻出的驚心動魄。和科羅拉多大峽谷純粹沙石溝壑的粗獷相比,三峽更完美地將水、叢林、文化景觀結合到了一起,而且三峽是全球排名前六位的大峽谷中唯一可以遊船穿行的大峽谷。 在我們發出「久違了,三峽」「三峽太美了」這種感嘆之後,就會發現承擔這種贊美的其實就是三峽最原始的本義——大峽谷,而三峽最美的地方當然也就在這里。 瞿塘峽:雄奇之美 夾江的峭壁呼嘯而來 從重慶出發,長江三峽段首先迎接世人的是文化意味濃重的豐都鬼城和白帝城。清晨的豐都是一片靜謐寧和,小城裡巨大的碑坊和五顏六色的畫棟樓房,也顯出一種詭異的色彩。鬼城裡的奈何橋,傳說惡人會落橋跌入惡鬼出沒的水中,所有的遊人都幾乎一副誠惶誠恐的模樣。 而早上白帝城朝霞滿天的時候,默念李白的「朝辭白帝彩雲間」,當年詩人輕盈與瀟灑的情懷也許能輕易體會到吧。 真正的峽谷之美,在白帝城之後就悄然來臨。江面越來越狹窄,首當其沖的是瞿塘峽,山勢雄峻,兩岸的山就像大斧切成的一樣,夾江的峭壁逼人而來,似乎人需要屏住呼吸控制身體的些微起伏才能通過。而似乎要沖上雲霄的峭壁夔門,在輪船從「夔門天下雄」五個大字下側身而過的時候,整座峭壁似乎就筆直地向人壓過來。這時候的江面,最寬的地方大概100米,最窄的地方只有幾十米而已。江水似乎想要把峽谷沖開,卻又總是徒勞地奔流出來,在湧出夔門之後,還遺憾地悶聲嗚咽。 巫峽:幽深之美 巫山神女留下環佩鳴響 雲霞縹緲的巫山縣城就靜靜地卧在巫山前和大寧河口岸上,包含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的小三峽就在雲霞飄渺里。和灕江的精緻不同,小三峽雄奇之中又帶著秀美。龍門峽峭壁高聳入雲、峰峰相對,巴霧峽江水一會湍急似箭、一會又平緩如鏡,而滴翠峽峽谷中遍布的鍾乳石、水嫩的蒼翠景色,絕不辜負「滴翠峽」這個詩意的名字。 出了小三峽,便可「放舟下巫峽,心在十二峰」了。兩岸是連綿的青山,群峰真像屏障一樣,江流曲折平緩,實在難以相信剛才還是那樣的峭壁激流。午後的陽光迷漫在峽谷中,幽靜而空濛。如果此時來一場陣雨,似乎就能讓人像神女那樣雲作衫、雨作裙般的輕紗飄忽了,巫山雲雨的幻影在那一剎那也能成為真實吧。 巫山十二峰就像一串翠綠的寶石鑲嵌在江畔。最美的神女峰曾經讓多少人不滿足於遠遠望一眼,而歷盡艱苦爬到身前。同樣美麗的還有發生在「神女」身上的傳說,至今似乎還能讓人聞到她渾身的異香,和她走過時留下的環佩鳴響。 西陵峽:險峻之美 峽谷的陡峭助長了水的雄渾 巫峽和西陵峽的交界,是莽莽青山之中的神農溪。這是一條從神農架南坡流出的小河,溪水兩岸山崖峻峭,峽谷幽深。在這片廣袤的原始森林中,巴人後裔土家人的「豌豆舟」就在清如碧玉的神農溪上穿梭著。不管水流是急是緩,土家人的拉纖場景凝成一幅畫。 長江沖出瞿塘峽,在巫峽美麗地舒展了腰身,到了西陵峽又恢復了激情的性格。西陵峽的險峻和瞿塘峽的雄奇像是同胞兄弟,相似又有不同。西陵峽的奇石嶙峋、古木森然,讓遊船一路經過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崆嶺峽等峽谷之後,盪氣回腸的氣勢仍然讓人屏息仰止。 而三峽旅遊的終點三峽大壩,也給這趟三峽之旅畫上了一個充分顯示人為力量的句號。 從空中俯視三峽,萬峰峭拔,一水穿騰,曲折綿延。地殼的沖撞,使他們永遠保持著向上的動勢。四百里狹窄湍激的江流,沖擊著陡崖峭壁,石灰岩的「骨胳」被江流雕塑成崚磳詭異,氣象萬千的傑作。 壯偉的長江哺育了三峽文化。三峽文化是巴楚民主傳統藝術的精華,強悍的巴民族和智慧的楚民族在這里交融、繁衍、發展。博大與神秘結緣,輝煌與厚重聯姻。這種具有雜交優勢的三峽文化,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放射著絢麗多彩的光華。 長江游輪 說到游輪呀,大多數人會立刻聯想到那精緻的艙房、奢華的舞會、迎風破浪的雄姿。乘坐豪華游輪是最奢侈、最享受的旅行方式之一,遊客在船上可以盡情吃喝玩樂,或享受水天一色簇擁的悠閑時光,船上還會舉辦花樣百出的各種活動,讓旅途再也不是枯燥無聊。游輪停靠的地點也都是風景名勝,安排遊客上岸游覽,遊客既不需帶著行李一路奔波,也不用為三天兩頭換旅館而困擾。 在長江上同樣有著「長江1號」,「長江天使」,「藍鯨」,「維多利亞」"世紀之星""長江探索"等著名的豪華游輪,它們就像是航行在江上的五星級度假飯店,包括餐廳、咖啡廳、酒吧、迪斯科、夜總會、影院、圖書館、游泳池、三溫暖、購物商店、健身房等設施一應俱全。只要你願意,每分每秒都過得多姿多彩! 最重要的是,乘坐游輪,千萬不要一直縮在房間里,那樣你可會錯過游輪旅行最具特色的部分。長江游輪大多在重慶和宜昌之間航行,上水宜昌開航,是4晚後抵達重慶;下水是重慶開航,是3晚後抵達宜昌。來回正好一個星期。一般三月份開始全年的航次,一直到11月結束。4,5,9,10為旺季,其他月份是淡季。冬季航次比較少,價格最低。
記得採納啊

