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伊利集團的領導

伊利集團的領導

發布時間:2021-08-18 07:52:38

① 伊犁集團的董事長是誰

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 潘剛,中共黨員,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中歐工商管理學院EMBA。 潘剛1970年出生於內蒙古;1992年7月大學畢業後即進入伊利集團;2002年7月任職伊利集團總裁兼液態奶事業部總經理,時為中國520家重點工業企業最年輕的總裁;2005年6月股東大會上,得到流通股代表的全票支持,當選為董事,進而全票當選為伊利集團董事長,兼任總裁。 在潘剛率領下,伊利集團創造了持續進步的出色經營業績,已經成為中國食品業的領導者和領先者,下轄原奶、液態奶、冷飲、奶粉、保鮮五大事業部,液態奶、冷飲與奶粉三大主營產品都名列全行業第一。公司2004年銷售收入87.35億元,2005年上半年銷售收入56.59億元,穩居全行業首位。 潘剛1999年起任職伊利集團液態奶事業部總經理,被業內外譽為「中國液態奶第一人」,隨著市場消費需求的變化和龍頭企業產品結構的調整,液態奶已經取代奶粉成為目前中國乳業最重要的產品。在潘剛主導下,伊利集團率先大規模引進國外先進設備和技術,將液態奶的保質期延長了20多倍,突破了此前只能囿於本地的銷售半徑,從而改變了行業游戲規則,引發了全行業的跟進,現在液態奶事業部每年給伊利集團貢獻65%以上的銷售收入,中國液態奶產銷量佔到了行業總量的50%以上。 潘剛就任總裁主抓公司經營後,體現了卓越的經營領導能力,伊利集團進入一個加速度發展的黃金時代。2002年銷售收入40.10億元,比2001年的27.02億元增加51.24%,利潤總額同比增長56.57%;2003、2004年銷售收入分別達到了62.99億元、87.35億元,同比增長分別是57.09%、38.67%;2005年銷售收入將輕松突破百億元。 伊利集團在2004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公司接連發生「獨董風波」與「高管事件」,2004年12月,前任董事長鄭俊懷等五名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因涉嫌犯罪被依法立案審查,震驚全國,引發了部分流通股東的不安和動搖。在公司內外建立起了極大威望的潘剛此時臨危受命,被寄以率領公司化危為機的厚望。潘剛以其特有的穩健縝密風格,全面推行精確管理,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強化信息披露透明制度,高度重視贏利能力,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迅速增強了公司員工、投資者與輿論的向心力,率領伊利集團在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連續創造了中國乳業歷史最佳經營業績,前三季度銷售收入已經超越2004年全年水平,贏利能力大幅提升,同時使得伊利「牛奶專家」的形象更加突出;而其主持通過的一攬子十多億元的投資計劃更是令業內外驚嘆不已,被形象地稱為「將會釋放核彈一般的產銷能量」,他領導公司進入了又一輪發展的黃金時代。 潘剛還是中國「五四」青年獎章與內蒙古十大傑出青年的獲得者,入選國內知名財經雜志《經理人》2003年度 「10位最有價值的40歲以下新生代企業家」,兼任內蒙古青聯副主席、中國乳協副理事長、中國奶協副理事長。

② 伊利集團老總是誰

潘剛,中共黨員,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中歐工商管理學院EMBA。

潘剛1970年出生於內蒙古;1992年7月大學畢業後即進入伊利集團;2002年7月任職伊利集團總裁兼液態奶事業部總經理,時為中國520家重點工業企業最年輕的總裁;2005年6月股東大會上,得到流通股代表的全票支持,當選為董事,進而全票當選為伊利集團董事長,兼任總裁。

在潘剛率領下,伊利集團創造了持續進步的出色經營業績,已經成為中國食品業的領導者和領先者,下轄原奶、液態奶、冷飲、奶粉、保鮮五大事業部,液態奶、冷飲與奶粉三大主營產品都名列全行業第一。公司2004年銷售收入87.35億元,2005年上半年銷售收入56.59億元,穩居全行業首位。

