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誰知道7月分紅的股票在哪能看到
有公開的我都發來了:
07-01(周四)(5家)
美錦能源(000723) 每10股派1.1元(含稅)
魯泰A(000726) 每10股派2.5元(含稅)
中水漁業(000798) 每10股派0.3元(含稅)
西部建設(002302) 每10股派3元(含稅)轉5股
招商銀行(600036) 每10股派2.1元(含稅)
07-02(周五)(25家)
中成股份(000151) 每10股派0.7元(含稅)
泰達股份(000652) 每10股派0.8元(含稅)
中興商業(000715) 每10股派0.7元(含稅)
山東如意(002193) 每10股派0.6元(含稅)
上港集團(600018) 每10股派0.94元(含稅)
中海發展(600026) 每10股派1元(含稅)
華電國際(600027) 每10股派0.35元(含稅)
雙鶴葯業(600062) 每10股派2.33元(含稅)
興發集團(600141) 每10股派1元(含稅)轉1.5股
北方股份(600262) 每10股派0.9元(含稅)
江西銅業(600362) 每10股派1元(含稅)
五洲交通(600368) 每10股派0.8元(含稅)
龍凈環保(600388) 每10股派5元(含稅)
晉西車軸(600495) 每10股轉8股
江南高纖(600527) 每10股派0.5元(含稅)
中國軟體(600536) 每10股派0.2元(含稅)
九龍山(600555) 每10股轉5股
中大股份(600704) 每10股派2元(含稅)
神馬股份(600810) 每10股派0.2元(含稅)
新華傳媒(600825) 每10股派0.51元(含稅)轉2股
中炬高新(600872) 每10股派0.15元(含稅)送1股
東方電氣(600875) 每10股派1.6元(含稅)轉10股
寧波熱電(600982) 每10股派1元(含稅)
馬應龍(600993) 每10股派3元(含稅)
中國太保(601601) 每10股派3元(含稅)
07-05(周一)(14家)
勁嘉股份(002191) 每10股派4元(含稅)
酒鋼宏興(600307) 每10股派1元(含稅)
中新葯業(600329) 每10股轉10股
風神股份(600469) 每10股派1元(含稅)
烽火通信(600498) 每10股派1.5元(含稅)
貴州茅台(600519) 每10股派11.85元(含稅)
樂山電力(600644) 每10股派0.5元(含稅)
尖峰集團(600668) 每10股派0.5元(含稅)
大連熱電(600719) 每10股派0.25元(含稅)
創業環保(600874) 每10股派0.8元(含稅)
國投電力(600886) 每10股派2.1972元(含稅)
中國神華(601088) 每10股派5.3元(含稅)
重慶水務(601158) 每10股派0.85元(含稅)
出版傳媒(601999) 每10股派0.2元(含稅)
07-06(周二)(2家)
金融街(000402) 每10股派1.5元(含稅)轉2.2股
同方股份(600100) 每10股派1元(含稅)
07-07(周三)(3家)
深天健(000090) 每10股派0.2元(含稅)
永太科技(002326) 每10股派3元(含稅)
海康威視(002415) 每10股派5元(含稅)
07-12(周一)(1家)
方正科技(600601) 每10股配3股,每股2.2元
❷ 泰達股份是藍籌股嗎
是的。天津泰達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天津美綸化纖廠,1992 年7月20 日經天津市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津體改委字(1992)3 8 號文件批准,實行股份制試點,通過定向募集股份設立天津美綸股份有限公司。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管字(1996)349 號文件審核通過及深圳證券交易所深證管字(1996)年第436 號文審核批准,公司股票於1996 年11 月28 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股票代碼 000652 。
❸ 關於泰達股份
資產置換!本人持有泰達股份3萬股,出來起碼15元開盤!估計在6月底出來!朋友,等著數錢吧!!
