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09年感動中國頒獎詞
男兒榜樣 李隆
頒獎詞
火場、廢墟,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離不棄。他用希望擴展希望,用生命激活生命。
大愛至善 唐山13位農民
宋志永、楊國明、楊東、王加祥、王得良、宋志先、王寶國、王寶中、曹秀軍、尹福、宋久富、楊國平、王金龍,最大的62歲,最小的19歲,唐山市玉田縣東八里鋪村二組農民。
頒獎詞
不是歸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鄰里,是素不相識,出手相援。他們用純朴、善良和倔強的行動,告訴了我們「兄弟」的含義。
中流砥柱 經大忠
頒獎詞
千鈞一發時,他振聾發聵,當機立斷;四面危機時,他忍住悲傷,力挽狂瀾!他和同志們雙肩擔起一城信心,萬千生命。心繫百姓、忠於職守,凸顯共產黨人的本色。
死的光榮 武文斌
頒獎詞
山崩地裂之時,綠色的迷彩撐起了生命的希望,他樹起了旗幟,自己卻悄然倒下,在那災難的黑色背景下,他26歲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
奧運驚艷世界
大寫尊嚴 金晶
頒獎詞
那是光榮的一刻!她以柔弱之軀擋住殘暴,她用美麗的微笑,傳遞力量。她讓全世界讀懂了奧運的神聖和中國人的驕傲。
點燃生命 吉吉
頒獎詞
白的雪,紅的火,刺骨的風,激盪的心。鷹失去了同伴,但山的呼喚讓她飛得更高,她,是高山上綻放的雪蓮。
華彩驚世 張藝謀奧運團隊
頒獎詞
長卷舒展,活字跳躍;聖火激盪,情感噴放。他們用人類共通的語言,讓五千年文明躍然呈現,那一夜,中國驚艷世界。
太空中的第一步
傲拓天疆「神七」航天員
頒獎詞
中國人的足跡,從此印進寥廓而深邃的星空,當他們問候世界的時候,給未來留下了深遠的回聲。
普通人的大愛
這就是愛 韓惠民
頒獎詞
他用百姓最樸素的方式,回答了生活中最為深奧的問題:有比愛情更堅固的情感,有比婚姻更宏偉的殿堂,34年的光陰,青絲轉成白發,不變的是真情。
燭照深山 李桂林、陸建芬
頒獎詞
在最崎嶇的山路上點燃知識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懸崖邊拉起孩子們求學的小手,19年的清貧、堅守和操勞,沉澱為精神的沃土,讓希望發芽。
特別獎授予全體「中國人」
組委會認為,2008年的中國經歷了太多悲愴和喜悅,在抗擊暴風雪、抗震救災、舉辦奧運會、「神七」航天員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國人用堅韌、勇敢、智慧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的民族力量
Ⅱ 南京工業大學三好學生標兵獎金是多少
100塊好像是,三好學生和標兵和優干都一樣
Ⅲ 2010年2月11日中央一台晚上播出了感動中國節目。求人物的頒獎詞,和人物事跡!
1 卓琳:
頒獎辭:彩雲之南的才女,黃土高原上的瓊英。攜小平手五十八載,硝煙里轉戰南北,風雨中起落同隨。對她愛的人不離不棄,讓愛情變成了信念。她的愛向一個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堅定、溫暖與攙扶。
事跡:1939年,卓琳與鄧小平相識相知,共結連理。革命戰爭期間,卓琳在槍林彈雨中緊緊跟隨鄧小平。從太行山到大別山,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解放後,鄧小平成為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卓琳在身後甘當無名英雄,相夫教子。
十年動亂中,卓琳又陪伴鄧小平在江西度過流放生活;1997年鄧小平逝世後,她親自赴港見證香港回歸,替小平同志完成遺願。那兩天,她徹夜未眠,非常高興。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她毅然把個人的10萬元積蓄捐給了災區人民。
2朱邦月:一根拐杖撐起的家
頒獎辭:這個奇特的家庭,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難,也凝聚了人間最真的情感。頭發花白,面帶微笑,這位溫和而堅定的老人,胸中盛滿40年的艱難。他這支拐杖,是一家人的翅膀。他這雙肩膀,扛住了生命的重量。
事跡: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臨終時,將兩歲的兒子以及懷著5個月身孕的妻子託付給他。朋友懇求的眼神讓朱邦月做了一個他至今未悔的決定:迎娶朋友的遺孀,並將朋友的兩個兒子養大。
1986年5月,朱邦月單腿殘疾後病退。隨後,妻子和兩個兒子又都得了絕症——「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1991年,母子三人的病情開始加重,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靠單腿的朱邦月照料。
每天起床後,朱邦月先裝上假肢,然後開始打掃衛生,洗米做粥,幫母子三人起床,幫他們洗臉刷牙,喂早飯。隨後,他還要上街買菜,為全家人准備午飯。傍晚,他要輪流給三個人擦洗身體。晚上,還得想著夜裡起床給他們逐一翻身。一晚上起床數次。
這樣的日子,朱邦月過了近20年。但他始終堅持,因為他知道,他是一家人生命的燭光,點燃著一個家庭的希望。
3 阿里帕-阿力馬洪:十九個孩子的媽媽
頒獎辭: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開羽翼,撐起他們的天空。風霜飢寒,全都擋住,清貧勞累,一肩擔當。在她的家裡,水濃過了血,善良超越了親情。泉水最清,母愛最真!