潘剛1999年起任職伊利集團液態奶事業部總經理,被業內外譽為「中國液態奶第一人」,隨著市場消費需求的變化和龍頭企業產品結構的調整,液態奶已經取代奶粉成為目前中國乳業最重要的產品。在潘剛主導下,伊利集團率先大規模引進國外先進設備和技術,將液態奶的保質期延長了20多倍,突破了此前只能囿於本地的銷售半徑,從而改變了行業游戲規則,引發了全行業的跟進,現在液態奶事業部每年給伊利集團貢獻65%以上的銷售收入,中國液態奶產銷量佔到了行業總量的50%以上。

潘剛就任總裁主抓公司經營後,體現了卓越的經營領導能力,伊利集團進入一個加速度發展的黃金時代。2002年銷售收入40.10億元,比2001年的27.02億元增加51.24%,利潤總額同比增長56.57%;2003、2004年銷售收入分別達到了62.99億元、87.35億元,同比增長分別是57.09%、38.67%;2005年銷售收入將輕松突破百億元。

伊利集團在2004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公司接連發生「獨董風波」與「高管事件」,2004年12月,前任董事長鄭俊懷等五名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因涉嫌犯罪被依法立案審查,震驚全國,引發了部分流通股東的不安和動搖。在公司內外建立起了極大威望的潘剛此時臨危受命,被寄以率領公司化危為機的厚望。潘剛以其特有的穩健縝密風格,全面推行精確管理,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強化信息披露透明制度,高度重視贏利能力,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迅速增強了公司員工、投資者與輿論的向心力,率領伊利集團在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連續創造了中國乳業歷史最佳經營業績,前三季度銷售收入已經超越2004年全年水平,贏利能力大幅提升,同時使得伊利「牛奶專家」的形象更加突出;而其主持通過的一攬子十多億元的投資計劃更是令業內外驚嘆不已,被形象地稱為「將會釋放核彈一般的產銷能量」,他領導公司進入了又一輪發展的黃金時代。

潘剛還是中國「五四」青年獎章與內蒙古十大傑出青年的獲得者,入選國內知名財經雜志《經理人》2003年度 「10位最有價值的40歲以下新生代企業家」,兼任內蒙古青聯副主席、中國乳協副理事長、中國奶協副理事長。

③ 伊利的 創始人 是 誰

鄭俊懷。

鄭俊懷(1950年9月——),男,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人,現任黑龍江紅星集團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有中國「乳業教父」之稱。原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鄭俊懷在呼市回民奶食品加工廠和伊利公司任職的20多年中,率先在企業內部實行經營承包責任制,在分配、人事、勞動用工制度方面大膽進行改革,使一個頻臨倒閉的手工作坊式小廠發展成年利潤達百萬元的中型企業。

1993年組織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使原來固定資產40多萬元、年利稅不足5萬元的呼市回民奶食品廠發展成為全國大型乳業集團。與股份制改組前相比,凈資產總額增長了118倍,銷售收入增長了79倍,利潤和稅金分別增長了69倍和135倍。

(3)伊利集團的領導擴展閱讀:

一、伊利創造的上市奇跡

鄭俊懷把目光放到了全中國,1994年伊利建立自己的冰淇淋項目,進軍全國冷飲市場,很快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冷飲生產企業,年利潤達500多萬元。

憑借這樣強大的發展勢頭,1996年3月伊利股份在上交所掛牌上市,募集資金1億元,當年主營業務收入3.55億元,3年後就增長到11億元。這是中國第一個上市的乳品企業。隨後伊利股價一直保持遙遙領先。

