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海立股份大盤上為什麼找不到了
大盤上是上市公司的綜合指標,海立股份(600619)是個股,如果你用的是大智慧,把把代碼上,打回車就哦了
B. 上海日立電器(金橋路)技術儲備的待遇和發展前景我是應屆本科 外地的能解決戶口嗎 望高人解答~
技術能力不錯,待遇一般,他們是做空調壓縮機的,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第二,但企業利潤水平很低,因為這個行業市場競爭激烈,在上海的企業往往因為勞動力成本、稅收、采購等成本較高,經營一直很困難。目前這家企業正在將產能往南昌轉移。對於個人來說,由於不清楚你是做什麼崗位的很難說。總體而言,感覺這家企業發展前景不是很好,他們的上級企業是海立股份,你也可以看看各類股評對這家企業的評價,多多參考。海立股份主企業要就是日立電器。
C. 股票前輩回復!!!不是的不要亂答!!謝謝合作!
首先肯定你追高了!但是你買的票子都是抗跌性好的股票!
宏觀上講,現在是敏感期!5300點大盤的泡摸已經肯定,許多跳空缺口都未回補。技術上要求大盤回調,但是由於資金過多就是所謂的流動性過剩導致股指不段推高,因為現在市場的主流資金基金起主要方面,目前基金的贏利取決於不斷的做多,這就是為什麼在中國股市很少談論市贏率。
針對目前行情本人建議如果不變盤的話600619、000690堅決持有600020行情已過可逢高減磅!
D. 600098廣州控股,600128弘業股份,600619海立股份,有人推薦說會有6,7個漲停
想買代碼 名稱方 市盈率
SH,600131,岷江水電,48,78 川渝股票跌得太多,
SH,600640,中衛國脈,38,22 IT科技股跌得太多,
SH,600006,東風汽車,29,57 跌得太多,
這三隻股票絕對會大漲40%以上,
當我現在買了高價有色,高價金融股,高價鋼鐵股,高價房產股就後悔了,
股票是公平的,高價股必然回調,跌得太多的低價質優股必然大漲,
板塊輪漲,也該到這三隻股票了,
不過,現在買了可能要虧5%.
大家想一想,這樣的股票現在就讓它使勁跌吧,跌不了多少吧.
可惜當我想到這些的時候,我錯買了高價股,已虧12%以上,
您不買這樣的股票,您又敢買什麼樣的股票哩?
E. 股市會趺破2000點嗎
不出利好政策,到2000點只是時間問題.
超跌反彈時,逢高減倉或者出貨,減少損失.
短時間內大盤有繼續破位的風險,建議持幣迴避風險.
肯定會繼續下跌,在熊市中超跌反彈結束後還會繼續創新底的.
從8月12日開始的這個震盪箱體持續了18個交易日了,雖然中間經過過一次靠謠言帶來的大漲不過,謠言就是謠言,隨著謠言的破滅大盤繼續震盪走低,中間的紅盤游資的抄底力度越來越弱,而大盤繼續被均線壓制下去震盪走低無法突破,最終還是選擇了跳空破位,把這個震盪箱體打破了創了新低,如果大盤無法放1100億以上的巨量突破並回補這個跳空缺口,那大盤的下降通道將打開,這個缺口就將成為新的頂部壓力區域,後市還會繼續探底創新底的.而之前大盤在720日線曾經兩次形成支撐作用不過8月8日還是大跌破位把下降通道打開,而大盤運行到960日線附近時曾經失守過,後來因為游資借謠言托高過大盤大漲178點.但是謠言就是謠言沒有出來,960日線再次破位失守後下行,現在下方1440日線、1800日線和2160日線已經纏合在一起了,形成了自3300以來的最強的支撐區域(短期的最後的支撐區域2034~2150點),但是如果連這個區域都失守無法站穩,那大盤下方的下個支撐區域將下降到1400~1500點附近了。短線繼續有所謂的利好在市面上謠傳,機構放出來配合出貨的概率很大,不要對政府出政策抱太大希望.投資是理性的活動不要有太多的感性因素在裡面. 而近期市面上公布的8月機構凈減倉近200多億。而根據最近政監會相關會議精神透露出市場期盼的融資融券和股指期貨這兩個救市政策還在探討階段,要進入籌劃正軌樂觀估計2009年初的事.而政監會主席再次表示市場的問題應該由市場解決不要出了什麼事就盼政策救市,那不符合政府要求股市變得市場化的要求,而大小非是很巨大的問題,要經過國務院的省核,而不是政監會說禁止就禁止得了的,政監會沒有這個許可權. 請跟隨政府的政策來投資,而不要對政府善意的風險警告視而不見.
