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中信集團公司的歷任高層有哪些
歷任高層:
1979年-1993年:榮毅仁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1993年-1995年:魏鳴一任董事長,王軍任總經理;
1995年-2000年:王軍任董事長,秦曉任總經理;
2000年-2006年:王軍任董事長,孔丹任副董事長兼總經理;
2006年-2010年:孔丹任董事長,常振明任副董事長兼總經理;
2010年-2013.4 :常振明任董事長,田國立任副董事長兼總經理;
2013年4月至今 :常振明任董事長,王炯任副董事長兼總經理。
❷ 中信集團董事長是什麼級別
中信集團
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前稱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簡稱中信集團),創辦於1979年,是總設計師指導下,由榮榮毅仁同志一手創辦的。目前中信集團現已發展成為一家國有大型綜合性跨國企業集團,業務涉及金融、資源能源、製造、工程承包、房地產和其他領域。旗下擁有中信銀行、中信證券、信誠人壽、中信地產、中信建設等眾多品牌。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信集團的總資產達港幣76607億元,營業收入為港幣5333億港幣,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港幣502億元。2019年中信集團連續第11年上榜美國《財富》雜志世界500強,位居第137位。
華潤集團
華潤的前身是於1938年在香港成立的「聯和行」,1983年改組成立華潤(集團)有限公司。華潤集團目前涵蓋大消費、大健康、城市建設與運營、能源服務、科技與金融五大業務領域,目前擁有華潤置地、萬象城、怡寶、雪花啤酒、華潤萬家等眾多品牌。
截止2018年末,華潤集團實現營業收入6085億元人民幣,利潤總額661億元,凈利潤451億元,期末總資產14394億元,在2019年《財富》雜志公布的全球500強排名中,位列80位。
招商集團
招商集團,全稱為招商局集團,是幾大集團里歷史最為悠久的,創立於1872年晚清洋務運動時期,目前是香港四大中資企業之一,招商局目前的業務主要集中於綜合交通、特色金融、城市與園區綜合開發運營三大核心產業,並正實現由三大主業向實業經營、金融服務、投資與資本運營三大平台轉變。目前旗下擁有:招商銀行、招商輪船、招商證券、招商局能源、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等等特大型企業。
2018年,招商局集團實現營業收入6499億元,利潤總額1451億元、凈利潤1070億元;截至2018年底,集團總資產8萬億元。2019年發布的《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招商局和旗下招商銀行再次入圍,招商局成為擁有兩個世界500強公司的企業(分別位列188名與244名)。
保利集團
保利集團成立於1992年,是ZYJW批准設立的企業,所以說保利有軍工背景,經過30多年的發展,保利集團已形成以國際貿易、房地產開發、輕工領域研發和工程服務、工藝原材料及產品經營服務、文化藝術經營、民用爆炸物品產銷及服務、金融業務為主業的發展格局。目前旗下著名的企業有:保利置業、保利地產、保利文化、保利化工、保利發展等等。
截止2018年,保利集團營業收入突破3000億元,利潤總額超過400億元。截至2018年底,集團資產總額超過萬億,在2019年發布的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排名第242名。
中國光大集團
光大集團成立於1983年,由財政部和匯金公司發起設立,擁有金融全牌照和環保、旅遊、健康、高科技等特色實業,屬於國有大型綜合金融控股集團,旗下擁有光大銀行、光大證券、光大控股、光大國際、光大永年、中青旅控股、中國飛機租賃、光大水務、光大綠色環保等上市公司。
2018年光大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869億元,實現利潤129.53億元,在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中排名第289位。
行政級別
目前招商局集團以及華潤集團屬於國資委管理的前51家央企,為副部級單位;保利集團屬於國資委的後51家管理企業,正職由國資委任命,地位略低一級。
❸ 先鋒集團張振新死亡消息上熱搜,為何一個董事長能引起那麼多人的關注
先鋒集團是一家非常神奇的公司,會長之前因為金融牌照的業務和先鋒有過接觸,這是一家幾乎擁有金融全牌照公司,這是很難得的。先鋒集團旗下P2P平台開始面臨兌付困境,面對此困境,張振新卻還是要求剛兌,這就導致先鋒在資金周轉困境中越走越遠,剛兌過一年之後,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玩法逐步玩不轉了,開始直面面臨巨大的兌付虧空。
一則「網信在尋求良性退出」的消息悄然流出。網信是先鋒集團旗下的網貸平台,在網貸行業經歷了野蠻生長和多管齊下的嚴格監管情況下,網信曾經一直保持著零逾期和剛性兌付。網信證券/先鋒支付先後因為業務出現重大失誤被監管部門督察,先鋒「自救」的消息開始被媒體關注。
❹ 先鋒集團張振新在國外死亡,先鋒集團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公司
先鋒集團包括很多產業,拿先鋒金融來說,成立於2003年,是一家專門為中國中小企業提供多元化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致力於打造面向未來的一站式智慧金融服務。
