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股份 > 蛇上市公司

蛇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2021-08-18 19:01:03

❶ 誰清楚,李嘉誠蛇吞象,當初6億是如何60億和黃。我很想知道

和記黃埔,是香港第二大英資洋行,資產價值六十多億港元。而長實只是一間資產不到7億的中小型公司。李嘉誠不但控得和黃,還做到兵不血刃,他由此而被譽為「超人」。和黃一役,李超人究竟有何超人高招?

李嘉誠退出九龍倉角逐,將目標瞄準另一家英資洋行——和記黃埔。

和黃集團由兩大部分組成,一是和記洋行;二是黃埔船塢。和黃是當時香港第二大洋行,又是香港十大財閥所控的最大上市公司。

和記洋行成立於1860年,主要從事印度棉花、英產棉毛織品、中國茶葉等進出口貿易和本港零售業。初時規模名氣不大,遠不可與怡和、置地、鄧普、太古等洋行相比。到二戰前,和記有下屬公司20間,初具規模。

黃埔船塢有限公司的歷史,可追溯到1843年,林蒙船長在銅鑼灣怡和碼頭造木船。船塢幾經遷址,不斷充資合並易手,成為一間公眾公司。到20世紀初,黃埔船塢與太古船塢、海軍船塢並稱為香港三大船塢,形成維修、建造萬噸級輪船的能力。除此,黃埔船塢還經營碼頭倉儲業。

二戰之後,幾經改組的和記洋行落入祈德尊家族之手。該家族與怡和凱瑟克家族、太古施懷雅家族、會德豐馬登家族,並列為本港英資四大家族。20世紀60年代後期,祈德尊雄心勃發,一心想成為怡和第二。他趁1969~1973年股市大牛沖天,展開一連串令人眼花繚亂的收購,把黃埔船塢、均益倉、屈臣氏等大公司和許多未上市小公司歸於旗下,風頭之勁,一時無兩。

祈德尊掐准了本港人多地少,地產必旺的產業大趨勢,關閉九龍半島東側的碼頭船塢,將修船業務與太古船塢合並,遷往青衣島,並將其他倉場碼頭統統轉移到葵涌去發展。騰出的地皮,用來發展黃埔新村、大同新村、均益大廈等。祈德尊滿天開花大興土木,地產成為集團的支柱產業。

傳媒說祈德尊是個「食慾過盛、消化不良」的商界「大鱉」。他一味地吞並企業,鼎盛期所控公司高達360間,其中有84間在海外。祈德尊雖長有「鋼牙銳齒」,「腸胃功能」卻太差,「腹瀉不止」——不少公司狀況不良,效益負增長,給他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幸得股市太旺,祈德尊大量從事股票投機生意,以其暫獲彌補財政黑洞。

1973年中股市大災,接著是世界性石油危機,接著又是香港地產大滑坡。投資過速、戰線過長、包袱過沉的和記集團掉入財政泥淖,接連兩個財政年度虧損近2億元。1975年8月,匯豐銀行注資1.5億港元解救,條件是和記出讓33.65%的股權。匯豐成為和記集團的最大股東,黃埔公司也由此而脫離和記集團。

匯豐控得和記洋行,標志著祈德尊時代的結束,和記成了一間非家族性集團公司。匯豐物色韋理主政。1977年9月,和記再次與黃埔合並,改組為「和記黃埔(集團)有限公司」。韋理有「公司醫生」之稱,但他一貫是做智囊高參輔政,而從未在一間巨型企業主政。又因為祈德尊主政時,集團虧空太大,公司醫生韋理上任,未見其妙手回春——和黃的起色不如人們預想的好。

乘虛而入,是戰場常見並有效的戰術。李嘉誠在覬覦上九龍倉的同時,也垂青和記黃埔。 他放棄九倉,必然要把矛頭對准和黃。 輿論皆說,和黃一役,足見李嘉誠是聰明絕頂的人。

其一,李嘉誠成全包玉剛收購九龍倉的心願,實則是讓出一塊肉骨頭讓包氏去啃,自己留下一塊瘦肉。因為九龍倉屬於家族性公司的怡和系,凱瑟克家族及其代理人必會以牙還牙,殊死一搏反收購。包氏收購九龍倉,代價沉重,實際上與怡和大班打了個平手。怡和在港樹大根深,收購九龍倉,必有一番血戰惡戰。