現在市面上的利好謠言很多,主要是以下方面,
1、證監會「二次發售」解決大小非 (證監會相關人士已經表態,二次發售只是打散大小非使解禁的集中度降低,不限制大小非解禁,同時表示,限制大小非是違背股改精神和市場的行為國家不會限制的,該消息屬於重大利空,如果有投資者能夠看懂?)
2、融資融券的可能在奧運後出台(沒得到證實)
3、摩根大通龔方雄放言政府將出台千億級的經濟刺激方案(周二該黑嘴表態所謂的千億級經濟刺激方案只是自己認為國家應該出的,不是國家有出的計劃和想法,該傳言也遭到了李嘉誠的否認,勸投資者理智點面對現在的行情,他認為到09年為止股市不會太理想,投資者要謹慎介入)
4、據非常接近證監會高層人士可靠消息,將於8/2*宣布印花稅即日起調整為雙向徵收0.05% (沒得到證實)
5、暫停三個月的新股上市審批 (沒得到證實)
6、國家平準基金將入市救市(相關發言人表示,平準基金現在還沒組建,而且組建的資金來源暫時無法確定,所以較長時間內不可能入市,中等利空)
7、政監會組織基金經理開會,會議上的重點議題就是救市(但是有與會經理表示,會上更本沒有談到救市,主要是關於基金發行的部分議題)
在紅七月行情進行過程中有過無數的眾多利好傳言帶來了游資推動的那波小反彈,但是結果呢?都要到8月底了傳言的利好都沒出來.所以穩健的投資者建議等待官方公布利好後才介入穩健獲利,而不要被游資和減倉的機構忽悠了,每次真正有利好政策出來的時候,政府都是悄悄的進村,而沒有出現過提前一個多月干叫喚的情況,是機構製造謠言方便出貨還是真的有利好,多思考下吧,再考慮自己是不是要介入。
而基本面投資者現在也將面臨一個壞消息878家公司半年報:雖然每股收益小幅度增長1分錢,但是增速已經大幅度減緩,凈利潤增長現金流下降,降幅高達64.47%,但總體現金流下降並不意味著所有的行業現金流都出現下降,如採掘業上半年現金流同比就有較大增長。這也是美國次貸危機和中國宏觀調空的的雙重作用,隨著宏觀調空的繼續深入,業績面支撐股市上行的壓力更大,在遇到大小非解禁的高峰期將近,大盤長期趨勢不樂觀.
部分機構報告表示現在大盤估值低估,已經進入合理投資區域鼓勵散戶買入,這又是個對散戶下的套,大盤大跌過後只是從超高估變為了高估而已,離新興市場12倍市盈率標准還是高估了5倍,和俄羅斯的8倍比高估了9倍,而市凈率雖然已經達到4倍,但是離上次熊市的大底時的1.71倍還有70%以上的差距,所以低估純粹是機構掩護出貨吸引場外資金入場接籌碼的托詞而已,請理性對待。既然機構這么看好「低估」的股市為什麼在鼓勵散戶買的同時自己堅決賣呢?各位股友靜下心來想想吧,請善待自己的資金,得來不容易,不要輕易就送給機構了。順勢而為吧.沒人喜歡熊市,但是,不得不面對現實.
如果導致這次熊市的大小非問題真的如國家通過新華社評論所暗示的讓時間來解決,那解禁高峰期後的2011年才有希望,走出底部調整到位.主力出貨的行情沒底.底是機構大規模建倉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建議穩健對安全要求較高的投資者不介入,持幣為主輕倉觀望.