Ⅲ 幫忙介紹一下三峽!

長江流經四川盆地東緣時沖開崇山峻嶺,奪路奔流形成了壯麗雄奇、舉世無雙的風景旅遊大峽谷——長江三峽風景區。

長江三峽風景區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它西起奉節的白帝城,東到宜昌市南津關,全長192公里,也就是常說的「大三峽」。

長江三峽,各具特色,各顯奇妙:瞿塘峽雄,巫峽秀,西陵險,共同構成了一幅壯觀瑰麗的畫卷。

瞿塘峽山勢雄峻,兩岸之山,上懸下陡,如斧削而成,有的峰高1500公尺。夾江峭壁,甚為逼仄,致使江寬不過百米,最窄處僅幾十米。其中夔門山勢尤為雄奇,堪稱天下雄關,因而有「夔門天下雄」五字鐫於崖壁。山勢之外,瞿塘水勢亦「雄」,它「鎖全川之水,扼巴蜀咽喉」,有詩稱之「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江水至此,水急濤吼,蔚為大觀。對瞿塘峽的山水之「雄」,清代詩人何明禮有一首詩寫得至為貼切:「夔門通一線,怪石插流橫。峰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

夔門,又名瞿塘關。兩岸高山凌江夾峙,是長江從四川盆地進入三峽的大門。夔門兩側的高山,南名「白鹽山」,北曰「赤甲山」,拔地而起,高聳入雲。近江兩岸則壁立如削,恰似天造地設的大門。白鹽山系因粘附在岩石上的水溶液,主要含鈣質,色似白鹽而得名;赤甲山因含有氧化鐵的水溶液粘附在風化的岩層表面,此山土石呈紅色,如人袒背,故名赤甲山。隔江相望,一個紅裝,一個素裹,可謂奇景。兩座山都是石灰岩,長期的風剝雨蝕,使兩岸岩壁好似刀削斧砍一般,形成十分秀麗的片段景觀。面江迎風之絕壁陡岩,雖然寸草難生,而各現異彩,這些色調和晨曦、晚霞、明月交相輝映,形成了「赤甲晴暉」、「白鹽曙色」和「夔門秋月」等勝景。杜甫有詩詠那赤白兩山:赤甲白鹽俱刺天,閭閻繚繞接山巔。楓林桔樹丹青見,復道重樓錦銹懸。這里河寬只有百餘米,把滔滔大江緊束得象一條溝壑,而通過的流量往往多達每秒五、六萬立方米。「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杜甫用一「爭」字,活畫出夔門的赫赫水勢。當輪船駛出瞿塘峽西口後,您走到船尾,抬眼望去,全景式的夔門雄姿便展現在您的面前。這時是攝影留念的最佳角度。現在,臨江的石壁上,還刻有孫元良的「夔門天下雄,艦機輕輕過。」十個行書大字,李端浩的篆刻「巍哉夔門」和行書「夔門·瞿塘」均歷歷在目。

