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產光纖熔接機的電極可以熔接多少次
國產光纖熔接機電極壽命長,可放電達4000次 。
國產光纖熔接機指的是進口品牌之外的、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本地企業生產的熔接機,目前,主要是以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四十一研究所的AV系列光纖熔接機為代表。國產光纖熔接機現在已經成為了熔接機市場上的主力機型,它打破了進口品牌對中國光纖熔接機市場長達十餘年的壟斷地位,雖然在一些尖端技術方面還略有不足,但是因為強大的價格優勢,所以國產光纖熔接機目前已經可以和進口品牌分庭抗禮了,市場佔有率也在大幅度地攀升。
㈡ 目前中國有幾家光纖生產廠家,分別是那幾家
我國具體的光纖製造企業如下:
通鼎光電:光電纜
通鼎光電是通鼎集團旗下專業從事通信光纖、通信光纜、通信電纜、鐵路信號電纜、射頻同軸電纜、特種光電纜、分布式光纖感測系統等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工程服務的光電纜業界優秀創新型企業,公司於2010年10月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長江通信:通信、光纖
旗下有控股子公司吉飛光纖光纜有限公司和長飛光纖光纜有限公司,長江通信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參股長飛光纖光纜有限公司25%的股權,業內人士認為,在某種程度上,長飛的光芒已蓋過了長江通信。據公開資料,長飛是我國唯一具備制棒、拉纖及成纜一體化規模生產能力的專業廠家,年銷售額接近30億元。自1992年投產以來,長飛的光纖和光纜產品的產銷量連續十六年排名全國第一位。公司產品還遠銷海外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躋身為全球第二大光纖生產企業及第五大光纜生產企業。
亨通光電:光纖、光纜、電力電纜、特種通信電纜
公司是國內最大、品種最齊全的光纖光纜生產企業之一,擁有完善的光纖產業鏈和配套產品,在特種光纜市場份額穩居全國第二。
烽火通信:光纖、光纜、通信和相關通信技術
公司是光通信行業龍頭企業,還是國內唯一集光通信領域三大戰略技術光通信設備、光纖光纜、網路安全三業並舉的企業。公司在光傳輸設備市場的競爭地位較穩定,中國光傳輸設備市場規模大約在100-120億,主要為華為、中興、烽火三家壟斷,烽火在其中約佔10%左右的份額。光纜年度銷量超過200萬公里,名列行業第二。
中天科技:光纖、光纜、電纜材料及附件
公司是國內最早開發生產光纜的廠商之一,在國內光纖光纜行業內名列前茅,尤其是特種光纜的市場佔有率,多年來一直保持行業第一。隨著3G建設的鋪開,各家電信運營商加速進行基礎建設,給公司光纖、光纜及射頻電纜等通信產品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公司是國內光電纜品種最齊全的專業企業之一,特種光纜國內市場佔有率高達30%至40%,公司將受益於智能電網的建設。
㈢ 光纖的知名品牌有哪些
光纖光纜類有8家企業的產品獲得「中國名牌」:
長飛光纖光纜有限公司。
長飛光纖光纜有限公司創建於1988年5月,由中國電信集團公司、荷蘭德拉克通信科技公司、武漢長江通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公司總部位於武漢市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關山二路四號,佔地面積達十七萬平方米,是當今中國產品規格最齊備、生產技術最先進、生產規模最大的光纖光纜產品以及製造裝備的研發和生產基地。
亨通集團有限公司。
亨通集團成立於1991年,專業從事通信電纜、光纖光纜、電力電纜、電力光纜、寬頻傳輸接入設備及光器件等產品生產、銷售與工程服務。現有員工3700餘名,涉足房地產、金融、證券、熱電等能源領域的投資及產業化經營。
通光集團有限公司。
通光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注冊在中國江蘇省海門市,當前的注冊資本約1.6億元人民幣,總資產有10多億元人民幣。公司是中國國家科技部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和火炬計劃新材料產業基地,"通光牌光纜" 被中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授於"中國名牌產品"稱號。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烽火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於1999年,目前是國內唯一集光通信領域三大戰略技術於一體的科研與產業實體,先後被國家批准為"國家光纖通信技術工程研究中心"、"亞太電信聯盟培訓中心"、"MII光通信質量檢測中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等,在推動我國信息技術的研究、產業發展與國家安全方面具有獨特的戰略地位。