導致大跌的大小非問題直接導致了資金面的失衡,空方長期壓制多方,而在這個長期趨勢中資金面被空方占據,行情自然是長期震盪走低.這就是股票為什麼老跌的真正原因.而8月後是大小非的解禁高峰期,下跌的概率大於上漲.最新的資金統計顯示,7月到現在為止,股評鼓吹的機構大建倉再次成為笑談,雖然7月的減倉規模較大幅度減緩,但是基金和保險等機構仍然凈減倉近300億.8月又減了200多億。而這波反彈的主力軍成了游資,不過游資的特點眾所周知是快進快出,既然是游資狙擊的行情,在傳統大資金還在繼續拉高減倉的情況下,後市如果仍然沒有較為實行性的利好出現,全靠利好謠言帶來的這波反彈,有可能成為機構最後一次較好的減倉機會,奧運畢竟只是個題材,不對大盤的資金面帶來任何的實質性改善,所以見光死行情按照預計出現了,機構是不會放過這次拉高減倉的機會.
F. 創業這應該具備什麼樣的品質
在海立股份2002年三屆一次董事會上,公司所持有的大眾漢得12%股份,被以307萬元的價格出售給了大眾漢得的股東范建震。而對此,代理健康證書,上海漢得在本次的招股書中並未提及。
更為具體的信息顯示,上述收購發生在2002年7月,而大眾漢得的全名為上海大眾漢得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6月9日。
記者發現,代理轉載產地證,收購大眾漢得的是一家名為上海全富漢得軟體技術有限公司的企業,而該公司正是本次上市的上海漢得的前身,公司於2009年2月更名為上海漢得。
巧合的是,得逸投資、得拓投資、得帆投資和得競投資均成立於2009年7月份,不僅如此,這幾家公司與大股東迪宣投資的注冊地址也是驚人的相近,均為青浦區崧秀路555號3幢2樓。
早在大眾公用2001年中報中,就曾閃現雙發投資和大眾漢得的身影。而這兩家公司均是以關聯方的身份出現在該份報告中。公告顯示,當期大眾公用分別為大眾漢得和雙發投資擔保貸款500萬元和3000萬元。
而當年一手將大眾漢得從兩大國資巨頭手中運作出來的范建震,如今已是上海漢得的實際控制人,此人通過上海迪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間接掌握著上海漢得1802.49萬股,這部分股份上市後的市值將在3.60億元以上。
相對於和大眾公用之間撲朔迷離的關系,大眾漢得與上海國資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海立股份(600619.SH)之間的關系則要直接得多。
上海漢得的招股書顯示,公司2009年實現凈利潤4628.80萬元,按照上市後的總股本計算,每股收益為0.4元。如果按照創業板目前50倍左右的發行市盈率計算,上海漢得的發行價將達到20元左右。
暴富存隱憂
而自然人羅彬輝、趙錦芳、陸金娥、范建震、陳靖豐和陳迪清,則分別持有公司14.10%、11.70%、11.70%、8%、5.5%和5%的股份。
上市前火線入股以及怪異的注冊地址背後,又會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八年資本運作戲法讓兩大上海國資巨頭錯失ERP發展的黃金時期,但卻讓范建震等一百餘名自然人一夜暴富。
上海漢得在11月19日公開披露的招股書中坦承,「發行人收購了大眾漢得與ERP實施服務相關的全部資產與人員,公司目前業務是在本次資產收購基礎上發展而來」。
但實際上,按照海立股份與范建震之間的交易定價,大眾漢得的價格應該高達2558萬元。而在人為壓低收購價格的背後,上海漢得的真實意圖卻並不為外界所知。
在並不惹眼的股東名單背後,大眾漢得的身份卻並不簡單。
「作為一家軟體公司,最重要的資產就是員工,但是這家公司只給了中高級別的員工股份,一旦上市後,巨大的財富效應將讓其餘沒有股份的員工產生不滿情緒,甚至會離開公司,造成企業經營的不穩定。」上述投行高層不無擔憂地表示。
「這沒什麼奇怪的,這些股東應該都是上海漢得的員工,相當於在上市之前做的一次股權激勵,為了方便管理所以放在投資公司裡面。」上海某券商投行部高層對此告訴本報記者。
上海漢得的招股書顯示,公司共有1016名員工,其中僅技術人員就達到962人,此外還有12名管理人員,26名銷售人員,7名財務和9名行政,本次拿到股權的職工不到員工總量的17%。
上述發起人除了兩家境外投資機構以外,其餘公司的股東均為自然人,人數多達165人,離證監會200人的發起人股東上限僅一步之遙。
記者調查發現,大眾漢得的大股東雙發投資與上市公司大眾公用(600635.SH)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這意味著通過數家投資公司間接持股的一百多名自然人,將因此而獲得超過17億元的巨額財富。