事跡:從1963年收養鄰居家的3個孤兒開始,維吾爾族阿媽阿里帕又先後收養了漢、回、維吾爾、哈薩克4個民族的10餘個孤兒。
為了不讓孩子們餓肚子,阿里帕的丈夫阿比包每天下了班就去幫人家打土塊。阿里帕則每天都要到菜市場撿別人不要的蔬菜。雖然家裡養了兩頭奶牛,但誰也不捨得喝奶,全部賣了換錢以支付孩子們的學費和購買生活必需品。
2008年8月,操勞一生的阿比包病逝。子女們爭搶著贍養阿里帕老人。每到過年過節,孩子們都會回家團聚,180多口人圍在老人身邊。每當有孩子問:「阿媽,你對哪個孩子最好?」老人總會大笑說:「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樣親!」
4 沈浩:踐行信念好村官
頒獎辭:兩任村官,六載離家,總是和農民面對面、肩並肩。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裡道路工廠和農田,對不住家中嬌妻幼女高堂。那一年,村民按下紅手印,改變鄉村的命運;如今,他們再次伸出手指,鮮紅手印,顆顆都是他的碑文。
事跡:沈浩是安徽省財政廳派駐小崗村的選派幹部。他帶領村民辦工業、興商貿、科學種田,以市場經濟的頭腦發展種植、養殖和高效農業,發展農家樂生態旅遊。
2006年,小崗村躋身2005年度「全國十大名村」。2007年初,小崗村被授予安徽省鄉村旅遊示範點稱號。2006年底,沈浩任職三年屆滿即將離開。小崗村村民們在挽留沈浩的申請書上按滿了鮮紅的手印,請求沈浩帶領他們干三年。沈浩留下來了。又是三年的默默苦幹。
2009年,任期又將期滿。186名小崗村村民又在挽留沈浩的申請書上按下紅手印。這一次上天讓村民們的願望落空了。2009年11月6日,沈浩在小崗村臨時租住的房子內去世,年僅46歲。這一次,沈浩永遠留在了小崗村。
圖/CFP
5 李靈:80後最美鄉村女校長
頒獎辭:一切從零開始,從鄉村開始,從識字和算術開始。別人離開的時候,她留下來;別人收獲的時候,她還在耕作。她挑著孩子沉甸甸的夢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種子。她是80後。
事跡:2002年,李靈從河南省淮陽師范學院畢業。她回家後看到農村有大量留守兒童輟學在家,便萌生了在家鄉辦學的念頭。在父母和親朋的支持下,她用家裡20多萬元的積蓄辦起了周口淮陽許灣鄉希望小學。在學校,她是校長兼思想品德老師。在她的辛勤操勞下,這個學校有了7個班,300多名學生。由於所有學生學費全免,學校無力為學生購置教輔讀物和課外書籍。7年來,李靈為了辦學已經欠了8萬元的外債。
為了自己學校的孩子能坐在寬敞的閱覽室里看書閱讀,李靈趁著放暑假,向父親要了200元隻身來到鄭州。她買了一輛破舊三輪車,沿街收購各種書籍。烈日下,李靈騎著破三輪車穿街過巷,拿著秤一斤斤地回收舊書本。她用汗水載回了孩子們的「精神食糧」。
6 翟墨:中國無動力帆船環球航海第一人
頒獎辭:古老船隊的風帆落下太久,人們已經忘記了大海的模樣。六百年後,他眺望先輩的方向,直掛雲帆,向西方出發,從東方歸航。他不想征服,他只是要達成夢想——到海上去!一個人,一張帆,他比我們走得都遠!
