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您真的問過奚永志了嗎類風濕疫苗到了哪期臨床試驗呀渴盼知道!謝謝。
類風濕還有疫苗?
Ⅱ 誰知道奚永志的類風濕疫苗研究進展得如何了
奚永志研究成果已申報美、英、法、德、日及中國六個國家的發明專利,目前已進入公開評審階段,參考資料:http://www.hospital307.org/exp.asp?class=75&page=1
Ⅲ 奚永志的創新業績:
長期從事血液免疫學的臨床應用及應用基礎研究,特別是在實驗血液學、移植免疫學及自身免疫病治療新策略的應用基礎和臨床應用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詣,尤其是在人白細胞抗原(HLA)三維空間結構模建預測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發生、CD34造血干/祖細胞的分子生物學特徵及應用、能特異性誘導免疫耐受的新型重組外毒素融合蛋白的分子設計與構建研究以及能有效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全新型治療性基因疫苗的研究中取得系列創新性成果。
1、在血液學研究方面
①揭示CD34造血細胞的細胞化學、超微結構及立體三維結構特徵,為認識造血幹細胞的形態特徵做出創新性貢獻;發現CD34造血細胞周期動力學相關大分子含量明顯低於單個核細胞,提供絕大多數CD34造血細胞處於G0期的直接證據;證明P53、C-myc及Bcl-2在CD34造血細胞上有不同水平的表達,為深入認識凋亡調控機制對正常造血細胞增殖分化的調控提供重要理論依據;建立高效免疫磁性無菌分離術,將CD34造血細胞分為八個亞群,證明其不均一特性。上述研究獲1997年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署名第1)。建立CD34造血細胞體外擴增的無基質培養系統,為應用擴增的CD34造血細胞進行移植提供可靠手段;研製成高特異性、高滴度、國內急需的鼠抗人CD34單抗。上述研究獲2007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署名第1)。②首次從造血調控的視角證實,骨髓單核-巨噬細胞和其分泌的前列腺素E2(PGE2)在再障貧血的發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特別是其分泌的PGE2對粒系造血起更直接的抑製作用,其抑制效應和PGE2的分泌量及再障貧血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消炎痛能抑止PGE2的分泌有望成為治療再障貧血的有效葯物。該研究作為核心部分獲1992年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
2、在移植免疫研究方面
主持的實驗室是國內唯一通過國家科技部「認證、認可」的HLA專業實驗室。①建立國際上唯一HLA血清學→細胞學→分子生物學→HLA三維結構四位一體的高新技術配型體系,為國內外各大移植中心進行35000多例移植供-受體HLA配型,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達10億多;首先為國內開展的臍血細胞移植、親緣異基因CD34造血細胞移植進行移植供-受體HLA配型,為我國4起重大核事故放射病患者選擇最佳移植供體,極大地促進我國放射病救治和造血幹細胞移植學科領域的迅速發展。②率先開展基於HLA三維結構選擇最佳移植供-受體新策略的研究,提出基於HLA三維結構差異的可允許錯配和禁忌基因群並制定判斷標准,在臨床造血幹細胞移植中驗證的准確率達92.3%,使前瞻性預測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成為可能。③建立唯一函蓋世界各人種共2800個HLA等位基因型所對應的80多萬個空間構象圖庫和80多萬個HLA整體分子間均方根偏差資料庫,研製成功首個基於HLA三維結構供-受體匹配打分系統HLAStrucMark,獲國家計算機軟體著作權。④發現具有中國人群特異性的HLA-A*110104新等位基因,獲世界WHO-HLA委員會正式命名;首次在中國漢族人群中發現10例HLA基因重組家系,為深入研究中國漢族人群HLA重組事件奠定基礎。上述研究獲2007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3、在自身免疫病研究方面
①研製成國際上首個全新重組B7-PE40外毒素融合蛋白(JImmunotherapy,2006)及其新型治療性基因疫苗(Human Gene Therapy,2011),探索選擇性阻斷B7: CD28系統達到特異防治GVHD和自身免疫病的新策略,獲中國發明專利並申報國際PCT發明專利。②在國際上首次也是唯一克隆成功編碼雞II型膠原CCOL2A1全長cDNA與基因組DNA,定位於4號染色體短臂2區,繪制出進化樹,用其探索免疫耐受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策略(Gene,2006),2011年首獲國際公認具有重大葯用價值的美國基因發明專利,實現了我國在國際基因科學領域的重要突破。③採用該基因創造性的研製成國際上首個基於異種CCOL2A1的全新型治療性基因疫苗,2011年7月獲得中國發明專利。該基因疫苗能有效治療類風濕關節炎(RA),在動物模型中,其療效與臨床 「金標准」葯物甲氨蝶呤相媲美(Vaccine,2009; 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2010);首次證明缺乏外源脯氨酸羥化酶P4Ha&b並不影響其體內效應;發現它能促進體內 CD4CD25調節T細胞, 降低T 細胞對II型膠原的特異反應,下調Th1-因子上調Th2-因子(Vaccines,2009)。目前正完善該基因疫苗新葯臨床前工作報批臨床試驗。使我國在RA生物治療新葯物研究領域尤其是在全新型治療性基因疫苗的研製上走在了世界前列。④研製成首個僅含T細胞耐受原表位CTE1和CTE2的小分子全新型重組肽, 有望成為治療RA的新型生物制劑(Mol Immunol,2009)。
Ⅳ 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一心奚永志團隊研製的糖尿病疫苗什麼時候上市