反之,淪為公眾公司的和記黃埔,至少不會出現來自家族勢力的頑抗反擊。身為本港第二大洋行的和黃集團,各公司「歸順」的歷史不長,控股結構一時還未理順,各股東間利益意見不合,他們正祈盼出現「明主」,力挽頹勢,使和黃徹底擺脫危機。

只要能照顧並為股東帶來利益,股東不會反感華人大班入主和黃洋行。這便是李嘉誠最初的出發點。

其二,李嘉誠權衡實力,長江實業的資產才6.93億港元,而和黃集團市值高達62億港元,蛇吞大象,難以下咽。和黃擁有大批地皮物業,還有收益穩定的連鎖零售業,是一家極有潛質的集團公司。本港的華商洋商,垂涎這塊大肥肉者大有人在,只因為和黃在本港首席財主匯豐的控制下,均暫且按兵不動。

李嘉誠很清楚,匯豐控制和黃不會太久。根據公司法、銀行法,銀行不能從事非金融性業務。債權銀行,可接管喪失償債能力的工商企業,一旦該企業經營走上正常,必將其出售給原產權所有人或其他企業,而不是長期控有該企業。

在李嘉誠吸納九倉股之時,他獲悉匯豐大班沈弼暗放風聲:待和記黃埔財政好轉之後,匯豐銀行會選擇適當的時機、適當的對象,將所控的和黃股份的大部分轉讓出去。

這對李嘉誠來說,不啻是個福音。長實財力不足,若藉助匯豐之力,收購算成功了一半。

其三,李嘉誠夢寐以求成為匯豐轉讓和黃股份的合適人選。為達到目的,李嘉誠停止收購九倉股的行動,以獲匯豐的好感。

李嘉誠賣了匯豐一份人情,那麼,信譽卓著的匯豐必會回報—還其人情。這份人情,是否是和黃股票,李嘉誠尚無把握。

為了使成功的希望更大,李嘉誠拉上包玉剛,以出讓1000萬股九倉股為條件,換取包氏促成匯豐轉讓9000萬股和黃股的回報。李嘉誠一石三鳥,既獲利五千九百多萬港元,又把自己不便收購的九龍倉讓給包氏去收購,還獲得包氏的感恩相報。

在與匯豐的關繫上,李嘉誠深知不如包玉剛深厚。包氏的船王稱號,一半靠自己努力,一半靠匯豐的支持。包氏與匯豐的交往史長達二十餘年,他身任匯豐銀行董事(1980年還任匯豐銀行副主席),與匯豐的兩任大班桑達士、沈弼私交甚密。

李嘉誠頻頻與沈弼接觸,他吃透匯豐的意圖:不是售股套利;而是指望放手後的和黃經營良好。另一方面,包氏出馬敲邊鼓,自然馬到成功。

1979年9月25日夜,在華人行21樓長江總部會議室,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嘉誠,舉行長實上市以來最振奮人心的記者招待會,一貫持穩的李嘉誠以激動的語氣宣布:

「在不影響長江實業原有業務基礎上,本公司已經有了更大的突破—長江實業以每股7.1元的價格,購買匯豐銀行手中持佔22.4%的9000萬普通股的老牌英資財團和記黃埔有限公司股權。」

在場的大部分記者禁不住鼓起掌來,有記者發問:「為什麼長江實業只購入匯豐銀行所持有的普通股,而不再購入其優先股?」

李嘉誠答道:「以資產的角度看,和黃的確是一間極具發展潛力的公司,其地產部分和本公司的業務完全一致。我們認為和黃的遠景非常好,由於優先股只享有利息,而公司盈虧與其無關,又沒有投票權,因此我們沒有考慮。」

李嘉誠被和記黃埔董事局吸收為執行董事,主席兼總經理的仍是韋理。

記者招待會後的一天,和黃股票一時成為大熱門。小市帶動大市,當日恆指飈升25.69點,成交額4億多元,可見股民對李嘉誠的信任。李嘉誠繼續在市場吸納,到1980年11月,長江實業及李嘉誠個人共擁的和黃股權增加到39.6%,控股權已十分牢固。其間,未遇到和黃大班韋理組織的反收購。

1981年1月1日,李嘉誠被選為和記黃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成為香港第一位入主英資洋行的華人大班(註:包玉剛入主的怡和系九龍倉不屬獨立洋行),和黃集團也正式成為長江集團旗下的子公司。