❹ 泰達股份的投資亮點
1.公司以城市環境運營商為定位,以「營造美好生活空間」為經營理念,經過幾年的整合,公司還涉足其他新興產業,包括垃圾焚燒發電的環保產業、景觀綠化產業以及潔凈材料產業。同時,公司還持有渤海證券股權,是後者第一大股東。公司大股東泰達控股以資本經營和資產管理為主要模式,目前已形成了七大產業布局,實力強勁,為公司發展帶來巨大的想像空間。
2.公司控股子公司天津泰達環保有限公司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有效期為3年。根據相關規定,泰達環保自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後三年內(含2008年),公司所得稅率享受10%的優惠,即所得稅按15%的比例徵收。
3.公司2009年前三季度主要財務指標:每股收益0.0558(元),每股凈資產1.3266(元),凈資產收益率4.21%,營業收入2769452382.77(元),同比增減19.9088%;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2355531.98(元),同比增減30.3668%。
4.全資子公司天津泰達潔凈材料有限公司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根據相關規定,企業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資格後三年內(含2009年),所得稅按15%的比例徵收。
5.公司以3536.83萬元的價格,收購天津信託所持泰達藍盾集團36%股權,此次收購後,公司將持有泰達藍盾集團51%的股權。
6.公司控股子公司天津泰達環保有限公司擬投資6.57億元建設大連城市中心區生活垃圾焚燒項目,並負責該項目的設計、融資、投資、建設及日後的運行管理。
7.公司2008年度分紅派息方案為:每10股派0.80元人民幣現金紅利(含稅)。股權登記日:2009年7月23日;除息日:2009年7月24日。
8.公司控股子公司天津泰達藍盾集團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擬投資123,581萬元,建設天津南港工業區80萬立油庫項目。
9.公司本次限售股份可上市流通數量為3,762,215股;本次限售股份上市流通日為2009年12月8日;本次限售股份上市後,公司尚有32家非流通股股東將繼續實行限售安排。
❺ 請教如何計算:關於泰達股份(000652)08年實施利潤分配後,如何計算有關的價格調整問題。
1.根據2005年度,2006年度公司利潤分配方案,泰達集團有限售條件股份減持限價調整為:出售價格不低於2.83元(=3.01-0.08-0.10).
答:根據泰達股份有05年股權分制改革中作出的承諾,在獲得流通權後減持價不低於3.01元/股,但經過了05年度和06年的分紅後,它的實際減持價格就需相應的減下來,其實也相當於我們二級市場上的股價除息一樣,泰達股份05,06年度的分配方案分別是10股派0.80元和10股股派1.00元,對應的每股所得的稅前現金就是0.08和0.10元,所以在計算公式中才會出現這兩個數字;
2.根據公司本年度利潤分配方案,泰達集團有限售條件股份減持限價調整為:出售價格不低於1.997元[(=2.83-0.034)/1.4].
答:這個是根據今年(07年度)的分配方案10股送3股派0.34元(含稅),每10股轉增1股來計算的,0.034是指每股可得的現金(稅前),1.4是指每一股股票+每一股股票所能得到的送轉贈股,這也相當於我們二級市場上的股價除權除息一樣;
❻ 泰達股份自2010年12月停盤以來,各種傳言滿天飛,有無高人知道什麼時候開盤,重組方向如何
1、股價經過了較長時間的數浪下跌,股價處於較低價位,成交量極度萎縮。此後,成交量溫和放量,當日外盤數量增加,大於內盤數量,股價將可能上漲,此種情況較可靠。
2、在股價經過了較長時間的數浪上漲,股價處於較高價位,成交量巨大,並不能再繼續增加,當日內盤數量放大,大於外盤數量,股價將可能繼續下跌。
3、在股價陰跌過程中,時常會發現外盤大、內盤小,此種情況並不表明股價一定會上漲。因為有些時候莊家用幾筆拋單將股價打至較低位置,然後在賣1、賣2掛賣單,並自己買自己的賣單,造成股價暫時橫盤或小幅上升。此時的外盤將明顯大於內盤,使投資者認為莊家在吃貨,而紛紛買入,結果次日股價繼續下跌。
4、在股價上漲過程中,時常會發現內盤大、外盤小,此種情況並不表示股價一定會下跌。因為有些時候莊家用幾筆買單將股價拉至一個相對的高位,然後在股價小跌後,在買1、買2掛買單,一些人認為股價會下跌,紛紛以叫買價賣出股票,但莊家分步掛單,將拋單通通接走。這種先拉高後低位掛買單的手法,常會顯示內盤大、外盤小,達到欺騙投資者的目的,待接足籌碼後迅速繼續推高股價。
