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5家銀行將合並成山西銀行,網友怎麼看
4月2日,銀保監會官網發布了《關於籌建山西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復》,同意大同銀行、長治銀行、晉城銀行、晉中銀行、陽泉市商業銀行合並重組設立山西銀行,銀行類別為城市商業銀行,股東資格由山西銀保監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審批。有網友評論稱「 原來山西有這么多銀行,果然厲害!」還有網友對此表示「5家城商行打包合並,下一步應該上市。」
批復指出,籌備組應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辦理籌建事宜,自批復之日起6個月內完成籌建工作。籌建期間接受山西銀保監局的監督指導。籌建工作完成後,應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向山西銀保監局提出開業申請。
(1)晉中銀行股東擴展閱讀
合並的銀行情況
參與合並的5家班底銀行中,晉城銀行資產規模最大,截至去年9月末為837億元;晉中銀行以793億元的總資產位居第二;大同銀行、長治銀行、陽泉市商業銀行的資產規模均在450億元左右。
從已披露數據來看,去年這5家城商行經營業績普遍出現大幅下滑。其中,2020年前三季度,晉城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6.35億元,同比下滑25.17%,凈利潤1.66億元,同比大降65.23%。截至同年9月末,晉城銀行不良貸款率3.79%,較上年增加1.69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32.94%,跌破監管紅線。
去年前三季度,晉中銀行、長治銀行凈利潤同比跌幅均超50%;大同銀行僅披露去年的中報數據,去年上半年,該行僅實現凈利潤0.35億元,同比下滑76.17%;陽泉商行則至今未披露2019年年報。
2020年8月,前述銀行陸續發布關於參與「合並重組」或「新設合並」的公告,山西省政府擬籌建山西銀行的消息也於此時傳出。同年12月15日,山西銀行啟動招聘計劃,在此次招聘公告中,山西銀行籌備工作組披露,「成立伊始,(該行)資產規模即近3000億元,居全國130家城商行30多位」。
這一規模與山西省目前唯一一家上市銀行晉商銀行相當,甚至可能略勝一籌。晉商銀行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末,該行總資產為2709.44億元。
『貳』 我國的商業銀行有哪些
商業銀行主要分為:
1、國有商業銀行,包括:工、農、中、建;
2、股份制商業銀行:包括:交通銀行、中信實業、光大、民生、浦東發展、深圳發展、廣東發展、興業、華夏。交通銀行屬於股份制商業銀行,但其大本分的股份由國家控制,很少的股份由個股東控制;
3、地方性商業銀行:即各城市本地在原有城市信用社基礎上重組改制建立的地區性商業銀行,數量較多,一般大中城市都有,如太原市商業銀行,煙台市住房儲蓄銀行等。規模較大有北京銀行、上海銀行等。
政策性銀行不屬於商業銀行。三大政策性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
(2)晉中銀行股東擴展閱讀:
商業銀行(Commercial Bank),英文縮寫為CB,是銀行的一種類型,職責是通過存款、貸款、匯兌、儲蓄等業務,承擔信用中介的金融機構。 主要的業務范圍是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以及辦理票據貼現等。一般的商業銀行沒有貨幣的發行權,傳統的商業銀行的業務主要集中在經營存款和貸款業務。
『叄』 山西多家農商行成為東旭集團提款機的背後真相是什麼
一份遲來的年度報告揭示了河北首富李兆廷的財務困境。擁有數百億美元存款和貸款並且處於債務違約狀態的東旭集團被認為是繼康美製葯之後資本市場的又一經典案例。值得注意的是,在年報中,東旭集團通過會計處理減少貨幣資金後,應計了其他應收款壞賬的1/5,增至660億,而其他應收款,清流工作室欲探究幾家公司在北京,無論是注銷還是搬離這里,都沒有蹤跡。以無法收回12億應收賬款的北京華新智佳科技有限公司為例,該筆交易已被注銷。
同時,德御系家族在北戰中征服了資本市場和資本市場,同時也抓住了山西農村信用社改革的契機,滲透山西鹿城鄉等眾多農村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山西榆次農村商業銀行,山西左權農村商業銀行,山西壽陽農村商業銀行,晉中銀行,晉中開發區農村商業銀行等。這些農村商業銀行都持有其他農村商業銀行的股份,重組後的股權結構通常由幾家公司股東和數百名自然人組成。自然人很難滲透他們背後的真實身份。
『肆』 最近晉城銀行都換成了山西銀行,對我們的生活有沒有影響對此你怎麼看
銀監會官方網站公布的信息內容稱:已於3月30日審批願意大同銀行、長治銀行、晉城銀行、晉中銀行、陽泉市商業銀行合拼資產重組開設山西金融機構股權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山西金融機構),銀行類別為城市商業銀行,公司股東資質由山西銀保監局依照相關相關法律法規審核。
對比大中型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信譽等級稍低,其填補資產的工作能力相對性較為弱,資金成本持續上升,城市商業銀行以往那類藉助資產耗費的粗放式發展模式已步履維艱,大部分商業銀行只有藉助政府部門的適用才可以保持性命,最後企業兼並資產重組是其唯一的發展方向。
『伍』 山西金融系統地震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山西金融系統地震背後的真相是中小銀行成了德御系提款機,多位官員密集落馬。
7月20日,中紀委官網披露,原中國銀監會山西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張安順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7月19日,山西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省政府金融辦)原黨組書記、局長(主任)竟暉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
不僅是監管部門主要負責人落馬,資產過萬億元的山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4位負責人也密集被查——包括原黨委書記、理事長崔聯會,原黨委副書記、副理事長、主任邢亮喜,原黨委專職副書記、副理事長王忠澤,原黨委副書記王再升。
上述落馬官員主政期間,正是德御系密集入股銀行時期,這些銀行成為其縱橫資本市場的造血機器。
(5)晉中銀行股東擴展閱讀
「擠兌」風波背後的亂象
早在今年6月,山西金融業危機的一些端倪就開始顯露出來。
當時,陽泉商業銀行發生了部分儲戶集中提取存款風波。「擠兌」事件後,為了盡快平息事態,當地人民政府、地方人行和銀保監分局、陽泉市商業銀行均貼出公告。
6月17日下午,有網民在微博發布網路視頻顯示,陽泉副市長黃海濤對聚集的當地民眾說,「陽泉商行現在運行正常,資金充沛,我用我市長的身份,用我的人格、黨性給大家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