李嘉誠以小搏大,以弱制強。長江實業實際資產僅6.93億港元,卻成功地控制了市價62億港元的巨型集團和記黃埔。按照常理,既不可能,更難以令人置信,難怪和黃前大班韋理,會以一種無可奈何、又頗不服氣的語氣對記者說:

「李嘉誠此舉等於用美金2400萬做訂金,而購得價值十多億美元的資產。」

❷ 為什麼要有「蛇吞象」的勇氣

林天傑是馬化控股集團負責人,被馬來西亞商界喻為「企業高手」。

提起林天傑,他雖然精明能幹,人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但林氏家族能有今天的輝煌,還得從他父親創業的那段歷史說起。林天傑的父親叫林木榮,1927年出生於福建省,1947年從家鄉來到馬來西亞柔佛孟加蘭謀生,開始時做小買賣,後因難以為繼,1957年不得不到錫礦山去打工——當秘書。1962年的一天,「天降幸運」於其身,他中了萬字票博彩,得到一筆較可觀的資金。從此,他開始自己投資采錫礦,林家事業總算有了個開頭。

隨著年紀的增大,林木榮從1987年開始,將家裡的生意交由從美國深造歸來的兒子林天傑管理,自己退居二線。

林天傑接管父業後,以「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姿態,迅猛拓展業務。有人勸說林天傑對事業的發展不要過猛,否則會有較大的風險。但受過西方教育的林天傑卻另有看法,他認為隨著現代企業經營新時代的到來,那種為了避免經營風險、依靠傳統優勢經營的觀念是難以為繼了,每個經營者都必須敢於正視風險,敢於投身風險經營,只有在風險經營中才有可能求得生存和發展。風險與機遇並存,風險度與回報率是成正比的。

1989年,他以「蛇吞象」的勇氣,動用5.92億馬元收購華人政黨馬化公會控制的馬化控股集團,使自己公司的業務從經營公共投資,如收費公路及小型地產發展等跨進博彩業、大型房地產發展、銀行業、園丘和船運業的經營。收購馬化集團,經過上述的一系列擴展,林天傑出售該集團原有的一些園丘,以利於集中發展收益高的博彩業、房地產業及金融業。這些重大的舉措,無疑存在著巨大的風險。但林天傑事先作了科學的分析和預測,行動結果是成功的。現在,該集團控制下的7家上市公司,總值為57.49億美元。

1993年,林天傑再次進行風險較大的重組金融業務,把馬化控股集團旗下的全部金融業務,如萬能金融、康泰保險及馬法銀行等,歸入新成立的公司馬化資本。這一行動計劃雖然獲得馬來西亞財政部長及中央銀行批准,但卻被證券監督委員會否決轉為上市公司,從而無法達到其經營目標,導致了一定的損失。

林天傑繼承父業後,使其家族事業迅速擴展。現在,林天傑家族的馬化控股有限公司控制著龐大的企業群,在甘文丁機構有限公司、大馬種植有限公司、南洛園丘有限公司、萬能企業有限公司、大城市發展有限公司、萬利管理有限公司等都有一定的控股。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感悟財富》

❸ >生產板藍根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板藍根上市公司:
000522 白雲山 全國最大的板藍根生產企業,公司擁有復方丹參片、阿莫西林膠囊以及抗感冒抗病毒葯品板藍根顆粒、清開靈系列等產品。

002107 沃華醫葯 公司的三七片、橘紅丸、補中益氣丸、板藍根顆粒、銀翹解毒丸、銀翹解毒片、防風通聖丸、藿香正氣水、黃連上清丸、牛黃解毒丸、牛黃解毒片、牛黃上清丸、六味地黃丸、附子理中丸、通宣理肺丸、蛇膽川貝液、參苓白術丸、香砂六君丸、歸脾丸、天王補心丸、槐角丸、逍遙丸、元胡止痛片、保和丸、艾附暖宮丸等25個中葯品種入選《國家基本葯物目錄》。

300147 香雪制葯 主營抗病毒中葯:公司長期專注於以抗病毒口服液、板藍根顆粒為主導產品的感冒中成葯領域,目前可生產片劑、膠囊劑、顆粒劑、口服液、氣霧劑等5種劑型,均通過葯品GMP認證,擁有抗病毒口服液、板藍根顆粒、清肝利膽口服液、小兒化食口服液等70種產品的國家葯品生產批准文號,其中有36個葯品被列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葯品目錄》,擁有3個國家中葯保護品種。