事跡:翟墨是個畫家。他原本與航海無緣。當他聽到紐西蘭航海家說,他航海大半輩子,都沒有碰到過中國人時。翟墨深受刺激。
2007年1月6日,翟墨從山東日照起航。他沿黃海、東海、南海出境,過雅加達、經塞席爾、好望角、巴拿馬,穿越莫三比克海峽、加勒比海等海域,橫跨印度洋、南大西洋、太平洋,經過了亞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的15個國家、地區和島嶼。他航行了二萬八千三百海里。2009年8月16日,他終於回到了日照,完成了中國首次無動力帆船環球航海。這兩年半,他歷經艱險,不斷地挑戰自身的艱險。
他路過拿破崙的流放地聖赫勒拿島。上岸後,他直奔拿破崙的墓地。墓地前的留言簿上沒有中文。翟墨寫下了這樣一句話:你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中國是一頭睡獅,一旦睡醒,世界將為之而震動。這次我來,就是告訴你,中國這頭睡獅已經睡醒了。
7 陳玉蓉:暴走媽媽捐肝救子
頒獎辭:這是一場命運的馬拉松。她忍住飢餓和疲倦,不敢停住腳步。上蒼用疾病考驗人類的親情,她就捨出血肉,付出艱辛,守住信心。她是母親,她一定要贏,她的腳步為人們丈量出一份偉大的親情。
事跡:陳玉蓉的兒子葉海濱13歲那年被確診為一種先天性疾病——肝豆狀核病變。這種肝病無法醫治,最終可能導致死亡。為挽救兒子的生命,陳玉蓉請求醫生手術將自己的肝移植給兒子。可是她患有重度脂肪肝,無法捐肝救子。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陳玉蓉從醫院出來後,當晚就開始了自己的減肥計劃——每天走10公里。在隨後的7個多月里,她每餐只吃半個拳頭大的飯團;走破了四雙鞋子,腳上的老繭長了就剮,剮了又長。
當她再次去醫院檢查時,奇跡出現了:脂肪肝沒有了。醫生感嘆:「從醫幾十年,還沒有見過一個病人能在短短7個月內消除脂肪肝,更何況還是重度。」
2009年11月3日,這對母子在武漢同濟醫院順利地進行了肝臟移植手術。她賦予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8 張正祥:保護滇池勇者無敵
頒獎辭:生命只有一次,滇池只有一個,他把生命和滇池緊緊地綁在了一起。他是一個戰士,他的勇氣讓所有人膽寒,他是孤獨的,是執拗的,是雪峰之巔的傲然寒松。因為有這樣的人,人類的風骨得以傳承挺立。
事跡:張正祥今年61歲。30多年來,他把心血都花在了滇池保護上。最多一周,他就會繞滇池一圈,檢查滇池的污染情況。繞滇池一周的長度是126公里。至今,張正祥已經繞滇池走了1000多圈。這12萬多公里的行走都是為了阻止對滇池的污染和破壞。
在過去的30多年裡,張正祥花光了所有積蓄,賣了家裡的養豬場。妻子無法忍受,離他而去。他的子女也經常受到不明身份人的恐嚇,小兒子因此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張正祥自己更是經常遭到毒打。2002年深秋,當張正祥去一家私挖私採的礦場拍照取證時,礦主的保鏢開著車就向他直沖過來,張正祥當即暈倒在地。兩個小時後,一場大雨把他澆醒。這次挨打,使其右眼失明,右眼眶骨折。
不理解的人稱他為「張瘋子」。張正祥說:「不是我瘋了,是那些人瘋了。是那些人不知天高地厚了,瘋得只知道錢了。」
他用犧牲整個家庭的慘重代價,換來了滇池自然保護區內33個大、中型礦、採石場和所有采砂、取土點的封停。
滇池的治理還在進行。
9 薩布利亞-坦貝肯:西藏盲童的眼睛
頒獎辭:她看不到世界,偏要給盲人開創一片新的天地。她從地球的另一邊來,為一群不相識的孩子而來,不企盼神跡,全憑心血付出,她帶來了光明。她的雙眼如此明亮,健全的人也能從中找到方向。
事跡:薩布利亞·坦貝肯,1970年出生於德國,12歲時雙目失明。「盲文無國界」組織的創始人。
在波恩大學求學期間,她發現藏文還沒有盲文,便借鑒其他語種盲文的開發經驗,在世界上第一個開發出藏盲文。1997年,薩布利亞到西藏旅行。她騎馬穿越西藏各地,發現這里的盲童少有接受教育的機會,便萌生了創辦西藏盲童學校的想法。
2000年11月,薩布利亞與西藏殘聯合作建立的盲人康復及職業培訓中心正式運作。到目前為止,先後有96名盲童在這里接受了日常生活技能培訓和藏、漢、英三種語言的盲文基礎教育,以及按摩、電腦、手工編織、做乳酪、美術等職業技能培訓。一般經過兩年的專門培訓,這些孩子都可以進入常規學校學習。一些盲童轉入常規學校後,成績非常優秀。
她為西藏盲人的教育和康復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並因此獲得2006年度中國政府頒發的「友誼獎」。
10 宋文驄:殲-10之父
頒獎辭:少年傷痛,心懷救國壯志;中年發奮,澎湃強國雄心。如今,他的血液已流進鋼鐵雄鷹。青驥奮蹄向雲端,老馬信步小眾山。他懷著千里夢想,他仍在路上。
事跡:國慶60周年大閱兵時,殲-10的颯爽英姿飛過天空,讓世界矚目。這是我國自行研製、具備當今世界先進水平的新一代、高性能、全天候戰斗機。隨著殲-10戰機的研製定型,我國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戰斗機設計技術。
宋文驄是殲-10戰機的總設計師,現任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首席專家、型號總設計師、自然科學研究員。