頗為奇怪的是,上海漢得在招股書中提到大眾漢得「與ERP實施服務相關的資產並接收其相關業務人員」在轉讓時的價格僅為707.5萬元。
招股書顯示,上海漢得的發起人股東分別為上海迪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得逸投資管理有限公司、Inspire East Investments Limited、The China Fund, Inc.、上海得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得拓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得競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實際上,提供深圳核銷單,這家來自上海的民營企業,只用了八年時間,就輕松完成了在A股市場的一出一進。記者調查發現,上海漢得與上市公司大眾公用(600635.SH)和海立股份(600619.SH)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記者獲得的2003年3月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出具的,一份有關雙發投資訴訟案的民事調解書顯示,雙發投資的法定代表人為顧倚濤。
A股歸去來
在前述投行人士看來,上海漢得的高管們在獲得巨額財富的驚喜之後,接下來就將要開始為員工之間突然放大的差距所產生的問題尋找答案,提供核銷單。
但不為外界所知的是,代理產地證FORM E,本次過會並非是上海漢得與資本市場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早在十年前的2000年,上海漢得就已是A股上市公司的參與者。
「從這些信息可以推斷出,雙發投資當時應該是大眾公用的兄弟公司,都屬於大眾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控股的子公司,這點從大眾漢得的名字上也看得出來。」中部某券商投行部的一位保薦人告訴記者。
實際上,持有大眾漢得12%股份的上海冰箱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正是如今的海立股份。
然而令上述投行人士擔憂的是,上海漢得的股權結構卻給公司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
此外,大眾漢得當年的法定代表人陳靖豐與大眾公用的關系更直接。早在2002年,陳靖豐就已經開始擔任大眾公用(時稱大眾科創)的董事總經理一職。而目前陳靖豐仍擔任著大眾公用的總經理。值得注意的是,陳靖豐現在還擔任著上海漢得的獨立董事。
八年一輪回。
這家公司有何來歷,又為何在成立兩年之後就遭遇被收購的命運?
大眾公用當年的年報顯示,當時顧倚濤擔任著上海大眾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一職,該公司正是大眾公用的控股股東。而如今顧倚濤仍擔任著該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同時還是大眾公用的監事。
大眾漢得被收購之前的股東結構顯示,上海雙發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雙發投資)持有其32.00%股份,上海冰箱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其12.00%股份。
令所有中小企業魂牽夢繞的資本市場,對於一家名叫漢得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漢得)的公司,卻並非遙不可及的神聖殿堂。
11月24日,上海漢得首發過會。
只不過,與此前從主板上市公司中悄然離去不同,這家從事ERP軟體開發和銷售的公司這一次選擇的是更加火熱的創業板市場。
G. 空氣能壓縮機凌達壓縮機和海立壓縮機哪個好
空氣能壓縮機凌達壓縮機和海立壓縮機哪個好?很多人說買空調,就是買壓縮機,這話一點沒錯。簡單來說,壓縮機的品質和壽命決定大部分人購買的態度。那麼市場常見壓縮機品牌有哪些?這些品牌空調又是用的什麼壓縮機呢?
