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企業銷售商品返利滿足什麼條件可稅前扣除
根據《北京市地方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京地稅企〔2000〕445號)文件第四條規定,按照納稅人稅前扣除的五項原則進行判定,如果企業對商場的返利符合以下條件,可以在稅前扣除:(1)有明確的合同或協議標明返利的金額或比例;(2)從商場取得能夠證明返利金額的發票,發票上必須寫明是銷售手續費或銷售返還;(3)在實際支付返利的當期稅前扣除,而不能作為預提費用進入銷售費用在稅前扣除。
如果不同時滿足上述三個條件,企業對商場的返利視為銷售回扣,按照有關規定將不能在稅前扣除。
❷ 銷售返利如何做賬務處理
銷售返利形式:
為激勵經銷商,很多企業都會制定返利獎勵政策,目的是通過返利來調動其積極性。返利是指廠家根據一定的評判標准,以現金或實物的形式對經銷商進行獎勵,它具有滯後兌現的特點。通過對銷售返利的處理降低本企業的銷售收入,從而降低銷售利潤。
在商業活動中,為了達到促銷和及時回款的目的,企業通過採取以下方式:折扣銷售,包括商業折扣、現金折扣及銷售折讓;商業返利,以平價低於進價銷售,它包括現金返利和實物返利兩種。
根據會計處理的不同,商業返利可具體描述為:
1、達到規定數量贈實物的形式。例如:在一個月內,銷售電磁爐30台,贈配套櫥具10套;
2、直接返還貨款的形式。例如:讀者來信中,讓利2.1萬元若直接以現金或銀行存款返還百貨公司,即為直接返還貨款;
3、沖抵貨款的形式。例如: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購買2萬件,返利為進貨金額的1%,購買至5萬件返利為進貨金額的1.5%,以此類推,返利直接在二次貨款中扣減。
銷售返利處理
據稅法規定,銷售貨物並給購買方開具專用發票後,如發生退貨或銷售折讓,對於購貨方已付款或貨款未付已作賬務處理,發票聯和抵扣聯無法退還的情況下,購貨方必須取得當地稅務機關開具的「進貨退出或索取折讓證明單」送交銷貨方,作為銷貨方開具紅字專用發票的合法依據,並開具紅字專用發票。
達到規定數量贈實物
銷售返利如採用返回所銷售商品方式的,根據稅法的規定,應視作銷售處理,並計繳增值稅。
支付銷售返利方:
借:銷售費用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期末對於捐贈的商品進行納稅調整。
收到銷售返利方:
收到實物銷售返利方沖減有關存貨成本,並要計繳增值稅。需分兩種情況處理:
(1)若供貨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則: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主營業務成本
(2)若不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則
借:庫存商品
貸:主營業務成本
2、直接返還貨款支付銷售返利方:
銷售返利如採用支付貨幣資金形式的,支付銷售返利方,根據取得的「進貨退出或索取折讓證明單」作為費用處理。
借:銷售費用
貸:銀行存款
但是在實務操作中,對於這種返利方式會計處理方法各異,有的會計人員做如下處理: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銀行存款
因為現金返利是在購貨日後發生的,無法註明在同一張增值稅專用發票上。因此,返利不能沖減增值稅,只能沖減主營業務收入。
收到銷售返利方
收到銷售返利方,沖減銷售成本,如果對方開具紅字發票時,應將進項稅金轉出。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成本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3、沖抵貨款的形式。
國稅發[2004]136號文件規定,對商業企業向供貨方收取的與商品銷售量、銷售額掛鉤(如以一定比例、金額、數量計算)的各種返還收入,均應按照平銷返利行為的有關規定沖減當期增值稅進項稅金,不徵收營業稅。會計上應按銷售折讓處理。