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我國提出要研製一種適合我國空軍2000年以後作戰環境的殲擊機,並列為國家重大專項,代號為「十號工程」。56歲的宋文驄,被國防科工委正式任命為殲-10飛機總設計師。
1998年3月23日,殲-10首飛成功。宋文驄喜極而泣,把自己的生日從3月26日改成了3月23日。
11 特別獎:勇救落水兒童的長江大學學生集體
頒獎辭:他們縱身一躍,劃出了人生最壯麗的弧線,他們奮力一舉,綻放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他們用青春傳承了見義勇為,用無畏譜寫了一曲英雄的贊歌。
事跡:2009年10月24日,長江大學文理學院的40多名同學結伴出遊,來到湖北荊州市寶塔河江段的江堤上野炊。下午2時左右,一些同學在長江邊遊玩時,突然發現兩個小男孩在江中掙扎。同學們迅速沖了過去,先救起了一個男孩。但是在救另一個男孩時並不順利。危急時刻,站在沙灘上的十多名同學趕緊手拉手組成人梯下水搭救,另一名少年也獲救。但是,由於水情復雜,加上學生們體力不支,最終搭起的人梯被沖垮了,很多學生落入江中。岸邊的同學們大聲呼救。附近的冬泳隊隊員聞聲趕來,相繼從水中救起6名大學生。而陳及時、何東旭、方招3人卻因救人後體力不支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獻出了年僅19歲的寶貴生命。
Ⅳ 日照副市長都分管什麼
侯成君,1962年8月出生,山東省文登市人,博士研究生。先後任文登供電所技術員,技術科副科長,供電所副所長(其間:掛職文登市苘山鄉副鄉長);文登市苘山鄉副鄉長,苘山鎮黨委副書記、副鎮長,黨委副書記、鎮長,黨委書記;文登市委常委、苘山鎮黨委書記,市委副書記兼苘山鎮黨委書記,文登市委副書記、副市長(其間在吉林大學攻讀世界經濟專業研究生);榮成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副市長代市長、黨組書記,榮成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黨組書記;鄆城縣委書記、縣武裝部黨委第一書記;菏澤市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日照市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其間:在西北工業大學在職攻讀系統工程博士研究生;參加山東省中青年幹部出國培訓班;在美國密蘇里大學學習宏觀經濟及公共管理);日照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市政府黨組成員;2009年3月至今,日照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黨組副書記。山東省第九屆人大代表,1994年被評為「山東省新長征突擊手」標兵、被省政府授予「山東省勞動模範」。
負責市政府常務工作,負責市政府機關、發展改革、監察、人事、統計、物價、應急管理、金融、經濟研究、政府法制、信訪、園區、重點工程、魯南臨海產業區、接軌青島等方面的工作。
分管市政府辦公室、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監察局、市人事局、市統計局、市物價局、市政府調研室、市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市金融工作辦公室、市行政投訴監察中心、市政府法制辦公室、市行政服務中心、市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市政府駐上海辦事處、日照銀行。
聯系市委市政府信訪局、市行政事務管理局、市委市政府接待處、各民主黨派、市工商聯,中國人民銀行日照市中心支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日照監管分局、國家統計局日照調查隊,駐日照銀行、保險、證券機構。
唐慎,男,1967年10月出生,四川安岳籍,中共黨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專業:國民經濟學;研究方向:經濟體制比較),經濟學博士。
1989年7月,畢業於西安通信學院(載波通信專業)。歷任蘭州軍區第一通信總站技術員、助理工程師;陸軍第十三集團軍政治部宣傳處幹事;中共重慶市委組織部研究室主任幹事、副主任;中共重慶市委辦公廳副處級、正處級秘書。中共重慶市南岸區委(常務)副書記;國家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副司長(掛職);重慶市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
2009年3月,任中共日照市委常委、日照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負責經貿、交通、信息產業、質量技術監督、安全生產、港口、電業、鹽務等方面的工作。