中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中天科技於20世紀90年代初進入光纖通信領域,現已發展成為電信、電力兩輪並驅,,涉足投資、置業、酒店服務等行業,成為擁有20家公司的現代企業集團。擁有20家子公司、近5000名員工、年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的高新技術企業集團。
永鼎集團有限公司。
永鼎(集團)有限公司創建於1978年,經過二十多年的艱苦創業和商海搏擊,目前已成長為以線纜為主業,房地產、公路交通、汽車銷售服務、醫療保健為輔業,多元化經營發展的國家級集團公司。
富通集團有限公司。
富通集團有限公司創立於1987年,是一家主要從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發展方向為大尺寸光纖預制棒、超導電纜和儲能技術。富通集團是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全國民營百強企業、全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和國家創新型企業。其產業、技術和規模等綜合競爭力居全球領先地位,是全球知名的光通信企業。
通鼎集團有限公司。
通鼎集團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通信光纜、通信電纜、鐵路信號電纜、城市軌道交通電纜和特種光電纜等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工程服務,並涉足房地產、金融等多元領域的國家級企業集團。吳江市盛信電纜有限責任公司、江蘇通鼎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吳江市盛信通信電纜廠、蘇州通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蘇州通鼎擔保投資有限公司、蘇州通鼎通信設備有限公司是通鼎集團旗下的核心企業。
㈣ 光纖技術的幾個發展趨勢
光纖作為寬頻接入一種主流的方式,有著通信容量大、中繼距離長、保密性能好、適應能力強、體積小重量輕、原材料來源廣價格低廉等的優點,未來在寬頻互聯網接入的應用可預料會非常廣泛。
根據市場研究與預測公司IDC預計2012年中國光纖接入用戶數將超過2660萬戶,未來5年保持56.4%的年復合增長率,而且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光網路設備市場之一。截至2011年底,中國光纖接入埠數已超過1億個,同比增長超過100%;中國光纖接入用戶數已達1556萬戶,同比增長超過370%。比起中國1.58億的寬頻用戶數,光纖接入用戶數還將會有非常廣闊的上升空間。根據我國光纖寬頻發展計劃,到2015年全國互聯網出口帶寬達到5T,城市家庭帶寬接入能力基本達到20M以上,農村家庭帶寬能力基本達到4M以上;家庭光纖接入覆蓋超過500萬戶;無線區域網的公共運營熱點規模將超過15萬個;屆時將實現全市公益性機構光纖到達率100%,實現全部科技園區、工業園區、商務樓宇、賓館酒店等商務類場所的光纖到樓、到辦公室。
這些數據都表明,中國的寬頻市場蘊藏著巨大的潛力,必將是未來寬頻運營商對抗的主戰場之一。而光纖寬頻的普及也是大勢所趨。所以未來寬頻市場的斗爭很大程度上是光纖寬頻的斗爭。
中國電信集團副總工程師靳東濱表示,中國電信光纖寬頻用戶數量三年後將超過1億,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中國聯通也明確了2012年新增光纖到戶家庭1000萬。中國移動在2010年在三大運營商光纖光纜招標量達40%-50%。可以看出各大運營商對於光纖寬頻這項前景看好的業務都給予了很大的重視。
㈤ 國內關於光纖感測器的企業單位有哪些
中國最大的光纖感測技術研究開發與生產基地
——武漢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
