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資產評估中,股東全部權益與凈資產有什麼區別及聯系
這位朋友您好:您提到資產評估中,股東全部權益與凈資產有什麼區別及聯系?
答:一、區別
1、「股東全部權、益」是指企業內的財產支配權和企業應盡的義務,(具體就是債務償還);
2、凈資產是企業資產總值減去負債總值就是企業凈資產;
二、聯系
他們之間有一定的內在聯系:如上述所說的:「股東全部權益就是凈資產」,即:權
-
義
=
凈資產,一個事情用不同的角度訴說的,實質就是一回事。
❷ 企業股東全部權益價值=企業整體資產價值-有息債務 是否科學合理
這個問題不全面,也不科學。
原因:
1)企業股東全部權益是實收資本和盈餘公積金、盈餘公益金、未分配利潤等,不包含資本公積,資本公積是企業資本,在沒有處理以前,不屬於股東資本。
2)「企業整體資產價值-有息債務」,也不科學,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負債不但有「有息債務」,也有無息債務。最典型的就是應付賬款和其他應付款,都是企業債務,但只需要歸還本金,沒有債務成本(利息)。世界500強之首沃爾瑪公司就沒有一分錢有息債務,都是應付款(扎帳)債務,就沒有債務成本。
❸ 被評估單位股東全部權益價值為多少
評估方法
(一)評估方法的選擇
《資產評估准則——基本准則》、《資產評估准則——企業價值》和有關評估准則以及《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規定的基本評估方法包括市場法、收益法和資產基礎法。
企業價值評估中的資產基礎法,是指在合理評估企業各項資產價值和負債的基礎上確定評估對象價值的評估思路。
企業價值評估中的收益法,是指通過將被評估單位預期收益資本化或折現以確定評估對象價值的評估思路。收益法是從企業獲利能力的角度衡量企業的價值,建立在經濟學的預期效用理論基礎上。
企業價值評估中的市場法,是指將評估對象與參考企業、在市場上已有交易案例的企業、股東權益、證券等權益性資產進行比較以確定評估對象價值的評估思路。市場法中常用的兩種方法是參考企業比較法和並購案例比較法。參考企業比較法是指通過對資本市場上與被評估單位處於同一或類似行業的上市公司的經營和財務數據進行分析,計算適當的價值比率或經濟指標,在與被評估單位比較分析的基礎上,得出評估對象價值的方法。並購案例比較法是指通過分析與被評估單位處於同一或類似行業的公司的買賣、收購及合並案例,獲取並分析這些交易案例的數據資料,計算適當的價值比率或經濟指標,在與被評估單位比較分析的基礎上,得出評估對象價值的方法。
按照《資產評估准則—基本准則》、《資產評估准則——企業價值》,評估需根據評估目的、價值類型、資料收集情況等相關條件,恰當選擇一種或多種資產評估方法。
本次評估目的是股權轉讓,被評估單位已成立多年,其主要經營模式已基本形成,歷史年度經營收益較為穩定,各種經營數據與指標可作為未來年度預測依據,在未來年度其收益與風險可以可靠地估計,因此本次評估適宜採用收益法進行評估。
由於目前的資本市場充分發展,較為活躍,且資本市場中存在足夠數量的與評估對象相同或類似的可比企業,能夠收集並獲得可比企業的市場信息、財務信息及其他相關資料;並可以確信依據的信息資料具有代表性和合理性及有效性,故本次評估適用市場法評估。
綜合以上分析結論後評估人員認為:本次評估在理論上和實務上可採用收益法和市場法進行評估。
(二)收益法
收益法是指通過估算(預測)被評估單位或其他資產組合體在未來特定時間內的預期收益,選擇合適的折現率,將其預期收益還原為當前的資本額或投資額的方法。
一)評估思路
本次採用收益法評估股東全部權益價值的總體思路是採用直接法,即估算被評估單位的股權自由現金流量,然後直接推算股東全部權益價值的評估值。在具體的評估操作過程中,選用分段收益折現模型。即:將以持續經營為前提的被評估單位的未來收益分為前後兩個階段進行預測,首先逐年預測前階段(評估基準日後五年一期)各年的收益額;再假設從前階段的最後一年開始,以後各年預期凈現金流量穩定不變。最後,將被評估單位未來的預期收益進行折現後求和,再加上單獨評估的非經營性資產、溢余資產評估值總額,即得到被評估單位的股東全部權益價值。
二)、評估模型
(1)基本公式
股東全部權益價值=未來收益期內各期股權自由現金凈流量現值之和+單獨評估的非經營性資產、溢余資產評估總額
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ce45870101ul8s.html
❹ 股東權益價值和企業整體價值有何區別
1、概念不同
①股東權益價值指該項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減去該項投資已提的減值准備;
②企業整體價值指企業主擁有該企業時的總資產價值減去企業主放棄該企業後的總資產價值的差額。
2、表現不同
①股東權益價值不僅關系股東利益,而且還影響會計信息的相關性;
②企業整體價值不僅取決於計價環境,也與計價目的有關。
3、要求不同
①股東權益價值需要根據資產價值屬性選擇恰當的方法進行計量;
②企業整體價值需要在總體分析一個企業實力和前景後進行評價。
❺ 名詞解釋,股東全部權益價值
股東權益又稱凈資產,是指公司總資產中扣除負債所餘下的部分。是指股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的之和,代表了股東對企業的所有權,反映了股東在企業資產中享有的經濟利益。
❻ 請問企業整體價值和股東全部權益價值有什麼不同
主要區別:企業整體價值是對整個企業價值的確認,包括了債權人對企業價值的要求和股東對企業價值的要求,而股東權益只是股東擁有企業部分價值的確定,除股東權益價值外,還有債權權益價值及少數股東權益價值。
❼ 股東權益的市場價值
股東權益的市場價值通常是指上市公司的股票價值,它和資產負債表中的所有者權益存在一定聯系,因為股東權益的市場價值包含資產負債表中已經存在的所有者權益,同時還包括市場對上市公司未來盈利能力和市場價值的估計。
對於一個發展前景看好的公司,其權益市場價值通常會高於其賬面的所有者權益價值;反正亦然。
二者不存在簡單的算術關系。
❽ 名詞解釋:股東部分權益價值
企業價值評估的對象通常包括整體企業權益、股東全部權益和股東部分權益三種。
整體企業權益是指公司所有出資人(包括股東、債權人)共同擁有的企業運營所產生的價值。即所有資本( 付息債務和股東權益)通過運營形成的價值。 資產=權益=債務權益+所有者權益。
股東全部權益也即通俗概念上股東權益。
股東部分權益其實就是企業一部分股權的價值,或股東全部權益價值的一部分。
股東部分權益示意圖
由此可見,注冊評估師考試和概念理念被注冊會計師甩了N條街,TM的起這些拗口奇怪不通俗的名字來找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