分管市經濟貿易委員會、市交通局、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市公路管理局、市機械化學工業辦公室、市輕工紡織工業辦公室、市建築材料工業辦公室、市信息產業辦公室,日照港(集團)有限公司、市水產集團總公司。
聯系市總工會,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鹽務局、日照海事局,駐日照電力、鐵路企業,日照海通絲業公司(工業方面)。
孫 雨 1954年4月出生,山東省莒南縣人。
1969年12月參加工作,歷任陸軍第55軍無線電連報務員,臨沭縣郵電局報務員,臨沭縣委組織部幹事,臨沂地委組織部幹事,臨沂地委組織部副科長、科長,莒縣縣委副書記、代縣長、縣長,日照市委副秘書長,日照市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主任、黨委書記,日照市嵐山工委書記,日照市東港區委書記、區委黨校校長;
2002年12月任日照市政府黨組成員,2003年2月任日照市副市長;中共山東省第七次、八次黨代會代表,山東省八屆人大代表,日照市十四屆人大代表。
負責城鄉建設、國土資源、環保、城市綜合執法、人民防空、地震等方面的工作。
分管市規劃建設委員會、市環境保護局、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市人民防空辦公室(市民防局)、市地震局。
聯系市國土資源局。
解世增 1958年5月出生,山東省日照市人,省委黨校研究生學歷。
1977年3月參加工作,歷任日照縣濤雒公社西林子頭村教師,縣第二工業局生產員、會計,高興公社團委幹事;共青團日照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直機關團委書記、團縣委副書記、書記;臨沂師專幹部專修科學員、班黨支部書記;共青團(縣級)日照市委書記;共青團日照市委副書記;東港區副區長,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區委副書記、常務副區長兼山海天旅遊度假區工委委員、管委副主任;莒縣縣委副書記、代縣長、縣長,縣委書記;日照市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政協日照市第四屆委員會委員,市十三、十四屆人大代表,市第九次黨代會代表,省九屆人大代表,省第八次黨代會代表。
負責公安、國家安全、司法、民政、勞動和社會保障、衛生、食品葯品監管、人口和計劃生育、體育、民族宗教、軍民關系等方面的工作。
分管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衛生局、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市體育局、市民族宗教事務辦公室、市老齡工作辦公室、日照仲裁委員會辦公室。
聯系市委610辦公室、市殘疾人聯合會、市紅十字會,市國家安全局、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市醫葯集團公司。
徐 清 女,1965年10月出生,遼寧省海城人,博士,高級工程師、副教授,澳大利亞烏倫貢WOLLONGONG大學訪問學者,中國民主促進會日照市委主委。
1987年7月參加工作,歷任國家機械工業委哈爾濱焊接研究所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日照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系副主任、副教授;日照市科學技術局副局長;日照市政府副市長;市六屆政協常委,市七屆、八屆政協委員,省九屆、十屆政協委員,中國民主促進會山東省委常委,中國民主促進會十屆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負責教育、科技、文化、旅遊、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等方面的工作。
分管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文化(新聞出版)局、市旅遊局、市廣播電視局、市地方史志辦公室,大學科技園管委,市屬高校。
聯系共青團日照市委、市婦聯、市科協、市檔案局、駐日照高校、市新華書店。
萬 同 1956 年2月生,日照市東港區人,研究生學歷,1978年12月參加工作。歷任共青團日照縣委副書記,日照市(縣級)外經委副主任、日照市外經委對外業務科科長,日照市出口加工區管委會辦公室主任,日照經濟開發區管委副主任,日照市嵐山開發區籌委會副主任、嵐山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日照市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主任、黨委書記,日照市長助理、市政府黨組成員兼西藏日喀則地區行署常務副秘書長、專員助理、經貿委黨組書記、行署副專員,現任市政府黨組成員、日照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負責外經貿、外事、僑務、口岸、打擊走私、服務業、國內貿易、招商引資、工商行政管理、市場建設和管理、郵政、通信等方面的工作。