二、獨董風波引發猜測

當時伊利股份一直勢頭良好,年年派送現金,投資者信心十足,鄭俊懷開始找操盤手坐莊。8年以後有人算了筆賬,說伊利莊家賺了數億元。但是這筆錢不會作為贏利進入公司。

2003年7月,金信信託代人以每股10元的低價,收購了2800萬伊利股份的國家股,成為伊利的第一大股東。這個背後收購者成為伊利的控制人,大家紛紛猜測,這個人就是鄭俊懷。

2004年6月,獨董俞伯偉和王瑾要對公司專項審計,但被鄭俊懷馬上罷免,風波驟起。

三、事發,入獄

2004年下半年,中國證監會調查伊利。2004年12月,內蒙古高級人民法院正式批捕鄭俊懷和其他4名伊利股份高管。據說,鄭俊懷涉及兩筆款項挪用嫌疑及國債去向。

④ 伊利幕後老大是誰

領導者是潘剛 1992年畢業,2002年當上伊利集團的總經理,2005年當上伊利集團的董事長,在十幾年的成長經歷中,能夠有這么大的跨越,實在是非一般人所能為。而報道裡面不經意透漏出的一句話,也許能讓人琢磨出點什麼,那就是「當初畢業時放棄了進機關的機會」。但我們知道,作為一個農牧學校畢業的學生,畢業時能有機會進省會城市的機關,那身後應該是有一定背景的(當時還沒有公務員考試一說)。但在潘剛成長的過程中,背景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他敢做敢為,是他會來事,八面玲瓏(我不認為是壞詞啊),能夠圓滿處理方方面面的關系,更重要的是有良好的機遇。想想92年當時的企業才不到200人,現在已經發展到3萬多人,從那個時候一直走過來的,如果不呆不傻,即使做不到副總,也應該是個中層的位置了吧。所以機遇對一個人是非常重要的,而機制對一個單位或者說企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個單位雖然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雖然有各種潛在資源和優秀人才,但機制不行,也只能錯過機遇,逐步萎縮,而人才也只有或遠嫁他鄉或空悲白發了,嘆!話題扯遠了。對潘剛來說,從畢業生到生產部長,從生產部長到總經理助理兼液態奶事業部經理,從助理到總經理,從總經理到董事長,基本上都是三年一個台階。在昨天晚上中央電視台年度經濟人物見面會上,一個記者提了一個很尖銳的問題,就是潘剛走得很快,而走得快的人很容易摔跟頭,問他是不是摔過跟頭,或者會不會摔跟頭。潘剛回答的很巧妙,他沒有回憶自己的挫折,而是說他走的並不快,呵呵,少年得志,春風得意啊。上網上搜索一下,有關潘剛名字的網頁有71000多條,可咱的名字,才只有幾十條,還不是咱本人的,怪爹娘沒給起好名字啊。其中,有一個有意思的報道是,蒙牛集團面向全球招聘總經理,一個所謂的專家說,最合適的只有潘剛。真是搞笑,我們承認潘剛確實年輕有為,但地球上是不是只有他一個,離了他地球還不轉了呢?另外,作為牛根生來說,當初從伊利出來自己做企業,現在兩家重組,並且不是兼並式重組,那兩家如何相處呢?既然如此,何必當初。而潘剛也是不會離開伊利,到同樣是總經理位置的蒙牛的。這是今年4月份的報道,比較早了,我也沒看明白,也不知道最近怎樣了。但最近好象網上又紛紛揚揚的炒作蒙牛形象顧問李草根的事件。總之,在處理對外宣傳方面,在營銷渠道方面,蒙牛最近好象在伊利強大的攻勢下有點處於下風。但不管怎麼說,我希望這兩家企業能夠好好的和平相處,就象麥當勞、肯德雞,或者是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而不是象我們國內的什麼兩家阿膠,非要置對方於死敵。另外一個有意思的相關報道是,12月22日,就是本周四,法院將開庭審理鄭俊生挪用公款一案,對於正春風得意的潘剛來說,不知是笑料,還是警醒。潘剛,一路走好。