5、股價已上漲了較大的漲幅,如某日外盤大量增加,但股價卻不漲,投資者要警惕莊家製造假象,准備出貨。
6、當股價已下跌了較大的幅度,如某日內盤大量增加,但股價卻不跌,投資者要警惕莊家製造假象,假打壓真吃貨。
❼ 如何解決集團公司和下面公司股權激勵的問題
1、股票期權模式
股票期權模式是國際上一種最為經典、使用最為廣泛的股權激勵模式。其內容要點是:公司經股東大會同意,將預留的已發行未公開上市的普通股股票認股權作為 「一攬子」報酬中的一部分,以事先確定的某一期權價格有條件地無償授予或獎勵給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幹,股票期權的享有者可在規定的時期內做出行權、兌現等選擇。
設計和實施股票期權模式,要求公司必須是公眾上市公司,有合理合法的、可資實施股票期權的股票來源,並要求具有一個股價能基本反映股票內在價值、運作比較規范、秩序良好的資本市場載體。
已成功在香港上市的聯想集團和方正科技等,目前實行的就是股票期權激勵模式。
2、股份期權模式
由於我國絕大多數企業在現行《公司法》框架內不能解決「股票來源」問題,因此一些地方採用了變通的做法。股份期權模式實際上就是一種股票期權改造模式。北京市就是這種模式的設計和推廣者,因此這種模式又被稱為「北京期權模式」。
這種模式規定:經公司出資人或董事會同意,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可以群體形式獲得公司5%-20%股權,其中董事長和經理的持股比例應占群體持股數的10%以上。經營者欲持股就必須先出資,一般不得少於10萬元,而經營者所持股份額是以其出資金額的1-4倍確定。三年任期屆滿,完成協議指標,再過兩年,可按屆滿時的每股凈資產變現。
北京期權模式的一大特點是推出了「3+2」收益方式,所謂「3+2」,即企業經營者在三年任期屆滿後,若不再續聘,須對其經營方式對企業的長期影響再做兩年的考察,如評估合格才可兌現其收入。
目前採用這種模式的已經有北京市的中關村置業博飛儀器、北開股份、同仁堂通縣分公司等十餘家公司制企業。
3、期股獎勵模式
期股獎勵模式是目前國內上市公司中比較流行的一種股權激勵辦法。其特點是,從當年凈利潤中或未分配利潤中提取獎金,折股獎勵給高層管理人員。
例如湖南的電廣傳媒,企業從年度凈利潤中提取2%作為公司董事會成員、高層管理人員及有重大貢獻的業務骨乾的激勵基金。基金只能用於為激勵對象購買公司的流通股票,並做相應凍結,離職半年後可以拋出。
目前採用這種模式的除了電廣傳媒外,還有上海的金陵股份、光明乳業、天津的泰達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上市公司。
4、虛擬股票期權模式
虛擬股票期權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股票認購權,它是將獎金的給予延期支付,並把獎金轉換成普通股票,這部分股票享有分紅、轉增股等權利,但在一定時期內不得流通,只能按規定分期兌現。這種模式是針對股票來源障礙而進行的一種創新設計,暫時採用內部結算的辦法操作。虛擬股票期權的資金來源與期股獎勵模式不同,它來源於企業積存的獎勵基金。上海貝嶺股份有限公司是這種模式的代表。
5、年薪獎勵轉股權模式
年薪獎勵轉股權模式是由武漢市國有資產控股公司設計並推出的,因此也被稱之為「武漢期權模式」。
武漢市國有資產控股公司所控股的上市公司原來實行企業法人代表年薪制,年薪由基薪、風險收入、年功收入、特別年薪獎勵四部分組成。這種模式則把風險收入 70%拿出來轉化為股票期權(另外30%以現金形式當年兌付),國資公司按該企業年報公布後一個月的股票平均市價,用該企業法人代表當年風險收入的70% 購入該企業股票。同時,由企業法人代表與國資公司簽訂股票託管協議,這部分股票的表決權由國資公司行使,需在第二年經對企業的業績進行評定後按比例逐年返還給企業的經營者,返還後的股票才可以上市流通。武漢期權模式本質上也是一種期股獎勵模式。
6、股票增值權模式
這種模式為蘭州三毛派神股份有限公司所採用。其主要內容是通過模擬認股權方式,獲得由公司支付的公司股票在年度末比年度初的凈資產的增值價差。
值得注意的是,股票增值權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股票,沒有所有權、表決權、配股權。這種模式直接拿每股凈資產的增加值來激勵其高管人員、技術骨乾和董事,無需報財政部、證監會等機構的審批,只要經股東大會通過即可實施,因此具體操作起來方便、快捷。
管理層持股能否令股東信服
(2006-02-13 10:29:08)