理工光科是中國最大的光纖感測技術研究開發和生產基地。是烽火科技集團•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旗下,國家發改委批准建設的「光纖感測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承建單位之一,是國內光纖光柵火災報警安全檢測技術設備的最大供應商;
理工光科擁有一支高素質的技術隊伍,擁有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姜德生教授為首席科學家的專職研究人員60餘人,正高10人(含博士生導師6人)、副高21人、博士13人,碩士21人、客座研究人員12人;擁有科研用房5600平方米,建有光學研究室、感測器研究室、材料研究室、光電研究室、系統研究室等多個研究室,擁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發儀器設備500台套,價值3000餘萬元。近五年來,理工光科承擔國家和省部科技項目30餘項,獲獎成果10餘項,其中,獲國家級科技成果獎4項,省部級獎10餘項,獲得專利20餘項,其中發明專利15項;
「求實、創新、超越、服務」是理工光科的企業精神。多年來,理工光科結合市場實際需求,自主研發多項國家發明專利技術,突破傳統光纖感測技術局限,打破國外技術封鎖,率先將光纖光柵感測技術應用於石油石化、電力、隧道交通等行業危險場所火災探測報警及國家大型工程與重大裝備安全檢測;
理工光科振興和發展我國光纖感測行業為己任,經過近十年的努力,已發展成為我國光纖感測產業規模最大的研究開發中心與生產基地,並依託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和國家211重點高校—武漢理工大學及國家級重點研發機構—光纖感測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擁有得天獨厚的技術和科研優勢。憑借這些資源,理工光科已在全國形成光纖感測技術的產業化龍頭企業,為使光纖感測技術盡快推廣應用於我國眾多行業、重大工程及國防軍工,為光纖感測技術的快速發展做出突出的貢獻。
㈥ 國內有企業可以生產塑料光纖光模塊嗎
光模塊主要的廠商有AVAGO,Firecomms 國內大多數做塑料光纖的廠商都是用的是這兩個公司的光模塊,Firecomms在全球塑料光纖光器件和光設備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去年重慶亞派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成功控股浙江飛爾康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最近可能也會在重慶建立生產光模塊工廠和研發中心。亞派集團旗下的世紀之光也是專門從事塑料光纖產業鏈的,這次控股收購是中國塑料光纖產業格局的新調整。
㈦ 中國光纖方面的發展前景怎樣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全球及我國FTTx發展的回顧和展望 毛謙,光纖通信技術與網路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盡管經歷了全球金融風暴帶來的經濟不景氣負面影響,光纖寬頻接入FTTx的發展速度在2009年並沒有減緩,在我國還呈現了加速發展趨勢。 眾所周知,FTTx是理想的寬頻接入方式,隨著人們對寬頻業務需求的不斷增長,光纖接入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和建設成本的不斷降低,FTTx越來越被電信運營商看好,被用戶所接受。 寬頻接入是建設信息社會的基礎,各國政府都給予了高度重視,紛紛出台相關的寬頻戰略。寬頻建設又是拉動經濟發展的有效手段,在遭遇遍及全球的經濟風暴之時,許多國家都把抓緊寬頻建設作為經濟復甦的重要措施而投入巨額的資金。 由此,各方面的人士,特別是業內同仁,都十分關心FTTx的發展狀況和未來的發展趨勢。時值辭舊迎新之際,本文嘗試回顧我國2009年的發展走勢和2010年的發展趨勢。由於全年的數據統計還需要相當的時日,現在能夠得到的最新數據大都是截止到2009年6月底的統計結果,所以全年的數據只能依據半年的情況和發展速度進行推算,有的是根據業內專家的預測,所以僅提供參考。有不準確之處,待全年數據出來之後,再予以更正。 全球FTTx發展概況 EGX光波通信 In-Stat曾經預測過,2008年全球FTTX用戶能夠達到5820萬。由於中國和美國的規模部署,FTTX用戶將在2009年達到7480萬。到2012年時,預計全球FTTX用戶數將達到1.16億,五年年均增長率為14.6%。然而Light Reading的分析師則認為,盡管全球經濟不景氣,預計2009年全球光纖到戶用戶數增長率仍將超過32%,在今後幾年,該市場還將繼續以接近30%的速度增長。