巫峽幽深奇秀,兩岸峰巒挺秀,山色如黛;古樹青藤,繁生於岩間;飛瀑泫泉,懸瀉於峭壁。峽中江迴路轉,九曲回腸,船行其間,頗有「曲水通幽」之感。巫峽之中最享盛名者, 要算巫山十二峰了。其中,又以神女峰最富魅力。她聳立江邊,峰頂一見雲霧繚繞,細雨蒙蒙,沾衣欲濕,拂而覺爽。雲雨中的青峰絕壁,宛若一幅濃淡相宜的山水國畫。巫山雲雨之妙,有唐代詩人元稹之詩為證:「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巫峽內著名的有三台八景十二峰以及孔明碑等景點:三台為楚陽台、授書台、斬龍台;八景為南陵春曉、夕陽返照、寧河晚渡、青溪漁釣、澄潭秋月、秀峰禪剎、女觀貞石、朝雲暮雨;十二峰為聖泉峰、登龍峰、朝雲峰、神女峰、松巒峰、飛鳳峰、翠屏峰、聚鶴峰、凈雲峰、起雲峰、上升峰、聚仙峰。

神女峰又叫望霞峰,位於巫山縣城東約15公里處的大江北岸。一根巨石突兀於青峰雲霞之中,宛若一個亭亭玉立、美麗動人的少女,故名神女峰。古人有「峰巒上主雲霄,山腳直插江中,議者謂泰、華、衡、廬皆無此奇」之說。每當雲煙繚繞峰頂,那人形石柱,像披上薄紗似的,更顯脈脈含情,嫵媚動人。每天第一個迎來燦爛的朝霞,又最後一個送走絢麗的晚霞,故名「望霞峰」。

西陵峽灘多水急。其中的泄灘、青灘、崆嶺灘,為三峽著名的三大險灘。過去船行其間,險象環生,舟毀人亡,時有所聞。建國後,航道經多年整治,大為改善;加之葛洲壩工程蓄水之後,回水百里,水位上升,險灘礁石沉入江底,不復為害。

崆嶺灘在崆嶺峽中,兩岸懸崖壁立,湍流迅急,挽舟甚難,「務空其嶺,然後得過」,故亦稱「空聆」。以往這里灘險流急,礁石密布,著名者即有「二十四珠」,其中「大珠」石樑,長約220米,寬40餘米,高約15米,突露水面,如猛虎卧伏江心,與鄰近之「二珠」、「三珠」,號稱三石聯珠。其下亂石暗礁,犬牙交錯,鋒利如劍,致使航道彎曲狹窄,惡浪洶涌,行船稍一不慎,就會觸礁沉沒。民諺雲:「青灘、泄灘不算灘,崆嶺才是鬼門關。」因而人們稱此為長江三峽險灘之冠。兩岸峰巒疊秀,環雲藹翠,飛瀑流泉,揚雪濺珠,滿山柑橘成林,綠葉金果,彩色繽紛,景色佳麗,風光無限。

長江三峽風景區,是集游覽觀光、科考懷古、藝術鑒賞、文化研究、民俗采風、建築考察等為一體的國家級旅遊風景名勝區,散落其間的涪陵周易園、白鶴梁水下石銘、豐都名山、「江上明珠」石寶寨、「文藻勝地」張飛廟、「三國遺跡」白帝城、八陣圖、屈原祠、古黃陵廟、三游洞、南津關等等的景點更是多不勝數。長江三峽不僅有已經建成的葛洲壩,還有正在興建的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工程——三峽工程。這兩項新興的人文景觀和原有的自然景觀交相輝映,構成了長江三峽蔚為壯觀的新景觀。