按稅法規定,如果銷售額和折扣額在同一張發票上分別註明,銷售方可按折扣後的余額作為銷售額計算增值稅,如果將折扣額另開發票,不論其在財務上如何處理,均不得從銷售額中減除折扣,而購買方應按折扣後的余額計算進項稅額銷售返利如採用在銷售發票直接扣減方式,性質上類同銷售折讓,其會計處理與一般商品折讓購銷的會計處理一樣。支付銷售返利方收入按照扣減銷售返利後的凈額計入銷售收入;收到銷售返利方成本按照扣減銷售返利後凈額計入采購成本。
如果將返利額另開發票,對於直接沖抵貨款的形式來兌現的返利,在開具發票後發生的返還費用,或者需要在期後才能明確返利額,銷售方據購買方主管稅務機關出具的「進貨退出或索取折讓證明單」開出紅字發票沖銷收入,並相應沖減銷項稅額。
支付銷售返利方:
支付返利方憑進貨退出或索取折讓證明單,開具紅字折讓增值稅發票。
借: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收到銷售返利方:
收到返利方,持通過稅務局認證的紅字折讓增值稅發票,抵減進項稅額。
借:銀行存款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紅字)
貸:其他業務收入(或庫存商品)
1、公司是經銷商,收到廠商支付的現金返利,公司開具了現金收款收據,並無發票,請問公司就收到的現金返利該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稅務專門有規定,屬於折扣,要沖減進項稅額。
借:現金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2、平銷返利和商場收取管理費,雙方各做什麼樣的賬務處理無論是收到貨幣性資產還是實物資產,均應於收到當期沖減當期進項稅金。會計處理:
1、收到返利時:
借:銀行存款(庫存商品等)
貸:其他業務收入
如果收到的是貨物,並取得對方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袁,應同時作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 按規定轉出的進項稅額:
借:其他業務支出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平銷返利公式:
當期應沖減進項稅金=當期取得的返還資金/(1+所購貨物適用增值稅稅率)×所購貨物適用增值稅稅率 當期取得的返還資金/(1+所購貨物適用增值稅稅率)——返還的金額實際是含稅價格,換算為不含稅價格再 ×所購貨物適用增值稅稅率 =當期應沖減進項稅金 實際就是含稅價格和不含稅價格的問題。
1、「返利」是企業銷售政策中不可或缺的內容,也是經銷商十分關心的內容。「返利」就是供貨方將自己的部分利潤返還給銷售方,它不僅可以激勵銷售方提升銷售業績,而且還是一種很有效的針對銷售方的控制手段。
2、返利是一種商業行為是指廠家或供貨商為了刺激銷售,提高經銷商(或代理商)的銷售積極性而採取的一種正常商業操作模式。一般是要求經銷商或代理商在一定市場、一定時間范圍內達到指定的銷售額的基礎上給予多少個百分點的獎勵,所以稱為返點或返利。
3、返利是很多生產企業採取的促銷方式,雖然在促銷政策上無可厚非,但是也要注意處理好相關的關系以及業務,友情提醒一下,處理的好與壞,合法與違法有時候真的就在一線間。就看收到返利時的形式是怎麼樣的了,以一般納稅人(商業企業)為例,如果給予的方式要求開增值稅票的,則視同銷售進行賬務處理,這是虛假業務,沒有發生真正的銷售業務,違法!
4、由於返利對經銷商而言是一種額外利潤收入,而且門檻要求不高,只要實現了銷售就會有相應的返利,所以能夠起到激勵經銷商的作用。獲得返利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特別是高比例的返利。除了對經銷商有銷量或銷額方面的要求之外,企業一般還會要求經銷商不能嚴重違規行為,否則將受到扣減返利甚至取消返利的處罰。返利的控制功能由此可見。
5、促使經銷商提升整體銷量或銷額是購物返利最主要的目的,購物返利也因此常常與銷量或銷額掛鉤,經銷商隨著銷某產品的返利政策量或銷額的提升而享受更高比例的返利。
6、百事可樂公司對返利政策的規定細分為五個部分:年扣、季度獎勵、年度獎勵、專賣獎勵和下年度支持獎勵,除年扣返利為「明返」外(在合同上明確規定為1%),其餘四項獎勵為「暗返」,事前無約定的執行標准,事後才告知經銷商。