根據FTTH Council於9月28日在美國Houston的會議上發布的最新數據,2009年全球光纖到戶的建設工程仍持續穩定發展,前6個月全球新增超過550萬FTTH/B用戶,與2008年12月相比,增長了15%。如果按相同的增長速度考慮,則2009年底全球的FTTx新增用戶會超過1000萬。具體數據將在2010年2月24日葡萄牙的里斯本會議上發布。 2009年6月全球光纖上網普及率超過1%的經濟體(國家和地區)已增加到21個。在全球光纖上網普及率排名方面,亞太地區仍然引領全球占據前4名。2009年上半年韓國普及率超過46%,位居第1名。中國香港、日本分別以約33%、約30%緊追其後,中國台灣則以約19%穩居第4名,其次是北歐國家瑞典和挪威等地,中國大陸排名十六(參見圖1)。而且其中挪威、斯洛維尼亞、安道爾、冰島、荷蘭、斯洛伐克、義大利和拉脫維亞等國基本上發展的全部是FTTH。 EGX光波通信 圖1.2009年6月底全球FTTx普及率排名。 依據國際研究機構Point Topic所公布全球寬頻統計調查數據顯示,至2009年第二季度,FTTx用戶為5,630萬。 日本是全球FTTH發展最早和最快的國家。根據日本總務省發布的信息,日本光纖(FTTH)用戶數2009年6月底約達1,589萬戶(如圖2所示),與2008年6月底相比,約增加280萬戶,年增長率達21%。按這個速度推算,日本2009年底的FTTH用戶數可能達到1730萬戶。 EGX光波通信 圖2.北美FTTH用戶數增長曲線。 RVA市場研究機構在FTTH委員會的Houston會議上指出,北美的FTTH依然在健康發展,至2009年9月已經有1720萬個家庭有光纖經過,佔北美家庭數的15%。而簽約使用光纖接入的用戶超過530萬,一年來增加了150萬用戶。2001年至2009年北美FTTH用戶發展的情況可參看圖3。 EGX光波通信 圖3.北美FTTH用戶數增長曲線。 盡管經濟下滑,歐洲的FTTH仍在穩定發展。歐洲有14個國家排進了超過1%普及率的行列。但是像法國、英國和德國這些大國的發展依然不理想,全歐洲200萬FTTH用戶數與北美的600萬和亞太的3000萬相比,仍然是個很小的數目。 2009年也是國際高速PON技術取得快速進展的一年。2009年10月30日,IEEE發布(出版)了802.3av即10G EPON標准。ITU-T SG15在2009年10月9日的全會上,確定了G.987系列的3個建議,包括G.987《XG-PON的定義與縮略語》、G.987.1《XG-PON的業務需求》和G.987.2《XG-PON物理介質相關層規范》。這兩個標准機構的研究進展為高速PON的推廣應用奠定了技術基礎。 早在IEEE 802.3av還處於起草過程中,相關的晶元廠商就開始了10G EPON ASIC套片的設計開發工作,以致在標准發布前後,就有相應的晶元問世,雖然尚處於FPGA階段,卻為設備製造商開發10G EPON設備和系統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所以現在有不少廠商已經開發出了10 GEPON設備和系統,可以提供給電信運營商測試和開展現場試驗。 ITU-T SG15還在2009年10月9日的全會上,確定了G.657建議(用於接入網的彎曲損耗不敏感單模光纖和光纜的特性)的修改版,在原有的A、B兩個類型中分別又劃分為兩個子類,即A1、A2和B2、B3,為G.657光纖的設計、生產和應用擴大了選擇餘地。 我國FTTx 2009年發展狀況 EGX光波通信 2009年我國是全球FTTx用戶數增長最多的國家。在2008年FTTx快速發展的基礎上,2009年各電信運營商繼續推行「光進銅退」的戰略,加大了FTTx的投入,除中國電信250萬線的EPON集采和中國聯通的1100萬線EPON集采外,中國移動也積極推行FTTx,解決行業用戶、高ARPU值用戶、移動營業廳、高檔商業樓等的光纖接入問題。上海、天津、北京、武漢、重慶等地還相繼出台「光纖城市」建設計劃。今年上半年,北京通信行業共完成投資51.3億元,除基站、管道等建設外,完成光纖覆蓋25.2萬戶,實裝15.7萬戶。上海2009年底,至少完成了50萬住宅、400幢商務樓宇的光纖覆蓋。中國電信將在三年內實現上海市寬頻接入「百兆到戶、千兆進樓、T級出口」,實現商務樓光纖到樓層、住宅小區光纖進門洞,從而滿足承載「三重業務」的要求。根據業內人士估計,2009年我國FTTx用戶已超過2000萬戶,超越日本而居世界第一位。 對於所採用的技術而言,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策略都是規模部署EPON,並開展少量GPON試點。以FTTB為主要建設模式,對高檔用戶和新建住宅區,也注意推廣FTTH。同時對10G EPON予以關注,開展相關的測試摸底。中國移動的策略是EPON與GPON兩種技術並重,優選GPON。