Ⅳ 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是萬里長江一段山水壯麗的大峽谷,其間有兩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三峽大壩和三峽人家風景區,是中國十大名勝古跡之一,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它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的南津關,全長193千米。長江三峽在湖北宜昌境內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其中瞿塘峽位於重慶奉節境內,巫峽位於重慶巫山和湖北恩施州的巴東兩縣境內,西陵峽在湖北宜昌市秭歸縣境內。人民幣十元紙幣背面的三峽夔門景觀更彰顯了長江三峽在中國悠久歷史文化中重要的標志地位。

Ⅳ 中國的長江三峽是哪三峽

長江三峽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長江三峽是這三段峽谷的總稱。

1、瞿塘峽,位於重慶奉節縣境內,長8公里,是三峽中最短的一個峽。它是雄偉險峻的一個峽。古人形容瞿塘峽說,「案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

2、巫峽,位於重慶巫山縣和湖北巴東縣兩縣境內,西起巫山縣城東面的大寧河口,東至巴東縣官渡口,綿延四十五公里,包括金藍銀甲峽和鐵棺峽,峽谷特別幽深曲折,是長江橫切巫山主脈背斜而形成的。

3、西陵峽在湖北宜昌市秭歸縣境內,西起香溪口,東至南津關,約長66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以灘多水急聞名的山峽。

(5)三峽集團標志擴展閱讀

長江三峽位於中國的腹地,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迄湖北宜昌市的南津關,跨重慶奉節縣、重慶巫山縣、湖北巴東縣、湖北秭歸縣、湖北宜昌市,長193公里。也就是常說的「大三峽」。

自西向東主要有三個大的峽谷地段:重慶瞿塘峽、重慶巫峽和湖北西陵峽,三峽因而得名。三峽兩岸高山對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最窄處不足百米。三峽是由於這一地區地殼不斷上升,長江水強烈下切而形成的。

重慶景區:

1、涪陵白鶴梁

白鶴梁古稱巴子梁,又因白鶴群集樑上而稱白鶴梁,是涪陵城區長江之中的天然石樑,長1600米、平均寬度為15米。自唐代廣德元年(公元763年)以來,這道江中天然石樑上,題刻有眾多詩文圖案和長江枯水水位,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被譽稱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水下碑林」。

2、豐都鬼城

豐都縣是神曲之鄉,道教72洞天福地之一,一座融合了巴渝文化和鬼文化的古城。豐都鬼城以「鬼國京都」、「陰曹地府」聞名於世,傳說中人類亡靈的歸宿之地,集儒、佛、道民間文化於一體的民俗文化藝術寶庫,是重慶長江三峽國際黃金旅遊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Ⅵ logo設計的案例一覽


中國航天、中國電信、國家體育場鳥巢、中國網路電視台、中國移動、北京銀行、光大銀行、齊魯證券、中國免稅、華為、南方航空、南方電網、中國北車、國機集團、創維集團、清華同方、方正集團、經濟半小時、國家京劇院、阿里巴巴、龍湖地產、網路、蘇寧易購、金融街控股、鏈家地產、雅客食品、雨潤集團、廣汽集團、吉利汽車、奇瑞汽車、長安汽車、國家電網、石油化工集團、長江三峽集團、一重集團、中化集團、鴻星爾克、趕集網、中儲糧、天語手機、國家核電、中國節能、中材集團、聯想控股、中國印鈔造幣、中紡集團、國家統計局、黃金集團、鞍鋼集團、大唐集團等。

Ⅶ 三峽大壩是中國官方高層誰力主修建的

為孫中山。

孫中山開發三峽水電資源的論著發表後,國民政府工商部曾於1930年初,擬在長江上游籌設水電廠,並著手收集有關資料和圖表,但對壩區的勘察工作始終未能進行。兩年後,即1932年,國民政府建設委員會主持組成長江上游水力發電勘測隊。

