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建築企業對於降稅減費政策方面有哪些建議
,2019年在2018年減稅降費的基礎上還要有更大規模的減稅和更為明顯的降費,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對小微企業實施普惠性稅收減免。此項政策已在1月9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後對外發布,其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我再具體解讀一下:
第一,提高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起征點,月銷售額3萬元調整到10萬元,即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的,不用再交納增值稅。
第二,放寬小型微利企業標准並加大優惠力度,放寬小型微利企業標准就是放寬認定條件,放寬後的條件為:企業資產總額5000萬元以下、從業人數300人以下、應納稅所得額300萬元以下。這都比原來認定的標准有大幅度的提升,也就是說有更多的企業會被認定為小型微利企業。我們根據有關的數據進行了測算,認定為小型微利企業戶數1798萬戶,佔全部納稅企業的比重超過95%,其中,民營企業佔98%。在稅率優惠方面,按應納稅所得額不同,分別採用所得稅優惠稅率。其中,應納稅所得額100萬元以下,稅負是5%,低於標准稅率20個百分點。應納稅所得額是100-300萬元之間的,稅負是10%,低於標准稅率15個百分點。
第三,對小規模納稅人交納的部分地方稅種,可以實行減半徵收。即允許各地按程序在50%幅度內減征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佔用稅等地方稅種以及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第四,擴展初創科技型企業優惠政策適用范圍,對創投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投向初創科技型企業可按投資額70%抵扣應納稅所得額的政策,也就是說如果創投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向初創科技型企業投資,投資額的70%可以拿來抵免應納稅所得額。把投資的初創科技型企業的范圍或者標准進一步擴大,擴展到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和年銷售收入不超過5000萬元的初創科技型企業。
二是深化增值稅改革,繼續推進實質性減稅。
三是全面實施修改後的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落實好6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減輕居民稅負。
四是配合相關部門,積極研究制定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進一步減輕企業的社會保險繳費負擔。同時,清理規范收費,加大對亂收費查處力度。
此外,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政策資訊,不妨先上經濟帶網了解一下,必然會對你有所幫助的
『貳』 娃哈哈交500多項稅費都是什麼稅
新聞有報道,你搜搜吧,除了各種稅,還包括各種費,如檢驗費什麼的,反正就是計入國家財政或事業單位的。
『叄』 2019年國家減稅降費工作中全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多少億元
中國經濟網 03月05日 11:19 關注
原標題:政府工作報告:2019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 各級政府要過緊日子
政府工作報告說,2018年全年為企業和個人減稅降費約1.3萬億元。2019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這會給各級財政帶來很大壓力。各級政府要過緊日子。 ????
『肆』 2019年國家將大幅減費降稅包括個體工商戶嗎
1月9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決定再推出一批針對小微企業的普惠性減稅措施,調整後優惠政策將覆蓋95%以上的納稅企業,其中98%為民營企業。減稅政策可追溯至今年1月1日,實施期限暫定三年,預計每年可再為小微企業減負約2000億元。
稅收優惠政策范圍擴大
對主要包括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的小規模納稅人,將增值稅起征點由月銷售額3萬元提高到10萬元。
按月納稅的月銷售額不超過10萬元;按季度納稅的季度銷售額不超過30萬元的企業免徵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水利建設基金。
此前,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100萬元(含10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此次更是加大所得稅優惠力度,對小微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100萬元到300萬元的部分,分別減按25%、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使稅負降至5%和10%。
允許各省(區、市)政府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在50%幅度內減征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佔用稅等地方稅種及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伍』 如何解決降稅減費存在的諸多矛盾問題
解決降稅減費存在的諸多矛盾問題,事實應該開源節流,做好自己的事規劃等等。
在宏觀層面上,減稅降費能否切實落地,核心問題在於如何彌補因大規模減稅降費造成的財政收支缺口,保證財政的可持續性。
『陸』 我國近三年稅費、減費、降稅的一些規定,收稅項目有哪些,減費、降稅政策有哪些
我近三年的減費降稅這些政策有很多,比如說現在增值稅已經從17%變到了13%,又從13%繼續,在往下降,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也提高了。
『柒』 減稅降費對企業的影響:為什麼給企業減稅降費
當稅率在一定的限度以下時,提高稅率能增加稅收收入,但超過這一限度時,再提高稅率反而導致稅收收入減少。因為較高的稅率將抑制經濟增長,使稅基減小,稅收收入下降;反之,減稅可以刺激經濟增長,擴大稅基,稅收收入增加。從這個角度來說,減稅確實是最積極的財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