有人說先鋒集團是一個很神秘的公司,沒有人知道他的運營方式,可以說是很神秘的了,先鋒集團沒有必要和張振新聯系在一起,人是人,集團是集團,沒有太多的關聯性,一個集團什麼都可以換,無論是董事長還是員工都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只要公司在,領導人什麼樣子有時也會決定公司的處境,好的領導人的單位,也是會和普通單位不一樣的,所以說先鋒集團是一個很好的公司,無論它背後的人是怎樣領導的,都無法改變這個集團已經取得的利益。
❺ 先鋒集團董事長張振新被質疑「炸死」,他做了什麼「天理不容」的事
先鋒集團董事長張振新被質疑「炸死」,因為死的時間太敏感了,可以說死得太刻意了,很多人都質疑是變相的逃避責任。張振新曾經是一位全能的「先驅者」,在外國死亡的消息傳出後,很多人對「真假死亡」提出了新的質疑。網信官員指出,根據醫院指定法醫驗屍官對死亡原因的檢查結果,切爾西和肯辛頓地區政府已經簽發了死亡證明。死亡證明書的雙重證明文件目前正由英國外交部和中國大使館領事館處理。一旦獲得,公司將及時公布。
讓這位先鋒陷入困境的不是張振新內部信件中提到的資產質量和惡意債務規避,而是在華融缺乏資金來源後,區塊鏈的損失。2013年,張振新經常赴港買殼上市。2013年8月,張振新完成了最重要的資本運營,通過他的大連先鋒和匯通投資,斥資2.86億港元,成為中國信貸控股(簡稱中新控股)的股東,並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逐漸獲得了對該公司的控制權。
❻ 先鋒集團原董事長張振新,為何年僅48歲就去世了
張振新多臟器衰竭、酒精依賴、急性胰腺炎經搶救無效 ,最終導致先鋒集團原董事長張振新年僅48歲英年早逝。
❼ 中國中信集團公司的歷任高層
1979年-1993年:榮毅仁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1993年-1995年:魏鳴一任董事長,王軍任總經理;
1995年-2000年:王軍任董事長,秦曉任總經理;
2000年-2006年:王軍任董事長,孔丹任副董事長兼總經理;
2006年-2010年:孔丹任董事長,常振明任副董事長兼總經理;
2010年-2013年4月 :常振明任董事長,田國立任副董事長兼總經理;
2013年4月-2018年:常振明任董事長,王炯任副董事長兼總經理。
(7)中信先鋒集團董事長擴展閱讀:
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前稱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簡稱中信集團,英文為CITIC Group),是經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親自倡導和批准,由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於1979年10月4日創辦的公司。主要業務集中在金融、實業和其它服務業領域。
成立背景:
1979年1月,鄧小平同志在約見工商界和民主黨派人士時,希望榮毅仁等同志能圍繞改革開放做一些實際工作,發揮自己的作用。
199年2月,榮毅仁同志向中央提出了《建議設立國際投資信託公司的一些初步意見》。
1979年6月,國務院正式批准成立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
1979年10月,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正式成立,榮毅仁同志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❽ 先鋒集團董事長猝死他鄉,為何會深陷「詐死」的質疑聲之中
因為他去世的這個時間很不合適,他們的集團欠了很多的債務,所以說他們很可能是因為想要利用炸死的這個情況來逃避這個債務的問題,這樣的情況也並不是沒有可能,畢竟受害的還是消費者。雖然他命喪海外,但是他留下了那些700億的爛攤子還是得需要他們集團的人來負責處理。畢竟他們是一個很大的集團,他們對於人們的信任還是在那裡擺著,他們不可以讓相信他們的人們失去希望。
所以不管怎麼說人畢竟是死去了,我們也不能再去抱怨什麼,我們就只好去相信他們的集團,也要相信我們的政府可以更好地的把我們的經濟損失給補償回來。
❾ 中信集團董事長誰當過
中信集團由榮毅仁於1979年創辦,歷任董事長有:
1、榮毅仁,1979年-1993年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2、魏鳴一,1993年-1995年任董事長;
3、王軍,1995年-2006年任董事長;
4、孔丹,2006年-2010年任董事長;
5、常振明,2010年-2020年,任董事長;
6、朱鶴新,2020年-任職中信集團董事長。
(9)中信先鋒集團董事長擴展閱讀:
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原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是在鄧小平同志支持下,由榮毅仁同志於1979年創辦的。主要業務集中在金融、實業和其它服務業領域。現已發展成為一家國有大型綜合性跨國企業集團,業務涉及金融、資源能源、製造、工程承包、房地產和其他領域。
2002年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進行體制改革,更名為中國中信集團公司,成為國家授權投資機構。2011年中國中信集團公司整體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更名為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信集團),並發起設立了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信股份)。
2014年8月,中信集團將中信股份100%股權注入香港上市公司中信泰富,實現了境外整體上市。2019年中信集團連續第11年上榜美國《財富》雜志世界500強,位居第13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