抗戰後期,美國政府推行「金元外交」政策,企圖獨佔中國的經濟利益。美國派戰時生產局局長納爾遜擔任中國政府的高級經濟顧問。納爾遜到重慶後便與蔣介石密商設立中國戰時生產局。

(7)三峽集團標志擴展閱讀:

三峽大壩的相關情況:

1、自20世紀50年代,從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到江澤民、李鵬、朱鎔基等時任中央領導人,無一不專程深入三峽視察。

2、1956年2月,三峽工程規劃設計和長江流域規劃工作正在全面開展時,毛澤東在武漢暢游長江並乘興寫成《水調歌頭·游泳》,使「更立西江石壁,高峽出平湖」成為人們對三峽工程的美好嚮往。

3、1970年12月,中共中央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環境下,根據武漢軍區和湖北省的報告批准興建葛洲壩工程。由於工程倉促上馬,採取「邊設計,邊准備,邊施工」的辦法,開工後暴露不少問題。

Ⅷ 誰有三峽具體的資料的

長江三峽水電站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是長江三峽水電站,裝機總容量1820萬千瓦,年發電量846.8億千瓦時。其次是伊普秦水電站,裝機容量1260萬千瓦,年發電量可達750億千瓦時。

以下是關於三峽水電站的一些相關資料:
三峽工程的十大世界之最
【來源:人民網】
新華社宜昌5月26日電(記者廖君 周夢榕)三峽工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它的許多指標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記錄。
――世界防洪效益最為顯著的水利工程。三峽水庫總庫容393億立方米,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水庫調洪可消減洪峰流量達2.7萬立方米每秒--3.3萬立方米每秒,能有效控制長江上游洪水,增強長江中下游抗洪能力。
――世界最大的電站。三峽水電站總裝機1820萬千瓦,年發電量846.8億千瓦時。
――世界建築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峽大壩壩軸線全長2309.47米,泄流壩段長483米,水電站機組70萬千瓦×26台,雙線5級船閘和升船機,無論單項、總體都是世界建築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世界工程量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峽工程主體建築土石方挖填量約1.34億立方米,混凝土澆築量2794萬立方米,鋼筋46.30萬噸。
――世界施工難度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峽工程2000年混凝土澆築量為548.17萬立方米,月澆築量最高達55萬立方米,創造了混凝土澆築的世界記錄。
――施工期流量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峽工程截流流量為9010立方米每秒,施工導流最大洪峰流量79000立方米每秒。
――世界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閘。三峽工程泄洪閘最大泄洪能力為10.25萬立方米每秒。
――世界級數最多、總水頭最高的內河船閘。三峽工程的雙線五級船閘,總水頭113米。
――世界規模最大、難度最高的升船機。三峽工程升船機有效尺寸為120×18×3.5米,最大升程113米,船箱帶水重量達11800噸,過船噸位3000噸。
――世界水庫移民最多、工作最為艱巨的移民建設工程。三峽工程水庫動態移民最終可達113萬人。