❸ 開具銷售返利和銷售折讓發票對公司的影響有什麼區別
1、開具銷售返利發票供應商,適用現代服務稅率6%,除此之外還需要繳納附加稅費;
2、供應商開具銷售折讓發票,票面明折明扣,可沖減營業收入,適用稅率一般為13%;
3、就凈利潤而言,沒有影響。因為兩者的稅率不一樣所以繳納和抵扣的增值稅額因為兩者稅率不一樣,還需考慮增值稅帶征的附加稅費。
所以需要財務人員計算統籌好,是開返利發票好還是取得折扣發票好。
❹ 做銷售給客戶返利,是從供貨價裡面返還是利潤裡面返
「商業企業向供貨方收取的返還收入」,就是供應商給予的返利或平銷返利。
平銷返利,就是生產企業以商業企業經銷價或高於商業企業經銷價的價格將貨物銷售給商業企業,商業企業再以進貨成本甚至低於進貨成本的價格進行銷售,生產企業則以返還利潤等方式彌補商業企業的進銷差價損失。
「平銷」,主要是因為商品的銷售價格通常定為其進貨價格,甚至低於進貨價格;
「返利」,是因為銷售方要通過向供應商收取一定的、與商品銷售量掛鉤的經濟利益返還作為補償。
❺ 平銷返利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平銷返利平銷返利與還本銷售有什麼區別
平銷返利,就是生產企業以商業企業經銷價或高於商業企業經銷價的價格將貨物銷售給商業企業,商業企業再以進貨成本甚至低於進貨成本的價格進行銷售,生產企業則以返還利潤等方式彌補商業企業的進銷差價損失。
「平銷」,主要是因為商品的銷售價格通常定為其進貨價格,甚至低於進貨價格;
「返利」,是因為銷售方要通過向供應商收取一定的、與商品銷售量掛鉤的經濟利益返還作為補償。
還本銷售是企業銷售貨物後,在一定期限內將全部或部分銷貨款一次或分次無條件退還給購貨方的一種銷售方式。由於該種銷售方式對消費者存在還本的吸引力,而且銷售企業還能在短時間內實現較大的銷售額。因此,近年來不少企業從不同的目的出發採用該方式銷售貨物。
❻ 銷售返利的稅務處理
支付銷售返利方:
銷售返利如採用支付貨幣資金形式的,支付銷售返利方,根據取得的「進貨退出或索取折讓證明單」作為費用處理。
借:營業費用
貸:銀行存款
但是在實務操作中,對於這種返利方式會計處理方法各異,有的會計人員做如下處理: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銀行存款
因為現金返利是在購貨日後發生的,無法註明在同一張增值稅專用發票上。因此,返利不能沖減增值稅,只能沖減主營業務收入。
收到銷售返利方:
收到銷售返利方,沖減銷售成本,如果對方開具紅字發票時,應將進項稅金轉出。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成本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6)上市公司銷售返利擴展閱讀:
現有兩種標准按返利形式來區分的, 一種是以金錢財務來區分的,還有一種是以時間來區分的,以金錢財務來區分的可以分為兩種:
1、現金
可以根據經銷商的要求,以現金、支票或沖抵貨款等形式兌現。如現金金額比較大,企業可要求用支票形式兌現。現金返利兌現前,企業可根據事先約定扣除相應的稅款。
2、貨物
所謂貨物返利,就是企業用經銷商所銷售的同一產品或其他適合經銷商銷售的暢銷產品作為返利。需要注意的是,產品必須暢銷,否則返利的作用就難以發揮。
以時限來區分的可以分為三種:
1、現返
適合於特殊產品或特殊階段的返利,可以單獨存在,也可以與累計銷量或銷額返利並存。
2、季度返
適合於銷量較大的工程機械產品,可以增加經銷商周轉資金,增強經銷商對企業的信任,但對企業現金能力和財務結算能力都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3、年返
最常見的返利期間。能夠有效緩解工程機械行業流行的分期付款和按揭貸款給企業結算造成的壓力,同時有利於企業資金周轉。但是,對經銷商來說,需要更多的耐心。
❼ 如何規范企業銷售返利的賬務處理
入帳分錄:
借:營業費用-XXX費 6萬
貸:應收帳款-XXX商場 6萬
這張6萬的增值稅普通發票可以作為銷售費用入帳
銷售返利形式:
為激勵經銷商,很多企業都會制定返利獎勵政策,目的是通過返利來調動其積極性。返利是指廠家根據一定的評判標准,以現金或實物的形式對經銷商進行獎勵,它具有滯後兌現的特點。通過對銷售返利的處理降低本企業的銷售收入,從而降低銷售利潤。