002422 科倫葯業 公司生產復方板藍根顆粒 批准文號:國葯准字Z51020804,2010-05-26;2011-04-18 生產單位:四川科倫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葯品特性:中葯,每袋裝15g(相當原生葯15g);每袋裝5g(相當原生葯15g)(無蔗糖)

002644 佛慈制葯 生產板藍根顆粒 國葯准字Z62020644,2010-07-08 蘭州佛慈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002118 紫鑫葯業 板藍根顆粒 批准文號:國葯准字Z22020160,2010-01-05

000591 桐君閣 復方板藍根顆粒 國葯准字Z50020133,2010-07-19
望採納

❹ 趙薇當時蛇吞象空殼套上市公司是真的嗎

是真的 ,造成一種借殼上市的假象,然後在股價拉高後 果斷拋售,後面曝光還是什麼的基本沒關系了,被證監會判處罰款30w元

❺ 國漫製作公司巨頭有哪些

以上5家公司就是近幾年比較活躍的動畫公司,近幾年的優秀作品大多數都是這幾家公司創作的。當然如今國漫正在崛起的勢頭,其餘公司也將會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說不定哪家你都沒怎麼聽過的公司又創作出了讓人驚呼"國漫崛起"的作品。

❻ Razea是上市公司嗎

你好,不是上市公司。

❼ 中葯上市公司有哪些

1、廣州葯業:廣州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由廣州醫葯集團有限公司屬下八家中成葯製造企業和三家醫廣州葯業股份有限公司葯貿易企業於1997年9月1日重組成立。

(7)蛇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以中國傳統醫葯理論指導採集、炮製、制劑,說明作用機理,指導臨床應用的葯物,統稱為中葯。簡而言之,中葯就是指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用於預防、治療、診斷疾病並具有康復與保健作用的物質。中葯主要來源於天然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葯、動物葯、礦物葯及部分化學、生物製品類葯物。由於中葯以植物葯居多,故有「諸葯以草為本」的說法。

❽ 雷蛇上市最新消息 電子競技相關上市公司有哪些

如今,這場電競產業的熱火也已燃至A股市場。昨日,電子競技概念板塊整體漲幅接近4%,板塊內成份股全線飄紅,分眾傳媒大漲8.43%,完美世界(3.36%)、游久游戲(3.34%)、盛天網路(3.29%)、深賽格(3.23%)、雷柏科技(3.08%)等個股漲幅也均超3%,此外,順網科技、浙數文化、華誼兄弟、金亞科技、晨鑫科技、雲圖控股、祥源文化等個股漲幅也均達到或超過2%。

資金流向方面,《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昨日,10隻電子競技概念股獲資金追捧,合計大單資金凈流入16388.71萬元。分眾傳媒大單資金凈流入居首,達到10311.38萬元,緊隨其後的是華誼兄弟,大單資金凈流入3108.43萬元,完美世界大單資金凈流入也在2000萬元以上,達到2181.08萬元,其他昨日實現大單資金凈流入的電子競技概念股還有:游久游戲、盛天網路、浙數文化、祥源文化、雷柏科技、大唐電信、東方明珠。

電競產業擁有巨大潛在價值已成為市場共識。經過多年發展,電競行業已經形成了一條從游戲授權到內容生產、製作再到傳播的完整產業鏈,將帶動內容製作、授權、分發、賽事運營、傳播、監管、教育培訓、專有設備研發等一系列相關產業鏈的全面發展。電競產業所創造的商業價值和文化品牌價值都不可小覷。

閱讀全文

與蛇上市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融企業服務農村 瀏覽:718
操盤芝加哥外盤期貨交易筆記 瀏覽:818
最近出事的21家金融機構 瀏覽:680
5迦納對換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628
比特幣合約5x杠桿怎麼計算 瀏覽:913
7月21汽油價格 瀏覽:734
去融資公司貸款讓先給費用 瀏覽:684
國葯控股融資租賃副總 瀏覽:350
常見的理財產品類型有哪些 瀏覽:489
貸款購車金融公司黃了怎麼辦 瀏覽:578
員工傭金如何入賬 瀏覽:14
客人傭金收稅 瀏覽:162
期貨公司資金挪用 瀏覽:586
韓國keb外匯銀行 瀏覽:246
交易開拓者畫k線 瀏覽:295
君正集團股票漲停 瀏覽:536
國信期貨蘋果版 瀏覽:588
溫州市民間融資管理條例考試 瀏覽:627
收入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瀏覽:976
西水股份為何大漲 瀏覽:736