三峽工程大事記
●1918年,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一文中提出了建立三峽工程的原始設想:「當以水閘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資其水力。」
●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2月長江水利委員會成立,著手開展長江的綜合治理。
1955年開始全面開展長江流域規劃和三峽工程勘測、科研與計劃工作,1957年底基本完成。
●1970年12月26日,長江葛洲壩工程批准興建,這是有計劃、有步驟地為建設三峽工程作實戰准備。
●1992年4月3日,七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關於興建三峽工程的決議》,完成三峽工程的立法程序並進入實施階段。
●1993年9月27日,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在宜昌市正式成立。
●1994年12月14日,國務院總理李鵬在宜昌三斗坪向全世界宣布三峽工程正式開工。
●1997年11月8日,三峽工程勝利實現大江截流,第一階段建設目標完成。
●1998年,三峽工程進入第二階段的建設。
●2000年,三峽工程機組安裝奏序曲。
●2002年10月10日,國務院三峽工程二期工程驗收委員會樞紐工程驗收專家組會議在壩區召開,導流明渠截流前驗收工作正式啟動。
●2002年10月21日,三峽大壩最關鍵的泄洪壩段已經全部建成,全線達到海拔185米大壩設計高程。
●2002年10月25日,國務院召開長江三峽二期工程驗收委員會全體會議,同意樞紐工程驗收組關於在2002年11月份實施導流明渠截流的意見。
●2002年10月26日,全長1.6公里的三峽左岸大壩全線封頂,整段大壩都已升高到海拔185米設計壩頂高程。
●2002年10月29日,朱鎔基總理主持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第11次會議,同意國務院三峽二期工程驗收委員會的意見,決定在11月6日進行導流明渠截流合龍。
●2002年11月7日,世界上最大的水輪發電機組轉子在三峽工地成功吊裝,標志著三峽首台機組大件安裝基本完成,從此進入總裝階段。
●2002年12月16日,三峽工程三期碾壓混凝土圍堰開始澆築。三期圍堰設計總澆築量為110萬立方米,將與下游土石圍堰一起保護右岸大壩、電站廠房及右岸非溢流壩段施工,是實現三期工程蓄水、通航、發電的關鍵性工程。
●2003年4月11日,三峽工程臨時船閘停止通航運行,長江三峽水域擬實行為期67天的斷航,至6月16日恢復通航。與此同時,翻壩轉運工作全面啟動。
●2003年4月16日,三峽三期碾壓混凝土圍堰全線到頂,比合同工期提前55天達到140米設計高程。
●2003年4月22日,三峽工程左岸臨時船閘改建沖沙閘工程開工。
●2003年4月27日,三峽工程二期移民工程通過國家驗收。這標志著三峽移民工作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三峽庫區135米水位線下移民遷建及庫底清理工作已全面完成,達到三峽工程按期蓄水的要求。
●2003年5月21日,國務院長江三峽二期工程驗收委員會樞紐工程驗收組正式宣布,三峽二期工程達到蓄水135米水位和船舶試通航要求。同意三峽工程6月1日下閘蓄水,並可以在2003年6月份實施永久船閘試通航。