在商業活動中,為了達到促銷和及時回款的目的,企業通過採取以下方式:折扣銷售,包括商業折扣、現金折扣及銷售折讓;商業返利,以平價低於進價銷售,它包括現金返利和實物返利兩種。
根據會計處理的不同,商業返利可具體描述為:
1.達到規定數量贈實物的形式。例如:在一個月內,銷售電磁爐30台,贈配套櫥具10套;
2.直接返還貨款的形式。例如:讀者來信中,讓利2.1萬元若直接以現金或銀行存款返還百貨公司,即為直接返還貨款;
3.沖抵貨款的形式。例如: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購買2萬件,返利為進貨金額的1%,購買至5萬件返利為進貨金額的1.5%,以此類推,返利直接在二次貨款中扣減。
銷售返利處理
據稅法規定,銷售貨物並給購買方開具專用發票後,如發生退貨或銷售折讓,對於購貨方已付款或貨款未付已作賬務處理,發票聯和抵扣聯無法退還的情況下,購貨方必須取得當地稅務機關開具的「進貨退出或索取折讓證明單」送交銷貨方,作為銷貨方開具紅字專用發票的合法依據,並開具紅字專用發票。
達到規定數量贈實物
銷售返利如採用返回所銷售商品方式的,根據稅法的規定,應視作銷售處理,並計繳增值稅。
支付銷售返利方:
借:銷售費用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期末對於捐贈的商品進行納稅調整。
收到銷售返利方:
收到實物銷售返利方沖減有關存貨成本,並要計繳增值稅。需分兩種情況處理:
(1)若供貨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則: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主營業務成本
(2)若不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則
借:庫存商品
貸:主營業務成本
2.直接返還貨款支付銷售返利方:
銷售返利如採用支付貨幣資金形式的,支付銷售返利方,根據取得的「進貨退出或索取折讓證明單」作為費用處理。
借:銷售費用
貸:銀行存款
但是在實務操作中,對於這種返利方式會計處理方法各異,有的會計人員做如下處理: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銀行存款
因為現金返利是在購貨日後發生的,無法註明在同一張增值稅專用發票上。因此,返利不能沖減增值稅,只能沖減主營業務收入。
收到銷售返利方
收到銷售返利方,沖減銷售成本,如果對方開具紅字發票時,應將進項稅金轉出。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成本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3.沖抵貨款的形式。
國稅發[2004]136號文件規定,對商業企業向供貨方收取的與商品銷售量、銷售額掛鉤(如以一定比例、金額、數量計算)的各種返還收入,均應按照平銷返利行為的有關規定沖減當期增值稅進項稅金,不徵收營業稅。會計上應按銷售折讓處理。
按稅法規定,如果銷售額和折扣額在同一張發票上分別註明,銷售方可按折扣後的余額作為銷售額計算增值稅,如果將折扣額另開發票,不論其在財務上如何處理,均不得從銷售額中減除折扣,而購買方應按折扣後的余額計算進項稅額銷售返利如採用在銷售發票直接扣減方式,性質上類同銷售折讓,其會計處理與一般商品折讓購銷的會計處理一樣。支付銷售返利方收入按照扣減銷售返利後的凈額計入銷售收入;收到銷售返利方成本按照扣減銷售返利後凈額計入采購成本。
如果將返利額另開發票,對於直接沖抵貨款的形式來兌現的返利,在開具發票後發生的返還費用,或者需要在期後才能明確返利額,銷售方據購買方主管稅務機關出具的「進貨退出或索取折讓證明單」開出紅字發票沖銷收入,並相應沖減銷項稅額。
支付銷售返利方:
支付返利方憑進貨退出或索取折讓證明單,開具紅字折讓增值稅發票。
借: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收到銷售返利方:
收到返利方,持通過稅務局認證的紅字折讓增值稅發票,抵減進項稅額。
借:銀行存款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紅字)
