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

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

發布時間:2021-08-06 00:30:42

① 國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是怎麼改的

變原來的單一股東(政府)而成多股東,引入新的股東增資,變原來的國企一言堂式決策,為股東代表大會表決式,明晰產權,所有者與管理者為不同的人選。 股份制改造以後,企業的所有制就已經發生變化了,不管政府持股比例多少,已經不是國營企業了。

② 政治:簡述推進國有大型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的經濟意義!

一是重新明確了今後國有企業改革的基本方向就是股份制。早在企業改革的初期,我國就確定了企業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當時提出了「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這十六個字作為現代企業制度的概括,但究竟什麼是現代企業制度,還並不十分清楚。隨後,全國人大頒布了《公司法》。這樣,現代企業制度實際上就是股份公司制。黨的十五大提出,股份制資本主義可以用,社會主義也可以用,國家和集體控股的股份制具有明顯的公有性。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提出,國有大中型企業尤其是優勢企業,宜於實行股份制的,要通過規范上市、中外合資和企業互相參股等形式,改為股份制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黨的十六大提出,除極少數必須由國家獨資經營的企業外,積極推行股份制,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這次《決定》進一步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使股份製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進一步說明了今後國有企業改革的基本方向就是股份制,這個方向是不會動搖和改變的。

二是絕大多數國有企業將逐步成為投資主體多元化的股份制企業。在同一企業里,實行混合所有的股份制,既有國有股、集體股,又有個人股、外資股、法人股等,各類所有制的資本具有平等的地位,按照股權的多少,享有不同的權益。國有資本可以控股,也可以參股,無論採取哪種形式,都是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在產權多元化的基礎上,建立股東會,成為企業的最高權力機構。由股東會產生董事會,作為企業的決策機構。由董事會聘任經營管理者,作為企業管理的執行機構。股東會、董事會和經營管理者三者之間形成制衡機制,建立科學的公司治理結構。

三是為國有企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實行混合所有的股份制有利於集中社會各個方面的資金,實現資本的集聚,滿足大型工程和建設項目對巨額資金的需求;有利於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把經營管理能力強的人才選拔到企業領導崗位;有利於維護各方面的利益,調動各方面特別是廣大勞動者投資創業的積極性;有利於實現政企分開、政資分開,避免不必要的行政干預,使企業成為獨立的市場競爭主體;有利於我國企業在組織形式上與國際接軌,實現企業組織形式的國際化。

③ 公司制與股份制有什麼區別

(1)兩種公司在成立條件和募集資金方面有所不同。

有限責任公司的成立條件比較寬松一點,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條件比較嚴格;有限責任公司只能由發起人集資,不能向社會公開募集資金,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公開募集資金;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人數,有最高和最低的要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人數,只有最低要求,沒有最高要求。

(2)兩種公司的股份轉讓難易程度不同。

在有限責任公司中,股東轉讓自己的出資有嚴格的要求,受到的限制較多,比較困難;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股東轉讓自己的股份比較自由,不象有限責任公司那樣困難。

(3)兩種公司的股權證明形式不同。

在有限責任公司中,股東的股權證明是出資證明書,出資證明書不能轉讓、流通;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股東的股權證明是股票,即股東所持有的股份是以股票的形式來體現,股票是公司簽發的證明股東所持股份的憑證,股票可以轉讓、流通。

拓展資料:

公司制企業是一種以法人財產制度為核心,以科學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為基礎,從事大規模生產經營活動,具有法人資格並依法設立的經濟組織。

公司制具有兩個主要特點。第一,公司就是法人。公司是一個法人團體,具有法人地位,具有與自然人相同的民事行為能力。這是現代公司制的根本特點。第二,公司實現了股東最終財產所有權與法人財產權的分離。

股份制亦稱"股份經濟"是指以入股方式把分散的,屬於不同人所有的生產要素集中起來,統一使用,合理經營,自負盈虧,按股分紅的一種經濟組織形式。也是企業財產所有制的一種形式。

股份制的基本特徵是生產要素的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在保持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把分散的使用權轉化為集中的使用權。

④ 股份制和公司制有什麼區別呢

有限責任公司是指股東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的法人企業。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由一定人數以上的股東組成,公司全部資本分為等額股份,股東以其所持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全部資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