分管市外經貿局、市外事(僑務)辦公室、市口岸辦公室、市打擊走私辦公室、市服務業辦公室、市糧食局、市聯社、市港航局(引航站)、市招商局、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日照市委員會、市政府駐韓國聯絡處、市物資行業管理辦公室、市無線電管理辦公室。
聯系市委台灣工作辦公室(市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市委對外宣傳辦公室(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郵政局、日照海關、日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日照邊防檢查站、嵐山邊防檢查站,駐日照通信、郵政、成品油銷售企業。
劉西良 1958 年 7 月 1 日生,山東省費縣人,中共黨員,省委黨校研究生(脫產),1979年12月參加工作,現任日照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1979年12月至1984年12月,歷任費縣一中教師、教導副主任、團委書記。1984年12月至1992年6月歷任共青團費縣縣委副書記、書記。 1992年7月至1993年5月在日照市引進人才辦公室工作。1993年5月至 1995年11月歷任東港區政府辦公室主任、辦公室黨組書記、區政府黨組成員。1995年11月至2001年1月歷任東港區委常委、區政府辦公室主任,區委常委、區委辦公室主任,區委常委、區政府副區長、黨組副書記。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任日照市東港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黨組書記。2002年12月至2006年1月任東港區委書記、區委黨校校長。2006年1月至5月任市政府副市長、東港區委書記、區委黨校校長。 2006年5月任市政府副市長。
1988年被團省委授予「山東省優秀青年工作者」。2003年被省國防動員委員會授予「全省關心國防建設十佳人物」 。是山東省第七次團代會代表,日照市第九次、十次黨代會代表;日照市第十四屆、十五屆人大代表。
負責農業和農村方面的工作。
分管市水利局、市農業局、市海洋與漁業局、市林業局、市畜牧獸醫局、市民營經濟發展局、市農業機械管理局。
聯系市氣象局、市煙草專賣局(煙草公司)、日照海通絲業公司(農業方面)。
Ⅳ 日照港集團信息中心怎麼樣啊
還不錯,管著集團的網路,以及erp系統。
工資還可以,獎金不算高。
Ⅵ 2010年感動中國頒獎詞
卓琳 平凡至偉
頒獎辭: 彩雲之南的才女,黃土高原上的瓊英。攜小平手五十八載,硝煙里轉戰南北,風雨中起落同隨。對她愛的人不離不棄,讓愛情變成了信念。她的愛向一個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堅定、溫暖與攙扶。
宋文驄 壯志凌雲
頒獎辭: 少年傷痛,心懷救國壯志;中年發奮,澎湃強國雄心。如今,他的血液已流進鋼鐵雄鷹。青驥奮蹄向雲端,老馬信步小眾山。他懷著千里夢想,他仍在路上。
阿里帕·阿力馬洪 母愛最真
頒獎辭: 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開羽翼,撐起他們的天空。風霜飢寒,全都擋住,清貧勞累,一肩擔當。在她的家裡,水濃過了血,善良超越了親情。泉水最清,母愛最真!
張正祥 勇者無敵
頒獎辭: 生命只有一次,滇池只有一個,他把生命和滇池緊緊地綁在了一起。他是一個戰士,他的勇氣讓所有人膽寒,他是孤獨的,是執拗的,是雪峰之巔的傲然寒松。因為有這樣的人,人類的風骨得以傳承挺立。
李靈 留守兒童之母
頒獎辭: 一切從零開始,從鄉村開始,從識字和算術開始。別人離開的時候,她留下來;別人收獲的時候,她還在耕作。她挑著孩子沉甸甸的夢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種子。她是八零後。
陳玉蓉 母愛齊天
頒獎辭:這是一場命運的馬拉松。她忍住飢餓和疲倦,不敢停住腳步。上蒼用疾病考驗人類的親情,她就捨出血肉,付出艱辛,守住信心。她是母親,她一定要贏,她的腳步為人們丈量出一份偉大的親情。
朱邦月 一家之主
頒獎辭: 這個奇特的家庭,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難,也凝聚了人間最真的情感。頭發花白,面帶微笑,這個溫和而堅定的老人,胸中盛滿四十年的艱難。他這支拐杖,是一家人的翅膀。他這雙肩膀,扛住了生命的重量。
沈浩 踐行信念
頒獎辭: 兩任村官,六載離家,總是和農民面對面,肩並肩。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裡道路工廠和農田,對不住家中嬌妻幼女高堂。那一年,村民按下紅手印,改變鄉村的命運;如今,他們再次伸出手指,鮮紅手印,顆顆都是他的碑文。
翟墨 雲帆滄海
頒獎辭: 古老船隊的風帆落下太久,人們已經忘記了大海的模樣。六百年後,他眺望先輩的方向,直掛雲帆,向西方出發,從東方歸航。他不想征服,他只是要達成夢想——到海上去!一個人,一張帆,他比我們走得都遠!