從設備供應商的策略來看,國內的主要廠商都能提供EPON和GPON的統一平台,實現EPON和GPON混插,並實現EPON和GPON的統一運維管理。 由於FTTx的拉動,2009年光纖光纜市場需求快速增長,一度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直至第4季度才有所緩解。據業內相關數據顯示,2009年全國光纖需求達到7000萬公里,甚至有人認為達到8000萬公里(是否有些太樂觀?)。光纖光纜廠商正向價值鏈上游光纖預制棒領域集體突破,使得光纖預制棒的自給能力大幅度提高、市場定價能力得以提升,也為我國光纖光纜廠商走出國門,打開國際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FTTx建設所使用的光纖光纜中,絕大部分還是採用G.652光纖。雖然G.657光纖具有良好的彎曲特性,但是一方面目前多採用FTTB模式,在樓內布線以多芯較粗直徑的光纜為主,光纖被小半徑彎曲的情況並不太多,沒有必要使用G.657光纖;另一方面,G.657光纖開始應用較晚,其可靠性還需要實際工程的考驗,即使注意了拉制工藝、改善塗料等以增加其耐彎性能,但光纖在長期小半徑彎曲的情況下,其受壓擠和拉伸後的應力對光纖壽命的影響尚待考證。所以目前G.657光纖雖被光纖光纜廠商和電信運營商看好,但實際的市場並沒有完全打開。 FTTX系統成本約70%來自光元器件部分。光元器件又可分為兩大類:光有源器件和無源器件。無源器件在FTTX中用的最多的是光分配器,有光纖熔融拉錐型的和PLC型的,後者的應用越來越多。光有源器件是光通信系統中將電信號轉換成光信號或將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的關鍵器件。其中用於FTTX最關鍵的是單纖雙向雙埠或三埠光收發一體模塊,LightCounting認為2009年全球光收發一體模塊的銷售會達到21億美元,根據以往統計數字的規律,一般我國光器件市場佔全球市場的10%左右,可推算出我國市場約15億元人民幣。 在有關FTTx的標准制訂方面,2009年我國還做了如下工作: 已完成了下列行業標準的制訂: 接入網技術要求-2Gbit/s乙太網無源光網路(2G EPON) 接入網技術要求-GPON系統互操作性 接入網設備測試方法-吉比特無源光網路(GPON) 無源光網路(PON)設備安全技術要求 FTTX用彎曲不敏感單模光纖 通信用單芯光纖機械式接續器 接入網用單纖雙向雙埠光組件技術條件 第1部份: EGX光波通信 EPON光組件 接入網用單纖雙向雙埠光組件技術條件 第2部份: EGX光波通信 GPON光組件正在進行下列行業標準的制訂:接入網技術要求-EPON/GPON系統承載TDM業務 接入網技術要求-無源光網路(PON)光纖鏈路監測與診斷 光纖插座盒 xPON光收發合一模塊技術條件 第2部分:用於EPONOLT/ONU的光收發合一模塊 xPON光收發合一模塊技術條件 第3部分:用於GPONOLT/ONU的光收發合一模塊 我國FTTx 2010年展望 EGX光波通信 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做出了「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實現工業化信息化融合」的重要戰略決策。我國目前正處於信息化的關鍵時期,其中寬頻建設是基礎的基礎,只有先把寬頻的速率提高,基於寬頻的各種應用才能不斷開發出來。如果寬頻的速率成為其他信息化應用的瓶頸,就會制約經濟的發展。據悉,國家相關部門正在起草一份關於推進寬頻光纖接入網的草案。相關專家表示,這是對整個光纖接入產業最大的鼓舞,從國家層面上真正把它提升到國家戰略。有人預計,2010年將是我國FTTH發展的元年。隨著FTTX產業聯盟作用日漸發揮,類似國外的支持FTTx發展的政策問題,有望隨FTTx產業聯盟各方面努力工作而逐步得到解決。據報道,國資委也曾表示,將大力支持國內FTTx的發展,並對產業聯盟的發展提供相關政策支持。 隨著我國經濟情況的逐步好轉,社會對寬頻業務的需求將進一步旺盛。2010年,各電信運營商將會加大FTTX的建設力度,一方面是滿足客戶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市場競爭的需要。多家研究機構預測,從用戶增長來說,真正潛力大的都在發展中國家。中國是人口大國,是用戶數最多的國家,中國也是發展潛力最大的國家,因此2010年我國FTTX仍會以大於50%的速度增長。依此推算,到2010年底,我國FTTx用戶將會超過3000萬戶,無論是發展速度還是用戶總量,都將穩居世界第一位。 隨著寬頻業務所需求的帶寬迅速增長,以及運營商對用戶覆蓋范圍逐步擴大的需要,對10G EPON的應用將會進一步看好。估計晶元廠商會考慮ASIC的投片,設備廠商會更加完善產品功能和性能,運營商會加大測試力度,擴大試點范圍,積累應用、運行和維護管理經驗,為推廣用打下基礎。 