對於國資委春節前拋出的《關於進一步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實施意見》,有專家解讀稱其為一個信號彈,目的在於試探輿論的反應。這樣的理解顯然不為過,因為目前尚未出台管理層增量持股的細則,尺度仍掌握在國資委手中。
對管理層持股提出懷疑的人有不少,而且能找到有力的案例作為實證。光大證券研究所的研究人士稱,當年在深圳148家進行管理層持股試點的企業中,只有金地集團一家成功,另外147家都因為持股資金來源不明等不規范操作而告失敗。再看管理層持股失敗的案例,一度沸沸揚揚的鄭州光明「回爐奶」事件也是管理層持股「激勵的成果」。作為上市公司的光明乳業,2004年2月與鄭州當地的國有企業山盟乳業達成收購協議,董事長王佳芬一改過去調總部「空降兵」接管的做法,反而保留原經營班底,並慷慨地授予以總經理董波為代表的高層管理團隊10%的股份激勵。結果,光明「回爐奶」事件給光明乳業的品牌帶來嚴重負面影響,在廣州、鄭州、長春的產品銷量分別一度下降三成、九成、六成,2005年前三季度光明乳業業績下滑16.74%。
另一個典型失敗的案例來自國內管理層持股「鼻祖」TCL。有市場人士指出,當初為了激發公司高管的積極性,特別是調動TCL通訊主要負責人萬明堅及一幫業務骨乾的積極性,TCL集團在剛剛完成整體上市後不久,就冒股市之大不韙,於2004年9月把TCL通訊分拆到香港上市。然而,TCL通訊的股權激勵並沒有帶來企業效益的提高,不僅TCL通訊及TCL集團在上市的當年就出現了巨額的虧損,而且就連TCL通訊總經理萬明堅率「舊部」也棄TCL集團而去,最後投奔到了四川長虹。原TCL集團董事、TCL國際總經理謝安健,這位曾助萬明堅管理團隊贏得TCL通訊10%股權的功臣,也隨萬明堅投奔了長虹。再看TCL集團的管理層持股,若不是最新一次國有股權轉讓被叫停,其管理層持股甚至將超過國有大股東。TCL集團去年前三季度虧損11.39億元,難道也是管理層持股「苦心經營的結果」。或許TCL集團可以將巨虧歸罪於市場,但與同行相比其畢竟在2005年是失敗者。
管理層持股是否會起爭議,在倡導者看來,關鍵是「先規范,再持股」,大前提是不導致國有資產流失。但普通投資者的評價更注重管理層持股能否帶來多贏,即能否因經營層戴上「金手拷」而推動企業長期價值增加。更確切地說,普通投資者在看到高管獲得巨額激勵的同時,希望上市公司能有更好的業績讓股東們共同分享。光明乳業嘗鮮管理層持股,2004年年報披露,公司從二級市場購入股票獎勵高管人員,以897497股流通A股獎給了4位高管,其中王佳芬獲得458697股。若按2月10日收盤股價計算,4位高管股票市值超過469.39萬元,王佳芬持有的這部分股票市值達239.9萬元。由於股票市值的縮水,光明乳業管理層持股的市值已較2004年年報披露次日的563萬元大幅銳減。
對於管理層持股,高管是著眼於企業長期價值增加帶來的財富?還是把眼睛緊緊盯在其它難以獲得公眾認可的地方?其一,廉價獲取股權。G深振業將每股凈資產由動態變為靜態,管理層受讓國有股權的價格在未來凈資產每年大幅增長的情況下卻是連續3年以2005年中期每股凈資產為依據。其二,挪用公款或佔用資金。伊利集團原董事長鄭俊懷涉嫌挪用八拜奶牛廠的1500萬元購買伊利的股票。其三,獲取巨額高管激勵基金。G農產品雖然設計了風險保證金制度,投資者還是認為其「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以有限的風險與約束來掩護高管獲得「天價激勵」。更多的上市公司連風險保證的前提都不設,名正言順地設立高管激勵基金。G廣控算比較有自知之明,因業績滑坡而主動將管理人員的2004年激勵基金下調為500萬元,只佔公司年原計劃提取的1600萬元激勵基金的31%。
投資者不禁要問,管理層持股後會隨積極性增強而帶動公司業績提高嗎?高管會如制度設計者所希望的那樣關心公司股價嗎?做足高管激勵基金文章並以低價格買入股權,會不會是部分公司高管真實的目的。如果這成為高管們圖謀管理層持股的首選意圖,豈不是給高管們裝肥自己荷包創造了又一次機會。
王佳芬曾就高管激勵感嘆說:「這幾百萬,拿了還不如不拿,惹了一身是非。」可見,上市公司管理層拿了巨額高管激勵基金及持股後還是有壓力的。實施管理層持股必須建立在規范的前提上,其規范不能簡單地以沒有造成國有資產流失作為衡量標准。既然推出一系列政策的目的是讓管理層持股置於陽光之下,就應該讓管理層持股的方案經得起輿論的挑剔。有上市公司老總慷慨激昂:「這次股改,一定要把管理層持股寫進去。如果不行,還可以在全流通之後動用自己的基金來購買。」如此信心只有兌現為公司業績的提高,才會使普通投資者信服。而若信心是靠竊取國家或公司利益實現,只會給管理層持股「抹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