薩布利亞·坦貝肯 光明心生
頒獎辭:她看不到世界,偏要給盲人開創一片新的天地。她從地球的另一邊來,為一群不相識的孩子而來,不企盼神跡,全憑心血付出,她帶來了光明。她的雙眼如此明亮,健全的人也能從中找到方向。
特別獎 長江大學見義勇為大學生群體
頒獎辭:他們縱身一躍,劃出了人生最壯麗的弧線,他們奮力一舉,綻放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他們用青春傳承了見義勇為,用無畏譜寫了一曲英雄的贊歌。
Ⅶ 2009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
卓琳 平凡至偉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卓琳的頒獎詞:
彩雲之南的才女,黃土高原上的瓊英[1]。攜小平手五十八載,硝煙里轉戰南北,風雨中起落同隨。對她愛的人不離不棄,讓愛情變成了信念。她的愛向一個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堅定、溫暖與攙扶。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 陳 淮這樣評價她:
不動搖,一生不動搖,歷盡滄桑絕不動搖。不是因為她是誰的夫人,而是因為她是一個不可動搖的人。
陳小川:她默默地站在一位時代偉人背後,用堅定的信仰和深深的愛,支撐著偉人度過劫波,支持著偉人創造新時代。在近30年中國崛起的歷史記錄中,應該有她重重的筆墨。
宋文驄 壯志凌雲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宋文驄的頒獎詞:
少年傷痛,心懷救國壯志;中年發奮,澎湃強國雄心。如今,他的血液已流進鋼鐵雄鷹。青驥奮蹄向雲端,老馬信步小眾山[2]。他懷著千里夢想,他仍在路上。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 杜玉波這樣評價他:
五十載春秋風華,二十年丹心鑄劍,他的心血和靈魂全部默默傾注給了共和國的藍天衛士,熔做了他的體,化作了它的魂。
紀寶成:終於,中國的藍天上翱翔著可以與先進國家水平媲美的戰斗之鷹,這是中國製造。他以赤子之心,蘊持偉力,鑄就祖國藍天的龍魂。
阿里帕·阿力馬洪 母愛最真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阿里帕的頒獎詞:
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開羽翼,撐起他們的天空。風霜飢寒,全都擋住,清貧勞累,一肩擔當。在她的家裡,水濃過了血,善良超越了親情。泉水最清,母愛最真[3]!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 閻 肅這樣評價她:
手心手背都是肉,身前身後都是娃,星星伴著月亮笑,每天都迎來一片金燦燦的朝霞。
王曉暉:她溫暖的關愛沒有民族之分,沒有偏見之心。她把孩子們無助的眼神化作對世界的希望,把弱小心靈的惶恐撫平成面對塵世的從容。
薩布利亞·坦貝肯 光明心生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薩布利亞·坦貝肯的頒獎詞:
她看不到世界,偏要給盲人開創一個新的天地。她從地球的另一邊來,為一群不相識的孩子而來,不企盼神跡,全憑心血付出,她帶來了光。她的雙眼如此明亮,健全的人也能從中找到方向。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 塗光晉這樣評價她:
她是當代的普羅米修斯,雖然自己看不到光亮,卻給遠在異國他鄉的西藏盲童帶來了光明與希望。
王振耀:她讓我們看到了現代的白求恩!一個外國盲人能夠直接感受到藏族盲童的需求,這需要一種高尚的人道精神,更需要一種博愛的慈善情懷!
張正祥 勇者無敵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張正祥的頒獎詞:
生命只有一次,滇池只有一個,他把生命和滇池緊緊地綁在了一起。他是一個戰士,他的勇氣讓所有人膽寒,他是孤獨的,是執拗的,是雪峰之巔的傲然寒松。因為有這樣的人,人類的風骨得以傳承挺立。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 陳錫添這樣評價他:
一個農民,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了保護滇池,他不惜犧牲全家的利益,更不惜付出骨髓身殘的代價,這精神何等寶貴!