股份制是通過發行股票籌集資金,建立股份公司進行生產經營的企業經營制度。股份制的經濟構成特徵,是股份公司、股份、股本、股票、股東、董事會等。股份制具有政企職能分開,所有權和經營權既相分離又相統一,籌資面廣、股東既按股份又承擔相應風險

⑤ 為什麼企業要進行股份制改造

一是建立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改革的目的就是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明確產權,塑造真正的市場競爭主體,以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通過對企業的股份制改造,可以實現投資主體的多元化、產權關系的明晰化、管理的科學化、決策的民主化。企業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總經理等分權與制衡運行架構,將公司直接置於市場的競爭與監督之中,使企業的經營狀況能迅速透明的反映出來,企業的價值時刻顯現在公眾面前,要求企業不斷增強競爭意識、建立激勵機制、提高管理水平,促進發展。
二是籌集資金。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企業需在更廣泛的社會范圍內籌集資金,以便滿足企業不斷擴大再生產的需求。現社會上企業的三種形態中,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和公司制企業,只有股份有限公司能通過發行股票,在較短的時間內把分散在社會上的閑散資金集中起來,投入到生產經營中去,從而增強企業的發展實力。
三是優化資源配置。通過股份制改造,能使企業產權有明確的歸屬,便於資產在全社會范圍內流動,為調整產業結構提供良好的條件,有利於突破部門、地區和所有制的界限,協調各方利益,綜合利用各部門、地區的投資能力,優化資源配置,推動企業的專業化發展和聯合,調整不合理的產業結構。
四是確立法人財產權。規范的公司能夠有效地實現出資者所有權與企業法人財產權的分離。改造後的股份有限公司擁有包括各出資者投資的各種財產而形成的法人財產權。公司法人財產的獨立性是公司參與市場競爭的首要條件,是公司作為獨立民事主體存在的基礎,也是公司作為市場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

⑥ 什麼叫國有企業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

簡單地說,國有企業原來全部是國家的,現在搞所謂的公司制或股份制,就是把國家的企業分成很多份,由私人來購買,變成私人的。

⑦ 公司制改革與股份制改革有區別嗎區別在哪裡

可以這樣說,當老闆是一個商人的時候,他建立的企業是一種原生態的企業,都是老闆一人說了算,決策風險、管理風險都很大。公司制改革就是老闆由商人轉變為企業家的過程,是老闆真正由內到外看自己後覺醒了對自己的看法後進行的管理升級行動。其標示為:企業制度化、企業文化的建立、企業願景的設計、企業憲法的確立、核心價值觀的建立(是老闆不在時決定問題的准則),這就是企業制的改革的基本特徵。
股份制改革,是企業將個人所有轉變為大家分享的一種改革。比如企業股份化,將話語權分享給管理層,反過來將風險也分給了大家承擔,將責任也分享給大家。這是一種權利與責任的重新分配,
再說上市的股改,這時上市的必須條件,實際上,上市就是一種將企業責任和權益分享給社會股民的一種做法。

⑧ 國企改為股份制公司意味著什麼

單位領導發大才了,公司就是股東的私人所有,對員工不利。我有親身經歷過。

閱讀全文

與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平安車險傭金高的日子 瀏覽:547
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雲賽 瀏覽:507
初入職場理財是期貨好還是基金定投好 瀏覽:715
間接融資鄰域中的金融中介有一 瀏覽:375
南天信息股東大會 瀏覽:489
期貨微盤是什麼意思 瀏覽:404
上海鼎策融資租賃招聘 瀏覽:397
購買外匯資金用途怎麼寫 瀏覽:129
2019年2月8日日幣匯率 瀏覽:411
籌碼峰能看出莊家持倉量 瀏覽:581
阿里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瀏覽:943
理財產品封閉與開放式的區別 瀏覽:973
正規的現貨交易所 瀏覽:575
民生銀行最新理財產品2019 瀏覽:725
含藍字股票 瀏覽:23
萬科金融公司 瀏覽:946
財政部出口傭金 瀏覽:262
西安重鋼價格 瀏覽:186
抖音京東傭金如何設 瀏覽:556
宏電科技股票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