預計2010年,光纖光纜供求關系將由2009年供應趨緊轉變為供需基本平衡,然後轉變為供略大於求。由於FTTx會進一步發展,所以對光纖光纜的需求還會增長。有業內人士估計,2010年我國光纖市場還會以超過20%的速度增長。依此估算,2010年的光纖需求量不少於8500萬公里。仍然以G.652光纖為主,G.657光纖的應用也會有所增長。隨著國內光纖光纜產能的不斷擴大,所擴充產能的釋放,不僅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還將加大國際市場的開發力度,帶動行業持續穩步成長,增強整個行業的國際競爭力。 由於FTTx市場的增長,一定會帶動光器件市場的增長。在光無源器件方面繼續看好的仍然是光分路器、光連接器(包括現場裝配光連接器)等。 光有源器件中的光收發一體模塊仍是主流,其中國內的支持10G PON的模塊將會進一步成熟,隨著應用需求的增長而推向市場。LightCounting的預測是2010年全球光收發一體模塊的市場收入超過28億美元,可推算出中國市場約為20億元人民幣。 根據ICCSZ的市場研究,2010年全球光電子器件的市場將超過60億美元(參見圖4)。據此推算,我國2010年的光電子器件市場約為40~45億元人民幣。 EGX光波通信 圖4.全球光電子器件的市場預測(單位:億美元)。 在與FTTx有關的行業標准制訂方面,我國2010年將開展如下工作: 接入網技術要求-10Gbit/s乙太網無 源光網路(10GEPON) 接入網用現場組裝的光纖活動連接器 xPON光收發合一模塊技術條件第4部分:用於10GEPON OLT/ONU 的光收發合一光模塊。 10G EPON OLT/ONU的單纖雙向光組件。 關於EPON的互通,我國一直走在國際前列,已經制訂了通信行業標准,2010年將會升級為國家標准。還要對《距離擴展的無源光網路技術要求》、《採用波分復用(WDM)技術的無源光網路》和《用於XG-PON OLT/ONU的光收發合一模塊技術》等課題進行前期研究。 結語 EGX光波通信 隨著FTTx的推廣和普及,逐步在改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SOHO將非常容易實現,家庭高清晰互動影視節目、遠程醫療、遠程教育等不再遙遠。就拿簡單的網路下載為例,根據FTTH委員會的測試,美國FTTH用戶的下載速度為10.4Mb/s,比Cable Modem用戶高51%,比DSL用戶高593%;而FTTH用戶的上傳速率為2.4Mb/s,比Cable Modem用戶高380%,比DSL用戶高500%。雖然我國目前的建設模式是以FTTB為主,光纖直接到戶(FTTH)的比例不到5%。但是電信運營商已經開始意識到直接建設FTTH的必要性(否則無法實現「百兆到戶」計劃)。隨著全球FTTH建設的加快,中國成千萬線的EPON設備集中采購,各種PON技術的進一步成熟,無論是ASIC廠商、光電子器件供應商還是設備提供商的規模生產效應得以凸現,單位生產成本會迅速下降。施工技術的不斷成熟,使建設費用也急劇下降。通過業界的不懈努力,也許在3~5年內,FTTH的成本就可能與目前ADSL的水平不相上下。FTTH佔光纖接入的比例會逐步提高,例如8%或10%以上,以至於轉向在全國進行全面部署,使寬頻網路的優勢得以充分體現。 通光海底光纜創兩項國內之最 EGX光波通信 近日,一條長92公里的海底光纜從通光集團海纜公司出廠,該光纜創造了長度和使用海域深度等兩項國內之最。通光集團在海底光纜開發方面取得突破,關鍵在於選擇了一條技術創新的發展道路。 為了保證海底光纜在海底受到力的作用以及溫度的變化下不受影響,海底光纜中光纖的余長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世界上流行的不銹鋼管結構的海底光纜由於光纖在不銹鋼管中的位置相對固定,因此造成了不同光纖余長的一致性很難保持。通光集團海底光纜在工藝上採用使光纖在鋼管中的位置不斷改變的新技術成功解決了這一難題。 通光集團還摸索出更為科學的生產工藝,他們採用世界領先的填充技術,填充率達98%以上,保證了海纜的阻水性能,提高了海纜的可修復性。在絞制工藝上,他們根據海纜中的光纖數,挑選不同的鋼管,調整鋼管直徑,使光纜鋪設在海底後損耗非常穩定。 http://www.light-wavechina.com/yueza/FFTHzhuanji/2010-01-21/1754.html
㈧ 中國光纖網路系統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中國光纖網路系統集團有限公司於2006年8月7日在開曼群島法律注冊成立為有限責任公司。公司股份於2011年7月14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