本次疫苗的研製團隊——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奚永志團隊表示,這項成果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性成果,也是我國全新治療性DNA疫苗領域獲得的首個國際標准「三方」發明專利授權,它代表我國在I型糖尿病生物治療新葯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也標志著我國在全新型治療性基因疫苗的創新研究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二、糖尿病目前還無根治方法
胰島素是人體內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當胰島素失衡,就會引起碳水化合物的代謝障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糖尿病。誘發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很多,如糖尿病家族史、不良飲食習慣、體力活動少、肥胖、大量飲酒、精神緊張等,都可能與糖尿病有關。
糖尿病屬於慢性終身疾病,目前人類的醫學技術還無法完全根治,對於糖尿病患者常用的治療手段就是控制血糖,主要包括:教育,自我監測血糖,飲食治療,運動治療和葯物治療。
01 教育
我國許多糖尿病患者對自己所患疾病危險因素認識不足,糖尿病健康教育是重要的基礎管理措施,是決定糖尿病管理成敗的關鍵。
02 自我監測血糖
想要控制好血糖,必需對自己血糖數值有所了解。糖尿病友應備有血糖儀,測個學會自己使用血糖儀器,尤其是餐前,飯後的測量,這樣做可以更好的分析血糖升高的原因。
03 飲食治療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李光偉建議,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每日攝入食物的總熱量,還要注意合理飲食結構。高纖維飲食多選擇粗糧、蔬菜等食物,利於血糖和血脂的下降及大便的通暢。
04 運動治療
增加體力活動可改善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體重,減少身體脂肪。散步,快步走、健美操、跳舞、打太極拳等都是很好的運動方式。
05 葯物治療
預防糖尿病並發症,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除了健康的生活方式,還要加入葯物治療的環節。
三、糖尿病患者最關心的問題
患者提問:血糖控制好了就可以停葯?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科郭曉蕙主任表示,這是一種很多患者存在的誤區。代謝異常是人體本身出了問題,我們只是通過葯物,去暫時性修復,但不能維持長期效應。輕易停葯,很容易導致病情加重。
患者提問:胰島素用了就戒不掉了?
部分患者寧願血糖高,也不願打胰島素,認為一旦打了一針後就會成癮,需要終生用葯。
其實不然,葯物依賴,並非以是否終生使用這種葯物為依據。胰島素是人體內最主要的降低血糖的物質,沒有胰島素,人體不可能正常運轉,因此糖尿病患者才需要終生用葯。
患者提問:聽說運動可以降血糖?
糖尿病早期確實可以通過改變生活習慣來改善。我們經常看到不少糖尿病友的分享,都表示運動可以戰勝糖尿病。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內分泌科 陳顯英解釋,運動能夠提高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強胰島素和受體的親和力,並且能夠增強肌肉對葡萄糖的利用達到降糖的目的。
患者提問:XX食物可以降血糖?
網路上我們經常看到諸如「多吃山葯降血糖」、「吃XX保健品降血糖」之類的文章,但其實目前並沒有哪個科學試驗論證某樣食物,可以有效降低血糖。
但我們確實可以通過某些食材,如南瓜、紫菜、黑木耳、魔芋、燕麥等,有效避免過多攝入熱量,增加飽腹感,減輕胰島負擔,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我國首創疫苗成功研製,無疑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希望未來在該疫苗的推廣下,能幫助更多糖尿病友不再飽受用葯之苦
Ⅳ 奚永志的科技成就:
長期從事實驗血液/免疫學的應用基礎及臨床應用研究,是國內外該研究領域著名的中青年專家。在HLA結構與功能、造血調控、移植免疫、免疫耐受及分子導向殺傷腫瘤研究領域取得重要突破和進展,處於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有些為國際上首次發現和報道。
2007年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2011年以第一完成人榮獲「十一五」全軍後勤重大科技成果獎1項;此外,還獲軍隊及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以上成果4項;主持承擔國家973、國家重大新葯創制專項、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科研課題及科技風險基金13 項,基金總額達3700萬;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178 篇,副主編及著書4部。
申報獲得中國發明專利6項,申報國際PCT發明專利2項以及美英法德日發明專利各10項。2011年獲得首個國際公認具有重大葯用價值的美國基因發明專利,2012年再獲國內首個歐洲(英法德)基因發明專利,實現了我國在國際基因科學領域的重大突破,打破了歐美發達國家在基因發明專利上的長期絕對性的壟斷。彰顯了我國在基因科學研究領域原始創新能力的實質性提升。它可用於研製開發有效治療類風濕關節炎(RA)的基因葯物、基因診斷與基因治療。主持「習慣性流產主動免疫治療」體細胞治療技術方案獲總後衛生部臨床正式批文及臨床准入。這是迄今為止國內唯一獲得正式批文的此類第三類醫療技術。
Ⅵ 奚永志的個人榮譽: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軍隊優秀專業人才I類津貼
全軍「十一五」軍隊醫學科技重大貢獻先進個人
榮立個人二、三等功各一次
帶領團隊榮立集體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