一、市場常見壓縮機品牌
中國控股壓縮機品牌:西安大金慶安、四川長虹東元、中山格蘭仕、珠海凌達(格力系)、上海日立海立(海信系)、美芝GMCC(美的系)、春蘭壓縮機。
中國台灣壓縮機品牌:瑞智和TECO東元。
合資壓縮機品牌:TCL瑞智(惠州)、松下萬寶(廣州)、華潤三洋(沈陽)(現在叫松下)、飛達仕東方(西安)。
日本壓縮機品牌:東芝開利、三菱電機、三菱重工、松下Panasonic、SANYO (松下系)、日立HITACHI、恩不拉科(日本電產Nidec,原產巴西)。
韓國壓縮機品牌:三星和LG(樂金)。
美國壓縮機品牌:飛達仕、谷輪、凱利。
義大利壓縮品牌:扎努西Zanussi (ZEL)。
法國壓縮機品牌:泰康Tecumseh。
二、市場常見空調品牌解讀
1、格力
格力掌握核心科技,你信嗎?格力現在旗下的壓縮機品牌是凌達壓縮機(TOSOT),就是上個世紀引進的日本日立生產線,經過技改生產出來的東西。始建於1985年,比格力還早(格力1991年才出生),是目前國內最早、最大的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空調壓縮機專業化企業之一,一個做風扇的格力收購了它,壓縮機就有了,一個壓縮機加兩個風扇就是空調嘛,差個電路設計拉來日本大金,格力通過和大金合作加強了空調電路設計和規劃,現在格力空調是世界銷量第一的品牌,技術已經相當的成熟,質量也非常穩定,售後服務十分專業,好多銷售商在銷售旺季基本上都沒有貨的。
格力因為幾乎就是國產機的標桿了,所以,2018年上半年國內空調市場近4成份額都在它手裡,達到驚人的38.8%,那麼賣那麼多壓縮機生產來不及怎麼辦,壓縮機嘛,可以用點別人的。比如三菱(廣州三菱),松下,海立(上海日立),大金,谷輪統統都到碗里來。
關於壓縮機早期產品線的分布,家用1P的主要用自己凌達的,不夠湊一點國產三菱,1.5P不夠用松下的,2P不夠用海立,3P不夠用松下,5P松下、谷輪、大金,10P大金。現在產能上去了,就自己的壓縮機佔主角,一年賣忒3200萬台空調,悶聲發大財,質量太好,大金,國美旗下伊萊克斯跑來代工約300萬台。有人說,大金怎麼會是格力生產的,好吧,拆機後你會發現,格力和大金除了殼和遙控器,及部分壓縮機不同,其他完全相同,特別是電路板設計,一個膜子出來的。格力其實就是消化了日立和大金技術再升華的產物,和我們高鐵一樣樣的,徒弟牛了會餓死師傅,北美,澳洲,東南亞,隨處可見格力的空調,真不是蓋的。
空調3分質量7分裝,格力是現在空調市場上唯一一個安裝全部廠商直接負責的公司,目前全球最大的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專業化空調企業。格力目前全線空調產品已經開始淘汰稀土壓縮機,格力的無稀土壓縮機不僅使能耗降低、雜訊降低,還可以保證電機不退磁,更加可靠。
◆ 壓縮機:主打自產凌達壓縮機(TOSOT),其次三菱(廣州三菱)中央◆ 空調用松下、谷輪和大金壓縮機
◆ 電路板設計:立置,設計母版風格大金空調
◆ 內外電機:直流電機品牌松下直流電機
◆ 交流電機品牌凱邦交流電機(格力控股)
◆ 壓縮機包裹:回收棉
◆ 冷凝器厚度:4.5cm
◆ 銅線管直徑:8.5mm
◆ 製冷劑選擇:定速空調R22
◆ 變頻空調老款為R410A,新款為R32
2、美的
美的2018年上半年市場份額終於到1/4了,達到25.3%,每年空調利潤的50%投入到下年廣告中去,這和小霸王(OPPO和VIVO是一家,都是小霸王學習機老闆醞釀的產物)廣告模式一樣。同樣電風扇起家的美的,空調干起來也有聲有色,旗下和日本東芝合作,互惠互利,美芝壓縮機(GMCC)和威靈電機(Welling)響當當的。東芝,三菱(日本原裝),富士通壓縮機都是美芝代工,牛不牛。美的擁有中國最大最完整的空調產業鏈和微波爐產業鏈,擁有中國最大最完整的小家電產品群和廚房家電產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