貸:其他業務收入(或庫存商品)
1.公司是經銷商,收到廠商支付的現金返利,公司開具了現金收款收據,並無發票,請問公司就收到的現金返利該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稅務專門有規定,屬於折扣,要沖減進項稅額。
借:現金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2.平銷返利和商場收取管理費,雙方各做什麼樣的賬務處理無論是收到貨幣性資產還是實物資產,均應於收到當期沖減當期進項稅金。會計處理:
1. 收到返利時:
借:銀行存款(庫存商品等)
貸:其他業務收入
如果收到的是貨物,並取得對方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袁,應同時作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 按規定轉出的進項稅額:
借:其他業務支出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平銷返利公式:
當期應沖減進項稅金=當期取得的返還資金/(1+所購貨物適用增值稅稅率)×所購貨物適用增值稅稅率
當期取得的返還資金/(1+所購貨物適用增值稅稅率)——返還的金額實際是含稅價格,換算為不含稅價格再 ×所購貨物適用增值稅稅率 =當期應沖減進項稅金
實際就是含稅價格和不含稅價格的問題。
❽ 企業為什麼要進行返利
返利的基本目的
1、以促進階段性目標達成為目的。A葯企的「進度返利」就是為了促成經銷商按時完成每季度的銷售任務;這樣有利於市場拓展前期的快速鋪貨、渠道覆蓋以及分銷網路的建設;有利於將年度的大目標化小,化整為零,增強經銷商完成年度目標的信心。
2、以提升整體銷量或銷售額為目的。激勵、刺激經銷商多賣產品,把產品的銷量盡量做大,從而提升產品整體的銷量或銷額是返利最主要的目的。這也是返利為什麼總是與銷量或銷售額掛鉤(經銷商隨著銷量或銷售額的提升而享受更高比例的返利)的根本原因。比如A葯企的年度返利就是在進度返利的基礎上對於經銷商一年銷售工作的肯定和獎賞。
3、以加速回款為目的。將返利直接與回款速度掛鉤,如A葯企按回款時間長短不同所制訂的3項及時回款返利就是為了促進公司資金快速回籠,防止資金被經銷商佔用,這不失為一種保證貨款安全的有效手段。
4、以規范經銷商銷售行為為目的。這是通過返利發揮其控制市場功能的一種形式。除了與銷量或銷售額掛鉤之外,返利還將與排斥競爭對手、提高市場佔有率、維護價格、保護區域等市場管理目標相結合。如A葯企的專賣返利對競爭對手的同類產品而言就特別具有攻擊性,是引導經銷商排擠竟品的誘餌。
5、以品牌形象推廣為目的。比如說,A葯企贈送給經銷商的送貨車上就醒目地印刷著「A葯企系列產品送貨專用車」等字樣,無疑會展現企業實力,樹立企業的良好形象。
附:
返利是一種商業行為是指廠家或供貨商為了刺激銷售,提高經銷商(或代理商)的銷售積極性而採取的一種正常商業操作模式。一般是要求經銷商或代理商在一定市場、一定時間范圍內達到指定的銷售額的基礎上給予多少個百分點的獎勵,所以稱為返點或返利。
返利是很多生產企業採取的促銷方式,雖然在促銷政策上無可厚非,但是也要注意處理好相關的關系以及業務,友情提醒一下,處理的好與壞,合法與違法有時候真的就在一線間。就看收到返利時的形式是怎麼樣的了,以一般納稅人(商業企業)為例,如果給予的方式要求開增值稅票的,則視同銷售進行賬務處理,這是虛假業務,沒有發生真正的銷售業務,違法。
❾ 企業中一般銷售返利在報表中怎麼體現出來
銷售返利一般在實務中都是沖減了存貨成本,在利潤表本身是看不出來的,一般會單獨做一個調整報表,專門針對廠家返利進行分析
❿ 銷售返利是否需要開具發票
銷售返利需要開具發票。按照相關稅收政策的規定,生產企業從銷售企業那裡取得的返利收入發票有兩類,一類是與商品銷售量、銷售額掛鉤的各種返還收入,應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沖減當期增值稅進項稅。一類是與商品銷售量、銷售額無必然聯系,且經銷企業向生產廠家提供一定勞務的收入,例如進場費、廣告促銷費、上架費、展示費、管理費等,應開具服務業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