濮存昕:面對貪婪、愚昧和兇殘的困境,他堅持信念,用勇敢不屈不撓的斗爭證明,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不是一句空話,他是中國真正的環保大使。
陳玉蓉 母愛齊天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陳玉蓉的頒獎詞:
這是一場命運的馬拉松。她忍住飢餓和疲倦,不敢停住腳步。上蒼用疾病考驗人類的親情,她就捨出血肉,付出艱辛,守住信心。她是母親,她一定要贏,她的腳步為人們丈量出一份偉大的親情。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 彭長城這樣評價她:
她疾走的照片,強烈地震憾了我的心靈。這種姿態,如此心酸、如此美麗。
王曉暉:為了孩子,母親可以奉獻多少?這是一個永無止境的答案。陳玉蓉暴走七個月,樸素的母愛愈發沉甸。
朱邦月 一家之主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朱邦月的頒獎詞:
這個奇特的家庭,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難,也凝聚了人間最真的情感。頭發花白,面帶微笑,這個溫和而堅定的老人,胸中盛滿四十年的艱難。他這支拐杖,是一家人的翅膀。他這雙肩膀,扛住了生命的重量。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 易中天這樣評價他
一諾千金四十年,男兒俠義在雙肩。感天動地朱邦月,長駐真情在世間。
朱玉
這個最為普通的中國男人,以病殘之軀的微弱之火,照亮著在別人眼裡異常坎坷的生活,雖然生活艱難,但,此處依然有光明。
沈浩 踐行信念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沈浩的頒獎詞:
兩任村官,六載離家,總是和農民面對面,肩並肩[4]。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裡道路工廠和農田,對不住家中嬌妻幼女高堂。那一年,村民按下紅手印,改變鄉村的命運;如今,他們再次伸出手指,鮮紅手印,顆顆都是他的碑文。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 劉漢俊這樣評價他
你是一粒種子,深深地埋進這片多情的土地;你是一面旗幟,高高地飄揚在這希望的田野。你把人民捧在心裡,人民就把你舉過頭頂!站起來,你是一尊雕塑,倒下去,你是一座豐碑!
李靈 心靈放歌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李靈的頒獎詞:
一切從零開始,從鄉村開始,從識字和算術開始。別人離開的時候,她留下來;別人收獲的時候,她還在耕作。她挑著孩子沉甸甸的夢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種子。她是八零後。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 劉姝威這樣評價她
身旁是300多名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背後是那些在外打工父母們心中的掛念與寄託,這位鄉村女教師贏得眾人尊敬。
張瑞敏:為了孩子四處奔走,眼角有了皺紋,雙手不再細膩,但是她把愛與溫暖帶進了鄉村學校的課堂,她是讓全國人民尊敬的「80後最美鄉村女校長」。
翟墨 雲帆滄海
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授予翟墨的頒獎詞:
古老船隊的風帆落下太久,人們已經忘記了大海的模樣。六百年後,他眺望先輩的方向,直掛雲帆,向西方出發,從東方歸航。他不想征服,他只是要達成夢想——到海上去!一個人,一張帆,他比我們走得都遠!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 陳 淮這樣評價他
這不是一個個人的足跡,這是向世界昭示中華民族走向大海的宣言。
陸小華:翟墨桅桿上高揚的五星紅旗,有力地告訴世人,中國人擁抱海洋的勇氣、豪情與胸懷。
特別獎——何東旭、陳及時、方招等勇救落水兒童的大學生集體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會委員 劉姝威這樣評價他們:
他們用19歲的肩膀鑄造生命之梯,他們的行動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塗光晉:三個年輕生命的逝去和兩個孩子的生還,並不是簡單的生命風險交換,而是在修復和重構著健康社會應有的道德基石。
杜玉波:他們縱身一躍,劃出了人生最壯麗的弧線,他們奮力一舉,綻現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他們用青春傳承了見義勇為,用無畏譜寫了一曲英雄的贊歌。
閻肅:挺胸踏濁浪,何懼生與死。至今江水上,清風滿襟袖。
[1] 瓊英:美麗的花。卓琳原名浦瓊英
[2] 「青驥奮蹄向雲端,老馬信步小眾山」為宋自創作抒懷詩中兩句。
[3] 「泉水最清,母愛最真」為維吾爾諺語
[4] 「和農民面對面,還要和大家肩並肩」此為沈口頭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