⑤ 潘剛何時成為伊利老大

潘剛,中共黨員,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中歐工商管理學院EMBA。

潘剛1970年出生於內蒙古;1992年7月大學畢業後即進入伊利集團;2002年7月任職伊利集團總裁兼液態奶事業部總經理,時為中國520家重點工業企業最年輕的總裁;2005年6月股東大會上,得到流通股代表的全票支持,當選為董事,進而全票當選為伊利集團董事長,兼任總裁。

被過濾廣告

被過濾廣告

在潘剛率領下,伊利集團創造了持續進步的出色經營業績,已經成為中國食品業的領導者和領先者,下轄原奶、液態奶、冷飲、奶粉、酸奶五大事業部,液態奶、冷飲與奶粉等主營產品都名列全行業第一。公司2004年銷售收入87.35億元,2005年前9個月就突破了90億元,全面超越2004全年水平,穩居全行業首位。

潘剛1999年起任職伊利集團液態奶事業部總經理,被業內外譽為「中國液態奶第一人」,隨著市場消費需求的變化和龍頭企業產品結構的調整,液態奶已經取代奶粉成為目前中國乳業最重要的產品。在潘剛主導下,伊利集團率先大規模引進國外先進設備和技術,將液態奶的保質期延長了20多倍,突破了此前只能囿於本地的銷售半徑,從而改變了行業游戲規則,引發了全行業的跟進,現在液態奶事業部每年給伊利集團貢獻65%以上的銷售收入,中國液態奶產銷量佔到了行業總量的50%以上。

潘剛就任總裁主抓公司經營後,體現了卓越的經營領導能力,伊利集團進入一個加速度發展的黃金時代。2002年銷售收入40.10億元,比2001年的27.02億元增加51.24%,利潤總額同比增長56.57%;2003、2004年銷售收入分別達到了62.99億元、87.35億元,同比增長分別是57.09%、38.67%;2005年銷售收入將輕松突破百億元。

伊利集團在2004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公司接連發生「獨董風波」與「高管事件」,2004年12月,前任董事長鄭俊懷等五名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因涉嫌犯罪被依法立案審查,震驚全國,引發了部分流通股東的不安和動搖。在公司內外建立起了極大威望的潘剛此時臨危受命,被寄以率領公司化危為機的厚望。潘剛以其特有的穩健縝密風格,全面推行精確管理,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強化信息披露透明制度,高度重視贏利能力,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迅速增強了公司員工、投資者與輿論的向心力,率領伊利集團在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連續創造了中國乳業歷史最佳經營業績,前三季度銷售收入已經超越2004年全年水平,贏利能力大幅提升,同時使得伊利「牛奶專家」的形象更加突出;而其主持通過的一攬子十多億元的投資計劃更是令業內外驚嘆不已,被形象地稱為「將會釋放核彈一般的產銷能量」,他領導公司進入了又一輪發展的黃金時代。

潘剛還是中國「五四」青年獎章與內蒙古十大傑出青年的獲得者,剛剛成為全球最富盛譽的達沃斯經濟論壇「世界青年領袖(The Young Global Leader)」,並且當選為「2005年中國十大優秀品牌領袖」、「2005年度中國十大營銷人物」、 「2005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⑥ 伊利牛奶集團的老總是誰

潘剛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潘剛自2005年起擔任伊利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十一屆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主席。

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奶業協會副理事長

⑦ 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是如何帶領伊利重返行業老大位置

2005年年輕的潘剛成為伊利集團的掌舵人,剛剛上任潘剛便展示了自己力挽狂瀾的出色領導能力,潘剛經營管理風格縝密穩健,被人們寄予厚望,剛剛接手公司,潘剛便在企業內部大力推行精確管理,不斷整合企業內部資源,完全信息披露,提升信息披露的透明程度,重點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勇敢承擔大型企業集團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企業員工向心力和團隊精神均獲得較大的提升。2015年上半年,伊利集團營業收入突破300億元,同比增速接近10%,名列行業第一。凈利潤接近27億元,同比增速接近16%,