三峽工程改變世界的中國觀:中國人走自己的路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5月20日,隨著三峽大壩全線貫通進入倒計時,這個未來世界最大水壩和水電站也將成為世界各國地理書上的一個新名詞。《華盛頓郵報》、路透社、英國廣播公司、德國電視台等媒體紛紛報道稱,「中國即將完成自長城以來最宏偉的工程」,「將第一次完全馴服5000多年來養育同時也折磨中國人民的這條水道」。從十幾年前中國開始討論建設三峽水電站開始,國外也對三峽建設帶來的安全,特別是環境問題發出了擔心的聲音,直到現在三峽大壩即將建成,一些人仍懷有疑問。
但絕大多數外國媒體和學者認為,就像「中國正在走自己的路」一樣,三峽工程代表著「中國根據自己的國情確定的能源發展道路」。從這個意義來說,三峽工程不但將「為中國的發展提供充足的能量」,也將成為「中國的象徵」。
三峽電站將滿足中國1/20的電力需求
美國《華盛頓郵報》18日在頭版顯著位置刊登題為《中國力量的源泉和象徵》的文章,稱經過13年的建設,並移走了上百萬村民後,中國即將為橫跨揚子江的世界最大大壩澆築上最後的混凝土:屆時三峽大壩將達到設計的壩頂高程185米。這個規模龐大的鋼筋混凝土工程投資總額高達240億美元。這項「中國自長城以來最雄心勃勃的建設」,將取代巴西伊泰普水電站成為世界最大的發電和防洪綜合工程。它的年均發電量為847億千瓦時,而美國胡佛大壩(美國最著名的大壩,被評為美國現代土木工程七大奇跡之一)的年發電量僅為40億千瓦時。
美國十大報業集團之一的奈特·里德報系報道說,三峽水電站發的電相當於18個核電站,可以滿足中國龐大用電需求量的1/20。此外,它還可以方便3000噸的海輪深入中國西部。要知道,海輪延伸到哪裡,哪裡就會繁榮起來。
俄羅斯媒體對三峽工程的進展非常關注。不僅《獨立報》等俄全國性媒體,就連《哈卡斯新聞》等地方媒體以及眾多電子媒體,近來都不約而同對三峽大壩進行詳細報道。俄水電專家亞·托洛什諾夫曾多次到包括三峽在內的世界各大水電站進行考察,他對記者表示:「在中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我們幫助中國建設了三門峽水電站。現在三峽工程即將順利收尾,這反映了中國的成功,而俄羅斯在水電方面仍舊在原地踏步。」他稱,就總體技術水平而言,俄還停留在20年前。俄羅斯《勞動報》曾多次派記者赴三峽采訪,該報稱包括俄羅斯專家在內的評估小組認為,三峽工程完成後,洪災出現的可能性將減少為1/10,可以保證中下游數千萬居民的安全。
日本媒體和專家學者對三峽大壩的報道量近來也大幅增加。《日本經濟新聞》18日發表文章說,世界最大規模的三峽大壩完成之後可望起到發電、航運以及防洪和抗旱等巨大作用,成為中國發展的象徵之一。該報認為,三峽水電站的年發電量相當日本九州電力公司的總發電量,不僅可以緩解中國嚴重的能源短缺問題,而且還能夠減少廢氣排放,有利於環境保護。其次,能夠增加通航能力,提高中國內陸地區的物流效率,有利於外國企業的投資。
印度報業托拉斯駐華記者連續發回三篇關於三峽的報道,詳細介紹了三峽工程的歷史和一些具體數據等。印度評論家羅伊在《商業標准報》撰文將三峽工程與印度修建水利設施的緩慢進展進行了對比,並稱三峽大壩的建成是「中國政府和人民制訂和完成目標的意志力的充分體現」,「經驗值得印度參考」。
三峽改變世界的「中國觀」
不過,在介紹了三峽大壩的成就後,很多外國媒體也對三峽大壩可能帶來的問題表示了擔心。《華盛頓郵報》稱,美國和其他許多國家早已認為建水電站並不明智,但中國在21世紀的今天仍然建設這樣大的水電站。許多人還對中國花240億美元在經濟上值不值提出疑問。另外,關於環保問題的議論也不少。
對這些議論,一位曾在歐美多國常駐的資深記者說,這些問題十幾年前不僅外國人,中國人也都提出了,並進行過反復的論證。三峽工程是世紀工程,也是世界級工程,史無前例,在沒有經過時間驗證之前,人們有各種擔心是完全正常的。西方人提出這些未必都是出於惡意。最重要的是,三峽工程是中國人在非常清醒、科學的環境中建造的。這個過程就是對這些問題的解決,它更像是在能源短缺、火力發電同樣面臨困境的時代,中國人代表全人類所做的探索。
瑞典人的環保意識是全球出了名的。十幾年前,由於環保主義者的要求,瑞典已經停止修建大型水電站,甚至逐步關閉已建成的核電站。因此,當三峽工程動工修建時,瑞典全國一片質疑之聲。據當年在瑞典工作的《人民日報》記者丁剛介紹,那時一些瑞典人甚至找上門來,以教訓的口氣批評中國不該建設三峽工程。
如今,當三峽工程即將正式建成之際,瑞典人的態度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近日來,瑞典一些媒體先後以「中國即將建成世界最大水利工程」等詞語相對客觀地報道了三峽工程即將竣工的消息。盡管其中也提到了環保、文化遺產保護以及工程移民等問題,但與當年的一片質疑聲相比,態度已經明顯溫和了許多。瑞典電力公司的工程師博斯特羅姆曾參加過瑞典第二大水庫蘇諾瓦水利工程的環境監測工作。他對本報記者說,他最開始就是通過三峽工程關注起中國的。通過對三峽工程報道的跟蹤了解,他認為與瑞典當年建造蘇諾瓦大壩比起來,中國人對環保問題給予了高度的重視,並已經在最大程度上對當地的環境給予了有效保護。盡管他承認,像世界多數水電站的修建一樣,一個大壩的建成,將會影響到當地的自然生態,例如水中的魚類品種可能會發生改變,但通過人們的努力以及科技水平的逐步提高,特別是環保意識的不斷加強,是能夠把這種損害減少到最低程度的。