⑧ 伊利的所有老闆有誰啊

鄭俊懷

鄭俊懷1950年出生,高級經濟師。

1974年畢業於內蒙古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系。

1974年1月—1975年11月在呼和浩特市農林局政工科工作。

1975年12月—1979年12月任呼和浩特市國營畜禽場副書記、廠長。

1980年1月—1982年12月在呼和浩特市奶牛公司招待所工作。

1983年1月—1993年5月任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廠廠長。

1993年5月至今任內蒙古伊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黨委書記、總裁,高級經濟師。

榮譽稱號

他曾獲得呼和浩特市、內蒙古自治區、全國三級勞動模範以及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獎項,被評為呼和浩特市「十大新聞人物」、呼和浩特市「十佳市民」、「內蒙古優秀企業家」、「十佳扶貧狀元」、「全國食品工業優秀企業家」等。

1998年被評為自治區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2001年度全國乳品行業優秀企業家2002年度當選為中共十六大代表2003年度中國創業企業家。

「聚人氣」表現

鄭俊懷,在伊利任職的20多年中,他率先在企業內部實行經營承包責任制,在分配製度、人事制度、勞動用工制度三方面進行改革,當年完成股份制改造,使企業效益連年翻番。

1993年組織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使原來固定資產40多萬元、年利稅不足5萬元的呼市回民奶食品廠發展成為全國大型乳業集團。與股份制改組前相比,凈資產總額增長了118倍,銷售收入增長了79倍,利潤和稅金分別增長了69倍和135倍。

1996年伊利股票上市,成為全國乳品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伊利股票憑借良好的經營業績,入選上海證券交易所「30」指數樣板股;伊利的產品被選為百年奧運特許產品,為中國爭得了榮譽。

「伊利股份」還連續五年被《中國證券報》和上海亞商咨詢公司評選為「中證*亞商中國最具發展潛力上市公司50強」之一。伊利集團生產的具有清真特色的「伊利」牌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無菌奶等39類產品100多個品種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綠色食品認證。伊利雪糕、冰淇淋連續八年產銷量居全國第一,伊利超高溫滅菌奶連續三年產銷量居全國第一,伊利奶粉、奶茶粉產銷量居全國前三位。

伊利集團獲中央電視台電視調查中心、人民日報市場信息中心在1998年頒發的「伊利牌雪糕/冰淇淋類商品全國市場佔有率第一位」證書。

伊利集團走以農業產業化的道路帶動了周邊地區2萬多農戶、10萬餘人脫貧致富,直接或間接為社會創造了近10萬個就業崗位。

⑨ 伊利老闆是誰

伊利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潘剛潘剛,中共黨員,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中歐工商管理學院EMBA。

⑩ 伊利集團的主管主要負責什麼

流水線主要負責液態奶產品的包裝操作

閱讀全文

與伊利集團的領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融企業服務農村 瀏覽:718
操盤芝加哥外盤期貨交易筆記 瀏覽:818
最近出事的21家金融機構 瀏覽:680
5迦納對換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628
比特幣合約5x杠桿怎麼計算 瀏覽:913
7月21汽油價格 瀏覽:734
去融資公司貸款讓先給費用 瀏覽:684
國葯控股融資租賃副總 瀏覽:350
常見的理財產品類型有哪些 瀏覽:489
貸款購車金融公司黃了怎麼辦 瀏覽:578
員工傭金如何入賬 瀏覽:14
客人傭金收稅 瀏覽:162
期貨公司資金挪用 瀏覽:586
韓國keb外匯銀行 瀏覽:246
交易開拓者畫k線 瀏覽:295
君正集團股票漲停 瀏覽:536
國信期貨蘋果版 瀏覽:588
溫州市民間融資管理條例考試 瀏覽:627
收入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瀏覽:976
西水股份為何大漲 瀏覽: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