此外,一些瑞典人對當初放棄發展水電及核電的決定開始有些後悔。《瑞典日報》近期公布的調查顯示,瑞典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對水電和核電持支持態度,支持發展核電的人已超過50%。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中國經濟問題專家波里科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清楚地記得1992年中國討論是否建設三峽工程時引起的不小的爭論。許多專家都表示反對,中國全國人大在討論並通過建設三峽大壩的提案時也是歷史上反對票最多的一次。波里科夫說,如今三峽大壩終於順利建成了。從目前來看,大壩建成後至少能給中國帶來兩點好處:一是可以減少長江下游洪水災害發生的機會。第二,三峽大壩建成後將給中國帶來巨大的電能。
「中國人走自己的路」
其實,對於這樣的一個世界級的工程,國內外的各種擔心是可以理解的。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副總經理曹廣晶也表示,「我們不能說三峽工程是完美的,我們要等30年才能下這樣的結論。」對於國內外關注的安全問題,他表示,大壩按千年一遇洪水設計,萬年一遇洪水加10%的余度進行校核,同時也考慮了各種可能的最不利的荷載組合,如地震等因素在內,大壩本身的安全是非常可靠的,常規武器不可能使大壩潰決。即使爆發核戰爭,也有事前的防範措施。
對於環境問題,長江水利委員會三峽工程局高級工程師謝修發認為,三峽工程本身是一項環保工程。水電是清潔能源,這些巨大的可再生能源若換算成火力發電的消耗,相當於平均每年減少燃燒原煤約5000萬噸,每年可減少排放1000萬噸可形成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減少200多萬噸可造成酸雨的二氧化硫,減少1萬多噸一氧化碳,還減少大量的廢水、廢渣、浮塵等。
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王興奎教授告訴本報記者,三峽工程不僅具有防洪、通航、發電三大效益,而且在提供替代能源和維護社會穩定方面有重大作用。如1998年的大洪水,盡管沒有達到百年一遇的標准,但仍造成了很大損失。三峽工程全面建成後,即使遇到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也可以控制在安全的范圍內。三峽工程對中國和世界的貢獻和意義不僅僅體現在經濟上,更應從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發展效益及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等方面綜合考慮。
斯德哥爾摩大學的拉爾森教授對本報記者表示:「各國都應根據自己的國情確定能源發展戰略,中國也是這樣。」他對記者說,首先,從環境角度看,瑞典環保工作做得較好,也得益於全國近50%的電力供應來自污染少的水電,至少從目前看,水電對環境的破壞還是相對較小的,所以中國建設三峽發展水電,比起使用污染嚴重且不可再生的資源供電,是明智的選擇;其次,從中國的發展角度來說,當初決定建設三峽時,可能沒人預料到十多年來中國會發展得如此快,且這樣的速度也許還會持續若干年,而三峽工程對解決中國的能源缺口是非常必要的;第三,最重要的一點是要看到中國解決能源問題對世界的貢獻,因為這意味著世界上有1/5的人不會為電力而擔憂,也為中國保持穩定的發展創造了必要的先決條件。從這個角度上,三峽工程對全世界來說都意義重大。拉爾森稱,10多年前許多像他一樣的瑞典人從關注三峽開始,一直關注著中國的發展,並且從開始的質疑到今天的理解,當三峽工程建成時,人們看到的不僅是中國創造出了一個宏偉的奇跡,更看到中國人在自己的道路上堅定地走下去.

閱讀全文

與三峽集團標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買銀行理財產品多久生效 瀏覽:191
通達信紅綠二重天主圖指標公式 瀏覽:968
將軍柱黃金柱 瀏覽:929
杠桿說服力 瀏覽:194
淘客怎麼自動申請傭金 瀏覽:398
大智慧輸出所屬行業指標 瀏覽:499
配套融資11月2日 瀏覽:822
寶亞金融服務 瀏覽:979
淘寶聯盟傭金鏈接怎麼生成 瀏覽:335
申銀萬國傭金多少 瀏覽:661
2016年5月16日美元匯率 瀏覽:90
豐田金融資金來源 瀏覽:970
華林證券債券承銷 瀏覽:702
中國銀行中銀智薈理財產品說明書 瀏覽:514
陸家嘴金融服務廣場屬於 瀏覽:563
正規原油貴金屬現貨投資 瀏覽:243
做金融的互聯網公司有哪些公司 瀏覽:130
紹興華融證券 瀏覽:32
融資租賃年利率怎麼算 瀏覽:22
銀行理財經理年度思想工作總結 瀏覽: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